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有感
穿睡衣的男孩观后感8篇

穿睡衣的男孩观后感8篇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影体验,与他人一同探讨和交流,写观后感的目的是为了加深我们对于相关事件的看法,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穿睡衣的男孩观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穿睡衣的男孩观后感篇1再一次看《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部二战电影,心里头有点堵,而每次看内心都是会感到无比的沉重,从头到尾,电影呈现的都是一种压抑的氛围。
男孩布鲁诺有一头柔软的棕发与一双湛蓝的眼睛,像天使一样可爱,其本质天真也善良;布鲁诺的姐姐虽然只有12岁,但由于所受的教育与个人性格的影响,她是激进的、冷血的,盲目相信“犹太人都是不好的”。
这两个孩子,一个随了母亲善良怯懦,一个则随了父亲的冷酷强硬。
在布鲁诺眼里,没有种族分别,他看到的只是“农场”里“有些奇怪”的人而已,但姐姐却知道那是犹太人的工作集中营,并且敌视着犹太人。
布鲁诺和他的母亲搬了家之后并不好过,虽然吃住优渥,但内心是痛苦无奈的。
布鲁诺虽然善良,但在凶狠的副官面前他还是选择了独善其身撒了谎,不顾这会给小男孩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后他也后悔了,去找小男孩坦白自己的错误期望能够得到原谅。
为了弥补过错,当他听到小男孩的爸爸不见了之后便一心要帮忙,在临走前的几小时特意赶去集中营挖了个坑好进去找,没想到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面对着眼前的焚炉,儿子被毁在了自己的工作中,布鲁诺父亲的心情该是悲痛且复杂的。
集中营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辅一出场,便是苍白羸弱的,他皱着眉头,一脸沉重,丝毫没有该有的属于孩童的活泼、就像布鲁诺那样整天寻思着有什么好玩的无知。
其实“穿条纹睡衣”的不仅指集中营里的人、那个犹太男孩,布鲁诺也是穿着条纹睡衣的,只不过是色泽的黯淡不同,所以最后两个男孩的结局由此可见一斑。
从这个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与卑劣,光辉在于布鲁诺与小男孩的手在最后一刻紧紧相牵,他们的友情是纯洁美好无瑕疵的,而卑劣则在于布鲁诺的父亲他们不将犹太人当人看任意对他们拳打脚踢、布鲁诺的那次选择独善其身,与集中营里一个老男人明明看出布鲁诺与他们的不同(集中营里的人都剃了光头而布鲁诺仍然是长发)却一声不响。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范文400字(通用4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范文400字(通用4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范文400字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
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范文4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1我看着这篇电影,就仿佛来到这位男孩身边,与他同生共死。
这篇电影就是讲述了一位名叫约翰·布鲁诺的小男孩是一位德国人,它的爸爸是一位军官。
有一次,他爸爸升职了,被派到乡下去管理犹太人。
于是,布鲁诺只好离开了他心爱的伙伴,跟随爸爸来到乡下,但是在那里没有伙伴,他的妈妈只让他在院子里玩,布鲁诺很喜爱探险,经常院子探险。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一位正在修车的军官,向他要一个轮胎做秋千,他跟着一名穿条纹睡衣的犹太人,来到后花园的储藏室里拿到了一个轮胎,并且发现只用爬出窗户,就可来到一片树林。
这片树林正是布鲁诺探险的好地方。
可仅有八岁的布鲁诺怎么会知道,穿过这片树林就是犹太人的集中营。
他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进了树林,穿过小溪,看到了犹太人的集中营。
正巧一位叫萨廖尔的男孩坐在那。
不久就成了朋友,都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对方。
后来,布鲁诺知道了萨廖尔的爸爸已经失踪三天了,希望布鲁诺帮忙来找。
第二天,布鲁诺也穿着条纹睡衣进了集中营。
布鲁诺与萨廖尔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堪称集中营的地方,竟是一座“杀人工厂”烟囱里的黑烟却是毒气。
后来,布鲁诺的爸爸命令把犹太人关在一间屋子里,往里面放毒气,他和犹太人都死在这间屋子里。
