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教案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优质教案中职教育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优质教案中职教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材的第三章“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详细内容涉及教学活动的目标制定、教学过程设计、评价方法设计等,重点以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为例,探讨如何设计有趣且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学会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以及如何设计有趣且有效的教学过程;教学重点:教学活动设计的原理、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实际教学场景。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教学活动设计的原理、方法,重点强调目标制定、教学过程设计、评价方法设计等内容。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为例,详细讲解如何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以及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并进行分享。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展示设计的教学活动,大家共同评价、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教学活动设计原理、方法;2. 教学目标制定;3. 教学过程设计;4. 评价方法设计;5.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案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活动,包含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评价方法。
2. 答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统一批改并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讨论积极,但部分学生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仍有不足,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多观察、了解幼儿园实际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幼儿园大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1.认识社会上的一些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2.了解社会中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4.培养健全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预先安排好社会实践路线和活动计划2.制作好配套教具和教材,例如地图、照片、视频、实物小样等3.准备好相关的安全环保和人身安全保障措施学生准备:1.带好充足的饮食和水等生活用品2.穿好适合户外活动的服装和鞋子,注意保暖和防晒教学过程:一、引入为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可以先引导他们观察和讨论一些与社会实践相关的图片和故事,例如:1.展示一些社区、城市或国家的照片、地图和旅游景点,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和辨别2.讲述一些和职业有关的故事,例如医生、教师、消防员、警察等的工作内容和形象,让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贡献。
3.利用游戏、音乐和童谣等形式,呈现出社会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体验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实践活动在巩固引入部分的基础上,让幼儿们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的真实性和多样性。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设计建议:1.参观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和商业场所,例如公园、图书馆、超市、餐厅等,让幼儿观察和感受不同场所的功能和特点。
可以从以下角度引导他们:这个地方是做什么的?我们可以在这里做什么?在这个地方有什么有趣的事情?2.参观城市地标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例如博物馆、纪念碑、古建筑等,让幼儿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的背景和内涵。
可以从以下角度引导他们:这个地方有什么历史意义?这个建筑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在这里了解什么?3.参观不同职业的工作现场和生产基地,例如医院、学校、工厂等,让幼儿了解职业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投入和付出。
可以从以下角度引导他们:这里的职业是什么?他们都做些什么工作?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知识或技能?4.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清理公园、植树造林、走访老人等,让幼儿体验社会参与和公益事业的意义和价值。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导论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初步概括地理解学前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
2.初步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特色。
4.激发学生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兴趣与愿望,体验成就感。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章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课程结构特点。
2.本章教学难点是素质、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理论。
本章教学形式和方法:1.讲解演示法:教师讲解基本的概念和素质教育观点;2.分组讨论法:什么是素质教育。
本章教学内容和程序: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概述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的概念可以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0-6、7岁上学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托儿所、亲子园、幼儿园等的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主要是指3-6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正在接受入小学之前的教育。
学前教育的概念在本书里作者采用狭义的理解:主要是对3-6岁幼儿园三年制的幼儿进行的学前儿童教育,又称幼儿园双语素质教育。
相对划分三个年龄阶段:幼儿初期:幼儿园小班3-4岁儿童的教育;幼儿中期:幼儿园中期4-5岁儿童的教育;幼儿末期:幼儿园大班5-6岁儿童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概念(一)素质的定义1、《教育辞典》中认为,素质是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尤其是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点。
它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故称为遗传素质,亦称禀赋。
2、《教育学》中认为,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称为素养。
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人格素质、角色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等。
素质教育中所讨论的素质,主要是指这种涵义。
