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堤水库洪水预报与调洪演算软件使用说明书_图文(精)
(HydrolabBasic)广东水文水利计算软件使用手册

对于已经打开的工作区,可以在“工作区”内点击鼠标右键,选择“重命名”把当前选中的项目重命名。
7、复制项目:
对于已经打开的工作区,可以在“工作区”内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项目”,把当前选中的项目复制成为另一个同类型的项目,并且把这个项目添加到当前工作区中。这项功能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地把一个现有的项目连同数据一起实现复制。
HydroLab的用户可以打开已保存的工作区以及工作区中的项目,在做出修改后对项目进行保存。在打开的工作区环境中,用户可以添加新项目、添加已有项目、复制删除已有项目、重命名项目。
在进行一个新的工程设计计算时,用户需要建立新的工作区,然后在工作区中添加所需类型的项目,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设计。
每个工作区最多支持32个工程项目。
时段-流量文件格式对应暴雨洪水过程线的成果格式:
时段 流量
例如:
12.2
23.4
37.3
48.4
54.2
……
日历时间~流量过程线文件对应洪水放大修匀的实测洪水过程线文件格式:
过程线起始月份 起始日
时 分 流量
例如:
7 26
5 0 1180
5 30 1630
6 30 2260
7 0 2630
8 0 4080
2直接输入
如果直接在软件界面输入,给出起始月日后,在各行逐次填写时、分、流量数据。
数据表支持复制和粘贴。
计算结果
在“过程线(修匀)”界面下,用“上一过程线”、“下一过程线”按钮选择要修匀的放大过程线;用左右按钮或者键盘左右方向键选择放大点,用上下按钮或者键盘上下方向键进行放大或者缩小,放大缩小时可以调整步长。按钮“接受所有修复”即显示所有的修复效果。
1935 1000
Hydrolab Basic)广东水文水利计算软件使用手册

Hydrolab Basic)广东水文水利计算软件使用手册水文频率计算是指根据历史水文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估算一定时间内发生一定水文事件的概率。
HydroLab Basic软件提供了水文频率计算的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设计洪水计算和水资源规划。
水文频率计算的步骤如下:1、打开HydroLab Basic软件,选择“水文频率计算”功能。
2、导入历史水文资料。
可以选择导入已有的数据文件,或者手动输入数据。
3、选择需要计算的水文事件类型,如洪峰流量、径流量等。
4、选择计算方法,如经验公式法、概率分布法等。
5、设置计算参数,如计算时段、置信水平等。
6、进行计算并生成结果报告。
在进行水文频率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历史水文资料的选择和处理应该符合实际情况,避免数据的误差和偏差。
2、计算方法的选择应该考虑到数据的特点和计算精度的要求。
3、计算参数的设置应该合理,避免结果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4、结果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可靠,包括计算结果、参数设置、数据来源等信息。
XXX软件提供了多种水文频率计算方法和参数设置,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和参数设置,进行准确可靠的水文频率计算。
该软件提供了两个功能模块:水力计算和暴雨洪水设计计算。
水力计算模块:用户可以输入水位和高程数据,也可以通过数据表的复制和粘贴快速输入数据。
计算结果将给出不同水位下的水力要素列表和水位流量关系表。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点击“计算水力要素”按钮后,才会在右侧显示断面示意图。
如果想定义左滩和右滩,必须在显示断面示意图之后进行。
另外,定义断面的节点最大支持1000个,计算水力要素的间距控制为最大高程差的1/500以上。
最后,Excel格式的报表需要通过菜单“工具”->“更新Excel报表”进行更新,也可以通过“文件”->“导出Excel文件”另存为Excel文件进行进一步处理。
暴雨洪水设计计算模块:该模块提供了综合单位线法和推理公式法两种计算方法,可计算设计流域内指定频率的设计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相应设计洪水过程线。
Excel软件在洪水调洪演算中的应用

(1)锚注加固前围岩屈服区域较大,最大达1.65m,最大 屈服区在顶、底、两帮的中央,而且喷层(巷道内空的第一层 单元)全部进入屈服状态。采用锚注加固后,屈服区域大大 减小,屈服区深度仅为0.6m,喷层基本完好。
(2)锚注加固前,由于巷道周边围岩在很大范围进入屈 服状态,主应力分布比较均匀。采用锚注加固后,巷道周边
万方数据
2结束语
该方法是把不同数据应用同一个公式的工作简化了,人 工输入数据和公式、计算则由计算机来完成。Excel电子表 格不仅可以简化这部分工作量,不容易出错;而且演算成果 可以通过插入图表功能自动绘制曲线图,高效便捷。Excel 电子表格有效的计算功能对水文计算非常有用,很多计算可 依此方法进行简化,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在以后的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只(下转第16页)
16
击童撼晨纠故
2005年第6期
2.5注浆锚杆布置 注浆锚杆的布置主要考虑浆液扩散半径以及原来锚杆
的布置情况。设计注浆锚杆间距1.2m,排距2.0m,锚杆深度 1600mm。两帮的墙脚,向下倾斜45。布置注浆锚杆。 2.6巷道底板注浆参数
由于一550水仓底鼓严重,底板松动范围较大,往底板打 注浆锚杆困难,故采取垫碴注浆加固底板,控制底鼓。
作者简介张静,女,1970年出生,毕业于山东水利专科学 校水文水资源专业,现任泰安市大河水库工程科科长,工程 师。
水库调洪演算的原理和方法PPT课件

第9页/共41页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由上节知道列表试算法麻烦工作量大,故人们比较喜欢 用半图解法。
