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新校门设计构思

合集下载

校园大门建筑分析方案

校园大门建筑分析方案

校园大门建筑分析方案校园大门是学校的建筑门户,它不仅是学校的形象窗口,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功能性任务。

它在学校建筑中的位置和作用非常重要,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更需要能够满足学校的功能需求和安全要求。

因此,对校园大门的建筑进行分析和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校园大门的建筑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校园大门的位置和布局。

校园大门应该位于学校的主要进出口处,以方便学生、教职工和来访者进出学校。

同时,校园大门的布局应该考虑到交通流量和人流量的合理分配,以确保校园大门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其次,在校园大门的建筑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校园大门的建筑形式和风格。

校园大门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应该与学校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以呈现出学校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例如,可以采用传统的中国园林建筑风格,或者结合现代建筑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校园大门形象。

除了建筑形式和风格外,校园大门的建筑材料也需要进行分析和选择。

校园大门的建筑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以应对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外部破坏。

同时,建筑材料的颜色和质感也应该与学校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以达到美学效果。

此外,在校园大门的建筑分析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校园大门的功能需求和设施配置。

校园大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校园的进出管理和安全控制,因此,我们可以在校园大门中设置安全设备,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安全门禁系统等。

同时,校园大门还可以设置学校标识和校园导览设施,以方便进出学校的人员获取信息和导航。

最后,在校园大门的建筑分析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校园大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校园大门应该与周围的建筑环境相和谐,以营造出开放、友好的校园氛围。

同时,校园大门的建筑还应该与周围的景观和绿化相协调,以增加校园的美观性和生活气息。

综上所述,校园大门的建筑分析方案需要考虑校园大门的位置和布局、建筑形式和风格、建筑材料、功能需求和设施配置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分析,可以打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功能性和安全性的校园大门,为学校营造一个宜人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大门建筑设计的思考青岛泰林工业园大门设计

大门建筑设计的思考青岛泰林工业园大门设计

区#用上下透空的隔断式的实墙划分以满足其私密性#同时 也满 足其采 光和 通 风 的 要 求#另 外 还 设 有 专 门
的 通 风 管 道 直 接 通 向 室 外 &在 角 部 起 到 平 衡 构 图 的 作 用 $图 @%&
!&#" 空 调 机 的 处 理
对于这样的 小 型 建 筑#外 挂 空 调 的 处 理 是
%<./87?/)475Z.Z5,1-;,$3+65:;75Z5,:$-.%5]Z5,15-651-;7535:12-1-2$/;752.;5$/.-1-3+:;,1.%Z.,M .-331:6+::5:;75_.<:;$1-;52,.;56,5.;191;<_1;7;75K$35,-;1K5:& D-3@482.)2.;5#1-31913+.%1;<#6,5.;1$-
个 难 题#所 以 在 休 息 室 的 正 上 部 屋 面 设 一 圈 女
儿 墙 #空 调 机 置 于 其 中 #既 起 到 了 对 空 调 的 遮 挡
作 用#又 对 方 盒 子 所 容 易 形 成 的 单 调 感 觉 有 所
突 破 #将 形 象 与 实 际 用 途 结 合 在 一 起 #一 举 两 得
+,-%8?,;/-?/1879W-.;A=45M7/-.
E$+P71Q2$+=#T.$D71Q^1.$!#Y51R.-Q<.-!
!=&V7.-27.1B,671;56;+,.%E5:12-a-:;1;+;5$/D71-.D$-:$%13.;53F-21-55,1-2D$&[;3&#V7.-27.1!(((==* !&V67$$%$/B,671;56;+,5#01-23.$4567-$%$216.%8-1$95,:1;<#01-23.$!""(>>"

跟着校徽去打卡(上)

跟着校徽去打卡(上)

每所大学都有承载着学府精神文化的老建筑,而这些建筑的剪影,往往是校徽设计的最佳素材。

这些经典建筑在岁月的洗礼和打磨中与一代代学子心手相连,见证了大学办学发展的风雨历程,成为学子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想知道校徽上的建筑背后都蕴藏着哪些传奇故事吗?走,让我们跟着校徽去打卡吧!●苏苏跟着跟着校徽校徽去打卡去打卡老图书馆武汉大学的早期建筑,如老图书馆、文法学院、老斋舍等,气势恢宏,布局精巧,大开中国高校建筑之先河。

