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报告评分表及专家意见书
地灾评估报告

..........................................................1.1 任务由来 (4)1.2 评估工作依据 (4)1.3 主要任务和要求 (5)...................................................2.1 工程概况 (6)2.2 以往工作程度 (7)2.3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8)2.4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10)..................................................3.1 地理位置及交通 (14)3.2 气象、水文 (14)3.3 地形地貌 (15)3.4 地层岩性 (16)3.5 地质构造与地震 (16)3.6 工程地质条件 (17)3.7 水文地质条件 (18)3.8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9).................................4.1 地质灾害危(wei)险性评估标准 (19)4.2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特征 (20)4.3 地质灾害危(wei)险性现状评估小结 (21).................................5.1 工程建设引起或者加剧地质灾害危(wei)险性的预测评估 (22)5.2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wei)险性的预测评估 (22)5.3 地质灾害危(wei)险性预测评估小结 (23)6.1 地质灾害危(wei)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指标的确定 (24)6.2 地质灾害危(wei)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25)6.3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26)6.4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27)....................................................7.1 结论 (28)7.2 建议 (29)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wei)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1:500)2.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wei)险性评估剖面图 1-1’、 2-2’(1:300)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区域地质构造图(1:200000)4.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5.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6.XXX 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关于汇金支道以西、工业水厂项目以北地块规划设计条件X X X 华气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拟在 X XX X 科技园区新建生产车间及配套办公楼、库房、职工宿舍等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模板

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提交报告单位:重庆一三六地质队提交报告时间:二○一五年八月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委托单位:城口县交通局评估单位:重庆一三六地质队资质证书: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5114005)号项目负责人:朱夫特(高级工程师)报告编写人:朱夫特(高级工程师)黄皓(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核人:邓光明(教授级高工)总工程师:邓光明(教授级高工)法人代表:陈建忠提交报告单位:重庆一三六地质队提交报告时间:二○一五年八月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内审意见2015年9月9日,我公司组织内审组成员对《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行了内部审查,在听取项目负责对项目工作及成果的介绍后,经与会人员充分讨论,形成了如下意见:1、《报告》提交评审资料基本齐备,评估目的、任务明确,野外现场工作获取资料真实可靠,评估报告在收集前人成果资料和现场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的,评估方法正确,评估依据充分;2、建设项目依据建设工程重要性属较重要建设项目,评估区分段地质环境为较复杂,将评估级别定为二级恰当;3、报告对评估区现状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段现状评估、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段预测评估的工作方法恰当,综合评估及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建议合理,预估防治费用符合实际。
4、拟建线路里程K0+240~K0+340的适宜性为基本适宜,其余段的适宜性为适宜的评估结论正确。
5、《报告》文字表述清楚,图件清晰美观,按内审意见修改完善后,同意送审。
内审人员主任工程师重庆一三六地质队二○一五年八月二十日目录1、前言 (1)1.1项目由来 (1)1.2目的与任务 (1)1.3项目概况 (1)1.4评估执行的技术标准和依据 (2)1.5评估范围确定 (3)1.6评估级别确定 (3)1.7前人研究程度 (3)1.8完成工作量 (4)2、自然地理 (4)2.1交通位置 (4)2.2 气象与水文 (5)3、地质环境 (7)3.1 地形地貌 (7)3.2 地质构造及地震 (7)3.3地层岩性 (8)3.4水文地质条件 (9)3.5贯通性结构面特征 (10)3.6不良地质现象 (11)3.7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 (12)3.8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确定 (12)4、地质环境问题 (13)4.1 现状斜坡 (14)4.2 地质遗迹、自然和人文景观、土地资源及建构筑物 (14)4.3地表水和地下水 (14)5、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段现状及预测评估 (15)5.1分段原则 (15)5.2现状及预测评估 (15)6、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段综合评估 (15)7、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建议 (16)7.1防治措施建议 (16)7.2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17)8、建设场地适宜性 (18)8.1 拟建线路分段适宜性 (18)9、结论及建议 (19)附图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1 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平面图 1:1000 2 1~2 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平面图 1:10003 2~1 评估纵剖面1:10004 2~2 评估纵剖面1:10005 3~1 1~1′剖面图1:5006 3~2 2~2′剖面图1:5007 3~3 3~3′剖面图1:5008 3~4 4~4′剖面图 1:5009 3~5 5~5′剖面图 1:500附件1、评估委托书2、合同3、业主承诺书4、单位承诺书5、个人承诺书6、重庆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备案表(区县)7、单位资质证书8、个人资格证书9、现场照片10、评估工作纲要11、斜(边)坡调查表12、野外地质点调查表1、前言1.1项目由来2015年8月17日重庆城口县交通局委托我公司对新建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评估目的及任务 (1)1.2评估依据 (1)1.3拟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2)1.4评估级别与评估范围 (3)1.5评估工作概况及质量评述 (3)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6)2.1气象、水文 (6)2.2地形地貌 (6)2.3地层岩性 (7)2.4地质构造与地震 (7)2.5水文地质条件 (8)2.6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9)2.7人为工程活动影响 (9)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0)3.1滑坡 (10)3.2自然斜坡稳定性 (10)3.3泥石流 (12)3.4地面塌陷 (12)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4)4.1拟建场址边缘挖方边坡段稳定性分析 (14)4.2填方地基及填方边坡稳定性 (15)第五章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17)5.1项目工程拟建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估 (17)5.2拟建场地建设适宜性 (19)5.3防治措施 (19)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21)6.1结论 (21)6.2建议 (22)第一章概述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的规定和要求,受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委托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松岩冶金(全南)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
1.1评估目的及任务评估目的:通过对松岩冶金(全南)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拟建场地的建设适宜性作出评价,为拟建工程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主要任务:1、查明拟建场址及其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及地质灾害发育基本情况;2、对拟建场址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3、对拟建场址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危险性进行评估;4、对拟建场址建设适宜性作出评价;5、对拟建场址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提出建议及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1.2评估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简称《技术要求》;3、《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国土资环发[2000]01号文);4、《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文);5、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委托协议书;6、委托方提供的拟建场址平面规划图;7、本次评估野外实地调查资料。
地灾评估报告

