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社会环境的作用:
(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 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如:被野兽哺育长大的孩子,他们不
会直立行走,不会说话,没有人类的感 情就是典型的例子。像印度的狼孩卡玛 拉和阿玛拉,法国的阿威龙野男孩及中 国的猪孩等。
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
测量
隔离1年
接触的积极性 3.1
运动的积极性 86.0
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 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 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其中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 机能的特征。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的物质载体是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染色体中的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其中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 核酸( DNA )。正是这种物质决定人的遗传特征。
培根:人之所以成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社会环境中,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 从大处(大环境)说,指国家制 度、社会生产关系及儿童所处的地位等。
从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环境)说对于儿童主要指家庭环境、托 儿所幼儿园的环境和教育。
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物质条件、父母职业和文化 水平、家庭人口、社会关系等。其中家庭教育起的作用 最大。
2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学说 第一时期——“是谁起决定作用”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第二时期——“各起多少作用”
二因素论 会合论和成熟论 第三时期——“如何起作用” 相互作用论
2021/8/2
编辑版pppt
3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我们可分为客 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 而这些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我们可归结为生物 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 一、生物因素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_8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_8
Conditioned emotional response 条件化的情绪反响 Operant conditioning 操作条件作用 Reinforcement consequence 强化后果 Imitating model 模仿模式 Vicarious punishment 替代性惩罚
Moral development-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approach 道德开展-认知开展方法
Vygotsky’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维国茨基认知开展理论
Internalise 内化 Contingently 因变地 contingency 因变性
Bruner’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1 布鲁纳认知开展理论1
认知开展的信息加工法
RAM, random-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储存器 Processing speed 加工速度 Balance beam test 杠杆平衡试验 Processing capacity 加工能力 Processing skills 加工技能 Mental space 心理空间 Heuristics 启发式 Rule of thumb 经历规那么 Mental representation 心理表象
Privation of attachment in infancy 婴儿期依恋的匮乏
Intra-familial relationship 家庭内部关系 Enuresis 遗尿
Reversibility of privation effect 匮乏影响的可逆性
Isolated rhesus monkeys 被隔绝的罗猴 Temperament and resilience of the child 儿童的气质与复原力

《小学生发展心理学》课件

《小学生发展心理学》课件
长期追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揭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03
02
01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和支持。
促进个性化教育
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优化教育内容和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提高教育质量
关注小学生心理发展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培养心理健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特点
定义
01
02
03
04
感知运动阶段
前操作阶段
具体操作阶段
形式操作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感觉和运动活动来认识世界,如抓取、听觉等。
这一阶段孩子开始用符号进行思考,能够进行基本的想象和直观操作。
孩子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能够理解和运用概念和理论。
孩子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但仍然需要具体事物作为支撑。
学习动机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学生的兴趣、目标定向、价值观、家庭和社会环境等。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给予积极反馈和评价、引导学生设置具体目标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目标定向,加强价值观教育,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也是提高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思维训练、创造性的想象力训练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观察力等基本认知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教育因素
自我因素

《发展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
中华心理教育网 蒋艳芳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教学目的: 1、识记发展心理学的定义、个体心理发展、儿童心
理发、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 研究中。
14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 (一)客观原则。 (二)能动性原则。 (三)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
15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
◆ 纵向研究(少用)
◆ 横断研究(常用)
◆ 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少用)
的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 高尔登。
19
环境决定论,主张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决 定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
2、二因素论即遗传与环境,遗传因素和 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都不能否认。
3、相互作用论,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20
(二)遗传因素作用的可控性与可变性 由于整个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提高,身高 和体重之类的体征一般会高于亲代。 1、遗传因素不良倾向通过环境防止和 纠正。 2、利用环境促进良好遗传的发展方向。
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有系统的科学, 一般是从1882年儿童心理学创始人德国普莱尔 老祖宗《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算起,这是第 一本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 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8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一生全程 的心理发展规律。
2、从儿童心理学向毕生发展心理学的 演变。
1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PPT讲义课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PPT讲义课件

自考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第01讲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目录一、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四、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PART01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1913年,华生发表了著名的论文《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改论文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一)否认遗传的作用①行为的产生是由刺激决定的,刺激来源于客观,而不决定于遗传;②生理结构上的差异并不导致技能上的差异;③研究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行为的可控性,而遗传是不可控的。

