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科技制作活动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科技小制作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技小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常见科技小制作项目的介绍和演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科技小制作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小制作的意义和价值。
2. 讲解:介绍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技巧,讲解一些常见的科技小制作项目,如自制指南针、太阳能小车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科技小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科技小制作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的科技小作品质量。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动脑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科技小制作教材或指导书籍。
2. 制作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电池等。
3. 展示平台,如黑板、投影仪等。
4. 网络资源,如科技小制作相关视频、网站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技小制作的相关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科技小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网络资源、投影仪等,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观念,避免盲目追求效果而忽视安全。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科技小制作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 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浪费。
八、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科技小制作的相关资料,了解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课中:通过讲解、实践、展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七年级科技制作教案(全册)

七年级科技制作教案(全册)第一章:科技制作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科技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选题、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制作和测试、改进和完善。
3. 科技制作的基本技巧:切割、拼接、焊接、调试等。
教学活动:1. 引入科技制作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制作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科技制作的理解和经验。
3. 讲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示例演示。
4. 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简单的科技制作项目。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表现。
2. 学生科技制作项目的完成情况。
第二章:简单机器和机构教学目标:1. 了解简单机器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掌握使用简单机器和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简单机器和机构的概念和分类。
2. 常见简单机器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使用简单机器和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简单机器和机构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2. 讲解常见简单机器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示例演示。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简单机器和机构的理解和应用。
4. 学生动手实践,使用简单机器和机构解决实际问题。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表现。
2. 学生使用简单机器和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电子元件和电路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电子元件和电路的连接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的概念和分类。
2.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3. 电子元件和电路的连接和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电子元件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2. 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示例演示。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电子元件和电路的理解和应用。
小学科技小制作教案

小学科技小制作教案篇一:科学小制作教案:走马灯科学小制作一:走马灯一、课时:4课时(两次课,每次2小时)二、科学原理: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中国传统玩具之一,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
灯内点上蜡烛,烛火加热空气,热空气密度小变轻从而上升,上升的气流碰到上方的扇叶就会驱动扇叶旋转。
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
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三、制作过程:1、准备制作所需的材料,包括厚卡纸(19*475px,350g)、软的书写纸(18*1325px,80g)、放蜡烛的罐头瓶子、细铁丝、胶水或双面胶(双面胶更好用)、子母扣、圆规、剪刀、美工刀、铅笔、尺子、蜡烛。
2、如图纸所示,在卡纸上画出参考线,制作灯罩的顶盖既扇叶。
3、将上图中的实线剪开,虚线折叠,并在中心安装子母扣。
4、取出书写纸制作灯罩壁,可以自己设计绘制图案。
5、制作灯罩,将折好的顶盖与绘制好的灯罩壁贴合,做成一个圆筒。
6、将细铁丝一端弯成圈套在玻璃瓶口上,另一端垂直向上。
(注:铁丝上档与子母扣接触的面尽可能小,以减少摩擦)7、点上蜡烛放上灯罩。
稍等几分钟后,灯罩就会旋转起来。
篇二:陈家中心校少年宫科技小制作教案2019上陈家中心校少年宫科技小制作教案2019上课题1:团包手工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
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2、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设计1.情景教学法、2.动手操作法、3.自主探究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图片,学生欣赏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了解艺术基本构建原理2.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3、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
