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综合测评加分细则(2012学年度)
综合测评部分加分细则

综合测评部分加分条例
专业创新分:
一、考证只加当年的分,大二已经加了的不再加,但英语四六级每年都加(四级1分,六级2分,不累加)。
二、
三、机器人比赛在同一比赛中获多个奖项,只取一个最优成绩,不累加;但在不同比赛中获奖则可累加(如“广茂达杯”和ROBCUP公开赛可累加)。
数学建模和数学竞赛等也加专业创新分,具体如下:
四、
五、师范生参加“五月红花”加入到专业创新分一栏,只加院级,不加校级。
参加加1分社会实践,获奖只取一个最优成绩
六、普通话通过者加0.5分专业创新分
七、科研立项结题的,组长加0.7分,组员加0.3分
非专业创新分
一、投稿(上限是1.5分)
二、古典诗词
部分操行分
一、班长、团支书以及辅导员助理社会实践和德育各加4分,其他
班委由班长团支书酌情给分,社会实践和德育上限各2分,下线1.5分
二、党建工作人员,社会实践和德育各加2分
三、寝室长社会实践加1分
以上各项加分取最高分,不累加。
综合测评加分细则

综合测评加分细则⽣化学院2012年综合测评说明总则⼀、学⽣综合测评内容:以德育、学业、能⼒、个性发展为⼀级评价指标,其中德育、学业、能⼒为基本指标,个性发展为附加指标。
⼆、学⽣综合测评总成绩的构成、⽐例和计算⽅法:1.学⽣综合测评总成绩由基本成绩和附加成绩两项组成。
其中基本成绩包括德育测评成绩、学业测评成绩和能⼒测评成绩,附加成绩即为个性发展成绩。
2.学⽣综合测评⽐例:德育测评占15%,学业测评占70%,能⼒测评占15%。
个性发展测评则以附加分形式,采⽤加分办法,最⾼可加总权重的40%。
3.计算⽅法:综合测评总分=德育测评分×15%+学业测评分×70%+能⼒测评15分(占综合测评总分15%)+个性发展测评分(0-40分)4.毕业⽣综合测评总成绩由各学年综合测评成绩的平均合成。
三、各班或同级同专业按学⽣学年综合测评得分的⾼低及名次进⾏评奖评优。
如有同分,优先考察学业测评(权重越⾼的优先考察)有过课程不及格的,不予参加校各类奖学⾦的评定。
四、各加分项⽬申报时间(除特别注明外)为2011年9⽉1⽇⾄2012年9⽉8⽇⽌。
五、⽣化学院成⽴⽣化学院综合测评考评⼩组,由党总⽀副书记、教学副院长、辅导员、教务员组成,组长为学院党总⽀副书记,下设办公室,地点为C2-655。
加分细则⼀、德育(⼀)德育测评内容和⽅法1.德育测评主要考核学⽣政治思想及⽇常道德⾏为规范的总体表现,从政治思想、社会责任、感恩诚信、⽂明守纪、勤俭⾃强等五个⽅⾯进⾏评价。
德育测评总分值最⾼为15分,最低0分,不出现负分。
2.德育测评总分值由总体印象分和奖惩分两部分组成,两者分别占德育测评总分值的70%和30%。
评价者参考学校对德育测评提出的五⽅⾯基本要求对评价对象打出总体印象分,其中⾃评占10%、同学互评占60%、班主任评议占30%;奖惩分以学校和⼆级学院规定的各观测点分值为依据进⾏加减分。
3.德育测评成绩计算公式为:德育测评成绩= [总体印象分×70% + (0-30分)]×15%(⼆)德育测评指标体系1.注:学院⾃⾏设⽴加减分项⽬,最⾼限加(或减)10分;优良学风班、先进团⽀部两者不可累计加分。
计算机系综合测评实施细则

