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水库洪水预报方案技术报告讲解

合集下载

山体洪水防汛预案

山体洪水防汛预案

山体洪水防汛预案一、背景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阔,尤其在雨季期间,山体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山体洪水灾害,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 降低山体洪水灾害对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的影响;3. 提高应对山体洪水灾害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山区、丘陵地带及其它易受山体洪水影响区域。

四、预报预警机制1. 建立气象、水利、地质等多部门参与的预报预警体系,实现信息共享;2.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对山体洪水进行监测和预警;3. 当预报发生山体洪水灾害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向相关部门和居民发布预警信息。

五、应急响应措施1. 人员转移(1)立即组织受洪水威胁的居民转移至安全地带;(2)确保转移过程中交通、通讯畅通,为救援工作提供保障;(3)对转移群众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

2. 抢险救援(1)组织抢险队伍,备足抢险物资,随时准备投入救援;(2)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对发生灾害的区域进行紧急排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 灾后重建(1)开展灾后勘查评估,掌握灾情实际情况;(2)制定灾后重建计划,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活秩序;(3)对受灾群众提供必要的救助和支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六、组织指挥体系1. 建立山体洪水防汛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山体洪水防汛工作;2. 设立预报预警、抢险救援、物资保障、宣传报道等工作组,明确职责和任务;3. 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共同参与,形成联动机制。

七、宣传培训和演练1. 加强山体洪水防汛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2. 定期组织山体洪水防汛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处置能力;3. 开展山体洪水防汛培训,提高各级指挥人员的业务水平。

八、预案的修订和实施1. 预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以适应山体洪水防汛工作的需要;2. 各级政府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确保山体洪水防汛工作落到实处;3. 加强对预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镇水库洪水预报预测方案

镇水库洪水预报预测方案

镇水库洪水预报预测方案水库洪水预报预测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和处理:收集和整理历史洪水数据、降水、水位和水库容量等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影响洪水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2. 建立洪水预报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或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洪水的形成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常用的模型包括统计模型、物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等。

3. 模型参数训练和验证:使用历史数据进行模型参数训练,并使用验证数据集进行模型性能评估和调整,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水文监测站网,包括监测水位、降雨量和水库容量等重要指标。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将数据输入到洪水预报模型中,实时更新洪水预报结果。

同时,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采取防灾措施。

5. 预报结果分析与发布:对洪水预报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包括洪水发展趋势、预测时间和空间分布等,以便进行相应的应急准备和调度安排。

将洪水预报结果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分类和发布,向相关部门和公众传达洪水风险信息。

6. 持续改进和优化:定期回顾和评估洪水预报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发现问题和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

不断吸纳新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提升水库洪水预报预测的能力。

总结起来,水库洪水预报预测方案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建立预报模型、模型参数训练和验证、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预报结果分析与发布以及持续改进和优化等步骤。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洪水预报的准确性和应用效果,为水库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依据。

水库洪水预报预测方案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或使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水库洪水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以提供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和应急调度。

首先,数据采集和处理是水库洪水预报预测方案的基础工作。

需要收集水库历史洪水数据、降水数据、水位数据、蓄水量数据等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

山体洪水防汛预案

山体洪水防汛预案

山体洪水防汛预案一、预案目的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山体洪水灾害损失,提高山体洪水应急响应能力,根据我国《防洪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山区、丘陵地带及其他易受山体洪水影响区域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三、预案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加强山体洪水的预防和治理,提高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健全山体洪水防汛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实行分级管理。

3. 快速反应,科学应对。

一旦发生山体洪水灾害,迅速启动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灾害影响。

4. 以人为本,确保安全。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受灾群众及时转移和救援。

四、组织架构1. 成立山体洪水防汛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山体洪水防汛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

2. 设立预报预警组、抢险救援组、转移安置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明确各组职责,确保山体洪水防汛工作有序进行。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山体洪水的监测预警。

建立健全山体洪水监测体系,定期对山体、河道、桥梁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加强山体洪水的综合治理。

对易发生山体洪水灾害的区域进行治理,采取削坡减载、固坡护坡、排水疏浚等措施,提高山体稳定性。

3. 制定转移安置方案。

根据山体洪水灾害风险程度,制定转移安置方案,明确转移路线、安置地点、交通工具等。

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山体洪水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六、应急响应1. 预警信号。

