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膜技术处理高盐化工废水
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原则

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原则1、零排放工艺技术目前煤化工废水主要由高有机物与复杂的水盐体系组成,其中废水中以氯化钠、硫酸钠为主体、混盐杂盐为辅,目前典型的零排放工艺基本是“前端预处理+双膜浓缩+蒸发结晶”工艺。
1.1 预处理单元一般包括化学软化沉淀系统、过滤系统、离子交换系统、COD氧化脱除系统等。
化学软化主要是利用高密度沉淀池,投加碳酸钠或石灰、氢氧化钠、镁剂等去除原水中的硬度、碱度、二氧化硅。
原水与药剂在混凝区经过快速搅拌后,与回流污泥一起进入絮凝反应区。
在絮凝反应区内,通过投加PFS、PAM等药剂对水中的沉淀产生絮凝作用,结成较大的矾花,进去斜管沉淀区进行分离。
根据调研情况看,采用法国得利满专利技术的高密度沉淀池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其他公司的“高效沉淀池”基本都是得利满高密度沉淀池的“高仿货”,运行一般。
高密度沉淀池出水经加酸调节pH值后,利用多介质过滤器或超滤,进一步降低SS、胶体,使得SDI≤3,为反渗透系统创造条件。
离子交换系统一般选用弱酸性钠床或者螯合型阳离子树脂,通过树脂的选择交换作用,将浓盐水中的钙镁离子进一步去除至1mg/L以下,从而保证后续蒸发系统不存在结垢的风险。
1.2 膜法提浓单元利用双膜法,两级RO将废水TDS提至5%以上,实现废水减量化,大幅降低后续蒸发结晶设备规模和蒸汽消耗量。
目前提浓设备有:高效反渗透膜、碟管式反渗透膜、电渗析提浓均在零排放废水提浓有了应用。
1.3 蒸发结晶总体上分为热法和冷法,主要区别在于利用硫酸钠的溶解度特征,控制其结晶温度。
热法分盐工艺依据原理是“高温析硝、低温析盐、热母液循环”,依据氯化钠和硫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不同而进行分盐。
冷法分盐工艺原理是“高温析盐、低温析硝、冷母液循环”,主要是利用低温下的十水硫酸钠的溶解度较小的特点在低温下分离硫酸根,在高温下蒸发获得氯化钠。
膜法纳滤分盐主要利用纳滤原理将浓盐水中的一价离子与二价离子分开。
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适用于处理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的 废水,通过纳滤膜可以将这些物质 进行分离和去除。
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MBR技术: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器相结合,通过膜的截 留作用将微生物和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从而得到高质 量的出水。
膜生物反应器可以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总磷 等污染物,同时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处理效果稳定 等优点。
生活污水处理:膜技术可以用于处理 生活污水,如家庭、学校、医院等场 所产生的污水。
工业废水处理:膜技术可以用于处理 各种工业废水,如石油化工、制药、 造纸、印染等行业。
饮用水处理:膜技术可以用于处理饮 用水,提高水质,保障人民的健康。
02
工业废水处理现状及挑战
工业废水排放现状
工业废水排放量巨大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 染。
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不 足,存在偷排、漏排 等问题。
不同行业产生的废水 成分复杂,处理难度 大。
工业废水处理面临的挑战
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 处理技术单一,缺乏综合解决方案。
处理成本高,企业难以承担。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发展高效、节能、环保的废水处 理技术。
加强废水回用,实现资源化利用 。
中来。
开展膜技术在不同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 ,拓展膜技术在各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应
用范围。
加强膜技术研发,提高膜材料性能与寿命
膜技术的关键在于膜材料,因 此需要加强膜材料的研发,提 高膜材料的性能和寿命。
研究开发具有高透水性、高抗 污染性、高耐酸碱性和高机械 强度的膜材料,以满足不同工 业废水处理的需求。
探索新的制备方法,降低膜材 料的制造成本,促进膜技术的 推广应用。
开展低成本、高效能的膜技术解决方案研究
纳滤膜技术处理高盐化工废水研究进展

纳滤膜技术处理高盐化工废水研究进展高盐化工废水通常具有较高的机污染物浓度和悬浮固体浓度,不仅处理成本高、处理难度大,且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