Q1
Q2 2
Δt
q1
q2 2
Δt
V2
V1
Q Q1 Q2 2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t,并移项
Q V1 q1 V2 q2 t 2 t 2
V 、q 、 V1 t 2 t
q 、 V2 2 t
Q (m3 / s), V q (m3 / s), V q (m3 / s)
t 2
t 2
调洪计算半图解法的双辅助线
第11页/共41页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三、半图解法的计算步骤
1.根据已知的Q~t过程线、Z~V曲线、Z限、计算 时段△t,确定调洪计算的起始时段,并划分各计
算时段。算出各时段的平均入库流量 Q 以及定出
V
t
q (m3 2
/
s),
V t
q 2
(m3
/
s)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1.根据已知的Q~t过程线、Z~V曲线、Z限、计算时 段△t,确定调洪计算的起始时段,并划分各计算 时段。算出平均入库流量Q1以及定出第一时段初 始的Z1、q1、V1各值。 2.利用辅助线在图上求解得出Z2。 3.根据Z2值,利用水库Z~V曲线即可求出V2。 4.将e点代表的Z2值作为下一时段的Z1值
调洪演算说明书

水库调洪演算系统说明书(Storo )1概述水库调洪演算原理比较简单,但是计算过程却十分繁琐复杂。
首先,设计洪水过程每一时段的调洪演算都需经过反复的假定、试算,计算工作量很大;其次,计算溢洪道的下泄流量也是相当繁琐的,以最简单的无坎宽顶堰为例,其流量系数要分直角形翼墙进口、八字形翼墙进口、圆弧形翼墙进口三种形式,分别根据B b ;B b 和θtg ;b r 和Bb(b 为闸孔净宽,B 为进水渠宽,θ为八字形翼墙收缩角,r 为圆弧形翼墙的圆弧半径)查表计算确定,其侧收缩系数则要根据过流孔数、单孔净宽、墩头形式、堰顶水头来计算确定;最后,还要整理计算结果,绘制调洪演算曲线。
上述工作不仅消耗设计人员大量的精力,而且要求设计人员具有丰富的水利计算和水力学计算方面的专业知识。
本计算系统storo 通过编制周到的计算程序、提供简捷明了的操作界面并利用成熟的商业绘图软件作为输出平台,让计算机来完成上述繁琐复杂的调洪演算工作,计算机操作人员不必具备水利计算和水力学计算方面的专业知识.2调洪计算原理调洪演算的核心是水量平衡方程.其基本含义是:在某一时段Δt 内,入库水量减去库水量,应等于该时段内水库增加或减少的蓄水量。
用方程来表示就是1221212/)(2/)(V V t Q Q t Q Q a a -=⨯+-⨯+ (1。
2.1)式中 Q a1,Q a2—--时段t 始末的入库流量 Q 1,Q 2 -——时段t 始末的出库流量 V 1,V 2 ---时段t 始末的水库蓄水量T -——计算时段入库流量过程Q a ~T 是已知的,出库流量Q~T 曲线未知,但是可以先假设一个q 作为初始流量得到Q ’,再代回计算V 2.这样不断试算,直到两个量满足精度要求。
这样再将该时段末的量做为下一时段初的对应的量,进行同样计算,就可以得到每一时段对应的泄量,从而得到出库流量曲线。
将不同时段的出库流量和入库流量对应画在图上,如图1。
调洪演算说明书

水库调洪演算系统说明书(Storo)1概述水库调洪演算原理比较简单,但是计算过程却十分繁琐复杂。
首先,设计洪水过程每一时段的调洪演算都需经过反复的假定、试算,计算工作量很大;其次,计算溢洪道的下泄流量也是相当繁琐的,以最简单的无坎宽顶堰为例,其流量系数要分直角形翼墙进口、八字形翼墙进口、圆弧形翼墙进口三种形式,分别根据B b ;B b 和θtg ;b r 和Bb (b 为闸孔净宽,B 为进水渠宽,θ为八字形翼墙收缩角,r 为圆弧形翼墙的圆弧半径)查表计算确定,其侧收缩系数则要根据过流孔数、单孔净宽、墩头形式、堰顶水头来计算确定;最后,还要整理计算结果,绘制调洪演算曲线。
上述工作不仅消耗设计人员大量的精力,而且要求设计人员具有丰富的水利计算和水力学计算方面的专业知识。
本计算系统storo 通过编制周到的计算程序、提供简捷明了的操作界面并利用成熟的商业绘图软件作为输出平台,让计算机来完成上述繁琐复杂的调洪演算工作,计算机操作人员不必具备水利计算和水力学计算方面的专业知识。
2调洪计算原理调洪演算的核心是水量平衡方程。
其基本含义是:在某一时段Δt 内,入库水量减去库水量,应等于该时段内水库增加或减少的蓄水量。
用方程来表示就是1221212/)(2/)(V V t Q Q t Q Q a a -=⨯+-⨯+ (1.2.1)式中 Q a1,Q a2---时段t 始末的入库流量Q 1,Q 2 ---时段t 始末的出库流量V 1,V 2 ---时段t 始末的水库蓄水量T ---计算时段入库流量过程Q a~T是已知的,出库流量Q~T曲线未知,但是可以先假设一个q作为初始流量进行计算。
水库的正常水位对应的蓄水量也是已知的,计算时通过假设的q,算出V2,然后用水库的Z~V曲线(库水位~库容曲线)及泄水工程的泄水能力综合得出的库容泄水曲线来插值,得到Q’,再代回计算V2。
这样不断试算,直到两个量满足精度要求。
这样再将该时段末的量做为下一时段初的对应的量,进行同样计算,就可以得到每一时段对应的泄量,从而得到出库流量曲线。
洪水调节计算书

目录第一章调洪演算 .................................................- 4 -1.1 洪水调节计算............................................................................................................... - 4 -1.1.1 洪水调节计算方法............................................................................................................. - 4 -1.1.2 洪水调节具体计算............................................................................................................. - 4 -1.1.3 计算结果统计..................................................................................................................... - 8 -1.2 防浪墙顶高确定........................................................................................................... - 8 -1.2.1 正常蓄水位和设计设计洪水位状况................................................................................. - 9 -1.2.2 校核状况........................................................................................................................... - 10 -第二章 L型挡墙计算.............................................