当预测山体洪水灾害可能发生时,指挥部应及时发布预警信号,通知相关部门和群众采取应对措施。

2. 抢险救援。

一旦发生山体洪水灾害,立即启动抢险救援预案,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救援,确保受灾群众生命安全。

3. 转移安置。

按照预定的转移安置方案,迅速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确保人员安全。

镇水库洪水预报预测方案

镇水库洪水预报预测方案

镇水库洪水预报预测方案近年来,洪水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做好对水库洪水的预报预测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洪水预报预测方案的制定原则1.科学性原则:预测预报方案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水文水资源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2.可行性原则:预测预报方案应该依托于鲁棒可靠的技术手段,并结合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

3.公开透明原则:预报预测方案应该公开透明,接受相关科学研究机构和公众的监督,提高预测预报的可信度。

4.系统性原则:预测预报方案要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包括水文环境、气象条件、地质地形等,确保预测预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洪水预报预测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1.数据收集与分析:对水文、气象、地质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构建数据监测数据库。

通过分析和研究历史洪水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特征,提取关键变量和指标,为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2.模型建立与优化:基于历史数据和现有理论,建立洪水的预测预报模型。

可以采用物理模型、统计模型或者机器学习模型。

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预测预报产品的开发:通过模型建立,可以得到洪水预测预报的定量结果。

将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进行展示,方便相关机构和公众对洪水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4.预警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基于预测预报产品,建设洪水预警系统。

该系统应该包括监测设备、预警设备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及与相关机构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渠道。

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系统,提高响应速度和准确度。

5.预测预报的评估与改进:定期进行预测预报的评估和对比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并且,要根据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进步,对预测预报方案进行更新和升级。

三、洪水预报预测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1.人员培训与队伍建设:建立专业的洪水预测预报团队,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横山水库大坝渗水原因分析及处置

横山水库大坝渗水原因分析及处置

横山水库大坝渗水原因分析及处置摘要:横山水库地处苏南丘陵地区,主要用于防洪、供水。

水库在持续高水位运行下,西副坝下游边坡局部有窨潮和渗水,对工程正常运行和管理产生一定影响。

采用土中多头小直径搅拌桩、基岩帷幕灌浆及接触带高压喷射旋喷灌浆补强的防渗加固方式,取得了较好的防渗效果,目前水库运行状况良好。

关键词:横山水库;防渗加固;多头小直径搅拌桩;帷幕灌浆;高压喷射旋喷灌浆1·工程概况横山水库地处江苏省宜兴市西南山区西渚镇,属太湖流域,水库大坝位于南溪河支流厔溪河的上游,是一个以防洪、供水为主的水利枢纽。

水库工程于1958年9月动工兴建,1960年停工,1966年2月复工,1969年9月竣工,2002年水库工程进行了局部除险加固,现已建成的水库集水面积154.8平方公里,总库容1.12亿立方米,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闸、非常溢洪道、东西两座输水涵洞组成。

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由主坝、东副坝、西副坝组成,呈八字型布置。

大坝全长4090米,其中主坝长840米、东副坝长1067米、西副坝2183米。

大坝坝顶高程41.5米,顶宽8米,防浪墙顶高程42.5米,其中最大坝高23.5米。

2·地形地质条件横山水库大坝沿原始孤山小丘串联堆筑而成。

东副坝地段为古河道及阶地,由砂卵砾石层和土层沉积而成,厚度约为15米;溢洪闸地段的小丘边存在一基本对称的“V”字型洼地;小丘西侧的主坝地段位于开阔的“U”字型河道上,砂卵砾石层与土层厚度约为3至6米;西副坝地段由一系列小丘串成。

坝体填土取自坝址附近山坡覆盖层,土性为粉质粘土,粉质壤土和砂壤土等。

坝体上部含有较多的风化安山岩碎屑,尤其是西副坝。

坝体下部夹有少量风化安山岩碎屑,密实度及固结度较好。

坝基自上而下为粉质粘土层、砂卵砾石层与侏罗系火山岩。

主坝主要建基于砂卵石层上,2002年宜兴市横山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置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效果较好。