相比其它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纳滤膜技术不仅对高盐化工废水的处理效果好,同时可以对污水中的有用物质进行资源回收,因此其在高盐化工废水处理的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综述了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制药、农药等化工领域高盐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旨在进一步推动纳滤膜技术在高盐化工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印染、农药、医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盐量高于1%(质量分数)的高盐废水,这些废水通常含有多种污染物质(有机物、盐、油、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等)。
随着工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也变得越来越宝贵,高盐化工废水产生的水资源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和破坏。
高盐化工废水若不进行必要的处理,将会对后续废水生化处理工艺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使得整个生化系统的瘫痪,所以高盐化工废水的治理迫在眉睫。
高盐化工废水常见的处理方法有石灰中和法、生物法和蒸发浓缩法。
然而,这些方法不仅不能排放高盐废水,而且能耗高,副产品销售困难。
例如,在蒸发浓缩方法中,企业的废盐与有机残余物的蒸发一起被处理为固体废物,并且处理成本高并且资源回收率低。
与其他处理技术相比,膜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相变、设备紧凑、易与其他技术集成等优点,近年来在水处理和回用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主要的膜分离工艺包括反渗透、纳滤、超滤和微滤。
纳滤膜技术作为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膜过滤技术,可以有效的截留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高价盐。
同时由于对水相中的单价盐截留率相对较低,纳滤膜技术可以较好的分离单价和多价离子,所以纳滤膜技术在高盐化工废水的处理和对废水中有用物质回收利用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本文从纳滤膜技术的机理、影响因素,再到纳滤膜技术在印染、农药、医药等化工工业领域高盐废水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高盐废水处理及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旨在进一步推动纳滤膜技术处理化工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高浓度盐的处理现状

高浓度盐的处理现状含盐废水是指总含盐量(以NaCl 含量计)至少为1%的废水,主要包括含盐工业废水、含盐生活污水和其它含盐废水。
这些废水中含有的Cl-、SO42-、Na+、Ca2+等离子对常规生物处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盐度越大微生物生长也就越困难。
这就给废水的生物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同时含盐废水渗入土壤系统后会使土壤中植物因脱水而死亡,直接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
高含盐废水脱盐处理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榨菜厂、肠衣厂、油气田抽出水等,这些废水中全盐含量有时高达50000mg/L,并且有机污染也非常严重,目前,目前对含盐废水的处理一般有生化降解、蒸发、电解、离子交换、膜法等方法。
本文就各种处理技术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做出了阐述与对比。
1. 高浓度盐的产生(>1%)1.1海水代用排放的废水所谓海水代用就是将海水不进行淡化处理而直接替代某些场合使用的淡水资源。
在工业上,海水可以广泛的用作锅炉冷却水,应用到热电、核电、石化、冶金、钢铁厂等行业上。
发达国家年海水冷却水用量已经超过了1000亿m3。
目前我国海水的年利用量为60多亿m3。
青岛电厂1936年就开始将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
目前,青岛市电力、化工、纺织等行业的12家临海企业,年用海水8.37亿m3。
天津年利用海水达到18亿m3。
此外,秦皇岛热电厂、黄道热电厂和上海石化总厂等70多家临海火力发电、核电、化工、石化等企业均已不同的方式直接利用海水。
对于印染、建材、制碱、橡胶以及海产品加工等行业,海水还可以作为工业的生产用水。
城市生活用水。
在城市生活中,海水可以替代淡水作为冲厕水。
目前香港海水冲厕的普及率高达70%以上,未来计划普及率提高到100%,并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以海水作为冲厕水的城市。
而在大连、天津、青岛、烟台等城市的个别单位,也有采用海水冲厕的实践,但规模较小。
1.2工业生产废水一些工业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高含盐的有机废水,如印染、腌制、造纸、化工和农药等行业。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第2 9卷
第 5期
天 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0F ANJ N OLYT TI I P ECHNI C UNI VERS TY I
