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情况

合集下载

2014年1月苏州市区(不含吴江区)地名变动一览表

2014年1月苏州市区(不含吴江区)地名变动一览表

标准名称汉语拼音曾用名称地名类别绿岛花园Lvdao Huayuan住宅区乐汇商业广场Lehui ShangyeGuangchang综合性大型建筑群(广场)山行路Shanxing Lu道路(路)云起路Yunqi Lu道路(路)新饰界家居建材广场XinshijieJiajujiancaiGuangchang综合性大型建筑群(广场)龙池路Longchi Lu道路(路)鹤山街Heshan Jie道路(街)开山路Kaishan Lu道路(路)天籁街Tianlai Jie道路(街)枫舟苑Fengzhou Yuan住宅区果园路桥Guoyuanlu Qiao桥梁所属行政区域位置跨虎丘区东渚镇、通安镇区域跨虎丘区东渚镇、通安镇区域,位于九曲河(俗称)东侧绿化带以东、普陀山路规划向西延伸段(未命名)南侧规划水域南岸绿化带以南、龙塘港路西侧规划用地以西以北范围内吴中区胥口镇位于吴中区胥口镇箭泾(河道名)东侧规划用地以东、230省道南侧绿化带以南、乐汇街西侧规划用地以西、乐汇街北侧规划用地以北范围内吴中区木渎镇位于吴中区木渎镇宝带西路南,东起环山路、至西折南再折西至宝带西路吴中区木渎镇位于吴中区木渎镇山行路北、宝带西路南,南起山行路、北至宝带西路吴中区木渎镇位于吴中区木渎镇宝带西路南侧规划用地以东、宝带西路以南、山行路以西以北范围内虎丘区枫桥街道位于虎丘区枫桥街道西南部,东北起华山路、向西南缘观音山(俗称)西麓至白马涧龙池风景区和花山自然风景区后折向北缘鹿山东麓至马涧路虎丘区枫桥街道位于虎丘区枫桥街道“天籁花园”住宅区南、“依景佳苑”住宅区北,东起朝红路、西至建林路虎丘区枫桥街道位于虎丘区枫桥街道支英街东,南起何山路、北至华山路虎丘区枫桥街道位于虎丘区枫桥街道建林路东,南起鹤山街、北至鹿山路虎丘区枫桥街道将“枫舟苑”(地名批复文号:苏地名字〔2000〕11号,位置和范围:位于虎丘区枫桥街道长江路东侧河道[俗称“大轮浜”]以东、枫津大街南侧河道[俗称“枫津河”]以南、塔园路以西、何山路以北范围内)的地名范围调整为:虎丘区枫桥街道长江路东侧河道(俗称“大轮浜”)以东、枫津河(系枫津大街南侧河道、俗称)南侧无名道路以南、塔园路西侧商用楼宇及规划用地和“高新区(虎丘)工商行政管理局枫桥分局”以西、塔园路西侧规划用地及“高新区(虎丘)工商行政管理局枫桥分局”和何山路北侧住宅楼以北相城区望亭镇位于相城区望亭镇果园路西端、跨新开河(系宅基村奚家自然村河道、俗称)相关属性命名更名时间批复文号占地73861.1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86080.77平方米,共建42幢住宅楼(其中多层11幢、联体别墅31幢)、330户、绿地率2014年1月2日苏地名字〔2014〕1号为36.7%的住宅区,以其地处太湖大道北侧规划小岛的地理位置特点命名占地66691.7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84925.1平方米,由20幢2~3层楼宇及广场、绿地等组成2014年1月21日苏地名字〔2014〕2号、广场面积约5000平方米,以商业功能为主的综合性大型建筑区域,以其紧邻乐汇街的地理位置及其主要功能特点命名长2275.7米、宽8~14米2014年1月21日苏地名字〔2014〕3号长632.7米、宽20米2014年1月21日苏地名字〔2014〕3号占地约138090.8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68690.1平方米,由2幢多层楼宇及广场、绿地等组成、绿地广场面积约10000平方2014年1月21日苏地名字〔2014〕3号米,以家居建材批发零售功能为主的综合性大型建筑区域,以“新颖的家居装饰天地”的寓意及其主要功能特点命名长约5000米、宽11.2米2014年1月21日苏地名字〔2014〕4号长670米、宽16米2014年1月21日苏地名字〔2014〕4号长800米、宽8米2014年1月21日苏地名字〔2014〕4号长260米、宽16米2014年1月21日苏地名字〔2014〕4号经调整后,“枫舟苑”指称住宅区占地约55300平方米、总建2014年1月21日苏地名字〔2014〕4号筑面积约105100平方米,共建32幢多层住宅楼、848户、绿地率为23.5%长25米、宽20米、跨径10米2014年1月24日苏地名字〔2014〕5号统计类别命名命名命名命名命名命名命名命名命名调整命名。