西副坝建于粉质粘土与全~强风化岩体上。

横山水库洪水预报方案技术报告讲解

横山水库洪水预报方案技术报告讲解

横山水库洪水预报方案技术报告(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无锡分局盛龙寿)1.基本情况 (1)1.1流域概况 (1)1.2工程概况 (1)1.3水文站点 (2)2.产流计算 (3)2.1产流模型 (3)2.2产流计算 (4)3.汇流计算 (4)3.1单位线率定 (4)3.2汇流计算 (6)4.方案精度 (7)5.预报软件 (7)5.1运行环境 (7)5.2资料录入 (7)5.3水库调洪 (8)5.4输出成果 (9)5.5调洪程序 (10)附件:单位线率定图表 (11)1.基本情况1.1 流域概况自然地理:横山水库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是厔溪河水系的拦蓄工程。

水库集水面积154.8km2,上游山高岭陡,南部主要为太华山区,最高海拔500m以上,地势由南向北减缓,平均高程300m以上,流域内有100多条纵横交错的涧水由南向北呈扇形汇合而下,主要来水有两处:一是来自宜兴的太华山、襄王岭、分介岭、唐盘山等;二是来自溧阳的金牛岭、同官岭、松岭等。

两处水源约占横山水库总来水的60%和40%。

流域干流全长13km,河道坡降6.58‰,水库周围为建德群火山岩、茅山群灰白、紫红、黄色砂岩,石质坚硬,渗水性小。

流域内植被达98%以上,山上生长成片竹林及各种用材林,浓郁成荫。

山地占80%,可耕地约占10%。

流域气象:平均年降雨量为1310mm,平均雨日135.6日,平均年水面蒸发约870mm,平均相对湿度为80.1%,平均风速3.0m/s,年平均气温15.7℃左右,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全年降水的50~60%集中于6~9月份,6、7月份冷暖气团在上空遭遇,常产生锋面低压和静止锋,形成连续阴雨的梅雨天气,7至9月多受热带风暴影响,易形成来势迅猛的特大暴雨。

1.2 工程概况横山水库是无锡地区唯一的一座大(Ⅱ)型水库,也是江苏省六大水库之一。

水库于1958年动工兴建,1969年9月基本竣工。

经省水利厅、太湖局立项批复,横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1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9938万元,按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

水库应急防汛预案范文最新范文

水库应急防汛预案范文最新范文

最新水库应急防汛预案范文一、编制目的为确保水库在汛期能够有效地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保证水库大坝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水库的设计文件、运行规程和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等编制。

三、工作原则1. 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确保水库大坝安全。

2.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3. 预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快速反应。

4. 社会参与,协同配合,确保应急抢险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预警等级和应对措施1. 预警等级:根据水库水位、降雨量、工程状况等因素,将应急预警等级分为四级,由低到高分别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2. 应对措施:(1)蓝色预警:加强观测,做好准备工作。

(2)黄色预警:启动应急预案,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3)橙色预警:加大巡查力度,做好人员疏散准备。

(4)红色预警: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实施抢险救援。

五、应急组织架构和职责1. 应急组织架构:成立水库应急防汛指挥部,由政府相关部门、水库管理单位、周边乡镇政府等组成。

2. 职责:(1)指挥部:负责应急防汛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水库管理单位:负责水库的日常管理和应急抢险工作。

(3)政府部门:负责组织人员疏散、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4)周边乡镇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六、应急响应流程1. 预警发布:根据气象、水文等信息,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

2. 应急响应:接到预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进行应急准备工作。

3. 抢险救援:发生险情时,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力量进行处置,确保大坝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 灾后重建:抢险救援结束后,组织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水库正常运行。

本预案旨在保障水库应急防汛工作的有序进行,为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提供有力保障。