Vo .9 No5 12 . Oco e 20l tb r O
21 0 0年 1 O月
纳 滤 膜 在 盐 化 工废 水 处 理 中的应 用研 究
m mba e n un e fh prt g rs r, mprtr,H o f et u ,Ho eaiao , a e c e rn . f e cs e eai es e t ea ep i un f x p ndsl tn C “rj — Il ot o np u e u fn l l ni e
r n e ew e 5 3 ℃ ,i l e t u a g s ew e - 6I mi p a u sr n e ew e . — . d s i a g sb t e n 1 - 0 nf n f xr n e t e n 6 1 d n, H v l e a g sb t e n4 0 9 0, e a — u l b l
庞金钊 ,李景义 ,王 倩 ,杨 宗政
( 津科 技 大 学 海 洋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天 天津 302 ) 0 2 2
摘
要 : 用 陶 氏 N 2 0 4 4 滤 膜 对 盐4 _废 水 进 行 脱 盐 的试 验 研 究 , 察 了操 作 压 力 、 度 、 水 流 量 、 水 采 F 7 — 0 0纳 kv  ̄- 考 温 进 进
污水处理中的纳滤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contents
目录
• 纳滤技术概述 • 污水处理中的纳滤技术应用 • 纳滤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纳滤技术的发展趋势 • 案例分析
01
纳滤技术概述
纳滤技术的定义
01
纳滤技术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 滤之间的膜分离技术,其孔径范 围在几个纳米至几十纳米之间。
推动产业升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纳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带动环保产 业的发展,为环保企业提供新的商机 和发展空间。
纳滤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推动绿色经济 的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通过纳滤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城市 和工业污水的处理效率,降低污水对 环境的污染。
05
案例分析
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有机物、氨氮等,纳滤技术可以有效去除 这些污染物。通过纳滤膜的过滤作用,可以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微生物,提高水质安全性。
回用水的应用
经过纳滤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以用于冲厕、浇花、洗车等非饮用水用途,减少 水资源的浪费。
河道湖泊治理
河道湖泊治理
河道湖泊的水质恶化主要是由于污染物的排放和富营养化,纳滤技术可以去除水 中的磷、氮等营养物质,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同时,纳滤技术还可以去除水中 的悬浮物、有机物等污染物,改善水体的水质。
与传统的过滤技术相比,纳滤膜具有更高的孔径分布和分离精度,能够更好地满 足污水处理的高标准要求。
低成本,易操作
纳滤技术采用的膜组件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清洗,降低了 运营成本。
由于操作压力较低,能耗相对较小,进一步降低了处理成本 。
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废水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膜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的一种新型技术,本文将重点介绍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 膜技术简介膜技术是一种以膜作为过滤介质的分离技术,具有高分离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四种不同的膜分离模式。
在废水处理中,超滤和反渗透膜被广泛应用。
二.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膜生物反应器将生物降解和膜分离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处理有机废水。
该技术利用生物菌群将有机物质转化为CO2和水等无害物质,同时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废水的深度净化。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膜过滤技术处理工业污水膜过滤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电子、化工、制药等领域。
该技术通过超滤或纳滤膜将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了废水的去污和水的回收。
与传统的化学处理技术相比,膜过滤技术更为环保,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反渗透技术处理海水淡化废水反渗透技术是通过减少海水中的氯鹽浓度,从而实现海水的淡化。