计算机技术系综合测评实施细则学业表现测评加分1、凡在院、市、省报刊上发表文章者分别加1、4、6分,有多篇可累加。
2、该学年通过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 / B级或大学英语二级、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者分别加2、4、6分。
3、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者,每项加15分。
专利成果为多人合作的,按第一申报人高于其他申报人的原则来分配相应级别的奖励分。
4、该学年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过一级、二级者分别加2、4分。
5、该学年获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者分别加1、3、5分。
(没有分等级的证书加3分,与专业不相关的其他证书不加分。
)6、参加高职高专各项技能竞赛获奖者,省级4分,国家级6分。
(计算机全国综合应用能力大赛……)思想品德加分:1、在校风、学风建设中,表现突出,受到院、系通报表彰者,分别加8、5分。
(获得校级的评优加8分,系级评优加5分,社团内部的评优不加分)2、见义勇为,受院、系表彰者分别加5、3分。
3、争做好事、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加3分。
(迎新志愿者、欢送毕业生志愿者加3分)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三下乡、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等),被学院评为积极分子的加3分。
(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交社会实践心得、报告者加2分)(以上项目属同一行为者按最高级别加分一次。
)5、参加无偿献血但因体检不合格未献血者,加1分;无偿献血者,加3分。
(需提供证明)6、院、系学生干部加5分;班级学生干部、学生会干事及学生社团主要负责人(会长、副会长)加4分。
(担任不同机构多个职务的可以叠加,任职满一年的按照以上加分,满一个学期者按50%计算)7、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包括思想教育、社会服务、班、团活动等)每次加1分。
(学校或者系里指定名额要求参加的讲座或者其他的集体活动,有记录或者证明者每次加1分。
)8、凡被学院评为“文明宿舍”,该宿舍每人加1分,舍长加2分。
9、被评为先进团支部、先进班集体的班级成员,本人没有违纪现象的加2分。
10、一学期全勤者加5分。
综合测评加分细则

办公室加分细则
智能分
1.国二,英语四.六级,软考的证书 +4分
2.英语三级.省二的证书 +3分
3.计算机一级,普通话证书 +2分
体育加分
权重分
1.班干成员:班长.团支书每人加四分;其他班干每人加俩分
2.主席团成员:主席团委副书记,每人加4分;副主席各位
主任每人加5分
3.部门成员:部长,每人加4分;其他干事;每人加2分(部门加分不可叠加,如果有同学加了好几个部门,则只按加了一个部门加分)
操行分
1.若操行分慢90分。
则对其额外加3分智能分
2.若参加一些活动和帮学校办事经领导批准后可获得相应的操行分加分
注意:
1.权重分和智能分总分不能超过90分
2.三好优干.先进个人.优秀志愿者等证书不对其加分
3.若加分于学生手册有冲突,则以学生手册为准
消分
1.田径队可消晨跑的分
2.体育部和篮球队可消晨跑和晚自习的分
3.因部门有事而缺席则必须要有部门部长的签字才能消分,名单有部长加到办公室统一消分
4.其他部门消分在得到相关负责老师的允许下可消分
5.因校或院里有事则根据具体情况消分
6.其他情况则必须有请假条(请假条必须有本班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签字才有效)才能消分。
综合测评参考加分标准(1)

2011-2012年度综合测评参考加分标准综合测评总分=(学业×0.7)+(德育×0.2)+(文体×0.1)学业汇总后(学业成绩平均分+加分项)x 0.71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425分以上加0.5分六级考试425分以上加1分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及以上+0.5)3 其他考试全国性考试,如商务英语证、翻译证,教师资格证等(各加0.5分)德育基本分70分,汇总后为:(70+加分项或减分项)x0.2加分项(加分累计不能超过30分)1 担任院、学部、班、学生社团等各类学生干部满一年且表现良好院级系部加+8 学生社团班+6分2 军训积极分子加3分;军训单项奖加2分3 迎新工作积极分子加2分;4 文明宿舍(每人三等奖加0.5 二等奖加1分一等奖加2分,宿舍长多加1分)5 无偿献血2分/次;6 打扫课室卫生1分/次;7 共青团表彰学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加3分;学院优秀团干、优秀团员5分;广工大优秀团干、优秀团员7分;8 三下乡活动2分9 饭堂餐具回收活动每次2-3分(根据实际表现情况);10 科技竞赛获奖+2分11.在学院学报或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分10 其他未提及之项可酌情加分。
扣分项(累计扣分不超过70分,铅笔填写)留校察看-50记过处分-40严重警告处分-30警告处分-20受学院通报批评-10受系部通报批评-5文体基本分:60分汇总后(60+加分项)x0.1加分项(加分累计不超过40分。
)1 学生手册知识竞赛2分;2 SING势力英语歌唱比赛2分;3 “新生杯”篮球赛2分;4 校运会2分5 第一届班际拔河比赛2分;6. 迎新晚会2分6寝室形象设计大赛2分7女生节系列活动2分8生活达人比赛2分9第八届班级辩论赛2分10外研社杯CCTV演讲比赛2分11PPT演讲大赛2分12党史我来讲2分13母亲节系列活动2分14感恩心意传递活动2分16“三爱一奉献”朗诵比赛2分18 网络安全文章1分/篇19 图书馆征文1分/篇20合唱2分21其他未提及的各项活动可酌情加分(*活动中需获得名次)(不过超1分)**以上所填内容及加分情况学部和学院会严格审核请各位同学如实填写如发现弄虚作假,后果自负。
学生综合测评加分细则