洪水预报方案及精度评定标准

洪水预报方案及精度评定标准

洪水预报方案及精度评定标准一、洪水预报方案。

1.1 基本要素。

洪水预报方案啊,那得考虑好多东西呢。

首先就是流域的特性,就像咱看一个人,得知道他的脾气秉性一样。

这流域的地形、植被、土壤类型等都是关键要素。

地形要是陡峭,水就流得快;植被多呢,能截留雨水,减慢水流速度。

土壤如果吸水性好,那也能减少洪水形成的风险。

1.2 数据收集。

接着就是数据收集啦。

这就好比做菜得准备食材一样。

雨量数据、水位数据、流量数据等等都不能少。

雨量站、水位站这些地方收集的数据就是咱的宝贝。

没有准确的数据,洪水预报就成了瞎猜。

这些数据要全面,还得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这样才能分析出规律来。

二、精度评定标准。

2.1 误差分析。

说到精度评定标准,误差分析是重中之重。

就像射箭得看离靶心有多远一样。

误差可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比如说预报的水位是10米,实际是12米,那绝对误差就是2米。

相对误差呢,就是绝对误差除以实际值,这能更直观地反映预报的准确程度。

要是误差太大,那这个预报方案就不靠谱,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整个都不稳固。

2.2 评定指标。

2.3 实际意义。

精度评定标准的实际意义可大了去了。

它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预报方案的好坏。

对于防洪减灾来说,准确的预报能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减少损失。

要是预报不准,那可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后果不堪设想。

三、总结。

3.1 方案与标准关系。

洪水预报方案和精度评定标准那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好的预报方案得靠精度评定标准来检验,而精度评定标准又能促使预报方案不断改进。

就像好马配好鞍,两者缺一不可。

3.2 不断完善。

咱们得不断完善洪水预报方案,提高精度。

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与时俱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更多的技术可以应用到洪水预报中。

咱得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洪水预报更准确,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可是关系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山水库洪水预报方案技术报告(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无锡分局盛龙寿)1.基本情况 (1)1.1流域概况 (1)1.2工程概况 (1)1.3水文站点 (2)2.产流计算 (3)2.1产流模型 (3)2.2产流计算 (4)3.汇流计算 (4)3.1单位线率定 (4)3.2汇流计算 (6)4.方案精度 (7)5.预报软件 (7)5.1运行环境 (7)5.2资料录入 (7)5.3水库调洪 (8)5.4输出成果 (9)5.5调洪程序 (10)附件:单位线率定图表 (11)1.基本情况1.1 流域概况自然地理:横山水库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是厔溪河水系的拦蓄工程。

水库集水面积154.8km2,上游山高岭陡,南部主要为太华山区,最高海拔500m以上,地势由南向北减缓,平均高程300m以上,流域内有100多条纵横交错的涧水由南向北呈扇形汇合而下,主要来水有两处:一是来自宜兴的太华山、襄王岭、分介岭、唐盘山等;二是来自溧阳的金牛岭、同官岭、松岭等。

两处水源约占横山水库总来水的60%和40%。

流域干流全长13km,河道坡降6.58‰,水库周围为建德群火山岩、茅山群灰白、紫红、黄色砂岩,石质坚硬,渗水性小。

流域内植被达98%以上,山上生长成片竹林及各种用材林,浓郁成荫。

山地占80%,可耕地约占10%。

流域气象:平均年降雨量为1310mm,平均雨日135.6日,平均年水面蒸发约870mm,平均相对湿度为80.1%,平均风速3.0m/s,年平均气温15.7℃左右,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全年降水的50~60%集中于6~9月份,6、7月份冷暖气团在上空遭遇,常产生锋面低压和静止锋,形成连续阴雨的梅雨天气,7至9月多受热带风暴影响,易形成来势迅猛的特大暴雨。

1.2 工程概况横山水库是无锡地区唯一的一座大(Ⅱ)型水库,也是江苏省六大水库之一。

水库于1958年动工兴建,1969年9月基本竣工。

经省水利厅、太湖局立项批复,横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1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9938万元,按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

水库原设计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水力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经营,现发展为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水产养殖。

横山水库总库容1.12亿m3,2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40.36 m(镇江吴淞基面,下同),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38.75 m,兴利水位35.0 m,汛限水位34 m,死水位24.0 m。

枢纽工程有主坝一座,副坝两座,均为均质土坝,总坝长4090 m。

坝顶高程均为42.1m,坝顶宽8.1m。

主、副坝挡浪墙顶高程均为42.9 m。

新建三孔泄洪闸一座,液压弧形钢闸门,启闭方式分现场手动和计算机远程控制两种;每孔净宽4.6m,堰顶高程32.0m;设计流量557m3/s。

下有台阶式消力池,1983年泄洪闸消能设施进行了扩建加固,一级消力池加长8 m,消力槛顶抬高至高程15.3 m,消力池内增设了四道隔水墙(消力齿墙),消力槛顶两侧增设了小齿墙;二级消力池池底降至高程11 m,池长15 m。

