自考 近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合集下载

近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近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基本概念及内涵 ①红军长征. ②遵义会议.
2,基本观点与经典论述 ①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 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 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 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
②长征——永远的丰碑: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 具有伟大的政治意义和思想意义.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49-159页)
●政治意义 证明了毛泽东的政治和军事智慧,确立了其在 党内和军内的领导地位,从而使中国革命有了 自己的杰出指路人.同时它保留下来的干部后 来都成为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主观条件.
5,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主观条 件.
②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 主要斗争形式
不建立强大的红军和没有红军战争的胜利, 土地革命就没有保障,农村革命根据地也不能 存在和发展.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 农民战争. 这是因为: 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 命最广大的动力. 第二,农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主 要来源.
②农民问题与土地革命——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 革命与农民运动》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等文章中阐明了农民问题对中国革命的极端重 要性: 第一,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第二,农民是中国的基本群众,是中国革命的 主力军. 第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既是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之一,也是调动农 民的革命积极性,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动力.

《中国近现代史》第五章_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

《中国近现代史》第五章_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

Page12
十里洋场的投机家
1919-1920年,蒋介石与张静江、陈果夫混迹于上海十里洋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 主讲:王衡军 场。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当经纪人,从事证券投机买卖。
2016/3/15 Page13
蒋介石深谙统御厚黑之术 ,在面对孙中山时屡屡得手。 他深知孙中山视其为军事人才 ,一次次以受到排挤为名表示 不满而辞职回乡或回上海,甚 至在军事斗争最需要他的时候 不辞而别,又在孙中山督责劝 慰下归军复职。 1918年-1922年间,蒋介石 历任作战科主任、第二支队司 令、第二军参谋长等职,一步 步获得孙中山的重视,与此不 2016/3/15 无关系。
贺衷寒
戴笠
推行保甲制度
结构:10户为甲,10甲为保,10保以上为
乡镇 实行:联保连坐 联保就是各户之间联合作保,共具保 结,互相担保不做通共之事;连坐就是1 家有罪,9家举发,若不举发,10家连带 坐罪。 希望:民众支持政府→对工农红军进行军 事‚围剿‛ 结果:民众怨声载道→将全国变成大囚笼
实行文化专制 新闻出版的审查制度→→干涉舆论自由 宣传共产主义 = ‚反动宣传品‛; 批评国民党 = ‚危害民国‛; 对统治不满 = ‚反动言论‛; ‚他们的嘴就是法律,无理可 说。……一切刊物,除胡说八道的官办东 西和帮闲凑趣的‘文学’杂志而外,较好 的都要压迫得奄奄无生气的。‛——鲁迅
2016/3/15 Page7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 主讲:王衡军 少年蒋介石与母王氏 毛福梅、蒋经国与芬娜(蒋方良 )
姚冶诚与蒋纬国
姚冶诚是蒋介石从上海带回 的小妾,后来与毛福梅、陈洁 如一起被抛弃。
蒋介石故居陈列馆的介绍
2016/3/15
姚冶诚与蒋纬国邱爱伦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 主讲:王衡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中国革命新道路2011110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中国革命新道路20111107
第五讲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主要内容
• 1、国民党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但为什么 不能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 2、共产党为什么要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如何探索的,取得了什么成果? • 3、中共开辟新道路后为什么会遇到曲折, 是如何克服和战胜的,有什么启示?
推一 翻、 国坚 民持 党革 蒋命 介 石 政必 权须
中美合作
1927年12月1日蒋 宋两人于上海举行婚礼, 蒋宋联姻,不仅是蒋复 职的重要因素,对蒋以 后的政治生涯也起到了 重要作用,正如后来一 家报纸在报导蒋、宋结 婚的消息时题目为《中 美合作》,可谓是一语 双关,暗喻着中国与美 国的联姻。
1928年1月,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召开,标 志着国民党形成了以蒋介石为核心的统一。
•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 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 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 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 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 • “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 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中国的问题离 开了武装斗争就无法解决。” • ——毛泽东
革二 命、 新怎 道样 路革 的命 探 索 中 国
1.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2.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
——
3.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 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 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 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式:长期的革命战争 进攻的主要方向:先占乡村后取城市
2.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
——
八七会议
中共六大
两次会议
三大起义
南昌起义 广州起义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
•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 的紧急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 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并 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中出政权”。 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党 指明了出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
——1929年3月《江苏省党务报告》
清“ 除去 共恶 产化 党”
官清 污除 吏土去 和豪腐 投劣化 机绅 分、 子贪
清党的结果,“使本党起了一个很大的 分化和损失”,“一般投机腐化恶化分子都 纷纷混入了本党”。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特刊》第12号
“清党时期,倏逾半年,共产党之逆迹 固已大暴国中,本党之精神亦日见湮灭。”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政治路线 1935年12月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中国革命战争战略
1936年12月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思想路线
1937年夏
《实践论》、《矛盾论》
课后思考题
民党反动分子所抛弃的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由
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分子继承下来了。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二)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1.八七会议 (1)清算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2)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汪寿华•26岁 萧楚女•36岁
熊雄•35岁
陈延年•29岁 赵世炎•26岁
夏明翰•28岁
郭亮•27岁
罗亦农•26岁 向警予•33岁 陈乔年•26岁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 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 为群裂。
——周文雍
正是革命到了紧急 关头,才需要不怕危险 的人。为大众的幸福而 被杀头,也就是我的幸 福。
周文雍•23岁 陈铁军•24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5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5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⑴识记:①东北易帜答: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北洋军阀时代结束,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统治。

