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11工程_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问题及对策_吉翠芳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王安萌(1993— ),女,陕西咸阳人,助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社群信息学。
- 34 -
第11期 2 0 21年 6月
无 线 互 联 科 技·网络地带Βιβλιοθήκη No.11 June,2021
咨询服务,图书馆员通过建立完善的知识咨询库和指令互动 体系,用户在对话框中简单输入相关词组或相应的数字、字 母,以得到帮助信息,但目前没有提供人工咨询。 2.2 对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的研究不足
第11期 2 0 21年 6月
无线互联科技 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 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No.11 June,2021
王安萌
(西安工业大学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21)
摘 要:文章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发展现状,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基 于用户需求开展服务、密切与读者的沟通交流、指定专人管理运营微信公众平台、加大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力度4个方面提 出了相应的提升对策,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提升对策
一些高校图书馆在运营微信公众平台过程中缺乏调研, 与读者沟通不足,不了解用户需求,推送的文章缺乏特色, 吸引力不足,提供的服务不符合用户需求。以西安工业大学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为例,西安工业大学图书馆开通的是服 务号,每月推送四条群发消息,主要内容有图书馆举办的各 类学术讲座以及馆内的通知公告、转载的校内新闻或通知; 近期图书馆热门图书及新书的推荐、美文赏析、扫码阅读; 数据库介绍与操作指南等。从馆员的角度看,这些推文看似 是读者所需要的,但从阅读量来看,对读者并没有吸引力。 以2021年2月6日的推文为例,西安工业大学在校生有两万余 名,而科研速递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申报工作的通知》一文的阅读量为51,知识课堂中《“名家谈 传统文化”线上直播活动正式开启》一文的阅读量为27,名 师讲堂中《刘梦溪: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一文的阅读量 为30。 3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提升的对策研究 3.1 基于用户需求开展服务
高校图书馆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图书馆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承担着为师生提供学习、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支持服务任务。
然而,在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各种利用现状和对策问题。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利用现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1、纸质书籍使用率低尽管高校图书馆藏书众多,但由于数字化信息的大量涌现,使得纸质书籍的使用率越来越低。
2、数字化资源利用增长明显与纸质书籍不同,数字化资源可以实现更快、更方便、更丰富的学术资源共享。
在高校图书馆中,数字化资源的利用增长明显。
3、服务模式需求旺盛高校图书馆需要持续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打造便捷、高效、人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数字化资源建设不足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型数字化学习空间的质量,并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大数字化资源建设力度,实现数字化资源库的高质量建设。
2、服务模式缺乏人性服务模式的人性化与灵活度直接取决于服务平台的设计、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为提高服务模式的人性化,高校图书馆可在服务时间、服务方式、个性需求、社交交流等方面进行多样化尝试,减少单一的服务模式。
3、纸质书籍更新不及时纸质书籍的实体性使它有一定的永久性,但长期未更新的纸质书籍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高校图书馆可以加强对纸质书籍的管理,采取更新、借阅、回流等措施,加强与馆藏的纸质和数字化图书馆的整合和衔接,以有效满足师生的学习和教学需求。
4、图书馆空间利用率低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利用率影响着师生的学习效果。
要提高图书馆空间利用率,需要对空间进行改造。
可以考虑简化柜台布局、增加自习室和协作孵化区等措施,提高空间利用率。
总的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建设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完善,是解决利用现状和对策问题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也要不断调整服务策略,创新服务模式,以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图书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图书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图书馆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提供知识和文化资源的场所,图书馆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尽管图书馆在服务读者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1. 资源不足:尽管许多图书馆努力扩充其藏书数量,但却仍然无法满足读者们对各类图书和文献资料的需求。
这导致某些常用资源经常被借完或排队等待。
此外,在某些地区的小型或偏远地区,由于财政限制和物流问题等原因,它们无法获得最新和最全面的资源。
2. 阅览环境噪音过大:在现代城市中心位置建造的许多大型图书馆通常位于拥挤繁忙之地,并经常受到车辆噪音、人声喧闹以及施工声音等干扰。
这不利于学生或研究人员进行顺利阅读与学习。
3. 缺乏专业指导:很多小型城市或农村地区没有丰富的专业人员来提供有效指导并帮助使用者解决各种图书馆相关的问题。
由于缺少专业支持,读者在查找、选取和利用图书资料时常常遇到困难。
4. 缺乏更新资源:快速发展的科技和传媒行业使得许多现有的图书失去了及时性和价值,并且很难满足读者们对新兴领域知识的兴趣。
一些图书馆没有及时跟进这一变化,仍然滞留在过去提供服务方式上。
