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整式的乘法》参考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4《整式的乘法》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4《整式的乘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整式的乘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4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因式分解等基础知识。
但是,对于整式乘法这种抽象的运算,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2.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乘法的计算;3.能够运用整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2.整式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2.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和巩固整式乘法的知识点;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运用整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2.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用于巩固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准备教学环境和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引出整式乘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整式乘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让学生初步了解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例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些类似的练习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整式乘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整式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4《整式的乘法》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4《整式的乘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整式的乘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4节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整式的乘法运算。
整式乘法是初等数学中重要的基础运算,它不仅在数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物理学、工程学等其他科学领域也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后续学习多项式乘法、分式乘法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乘方等知识,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整式的乘法与有理数的乘法有很大的区别,它涉及到字母的乘法,以及多项式的合并等知识点。
因此,学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乘法的概念,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式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难点:整式乘法中字母的乘法以及多项式的合并。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括整式乘法的定义、运算方法、例题等。
2.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
3.教学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整式乘法的学习,例如:“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长乘以宽,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x+3,宽是5x-2,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呈现(10分钟)讲解整式乘法的定义和运算方法,通过PPT课件展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整式乘法的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讲解整式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长是10厘米,求宽是多少厘米?”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2 《整式的乘法》x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2 《整式的乘法》x一. 教材分析《整式的乘法》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研究代数的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整式相乘的法则,包括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应的运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因式分解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
然而,对于整式的乘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概念理解不深,运用法则不够灵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引导、启发、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的乘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整式相乘的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2.难点:整式乘法的灵活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操作:学生通过上台板书、动手操作等方式,加深对整式乘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整式乘法的概念、运算法则、例题等。
2.练习题:教师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整式乘法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整式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些整式乘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4整式的乘法2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4整式的乘法2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整式的乘法。
整式的乘法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也是后续学习更复杂数学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整式相乘的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的相关知识,对数学基础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整式的乘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整式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让学生掌握整式相乘的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式乘法的法则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整式乘法中指数的计算和合并同类项。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练习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掌握整式的乘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案例。
2.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整式的乘法概念。
例如,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 (A = l w),其中 (l) 为长,(w) 为宽。
现在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为 (3x + 2y),宽为 (2x - y),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呈现(10分钟)讲解整式乘法的法则,并通过PPT展示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乘法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整式乘法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整式乘法的题目,巩固所学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讲解整式乘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和注意事项,如指数的计算、合并同类项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整式乘法的法则和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整式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公式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1.4.2整式的乘法教案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1.4.2整式的乘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下数学1.4.2整式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整式的加减法和乘方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整式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多项式乘以单项式三种情况,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为后续学习分式,二次函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整式的加减法和乘方运算,对整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整式乘法运算时,容易出错,特别是对于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容易混淆项的符号和次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思路,明确各项的符号和次数,提高运算正确率。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进行整式乘法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式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过程和符号判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