八岁的布鲁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凶手竟是自己的爸爸。
这位布鲁诺的爸爸是多么无情、冷酷,布鲁诺的死应该就是对他爸爸的报复。
战争是多么可怕,不仅摧毁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还让那么多的孩子无家可归,甚至失去生命,请杜绝战争!远离战争!《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2这是一部描写战争的电影。
影片一开头,醒目的希特勒标志和一大批军官气势汹汹的押着犹太人,迅速与小主人公布鲁诺把自己当做飞机,快乐的跑回家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优秀观后感(精选5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优秀观后感(精选5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优秀观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1我看着这篇电影,就仿佛来到这位男孩身边,与他同生共死。
这篇电影就是讲述了一位名叫约翰·布鲁诺的小男孩是一位德国人,它的爸爸是一位军官。
有一次,他爸爸升职了,被派到乡下去管理犹太人。
于是,布鲁诺只好离开了他心爱的伙伴,跟随爸爸来到乡下,但是在那里没有伙伴,他的妈妈只让他在院子里玩,布鲁诺很喜爱探险,经常院子探险。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一位正在修车的军官,向他要一个轮胎做秋千,他跟着一名穿条纹睡衣的犹太人,来到后花园的储藏室里拿到了一个轮胎,并且发现只用爬出窗户,就可来到一片树林。
这片树林正是布鲁诺探险的好地方。
可仅有八岁的布鲁诺怎么会知道,穿过这片树林就是犹太人的集中营。
他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进了树林,穿过小溪,看到了犹太人的集中营。
正巧一位叫萨廖尔的男孩坐在那。
不久就成了朋友,都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对方。
后来,布鲁诺知道了萨廖尔的爸爸已经失踪三天了,希望布鲁诺帮忙来找。
第二天,布鲁诺也穿着条纹睡衣进了集中营。
布鲁诺与萨廖尔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堪称集中营的地方,竟是一座“杀人工厂”烟囱里的黑烟却是毒气。
后来,布鲁诺的爸爸命令把犹太人关在一间屋子里,往里面放毒气,他和犹太人都死在这间屋子里。
八岁的布鲁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凶手竟是自己的爸爸。
这位布鲁诺的爸爸是多么无情、冷酷,布鲁诺的死应该就是对他爸爸的报复。
战争是多么可怕,不仅摧毁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还让那么多的孩子无家可归,甚至失去生命。
请杜绝战争!远离战争!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2一个德国军官的孩子—八岁,叫布鲁诺。
一个生活在如牢笼般集中营的孩子—也是八岁,叫希姆尔。
两个身份迥然不同的人,因缘巧合之下,命运竟奇迹般交集了。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说起来,这部电影看完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
它讲的是二战时期,一个纳粹军官的儿子布鲁诺,和集中营里的犹太男孩什穆埃尔的故事。
整部电影色调灰蒙蒙的,就像笼罩在战争阴霾下的人们的心情。
布鲁诺一家从柏林搬到了乡下,他超级无聊,因为新家附近啥也没有,连个能一起玩的小伙伴都找不到。
他偶然发现远处有个“农场”,里面的人都穿着“条纹睡衣”。
好奇心爆棚的布鲁诺偷偷溜了过去,认识了穿着“条纹睡衣”的什穆埃尔。
他们隔着一道铁丝网成了朋友。
布鲁诺完全不知道什穆埃尔是个犹太囚犯,“农场”其实是集中营。
他天真地以为,大家只是穿着一样的衣服玩游戏。
他经常给什穆埃尔带吃的,和他聊天,就像对待任何一个普通朋友一样。
两个小男孩的友谊,纯真又脆弱,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显得格外让人心疼。
布鲁诺的妈妈一直试图掩盖集中营的真相,她告诉布鲁诺那些人是“坏人”。
布鲁诺根本不理解这些,他只知道什穆埃尔是他的朋友。
什穆埃尔的爸爸失踪了,布鲁诺决定帮他寻找。
他换上“条纹睡衣”,钻进了集中营……电影的结局,怎么说呢,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又让人无比悲伤。
我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去看吧。