二、对策分析1. 加强合作与联盟:为了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各个地区的图书馆可以积极开展互相借阅合作。
通过建立线上联盟平台或者签署合作协议,从而实现电子文献、数字资源等共享,以便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需求。
2. 设立静音区:为了保持良好辅助学习效果,在设计新型大型公共图书馆时应当考虑将静音区或闭关室设有隔音设备,在环境方面减少了外界干扰,让读者能够得到更加安定良好的学习环境。
3. 提供培训与指导:鼓励图书馆施行培训计划,以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并在各个分馆设立咨询台或者在线咨询系统,帮助读者更加顺利地使用资源、解决问题。
4. 定期现代化设备与图书更新:投资科技设备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引进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自动借还机器等新技术来减轻人力负担,并及时购买最新领域图书以提供读者所需信息。
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管理举措

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管理举措图书馆是一个集文献资源、信息服务和学习研究功能于一体的机构,是高校学习和科研的重要场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利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数字资源利用方面,图书馆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优化管理措施来解决。
图书馆数字资源存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读者不了解或不熟悉数字资源的使用方法,导致没有充分利用数字资源的价值。
一些数字资源在使用期限范围内,被很少或甚至没有被读者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图书馆应当加强对读者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数字资源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图书馆可以通过增加数字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读者利用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的版权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数字资源的版权问题复杂多样,特别是在数字化资源文献的收集和使用中。
图书馆需要积极与版权方进行沟通,争取获得合理的使用权限,确保数字资源的合法使用。
图书馆可以探索建立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合作,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推动数字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数字资源的管理和更新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资源的技术更新和版本迭代的速度也在加快,图书馆必须及时跟进这些变化。
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的管理,建立起详尽的数字资源清单,包括资源类型、来源、版本、使用权限等信息,方便及时跟进和更新。
图书馆应加强与数字资源提供商的合作,及时获取最新的数字资源,并及时进行更新和维护。
通过优化管理措施,确保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数字资源利用也存在平台和技术支持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平台的界面设计和功能设置并不友好,阻碍了读者的兴趣和使用欲望。
一些图书馆缺乏数字资源利用的技术支持和专业人才,无法满足读者对数字资源的多样化需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图书馆应当加强对数字资源平台的优化改造,提升用户体验。
图书馆可以加强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等专业院系的合作,共同培养数字资源管理和技术支持方面的人才。
高校图书馆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高校图书馆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现代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发展日益迅速的背景下,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
在图书馆现状分析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藏书不全、资源利用率低、服务质量不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加强数字化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培养专业人才、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等。
在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资源整合优化也是关键,通过合作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未来,高校图书馆应注重用户需求,不断进行优化升级,以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共同努力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应对措施,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优化,总结,展望未来,建议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信息资源中心,不仅要承担着传统的文献保管和借阅服务功能,还需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便捷的服务。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图书馆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料已经不能满足师生的信息需求,数字化图书馆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