苏州城市功能优化研究--基于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

苏州城市功能优化研究--基于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

我国的行政区建制对于地方城市规划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苏州在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于2012年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此次调整对于苏州城市功能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笔者将对苏州功能提升遇到的问题以及行政区划调整对苏州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讨论苏州城市功能优化的机制。

一、苏州城市功能提升的瓶颈(一)经济维度———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都市群的副中心城市,举世瞩目。

然而,同时,济。

苏州下辖的5前十,地级市。

相比之下,低,行的速度与力度。

市的定位不符。

袁飞苏州城市功能优化研究———基于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苏州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心城区经济总量占市域比重不高。

苏州市区GDP 占市域比重只有33.5%。

市区与周边县级市相比,经济实力的优势不够明显。

在长三角范围内,其市区GDP 所占比重与南京、杭州、宁波及无锡等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见表1)。

另外,古城区沧浪、平江及金阊均以商贸、旅游及文化等产业为主,同质化发展现象较为严重,资源要素受行政权限制约难以整合,产业比较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受到制约,财政收入较低。

同时,因为上述3个区财力均偏弱,统筹能力也相对较弱,影响了其政府实现民生改善的力度。

这与苏州率先实现现代化、构建小康社会的背景是不相符的。

(二)文化维度———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分散1982年,苏州成为国务院批准的24座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尽管历届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受行政区划体制等因素制约,古城规模化成片保护格局未能充分实现。

由于古城保护涉及原沧浪区、平江区及金阊区3个发展主体,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对历史街区以及古民居、古城墙、古典园林等历史遗存和古城风貌加以统筹保护。

例如,山塘街东接阊门,西连虎丘,龙身山塘河、龙尾虎丘塔都在金阊区,龙头阊门却在平江区内,在整治保护的过程中,行政区划限制成为景区整体保护的最大障碍。

xx年江苏行政区划调整最新方案

xx年江苏行政区划调整最新方案

xx年江苏行政区划调整最新方案xx年江苏行政区划调整最新方案公布了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江苏省调整盐城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县级大丰市,设立盐城市大丰区,江苏沿海地区是新型城镇化重点地区,江苏也规划了东台,阜宁-滨海沿海次级中心地位!xx年岁末,媒体曝出了无锡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获批,撤销无锡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设立梁溪区,同时新设立新吴区。

不只是无锡,纵观江苏13 地市,近几年在区划调整上也动作频频,南京、苏州、连云港、徐州、扬州等五年来行政区划变化较大。

通过调整,江苏行政区划格局进一步优化,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定位、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区划调整不光要把好审核关,各级地方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来应对行政区划变更后的问题,实现促发展惠民生。

近5年来江苏多地进行区划调整,苏南版块无县据公开报道,近5年来江苏省13地市均进行过部分区划调整,在县市区一级的调整中,南京、苏州、扬州、无锡、连云港、常州等地变化较大。