②官僚资本答: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

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

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⑵领会:中间党派及其社会基础答: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⑶简单应用:①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答:1927年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自己的统治。

国民党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在国民党统治下,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在中国进一步扩张,封建经济仍然占着优势地位,官僚买办资本急剧膨胀,民族资本企业受到多方面的挤压。

②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答: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正式成立于1930年8月。

其成员是一部分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左派和一些国民革命失败后因为各种原因脱离共产党组织的人士。

当时是影响比较大的中间派别,邓演达领导。

又称第三党。

⑷综合应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答:国民党实行独裁专制统治,其统治下的社会状况是(1)帝国主义控制更紧: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到1937年,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并且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从总体上看是以英美为自己的靠山。

(2)封建地主经济仍占优势。

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

(3)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⑴识记:①八七会议答: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

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 3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原 因: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威胁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 北伐军进军江浙,英、美、日帝国主义国家派 军舰到上海,扬言武装干涉。 北伐军攻占南京,英美军舰制造“南京惨案”。 英美等国向国民政府提出无理要求。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 机会主义。其主要错误是: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 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 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
王明(1904--1974) 1926年入党,1931年取 得党中央领导 权,推行 “左”倾机会主义路线,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严重失利,给 党和革命事业造成极大 损失。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 民革命失败
标志:

限 制 工 农 运 动 的 训 令
“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
纵容 许 夏 克 斗 祥 寅 叛 叛 变 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 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决定 与共产党决裂,提出“宁可枉 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 口号,开始了血腥大屠杀。
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联合绞杀中国革命;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破坏。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1. 1936.10 2.哪三大主力会师? 3.意义是什么?
爬雪山
会宁 会师
原因:
时间:
“左”倾错误的泛滥(根本原因 )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直接原因)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对中国革命的艰苦探索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革命失败后领导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新军阀进行英勇斗争勇于探索的突出表现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之中迈出的最有实际意义的一步是对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革命失败后领导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新军阀进行英勇斗争勇于探索的突出表现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之中迈出的最有实际意义的一步是对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一节对中国革命的艰苦探索1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敢不敢革命?怎样革
命?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前必须回答 的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的艰苦探索
• 对于第一个问题即“敢不敢革命”,中国共产 党作了明确而肯定的回答。
——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表现了坚定的革命
立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特别是共产党员在被国民
•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召开,改组国民党。 谭延楷当选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 司令、军委主席、国民党中常委,后又出任国民党 中央政治会议主席。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正式组成
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的艰苦探索
2、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4月,国民党蒋、李、冯、阎四派新军阀开始了 联合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清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的本质,懂得推翻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是必要的、正义的、进步的; 2、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了解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懂得农村 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 合的一次伟大创造。 3、了解这一时期错误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的严重危害, 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 用,懂得端正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纲要第五章 中国革命新道路