其中,老图书馆最有故事可说。

1928年,李四光在武汉大学建校的筹备会上提出,新建大学必须体现人文精神。

而图书馆正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代表。

因此,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无论是选址还是设计建造,学校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这座建成于1935年的图书馆位于校园中轴线上、狮子山顶,是学校的制高点。

图书馆建筑呈“工”字形,整体外观为中国传统宫殿式风格,顶部塔楼为八角重檐、单檐双歇山式,形似皇冠,孔雀绿琉璃瓦,飞檐画角,龙凤卷云,完整地体现出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庄严;内部则采用了西式的回廊、石拱门、落地玻璃等建筑元素,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武汉大学已启用新的图书馆,而这座美轮美奂的老图书馆则作为校史馆和报告厅投入使用。

尽管已不再用于藏书,但这座老图书馆对武汉大学师生们而言,早已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以及精神的殿堂。

武汉大学现行校徽的主体图案即取自老图书馆的造型。

行走在兰州大学(以下简称“兰大”)校园里,学子们有意无意之间总会往积石堂的方向投上一眼。

如果说校园是兰大的身躯,那么积石堂就是学校的心脏。

积石堂是兰大本部的图书馆,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

1946年以后,学校修建了一座二层独立馆舍,正式定名为“积石堂”,它不仅是兰大的标志性建筑,还一度成为整个兰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积石堂以大禹治水“导河积石”的积石山命名。

《山海经》认为,积石山是黄河之源,黄河又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而兰大正位于黄河之滨,每日离不开黄河水,因此学校以“积石”之名警示学子们要“饮水思源”。

学校门口建筑设计理念

学校门口建筑设计理念

学校门口建筑设计理念
学校门口是学校的门面,也是学校文化的象征。

一个优秀的学校门口建筑设计,不仅要体现出学校的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更要展现出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内涵。

首先,学校门口建筑设计应该融合学校的历史和现代元素。

学校作为一个有着
悠久历史的地方,其门口建筑应该能够展现学校的传统和文化。

可以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学校的校训、校许、校歌等元素,让学校的文化内涵得以展现。

同时,也要注重现代元素的融入,采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设计手法,使学校门口建筑不仅具有历史感,更能展现出学校的现代气息。

其次,学校门口建筑设计应该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

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的
灵魂所在,它包含了学校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在门口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建筑形式、装饰元素等方式来展现学校的教育理念,例如可以在建筑中融入教育的标志性元素,或者通过建筑的造型来表现学校对于教育的追求和理念。

最后,学校门口建筑设计应该能够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

学校的文化内涵包括
学校的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和学术文化等方面。

在门口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建筑的装饰、雕塑、园林等方式来展现学校的文化内涵,让学校的门口建筑成为学校文化的载体和展示窗口。

总之,学校门口建筑设计理念应该是融合历史和现代、体现教育理念、展现文
化内涵的设计。

只有这样,学校门口建筑才能成为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吸引人们的目光,展现学校的魅力和骄傲。

校门设计案例

校门设计案例

校门设计案例校门设计案例一、项目背景这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学,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是当地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方打算对校门进行重点设计改造,以凸显学校的形象和文化内涵。

二、设计理念1.简约大气。

设计师将校门打造成简约大气的造型,去除繁琐和复杂的细节,通过精简的线条和色彩,突出校园的庄重和肃穆。

2.复古文艺。

在整体设计中融入一些复古元素,比如两侧加装鸟居、滚花等图案,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和底蕴。

3.科技感强。

加强校门的智能化和科技感,在校门上加装传感器和科技设备,如太阳能灯光系统和语音提示系统,以便于校园安全管理和服务学生生活。

三、设计特点1.参照传统。

校门设计是参照传统布局和形式,对传统风格进行升级和优化。

设计师将雕刻和干细的造型重新演绎,以表达对传统的尊重和感激。

在设计上注重传统文化细节和底蕴。

2.多元融合。

融合当代技术和表现形式,设计师在校门上加装了多个功能模块,如传感器、智能照明、语音提示等,使整体设计更加智能化和科技化。

3.彰显特色。

校门设计展现出校园文化和特色,采用独特的线条和色彩,呈现出校园的庄重和肃穆。

在校门上加装校徽等元素,以突出校园的形象和特色。

四、实施方案1.开展方案策划。

制定细化方案,明确设计师和工作人员的任务分工以及实施时间表。

2.开展预设计。

组织专业人士对校门进行调研,制定初步的校门设计方案。

3.进行设计方案评审。

将初步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定校门最终设计方案。

4.实施施工。

根据最终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5.落成验收。

在校门竣工之后,进行验收和调试工作,确保校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五、预期成果1.校门设计符合校园文化内涵,彰显学校特色和形象。

