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 犬 病 知 识 宣 传
狂犬病简介PPT课件

未来狂犬病防控将更加注重综合施策,包括加强疫苗接种、疫情监测、 野生动物控制、公众教育等多方面措施。
提高公众认知,共同应对挑战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狂犬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普及疫苗接种知识
向公众普及狂犬病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接种程序等相关知识,提高 疫苗接种率。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感染, 如被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 伤,或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唾液污 染伤口或粘膜。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狂犬病毒进入人体后,在伤口附近肌细胞中增殖,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病毒沿神经轴索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 扩散,到达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增殖后, 通过在运动神经轴索的浆细胞膜中复制,从而进入唾液腺和各器官组织,引起疾病发作。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狂躁型和麻痹型两种。狂躁型以兴奋、恐 水、怕风为主要表现;麻痹型以肢体软瘫、呼吸肌麻痹为主要 表现。
02
狂犬病病毒特性
病毒结构与生物学特性
病毒形态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呈 子弹状或圆柱形,直径约75nm,
长度约180nm。
病毒结构
病毒由核心、核衣壳和包膜组成。 核心包含单股负链RNA基因组, 编码5种病毒蛋白。核衣壳由N 蛋白包裹RNA基因组形成,具有 螺旋对称结构。包膜由宿主细胞 膜衍生而来,镶嵌有病毒糖蛋白。
推进基因治疗研究
深入研究基因编辑技术,为狂犬 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完善免疫治疗策略
探索更加精准的免疫调节手段,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共同应对 狂犬病治疗面临的挑战。
狂犬病科普宣传PPT课件

接种对象
适用于所有可能接触狂犬病毒的人 群,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和动物接 触者等高风险人群。
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前需了解相关知识,如疫 苗种类、接种禁忌、不良反应等;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如出现异常 情况应及时就医。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狗
1 2 3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不要随意接触、抚摸或喂食野生动物,特别是蝙 蝠、浣熊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
学校宣传
将狂犬病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课程,通过课堂讲解、宣传海报
等形式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
社区宣传
在社区开展狂犬病知识讲座、发 放宣传资料等活动,提高居民对
疾病的认知度和防范意识。
其他场所宣传
在公共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等 设置狂犬病知识宣传栏,扩大宣
传覆盖面。
利用媒体资源进行广泛传播
电视媒体
01
地方政府执行力度检查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狂犬病防治工 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防治工作机 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防治
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狂犬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强化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 发现并处理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和传播。
社会监督渠道建立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狂犬病防控意识不足
公众对狂犬病的危害和防控措施缺乏足够了解,导致防控工作难 以有效开展。
疫苗接种覆盖率低
部分地区疫苗接种覆盖率不足,存在免疫空白,增加了狂犬病传 播的风险。
流浪犬管理难度大
流浪犬数量庞大且难以管理,成为狂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科普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狂犬病科普宣传,提高 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2024年狂犬病防治宣传工作总结样本(2篇)

2024年狂犬病防治宣传工作总结样本一、工作背景2024年是我国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关键年份。
狂犬病是一种病程迅速、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对人和动物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我国一直将狂犬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作为重点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过去的一年中,狂犬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部分地区出现了聚集性疫情,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2024年的狂犬病防治宣传工作至关重要。
二、宣传目标1. 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知水平,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
2. 增强养犬人员和兽医人员的狂犬病防控意识和能力。
3. 加强狂犬病防控宣传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减少狂犬病发病率。
三、宣传内容1. 狂犬病的定义、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2. 狂犬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3. 养狗常识和法律法规。
4. 养犬登记和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5. 狂犬病的防控技巧和急救措施。
6. 加强对流浪犬管理的宣传。
四、宣传方法1. 组织宣传活动:利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展览、讲座、文艺演出等,传播狂犬病防治知识。
2. 制作宣传资料:制作海报、宣传单页、宣传册等,通过政府机关、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张贴、发放。
3. 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狂犬病防治宣传资讯和微博微信小视频等。
4. 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邀请兽医专家为兽医人员和养犬人员进行狂犬病防控知识培训。
5. 利用传统媒体:邀请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和现场直播,提高宣传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五、宣传效果1. 增加群众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度和重视度。
2. 提高公众对狂犬病防治的知晓率和认可率。
3. 充分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
4. 提升养犬人员和兽医人员的狂犬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5. 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六、宣传工作总结通过2024年的狂犬病防治宣传工作,我们取得了如下成就:1. 广泛宣传:通过各类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利用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了公众对狂犬病的认知水平。
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

