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水和谐与健康长江(上)

合集下载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协商机制建设与实践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协商机制建设与实践
第4 2卷 第 2期 20 11年 1月 文章 编 号 :0 1 4 7 ( 0 1 0 0 1 0 1 0 — 19 2 1 ) 2— 0 2— 4
人 民 长 江
Ya te Ri e ng z vr
Vo. 2, 1 4 No. 2
Jn , a.
2 1 0 1
第 2期
李 常 发 , : 江 流 域 水 资 源 保 护 协 商机 制 建 设 与 实践 等 长
l 3
护综合 管理 机 制 建 设 ; 据 《 法 》 根 水 等法 规 要 求 , 面 全
贯 彻落 实水 功 能 区管理 、 河排 污 口管理 、 水许 可水 入 取
管 理机 构 和地方 水 行 政 主 管部 门 负责 水 资 源 保 护 , 环
长江 流 域 水 资源 保 护 协 商机 制建 设 与 实 践
李 常 发, 宏 强 穆
( 江 水 利 委 员会 长 江 流 域 水 资 源 保 护 局 , 长 湖北 武 汉 4 0 1 ) 30 0
摘 要 : 对 长 江 流 域 水 资 源 保 护 管理 的现 状和 存 在 的 问 题 , 南 水 北 调 中线 水 源 区一 丹 江 口库 区及 上 游 地 区 针 以 水 资 源 保 护 的协 商机 制 建设 为例 , 论探 索 建 立 流域 多部 门 、 讨 多层 次 的 会 商机 制 以及 跨 地 区 、 部 门的 水 资 源 跨 保 护 和 水 污 染 防 治协 作 机 制 , 待 形 成 国 家 与地 方 、 域 与 区域 、 游 与 下 游 分 工 明 确 、 期 流 上 责任 到 位 、 一协 调 的 统
保 护管理 体 系 , 以实 施 最严 格 的水 资 源管 理 制 度 为 目 标, 以限制污染 物排 放总量 控制 为手 段 , 步形 成 了以 初

蔡其华应邀到湖北省水利厅作“人水和谐与健康长江”讲座

蔡其华应邀到湖北省水利厅作“人水和谐与健康长江”讲座

重大挑战。要解决这对矛 盾, 能离开中国国情 , 不 也不 能离开流 域 实际 , 必须认 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 的要 求, 努力 实践以“ 维护健康长 江、 促进入水 和谐” 为基本 宗 旨的新 时期治江思路 , 坚持 “ 在开发 中落实保护 、 在保 护 中促进开发” 的 原 则, 统筹开发 与保 护 , 协调 生态与发展 , 快防洪保安 、 资源 加 水 综合 利用 、 生态环 境保 护、 资源 管理 4大体 系建 设 , 水 水 实现保 障防洪安全 、 合理 开发利用 、 维系优 良生态、 稳定 河势 河床 4大
19 ,9 . 98 ( )
[] H ,B. . n egl . ac ,JC. o ra 4 n a 一P ,A nno,J ,G ri . ,C me ,M. or, a m ,R ua
M. ,Doz . Srsrb ,M . T e tema t  ̄r a sror l,J , tak a a . h h r lsme e o S Ree i f n v
( E: pi) as uao prah EooiaMoeig 20 ,15 . N S a : m ltnapoc . cl c d ln . 0 0 (2 ) n i i gl l
6 0
[] 熊伟 , 5 李克锋 , 邓云等 . 一二 维耦 合温度模 型在 三峡 水库 水温 中的 应用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 ( 工程科学版) 20 ,3 . , 05 ( )
参考 文献 :
[ ] Olb 1 r ,G. .M  ̄ mac oe n ae qa t:sem ,l e,ad o T a e ta m d lgo w t uly t a s a s n i l i f r i r k

维护健康长江 促进“流域安全”

维护健康长江 促进“流域安全”