但是,这种技术会产生很多难以处理的废水。
反渗透膜的使用可以将废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污染物过滤出来,保证淡水的质量。
随着反渗透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在海水淡化和城市自来水净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未来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为废水处理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
未来膜技术的发展重点在于提高膜分离效率、降低膜成本和能耗、缩小设备规模等方面。
同时,膜技术也将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共同应对废水处理难题。
四. 总结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该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也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稳定。
纳滤膜对高含盐废水中有机物的截留性能研究_孙宝红

纳滤膜对高含盐废水中有机物的截留性能研究孙宝红, 范益群南京工业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化工、医药、染料、农药等行业会产生大量含盐有机废水,盐含量高达20% 以上[1-2]。
这类高含盐有机废水主要是因为有机合成过程中会投加大量的无机盐(主要为NaCl)盐析及反应产生。
而此类高盐废水的处理若不妥善处理,会对地表水、土壤、地下水产生严重影响。
纳滤作为一种新兴的膜过程,不仅对小分子有机物有一定的截留率,对二价离子亦有较高截留率。
近年来,纳滤在一些复杂体系(盐与小分子的混合体系)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针对这类废水,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思路,采用纳滤膜对高含盐废水进行处理,如果将高盐废水中有机物去除大部分,使TOC降低至200ppm以下,此高浓度盐水可用于氯碱行业。
因此,表征纳滤膜在有机物与高盐的混合体系中对各物质的截留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采用DK1812型和GE1812型有机膜对分子量为1000Da的聚乙二醇(PEG1000)与高浓度NaCl的混合溶液进行了截留性能的表征。
实验主要考察截留时间、PEG浓度、NaCl浓度、跨膜压差等因素对纳滤过程的影响。
研究表明,NaCl的浓度对截留效果的影响最大。
当NaCl浓度从1mol/L 增加到5mol/L ,混合溶液的渗透通量逐渐减小,NaCl的截留率不断减小,GE膜对PEG的截留率逐渐下降,而DK膜对PEG的截留率皆在95%以上。
由此实验结果,我们预测采纳滤技术对此类高含盐废水处理是可行的。
47447512345R /%Concentration of salt /mol.L-112345R /%Concentration of salt/m ol.L-1图1 DK 膜对PEG 的截留率随NaCl 浓度的变化关系图2 GE 膜对PEG 的截留率随NaCl 浓度的变化关系参考文献[1] Freger V., Arnot T.C., Howell J.A.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 2000,178 :185–193. [2] Luo Jianquan, Wei Shaoping, Su Yi, et al.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09, 342:35–41.第一作者: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三年级;通讯作者:范益群,yiqunfan@;资金资助:863计划项目(2012AA03606);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25KJA5630001)氢同位素气体的新型动力学吸附模型褚效中1 赵宜江1 程志鹏1 徐继明1 赵剑英1 周亚平 2 周理2(1 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建设实验室,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苏淮安,223300)(2高压吸附实验室,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天津,300072)E-mail: chuxiaozhong@摘要:将氢同位素气体在多孔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脱附过程近似为简单对峙反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体积法测定气体动力学吸附速率常数的数学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盐化工废水通常具有较高的机污染物浓度和悬浮固体浓度,不仅处理成本高、处理难度大,且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