狂犬病防治知识讲座主讲 AA一、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人狂犬病通常由病犬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
主要有恐水、怕风、光、声等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 0%。
二、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狂犬病的传播源有两种。
患狂犬病的犬科动物(犬、狐、狼等)及得狂犬病的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1.有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
在自然界中狂犬病常见于家犬,野犬、猫等动物。
狗是狂犬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人狂犬病约80%—9 0%是由狂犬传播的。
有些动物被疯狗咬伤后,并未发病,无症状,不死亡。
只是在唾液中存在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后人就得狂犬病而死亡,而这个“健康”的动物仍然健在。
这类隐性带毒动物占15.2%,家畜的带毒率不高,在狗当中以小狗为最多,这即是最为危险的传播源。
因为这些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比典型的疯狗还厉害。
2.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虽然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但应引起注意。
此外,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最短的5天,最长可达19年或更长,一般为1-3个月。
三、狂犬病有哪些传染方式?1、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
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2、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而感染发病。
3、经消化道感染。
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四、狂犬病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和肉眼病变?动物的临诊表现皆相似,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狂暴型和麻痹型。
犬:其狂暴型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前驱期或沉郁期此期约为半天到两天。
病犬精神沉郁,常躲在暗处,不愿和人接近或不听使唤,强迫牵引则咬畜主,性情与平时不大相同。
病犬食欲反常,喜吃异物,喉头轻度麻痹,咽物时颈部伸展。
瞳孔散大,反射机能亢进。
性欲亢进,嗅舔自己或其它犬的性器官,唾液分泌逐渐增多,后躯软弱。
狂犬病日宣传活动方案

世界狂犬病日宣传方案
***卫生院
2011年9月28日是第5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同行动,使狂犬病成为历史”。
按照上级疾控部门的要求,我院围绕活动主题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提高认识,共同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
狂犬病是迄今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
近年来,我国每年狂犬病病例均超过2000例,位居全球第二位,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院各级领导及公共卫生服务成员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狂犬病防控形势,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主动协调公安、畜牧、村委会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
(二)、围绕主题,加大防治知识宣传力度
我院防保科工作人员要利用主题日宣传活动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强狂犬病防治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充分宣传我国狂犬病防治的有关政策和科学知识,重点宣传狂犬病的危害、犬只免疫及人群暴露后预防处置常识,提高群众狂犬病防治知识水平,减少狂犬病发生,保护人民健康,共同努力,让狂犬病远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三)、突出重点,创新宣传活动形式
要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媒体,采取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和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深入到农村和基层,针对儿童等重点人群,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通过讲解示范、互动问答等方式,宣传狂犬病防治知识,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狂犬病防治知识水平做出贡献。
2011-9-23。
世界狂犬病日宣传活动工作总结

世界狂犬病日宣传活动工作总结世界狂犬病日宣传活动工作总结一、活动背景和目标世界狂犬病日是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公众对狂犬病认识和重视的节日。
为了响应这一倡议,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狂犬病危害的认识,推广狂犬病预防知识,并鼓励人们积极接种狂犬病疫苗。
二、活动内容和过程1.宣传教育在活动期间,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狂犬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包括制作和分发宣传手册、海报和传单,向公众介绍狂犬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以及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发布相关知识和资讯。
2.专家讲座我们邀请了当地的兽医专家和流行病学家,为公众提供有关狂犬病的深入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狂犬病的起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接种疫苗的正确方式。
通过专家讲解,公众对狂犬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重视预防工作。
3.犬只免费筛查我们与当地的动物收容所合作,为市民提供免费的犬只筛查服务。
活动中,兽医对犬只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是否接种了狂犬疫苗,是否存在狂犬病病毒抗体等。
通过这项服务,犬只主人更加关注犬只健康,及时为爱犬接种疫苗。
4.疫苗接种推广为了鼓励公众积极接种狂犬病疫苗,我们在活动现场设立了疫苗接种点,为市民提供免费的疫苗接种服务。
此外,我们还推广了疫苗接种的优惠政策,鼓励市民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
三、活动效果和成果通过本次世界狂犬病日宣传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提高了公众对狂犬病危害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预防工作。
2.增强了市民对狂犬病预防知识的了解,知道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接种方式。
3.增加了犬只接种疫苗的数量,有效控制了狂犬病的传播。
4.扩大了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影响力,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四、经验教训和改进建议本次世界狂犬病日宣传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也从中吸取了一些经验和教训:1.在活动策划阶段,需要更加充分地准备宣传资料和工具,以便更全面地向公众传达狂犬病预防知识。
狂犬病预防宣传资料