() 1从发展的时间尺度考虑 , 可持续发展可定义
为i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 “ 又不对后代人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需
作者简介 : 方子云(91 , , 黄梅人 , 12 一)男 湖北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 顾问 , 国际水资源协会终生会员 。
3 2
维普资讯
人与 自 然和谐共处 , 以人为本。

具体地说 ,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 , 不仅要将人为资 源而且也要将足够数量的 自然资源( 土壤 、 、 水 植物 和动物) 传给下一代 , 以继续 改善生活质量(97 18 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
() 3 水质标准。不 同用途 的水对水质 的要求不
同, 因此需制定不同用途水的水质标准 , 而且需对水 质进行监测和维 护 , 以满足这些标准。这些水 质标 准是为 了确保饮用水能够 比较合理地免受危害人类
因此 ,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 的和动态的概念 ,
它是经济问题 、 社会 问题 、 资源问题 、 环境 问题等相 互影响、 相互协调的综合体 , 并且随着社会和科学技 术的进步 , 会不断地对这个综合体 的组成部分进行 变革 、 提高 , 圆满地按时间 、 间和以人为本的指导 空 思想进行发展活动。
13 对可持 续 发展 的认 识 .
取得 了共识 , 后一会议则是提 出了可持续 发展 的 目
标, 使发展 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携起手来 , 共同走向可 持续发展的未来。会议将进一步促使 国际社会走向
“ 减少贫困与保护环境兼顾的道路”并通过 了“ , 执行
收稿 日 : 0 — 6 0 期 2 5 0— 1 0
关键词 : 流域 ; 水安全 ; 流域安全 ; 水资源 : 可持续利 用 ; 可持续发展 中豳法分类号 :V 1. T 232

第三章水环境与健康

第三章水环境与健康

物理污染指标
n 水温 它可影响到水中生物、水体自净和人类对水的利用。 n 色度 正常水为无色透明色度不超过15度 n 臭和味 清洁水不应有任何臭气和异味。 n 浑浊度 turbidity,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粒。1L蒸馏水中含1mg
硅藻土为1度。
n 总固体 悬浮和溶解性物质的总称。
将水蒸干测量溶解性物质要注意挥发性物质的损失。
第三章水环境与健康
第二节 水污染概况
一、我国水污染概况 水污染:
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 的自净能力,使水及水体底质的理化性质和环境中的生物特 性、组成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 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指理、化、生、放射性等特性改变。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如危害健康等。 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水质恶化。
只可作为水被生物性污染的参考指标。
3.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小于100个/ml
n 总大肠菌群 total coliform group 1.指一群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在37℃生长
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rs 内产酸产 气的革兰氏无芽孢杆菌。 2.作为粪便污染水体的指示菌的原因
①它是肠道中数量多而且较易培养的细菌 ②它在环境中生存条件与肠道病原菌相似 ③检验方法较简便。
COD是评价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
2.指标无法区分还原性物质的种类,是一项 表观总体指标。
n 生化需氧量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1.是指水体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微生物 分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BOD是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影 响BOD的因素是水中有机物和水温,
第三章水环境与健康
第三章水环境与健康

