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论文(DOC)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是指以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生态旅游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是在旅游活动中兼顾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旨在通过积极的环保措施和对当地社区的支持,为游客提供独特而丰富的旅游体验,同时尊重和保护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在实践中,生态旅游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旅游活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其次,生态旅游需要与当地社区密切合作,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传统,并确保旅游活动对当地社区的经济和社会福利有积极的影响。
在生态旅游的实践中,各国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可持续发展。
例如,一些国家建立了生态旅游保护区,设立了专门的自然保护区来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推行生态旅游相关政策,鼓励旅游业者采用环保措施,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然而,生态旅游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游客数量的增加,生态旅游目的地面临着人为压力和环境破坏的风险。
此外,生态旅游也需要解决与当地社区的利益冲突问题,确保旅游活动对当地社区的发展有正面的影响。
总结起来,生态旅游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的旅游方式。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活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生态旅游可以为人们提供独特而丰富的旅游体验。
然而,生态旅游也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合理平衡旅游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论文

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1生态旅游的定义。
近几年来,人们常常提起生态旅游这以名词,旅行社也极力推界人们参加生态旅游。
1999年,被国家定为“生态旅游年";2000年,被世界定为“生态旅游年”。
生态旅游究竟是什么回事,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旅游的说法也有各种说法,但总的可以从旅游和生态两个方面来说。
从旅游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从传统旅游纯粹的视觉欣赏转变为身体和精神的享受;从生态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把人们从传统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转变为合理的享受环境,保护环境。
生态旅游对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有利的影响并且改变了人们对旅游的思维方式,从传统的旅游观光到现在的旅游享受生活。
我想这正是“生态旅游”这几年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2生态旅游的兴起。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态旅游在西方就有了萌芽,随着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日加恶化,到了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迅速发展。
现在,各国也在极力提倡和发展生态旅游。
而那时候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业也才刚刚起步。
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家庭式的经济和交通的极为不便利,广泛的旅游根本就不存在,只有极少部分,就是现在所谓的“商业旅游”,所以更不用说什么“生态旅游”了。
但现在,我国的旅游业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方面,我们国家在这几年更加重视。
我想再今后的几年将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
历史上,工业化以后人们的生活,经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工具的改变,以前人们出行都是徒步或靠马车,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往往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一个多月。
而现在即使时出国也只要十来个小时,时间,地域再也不会成为人们外出的阻碍。
这样一来,旅游也就成了人们工作后外出放松的好方式,这时候各种各样的旅游方式也层出不穷。
但生态旅游在今天最终成为人们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我认为这有三方面的原因。
从环境问题方面来说:随着这几年,经济和工业的全球化加快,环境问题也日益凸现,特别是城市环境问题。
生态旅游论文--九寨沟

考核成绩70% 平时成绩30% 总分格式选题自然环境社区文化发展现状发展策略10% 10% 20% 20% 20% 20%格式选题起源发展现状发展策略10% 10% 30% 20% 30%生态旅游论文——九寨沟摘要: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区,因沟内分布着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所以称何药九寨),海拔2000~3000米,属高山深谷碳酸盐堰塞地貌,以翠海(高山湖泊)、叠海、彩林、雪山、藏情“五绝”驰名中外,被誉为“梦仙境”和“童话世界”。
主景长沙有六公里,面积6万多公顷,有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观,呈“Y”字形分布,以水景最为奇丽,泉、瀑、河、滩将108个海子连缀一体,碧蓝澄澈,千颜万色,多姿多彩,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和“世界水景之王”之称。
九寨沟的山水形成于第四纪古冰川时期,,现保存着大量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作为旅游胜地,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现在的发展状况,需要更好的去处理,为以后更好的发展好旅游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然遗产,美学,五绝,现状,未来一、自然遗产价值(一)奇特的水体景观九寨沟以高原钙华湖群、钙华瀑群和钙华滩流等水景为主体的奇特风貌,其水景规模之巨,景型之多,数量之众,形态之美,表局之精和环境之佳等指标综合鉴定,位居中国风景名胜区水景之冠。
(二)优美的综合环境九寨沟以明朗的高原风光为基调,融翠湖、叠瀑、秋林、雪峰于一体。
号称“人间仙境” 九寨沟历来被当地藏民视为“神山圣水”。
沟内山、水、林、石均为藏民所崇拜和保护的对象。
(三)类型多样的地貌景观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质背景复杂,碳酸盐分布广泛,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抬升幅度大,多种营力交错复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的钙华沉积,以植物喀斯特钙华沉积为主导,形成九寨沟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这些地貌景观的和谐组合,构成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旅游与环境保护论文(大全)