相比其它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纳滤膜技术不仅对高盐化工废水的处理效果好,同时可以对污水中的有用物质进行资源回收,因此其在高盐化工废水处理的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综述了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制药、农药等化工领域高盐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旨在进一步推动纳滤膜技术在高盐化工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印染、农药、医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盐量高于1%(质量分数)的高盐废水,这些废水通常含有多种污染物质(有机物、盐、油、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等)。
随着工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也变得越来越宝贵,高盐化工废水产生的水资源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和破坏。
高盐化工废水若不进行必要的处理,将会对后续废水生化处理工艺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使得整个生化系统的瘫痪,所以高盐化工废水的治理迫在眉睫。
高盐化工废水常见的处理方法有石灰中和法、生物法和蒸发浓缩法。
然而这些方法不仅无法将高盐废水处理达标排放,而且也存在能耗高且副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
如蒸发浓缩法中,企业废盐多与蒸发形成有机物残液一起作为固废处理,处理成本高且资源循环利用率低。
与其他处理技术相比,膜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相变、设备紧凑、易与其他技术集成等优点,近年来在水处理和回用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主要的膜分离工艺包括反渗透、纳滤、超滤和微滤。
纳滤膜技术作为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膜过滤技术,可以有效的截留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高价盐。
同时由于对水相中的单价盐截留率相对较低,纳滤膜技术可以较好的分离单价和多价离子,所以纳滤膜技术在高盐化工废水的处理和对废水中有用物质回收利用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本文从纳滤膜技术的机理、影响因素,再到纳滤膜技术在印染、农药、医药等化工工业领域高盐废水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高盐废水处理及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旨在进一步推动纳滤膜技术处理化工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纳滤分离机理
纳滤膜的传质机理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不完全相同,其孔径介于两者之间,而且大部分纳滤膜带有电荷,所以传质机理更为复杂。
1.1荷正(负)电纳滤膜
荷正(负)电纳滤膜对电中性分子的截留主要是通过膜微孔的筛分作用。
其传质模型包括扩散-细孔流模型、溶解-扩散模型、空间位阻-孔道模型和摩擦模型等。
分子特性、浓度、操作压力和被截留分子的粒径都会影响截留率。
荷正(负)电纳滤膜对带电有机物和无机离子的分离受到化学势、电势梯度和被分离物质粒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质过程受Donnan效应影响。
传质模型有杂化模型、静电位阻模型、空间电荷模型、固定电荷模型和Donnan平衡模型。
1.2荷电镶嵌纳滤膜
荷电镶嵌纳滤膜是指同时带有阴、阳离子交换基团的纳滤膜。
水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在压力或者浓度梯度的驱使下,分别通过相应的交换单元通过膜。
目前关于荷电镶嵌纳滤膜的传质机理较少,传质模型仅有一些非平衡态热力学模型。
1.3非荷电纳滤膜
非荷电纳滤膜的分离作用主要依靠纳米级微孔的筛分作用,传质模型主要包括空间位阻-孔道模型和摩擦模型等。
2影响纳滤膜的关键因素
2.1 pH
纳滤膜的外层通常附有电荷,当溶液pH产生改变时,电荷性质也会变化,溶液中其它需要分离的物质电荷也会随之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膜分离的效果。
2.2操作压力
由于纳滤膜分离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压力,所以增强压力有助于改善过滤效果。
随着压力的增加水通量也得到提高,但水通量并不能无持续增加。
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膜表面会因为污染而出现凝胶固体层。
此时,传质过程主要受凝胶层的阻力限制,压力的影响相比凝胶层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
2.3温度
温度的改变会使得纳滤膜外层的电荷总量发生变化,产生不一样的分离现象。
此外,温度也可能会对待分离物质的构成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分离效果。
2.4流速
理论上,增大液体流速可以降低浓度差极化的效果。