(二)素质的类型结构1、按素质层次划分:自然素质——遗传性、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个性心理品质社会文化素质——即在后天习得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幼儿园中班阅读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幼儿园中班阅读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阅读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进一步拓展幼儿的阅读领域和认知水平,具体包括:1. 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幼儿能够在阅读书籍时有意识地自我感受和思考。
2.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引导幼儿形成定时阅读的好习惯,进而提高幼儿的阅读积极性。
3. 帮助幼儿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幼儿去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幼儿的自我感受和思考能力。
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幼儿阅读,增强他们的阅读信心和兴趣。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绘本故事书。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
教学道具:绘本故事书、大型海报、闹钟。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首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阅读主题:动物世界。
并请家长帮助幼儿带来相应的绘本故事书。
2. 阅读(25分钟)(1)自由阅读老师鼓励幼儿先自由阅读一下手中的绘本故事书,引导幼儿自己悟出故事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语言表达老师邀请幼儿就此书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让幼儿将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受和体会简单地表达出来,为追溯故事的情节和思想铺平道路。
(3)读有声音老师邀请幼儿一起读有声音的部分,帮助幼儿加深对书中情节的理解,增强阅读体验。
3. 活动(20分钟)(1)问答互动老师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邀请幼儿互相提问并回答,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对故事情节和思想的理解。
(2)创作老师邀请幼儿在纸上画出书中的场景、角色等,以加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并鼓励幼儿在图画的基础上讲述自己对这个故事的小故事。
4. 总结(10分钟)(1)反思体会让幼儿讲述今天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帮助幼儿对自己的读书过程进行反思,并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在进一步扩展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上的进展。
(2)塑造阅读习惯在结束本次活动之前,老师向幼儿呈现一个关于阅读习惯和时间管理的大型海报,鼓励幼儿抽出固定时间阅读,同时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坚持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
教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第一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可修改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
课题名称:第一节我国幼儿园教育制度的发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2.明确影响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几个重要文件颁布的时间、内容、意义。
3.增强学生振兴幼教事业的使命感。
重点/难点:影响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几个重要文件
教学准备:各种文件版本
课题名称: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
2.了解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的主要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3.了解中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趋势,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
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及其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的主要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教学过程:
课题名称:第三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指导纲要》的框架结构,熟悉其基本内容
2.明确《指导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及其具体体现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学重点:《指导纲要》的基本内容和指导思想。
幼儿园小狗和小猫的教案设计与实践

教案设计与实践:幼儿园小狗和小猫【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动物主题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教学内容。
其中,小狗和小猫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物之一。
通过设计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教案,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爱护小狗和小猫,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幼儿园小狗和小猫的教案设计与实践。
【深度篇】1. 导入环节:以小狗和小猫为主题的图书故事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引导幼儿阅读以小狗和小猫为主题的图书故事,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小狗和小猫的认知和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内容生动有趣的故事书,如《小猫钓鱼》、《小狗钓鱼》等,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小狗和小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观察实践:宠物小狗和小猫的亲身接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家长携带自家宠物小狗和小猫到幼儿园,让幼儿亲身接触和观察宠物的生活状态,了解宠物的喜好、习性和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意识。
这样的亲身实践能够深刻地帮助幼儿理解和体验到小狗和小猫的可爱之处。
3. 制作手工:小狗和小猫的手工制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狗和小猫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动手动脑,亲自制作属于自己的小狗和小猫。
通过制作手工,幼儿能更深入地了解小狗和小猫的外貌特征和饲养方式,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游戏活动:小狗和小猫的角色扮演游戏借助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可以扮演小狗和小猫的角色,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声音,增进对小狗和小猫生活习性的认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游戏活动既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又能加深他们对小狗和小猫的理解。
【广度篇】1. 知识传递:小狗和小猫的饲养知识在教学中,可以向幼儿传递对小狗和小猫的饲养知识,如它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性、健康护理等。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学习养护小狗和小猫的方法,并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和能力。
2. 情感体验:小狗和小猫的情感表达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小狗和小猫的情感表达方式,如欢乐、生气、害怕等。
幼儿园大班职业体验教案设计与课堂实践

幼儿园大班职业体验教案设计与课堂实践知识文章格式幼儿园大班职业体验教案设计与课堂实践在幼儿园教育中,职业体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社会生活和各种职业,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针对大班幼儿的职业体验教学,我们设计了以下教案,并进行了实际课堂实践。