反正看完之后,我半天缓不过神来。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用孩子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布鲁诺和什穆埃尔,他们都只是孩子,对战争、对种族仇恨一无所知。
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像黑暗中的一点微光,却又如此轻易地被战争的巨轮碾碎。
电影的画面很美,虽然大部分场景都是灰暗的,但一些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比如布鲁诺透过窗户看到的集中营,就像一个巨大的牢笼。
音效也很棒,压抑的配乐让人感到窒息。
电影的节奏有点慢,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闷。
而且,有些情节的设计也略显刻意。
但瑕不掩瑜,这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善与恶。
它让我们思考,战争究竟带给人们什么?是仇恨,还是毁灭?我们又该如何守护人性的光辉,不让悲剧重演?如果你想看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我强烈推荐《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优选6篇)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优选6篇)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600字篇一翻过最后一页,“布鲁诺还是紧紧地握着什穆埃尔的手,这个世界上再没什么能把他们分开了。
”我用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这本书,复杂的情绪填满了我整个心。
这个故事讲了男孩布鲁诺因为军官父亲的任务,所以一家人从柏林搬到了波兰。
有一天,他到后院玩,看到离这不远的“农场”,里面有许多穿着条纹衣服的人,他就去那边探险。
在那边他认识了一个坐在“农场”内的小男孩什穆埃尔。
有一天,什穆埃尔的爸爸不见了,布鲁诺知道了,他很善良地钻进“农场”和什穆埃尔一起找他的爸爸。
最后被军人赶进了毒气室。
故事在最后戛然而止,我为布鲁诺的善良而感动,也为他的遭遇而叹惜。
他们隔着铁丝网讲着彼此的心事,成了好朋友,但最后却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本书以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历史为背景,以儿童为视角来描写。
语言平实,表达也很舒缓。
书中没有任何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惨烈景象,却能让读者感到深深的窒息。
哎!战争多么可怕,多么残酷啊!成王败寇,成功了就青史留名,但只要失败了,就会成为别人的奴隶,永远被嘲笑、侮辱。
只要有战争,就会搭上许多无辜的性命。
这么多无辜的犹太人被德国纳粹军人屠杀了,这种行为是反人类的,它将被世人所唾弃!现在,国外还有一些国家在发生着战争,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没人能过上正常的生活,没人种地,没人出生,只会面临死亡。
我想过不了多久,这个国家就会灭亡了吧?反观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片欣欣向荣,我们很庆幸生活在了和平年代。
和平是多么的珍贵啊,没有和平,国家就不会发展,人们当然也过不上好的生活。
书中最后这样写到:“这一切都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样的故事也不会重演了。
在如今这个时代不会重演了。
”牢记历史,珍惜和平!我想应该是我们每个人该做的!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600字篇二《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是由作家爱尔兰约翰·伯恩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一位8岁男孩布鲁诺搬到乡下后发生的故事。
穿条纹衫的男孩观后感(精选7篇)

穿条纹衫的男孩观后感(精选7篇)穿条纹衫的男孩观后感【篇1】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读完它,然后就是就一股冲动要马上写读后感,非这样不可。
小说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小说,它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合而成的,故事之间并没有按照某种叙述顺序排列,看似没有逻辑关系,却在内部紧密相连。
这大概是作者约翰。
伯恩的匠心独运,试图模仿一个九岁男孩思维模式,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回忆。
但这样的手法并不影响读者的理解,相反我们比主人公自己更知道他处在怎样的世界,怎样的时代。