不过实验中发现,当流速增大至,某个特定值时,也会造成液体沿程压力提高,减少过滤阻力。
3纳滤在高盐化工废水中的应用进展
3.1纳滤技术在染料废水中的应用进展
染料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盐(大于5%)、高COD(大于10000mg/L)和高色度(数万)的废水。
通常该类废水不仅B/C小于0.3,废水可生化性差,而且废水中较高的盐浓度
也会抑制生物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
因此染料工业废水必须经过适当的预处理才可以进入生化系统。
染料物质分子量大多在700~1000之间,非常适合使用纳滤膜技术对其进行预处理。
杨刚等在使用CA卷式纳滤膜对二苯乙烯双三嗪型荧光增白染料(NT)的水溶液进行浓缩和脱盐的过程中发现,NT染料经纳滤膜处理后,水相中的NaCl浓度,NaCl的浓度从
1.05mol/L降至0.05mol/L以内,而NT染料浓度浓缩至原来的2倍左右,NT的截留效率超过99.8%。
GuohuaChen等利用ATF50型纳滤膜处理香港的印染废水,针对COD分别为5430mg/L和14000mg/L的两股原水,纳滤对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95%,出水满足香港排放标准。
刘宗义等通过卷式反渗透膜对腈纶丝洗涤废液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纳滤可以使己内酰胺单体浓缩十倍以上,并截留80%左右。
透过液可以作为中水回用,经济效益显著。
郭明远等实验室自己制备了醋酸纤维素纳滤膜,并实验验证了该纳滤膜可用于印染废水燃料回收。
3.2纳滤技术在农药废水中的应用进展
我国农药废水排放量约3亿t/年,COD排放量更是超过10万t/年。
农药废水毒性大、治理难度高、对环境危害严重等特点使其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纳滤膜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膜技术,可以有效去除一半以上的COD和盐分,非常适合农药废水的预处理。
B.Van der Bruggen比较了NTR7450、UTC20、NF45和NF70纳滤膜对农药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NF70是处理农药废水效果最好的纳滤膜。
B.VanderBruggen还通过这4种纳滤膜去除地下水中的农药、硝酸盐以及硬度[11]。
研究发现这4中纳滤膜对农药和硬度的去除都较为理想,而只有NF70有着较好的硝酸盐去除效果,这主要是由于纳滤膜技术适合截留二价离子,却对一价离子截留效果不高。
杨广平等试验研究了NF90及NF270纳滤膜对水杨醛、灭蝇胺、吡虫啉三种典型的农药废水的处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COD和盐去除率都超过80%。
若回收农药中有用成分,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
杨青等针对某大型农药(主要产品为吡虫啉、烯酰吗啉等)设计了DK膜与NF90组合的多级纳滤膜预处理系统,出水生化性明显提高,COD<1600mg/L、分<1000mg/L、同时在各级浓缩液中回收有用物料,从一级浓缩液中回收分子量200~500的吡虫啉、烯酰吗啉等农药分子,回收率>50%;二级浓缩液中回收分子量90~250的乙酰吗啉、苯酚等低分子化工原料,回收率>70%。
Hugue等对含有大量NaCl/NH4Cl的草甘膦母液进行了分离,提出可使用纳滤膜进行渗滤的方法脱盐。
他们使用Desal-5-DK膜对含有16%的无机盐的草甘膦母液进行了分离,草甘膦的回收率大于99%,无机盐的脱除率大于85%。
赵经纬等采用纳滤膜的集成膜分离系统处理草甘膦废水可使草甘膦含量浓缩至4%以上,盐分含量低于1%。
3.3纳滤技术在制药废水中的应用进展
近些年随着医药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其废水复杂程度也成倍增加,加上医药化工废水本身高盐度和难降解等特点,使得废水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纳滤膜分离过程中不仅不发生化学反应,而且过程不需要加热无相变,生物活性不会遭到破坏,同时一般药物的分子量也在纳滤膜分离技术的范围内,所以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医药废水的处理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冉艳红等通过纳滤膜技术浓缩中草药水提取液,结果表明纳滤浓缩过的中草药水提取液产品回收率和质量得到提高,而废水排放量和处理陈本降低。
提取液中的可溶性固体物提升10倍,此外也发现升温升压等方法可以提高膜通量。
Capelle等通过纳滤膜脱除盐浓度11%~17%的杂环药的衍生物废水中的醋酸钠和氯化钠。
研究发现Nanomax50纳滤膜对醋酸钠和氯化钠的截留率超过99%,对杂环药衍生物脱除率更是达4结语综上所述,纳滤膜技术分离效果好、可以对污水中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利用特点使得在高盐化工废水处理领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但工业废水往往成分复杂,含有多种酸、碱物质,处理难度大。
因此,高盐化工废水的处理对膜的材料性能要求较高,以保证可纳滤膜的分离效果和使用寿命,所以开发性能优良的纳滤膜具有长远意义。
此外,工业废水的复杂性也使得单一工艺较难处理达标,所以必须重视膜技术与其它水处理工艺的联用,发挥每种技术各自的优势,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