(二)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①人出生后,生理特点是不同的,但此时每个人都只有一些简单的行为;②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具有决定作用;③后天学习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华生的儿童教育观(一)教育标准要多样再教育儿童诗,方法应该多样,且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有所变化。

(二)不体罚儿童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不应有“体罚”一词。

(三)培养儿童各种习惯儿童的习惯有情绪习惯、发音习惯和身体动作习惯。

(四)幼儿培养目标幼儿的培养目标是:让他们成为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诚恳、有创造力、勇敢和自信的人。

(五)科学的性教育①儿童出生后,家长要注意不让孩子的生殖器接受不良的刺激;②要让儿童及青少年懂得性器官及其功能;③克服儿童及青少年的手淫习惯,要用语言进行开导和矫正;④指导男女儿童及青少年直接正常交往;⑤要在学校里,特别是大学里,开设性教育课程。

三、华生论儿童情绪发展华生认为,出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爱。

后来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使怕、怒和爱的情绪不断发展。

(一)关于儿童的怕、怒和爱的研究1.怕,出生婴儿就有惧怕的表现;2.怒,最初的愤怒是一种对自己身体运动受到限制的天生的反应;3.爱,最初的对儿童皮肤的抚摸、抓痒、轻拍,就会使儿童发出微笑,产生愉快地表情和行为,这就是天生的爱。

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婴儿期(和 学步儿期) (0~3岁)
儿童早期 (幼儿期) (3~6岁)
甚至在较早的几个 周内就表现出学习 和记忆能力;第二 年末,运用符号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发 展;理解和运用语 言的能力迅速发展 成长稳定;体形瘦长, 自我中心思维,但 比例更像成人;常出现 理解他人的能力增 消化和睡眠问题;精细 强;认知不成熟性 动作和大工作技能提高。 导致不合逻辑的思 维;记忆和语言发 展;上幼儿园。
• 4.日托(托儿)所督导(day-care supervisor)对日 托所的学前教育计划进行指导,并对计划在日托 所内的运行负责。 • 5.早期教育工作者(early childhood educator)他们 通常在社区学院从事教学。对早期教育工作者一 般要求有硕士学位,或至少有2年的研究生学习经 历,主修早期教育领域的课程,并在日托所或早 期教育中心接受过有督导的实习训练。 • 6.儿童福利工作者(child welfare worker)他们受各 州/省儿童保护服务机构所聘用,主要是为保护 儿童的合法权益做好有关的服务工作,尤为关注 那些被处置不当的和受虐待的儿童个案。
• 社会性发展:情绪、人格和社会关系的变 化和稳定性。 • 三者相互影响。 • (二)生命分期
• • • • 产前期(怀孕到出生) 婴儿期(和学步儿期)(0~3岁) 儿童早期(幼儿期)(3~6岁) 儿童中期(6~11岁)
• • • • •
青少年期(11~约20岁) 成年初期(20~40岁) 成年中期(40~65岁) 成年晚期(65~ ) 年龄阶段划分的相对性与生理、认知与社 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见下表)
社会性发展
胎儿对母亲声音反 应,形成偏好。 对父母依恋;自我 意识发展;从依赖 到独立的转变发生; 对其他儿童的兴趣 增强;自我概念和 对情绪的理解增强; 自尊的整体性;独 立、主动、自我控 制和自我关怀提高; 性别同一性形成; 游戏更有想象性、 社会性、复杂;常 出现利他、攻击; 家庭仍是社会生活 的中心,但朋友更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区别几个概念
发展
成熟
生长
发展-成熟-生长
所谓发展(development),有多种含义。一般人 们理解为泛指某种事物的增长、变化和进步。在 此含义上,与生长(growth)为同义语。 但严格意义上,发展尤指一种持续的系列变化,特 别是有机体在整个生命期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 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也可能是环境或学习的结 果,这种变化既可是量变也可是质变。而生长通 常用于生理方面,对人类来说,生长是从卵子受 精开始,直至个体或组织衰亡为止的持续过程。
发展-成熟-生长
发展与成熟两个术语既有联系义有区别,成熟 (maturation)比前两者更为复杂,有两层含义。 其一为生理的成熟,即身休上各种器官的形态、 结构和机能臻至完备状态,生长即告停止;其二 为心理成熟,包括智能的成熟、情绪的成熟和社 会性的成熟三个方面。简言之,成熟是指随年龄 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与变化, 成熟排除了练习和经验。 一般说来,成熟不但确定个体发展的最大限度,同 时也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和速度。但生理成熟和 心理成熟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形成了个体发展的 复杂性和多样性。
民族心理学
ethnic psychology
研究特定条件下某一民族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规律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它以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的理论为基础,又以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材料为 参照,不仅研究特定民族集团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行为, 还研究他们内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具体研究涉及特定 民族集团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民 族集团与民族集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等。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 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 点和规律。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和规律。