- 11 -2.1 L型挡墙荷载计算...................................................................................................... - 11 -2.2 最危险工况判定......................................................................................................... - 14 -2.3 L型挡墙的抗滑稳定计算.......................................................................................... - 14 -2.4 L型挡墙的基底应力计算.......................................................................................... - 15 -2.5L型挡墙抗倾覆稳定计算............................................................................................ - 16 -2.6L型挡墙配筋计算........................................................................................................ - 17 -第三章复合土工膜强度及厚度校核 .................................- 21 -3.1 0.4mm厚土工膜........................................................................................................ - 21 -3.2 0.6mm厚土工膜........................................................................................................ - 22 -第四章坝坡稳定计算 .............................................- 23 -4.1 第一组滑动面........................................................................................................... - 23 -4.2 第二组滑动面........................................................................................................... - 24 -4.3 第三组滑动面........................................................................................................... - 25 -4.4 第四组滑动面........................................................................................................... - 26 -4.6 第六组滑动面........................................................................................................... - 28 -第五章坝坡面复合土工膜稳定计算 .................................- 29 -5.1混凝土护坡与复合土工膜间抗滑稳定计算.............................................................. - 29 -5.2复合土工膜与下垫层间的抗滑稳定计算.................................................................. - 29 -第六章副坝设计 .................................................- 31 -6.1 副坝及主坝的连接及副坝型式选择................................................................................... - 31 -6.2 副坝的地基处理防渗设计................................................................................................... - 34 -第七章址板设计 .................................................- 35 -7.1 趾板剖面设计:......................................................................................................... - 35 -7.2 垂直段趾板稳定验算:............................................................................................. - 37 -7.4 坝体沉降估算.............................................................................................................. - 39 -第八章工程量清单计算 ...........................................