溢洪河道最大过水能力130 m3/s;东、西输水涵洞两座,钢筋砼管涵,内径1.3 m,内衬钢管内径1.13 m,合计设计流量10 m3/s。

横山水库除按照规范要求防洪外,还承担下游防洪任务。

通过水库的拦洪、错峰,可有效地减轻下游的洪涝灾害。

受其保护的有下游西渚镇、鲸塘镇、芳庄镇、徐舍镇、宜丰镇、新街镇和宜城镇等乡镇的约30万亩耕地、25万人口。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横山水库在汛期下泄50 m3/s~100 m3/s时对下游基本没有影响;水库在正常运用条件下控制最大下泄流量100-130 m3/s,将对下游产生一定影响,但还可以采取临时措施应对;超过130 m3/s将对下游造成较大防汛压力。

1.3 水文站点流域内原有横山、桥涯、深溪岕、桥亭、大涧、李家园、横涧七个雨量站,目前仍使用的有横山、深溪岕、桥亭、大涧、横涧五个站。

还有一个遥测水位站,资料相对全面,有近43年的历史资料。

同时,1998年建设完成的自动测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由1998年至今有15年的实测雨量和水位资料。

横山水库无入库流量站,水库的入库水量根据实际出库水量反推计算而求得。

泄洪流量资料:2005年以来有详细的资料。

考虑到数据库内水库泄洪资料、水位资料、自来水厂供水等具体情况,洪水分析数据采用2005年以来的数据(有泄洪流量)。

降雨量的计算,利用横山、深溪岕、桥亭、大涧、横涧五个站实测降雨资料,用泰泰森多边形法求出流域平均降雨量。

流域蒸发资料采用周边地区平均蒸发数据。

横山水库流域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横山水库流域示意图2. 产流计算2.1 产流模型考虑到横山水库只有出库流量控制断面,无入库流量控制断面。

反推出的入库流量过程精度较差,无法分析基流及退水曲线,无法准确计算场次降雨径流深,根据现有资料无法率定产流模型。

本方案产流模型直接采用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旱地产流研究成果,本方案认定的场次降雨是指降雨间隔小于等于3h 的连续降雨。

R =333I P A C C P P +-+)(-I C 式中R 为径流深,P 为面平均次雨量,A P 为前期雨量,均以mm 计。

计算P A 用P A (T+1)=K·(P A (T )+P (T )),本方案P A 起算日期比降雨之日前推一个月时间,P A起算值设为47.5。

当P A>流域最大初损值IMAX时,取P A=IMAX。

计算时使用的参数、系数CP、CI、K、IMAX取值见表1。

表1 旱地产流计算参数表2.2 产流计算雨量站控制范围按泰森多边形法确定,将全流域按雨量站控制范围分为横山、横涧、大涧、深溪岕、桥亭5个计算分区,与1小时汇流单位线对应,计算各分区降雨过程中每小时P、P A和R,如计算出的R大于P,取R=P。

降雨过程中流域某小时总径流深(净雨)按下式计算:∑=⨯=51ii iR KR式中R为降雨过程中流域某小时径流深,R i为分区某小时径流深,均以mm计;K i为分区面积权重,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横山水库产流计算分区权重表由于计算工作量较大,采用编程运算,雨量资料直接读取遥测原始数据库计算统计。

3.汇流计算3.1 单位线率定根据历史水位、流量资料和库容曲线反推入库流量过程,根据计算出的净雨过程和反推出的入库流量过程率定单位线。

本方案采用瞬时单位线法推求汇流单位线,再转换为时段单位线。

瞬时单位线是纳须(J.E.Nash)于1957年提出来的。

所谓瞬时单位线是指流域上分布均匀,历时趋于无穷小,强度趋于无穷大,总量为一个单位的地面净雨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