纲要第五章 中国革命新道路
◇客观原因:国民党对中共的残酷镇压; 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共产国际和苏共的影 响。 ◇主观原因:背离实事求是的原则,严重 脱离中国的国情,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和共产国际的指示。
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中央红军的长征,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造成的最大恶果。长征开始后,中央领导人又 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并把战略转移变 成搬家式的行动。在连续突破四道国民党军队 布置的封锁线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也锐减 到3万多人。在严酷事实面前,红军内部明显 地滋长起要求改换领导的情绪。
新军阀混战:1929.3蒋桂战争; 1929.8蒋冯阎 战争;1929.12蒋粤桂战争; 1930年5月,蒋桂冯阎中原大战。 原因:争夺地盘;军队编遣。 结果:蒋介石打败所有的对手,以武力 建立了绝对统治。在军阀混战中,50万人 战死,但客观上为红军发展提供了条件。
国民政府的性质:
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国民党和国民政府 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成为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利益的反动政党和反动政权。 一是从民族工业发展来看,国民党政权实际上代 表了大(官僚)资产阶级利益。 二是从国民党政府内政外交政策分析,国民党政 权实行了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 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可见,南京政府与北洋军阀政府一样,依然是大 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它的建立,丝毫没有改变 中国社会性质,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完成,推翻其 统治成为直接目标。
到1928年初,党还在其他地区先后发 动了近百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表明, 革命火种是扑不灭的,共产党人用血与 火的语言,演出着一幕幕悲壮的历史活 剧。这些起义有一部分在数省边界、距 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农村地区坚持下来, 为后来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进军井冈山,中央苏区的开辟 1927年9月,进军井冈山,9月底,三湾 改编,收编袁文才、王佐部;1928年4月, 朱德上山;1928年12月,彭德怀上山; 1931年9月,赣南、闽西连成一片,形成 中央苏区。到1933年底,中国共产党先 后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创建了十多 个革命根据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 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 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 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就是蒋介 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这个官僚资本,代表了中国最落后和最反 动的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1宁汉合流

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汪精卫
蒋介石
• 1宁汉合流
• 1928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宁汉合流,武汉国民政府 不复存在。 世 民纪 政 府年 大代 门初 的 国 20 30
1宁汉合流
2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1928年6月4日晨 ,“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
河本大作 皇姑屯事件策划者
2)建立庞大的特务系统 “中统”→陈果夫、陈立夫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调查统计局←“中央俱乐 部”
国民党特务证
“军统” →贺衷寒、戴笠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 计局←“中华民族复兴社”
贺衷寒
3)推行保甲制度
结构:10户为甲,10甲为保,10保以上为乡镇 实行:联保连坐
联保就是各户之间联合作保,共具保结,互相担保不做通共之事; 连坐就是1家有罪,9家举发,若不举发,10家连带坐罪。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新‛在何处?
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以往的道路是什么? 中国革命是怎样走上新道路的?
新道路的探索历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认清国民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懂得推 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是必要的、正义的、进步的。 (二)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三)认清“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 端重要性。
四、中间党派的活动及其政治主张
• 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 其知识分子 • 代表: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 三党) • 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派 • 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 • 曾琦、李璜、左舜生为负责人的中国青年党(又称醒狮派、 国家主义派) • 张君励、张东荪、罗隆基为代表的中国国家社会党(又称 再造派)
• 1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它始 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2 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 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 3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 业,缺乏重工业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 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已至原材料方面 不得不依赖 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 4 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 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 5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当一部分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兼有资本 家和地主双重身份。
•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正式成立于1930年8月。 • 主张:政治上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建立各级平民政权;经济上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实现“耕 者有其田”。军事上,大力策动军事反蒋活动,商定武装 起义计划。 • 1931年邓演达被捕并被蒋介石秘密下令杀害,军事反蒋斗 争失败。