2.校门智能化设备到位,实现校园管理和服务的科技化和智能化。

3.校门区域的治安管理得到了加强,学生活动的安全性得到了提升。

4.校门设计成为校园的新标志,凸显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摘要】随着我院入学新生的增多,新生的入学教育就成了我院学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本论文从现在90后学子的特点出发,简明、深刻的阐述了如何从根本上转变成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本文也系统的阐述了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从专业教育、大学生涯规划课程和健康心理教育进行入学教育,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怎样完美地开启大学生的新生活,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让独立学院学子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顺利地完成学业,为大学毕业就业做好准备,使自己学有所获,新生入学教育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把握90后学子的特点,探索一条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新生教育之路独立学院的90后学子大部分具有以下特点:(1)知识面广,但自主能力差,过度依赖网络;(2)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但理论学习差,团队意识薄弱;(3)思想开放,性格热情,但行为习惯差,想法做法容易片面和偏激。

为了对刚刚跨入大学校门并处于人生重要转折点的大一新生给予及时而科学的指导,使大家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熟悉并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人格、完善道德修养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地摸索,将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并将其纳入了大学生的常规教育教学体系成为了必然。

二、以逐步完善的新生教育体系为框架,为后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新生教育工作起步较早,现已逐步呈现了制度化与规模化的模式,构建了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新生教育体系。

1. 以班主任为核心,建立班主任助理队伍进行辅助班主任队伍是完成学生常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独立学院的班主任大部分是任课教师,负责人数较多,难以将学生进行全面的管理,通过在2007年逐步推广的班主任助理队伍的建立,选拔优秀的在校大学生到低年级任班主任助理,使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增添了活力,也在新生中树立了榜样模范作用,增强新生教育的说服力。

新建学校大门对学生的意义

新建学校大门对学生的意义

校园环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环境的美化、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振奋学生精神,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大门是高校空间序列的起点,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对学校文化提升的基本要求。

学校大门的设计充分反映了高校的文化品位,对于中的学校品牌打造和对创新型建设的影响巨大。

创新就是在知识积累和生活、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由一个新颖的创意而产生的,对人们有用,同时又具备可行性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在经验之下我们认为,高校是一个高雅的场所,校门不要用太华丽、轻浮和商业化的材料,更应该要在创新中反映学校校园文化的历史文脉和历史精神,要具有一种历史厚重感。

充分考虑校门的构成元素,校门的职能范围,校门的环境关系,校门的影响因素,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通过高校大门与周边环境、与校园文化、与城市特点、与经济技术之间的关系研究,构建创新型学校校园文化。

作为一所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我们从关心人的角度出发,加强人性化设计;提倡理性化建设节约型高校大门。

成都理工大学交通状况浅析

成都理工大学交通状况浅析

大学校园环境交通状况浅析—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大学校园环境交通状况浅析 (1)—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 (1)0 引言 (3)1 地理位置及现状 (3)1.1校前区交通 (3)1.2校园内部交通路线组织 (4)2校园道路系统规划原则 (4)2.1便捷性原则 (5)2.1.1可达性 (5)2.1.2最短路径 (6)2.2安全性原则 (6)2.2.1“步行者空间” (6)2.2.2校园道路夜间照明与防盗 (7)2.2.3水体和校园交通的有机结合 (8)2.3舒适性原则 (9)2.3.1减速带的设置 (9)2.3.2各地块交通高差处理 (10)2.3.3果皮箱位置的设置 (10)3优化成都理工大学交通状况的几点设想 (11)4结语 (11)参考文献 (12)摘要: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分析校园交通环境和人流的相互作用。