- 40 -8.1主坝工程量计算表................................................................................................................. - 40 -8.2副坝工程量计算表................................................................................................................. - 41 -8.3工程量清单............................................................................................................................. - 42 -第九章地基处理及溢洪道设计(专题) ...............................- 44 -9.1副坝的地基处理防渗设计.......................................................................................... - 44 -9.2坝基处理...................................................................................................................... - 44 -9.2.1 坝基及岸坡开挖............................................................................................................... - 44 -9.2..2 固结灌浆......................................................................................................................... - 45 -9.2.3 帷幕灌浆及排水............................................................................................................... - 46 -9.3 溢洪道......................................................................................................................... - 46 -第十章拦洪水位确定 .............................................- 48 -10.1 洪水调节原理...................................................................................................................... - 48 -10.2 隧洞下泄能力曲线的确定.................................................................................................. - 48 -第十一章工程量计算 .............................................- 51 -11.1堆石体施工................................................................................................................ - 51 -11.1.1 施工强度计算................................................................................................................. - 51 -11.1.2工机械选择及数量分析.................................................................................................. - 54 -11.2混凝土工程量及机械数量计算................................................................................ - 56 -11.2.1 趾板................................................................................................................................. - 56 -11.2.2 混凝土面板..................................................................................................................... - 57 -11.2.3 挡浪墙............................................................................................................................. - 58 -11.2.4 副坝................................................................................................................................. - 58 -11.2.5 混凝土工程机械选择数量计算..................................................................................... - 58 -第十二章导流洞施工计算 .........................................