论人水和谐

论人水和谐
维普资讯
第3 7卷 第 5期
2 00 6年 5 月
人 民 长 江
Ya gz Rie nt e vr
Vn .7. o 5 13 N . Ma , 2 0 y 06
文章编号 :0 1 19 20 )5 0 1 3 10 —47 (060 —00 —0
以后“ 神道” 的内涵逐渐被淡 化 ,义 理” “ 即道德 的 内涵被 逐渐强 化 和深化 , 但是 ,自 之天” “然 与人类主体 的和谐统一始终是 中国
一是人 类利 用河 流并 听命 于河 流 的 自然 文化的传统。可以认为,天人合一” “ 的理念统摄了整个中国传 大体经历 了四个 阶段 : 统文化 , 了中 国人 的价 值取 向、 规定 思维方 式、 审美情 趣和行 为 阶段 , 大致相当于原始社会时期 。虽有 保护居民区的护村堤埂 ,
中国古代文化中很早就注意到人与 自 然的关系, 形成了“ 天
人合一 ” 的思想 观念 。它认 为 , 人与 自然 、 道与天道 、 人 人文 与 自 然是相通 的, 即宇宙真理 与人 生真 理是重 合一致 的。尽管这里 的“ 有“ 天” 自然 之天 ”“ 、义理之天 ” “ 、 神道 之天 ” 三方 面 的含义 ,
人 相联系 的范畴 , 了人 , 所谓价值 。人是不 同于一般 生 离开 就元 物 的高级生物 。 发展 成熟 到一 定 阶段 具有 超越 自我 的能力 。 人
人应该尊 重 、 保护 、 合理 利用 自然 , 实现人 与 自然的和谐相处 。 ()人水和 谐是 治水实 践 的更 高境界 : 水是 生命之 源 , 也是 文明之 源。人水 关系是人与 自然关系的核 心, 也反映 了人与社会 、 人与人之 间的关 系。充分认识人水和谐 的重要意 义, 深刻把握人 水和谐的丰 富 内涵 , 固树立人 水和谐 的核 心理 念 , 牢 积极 营造

饮水水质与健康-金银龙

饮水水质与健康-金银龙

饮水水质与健康金银龙一、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1、水约占人体体重的64.7%,成人每日的生理需水量为2.5-3L,人的一切生理生化活动都需在水的参与下完成。

人失水15-20%时,就有死亡的危险。

2、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人类80%的疾病与水有关,平均每8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每年有12亿人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患上多种疾病。

二、我国饮用水安全形势严峻1、水资源短缺中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只为世界水平的25%,全国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约有4700万人严重缺水。

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

2300,世界9200)3、 水源污染严重①2010年中国七大水系污染现状七大水系的408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9.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16.4%;Ⅵ类占23.7%。

②2010年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水质状况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1个,占3.8%;Ⅲ类的5个,占19.2%;Ⅳ类的4个,占15.4%;Ⅴ类的6个,占23.1%;劣Ⅴ类的10个,占38.5%。

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和总磷。

Ⅰ-Ⅲ: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Ⅳ类:适用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需求水域③废水排放量居高不下1990-2009年全国废水排放仍呈上升趋势,19年增加了235亿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超过环境容量。

全国废水排放情况4、污染物类型持续增加我国主要流域的有机物检出情况主要流域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珠江三角洲 松花江流域检出种类234599226317我国水体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人工合成有机物(农药等),天然大分子有机物(腐植酸、富里酸等)、藻类及其代谢产物、氯化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氯乙酸等)四类;目前全世界在水体中已检出排放量:亿吨有机污染物高达2,000余种,自来水中已检出765种。

我国长江嘉陵江重庆段已检出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酯,胡锦涛总书记于2005年1月11日对此专门做了批示。