主人公布鲁诺一个说不清自己父亲职业的孩子,他只能说父亲很有前途,元首派给他重要的任务,当然他父亲总床这非常炫目的军装。
父亲总是要他和姐姐向他一样敬礼高呼,没错,他出生在纳粹家庭。
由于“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他们必须搬到一个叫“out·with”的地方,一个孩子不懂什么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只是按照近音理解他是“一起出去”。
从此布鲁诺开始不同往日的生活,他要告别柏林美丽的街道,商店,告别柏林家众可以不断发现的新角落和神秘的小洞。
以及他的三个挚友。
布鲁诺梦想当个探险家,过去他常常能载自己家里探出点东西,可是“out·ith用武之地”在这里他也找不到朋友。
他总是透过房间的窗子看见网墙那边穿条纹一股的人们,他是个天生的探险家,甚至开始探寻很多秘密,比如那片空地是什么地方,它不是农场,比如他的父亲经常到那边去,他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来家里的人都传军装,而没有穿条纹衣服的等等。
于是他会不顾禁令玩“那个”地方跑去,会趴在父亲的办公室门上偷听他们的谈话。
断断续续的谈话,一个小男孩当然听不懂。
他越是觉得要探索清楚。
就是这样的“探险”让他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友谊同时卷入无边的黑暗。
布鲁诺度过的数告诉他,探险家载大多数情况下,发现早已存在却不为人知的事物像美洲大陆,其他时候发现的东西还不如不发现就像橱柜里的死老鼠。
网墙那边的朋友希姆尔属于前者,至于“后者”好心的作者没有让他发现,当读者心知肚明。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电影观后感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电影观后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一部改编自爱尔兰小说的电影,以奥斯维辛犹太人集中营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战争、谎言与人性的故事。
影片围绕主人公布鲁诺的视角展开,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巧妙地增加了几场戏,使得故事更加合理和丰满。
影片在改编时增加了一场关于布鲁诺父亲捏造集中营纪录片的戏,这一情节为布鲁诺接下来的冒险提供了充分的动因,也使他在意识到自己可能走进一个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陌生世界时,内心的挣扎和愧疚更加真实可信。
然而,影像并没有如文字般能够营造更多无因的想象,这使得长达 80 分钟的铺垫略显平淡,观众可能难以完全认同布鲁诺在片尾的转变。
影片的场景处理手法极其常规,很多情况下只是照常理拍摄、剪辑,在该出现空境的时候安排一段空境,在需要慎独的时候安排一段慎独,丝毫不做展开与赘余。
这种点到即止的处理方式,与原作的风格相得益彰,也使得影片更加真实而动人。
影片的故事结构和角色设置也十分巧妙。
主人公布鲁诺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却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和欺骗的环境中。
他的父亲是一名纳粹军官,母亲则对他的问题避而不谈。
这种家庭环境使得布鲁诺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困惑,也为他后来的冒险埋下了伏笔。
影片中的其他角色也都性格鲜明,他们的行为和言语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影片的主题是关于战争、谎言与人性的思考。
战争是残酷的,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创伤。
影片通过布鲁诺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荒谬,也让人们反思了战争的根源和意义。
谎言是本片的另一个主题,影片中的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撒了谎,这些谎言不仅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
影片通过布鲁诺的经历,让人们反思了谎言的危害和后果。
人性是本片的核心主题,影片中的人物在面对战争和谎言时,都展现出了不同的人性。
布鲁诺的善良和勇敢,父亲的无奈和痛苦,母亲的矛盾和挣扎,都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好。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优秀6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优秀6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精选篇1我们无法躲避黑暗的降临,在尤为艰难的岁月里,只有纯真的童年,教会了你什么是最纯的爱。