2.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技巧。
3.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解题过程展示。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整式乘法的概念,例如:求解(x+2)(x+3)的值。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整式乘法运算。
2.呈现(15分钟)呈现三种整式乘法的情况: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单项式。
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每种情况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3.操练(15分钟)针对每种情况,给出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指出常见错误,并强调注意事项。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整式的乘法》教案(2)

整式的乘法(三)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的相乘的意义;2、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3、会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探索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灵活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三、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探求新知一、复习引入:1、复习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计算:)1(2)1(x x --)9()1944)(2(2x x x -⋅-- ][)1(3)4(3)3(2+-+--x x x x x2、问题引入:求各个图示给出的矩形的面积。
学生活动:图(1)所示的矩形面积为m(a+n)=ma+mn图(2)所示的矩形面积为b(a+n)=ba+bn图(3)所示的矩形面积为(m+b)(a+n)二、探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师生互动:呈接上问,另一方面,图(3)所示的矩形面积是图(1)、(2)所示矩形面积之和。
所以有:)()())((n a b n a m n a b m +++=++学生小结:这是多项式乘以单项式,这一过程,可以看成是把第二个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用第一个多项式里各项分别去乘以第二个多项式。
教师启发学生用数学式子或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描述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
如:nc nb na mc mb ma c b a n c b a m c b a n m +++++=+++++=+++)()())((利用乘法分配律,用一个多项式里的各项分别去乘以另一个多项式里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运用新知 体验成功1、例1、计算:)6.0)(1)(1(x x -- ))(2)(2(y x y x -+2))(3(y x - 2)32)(4(+-x )2)(1()3)(2)(5(-+-++y x y x解:(写出完整解答)师生点评:(1)、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遍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不要漏乘,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两个多项式相乘展开后的项数应是原来两个多项式项数之积。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整式的乘法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整式的乘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乘法的概念和规律。
2.掌握利用代数计算方法进行整式乘法。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整式乘法解决代数问题。
4.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整式乘法2.基本公式:(a+b)(c+d)=ac+ad+bc+bd3.实际问题中的代数问题三、教学重点1.整式乘法的概念和规律。
2.利用代数计算方法进行整式乘法。
3.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整式乘法解决代数问题。
四、教学难点1.整式乘法的应用2.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整式乘法的操作。
3.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整式乘法的定义、基本公式,给出相关示例进行讲解和演示。
2.举例法:通过具体实例进行练习和讲解。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法:通过数学问题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整式乘法的概念和规律1.整式乘法的概念:介绍整式乘法的概念,与之前学过的数的乘法进行比较。
2.整式乘法的规律:讲解整式乘法的规律和基本公式,例如(a+b)(c+d)=ac+ad+bc+bd,让学生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应用。
第二步:整式乘法的应用1.实际问题中的代数问题:介绍实际问题中的代数问题,例如款数问题、速度问题、图形问题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具体操作,让学生理解整式乘法的应用。
2.举例演练:通过课堂例题的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整式乘法的应用方法。
3.拓展练习:布置课外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对整式乘法的理解。
第三步:经典案例分析1.案例讲解:通过经典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如乘法分配律的证明、平方差公式的证明等,让学生掌握代数理论大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案例探讨:通过案例的探讨,鼓励学生在新的问题上积极尝试,开拓思维视角。
七、教学评价1.知识理解:对整式乘法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2.运用能力:在实际问题中,通过整式乘法解决代数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4.1《整式的乘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4.1《整式的乘法》一. 教材分析《整式的乘法》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和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整式乘法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整式的运算法则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乘方的概念以及整式的加减法。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于整式的乘法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整式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运用案例分析、对比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教学案例,制作PPT,准备黑板。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乘法、乘方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并掌握运算法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整式的乘法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适时给予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予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整式的乘法(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2.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算理,体会乘法分配律及转化思想的作用.(二)能力训练要求1.发展有条理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在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教学重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及应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法.●教具准备投影片三张第一张:议一议,记作(§1.6.2 A)第二张:例题,记作(§1.6.2 B)第三张:练习,记作(§1.6.2 C)●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师]整式包括什么?[生]单项式和多项式.[师]整式的乘法,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其中的一部分——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你认为整式的乘法还应学习哪些内容呢?[生]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或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师]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接着来学习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Ⅱ.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式或乘法分配律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出示投影片(§1.6.2 A)——议一议为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京京受画家的启发曾精心制作了两幅画,我们已欣赏过.宁宁也不甘落后,也作了一幅画,如图1-17:图1-17(1)宁宁也作了一幅画,所用纸的大小与京京的相同,她在纸的左右两边各留了81x 米的空白,这幅画的画面面积是多少? 