第三章_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

第三章_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
� 依恋(attachment) � 安全依恋型 � 不安全依恋-回避型 � 不安全依恋-矛盾型
早期生活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P.H.Mussen ): 孤儿院的孩子显著地爱闹事 墨森(P.H.Mussen P.H.Mussen): ):孤儿院的孩子显著地爱闹事 � 墨森( (如脾气暴躁,欺诈偷窃,毁坏财物,踢打他人), 更依赖大人(需要别人留意,要求不必要的帮助), 更散漫和多动。 � 与成长于正常家庭环境的孩子相比,生活在孤儿院的 孩子往往既缺乏认知与社会性刺激,也缺乏应答性的 反应,因而造成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缺陷,并且一直 持续到成年期。
� 高尔顿持遗传决定论观点
� 唐氏综合征儿童的研究
� 又称21—三体症,属遗传疾病
� 血缘关系研究
� 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与其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 来推测遗传的作用
收养研究?
� 双生子对比研究
唐氏综合症儿童图片
智力测验相关系数 (8国)
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 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 发展的高低限度,但它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 及所达到的程度。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 少数民族地位 � 职业 � 母亲的受教育水平 � 家庭规模 � 父亲缺失 � 压力大的生活事件 � 养育观念 � 母亲焦虑 � 母亲心理健康状况 � 母亲与孩子的互动
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电视、网络等成为个体 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境因素。
4、母亲服药
� 药物对成长中的胚胎或胎儿会有潜在的影响, 其作用的大小往往视使用的剂量、时间、次数 及药物本身的性质而定。 � 如药物”反应停 “ � 一般妊娠7个月后,胎儿发育已较为完善, 药物的作用大大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5
噪声:
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声音有强度、频率、周期及 持续时间,其强度用分贝表示。
孕妇长期处于强烈的噪声环境,会经常导致子宫收缩, 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美 国的儿科医生对万余名婴儿做了研究,结果证实在机场附 近地区,90分贝噪声区或其他等强噪声区内出生的婴儿畸 形率从0.8%增加到1.2%,主要是脊椎畸形、腹部畸形和脑 畸形。这表明强烈的噪声可能直接作用于胎儿的遗传基因, 引起突变致畸。孕妇较长时间接触100分贝以上的大强度 噪声,易发生妊娠剧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易发生 宫内发育迟缓及胎儿躁动不安而胎动活跃,导致脐带绕颈、 绕身。以上都可说明噪声对胎儿正在发育的听觉系统有直 接作用的可能性。
环境因素
(一)物理因素 (二)化学因素 (三)生物因素 (四)地理因素
编辑版ppt
1
(一)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 噪声 超声波 高温 电磁场
编辑版ppt
2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指自然的或人工器物所产生的离子辐射, 如X、镭、氡、中子辐射等。它不包括电磁波及场。电 离辐射可引起胚胎死亡、畸形、生长改变或其他功能改 变,生后可出现智力发育迟滞及恶性肿瘤。电离辐射可 导致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死亡、迁移中止,影响神经 元间建立相互联系的能力,并影响树突的发育。这些结 构的改变常会影响出生后个体的行为表现。且电离辐射 对大脑的影响也为许多动物实验所证明。
9
高温:
1972年,爱德华兹首先提出高热是人类出生缺陷的病 因之一。其后,一些流行病学调查也提出,妊娠期高热与 新生儿脑发育缺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此外,高温还会引 起流产、死胎发生率增加,出生后智力低下。任何高温都 可能引起胎儿的畸形。
因为高温可以造成细胞死亡,妨碍细胞增长和损害微血 管。所以,孕妇在孕早期若处于过热环境中,容易引起胎 儿脑部及脊椎畸形。