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的职业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社会上存在各种不同的职业,并了解其中的重要性。
- 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尊重每一种职业,并明白每种职业的价值所在。
-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模拟职业体验让他们感受职业的魅力。
2. 教学内容- 职业介绍:老师向幼儿介绍各种不同的职业,如医生、教师、消防员、建筑工人等,并配以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 职业体验:组织幼儿进行职业体验活动,分别设置医生诊所、小商店、消防员扑火等不同的角色扮演活动。
3. 教学过程-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入不同职业的介绍,激发幼儿的兴趣。
- 职业介绍:老师结合实际生活向幼儿介绍各种职业的特点和重要性,并邀请相关职业的人员进行现场介绍。
- 职业体验:设置不同的职业体验区,让幼儿分组轮流体验各种职业,老师和家长在旁引导和帮助。
4. 教学评价- 观察幼儿在职业体验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 针对幼儿在体验中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课堂实践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对职业体验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参与度。
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深入地体验了各种职业所具有的特点和魅力,增强了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在职业介绍环节,幼儿喜欢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各种职业的工作内容,他们积极提问,表达对不同职业的好奇和想象。
通过现场职业人员的介绍,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职业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在职业体验环节,幼儿分组进行了医生、商店店员、消防员等职业的模拟体验活动。
他们穿上相应的服装,使用相关的道具,亲自体验了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尽情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案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2.培养幼儿对身体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身体部位的名称:头、眼、耳、鼻、口、手、脚等。
2.身体部位的功能:头可以思考,眼可以看见,耳可以听见,鼻可以闻到味道,口可以吃东西,手可以拿东西,脚可以走路等。
三、教学方法1.游戏引导法:通过游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玩“认识身体部位”的游戏,让幼儿触摸不同身体部位,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功能。
2.观察讨论法:通过观察和讨论,激发幼儿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观察图片或模型时,请幼儿说出其中的身体部位及其功能。
3.手工制作法: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让幼儿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制作自己的人物模型,并给模型贴上不同身体部位的标签。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幼儿唱一首与身体有关的歌曲,如《头、肩、膝、足》。
2.与幼儿简单讨论一下,问他们有哪些身体部位。
第二步:认识身体部位(15分钟)1.准备一些图片或模型,展示给幼儿看,并引导他们说出其中的身体部位和功能。
2.让幼儿触摸自己的身体部位,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功能。
第三步:游戏活动(20分钟)1.游戏一:“认识身体部位”–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
–在教室中设置几个站点,每个站点上放置一个图片或模型。
–老师喊出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代表要尽快找到对应的站点,并触摸相应的图片或模型。
–找到正确站点的小组获得积分,最后积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2.游戏二:“身体部位拼图”–将一幅人物图案分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代表一个身体部位。
–将拼图的各个部分混合放在一起,让幼儿合作拼出完整的人物图案。
–拼图完成后,让幼儿说出每个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第四步:手工制作(20分钟)1.准备纸板、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2.让幼儿用纸板剪出人物形状,并用彩纸贴上不同身体部位的标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课题名称:绪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学科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2. 明确学习本学科的意义
3. 增强作好幼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难点:学习本学科的意义
教学准备:讨论、讲解
教学过程:
备注:本章教案作者:张琳(北京丰台幼儿师范学校),仅供参考。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
课题名称:第一节我国幼儿园教育制度的发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2.明确影响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几个重要文件颁布的时间、内容、意义。
3.增强学生振兴幼教事业的使命感。
重点/难点:影响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几个重要文件
教学准备:各种文件版本
教学过程:
课题名称: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
2.了解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的主要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3.了解中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趋势,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
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及其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的主要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教学过程:
课题名称:第三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指导纲要》的框架结构,熟悉其基本内容2.明确《指导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及其具体体现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学重点:《指导纲要》的基本内容和指导思想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课题名称: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了解其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2.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及各层次的关系。
3.掌握制定目标的基本要求及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
4.增强学生实施幼教工作的目标意识。
重点/难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
教学准备:幼儿教育法规文件
教学过程:
课题名称:第二节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要求、步骤及种类
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3.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种类及要求,树立科学性计划性的幼教工作态度。
重点/难点:阅读具体活动计划、主要了解幼儿园三种活动内容和形式、把握环境创设的原则.