旅游与环境保护论文(大全)第一篇:旅游与环境保护论文(大全)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摘要】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可是,人类破坏性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带来的恶果也日趋严重。
另外,由于游客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旅游环境管理的难度,为了减少旅游业对当地景区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环境的保护意识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环境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1、引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要求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以及在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
而现如今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创造价值最多的新兴的、独立的复合型产业。
有无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该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古往今来的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视作一种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乐事。
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们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而沉浸在优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种超尘拔谷的情怀,自由邀翔的灵性,去尽情地领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知,得到享受。
可见一个群峰巍峨,清泉飞溅,林海绿浪,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能吸引人们前去游玩、揽胜、搜奇和观赏。
反之,一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黑烟弥漫,嗓声刺耳的恶劣环境,怎会是人们向往的旅游之地呢?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尤其在当前,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们的旅游兴趣。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_生态旅游资源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_生态旅游资源论文本文目录1. 生态旅游论文篇一 2. 生态旅游论文摘要3. 生态旅游论文内容4. 生态旅游论文文献5. 生态旅游论文篇二6. 生态旅游论文摘要7. 生态旅游论文内容8. 生态旅游论文文献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回归自然从而引发了生态旅游的兴起。
下面是今日首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旅游论文,供大家参考。
生态旅游论文篇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初探生态旅游论文摘要【摘要】本文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原则,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规划原则与注意的问题。
生态旅游论文内容【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经济有效性生态安全性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1 生态旅游的提出1.1生态旅游的概念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词,关于这一新词语,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不同的使用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这些诠释有的很相似,有的差别很大,甚至讲的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内容。
从中外学者70多条对生态旅游所作概念和内容的诠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包括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
这种旅游活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2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特别是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新时尚。
虽然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既加以利用。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篇一: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题目: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作者:黎娟学号: 1401024商学系旅游管理11级1班李建华学院(系):专业:指导教师:摘要“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所谓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旅游资源,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
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Ecological tourism;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录中文摘要....................................................... (2)ABSTRACT............................................. ......................................................... . (2)1.生态旅游含义....................................................... (4)2.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4)2.1.外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4)2.2.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5)2.2.1. 国内生态旅游者......................................................... . (5)2.2.2. 国内生态旅游资源......................................................... (5)3.2.2. 国内生态旅游业......................................................... . (6)2.3. 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状况........................................................ .. (6)3.张家界生态旅游SWOT分析....................................................... (7)3.1. 优势(STRENGTHS)................................................ .. (7)3.2. 劣势(W eaknesses)............................................... . (8)3.3. 机遇(Opportunities)............................................ . (9)3.4. 挑战(Threats).................................................. . (9)4.张家界生态旅游学发展战略....................................................... (10)4.1.S+O发展战略........................................................ (10)4.2.S+W战略......................................................... (11)4.3.O+T战略......................................................... (11)5.结束语....................................................... .........................................................126.附录....................................................... ......................................................... .. (12)1、生态旅游含义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
论文生态旅游学

5 也有一些研究表明,无论旅游活动干扰强度的大小,都会导致植物多样性降低
6
朱珠等对九寨沟冷杉 ( Abies fabri ( Mast. ) Craib) 林的研究发现不管干扰强度是轻还是重,都 显著引起了生物多样性的降低[29
7
高贤明等以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近几十年来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的物种多 样性一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 1983—1994 年,下降速度明显加快
一、原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2.1影响植被的生理代 谢及形态
旅游践踏导致植物受损,改变其生理 代谢功能,影响植物的生理及形态, 植被盖度受旅游活动影响强烈。在植 被的开花或顶芽的发育阶段,叶部受 伤可使植被的光合作用受到明显的影 响,导致植被生长缓慢,不开花或根 部糖储存量减少,使植株表现出与遭 受病害或营养不良相似的症状
[4]张昌贵. 旅游开发对太白 山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与群落 结构影响的研究[D] THANK YOU TO LISTEN TO CRITICISM GUIDANCE
一、原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1 利用群落优势度衡量不同干扰强度下黄山松群落的稳定性,发现中度干扰下的群落稳定性最低 2 这也表明一定程度上干扰能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但可能会导致群落 稳 定 性 降 低[27]
3 不同的植物种类,对旅游活动干扰的反应也不同
4 如,广州城市公园内森林群落乔木层受旅游活动干扰影响严重的数量明显少于干扰较轻的[28]
一、原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2.2影响植被的多样性
随着旅游活动扰的增加,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趋向单一化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呈下降趋势 旅游活动对乔、灌、草不同层次植物的多样性影响不同,对乔木层多样性影响要小于对草本 层和灌木层植物的影响 以泰山登山中路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旅游干扰对乔木植物和灌木植物物种多样 性的影响不显著,对草本植物的影响明显,且随着旅游活动干扰等级的降低,物种丰富度和 物种多样性指数略有增加[26] 不同旅游活动干扰程度大小不同,对植物群落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适度的旅游活动干扰对 群落健康发展是有益处的 以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山松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中度干扰下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强
浅谈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DOC)