五年级下册科技小制作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技小制作教案第一章:科技小制作的意义与价值1.1 了解科技小制作的概念和意义解释科技小制作是指利用科学原理和技巧,进行创意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实践活动。
强调科技小制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科技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2 探索科技小制作的价值讨论科技小制作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动力的激发作用。
探讨科技小制作对学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
第二章:科技小制作的基本原则与流程2.1 掌握科技小制作的基本原则介绍科技小制作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实用性、创新性等。
强调学生在进行科技小制作时应遵守的原则和规范。
2.2 理解科技小制作的流程讲解科技小制作的整个流程,包括选题、设计、制作、测试和展示等阶段。
提供具体的例子和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每个阶段的任务和要求。
第三章:科技小制作的选题与设计3.1 学习选题的方法和技巧介绍选题的重要性,并讲解选题的方法和技巧,如关注生活、结合学科、创新思维等。
提供一些选题的思路和灵感,帮助学生找到有意义的科技小制作课题。
3.2 掌握设计的基本要素讲解科技小制作设计的基本要素,如功能、结构、材料等。
提供设计工具和技术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的设计。
第四章:科技小制作的手工制作与测试4.1 学习手工制作技巧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切割、焊接、拼装等。
提供实践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手工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4.2 进行科技小制作的测试与优化讲解测试的目的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的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
介绍优化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科技小制作的改进和优化。
第五章:科技小制作的展示与评价5.1 学习展示的方法和技巧讲解科技小制作展示的重要性和目的,如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技巧。
提供展示的方法和技巧,如制作展板、展示视频、演讲等。
5.2 了解评价的标准和原则介绍科技小制作评价的标准和原则,如创新性、实用性、完成度等。
五年级下册科技小制作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技小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 常见科技小制作项目的介绍和制作方法4. 科技小制作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5. 科技小制作的评价标准和展示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科技小制作项目。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概念、步骤、技巧和安全知识。
2. 示范法:展示典型的科技小制作项目,演示制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科技小制作实践。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科技制作实验室,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
2. 教学材料:科技小制作教材、PPT、视频资料、实验器材和材料。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实践操作。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科技小制作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基本概念:讲解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3. 示范制作项目:选取一个简单的科技小制作项目,进行示范制作,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根据示范和教材指导,完成一个科技小制作项目。
5.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实践操作的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讨论与分享的的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与分享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交流技巧。
小学科技制作活动教案

小学科技制作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学习及掌握科技制作的各种方法及技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收获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二、教学内容1、科技制作概述科技制作是基于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经过设计规划和制造加工,使物品或设备具备一定功能并且能够被应用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科技制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物品设计、材料采购、原型制作、装配和测试等多个环节。
科技制作除了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意识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并且完成自己的任务。
2、科技制作教学方法科技制作教学中,不仅仅是理论讲解,更是要以实践为主。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预习、操作及表达。
再可以在学习后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样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科技制作教学意义科技制作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能力。
科技制作销种教育也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教学实施教学时长:45分钟/节,共4节课。
一、领航小车动力系统制作自制一个纯机械动力的领航小车,通过设计组装自己的动力系统以及配件系统来达到领航小车的制作。
教学步骤:1、介绍领航小车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2、给出领航小车的实物和简单的动画实例。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空余零件进行领航小车的设计以及动力系统的制作。
带领学生了解各个零部件的作用和组装方法。
4、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完成领航小车的制作。
5、学生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基础上,逐渐加强领航小车的性能。
二、纸板飞机的设计和制作利用纸板制作一架能起飞的飞行器。
教学步骤:1、介绍纸板飞机的概念和制作方法,对其进行简单实例演示。
2、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制作纸板飞机,并通过简单的演示,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纸板飞机。
3、学生进行测试纸板飞机是否良好地飞行起来。
4、教师对飞机的制作和飞行进行总结,并且学生对制作过程与结果进行讨论和反思。
科技制作活动教案