- 60 -12.1基本资料............................................................................................................................... - 60 -12.2开挖方法选择....................................................................................................................... - 60 -12.3钻机爆破循环作业项目及机械设备的选择 ....................................................................... - 60 -12.4开挖循环作业组织............................................................................................................... - 60 -附图一:水位库容关系曲线 ........................................- 63 -附图二: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 64 -附图三:设计洪水过程线 P=2% .....................................- 65 -附图四:校核洪水过程线 ...........................................- 66 -附图五: Q~H曲线(设计).......................................- 67 -堰顶高271米..................................................................................................................... - 67 -堰顶高272米..................................................................................................................... - 68 -堰顶高273米..................................................................................................................... - 69 -堰顶高274米..................................................................................................................... - 70 -附图六: Q~H曲线(校核).......................................- 71 -堰顶高271米..................................................................................................................... - 71 -堰顶高272米..................................................................................................................... - 72 -堰顶高273米..................................................................................................................... - 73 -堰顶高274米..................................................................................................................... - 74 -附图七:拦洪水位确定 ............................................- 75 -附图八:0.4mm土工膜厚度验算.....................................- 76 -纵向:................................................................................................................................. - 76 -横向:................................................................................................................................. - 76 -附图九:0.6mm土工膜厚度验算.....................................- 77 -纵向..................................................................................................................................... - 77 -横向..................................................................................................................................... - 77 -参考文献:......................................................- 78 -第一章 调洪演算1.1 洪水调节计算1.1.1 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利用瞬态法,结合水库特有条件,得初专用于水库调洪计算的实用公式如下: Q-q=△v/△t (1-1) 式中:Q — 计算时段中的平均入库流量(m 3/s );q — 计算时段中的平均下泄流量(m 3/s ); △v —时段初末水库蓄水量之差(m 3);√△t — 计算时段,一般取1-6小时,本设计取4小时。