长江流域水系连通性对河流健康的影响_张欧阳

长江流域水系连通性对河流健康的影响_张欧阳
因此 , 水系连通性是影响长江健康的重要因子 , 是 健康长江其他评价指标的联系纽带 。 但水系连通性好 并不一定意味着长江健康 , 水系连通性好与长江健康 是一个局部与全局最优的问题 。 从健康长江 3个方面 的标准来看 , 水系连通性对长江健康状况的影响主要 表现在对水质 、湿地生态环境 、水生动物资源 、防洪及 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影响 。
1 水系连通性对河流 健康影响的主要形式
1.1 基本内涵
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写的 《维护健康长江 , 促进 人水和谐研究报告 》中 , 水系连通性被定义为 :河道干 支流 、湖泊及其他湿地等水系的连通情况 , 反映水流的 连续性和水系的连通状况 [ 13] 。这一概念强调了河流 、 湖泊在水系连通性中的重要作用 。按照这种广义湿地 的定义 , 水系连通性可以理解为河流与与之相连接的 湿地之间的水流联系 。 在长江流域 , 水系连通性主要 包括河流与河流的连通性 、河流纵向连通性及河流与 湖泊的连通性 3种类型 。
澳大利亚政府 1992 年发起的河流健康计划就是按照 这一概念来进行河流健康评价的 [ 7] 。 K.Rogers和 R. Norris从管理的角度[ 8] , 将河流自然生 态特征维护与 生态服务功能的持续供给协调起来 , 认为健康的河流 不但保持生态学意义上的完整性 , 而且还应强调对人 类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 [ 9] 。澳大利亚 1994年发起的 河流评价计划 , 提出了 “健康工作河流 ”的概念[ 5] 。 澳
2 水系连通性对健康 长江的影响
2.1 对水质的影响
在我国 , 河流保护目前总体上处于水质恢复阶段 , 水污染是对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 16] 。 影响水体污染 的主要因素有 :① 污染物的种类 、性质和含量 ;② 水 体的物理化学条件 , 如水温 、流速 、流量 、含沙量及溶解 氧等因素 。 自净系数是反映 水体自净能力的 重要参 数 , 与流速密切相关 。具有不同连通特性的水体具有 不同的自净和降解能力 。 D.Fair计算了不同情况下的 水体自净系 数 f值 , 作为划分 水体自净 作用的标 准 。 计算水温 20℃时的 f值 , 其中小池塘和回水 f=0.5 ~ 1.0;滞缓的河流 、大湖或静止的水库 f=1.0 ~ 2.0;低 流速的大河 f=1.5 ~ 2.0, 正常流速的大河 f=2.0 ~ 3.0;流速很快的河流 f=3.0 ~ 5.0, 急流 和跃水 f= 5.0以上 [ 17] 。