1928年12月29日凌晨, 东北易帜
学 良 等 联 名 通 电
张学良
‚日方欺我甚,誓必易帜, 即死于青白旗下,吾亦甘心。‛
年 月 日 凌 晨 , 张
府遵 贯 仰 ,守 彻 承 改三 和 先 易民 平 大 旗主 , 之 帜义 已 帅 。, 于 遗 ”服 即 志 从日, 国起力 民宣谋 政布统 一
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 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1)建立庞大的军队
中央军(嫡系)→黄埔军人为骨 干 地方军(杂牌)→各地军阀武装 民团和保安队(非正规)→保卫 地方治安
蒋 介 石
1929年,军队人数达200万,成为 当时世界各国中最大的一支常备 军,另外还建立和加强了反革命 地方武装——保安队。
周文雍和陈铁军
共产党的许多优秀领导人先后被杀害,
陈延年、赵世炎、罗亦农、萧楚女、向警予、彭湃、恽代英、蔡和森等
一部分共产党人脱党、退党甚至叛党 向忠发
3、革命运动较冷清 ,工农运动走向低落
城市工人斗争: 进攻转入防御, 多是经济斗争,胜利极少; 农民斗争: 此起彼落,处于散漫而不集中的状态,
工会成员
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者达31万多人,其中共 产党员26000人。
共挂 产在 党电 人线 首杆 级上 的
被关押的共产党人
夏明翰(1900—1928)四句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陈铁军 周文雍
中国革命低潮形势下的共产党人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 现在,我们要结婚了。 就让国民党刽子手的枪 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 炮吧! ——陈铁军
3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遭受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
1)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 2)国民党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广大农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3)以四大家族(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官僚资本,控制了全国的经济 命脉,并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是蒋介 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邓 演 达
宋庆龄
在国民党现行政策 不改变前,我绝不 参加任何行动。如 果革命事业不纳入 中山主义轨道,我 绝不担任任何党务。
“南京政权继承了几千年传统的封建官僚 制度,以买办阶级为核心,以江浙财团为其 财政基础,以官僚、地主豪绅、军阀为其社 会基础”。蒋政权对帝国主义“只有投降与 妥协”,仰求帝国主义的鼻息而生活,只有 加紧推翻南京政权,“帝国主义才不能加害 于中国”。因此,“反蒋已成民意”。
• “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 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 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 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

——毛泽东
综上所述
中国半殖半封的国情没 有变,中国社会的主要 矛盾没有变,中国没有 具备进行现代化建设的 条件。在内无民主、外 无主权的情况下,必须 进行革命,才能为现代 化建设创造必要的前提 条件。
思考、讨论:
有人说,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府,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 共产党搞革命,破坏了国民党的现代化的努力。这种观 点对不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是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但 是由于国民党曾经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面旗帜和大革命时期统一 战线的组织形式。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一度对它作出过一两项表面上 的让步,一时使人认为它仍在维护民族权利;由于它在形式上暂时 地统一了中国,因此,这个政权曾经在一个时期之内,使一些人尤 其是民族工商业者产生过幻想,以为中国可能由此走上独立发展资 本主义的通路。尽管在1927-1936年中国的现代化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并不表明国民政府是一个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致力于发展现 代化的政府。因此, 中国仍然需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 推翻它的反动统治 。 。
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
1实行“训政”
2进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3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遭受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
1、实行“训政”
片面借用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说 军政→→训政→→宪政 ↓ 《训政纲领》
1928年10月,国民党颁布
内容: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其全国代表 大会闭会时,“以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执行之;指导监督国 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行之”。 实质:中国国民党法定为最高训政者,实行一党专政。
中国革命的 新道路
1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 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2中国共产党 对革命新道的 探索
3中国革命 在探索中前进
第一节 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派的政治主张 • • • •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专制统治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四、中间党派的活动及其政治主张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宁汉对立与宁汉合流
1927年8月,武汉国民政府宣布迁都南京,宁、汉合作正式实 现。1928年1月,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召开,标志着国民党 形成了以蒋介石为核心的统一。 2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 武汉国民政府不复存在。国民党新军继续北伐。
2、皇姑屯事件和东北易帜
1928年,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退回关外途中在皇姑屯被日本人 炸死。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 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从此,北洋军阀不再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大革命失败后,中国新革命道路的艰难环境 1、革命阵线缩小,敌我力量发生明显变化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群众组织被查封和
群众运动被镇压 软弱性与妥协性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2、革命力量(主要是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摧残
1927年4月→“秘字第一号命令”,厉行“清党” 1928年2月→《制止共产党阴谋案》 1928年3月→《暂行反革命治罪法》和《中华民国刑法》 1931年1月→《危害国民紧急治罪法》
2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首先,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 了庞大的军队。 其次,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 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再次,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 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 设甲长、保甲。 最后 , 为了控制舆论 , 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 , 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