目录目录 (Ⅰ)摘要 (Ⅱ)前言 (Ⅲ)1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1。
1 生态旅游的定义 (1)1。
2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1)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意义 (2)2.1 自然保护区选择生态旅游可减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威胁 (2)2。
2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2.3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体现为人类服务的存在价值 (3)2.4 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 (3)2。
5 加强民众保护意识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 (3)3 我国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措施 (4)3.1 全面规划,有序发展 (4)3.2 坚持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的方针 (4)3。
3 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 (4)3。
4 加强生态旅游的科学研究和生态监测 (4)3。
5 严格控制规模,避免城市化 (5)3.6科学解决能源问题 (5)参考文献 (6)致谢 (7)浅谈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专项旅游形式发展非常迅速,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Abstract:Eco—tourism as a new special forms of tourism developing very rapidly,an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is a great significative.Key words: nature reserves ecotourism environment前言在自然保护区实行封闭式保护,已经不是保护事业的真谛,原始、消极的保护手段和思想,以及将保护与旅游视为不可调和的矛盾的观念,已经背离了科学,远离了自然与人类持续发展的轨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Analysi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旅游管理班级0208401学号*************姓名蔡希庆指导教师朱恒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10月摘要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
生态旅游一产生,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20%-25%。
近20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思维革命,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业界和生态学界的重视而风靡全世界。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浅谈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背景与发展模式,从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依赖于各地的自身背景,与自然资源等先天性还有后天人们的环保意识与V-J云功等息息相关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
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只要天时地利人和。
生态旅游的发展肯定有非常广阔健康的前景。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技术创新AbstractEco-tourism (Ecotourism) as a green tourism consump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inevitable choice. Eco-tourism a generation, they show strong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annual growth rate of 20% -25%. The past 20 years, eco-tourism as a way of Heaven recre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practice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as a way of thinking the revolution, are increasingly subject to national eco-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academic and popular attention the world.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most dynamic industries and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fashion color, is a beautiful landscape.On this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nd development mode, some of the problems from the existing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has placed a great deal of hop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relies on its own over the background, and there are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congenital and acquired VJ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eco-tourism and other cloud features is the premise of eco-tourism, eco-tourism is favor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nd tourists the industry. Eco-tourism while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reserving people's lives, more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ourism development now appear for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national conditions, to carry out different features of eco-tourism. . As long as favorable factors. Eco-tourism development will certainly have a very broad health prospects.Keywords:Eco-tourism;Development model; Technology Innovation目录引言 (1)一、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探究 (3)三、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结束语 .. (5)参考文献 (7)引言当今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及其丰富,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破坏减少、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这些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等产生的一系列危机使人们的环境意识开始提高。
为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开始思考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
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虽然生态旅游的实践在不断地进行,但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开发,许多专家和学者仍存有异议。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当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首先,在开发经营上,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要对所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非常了解,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知识。
其次,在市场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要求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
并且生态旅游市场多在偏远、生态系统脆弱地区,这决定了生态旅游消费远远高于一般的大众旅游消费。
因此,参加生态旅游的旅游者多是文化程度较高、环保意识强的经济富裕者,与大众旅游形成了明显反差。
而目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实践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一面,而忽略了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有些生态旅游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品,而是自然旅游或者是观光旅游的另一种形式,对这种产品的开发要慎重和缓行,否则这样的生态旅游开发必然会引发大量的问题。
一、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旅游与环境这个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问题早在70年代初就引起了旅游界的注意,但是“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的。
直到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才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3]。
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此次大会是由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与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的,有118位学者出席研讨。
会议就生态旅游的定义、内涵;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保护的关系;如何在生态旅游中开展环境教育;中国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生态旅游线路的优选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会上还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
研讨会后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章在各个刊物上频频发表,使“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迅速在国内被普遍地接受。
此后,在近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
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有些概念和定义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是争议,一时间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众说纷纭。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得很好,生态旅游发展的对象有人文景观、城市风光和自然景物等。
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数据估计。
1988年,生态旅游发展收入占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的2.18%。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现在生态旅游者占总旅游者的比例每年越来越高。
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范例有九寨沟、青海湖鸟岛等等。
中国的生态旅游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
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至今全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千处,各类自然保护区也至千。
中国风景名胜区所占的总面积已经达到9.6万平方公里。
近期更多的关注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
在对实践的研究上,大致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