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技术设备升级、人员培训、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深入分析高校图书馆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师生提供学术资源、支持教学科研和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功能。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高校图书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目前的运行情况和服务水平进行调研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高校图书馆存在着管理不善、图书资源不足、服务水平低下、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提升管理效率、增加图书采购和数字化资源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推广信息技术应用等对策。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整体运营水平,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在未来,高校图书馆应不断改进管理、更新图书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文献资源和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管理、图书资源、服务水平、信息技术、引言、正文、结论、总结、展望未来、存在问题、管理不善、不足、解决方案、提升服务质量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重要资源中心,在学生学习和科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扩大和信息化的普及,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高校图书馆的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学生群体的需求,容易出现人力不足、效率低下的情况。
图书资源不足也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难题。
随着新知识的不断产生和更新,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尤其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书籍和期刊。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比如服务态度不够亲和、服务效率不高等。
与此信息技术应用不足也是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一大障碍,现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系统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接下来将从管理、资源、服务水平、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
1.2 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科研的重要场所,然而在日常运行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图书馆管理不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问题分析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也开始利用微信公众号来与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提供图书馆服务、推广资源等。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读者体验,也影响了图书馆的品牌形象和服务水平。
本文将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一:内容质量不高在一些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存在内容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对内容的策划和编写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缺乏专业的编辑和校对人员。
这样会导致读者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下降,失去了吸引读者的效果。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需要加强对内容的策划和编辑工作,提高内容的质量和吸引力。
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参与内容的策划和编写,也可以建立编辑团队进行审核和校对,确保内容的质量和准确性。
对策:建立专业的内容策划和编辑团队,加强对内容的质量把关。
可以邀请图书馆馆员、专业编辑人士、学科专家等参与内容的策划和编写,建立审核机制确保内容准确权威。
可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编辑人员的写作和策划能力,保证内容质量。
问题二:互动性不强很多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内容发布之后,很少能够得到读者的互动和反馈。
这是因为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过程中,缺乏与读者的有效互动。
很多图书馆仅仅是单向发布信息,而缺乏与读者的交流和沟通。
这样会导致读者对微信公众号的失去兴趣,降低了用户粘性。
对策: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提高用户粘性。
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互动栏目,鼓励读者参与讨论、留言和提问,增加读者参与的机会。
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互动活动,吸引读者参与,增加读者粘性。
在回复读者的评论和留言时,要及时、诚恳,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与读者建立互信的关系,增加读者对微信公众号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问题三:推广效果不佳在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中,有的图书馆推广资源和服务不够精准、不够有效,导致推广效果不佳。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策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策略桂秀梅;惠青【摘要】文章立足高校信息资源重复、闲置的的现状,对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的问题进行论述,同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与利用服务的相关策略,以期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合理建设与充分利用,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Based on the statu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petition and idle in university library,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es about the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utilization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y, so as to promot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university library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level of library service.