健康长江指标体系研究

健康长江指标体系研究

健 康 长 江 指 标体 系 研 究
吴 道 喜 黄 思 平
40 1) 3 0 0 ( 长江 水利 委员 会 总工程 师办公 室 , 湖北 武 汉
摘 要 : 类 自诞 生之 日起 就 面 , 着 如 何 对 待 自然 的 问题 。 人 水 关 系是 人 与 自然 关 系的 核 心 。 正 确 处 人 临 理 河 流 保 护 与 开 发 的 关 系 , 促进 人 水 和 谐 的 重 要 战 略 选择 , 维 护 健 康 河 流 的 根 本要 求 , 人 类 社 会 在 是 是 是 吸 取 了发 展 过 程 中的 经 验 和 教 训 而 得 出 的必 然 结 论 。 当今 世 界 ,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进 程 中 , 多数 河 流 都 在 大 面, 临着人 类 不 恰 当活动 的 干 扰 和 胁 迫 。在 分 析 健 康 河 流 特 征 的基 础 上 , 步 提 出 了健 康 长 江 的 主 要 内涵 初
和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关 键 词 : 类 活 动 影 响 ; 江 流 域 ; 康 长江 ; 标 体 系; 系研 究 人 长 健 指 体
中 图 分类 号 : 5 2 X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 献标 识码 : A
1 概 述
作 为世界 第三 、 中国第一 大江 河 , 长江不 仅是 中
的重要 支 撑 。开 展 了大规 模 的水 土 流失 治 理 、 然 天
战略 基本 付诸 实施 , 江正 在成 为一条 洪行 其道 、 长 惠
泽人 民 的安澜 河 、 祉 河。 福
但是, 长江 仍 然 面 临着 比较 严 峻 的水 问题 。一 是 洪涝 灾 害仍然 威胁 着经 济社会 发 展。上 游洪 水来 量 大与 中下游 河 道 泄 洪 能力 不足 的 矛盾 仍 然 存 在 , 综合 防洪 体 系还不 完善 , 蓄滞洪 区建 设严重 滞后 , 支 流湖 泊 尚未进 行 系统 治理 , 主要 易 涝 地 区排 涝 能 力 严重 不足 , 山洪 灾害 缺乏 有效 的监测 和防 御措施 , 对 洪涝 灾 害依然 是 流域人 民 的心腹 之患 。二是 局部 地 区水 资源供 需 矛盾仍 较 突 出。长 江流域虽 然水 资源 总量较 丰 沛 , 由于 时空 分布 不均 、 但 水土 资源分 布不 均 衡 , 部地 区供 需 矛盾 日益 加 剧 。 由于 丰枯 变 化 局 较大, 长江 口受咸 潮入 侵影 响较 重 。同时 , 用水 浪费 严重 , 水 效 率 较 低 , 方水 GD 用 单 P产 出仅 为世 界 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二)治江事业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长江干流防洪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长江 巨大洪水来量与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的矛盾 仍然突出。
紫坪铺 岷 江 嘉 重 陵 庆 江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丹江口水库 宜昌 三峡 松 隔滋 河河 岩 沙市 45.0 虎 渡 河 洞 庭 湖 34.4 藕 池 河 城陵矶 柘林 修水
人类的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3、改造河流为人类服务的阶段
人类支配河流的能力远远 超过历史水平,但也带来 对河流健康的伤害
人水和谐的历史背景
(三)人水和谐是治水实践的更高境界
人类的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4、人类与河流和谐相处阶段
人类要由自然的主 人,转变为自然的朋友 和保护者
主要内容
(三)在行为上,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 之间的关系
行动措施: 宏观----针对某一流域或区域整体的措施 微观----针对某一具体工程或具体开发保护行为
人水和谐的主要内涵
(三)在行为上,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 之间的关系 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
水资源紧缺地区—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 洪水威胁严重的地区—科学规避洪水风险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特 色农业
人水和谐的历史背景
和 谐
事物 事物 元素 … … 元素 … 性质 性质 …
沟通 融合 既统一又转化
人水和谐的历史背景
中国文化思想很重视和谐
太 和 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 和 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 保 和 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和身心和谐
人水和谐的历史背景
“自然之天”、“义理之天”、“神道之天”
人水和谐的主要内涵
(三)在行为上,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 之间的关系 建立流域共同体
共同保护流域的责任和义务 经济社会发展的互相支持和帮助 非保护区域、非限制开发区域、经济较发达区 域,应当更多地承担起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主要内容
一、人水和谐的历史背景 二、人水和谐的主要内涵 三、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四、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对策 维护健康长江、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水资源配置的主要水源地 长江流域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18%,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
需水量图 6950 6160
全国总需水量 长江流域 1840 1936
2000年 2000 年
2020年 2020 年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水电开发的主战场 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 到2.46亿kW,平均每年需新增装 机800多万kW。大部分将集中在长 江上游和西南国际河流。 航运发展潜力很大 2020年长江干流航运货运 量将达到治人
人水和谐的主要内涵
(三)在行为上,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 之间的关系
保护与开发成为一对矛盾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 无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片面地、过分地要求 保护,禁止开发,是不现实的 把水用光喝光,不可持续利用,是不行的
在保护中促进开发 在开发中落实保护
人水和谐的主要内涵
天人合一
“自然之道”
“人文之德”
人水和谐的历史背景