通过笔者的长期观察,提出交通系统规划的三条原则。

并由此总结出该校园交通系统存在的一些弊病及改造措施。

关键词:交通状况最短路径步行者空间夜间照明水体与交通、Abstract:In this thesis,analysis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 and traffic flow interaction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rough the author's long-term observation projected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 planning. And thus conclude the existence of the campus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reform measures in a number of shortcomings.Keywords:The traffic congestion situation Shortest Path Pedestrian space Night lighting Water and Traffic0 引言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全国高校的扩建工作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4
功能定位
完善校园功能,主要解决交通问题。校门本身最重要的试穿行功,能同时也应 注意对内外空间的分隔和联系,也要体现出学校的美好形象。 内外广场应能满足交大人流和车流的同行,同时又能更充分的体现校园文化。
4
文化定位
门既是建筑群体的外延装修又是独立的建筑,是艺术史上重要的一部分,自古以来 门是建筑物的脸面,由于理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因此在门的整体设计中应融入成 都乃至四川的本土文化,同时也可加入成都理工大学的特色文化。 校门内外的广场设计更应将本校文化表现出来。
4
景观定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校门形象宜大方简洁,一目了然,景观的美观性应体现在技术和设计方面上,校 门外广场应宽敞,这样可以给人一种豁然之感。校门内广场的设计应更加美观, 能初步体现出成都理工大学的美好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4
其他功能分析 大学校园广场的功能: • 1.大学校园广场是大学校园整体规划结构与环境构成的脉搏。 大学校园的功能分区 ,确定了校园规划之整体大局; •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则解决了各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联系,在校园功能分区与道路系 统确立之基础上,则是各区的建筑群与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 •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与建筑群的布置,形式,结构息息相关,任何一方的改动和变更 都将对另一方产生互动影响。 •作为校园节点空间的校园广场,往往处于道路主次干道的交叉口,不同功能分区的起 承转折处又或是建筑群的前庭或后庭。 •多个校园广场的统一规划与设计,将使校园空间建立一定内在逻辑性。 • 2.交通联系 大学校园广场充当大学校园道路系统之功能延伸的角色。 •校园广场承担了一定的交通联系任务,其上发生的交通状态有两种形式:一是强导向 性交通,此时校园广场承担大量人流的疏散作用,常位于建筑的前后,平整的铺装地 面有助于人群的流动与进出;二是自由分散性交通,此类广场一般整合着周围的多个 建筑物,使各单体建筑成为一有机统一整体,广场从而成为各建筑之间的联系桥梁, 人流在此间交互穿插,无固定的方向性。
2
理工大学周边分析
地理位置,朝向
理工大学位于成华区二仙桥东 路,理工大学跨二环与三环, 东风渠从校内穿过。 一面为成华大道,一面为成南 高速,背靠成昆铁路
2
理工大学周边分析
重要性,气候,交通
理工大学是成华区重点大学之一
气候成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空气温暖湿 润,季节分明。区域内多南风或北风,少有东西 风。风力多为1—3级,偶见4级以上大风。 交通情况:以十里店为起点发车7,8,36,113,180 经过十里店站112,20,86,108,902, ww(野中巴)公交402,502,532,14,537 利: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弊:作为五条道路的交汇处,车辆拥堵杂乱
3
校门广场场地分析
现状分析: 校门广场左侧为珙桐学生公寓,右 侧为松林学生公寓,后广场左侧围 国家地质重点实验室,左侧现为荒 地。现要整改区域种植有成片桂花 (友谊林)。 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与建筑群的布 置,形式,结构息息相关,任何一 方的改动和变更都将对另一方产生 互动影响
3
校门广场场地分析
利:整个场地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基础 施工,周边为学生公寓和生活区,有利于 师生出行。场地左上为国家地质重点实验 室,利于展示学校特色。 弊:场地本身现为友谊林,成片的植物种 植不利于设计和改造;校门广场周围就是 学生公寓,会使周围显得杂乱,场地中间 一条主路横穿,将其分成两部分,不利于 设计整体的连贯性。