教学准备:幼儿园各类工作计划表、幼儿园活动录象、图片
教学过程:
课题名称:第三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能具体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灵活处理分析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从幼教实践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遵循基本原则分析具体的教育活动。
重点/难点:掌握各原则的运用要点,会分析教育活动方案中基本原则的运用。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若干
课题名称:第四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课时:7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常用的基本方法的含义、特点。
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每一种具体方法的运用要点。
3.学会分析案例运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幼儿园教育活动常用具体方法的应用要点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案
课题名称:第五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和程序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2.会分析、比较不同起点的活动设计优缺点;
3.培养幼教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重点/难点:在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能力的培养,能归纳、总结不同起点的活动设计优缺点。
教学准备:补充资料、幼儿园相关教案
教学过程:
课题名称:第六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手段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幼儿园教育活动直观手段的类型、选择与运用;
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电教手段的优点、遵循的原则及方法;
3.灵活掌握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难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直观手段的类型、选择与运用
教学准备:幼儿园相关教案、幼儿园活动课件
教学过程:
课题名称:第七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目的、作用及原则要求2.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类型及方法、内容
3.初步尝试评价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重点/难点:评价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教学准备:幼儿园活动教案、《春之声》圆舞曲音乐。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课题名称: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了解其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2.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及各层次的关系。
3.掌握制定目标的基本要求及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
4.增强学生实施幼教工作的目标意识。
重点/难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教学准备:幼儿教育法规文件
教学过程:
课题名称:第二节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要求、步骤及种类
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3.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种类及要求,树立科学性计划性的幼教工作态度。
重点/难点:阅读具体活动计划、主要了解幼儿园三种活动内容和形式、把握环境创设的原则.
教学准备:幼儿园各类工作计划表、幼儿园活动录象、图片
教学过程:
课题名称:第三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目标:
2.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能具体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灵活处理分析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从幼教实践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遵循基本原则分析具体的教育活动。
重点/难点:掌握各原则的运用要点,会分析教育活动方案中基本原则的运用。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若干
教学过程:
课题名称:第四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课时:7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常用的基本方法的含义、特点。
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每一种具体方法的运用要点。
3.学会分析案例运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幼儿园教育活动常用具体方法的应用要点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案
课题名称:第五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和程序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2.会分析、比较不同起点的活动设计优缺点;
3.培养幼教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重点/难点:在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能力的培养,能归纳、总结不同起点的活动设计优缺点。
教学准备:补充资料、幼儿园相关教案
课题名称:第六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手段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幼儿园教育活动直观手段的类型、选择与运用;
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电教手段的优点、遵循的原则及方法;
3.灵活掌握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难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直观手段的类型、选择与运用
教学准备:幼儿园相关教案、幼儿园活动课件
教学过程:
课题名称:第七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目的、作用及原则要求2.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类型及方法、内容
3.初步尝试评价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重点/难点:评价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教学准备:幼儿园活动教案、《春之声》圆舞曲音乐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课题名称: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了解其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2.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及各层次的关系。
3.掌握制定目标的基本要求及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
4.增强学生实施幼教工作的目标意识。
重点/难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 教学准备:幼儿教育法规文件
课题名称:第二节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要求、步骤及种类
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3.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种类及要求,树立科学性计划性的幼教工作态度。
重点/难点:阅读具体活动计划、主要了解幼儿园三种活动内容和形式、把握环境创设的原则.
教学准备:幼儿园各类工作计划表、幼儿园活动录象、图片
教学过程:
课题名称:第三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目标:
3.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能具体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灵活处理分析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从幼教实践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遵循基本原则分析具体的教育活动。
重点/难点:掌握各原则的运用要点,会分析教育活动方案中基本原则的运用。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若干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