狂犬病宣传资料狂犬病又称疯狗病,人类狂犬病还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人与温血动物共患的急性传生病。
传染路子以直接接触传染为主,人狂犬病主若是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舔舐伤口或黏膜而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狂躁、流涎、意识丧失以及恐水、怕风、咽喉肌痉挛,对声音、光明等刺激过敏,终因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
一、狂犬病的危害人和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其中犬、猫等动物高度易感。
本病主要经过咬伤的皮肤粘膜感染;也可经过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人误食患病动物的肉或动物相互残食可经消化道感染;在人、犬、牛及实验动物也有经胎盘垂直流传的报道。
本病四时均可发生,春夏季发病率稍高,流行的连锁性特别明显,以一个接着一个的序次呈发散形式出现。
伤口的部位越凑近头部、前肢或伤口越深,发病率越高,与年龄、性别没关。
动物可携带狂犬病病毒而不表现症状,国内报道外观健康家犬带毒率平均为 %。
由于犬、猫与人们的关系十分亲近,人们在平常生活中常会不经意被犬猫咬伤、抓伤。
人被病犬咬伤后若是不采用合适的措施,很易感染上狂犬病病毒。
感染发病的人早期常有低热、疲备、头痛、恶心、全身不适,近似感冒,既而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在愈合的伤口周边有蚁爬样感觉。
严重患者还出现大量流涎,大汗淋漓,神志多清醒,少许可精神失态,幻视幻听、冒犯号叫等。
病人最后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
狂犬病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传生病,可达百分之百,对于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极大,因此必定采用的确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狂犬病的预防1、做好犬的注射防疫。
凡养犬的单位或个人,应按规定携犬到当地镇畜牧兽医站注射狂犬病疫苗,并进行登记、挂牌、领取免疫证明。
2、健全科学管理制度。
本着适当限制、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强城乡养犬的审批管理。
各级相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亲近协作,依法控制养犬数量,对获准养犬必定严加管理,城镇一律实行拴养。
狂犬病宣传活动总结(通用11篇)

狂犬病宣传活动总结狂犬病宣传活动总结(通用11篇)不经意间,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又告一段落了,想必你会开拓了视野,一定有不少可以总结的东西吧。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活动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狂犬病宣传活动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狂犬病宣传活动总结篇120XX年9月28日是第X个世界狂犬病日,为提高全社会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重视,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在活动日当天我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在卫生院门前,围绕今年的宣传主题“了解狂犬病,战胜狂犬病”,对全镇群众开展了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咨询活动。
狂犬病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由动物引起的传染病,这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
近年来,我国每年狂犬病病例均超过2000例,位居全球第二位,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9月28日早上在卫生院门前活动现场,卫生服务人员悬挂了“共同行动,使狂犬病成为历史”的宣传横幅,同时展出系列宣传展版、提供疑难问题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吸引了众多农民的积极参与。
在活动中,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接受咨询30多人次。
主要宣传内容包括哪些动物可能传播狂犬病、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狂犬病的症状、如何预防狂犬病、被动物咬伤后如何处理以及就诊流程等。
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狂犬病防治基本知识和相关规范的认识,为全民参与防控和消灭狂犬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年“世界狂犬病日”宣传活动气氛热烈,范围广,针对性强,通过这次宣传日的活动,大力宣传了狂犬病预防知识,提高了社会各界对狂犬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狂犬病的防治知识和理解,尝到了全社会重视、关心并参与狂犬病防治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狂犬病的危害虽然很严重,但预防狂犬病其实很容易,随着对犬和猫等宠物的严格管理,加之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以人类现有的对狂犬病流行规律的认识和技术手段,完全有可能消灭狂犬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犬病知识宣传
发布时间:2011-5-5 浏览次数:1009 次来源:县疾控中心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犬类(95%),
其次为猫、狼、狐等,此外,小白鼠、松鼠均为易感动物。
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后,潜伏期无任何症状,在狂犬病的早期,病人多有低热、头痛、全身发
懒、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等症状。
接着,病人对水、声音、光线或风之类的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受
刺激立即感觉咽喉部发紧。
被病兽咬伤的伤口周围,也有麻木、痒痛的异常感觉,手脚四肢仿佛有蚂蚁
在爬。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病例的发病是于受伤感染后的1-3个月内,最短的10天-2月,长的1年以上,曾有5-10年以上的个别病例报道,10年以上则为罕见狂犬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是因病犬或感染病毒的动物直接咬伤、抓伤机体皮肤造成感染,人的感染方式还包括在密切接触动物过程中被带病毒唾液接触到皮肤破损处、眼结膜、口唇、口腔粘膜等部位而感染。
一旦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狂犬病对人和动物都是致命的。
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彻底冲洗后用2-3%碘伏(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立即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门诊,给予伤口处理和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的接种。
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100%。
但及时、正确地进行伤口处理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