【期刊名称】《农业网络信息》【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信息资源利用;策略【作者】桂秀梅;惠青【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河北保定 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河北保定 07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0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大量的信息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对高校图书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图书馆要想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数字时代站稳脚跟,应不断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尤其是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并合理利用信息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问题及对策吉翠芳周志峰【摘要】通过调研,发现“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问题主要有注册随意、设计不规范、应用平台服务不足等,并提出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平台服务的对策,包括规范微信公众号申请、加强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应用研究、规范微信平台设计、加强微信平台内容管理。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图书馆211工程内容管理Abstract:The paper makes a survey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applied in the libraries of Project211universities,finds some problems such as registration at random,non-standard design and inadequate services,and proposes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WeChat services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country,including making specific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WeChat public accounts,strengthening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standardizing the design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 management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s.Key words:WeChat public platforms libraries Project211problems countermeasures“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下文简称“211图书馆”)微信平台应用与服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平台服务水平。
笔者于2013年6月1日至6月30日,利用MI2A手机,下载微信软件,在“添加朋友”中输入关键字“图书馆”,查找与图书馆相关微信公众账号(此种方法的缺陷是会排除微信名称中不包括“图书馆”的账号,但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这是最常用的搜索方法),以搜索到的18个开设微信平台的211图书馆为例,分析其微信平台注册、设计、应用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来探讨国内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运行情况,并结合相关研究文献,提出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平台的对策。
1211图书馆微信平台问题1.1微信平台注册随意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是继微博、QQ群等之后,图书馆宣传和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另一重要渠道。
部分高校已经注意到这一新事物在图书馆服务中的便利,相继开通了图书馆微信平台。
(由于无从考证搜索到的与18所211图书馆相关的26个微信公众账号是否为图书馆自身开设,本文假定这些微信平台的开设者均为高校图书馆自身)。
表1中为与18所211图书馆相关的微信公众账号数量。
表1与211图书馆相关微信平台数量分布注册数量学校名称1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2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4武汉大学由表1可知,18个211高校图书馆中,6所211图书馆注册了多个微信公众号,与武汉大学图书馆相关的微信平台竟多至4个。
可以看出,微信平台注册中存在一个图书馆注册多个相关微信公众号的现象。
此种注册方法可增加该图书馆被关注的机率,图书馆也可利用不同的微信账号向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如四川大学图书馆开设了“四川大学图书馆”和“四川大学图书馆查询服务台”2个微信公众号,一个可向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通报服务,另一个则可提供针对性的查询服务。
但就笔者自身体验而言,“一馆多号”有其弊端,当关注者搜索某一个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如搜索“武汉大学图书馆”,会出现“武汉大学图书馆”、“武大图书馆助手”等多个搜索结果时,如果用户不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就不会知道哪个账号提供的信息量多,是自己想要关注的平台,增加了用户关注负担。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权威性强、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官方机构,应集中精力开设并维护一个平台,把一个平台做好、做强,以树立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信息服务的专业形象,而不是盲目跟风,开设多个微信平台,最后由于疏于维护管理,自毁其信息服务形象。
1.2微信平台设计不规范微信平台界面的设计包括微信名称、微信号、微信头像、功能介绍等。