目录1、前言 (2)1.1、任务由来 (2)1.2治理区概况 (2)1.3目标及任务 (6)1.4项目区工作概况 (7)1.5、勘查工作执行的技术规范 (8)1.6、勘查工作概况 (9)2、地质环境条件 (10)2.1 气象水文 (10)2.2地形地貌 (13)2.3地层岩性及岩土体工程特 (14)2.4、地质构造与地震 (16)2.5水文地质特征 (20)2.6、不良地质作用 (23)2.7人类工程活动 (25)3、泥石流沟特征分析 (25)3.1泥石流沟概况 (25)3.2暴发频率 (30)3.3、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31)3.4、泥石流发展趋势预测 (32)3.5、泥石流活动危险性分区 (33)4、结论与建议 (34)4.1、结论 (34)4.2、建议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1、前言1.1、任务由来2014年8月3日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地震对鲁甸县及其周边县份造成了巨大损失,地震共造成108.84万人受灾,8.09万间房屋倒塌,617人死亡,对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巧家、曲靖市会泽县等部分村庄房屋、道路、公共基础设施、水力设施、农田等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震后鲁甸县县域山地地貌、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明显变化,以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区内原沟谷流域内因地震破坏导致物源的大幅增加,新增多条泥石流,形成区域性震后地震灾害集中、多发区,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危害威胁了当地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经地质灾害主管部门批示,对云南省鲁甸6.5级地震灾后重建地质灾害进行专项防治。
1.2治理区概况1.2.1交通位置昭通市鲁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的西南部,牛栏江北岸。
位于东经103°09′~103°40′,北纬26°59′~27°32′,距省会昆明市366公里,距昭通市政府驻地27公里,东南与贵州省威宁县毗邻,南部、西部与会泽、巧家县隔牛栏江相望,鲁甸县南北长约60km,东西宽约50km,总面积为1487km2。
地震安全评估报告表格模板

地震安全评估报告表格模板1.背景在地震频繁的区域,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地震安全性进行评估至关重要。
地震安全评估旨在确定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地震安全性,通过模拟地震负载和结构响应来评估建筑物或基础设施的地震安全状况,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改进或加强。
在进行地震安全评估时,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评估报告表格。
2.地震安全评估报告表格内容地震安全评估报告表格的内容可以针对具体的建筑物或基础设施进行定制,但是通常包括以下内容:2.1 建筑物或基础设施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包括建筑物或基础设施的名称、地址、建成时间、最近一次维修时间等。
2.2 地震安全分析地震安全评估的核心部分是地震安全分析。
这一部分包括评估建筑物或基础设施在地震期间承受地震负荷的能力以及在地震中可能发生的破坏程度等信息。
具体包括下列内容:•设计地震负荷的计算方法和参数;•建筑物或基础设施的抗震安全性能指标;•建筑物或基础设施的地震安全等级评定;•地震前的结构健康状况;•地震后的结构破坏程度评估。
2.3 安全评估结果在地震安全分析的基础上,评估报告应该给出相关的结论。
这些结论通常包括:•建议强化措施或装置的设计,以提高地震安全性能;•关于现有建筑或设施是否具有安全储备的结论,以及必要时采取行动的建议;•对于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或修复的结构部位的详细描述。
3. 地震安全评估报告表格模板以下给出地震安全评估报告表格的模板,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修改和定制。
Field Description项目名称:项目地址:建成时间:最近一次维修时间:设计地震烈度等级设计基本风速地下水位设计地震水平面整体结构形式总面积建筑体数量地下层数及时性实用性可达性安全出口数量防火出口数量消防器材配置能否通过维修是否满足一级能效标准建筑安全性评估等级评估结论4. 结论地震安全评估报告表格是一种评估建筑物或基础设施地震安全性的有效工具。
通过评估建筑物或基础设施的地震安全性,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改进或加强。
地震应急预案专家评审意见模板