“三才”理论
钱穆老先生把“天人合一”作为人 生最高追求,他认为 “天人合一” 的理念统摄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
人水和谐的历史背景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 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认为,价值是人类 对客观对象与自身联系的评价范畴。 极端的人类中心论 人是万物之灵 极端的自然中心论 以生态为中心、一切顺应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 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
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由 于标准低、病险多,其灾 害面大、损失重等问题日 益突出。 山洪灾害已成为长江流域洪灾 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 。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二是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但是局部地区的水质 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日趋明显。 水资源丰沛:56万m3/km2,约为全国均值的2倍 时空分布上不均匀,水旱灾害频繁
主要内容
一、人水和谐的历史背景 二、人水和谐的主要内涵 三、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四、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对策 维护健康长江、
人水和谐的历史背景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和谐的理念与中国古代的和合 和合思想一脉相承 和合
和谐
“以他平他谓之和。” “谐,詥也。此与龠部龠皆 异用,龠皆,专谓乐和。”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长江流域大多数湖泊、干 流沿岸城市水域以及相当多的 支流水质污染严重。
部分地区工程性缺水 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三是水资源开发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是保护与开 发的矛盾日益突出。 可开发水能资源的开发率不到30%,其中水能资源 富集的长江上游地区不到5%,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 的潜力。 长江流域湖泊面积减少了40%,天然湿地萎缩了38%, 城市近岸约600公里干流河段的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岷江上游干支流水资源分布图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局部地区水电的无序 和过度开发,已经引起 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受 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怒江—萨尔温江全长 3240km;总流域面积32.5 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 2520亿m3;河口多年平均 流量8000m3/s; 我国境内怒江长2020km; 流域面积13.6万km2;年 径流量710亿m3
人水和谐与健康长江
和谐社会的六个建设目标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水资源: 基础性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经济资源 社会性的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 衍生性的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 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 控制性要素
水利工作涉及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人 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与人之间多方面的和谐 和谐 与人 担负着重要职责。 长江水资源问题是我国水问题的缩影, 治江工作集中体现了水利工作的基本要求。
素有“黄金水道”的誉称,干支流通航里程6.36万 km,占全国的50%,2005年干流货运量达7.6亿吨。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长江流域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内经济增长潜 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提供更高 的防洪安全保障,更加合理的水资源调配,更 加稳定的河势,更加好优良的生态环境。
局部河势调整,可能出 现新的险情。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河道蓄泄关系发生变化 可能影响防洪总体布置。
江湖关系的变化。
消落区可能引发水环境安全问题。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五是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迈出新的步伐,但是真正建 立民主、协调、权威、高效的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 体制和机制,还面临着复杂的矛盾和艰巨的任务。 流域统一管理还遇到不少矛盾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一)长江的重要地位
中国每三方水就 有一方是长江水 每三个人就有一 个是长江人 每三元GDP就有一 元来自长江流域
水资源总量 36.5
总人口 33.35
GDP
37
长江流域 全国 50% 100%
0%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长江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 经济可开发量分别约占全国的40%、48%和60%。
人水和谐的主要内涵
(二)在思路上,要从单纯的治水向治水 与治人相结合转变
小洪水、高水位、大灾害 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陷 水质污染,功能丧失 水土流失,淤塞河道湖泊
人水和谐的主要内涵
(二)在思路上,要从单纯的治水向治水 与治人相结合转变
过去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人水关系紧张,表现在水上,根子在岸上,在人类方面
肆意向河道倾倒工程废渣,致使岷江河道不断变窄。
岷江流域开发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四是水利水电工程建成与运用极大地增强了长江的 服务功能,但是工程的累积影响将逐步显露并带来 新的矛盾和问题。 从系统的角度深入研究梯级开发的叠加累积影 响,积极探索梯级水库的高效联合调度模式。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三峡工程的蓄水运用,改变了长江中下游河道的 来水来沙条件,干流河道冲淤特性、河势及江湖水沙 关系等将发生新的变化。 沿程普遍冲刷,影响已 有护岸及堤防工程的稳定。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应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积极、科学、合理开 发利用的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正确 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以及移民安置等问题。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争抢水电建设的新一轮“跑马圈水”之风 骤然兴起,掠夺式的水电无序开发 ,川西平 原生态保护屏障岌岌可危。
岷江流域开发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人水和谐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和恩格斯既高度赞扬人 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方面所取得的 巨大成就,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对社 会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推动 作用,同时也指出人类在改造自然 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盲目性。
滥伐森林
得到农田
不毛之地
人水和谐的历史背景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 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 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 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 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 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 了”。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 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 推进的发展阶段。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发展的理念和模式发生了深 刻变化。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治江事业的发展更需要强化社会管 理,善于协调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 利益博弈。
治江事业的阶段性特征
解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既不能离开中国国 情,也不能离开流域实际。 治理和开发又必须是可持续的,要从治理开 发为主转变为保护与治理开发并重。
尚需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全面落实法律法规授权 的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