科技制作活动教案教案标题:科技制作活动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技制作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科技制作活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习使用基本工具和材料进行科技制作活动。
3. 学习设计和制作简单的科技制作作品。
4. 学习通过科技制作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脑、投影仪、科技制作工具和材料、教学PPT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胶水、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科技制作活动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 展示一些简单的科技制作作品,让学生对科技制作活动有初步了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科技制作活动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工具、材料。
- 通过教学PPT和实物示范,讲解科技制作活动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30分钟)- 分发科技制作活动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项目进行制作。
- 指导学生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操作,并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分享(15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的科技制作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科技制作活动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 提供一些拓展资源和活动,让学生继续探索和发展科技制作的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评价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分享,包括作品的创意、完成度和实用性。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了解他们对科技制作活动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教学扩展:1. 组织科技制作比赛或展览,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更复杂的科技制作作品。
2. 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制作社团或俱乐部,与其他对科技制作感兴趣的同学交流和合作。
幼儿园科技制作教案

幼儿园科技制作教案【篇一:科学小制作教案】制作不倒翁方法一[材料]:乒乓球、胶皮球、白乳胶、碎布或碎彩纸,橡皮泥[制作过程](1)将胶皮球的顶端开一个直径为3厘米的孔,从孔口向球底部装进相当于球体三分之一左右橡皮泥做不倒翁的身体。
(2)用白乳胶把乒乓球粘到胶皮球的小圆孔上,做不倒翁的头部。
(3)用布角或彩纸剪出不倒翁的五官和四肢分别帖在头和身体上。
科技小制作--手电筒(幼儿园小学适用)(2012-02-27 10:25:08)标签:手电筒幼儿园小学科技小制作正题:这个月幼儿园科技月,需要家长做个科技小制作,要求表现出光、电或者声,手电筒是个很好的制作项目,材料和制作方法都非常简单,原理也容易被孩子接受和理解。
先看看制作结果吧:制作流程:第一步,准备所有材料:带塑料盖的金属罐(比如八宝粥),一号电池2个,2.5v灯泡一只,细电线15cm(可以用废旧充电器的电线),一些软性填充物(气泡膜,硬纸板,碎布等)。
第二步,用榔头在罐底的中心位置撬几下,目的是让罐底和电池负极更好接触。
第三步,已经可以看到,罐底凹进来了,这样的食品罐,内侧都有一层膜,这个是影响导电的,要用硬的东西,比如改锥用力划罐底,破坏这层膜,才能有效导电。
第四步,在塑料盖的中间位置,穿孔,目的是把灯泡固定在上面,孔要从小到大,慢慢弄,一边弄一边跟灯泡大小进行对比,不要开孔过大,否则灯泡不能稳固。
安装灯泡之前,先把细电线两头的线皮剥掉,一端电线缠绕在灯泡上,要缠紧,一端从塑料盖的侧面穿出,这段将成为手电筒的开关。
看看背面的样子:第五步,把两节电池相连,注意正负极哈,这个不用多说,要用胶带固定好,链接好,不能松哦。
然后,在外侧裹上软填充物,用胶带固定,并放到罐子里,最后,用一些填充物塞紧,让电池在罐子的正中央,塞的越紧越好,千万不能让电池在罐子里松动。
第六步,盖上盖子,让灯泡的低端跟电池正极接触,露在外面的那端电线,也就是开关了,当电线接触管壁的时候,灯泡就亮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过
程
一.实物激趣
教师出示教具风筝,在操场放飞。
二.活动一纸折风筝
1.把挂历纸裁剪成正方形。
2.做风筝的头部。
3.做风筝的尾部。
4.装上提线。
5.装饰风筝。
三.活动二放飞风筝
1.学生试放风筝。
2.调整风筝。
四.完成活动评价
1.看谁的风筝设计美观。
2.评比看谁的风筝飞得高。
3.完成课后活动评价。
学生活动
2.学生制作小车
3.学生调试小车
4.小车比赛
课
后
记
载
课题:5、留住蝴蝶的美丽
教材:三年级下册
课型:制作课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制作蝴蝶标本,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和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蝴蝶标本
教学难点:制作标本的技法
教具:蝴蝶标本
材料:竹竿铁丝纱布泡沫塑料等
工具:剪刀小刀大头针
五.教师小结
1.通过制作保龄球和玩保龄球,你发现了哪些奥秘?
2.如果再进行一次保龄球比赛,你会事先做好哪些准备?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标本。
2.学生制作。
3.学生试玩
4.学生比赛。
课题:7、用气球做实验
教材:三年级下册
课型:实验探究课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用气球做实验,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和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学生制作工具。
3.学生捕捉蝴蝶。
4.学生制作标本。
5.美化标本。
课
后
记
载
课题:6、保龄球
教材:三年级下册
课型:制作课
教学
目的
要求
1.学生学会制作保龄球,通过实验、制作保龄球和玩保龄球让学生研究物体的形状对物体滚动的影响。
2.通过制作保龄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玩保龄球,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方法。
2.学生试说方法。
3.实验操作。
4.总结原因。
四.完成活动评价
1.全课总结。
2.完成课后的活动评价。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吸管插穿土豆。
2.学生试一试用吸管刺土豆。
3.学生按规律做刺穿土豆实验。
4.比赛刺穿土豆。
5.用吸管提起饮料瓶。
课
后
记
载
课题:3、硬币与纸的比赛
教材:三年级下册
课型:实验探究课
教学
2.学生试说制作地滚球的方法。
3.学生试说制作球瓶的方法。
4.总结制作方法。
5.学生分组分工制作地滚球和球瓶。
6.试滚地滚球进行修改。
三.玩保龄球
1.讲解玩保龄球的规则及其注意事项。
2.学生去操场试玩保龄球。
3.学生试说投掷技巧。
四.保龄球比赛
1.小组比赛规则
2.比赛。
3.宣布小组比赛成绩。
4.请获得第一名的小组长发表获奖感言。
2、用你的步长估计一下:教室有多长、多宽?你家离学校有多远?
四、活动三改进你的玩具
想一想,怎么才能用铁环估测长度呢?实际测一测,学校的操场有多长。比一比,看谁测得有快又准。
四.完成活动评价
1.全课总结。
2.完成课后的活动评价。
学生活动
学生用手指测试
走路测试
用铁环测试
用课
后
记
载
课题:9、想办法“改一改”
学会估测的重要性
教具:尺、铁环
材料:刻度尺、透明胶带、笔等
工具:笔、纸
课时: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激趣
1、老师用手指测量讲台的长度。
2、请学生用尺量一量,看老师估计的准不准。
二.活动一用手指来估测
1.学习老师刚才的方法测量你的课桌。
2、用直尺量一量,看看你的手指测的准不准。
三.活动二边走边估测
1.请你想办法测一测你的步长是多少?