【一算通】水利水电资料软件操作手册

一算通工程资料软件操作手册目录目录 (1)第一部分一算通资料软件最终用户许可协议 (2)1.许可 (2)2.您保证 (2)3.您保证不 (2)4.本系统的版权和所有权 (3)5.售后担保 (3)6.概不负责 (3)7.责任有限 (3)8.许可终止 (3)9.适用法律 (3)第二部分一算通资料软件简介 (4)【软件特点】 (4)第三部分一算通资料软件安装 (7)第一章软件安装 (7)第二章软件的运行环境 (8)第四部分一算通资料软件操作说明 (9)第一章主界面及各功能模块 (9)第二章新建工程 (10)第三章资料编辑 (11)第一节浏览模板目录 (11)第二节查找表格 (11)第三节节点的新建与编辑 (13)第四节填写表格 (15)第五节批量填写表格(高手操作方法) (16)第六节分部、子分部、分项自动汇总 (17)第七节常用操作与技巧 (18)第四章电子组卷 (26)第五章打印表格 (28)第一节打印单张表格 (28)第二节批准打印工程 (28)第五部分一算通资料软件加密锁问答 (30)常见问题简答 (31)第一部分一算通资料软件最终用户许可协议您一旦购买、安装、下载或通过其他方式持有一算通资料软件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及相关媒体、印刷材料或电子文档,以及一算通资料软件提供给您的产品的任何更新和补充资料等(以下简称“软件产品”),即表示您同意接受本协议的各项条款和条件的约束。
您如果不同意以下协议,请不要安装和使用本系统。
1.许可一算通资料软件将使用权授予您。
但您必须作以下保证:不在本协议规定的条款之外,使用、拷贝、修改、租赁或转让本系统或其中的任一部份。
2.您保证1.只在一台机器上使用本系统;2.为在这一台机器上使用,出于备份或档案管理的目的,以机器可读格式制作本系统的拷贝;3.在他方接受本协议的条款和条件的前提下,将本系统及许可协议转手给另一方使用,同时保证另一方无条件遵守本协议。
若发生转手,原文档及其伴随文档的所有拷贝必须一并转交对方,或将未转交的拷贝全部销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岸堤水库雨洪资源解析使用说明书二〇一五年六月一日作者:李文华电话:135********邮箱:fblwh150@目录第一章概述 (3第二章功能简介 (5第一节功能特点 (5第二节软件画面 (6第三节运算功能 (7第四节气象云图及气象雷达 (13 第三章数学模型 (14第一节洪水模型 (141、瞬时单位线 (142、CAMMADIST函数语法 (153、CAMMADIST函数应用 (164、流域洪水错时叠加 (17第二节洪水传播 (18第三节泄量模型 (191、闸门出流 (192、推求水面线 (213、闸门泄量 (22第四节调洪演算 (22第五节控运方案 (23第四章扩展性设计 (23第五章调洪实例 (29第六章课目攻关概况 (30第七章使用说明书 (31第一节洪水预报 (31第二节调洪演算 (33第三节其他计算 (33附件课题研发小组成员名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述控制和预见洪水,让洪水变为一种资源,实现科学预见、动态管理、合理利用,是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科学控制洪水,真正能够对洪水运用自如,其首要问题是准确解析、及时预报,掌握洪水动态。
但目前实际应用中,对水库防洪兴利控制运用,还仅限于依靠库水位的变化,结合下游河道的承受能力,试探性的调节洪水,这种洪水调整模式,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理论方面的支撑相对不足。
当前,各水库防汛主体单位,均制定了相应的《水库控制运用方案》。
如岸堤水库防洪调度图(图1,但这些方案的编制和批复仅表现为粗线条和原则性的界定,是在进行大量假定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应用中的可操作性相对欠缺,在实践中仅具有指导意义。
(图1洪水调度控制方案的编制,偏离实际应用,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假定了降雨的空间分配是均匀的,即整个流域降雨分布是均等的。
但实际降雨,特别是流域面积稍大的水库,降雨的空间分布几乎不可能是均等。
2、事先拟定了24小时降雨在1日内各时段上的雨量分配。
但实际降雨在时段上的分配,是个随机的不确定因素。
3、控制运用方案的编制,起调水位为汛中限制水位,但实际降雨前的库水位,却几乎不可能恰巧是汛中限制水位。
4、所有闸门同开度启用,与实际控制运用也不相符。
5、控运方案的编制基础是净雨量,但实际操作中我们所能掌握的是降雨量。
把降雨量合理的转换为净雨量,也成了水库实际控制运用要解决的问题。
岸堤水库雨洪资源动态解析预报平台,较为圆满的解决了以上五方面的问题。
第二章功能简介第一节功能特点1、采用‘.dll’数据调用模式,获取水库基本数据。
软件具有非常理想的可扩展性,支持任何某水库的洪水资源解析。
2、流域洪水模型参数,支持外部修订(需慎重修订;上游中小型水库、塘坝等的拦蓄作用,可通过修订流域权重参数,简化上游拦蓄效果的修正计算。
3、数据支持电子表格输出和图形输出。
可导出对应某次降雨的洪水过程线文件、对应某泄洪方案的库水位动态变化过程线文件、调洪演算成果文件及其他数据的导出文件等。
4、支持具有指导意义的‘控制运用方案’的编制计算。
v2.0及以后版本,还支持演算过程数据文件(*.xls的导出。
5、支持‘库水位~库容~水面积’对应关系转换(附:溢流堰泄量;支持‘库水位~闸门开度~溢洪道泄量’对应关系转换;支持降雨信息、降雨重现期等其他数据转换,支持逆推进库流量等计算功能。
6、界面采用GDI+函数绘制;强化鼠标移动算法,瞬间获得流域、计算钮等虚拟按键操作指令;频繁调用的关键代码,特别是v2.20及以后版本,大量的嵌入了汇编语言代码,直接操作计算机CPU和内存等硬件设备,数据处理快速、高效。
7、全面支持包括调洪规则等大量的信息自定义。
第二节软件画面1、启动画面系透明‘.png’文件(图2,其背景系洪水创意手绘图。
(图22、主画面背景系岸堤水库流域布局图(图3(图3第三节运算功能1、前期降雨情况数据输入功能(图4前期降雨影响输入模式下,还可通过右键菜单,调用软件内置的‚前期降雨影响量‛计算器,进行前期降雨影响计算;支持快速自动录入Pa值。
(图42、流域降雨数据,按真实时程分配输入(图5(图53、洪水过程线屏幕输出(图6,支持数据文件导出(*.xls和*.png。