一方面,可以先表示出画面的长与宽,由此得到画面的面积为 ; 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纸的面积减去空白处的面积,由此得到画面的面积为 .这两个结果表示同一画面的面积,所以 .(2)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师]从“议一议”可知求出宁宁画的画面面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画面的长和宽来求;一种是间接地把画面的面积转化为纸的面积减去空白处的面积.下面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分别求出画面的面积.[生]根据题意可知画面的长为(mx -81x -81x)即(mx -41x)米,宽为x 米,所以画面的面积为x(mx -41x)米2. [生]纸的面积为x·mx=mx 2米2,空白处的面积为2x·81x=41x 2米2,所以画面的面积为(mx 2-41x 2)米2.[师]x(mx -41x)与mx 2-41x 2都表示画面的面积,它们是什么关系呢? [生]它们应相等,即x(mx -41x)=mx 2-41x 2. [师]观察上面的相等关系,等式左边是单项式x 与多项式(mx -41x)相乘,而右边就是它们相乘后的最后结果,你能用乘法分配律、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来说明上面等式成立的原因吗?[生]乘法分配律a(b+c)=ab+ac.所以x(mx -41x)就需用x 去乘括号里的两项即mx 和-41x,再把它们的积相加,即x(mx -41x)=x·(mx)+x·(-41x)=mx 2-41x 2. [师]你能用上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式子吗?3xy(x 2y -2xy+y 2),并说明每一步的理由.[生]3xy(x 2y -2xy+y 2)=3xy·(x 2y)+3xy·(-2xy)+3xy·y 2——乘法分配律=3x 3y 2-6x 2y 2+3xy 3——单项式乘法的运算法则[师]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能用语言来描述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吗?[生]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乘法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然后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生]其实,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这样新知识就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知识.[师]看来,同学们已领略到了数学的“韵律”这种“转化”的思想是我们学习数学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我们在处理一些问题时经常用到它,例如新知识学习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熟悉的知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几个简单的知识等.我们通过画面面积的不同表达方法和乘法分配律,得出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下面我们来看它的具体运用.Ⅲ.练一练,明确单项式乘多项式每一步的算理,体会由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向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转化出示投影片(§1.6.2 B)[例1]计算:(1)2ab(5ab 2+3a 2b); (2)(32ab 2-2ab)·21ab; (3)-6x(x -3y);(4)-2a 2(21ab+b 2). 解:(1)2ab(5ab 2+3a 2b)=2ab·(5ab 2)+2ab·(3a 2b)——乘法分配律=10a 2b 3+6a 3b 2——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2)(32ab 2-2ab)·21ab =(32ab 2)·21ab+(-2ab)·21ab ——乘法分配律 =31a 2b 3-a 2b 2——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3)-6x(x -3y)=(-6x)·x+(-6x)·(-3y)——乘法分配律=-6x 2+18xy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4)-2a 2(21ab+b 2) =-2a 2·(21ab)+(-2a 2)·b 2——乘法分配律 =-a 3b -2a 2b 2——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师]通过上面的例题,我们已明白每一步的算理.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根据前面的练习,你认为需注意些什么.[生]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注意以下几点:1.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2.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前面的“+”“-”号是性质符号,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各项的结果,要用“+”连结,最后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形式.[例2]计算:6mn 2(2-31mn 4)+(-21mn 3)2. 分析:在混合运算中,要注意运算顺序,结果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解:原式=6mn 2×2+6mn 2·(-31mn 4)+41m 2n 61m2n6=12mn2-2m2n6+47m2n6=12mn2-4[例3]已知ab2=-6,求-ab(a2b5-ab3-b)的值.分析:求-ab(a2b5-ab3-b)的值,根据题的已知条件需将ab2的值整体代入.因此需灵活运用幂的运算性质及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解:-ab(a2b5-ab3-b)=(-ab)·(a2b5)+(-ab)(-ab3)+(-ab)(-b)=-a3b6+a2b4+ab2=(-ab2)3+(ab2)2+ab2当ab2=-6时原式=(-ab2)3+(ab2)2+ab2=[-(-6)]3+(-6)2+(-6)=216+36-6=246Ⅳ.课时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大家一定有不少体会.你能告诉大家吗?[生]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进一步体验到了转化的思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根据乘方分配律可以转化成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而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又可转化成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师]同学们可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知识,哪些地方也曾用过转化的思想.[生]我们学习有理数运算的时候,就曾用过,例如有理数乘法法则就是利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确定符号后,再把绝对值相乘,而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就是在确定符号后转化成0和正整数、正分数的运算.[师]转化思想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将来的学习中,他会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Ⅴ.课后作业1.课本习题1.9第1、2题.2.回顾转化思想在以前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应用.Ⅵ.活动与探究已知A=987654321×123456789,B=987654322×123456788.试比较A 、B 的大小.[过程]这么复杂的数字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非常繁杂.我们观察就可发现A 和B 的因数是有关系的,如果借助于这种关系,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结果]设a=987654321,a+1=987654322;b=123456788,b+1=123456789,则A=a(b+1)=ab+a;B=(a+1)b=ab+b.而根据假设可知a>b,所以A>B.●板书设计§1.6.2 整式的乘法(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一、议一议1.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画面的面积.一方面,画面面积为x(mx -41x)米2; 一方面,画面面积为(mx 2-41x 2)米2. 所以x(mx -41x)=mx 2-41x 2 2.用乘法分配律等说明上式成立x(mx -41x) =x·(mx)+x·(-41x)——乘法分配律=mx 2-41x 2——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综上所述,可得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转化乘法分配律−−−−−→−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再把积相加 二、练一练例1.(由师生共同分析完成)例2.(由师生共同分析完成)例3.(由师生共同分析完成)●备课资料一、参考练习1.选择题(1)12(x m y)n -10(x n y)m 的结果是(其中m 、n 为正整数)( )A.2x m -y nB.2x n -y mC.2x m y nD.12x mn y n -10x mn y m(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3b 2·2b 3=6b 6B.(2×104)×(-6×102)=-1.2×106C.5x 2y·(-2xy 2)2=20x 4y 5D.(a m+1)2·(-a)2m =-a 4m+2(m 为正整数)(3)2x 2y·(21-3xy+y 3)的计算结果是( ) A.2x 2y 4-6x 3y 2+x 2yB.-x 2y+2x 2y 4C.2x 2y 4+x 2y -6x 3y 2D.-6x 3y 2+2x 2y 4(4)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 A.(x n -2x n -1+1)·(-2xy)=-2x n+1y+4x n y -2xyB.(x n )n -1=x 2n -1C.x n (x n -2x -y)=x 2n -2x n+1-x n yD.当n 为任意自然数时,(-a 2)2n =a 4n2.计算(1)(-4xy3)·(-xy)+(-3xy2)2(2)[2(x+y)3]·[5(x+y)k+2]2·[4(x+y)1-k]2(3)(2xyz2)2·(-xy2z)+(-xyz)3·(5yz)·(-3z)(4)(x3y2+x2y3+1)·(-3xy2)2·(-4xy)(5)(x2+2xy+y2)·(xy)n(6)-a n+1b·(a n-1b n-2a n b n-1)3.求证:对于任意自然数n,代数式n(n+7)-n(n-5)+6的值都能被6整除. 答案:1.(1)D (2)C (3)C (4)B2.(1)13x2y4(2)800(x+y)9(3)11x3y4z5(4)-36x6y7-36x5y8-36x3y5(5)x n+2y n+2x n+1y n+1+x n y n+2(6)-a2n b n+1+2a2n+1b n+1+a n+1b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