4个方面的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微信名称易于搜索、微信号易于记忆、微信头像美观且能突出图书馆的特色、功能介绍简明概要且吸引人。
而调查显示,多数图书馆在进行微信平台界面设计时,并没有严格遵循上述要求。
经过调查,图书馆微信平台名称设置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学校全称与图书馆结合,如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等,这种方式使关注者在搜索图书馆微信平台名称时,辨识度高,针对性强,一般不会遗漏搜索结果;二是学校简称与图书馆结合,如北大图书馆、清华图书馆,这种方式只适合社会大众普遍熟悉的著名高校或者校名简称辨识度高的学校;反之,则会给用户带来辨识不清的问题,如当搜到“华师图书馆”这一结果时,用户就会分不清是华中师范大学还是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微信平台;三是学校全称(简称)加图书馆、再加上功能描述,如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小助手、武大图书馆助手等名称,给人以亲近感,能增强关注者与之对话的欲望;四是学校全称(简称)加图书馆、再加上部门或组织名称,如南航大图书馆志愿者协会。
微信号设置,应做到相对易于记忆。
从该原则出发,微信号设置采用图书馆名称的中文或英文名称首字母简写较好,如设置“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微信号可设置成“dbsfdxtsg”、“dbnomallib”等。
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图书馆微信号类型有:字母型,如上海交大图书馆sjtulib、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Buptlib等;字母与数字结合型,如北大图书馆pkulib-1902、华工图书馆sculib8711等。
微信头像在美化公众号二维码的同时,更是一个机构的CI(Corporate Identity)标识。
调查发现,大多数图书馆认识到其对本机构的宣传推广作用,将图书馆印章作为微信头像,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该种方式能突出图书馆特色。
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图书馆等将校徽作为头像,较有标志性,但不能突出图书馆特色,即只看头像,关注者会误以为是该校而非图书馆的微信。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将图书馆照片、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等将图片“书”作为头像,虽然较为美观,却不能让关注者判断出为哪个学校图书馆开设,不能突出图书馆这一机构性质。
部分高校如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竟然没有头像,丝毫看不出该馆对微信平台服务的重视。
笔者认为,将高校图书馆印章作为微信平台头像是最佳选择。
功能介绍的目的是让关注者在关注微信平台之前,通过阅读简明的介绍,了解其能提供的信息服务,引起用户关注兴趣。
调查显示,大多数图书馆只在功能介绍中对其平台定位或馆藏资源进行说明,不能看出该账号提供的服务。
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微信功能介绍为“武汉大学图书馆微信账号”;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功能介绍为“本馆馆藏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邮电和电子学特色”;部分图书馆介绍了其功能,但较简单,如南开大学图书馆功能介绍为“图书馆信息发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功能介绍为“最新的图书信息”。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大多数高校应在设置吸引力强的功能介绍上下工夫。
1.3微信平台服务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211图书馆应用微信平台开展服务详情,笔者在调研期间对26个微信平台进行了文字提问,以此来体验211图书馆微信服务。
表2(剔除了提问无回复、无历史消息和后期消息推送、消息推送中看不出推送内容只介绍功能完善情况的平台)为211图书馆微信平台服务详情,具体包括回复情况、推送频率、推送内容。
(若截止调研结束时间,提问没得到回复,则视为无回复;推送频率一般从作者关注后“后期推送”情况中大致算出;若对其微信平台关注后,发现平台未推送新信息,以其历史记录推断推送频率;表中推送内容部分只是列举了调研1个月内的推送内容)。
微信名称回复情况推送频率关注后推送内容北大图书馆无3 4天1次活动公告北师大图书馆无一周集中2天推送闭馆通知、讲座信息和电影公告、校外访问电子资源方法、文献传递优惠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小助手自定义回复——————南开大学图书馆无1周1次活动、讲座信息清华图书馆无隔天或三四天1次校内活动宣传新书推送、活动通知、经典推荐、珍藏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无每天通知、数据库推介、活动南航大图书馆志愿者协会回复隔天通知、座位提醒、活动号召南京大学图书馆无每天讲座、通知、提醒、试用数据库暨大图书馆无每周1条讲座、毕业季活动暨南大学图书馆无每周1条放假通知由表2可见,211图书馆微信平台服务有待改善。
首先表现为微信平台与用户互动情况不乐观,笔者对调查对象进行提问时,只有“南航大图书馆志愿者协会”微信平台提供了回复,其他则直接忽视笔者问题。
内容推送时间也极其不规律,每天推送消息的平台比例只占20%,大多数图书馆一周内推送内容不超过3条。
推送生动有趣、价值较高的内容和适合的推送频率会激发关注者与平台间互动的兴致。
但调查显示,211图书馆微信平台推送的内容单一,主要是资源推荐类(新书推荐、数据库介绍等)、通知公告类(规章制度、讲座、活动预告等)消息,并没有过多吸引用户兴趣的针对性推送内容。
2改善我国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应用的对策2.1规范微信公众号申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个人和机构可实现与特定群体在图片、语音等方面的沟通和互动[1]。
正因为其具有这一便利功能,导致目前微信平台发展火热,越来越多的个人或者企业开始关注微信[2]。
但由于微信公众账号的申请非常简单,登录微信公众平台,就可以注册公众微信账号,确认成为公共账号用户,申请的中文名称是可以重复的[3]。
如此,就会出现同一个微信名称由不同的申请者申请、某些个人以图书馆名义开设微信平台的现象。
考虑到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是图书馆服务的形象窗口,微信平台上相关行为和言论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图书馆的官方态度,如果出现他人任意利用图书馆名称开设,发布无价值或者不发布信息,会影响该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形象。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腾讯电商应该对图书馆等公益性、权威性强的单位申请公众号时做额外的限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当发现有人申请类似公众账号时,严格审查其申请流程,确保是机构自身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