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为什么艰难曲折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变法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时一场资产阶级形式的政治改良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客观原因:新旧力量对比悬殊。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惧怕人民群众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历史作用:
1、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2、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3、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失败原因:
1、国策上存在的问题:
清政府在国策上仍然实行“重农抑商”“重农抑工”政策,对兴办近代工商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洋务派办理艰难。
2、洋务运动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局限:
历史意义:
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统治根基。
2、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但它已萌发了一些新苗。
3、它冲击了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
他们不
仅向统治者宣战,也向整个帝国统治秩序挑战,他们的教义是基督教义、儒家乌托邦与原始共产主义的古怪熔冶。
4、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载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经历的艰难曲折·成功与失败

3.在社会发展模式上照搬苏联经验。
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局限,社会主义各国大 都把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奉为正宗,加以仿效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考虑向社会 主义过渡的问题时也很自然地以苏联过渡时期的理 论与实践为蓝本。 毛泽东在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就指出,党在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根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 提出的。长期以来,我们不但在社会主义改造的目 标模式上学习苏联,以致形成了某些僵化的经济管 理体制以及与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 的政治体制,而且连实现过渡时期所需要的18年的 大概时间,也基本上是参照苏联的经验规定的。
为现代化建设夯实了物质技术基础和培养了 一批经济文化建设骨干力量
工业的发展主要的是新工业部门的发展和产品 品种的增加。原来没有或十分薄弱的一些工业 部门,如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拖拉机制 造业、精密机床工业、精密仪器仪表工业、原 子能工业、石油设备制造工业、化学纤维工业 等开始建立起来。 交通建设方面有很大发展。新修铁路近8000公 里。鹰厦、兰新、兰青、包兰、川黔、桂黔、 成昆、襄渝等线建成通车。全国除西藏外,各 省市、自治区都有了铁路
1962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党召开了有中央各 部门和省市地县以及一些重要基层单位的主要 负责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 人大会”)。会上对“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 训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分析了党的工作的主 要缺点错误及其原因。 经过上述一系列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我国国民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实现 了在新的基础上的协调发展;国民经济中积累 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基本恢复正常;财政收支平 衡,市场稳定,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604亿元(按1952年不 变价格计算),完成原定计划的101%,比 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粮 食产量达19505万吨,比1952年增长19%, 平均每年增长3.7%;棉花产量达164万吨, 比1952年增长26%,平均每年增长4.7%。 5年间,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国家财政除 1956年有赤字外,其余各年都收支平衡,略 有结余。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工业建设战 线捷报频传,一批大型建设项目陆续竣工。
国家出路早期探索失败的原因

国家出路早期探索失败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强烈活动引起了中国社会急剧的变化。
从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逐渐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不可否认,西方诸国的活动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他们给予中国百姓的苦难也是不可否认的——将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为了偿还几次战争的赔款,清政府更是增加赋税,加重了贫苦百姓们的负担。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第一次斗争风暴的阵地属于农民。
由洪秀全石达开等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广西于1850年正式拉开序幕。
起初几次战役太平军大获全胜,但后来则劣势尽显。
愚以为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点,这是一只由农民起义军组成的队伍,战斗力和纪律性自然不能与正规军相提并论。
第二点,领导人目的不纯,它不单单是想解救万民于水火,更是想借此成就自己的割地封王私欲,可以说,这是一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的天京事变,让第一次反抗斗争土崩瓦解。
1860年中国再度战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一些较有远见的大臣意识到西方的挑战乃无可逃避之事实,中国必须做出改变。
他们引用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决心效法西方列强发起了一场所谓的“自强运动”,设立同文馆,并按照西方人的模式建立军械所和造船厂。
著名政治家李鸿章甚至称其为“千年未有之大变革”。
然而,这场持续三十五年之久的“洋务运动”实则空有其表——它只学习了西方文明中那些表面具有价值的东西,而另外一些更可取的方面,诸如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却被忽略了。
或者说,即便大臣们意识到了这一点,谁又会和自己的利益过不去?推翻能给他们加官进爵的清政府?触怒高高在上的西太后?甲午战争的败绩证明了洋务运动的不足之处。
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了这场运动的局限性,认为必须深化改革,讲政治制度纳入改革范围。
书生们发起的戊戌变法失败后,著名思想家谭嗣同和他的得意门生梁启超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他们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实行维新变法。
近代史讨论之为什么早期的探索都无法找到中国正确出路