人民网江苏视窗梳理了近年来江苏13地市县市区一级的区划调整情况!以上仅为县市区一级调整,或撤县(市)设区,或县区合并。

在xx年南京的区划调整之后,南京最后的两个郊县——高淳、溧水撤县设区,苏南从此再无县。

在乡镇街道一级,江苏的区划调整也在进行。

xx年镇江润州区最后三街道正式挂牌,润州撤镇设街全面完成。

xx年,徐州全市共撤销11个镇,调整 6个镇域范围,新设立17个街道办事处。

xx年宿迁宿豫区顺河镇设立街道办事处。

xx年,徐州丰县撤两镇新设三街道。

xx年,连云港灌云区三个乡镇区划调整。

同样是在xx年,3月南通市通州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原18个镇调整为12个镇4个街道办;8月,南通如东撤销掘港和苴镇,设立街道办事处。

据江苏省民政厅数据,截至xx年年底,全省共有13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其中21个县、23个县级市、55个市辖区,859个乡镇(其中乡79个、镇780个),415个街道办事处。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问题的决定-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问题的决定-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问题的决定正文:---------------------------------------------------------------------------------------------------------------------------------------------------- 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问题的决定(2012年10月25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省调整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和省政府关于调整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结合苏州市实际情况,就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问题作出如下决定:一、原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和吴江市选举产生的苏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除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的代表资格终止的情形外,代表资格继续有效。

在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分别参加姑苏区代表团和吴江区代表团活动。

二、原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更名为姑苏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除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的代表资格终止的情形外,任期至换届时为止。

姑苏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2月10日左右召开。

听取和审议姑苏区人大常委会(筹)、人民政府(筹)、人民法院(筹)、人民检察院(筹)等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姑苏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区长、副区长,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三、原吴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更名为吴江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除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的代表资格终止的情形外,任期至换届时为止。

细数苏州若干与行政区划不符的地名

细数苏州若干与行政区划不符的地名

细数苏州若干与行政区划不符的地名(网友纷纷落英)由于近年来苏州经历了城乡快速发展,行政区划不断调整,所以造成很多地名与实际的区划管辖不一致,甚至“悬空八只脚”,相差甚远,给很多外地来苏者造成疑问,带来不便。

就此,我细数了若干类似的情况,可能有遗漏之处,还请大家补充:一、虎丘景区不在虎丘区虎丘风景区在虎丘路往北到底,属于金阊区虎丘街道(以前叫虎丘镇)。

而虎丘区即高新区的正式的行政名称,在京杭大运河以西区域。

两者相差甚远。

你真要跑到高新区去找虎丘,那只能跑到苏州乐园狮子山上去“狮子回头看虎丘”了。

二、枫桥景区不在枫桥街道枫桥景区包括寒山寺、江枫洲景区等在何山桥北侧、大运河东侧,地属金阊区彩香街道运河社区。

而目前的高新区枫桥街道(前身叫枫桥镇),实际上是以前的西津桥镇,以前新区没开发的时候,要到了寒山寺还要坐公交6路过运河江枫洲上的一座石板桥再往西沿着枫桥大街三站路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西津桥镇摇身一变成了枫桥镇,而如果张继再世,再来一次“月落乌啼”,停船上岸,按此地名,恐怕要跑到白马涧去了——枫桥街道办事处如今也已不在原来的西津桥镇上,何山路长江路路口的电影馆对面,而是越来越往西搬了。

三、金门、阊门不在金阊区金阊区名称的来历,有人说是取自金门、阊门两城门之意。

原先的金阊区是有区域在护城河内的,包括原先的金门到中街路景德路一段的金门街道,包括老阊门东中市一带的桃坞街道。

大约从2004年左右吧,金门街道撤销合并给了桃坞街道,而桃坞街道也从金阊区划了出来,属于平江区了。

至此,护城河内金阊区就没有一寸土地了,自然而然,地处护城河内的金门、阊门两座城门也不属于金阊区了,空留下一个地名以及河外南浩街口人工建造的一座金阊亭聊以自慰了。

四、娄门、葑门与娄葑镇原先上世纪苏州城外一圈叫郊区,郊区四个乡,城北长青乡、虎丘乡,城南横塘乡,城东娄葑乡。

之所以叫娄葑,盖因娄门、葑门之外区域也,“娄葑附郭”之意。

后来碰上园区开发,娄葑镇整体划入,又合并了斜塘、车坊等分区,实力远超一般的小县城。

苏州园区已经烂掉了

苏州园区已经烂掉了

苏州园区已经烂掉了
苏州园区没有烂掉。

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7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7亿元。