尽管害怕胆小尾随而来,但我们分辨世界的好坏是靠着我们最纯最的感情。
剧中小男孩儿布鲁克由于父亲的工作搬迁到了关押犹太人营地的附近公寓中,父亲的纳粹党角色在剧中出演是较为成功的,他把纳粹党的心狠手辣演出来了,加之在他的中尉身上他也没有放过,而男孩儿对于这样的父亲全然不知,只知父亲是他心目中伟大的士兵,是为着祖国而存在的士兵。
不过无论他怎样的心狠手辣,他的父爱还是存在的甚至是伟大的。
布鲁克由于乔迁新居,又由于父亲的工作特殊,所以他不可以出去玩不可以出去上学,甚至不能出大门一步,对于一个童年时代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痛苦了。
但是他透过房间的窗户看到了一群穿条纹睡衣的人,布鲁克的梦想一直都是当一名探险家,这无疑使他全身上下都充满了求知欲,于是机缘巧合的他发现了后门可以通往那里,他偷偷的跑了出去,一直跑着跑着,就像一名探险家一样,终于跑到了那里,那是一个被铁栅栏禁锢的地方,那里的人们都穿着条纹睡衣,布鲁克看到了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男孩儿希姆尔,他非常惊喜,他们透过栅栏每天交流玩耍,但是每次警报声一响,希姆尔就不得不推着小车回去,希姆尔的条纹睡衣上还有一串号码,布鲁克则认为这是他玩游戏的号码,但希姆尔说这不是游戏,这里的每个人都有。
两个单纯的小男孩儿成为了好朋友,但这里发生的一切他们却全然不知。
布鲁克的父亲请来了家庭教师来教布鲁克和姐姐上课,老师教的是历史,而布鲁克只对冒险感兴趣,在这里他就不如姐姐说的津津有味了。
有一次布鲁克找姐姐,说着条纹睡衣的神奇故事,姐姐告诉布鲁克说,他们是犹太人,他们是最坏的人,布鲁克却不愿意相信这些,希姆尔不是,他家的佣人帮他包扎伤口也不是,但是老师却和姐姐的说辞一样,他不知道该相信谁,可是他看到的绝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
布鲁克带着疑问来找希姆尔了,希姆尔说他不喜欢士兵,而布鲁克说他觉得士兵很伟大,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名士兵,希姆尔说父亲都是伟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有感
对于二战,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一次次地回望,透过历史书
上的文字、黑白的纪录片、灰黑色矗立的墓碑来了解过去,了解
那个压抑而疯狂的年代。
揭露犹太人大屠杀的电影不少,诸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等都是震撼人心的作品。
然而因其视角的与众不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才能给人以独树一帜的灵魂叩击。
在一个8岁的男孩眼里,世界是怎样的?年幼的布鲁诺所看
到的,是蓝色苍穹中的黑烟,是广阔天地中的“农场”,还有他
固执认为玩“数字游戏”的“条纹睡衣”。
童稚的眼光与冰冷的
现实交替闪现,让那些残忍变得触目惊心。
“在黑暗的理性萌发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以
及视觉。
”开篇引用英国诗人约翰·贝哲曼的这句话,为电影奠
定了基调。
影片开头的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在还没有搬离柏林时,
布鲁诺和伙伴们在大街上疯跑,张开双臂作出飞翔的样子,兴奋
得大喊大叫。
在衣着鲜丽的小男孩身后,一个苍白瘦弱的妇人正
在士兵的呵斥下被推搡上卡车。
一车的人神色凄惶无助,然而布
鲁诺只是兴奋跑过,盲目的嚷着“Goodbye,Jews”(再见犹太人)。
也许他只是熟视无睹,也许我们不能指望8岁男孩的同情心。
即便如此,孩子就是孩子,他们能以清澈的眼光分辨人性的
善恶,即使一直被教育“犹太人都是恶魔”,布鲁诺也依然纯真地与萨穆尔玩耍,友好地对待为他包扎的犹太老人。
孩子所代表的良知深深地折射出现实的丑恶,冰冷的残酷在稚气的眼睛里粉饰太平,然而这样滑稽的扭曲,落在旁观的我们心上才变得令人羞愧,忍不住想要逃离。
“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你闭上眼,不忍注视。
”
影片的最后,瓢泼的雨声里撕心裂肺的哭喊逐渐归于沉寂,镜头定格在一排排“条纹睡衣”上,无言的控诉在黑暗中回响。
大概所有人都想过让布鲁诺不要死。
然而在我看来,若不是这个结局,这部电影就没有意义了。
悲剧因缺憾而美丽,这种凄美因而动人心魄。
战争是人类文明的罪恶。
文明已经无力去替哪些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们祈祷,唯有不断地回望过去,才能阻止那些恐惧与悲伤出现在属于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