瞬时单位线参数n、K采取独立编程计算,计算步骤如下:(1)选取流域上分布均匀,强度达到暴雨形成的单峰洪水过程线作为分析对象。

(2)计算本次暴雨产生的净雨量和相应的地面径流量,两者应相等。

(3)计算净雨过程和地面径流过程的一阶和二阶原点距,并推算n、K。

根据瞬时单位线参数n、K,利用EXCEL的γ分布函数GAMMADIST求得瞬时单位线,取代了传统的人工S曲线查算法,更有利于编程推算汇流过程。

计算公式为:q=GAMMADIST(h,n,K,FALSE)式中h为时段,无因子;n、K为纳须参数,无因子;q为相应时段的瞬时流量,单位以m3/s计;FALSE表示返回的是符合S曲线的概率密度函数。

根据横山水库实际情况,我们率定出了时段为1h(小时)、净雨量为10mm 的汇流单位线。

相应的时段单位线计算公式为:Q=10×F×q/3.6式中F为流域面积,单位均以Km2计;q为相应时段的瞬时流量,单位以m3/s计;Q为横山水库相应时段的瞬时入库流量,单位以m3/s计。

不同雨强率定出的汇流时段单位线有所不同,三条典型时段单位线情况见图2:图2 横山水库汇流单位线图单位线1根据2012年8月8日降雨过程率定,单位线2根据2009年8月9日降雨过程率定,单位线3根据2013年10月6日降雨过程率定。

单位线节点表见附件。

3.2 汇流计算汇流计算时,程序根据雨强自动挑选汇流单位线,根据每小时净雨过程,叠加演算出入库流量过程。

根据入库流量过程和库容曲线,计算出水位变化过程。

4.方案精度总体评价:在遥测系统运行正常的条件下,水位预报质量能达到GB/T 22482-2008规定要求。

由于横山水库实际调洪工作中对最高水位出现时间要求不高,故对最高水位出现时间预报精度没作评价。

表3 横山水库预报方案精度评价洪号20140727预报水位偏低的原因可能是遥测雨量偏小,7月27日横山水库遥测日雨量50.4mm,人工74.8mm。

由此看出,要提高预报精度,首先必须加强遥测系统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

5.预报软件5.1 运行环境本方案软件在win7+visual studio 2012+oracle10g环境下开发,运行时除安装预报软件外,还需能接入江苏水利系统内网,并安装oracle客户端,使软件运行时能自动连接到无锡遥测原始数据库。

5.2 资料录入图3 横山水库洪水预报资料录入界面资料录入实际上是设置场次降雨水雨情信息,需要输入暴雨起止时间和校核水位时间及水位。

校核水位时间应该大于或等于暴雨结束时间,用来修正预报水位过程,提高水位预报精度。

接着可以直接点击【洪水预报】,进行水位预报。

这样得到的成果是没有经过水库调洪情况下的水位变化过程。

5.3 水库调洪横山水库有泄洪闸和东西涵洞可以调度运行,东西涵流量用于宜兴、张渚自来水厂制水,流量一般稳定在2.2~3.0m3/s,可以根据预报时实际情况录入。

点击【泄洪闸流量过程】,可以录入设计调洪过程,具体情况如下:图4 横山水库洪水调度信息录入界面最后一个流量录完后,一定要按确认键(回车键),表示全部资料录入完成。

5.4 输出成果输出成果有三项。

一是屏幕直接输出横山水库预报水位过程表,二是屏幕直接输出横山水库预报水位过程线图,三是在C:\下输出excel成果表。

图5 横山水库预报水位过程线图图6 横山水库预报水位过程表5.5 调洪程序(1)预报最高水位大于兴利水位35.00m根据场次降雨起止时间和预报时校核水位,预测泄洪闸不泄洪情况下的水位变化过程。

根据预报的水位过程线,决定是否开启泄洪闸泄洪。

当预报的最高水位大于兴利水位时,必须开启泄洪闸泄洪,以确保水库自身安全和减少库区淹没损失。

可根据试算法确定泄洪流量过程。

假定一个泄洪过程,使用预报软件预报水位过程线。

当预报的最高水位符合设计要求时,按假定泄洪过程实施泄洪。

当预报的最高水位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可调整假定泄洪过程,直到预报的最高水位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2)当预报最高水位小于等于兴利水位35.00m如预报后期无大雨,为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一般可不泄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