的铅浓度呈高相关,证实了在胎盘中存在母一胎间的铅污
染传递。
铅对人类生殖功能影响很大。铅可以经胎盘传递而造成
子代患母源性铅中毒,经常接触高浓度铅尘易导致低体重
出生儿,胎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铅的毒性,使孕母妊
高征、胎膜早破、早产的发病率增加。所以,孕妇应注意
职业性铅接触外,还应注意含铅量超标准的化妆品,如染
编辑版ppt
10
电磁场:
电磁场在空间运动时称电磁波,由电场波和磁场波组
成,携带能量和信息在空间传播。 研究发现,生物体对电磁场最敏感的时期在器官发生
期,胎儿对电磁场的敏感性较成人高2~3倍。其中又以发 育期的脑对电磁场最敏感。手机高频电磁波的频率从300 兆赫兹到300吉赫兹。长期处于高频环境中或超标,对人 的神经、血液、免疫系统以及眼部、胚胎会造成一定损害, 并且使男子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动不足等。对女性可影 响内分泌功能,可产生月经异常、流产、胎儿畸形、死胎 等。即使低强度微波辐射也会对后代有影响。低频电磁场 对生殖健康影响的机制主要是有两个方面(详见书 109~110页)要注意电热毯的使用。
编辑版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2.震动胎儿耳膜。美国听力协会的科学家宣 称,孕妇在做B超的时候,对胎儿来说,超声 波对耳膜的震动如同地铁列车进站,虽一般 不会给胎儿造成长期严重的后果,但如果恰 巧B超仪的探头正好对着胎儿的耳朵,那这种 声波强度对胎儿而言就太大了。
所以,孕妇应该要减少不必要的B超检查。
编辑版ppt
发编辑剂版pp、t 口红、脂粉等。
14
吸烟:
烟草中含有4000种以上的化合物,如颗粒物、尼古丁 酸、CO、、酚类等等,这些物质都可以使胎盘的血管受损。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血循环影响胎儿, 且胎儿对其较之其他年龄段人群更为敏感。
尼古丁和CO可刺激神经末梢,促使子宫肌肉和血管 收缩,导致子宫缺血,从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过量吸烟 能够引起胎儿严重的多发性畸形,往往导致胎儿早期死亡 或早产。吸烟的孕妇,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及胎盘大 面积坏死的发生率均增高,并与吸烟量多少有关系。
放射线能影响精子发育,致染色体畸形。若父有放射 线接触史可导致精子畸形或遗传物质的改变,从而最终 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如果母有放射线接触史,可引起 胚胎或胎儿DNA损伤或染色体异常,降低或限制胎儿的 生长能力,从而导致胎儿生长受限。X线照射还可以直 编接辑版p导pt 致胚胎发育受阻而使流3产率增多。
编辑版ppt
11
(二)化学因素
汞及其化合物 铅及其化合物 吸烟 嗜酒 饮用咖啡 吸毒 大气污染 妊娠期药物
编辑版ppt
12
汞及其化合物:
汞元素是一个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毒性并被人类广泛 接触的重金属元素。甲基汞能够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 进入胎盘的汞不能再返回母亲的血循环。因此,胎儿体内 甲基汞含量总是超过母亲。胎儿对甲基汞的毒性极为敏感, 产生的神经损伤也很明显。孕妇感染甲基汞后可引起胎婴 儿的脑神经麻痹和智力低下。其中日本水俣湾的慢性有机 汞中毒事件使许多孕妇及胎儿受害。 常州学校污染,毒地到底有多毒- 142_标清.flv
编辑版ppt
13
铅及其化合物:
铝是一种致畸物质已经被广泛认可。像汽车尾气,苯,
甲苯,二甲苯等房屋装饰材料,是铅污染的主要来源。
孕妇长期暴露于铅污染中,铅经过呼吸道和肠道吸收进
入孕妇体内,其中约2%分布于血液,95%沉积于骨骼、毛
发、牙齿中,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近年来,一系列
临床研究结果都显示,脐带血中的铅浓度和母亲分娩血中
编辑版ppt
6
编辑版ppt
7
超声波: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超声波绝对安全的想法产生 怀疑。美国和瑞典的科学家指出,B超对胎儿的发育有一 定的影响,提醒孕妇应该避免不必要的B超检查。
B超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1.影响大脑发育。 瑞典科学家对一些在1973~1978年之间出生的人进行研究。 在这些人中,有7000人在胎儿期时,其母亲接受了B超检 查,其余17万的人则没有。科学家发现前者32%的人都是 左撇子,远远高于普通人群中左撇子7%的概率。且这些左 撇子并不全是先天决定的。对此,科学家的解释是在胚胎 形成初期,胎儿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在 B超的作用下,胎儿的脑神经细胞会随之震动,由此,大 脑的发育自然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