THANKS
谢 谢 聆 听
பைடு நூலகம்
客观原因: 1.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用各种 手段干涉破坏革命。 2.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阀、地主、买办势力及旧官僚、立宪派勾结起 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的弱点和错误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2.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革命军队和革命政权。
近代史讨论之
为什么早期的探索无法找到国家的正 确出路?
首先我们来回顾中国早期有哪些探索?
[1] 太平天国 [2] 洋务运动 [3] 戊戌维新 [4] 辛亥革命
对国家出路的第一次探索是农民群众的斗争—— 太金田起义和平天国农民战争。这是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各个阶级都面临着如 何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农民阶级,在鸦片战争失 败后的巨额赔款使农民的负担更加增强。有言 “昔日买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 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这正是当时农民的真 实写照。据统计,1842年至1850年间,全国各族 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但重点是在于反清。
又一次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不过与太平天国运动还是有着 很大的差别。洋务运动的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 机,这次的洋务运动时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引进、仿 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 洋务。洋务运动的内容很庞杂,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 而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 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其主要内容。从60年代开始开办 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这是 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的起步。
先进的中国人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失败的原因

上下求索图救国,奈何时事终成憾在风云变换的中国近代历史中,中国经历了无数的屈辱。
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有那么一批中国人站了出来,他们是时代的开拓者,他们最先接触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知识和技术,于是乎他们开始探索国家未来的出路。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这批先进的中国人的早期探索却均遭遇失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失败呢?接下来,我将分三点阐述我个人对于探索失败原因的一些思考和见解。
第一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1851年至1864年间的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农民运动,它达到了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政治制度,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等纲领性文件,实施了一系列资本主义的制度,《资政新篇》是近代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改革纲领,为日本明治维新所采纳。
它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给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一击,是十九世纪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平天国的历史贡献,主要在于破坏而不可能在于建设。
它以雷霆万钧之力冲击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使其根基摇动而此后更易趋于土崩瓦解。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神与神的冲突、政与教的冲突。
太平天国是依靠宗教而起家的政权,所以内部就存在政权与宗教的冲突,拜上帝教是主张独一真神,排斥众神和偶像的,认为除了基督教的上帝以外其他全是“阎罗妖”。
这样以来就和中国的传统相背离。
中国是多神的国家,“形形色色的宗教、迷信、神灵、偶像流行于社会,支配着社会,充塞着人们的心灵世界。
天地神灵,仙佛神怪都被虔诚地供奉着,敬拜着,祈祷着,从祖先传下来,一代又一代,这种传统文化是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想短时间使其改变是不可能的。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尊奉上帝为唯一真神,盲目排斥其它的神灵,大肆的摧毁破坏佛、道等教的神庙和塑像,连下层人民的祖先崇拜都禁止了。
祭灶王,迎财神,拜玉帝等活动一律废除,甚至于婚丧嫁娶的风俗也被完全禁用。
以上的种种活动引发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成为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受阻的原因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并没有 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胜利后又吸收官僚和立宪党人,袁世凯 能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虽然力图以中华革命党重新组织,挽救失败, 但未成功。
总结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 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工人阶级都没有实现中国的解放,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而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群众的 根本利益,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不断加强自 身的建设。其先进性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革命 斗争的胜利。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资产阶级革命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 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 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 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2)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 主义没有彻底的否定封建土地私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解决农 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 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3)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辛亥 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二次革命” 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 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 不失败。
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 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努力,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 情,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四、资产阶级的探索:辛亥革命
探索历程
近代中国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的阶级及其失败之原因

近代中国都有什么阶级提出什么思想与主张来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又为什么会失败?纵观中国近代史,当国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中时,中国各阶级纷纷站起来,通过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思想与主张,来救国救民。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从此,拉开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序幕。
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使本来就受封建阶级压迫的中国农民阶级雪上加霜。
由于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1851年,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阶级,在广西金田发动了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竖起了反对清政府的大旗。
然而,太平天国在历史上仅仅持续了15年,就被清政府给灭亡了。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资政新篇》提出了,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制定发律、制度;经济上学习西方开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奖励科技发明创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思想文化上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等;外交上主张同国外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严禁鸦片输入等。
然而这些主张均未得以实施,太平天国就走向了灭亡。
太平天国为何会失败呢?很显然,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而且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另外,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此外,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缺乏理性的认识。
这一切的一切使太平天国最终走向了灭亡。
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在19世纪60年代初,发起了以“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陆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然而,随着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方的战败,洋务运动也失败了。
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为什么艰难曲折