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2021年2月22日,《娄葑、斜塘、唯亭、胜浦街道行政区划变更方案(草案)》公示,拟变更娄葑、斜塘、唯亭、胜浦4个街道区域范围,并划出娄葑、斜塘、唯亭3个街道部分区域,增设金鸡湖街道(拟),拟将斜塘街道更名为独墅湖街道、胜浦街道更名为东沙湖街道。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之东,属太湖低洼平原,地势平缓,由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南部群力村一带地势较低,高程仅2.5米。

苏州工业园区属冲积湖平原地质区及基岩山丘工程地质区,除表层土层经人类活动而堆积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沉积层,坡度平缓,一般呈水平成层、交互层或夹层,较有规律。

地质特点表现为:地势平整,地质较硬,地耐力较强。

区内土地承载力为每平方米20吨以上,土质以粘土为主。

1。

苏州辖区调整情况汇报

苏州辖区调整情况汇报

苏州辖区调整情况汇报
近年来,苏州市辖区调整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和人
口流动的变化,不断优化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

下面就苏州辖区调整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苏州市辖区调整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和人口流动调整
三个方面。

在土地利用调整方面,市政府加大了对城市规划的调整力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行政区划调整方面,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对辖区进行了合理划分,优化了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了行政效能。

在人口流动调整方面,市政府加强了对人口的统筹管理,推动人口合理流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其次,苏州市辖区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土地利用调整使得城市规划更加科学
合理,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行政区划调整优化了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了政府工作效能,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

人口流动调整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苏州市辖区调整工作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
调整需要更加科学规划,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行政区划调整需要更加注重公平公正,保障各地区的发展权益。

人口流动调整需要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苏州市辖区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我们将
继续坚持科学规划、公平公正、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辖区调整工作,为建设现代化城市贡献力量。

苏州高新区行政区划

苏州高新区行政区划

苏州高新区行政区划篇一:苏州市区行政区划整理沧浪区沧浪区辖8个街道:公园街道、府前街道、胥江街道、南门街道、吴门桥街道、葑门街道、双塔街道、友新街道。

公园街道辖:社区居委会(锦帆路、沧浪亭、滚绣坊、大公园、苏医新村)。

府前街道辖:社区居委会(西美、佳安、司前、道前、金狮)。

胥江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吉庆、万年、三香、枣市、泰南、金桥、胥江、潼泾、胥虹、新沧)。

南门街道辖:社区居委会(玉兰、养蚕里第一、养蚕里第二、竹辉、南门、瑞光、西大街、东大街、东二路)。

吴门桥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南环第一、南环第二、金塘第一、解放、吴门桥、盘溪第一、盘溪第二、内马路、翠园、人民桥、湄长、兴隆桥、润达、何家塔、南环第三、龙港苑、大龙第一、邱家桥)。

葑门街道辖:社区居委会(葑门路、宏葑、横街、东街、里河、觅渡第一、杨枝第一、杏秀、长岛);村委会(南园、联青)。

双塔街道辖:社区居委会(二郎巷、相王路、百步街、定慧寺巷、钟楼、网狮巷、唐家巷、桂花)。

友新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友联第一、友联第二、友联第三、福星、象牙、姑香、新康第一);村委会(双桥、友联、三香、三元、盘南、新郭)。

平江2004年底,平江区辖6个街道:观前街道、平江路街道、苏锦街道、娄门街道、城北街道、桃花坞街道。

观前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察院场、小公园、玄妙观、旧学前、装驾桥、香花桥、西北街、平门)。