(图64、调洪库水位过程线屏幕输出(图7,支持数据文件导出;支持任意起调水位和任意闸门操作形式下的洪水控制运用计算。
(图74、控制运用方案编制计算模块(图8。
支持任意起调水位(默认为限制水位设置;支持外置调洪规则设置。
软件作者配置的调洪规则意义为:起调水位以下不泄洪,防洪高水位以下,按下游河道安全泄量调洪(保下游,库水位超过防洪高水位后,敞闸泄洪(保工程;并依据《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水利部水管[1993]61号对防洪调度图的编制要求,对降雨做如下假定:假定1:流域均匀净雨量;假定2:流域净雨的时段分配,恒定匹配于水库所在地域;假定3:所有闸门同高度启用。
软件V2.0及以后版本的调洪演算模块,可导入自定义洪水;可导出调洪数据文件,演算过程清晰直观。
.(图85、库水位~库容~水面积,对应关系表(图9。
(图9 6、闸门泄量计算功能区(图10(图107、进库流量逆推功能(图11(图11 8、降雨量~重现期(图12(图129、软件的v2.0及以后版本,还设计了‚脚本调试器‛。
调试器直接运行脚本文件‘VbThguize.txt’,并输出计算结果,软件使用者可验证自己编写的脚本文件是否正确。
10、软件v2.0及以后版本,前期降雨影响的计算,是以陆地蒸发系数的模式予以外部设置,文件名是在配置文件中予以指定‘YueyinxiangPa.txt’的形式外置,允许用户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参照已有资料随时予以调整和更新。
11、外置‘调洪规则’脚本(VbThguize.txt,功能强大,对于调洪演算和洪水预报,可轻松的实现闸门的动态操作(详见:第四章扩展性设计。
12、v2.20及以后版本,支持洪水时段长自定义。
13、v2.24版本还支持小流域洪水数据导出。
14、v3.00版本的洪水河道传播,采用了被国内外广泛应用的马斯京根算法。
第四节气象云图及气象雷达1、‚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实况数据调用(图132、‚当地、当前‛气象雷达数据调用(图14(图13(图14第三章数学模型第一节洪水模型 1、瞬时单位线为确保软件解析功能在各水库之间的通用性和可拓展性,洪水单位线采用传统的瞬时单位线。
瞬时单位线的理论依据就是把洪水过程看作是流域n 个相同的线性水库串联调节后的汇流结果,是个已经过理论论证和推导,并被大家所接受的成熟结论。
其数学表达式:11u(t=(n t kt ek n k --⎛⎫⎪Γ⎝⎭其中:n =线性水库数量,反应流域调节能力;(n Γ= n 的伽玛函数;K =线性水库的调节系数。
e =常数(自然对数的底数瞬时单位线S 曲线数学表达式:101S(t=(n t ktkt ed t k n k --⎛⎫⋅⎪Γ⎝⎭⎰常规利于瞬时单位线推求洪水过程线时,我们就是通过S 曲线,计算无因次时段单位线,最后转换为有因次时段单位线。
这种汇流计算,不仅是工作量大,而且通过S(t/k ,n推求参数的时段单位线时,一方面因使用中间参数(t/k增加了舍入误差,另一方面(t/k和n 的双向内插,增加了方法误差。
计算结果的精度受到了很大影响。
微软Excel 办公组件,为我们提供了CAMMADIST 函数,是洪水计算较为便捷理想的计算方案。
2、CAMMADIST 函数语法CAMMADIST(x,alpha,beta,cumulative 式中:x 是自变量,用来计算伽玛分布函数的值;Alpha 和beta 均为相关参数。
Cumulative 是个逻辑参数:Cumulative =false 时,返回概率密度函数:11xf x x e αβααββα--=ΓCumulative =true 时,返回累积分布函数: 11F(,,((xxx x ed x αβααββα--=⋅Γ⎰0.330.270.20.171C2C 1212M M FJ RT 0.196F km J m m R mm T h M 3M M 3M .5αα--⋅⋅⋅⋅→→→→→≤≈>≈山东省瞬时单位线参数经验公式:=山丘区=流域面积(河道干流平均坡度(/净雨量(净雨历时(若:则3若:则312M n k 1M n kM n=⋅=单位线参数与、的关系:3、CAMMADIST 函数应用洪预报解析平台,就是调用微软为我们提供的CAMMADIST 函数,把,,x αβ参数,分别用瞬时单位线的,,t n k 代替,当Cumulative =false 时得到u(t函数;当Cumulative =true 时得到S(t函数。
因此,洪预报解析平台要求用户必须安装有微软的Excel 办公组件,这是个大多数计算机用户都可满足的一般条件。
(1(,CAMMADIST(,,1CAMMADIST(,,110q(,(,3.610Q(CAMMADIST(1,,1CAMMADI ST(,,,13.6mi i u t t t n k t t n k Ft t u t t tF t h t i n k t i t n k t -∆=⋅--∆⋅∆=⋅∆∆=⋅-+⋅--∆⋅∆∑无因次时段单位线:有因次时段单位线:流域汇流计算公式:4、流域洪水错时叠加CAMMADIST函数本身并不能解决降雨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问题。
透过微分观点,我们可以把全流域进行细分,分割成若干个微小流域,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微小流域内的降雨是均布的。
鉴于目前技术条件和设备配置,我们还无法得到无限微小流域的降雨量,因此,流域的细分,不能真正的进行无限分割,必须结合雨量观测设备在全流域内的真实布局情况予以分割。
利于微软的CAMMADIST函数计算洪水过程,流域划分越细,计算结果越合理。
按照水库全流域雨量检测设备的分布,进行了二次分割,把整个水库流域,细分成了多个小流域,依次计算洪水并经过河道传播和叠加计算,最终得到流域坝前洪水过程线。
岸堤水库上游在水库整个流域内,分布着4个水文站和5个雨量观测点,按照这些雨量观测设备的布局,把整个流域又分割成了9个小流域。
这些小流域的洪水,通过调用微软的CAMMADIST函数得到相应过程线,各个小流域洪水过程线经主河道传播后,错时段叠加得到洪水演算所需要的坝前洪水动态数据。
第二节洪水传播流域洪水在河道中的传播,采用马斯京根算法。
马斯京根法假定,对某特定河道段,其河道槽蓄量S 与流量Q 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关系,即槽蓄曲线。
槽蓄曲线反映河段的水力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