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为什么艰难曲折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为什么艰难曲折?近代以来,西方东侵,无数仁人志士开始觉醒,纷纷探寻国家的出路。
他们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风雨兼程,为实现民族团结、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而不懈努力。
而正是有了这千千万万的热血儿女的拼搏与实践,才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让世界也为之惊叹。
但在这辉煌的背后,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早期探索的历程也是辛酸的。
现在让我们纵观这一百多年来的曲折历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可谓饱经风霜、历经磨难。
在我们为之敬佩不已的同时,一个问题也随之浮现在脑海,为什么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会是如此的艰难曲折?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说这是中国走向光明所必然要经历的黑暗,而也有人认为这是当时的中国人思想意识的缺陷性所造成的。
总之,众说纷纭。
下面,我就结合历史从不同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从主观方面来说,早期各阶级的革命自身存在着无法掩盖的缺陷。
中国的革命就是一个对国家出路艰难的探索史。
从清末开始,随着中国民族和社会危机的加深,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利益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
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等,它们都或多或少的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但最终却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究其原因,这些阶级自身的弱点和所犯的错误绝对是负有主要责任的。
首先,早期的革命都或多或少的有照搬外国革命、走西方一些国家的老路之嫌,没有客观的考虑到中国当时的国情,没有找准真正适合中国走的路。
如照搬日本的明治维新或是跟着西方一些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
其次,这些阶级的革命运动都具有不彻底性,它们大都没有提出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革命策略。
有的甚至还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其革命的成功,从而酿成了革命失败的悲剧。
再次,早期的革命探索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不管是太平天国、洋务派维新派、还是同盟会等,都存在着这一问题,他们的组织内部成分复杂、很多时候意见很难一致,更不说在行动上达到统一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为什么艰难曲折?
近代以来,西方东侵,无数仁人志士开始觉醒,纷纷探寻国家的出路。
他们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风雨兼程,为实现民族团结、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而不懈努力。
而正是有了这千千万万的热血儿女的拼搏与实践,才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让世界也为之惊叹。
但在这辉煌的背后,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早期探索的历程也是辛酸的。
现在让我们纵观这一百多年来的曲折历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可谓饱经风霜、历经磨难。
在我们为之敬佩不已的同时,一个问题也随之浮现在脑海,为什么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会是如此的艰难曲折?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说这是中国走向光明所必然要经历的黑暗,而也有人认为这是当时的中国人思想意识的缺陷性所造成的。
总之,众说纷纭。
下面,我就结合历史从不同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从主观方面来说,早期各阶级的革命自身存在着无法掩盖的缺陷。
中国的革命就是一个对国家出路艰难的探索史。
从清末开始,随着中国民族和社会危机的加深,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利益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
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等,它们都或多或少的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但最终却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究其原因,这些阶级自身的弱点和所犯的错误绝对是负有主要责任的。
首先,早期的革命都或多或少的有照搬外国革命、走西方一些国家的老路之嫌,没有客观的考虑到中国当时的国情,没有找准真正适合中国走的路。
如照搬日本的明治维新或是跟着西方一些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
其次,这些阶级的革命运动都具有不彻底性,它们大都没有提出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革命策略。
有的甚至还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其革命的成功,从而酿成了革命失败的悲剧。
再次,早期的革命探索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不管是太平天国、洋务派维新派、还是同盟会等,都存在着这一问题,他们的组织内部成分复杂、很多时候意见很难一致,更不说在行动上达到统一了。
这极大的削弱了其革命的力量,使内部处于纷乱的状况之下,以至于反动势力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将其摧毁。
最后,是没有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将广大人民排斥在外。
早期的各阶级发起的革命往往都只是将属于自己阶级的人群作为主要的革命力量,代表的也仅仅是本阶级的利益,而忽略了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广大人民群众,将自己陷于孤立的处境。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成功这一事实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以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二、近代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决定了中国的探索道路必定是艰辛的。
回望旧中国,从1840年到1949年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些探索先后以失败告终。
其中的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却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仍然是失败了的。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任何革命都没有像中国一样,面临如此大的阻力,在要同国内反动势力做斗争的同时,还要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所以说,国内外的环境也决定了对出路的早期探索必定是曲折的。
1、国内封建势力及反动势力对早期革命探索的打击。
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仍然处于清政府的统治之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守旧派腐败无能。
他们对于一些救亡图存的运动都是欲除之而后快的,常常在背后牵制破坏他们运动,这大大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运动和组织。
如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就是清政府公开与八国联军勾结起来,一同屠杀和镇压下而失败的。
而在清政府被推翻之后,不管是北洋政府还是随后出现的一些伪政权对这些革命也从来都是镇压的。
早期革命在国内面临重重阻力,曲折是必然的。
2、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
近代的中国,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已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而压迫和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人民,是外国帝国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当然这其中包括当时的中国。
而为了能够保护在华利益,外国反动势力对于中国国内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运动是花大精力打击的,在自己出面压迫的同时也对当局政府施压。
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中国革命举步维艰是并不意外的。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对于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曲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自从一个方面去定义它。
而作为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也应正确地看待中国革命所走过的曲折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吸取教训和启示,其去糟粕,取其精华,让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积累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