六.完成活动评价
1.你还能用气球设计几个有趣的实验吗?
2.填写活动评价。
3.教师总结。
学生活动
动手实验一
学生动手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学生验证实验
课
后
记
载
课题:8、估计长度
教材:三年级下册
课型:实验课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估测长度,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和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估测长度
1.铅笔放在桌上容易滚动。
2、铅笔太短了没法写字,怎么办?怎样改进。
3、你还发现铅笔有什么缺点?怎样改进。
三.活动二找雨伞的缺点
1.请你想办法改进雨伞的缺点。
2、说说你的解决办法。
四、活动三请根据缺点列举法搞一件小发明
想一想,把你的设想写下了,并动手试一试。
四.完成活动评价
1.全课总结。
2.完成课后的活动评价。
教学重点:正确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揭示的科学道理
教具:气球、杯子、毛巾、热水
材料:气球、杯子等
工具:
课时: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问题激趣
你喜欢玩气球吗?今天就让我们用气球做几个有趣的实验。
二.活动一让纸屑跳起来
1.一些碎纸屑放在桌子上。
2.将吹鼓的气球在头上来回摩擦。
3、将气球接近碎纸屑。
4.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如果再进行一次“鸭式”飞机,你会事先做好哪些准备?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标本。
学生制作。
学生试玩
学生比赛。
课
后
记
载
课题:11、有趣的南瓜灯
教材:三年级下册
课型:制作课
教学
目的
要求
1.学生学会制作南瓜灯。
2.通过制作南瓜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探究,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方法。
4.想一想:怎样让涨大的气球变瘪呢?
5小结。
五.活动四杯子粘气球
1.把热水倒进2个杯子里,然后倒掉热水。
2.把加热的2个杯子迅速贴在气球两侧。
3.在杯子外面倒凉水,给杯子降温。
4.小心地将一只杯子立在桌子上,使另一只杯子竖起来倒扣在气球上。
5.把气球上方的杯子往上提,气球和下方的杯子会怎样?
6.小结
5.小结。
三.活动二气球生气了
1.准备2个气球。把一个气球放在桌上,用毛料布块摩擦另一个气球。
2.用摩擦的气球去接触桌上的气球。会有什么现象?
3.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4.小结。
四.活动三不用嘴吹气球
1.把气球套在空玻璃瓶口上,用线系紧。
2.在盆子里到一些热水,将玻璃瓶放紧热水里。
3.玻璃瓶上的气球鼓起来了。
下科技制作活动教案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技活动课教案
课题:1、全软风筝
教材:三年级下册
课型:制作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制作风筝,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和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制作风筝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具:全软风筝
材料:挂历纸颜料胶水线
工具:剪刀
课时:2课时
4.小结
三.活动二第二回合
1.谁能想办法让硬币和纸片同时下落?
2.学生动手实验
3.收集同时落地的方法
4.同学们验证这些方法
5.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6.小结
四.完成活动评价
1.“在月亮上,硬币和纸片会同时落地。”这种说法对吗?
2.你还有好办法让硬币和纸片同时落地吗?
3.教师科学总结。
学生活动
1.动手实验一
3.总结制作方法。
4.学生分组分工制作南瓜灯。
三、试点南瓜灯。
1、燃烧时需要什么?
2、热空气在南瓜灯中是怎样运动的?
四、完成活动评价。
1.全课总结。
2.完成课后的活动评价。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标本。
学生制作。
学生试玩
课
后
记
载
2.学生动手实验二
3.学生验证实验
课
后
记
载
课题:4、简易赛车
教材:三年级下册
课型:制作课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制作简易赛车,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和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简易赛车
教学难点:小车运动的原理
教具:简易赛车
材料:瓦楞纸竹棒橡皮筋
工具:剪刀小刀透明胶
课时:1课时
1.学生观看放风筝。
2.学生学习制作风筝。
3.学生试放风筝。
4.调整风筝。
5.再次试飞风筝。
课
后
记
载
课题:2、吸管的力量
教材:三年级下册
课型:实验课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吸管的力量,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和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吸管的力量。
教学难点:了解吸管力量的奥秘。
3.总结制作方法。
4.学生分组分工制作“鸭式”飞机。
三.玩“鸭式”飞机
1.讲解玩“鸭式”飞机的规则及其注意事项。
2.学生去操场试飞“鸭式”飞机。
四.保龄球比赛
1.小组比赛规则
2.比赛。
3.宣布小组比赛成绩。
4.请获得第一名的小组长发表获奖感言。
五.教师小结
1.通过制作“鸭式”飞机,你发现了哪些奥秘?
教学难点:怎样让“鸭式”飞机飞的好
教具:“鸭式”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