平江路街道辖:社区居委会(中张家巷、平江历史街区、大儒巷、录葭巷、拙政园、北园、东园)。

苏锦街道辖:社区居委会(火车站、苏锦、光华)。

,娄门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娄江、永林、永林二村、东环、相门、苏大北、新湘苑、官渎村、梅巷村、齐门)。

城北街道辖:村委会(幸福、花锦、金光、金星、新华、新塘、苏站)。

桃花坞街道辖12个社区居委会(西中市、刘家浜、环秀、中街路、养育巷、通和、学士、西街、仓桥、石幢、铁路、桃花坞)。

跨塘镇辖:居委会(桥北、新镇);村委会(蠡塘、娄江、娄东、娄中、湖滨、剑湖、古娄、上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复同意前天已正式公布,撤销沧浪、平江、金阊三区设立姑苏区,吴江撤市建区。

历史上,苏州市区经过数次区划调整,比如2001年,吴县市撤市设立吴中、相城两区,苏州主城区从409平方公里扩大到1650平方公里;2011年,吴中区、相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700亿元和421亿元,相当于撤市建区前吴县市的6倍,这还不包括划归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的部分……这一组数字,生动诠释了行政区划重大调整,给苏州中心城市发展带来的能级大跳跃。

11年前的吴县市撤市分设两区,是距今最近的一次苏州中心城市行政区划重大调整。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2001年2月,苏州市撤销吴县市,在原吴县市管辖区分别设立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

其中,吴中区面积767平方公里,人口56.32万,相城区面积490平方公里,人口40.2万。

行政区划调整后,苏州市区面积增加了120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增至205.9万。

由此,一个以古城区为核心的组团式大市区形成,苏州中心城市实现了由古城向现代化城市的又一步跨越。

经过这次调整,苏州市区彻底走出了河街并行、粉墙黛瓦的小巷,苏州继新区开发、将千年古刹寒山寺从姑苏城外“搬”到城内后,又将区划范围延伸到了太湖之滨。

“小苏州”一词离苏州渐行渐远。

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对原吴县市地区发展能带来什么,对苏州中心城市发展又影响几何?此后10多年间,本报一直在关注。

如今,通过对本报记者在吴中区、相城区建区10
周年之际采写的相关报道的回眸,这些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吴县市撤市设吴中区、相城区,是苏州拓展空间的必然趋势。

在接受上海国际大都市的辐射过程中,苏州原有市区空间已不能承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载,33.5%的城市化率与后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水平间的落差越来越大。

而吴中、相城建区后,抢抓机遇推进城市化,加快与苏州城区无缝对接,极大地推动了苏州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

据2011年2月本报报道,建区十年来,吴中区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形成了以老城区为中心,向运河东郭巷片区和越溪东太湖两个方向辐射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2%,曾经的苏州城南已变成苏州南城;建区以来,相城这座“苏州最新城”的城市化率每年以近4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10年提升了38个百分点,建成区面积扩大到了50平方公里。

快速的城市化,也带动了吴中、相城两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据本报报道,建区10年中,吴中区经济总量快速攀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22.2亿元增至602.3亿元;年地方财政收入由5.4亿元增至60亿元,2010年该区镇村两级集体总资产1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50元;十年中,相城区地区生产总值从55亿元增加到36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9亿元增加到37亿元,农村村级集体收入增长3倍,平均水平达59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到274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升到14220元,分别增长3.8倍和2.6倍。

区划调整后,吴中区在太湖保护开发方面大手笔不断,为生态苏州建设增添了新彩。

据2011年2月本报报道,2006年,该区投资1亿元疏浚太湖流域水系河道;2007年,该区最后一个采石宕口关闭,山体覆绿工程全面实施;2008年,该区11.9万亩太湖养殖网围被拆除,苏州“母亲湖”重现碧波美景;2008年以来,该区完成旅游项目投资近57亿元,穹窿山景区、旺山景区、太湖水底世界、渔洋山景区、白象湾景区等成为环太湖旅游的新亮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