地震应急预案专家评审意见模板
根据对地震应急预案的评审,专家认为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完善:
1. 在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方面,应考虑不同规模的地震可能对人员和设施造成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2. 对于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安排,需要进一步明确各类物资的储备数量、储存地点、调配流程等细节,以保障地震发生后的物资供应和分发。
3. 在人员疏散和安置方面,应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交通堵塞、通讯中断等情况,制定更为灵活和周密的疏散和安置方案。
4. 对于地震灾后的心理疏导和援助工作,应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配备,以更好地满足灾民在心理上的需求。
5. 指定责任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需要更具体明确,以防止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信息传递不畅、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6. 针对地震相关的风险和危险源,需要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和培训计划,以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及时性。
7. 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各项措施和应对方案在实际应急情况下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综合评审意见,建议对地震应急预案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表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说明表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A
注:上表列5项条件中,有一条符合复杂条件者即划分为复杂类型。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B
注:1、每类条件中,有一条符合复杂条件者即划为复杂类型。
2、线状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区段大于(或等于)全线50%为复杂类型;简单区段大于(或等于)50%为简单类型;其它为中等类型。
地质灾害规模级别划分标准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注:危害程度包括承灾对象,财产及经济损失等。
危险性大、中、小三级,分别以Ⅰ、Ⅱ、Ⅲ表示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表
地貌形态分类参考表
2、此表根据中国科学地理研究院所提出的山岳分类标准,参考百万分之一中国地貌图制图规范编制。
地质灾害分级指标及说明

地质灾害分级指标及说明
一、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表
二、地质灾害规模分级表
三、有关说明
1、重要地质灾害点:已经发生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地质灾害点;
2、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已出现较大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中仍存在潜在危害的点;
3、地质灾害散点:是指规模较小、零星分散、危害较小的地质灾害点和虽有一定危害,但资料不够详实的地质灾害点;
4、地质灾害危险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程度。
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按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级,地质灾害危险点按已遭受损失与受威胁人数、预评估直接经济损失之和分级。
5、地质灾害规模:是指地质灾害体的体积或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条件分析 评估级别和评估区 地灾特征与 规律分析 典 型 分 析 现 状 评 估 地 质 灾 害 评 估 预 测 评 估 诱发新的灾害 加剧现有灾害 直接遭受灾害 危险性分级 与 分 区 综 合 评 估 分 区 评 估 防治措施建议 适宜性评价 报告内容 成 果 编 制
现 状 评 估
12
插 图 表
6 30 15 1
评 估 图 其 他
质量等级(总分100分) 提交报告单位 审查人:
□ 不合性评估报告评分表
报告名称 评分项目 拟建项目概况 基 础 资 料 前人成果资料 现 场 调 查 考评的主要内容 项目内容、规模、工程布局、进展情况 收集齐全 路线合理、调查全面、记录完整、素描到位 综合研究深入、充分利用资料、基本特征阐述清楚 定级准确、评估区边界合理 地灾特征逐一评估、分析发育规律 有代表性、特征、规模、成因、发生时间等内容齐全 稳定性分析、危险性和对工程危害范围和程度 工程建设诱发新灾害的可能性及危害分析全面、依据较充分 工程建设加剧已有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危害、依据较充分 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已有灾害危害的危险性及危害程度 分级恰当、分区合理性 分区评述、内容齐全、重点突出 措施建议的针对性、可行性 分区(段)评价和综合评价工程建设的适宜性的合理性 章节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内容齐全、结论明确、文字流畅、 简洁、术语、符号、单位规范,文图表一致 图表、照片适宜、清晰、美观、易读、重点突出,说明问题、 图例、图式齐全、规范统一 结构合理、内容齐全、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图例、图式、色 标规范、美观、文图一致 附件齐全、责任栏、目录完整、照片清晰 □ 优≥90; □ 良90-75; □ 合格75-60; 满分分值 2 3 30 15 10 3 3 3 4 5 5 5 3 3 3 3 8 15 10 3 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