2
理工大学周边分析
成都理工大学周围植被多为大乔 木,行道树及低矮的路边灌木, 漆树,构树,天竺桂等。 对荒地的推测分析,目前成都理 工大学处于扩建新校区时期,荒 地应多为建筑废料以及周围的植 物垃圾等。
2
理工大学周边分析 现要设计的校门广场为新区大门场地的设计,大 学校园的功能分区,确定了校园规划之整体大局 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则解 决了各区域之间及区域 内部的联系,在校园功 能分区与道路系统确立 之基础上,则是各区的 建筑群与建筑的外部空 间的规划设计。
3
校门广场场地分析
此设计区域位于成都理工大学南面,为学校又 一大门广场,作为新校区校门广场的设计,首 先要有效的分散主校门的人流量,其次要充分 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
• 大学校园广场是大学校园整体规划结构 与环境构成的脉搏。 大学校园的功能 分区,确定了校园规划之整体大局
• 作为校园节点空间的校园广场,往往处 于道路主次干道的交叉口,不同功能分 区的起承转折处又或是建筑群的前庭或 后庭。 • 多个校园广场的统一规划与设计,将使 校园空间建立一定内在逻辑性。
4
其他功能分析
3.景观构成 校园广场往往具有相对开阔的空间,拉开建筑的距离,可以为人们提 供充分的视野,并以不同角度去欣赏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充分展示建筑 外观形象及环境形象。同时,校园广场本身经过精心设计,其间辅以适 当的绿化、水体,各种形式的地面铺装,将成为优良的景观。 可见,校 园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及环境是互为经管的关系,站在广场上看建筑时 ,广场为“观看”提供场地,建筑有了表演和展示的舞台;从周围建筑 、道路看广场,广场成为视觉中心与观看对象,建筑物及环境成为广场 背景。 4.交往场所 从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发了多种的校园的社会活动。 校园广场则见证了各色各样的校园活动;上下课的师生,出入办事的校 内外人员,在广场上往来匆匆,人们相互照面而过。若广场设计具有凝 聚力而吸引人门滞留于此,那么散步的,呼吸新鲜空气的,驻足观望的 ,坐在石凳上看书学习的,角落里窃窃私语的人们将给广场带来亲切的 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在开展课余活动、讨论,进一步促进了人际间的交 往及信息交流,如此种种。校园广场如同百货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展台, 各种生动的人际关系再次展示。 《人与空间》一书中这样说:人及其 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甚至仅以试听方式感受或接 近他人这类轻度的接触形式,也显然比大多数城市空间和住宅区的其他 吸引人的因素更有价值。户外空间中人的社会活动的积极意义远胜于建 筑或景观本身,而无论建筑环境或广场的设计本身有多么的美观新颖或 标新立异。
3
校门广场场地分析
交通联系
校园广场承担了一定的交通联系任务,其上 发生的交通状态有两种形式:一是强导向性 交通,此时校园广场承担大量人流的疏散作 用,常位于建筑的前后,平整的铺装地面有 助于人群的流动与进出;二是自由分散性交 通,此类广场一般整合着周围的多个建筑物 ,使各单体建筑成为一有机统一整体,广场 从而成为各建筑之间的联系桥梁,人流在此 间交互穿插,无固定的方向性。
1
区域性分析
交通分析
外部交通: 铁路,成都是西南最大的铁路 枢纽 ,成都铁路局是全国18个铁路局之一,营 业里程超过5000公里。 航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中西 部地区最繁忙的民用枢纽机场,中国西南 地区的航空枢纽和重要客货集散地
1
区域性分析
交通分析
内部交通: 公交,成都公交四通八达,且类型众多 地铁,成都地铁是成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国西 部第一座开工建设并运营地铁的城市
1
区域性分析
2
理工大学周边分析
目录
其它功能性分析
新校门广场地域分析
4
3
1
区域性分析
气候分析
成都平原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均温18℃左右。年均降水量在 1000毫米以上,年雨天平均约300天 ,多雾,是中国阴雨天气最多的地区 之一 。
1
区域性分析
气候分析
因平原邻近川西高原山地,深受 山地下沉的冷空气的影响,加之 平原河水大多来自西部高原山地 的冰雪融水,同时,平原上地势 低洼的古河道地区,地下水位高 ,土壤冷湿。故成都平原无论气 温、水温和土温均较低,热量条 件较之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稍为逊 色。
1
区域性分析
历史文化与人文分析
巴蜀,又称为四川,指中国西南 部以四川盆地为核心的四川省和 重庆市一带,历史上其范围还包 括与四川盆地文化联系密切的汉 中盆地等地。巴蜀文化是中国四 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 代表的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 分支。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 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 巴蜀艺术风格独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