学生综合测评加分细则一、学习成绩评定(Z)1、加分项目:成绩绩点积分(Z1),英语和计算机等级加分(Z2),学生本学年成绩平均绩点(J)2、加分方法:Z=Z1+Z2,Z1=(J-1)*10+60二、素质拓展测评(N)1、加分项目A、发表学术论文(N1)详情见学生手册B、科研成果与科技发明(N2)详情见学生手册C、学科与文体竞赛(N3)详情见学生手册注:1、包括参加红歌,阅兵,手绘获奖,足球篮球排球校级院级比赛获奖,运动会获奖,健美操获奖,卡拉OK大赛获奖等2.、不同项目获奖课累计加分,同一项目获不同等级奖,只记最高分,不累加3、个人获奖加满分,团体获奖主要负责人加满分,其他成员按相应项目分数减半4其他学科及文体竞赛加分情况见下表:名次获奖等级国际竞赛全国竞赛省(市)级竞赛校级竞赛院级竞赛1 一20 15 12 10 6 2-4 二15 12 10 8 45-8 三12 10 8 6 2鼓励奖10 8 6 4 1D、社会工作(N4)注:1、包括在校级院级学生会、编辑部、素拓部,班级,社团等团体中的主要负责人所属团体干事(5分)、班级加分参照注32、寝室长(2分)、楼层长(5分),归入社会工作中加分3、担任学生干部不足一学期的,不予加分;班级每学年:班长、团支书(8分),其他学生干部(5分);兼任多职务的,只记最高分,不累加;任职半学年的加分减半4、此项加分上限10分5、详情见学生手册116页附表九E、社会实践(N5)详情见学生手册注:1、院级(2分)校级(5分),其他学生会社团、班级先进分子之类均不予加分。
2、此项加分上限10分F、发表文学、艺术、新闻等作品(N6)注:1、不同作品可累计加分,校级每篇(4分),院级每篇(2分)2、同一作品在不同刊物上发表,只记最高分,不累加3、集体作品第一作者加满分,其他作者按相应项分数减半4此项加分上限10分5、详情见学生手册116页附表十一2、加分方法:N=N1+N2+N3+N4+N5+N6N<=100三、基本素质测评(D)1、加分项目(Dn)法纪观念、学习态度、集体观念、社会公德、生活态度、个人品德、身心素质注:1、基本素质基准分控制在70-80之间2、每项打分控制于8-10分之间,最多可打4个10分,3、每位学生此项测评得分(扣除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的算术平均值之和为该学生的基本素质评议得分(Dn)2、扣分项目(D10)3、奖励加分(D9)注:包括无偿献血(2分)星级宿舍获奖,室歌PK赛获奖,寝室文化月获奖等, 详情见学生手册110页4、加分方法:D=Dn+D9-D10四、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总积分(S)S=D*25%+Z*55%+N*20%。
2010级综合测评得分细则

2010级综合测评得分细则智育:一、2012-2013一学年成绩。
(以辅导员提供的成绩为准)二、学科竞赛:1.校级学科竞赛:参加者:0.1分/人获奖累计0.12.省市级学科竞赛:参加者:0.2分/人获奖累计0.33.国家级学科竞赛:参加者:0.5分/人获奖累计0.5四、英语四级:2分/人六级:3分/人(注:通过的时间为2012.12—2013.06,取最高一项加分,不累计)五、计算机一级:0.5分/人二级:1分/人三级:2分/人四级:3分/人(注:通过的时间为:2012.09—2013.06,取最高一项加分,不累计)六、科技论文和科研活动加分参照学生手册。
德育:一、校级:1、征文:优秀0.3/人三等奖0.5分/人二等奖0.6分/人一等奖0.8分/人2、竞技类比赛:获奖得分依情况而定基础分0.2分/人,依次向上累加0.1分/人3、校报类发表文章:0.8分/次网站上发表:0.5分/次(两者中都出现只加校报分)4、文体活动:组织者0.2 参加者0.1 (150人以上的活动)(即组织者又参与者取最高一项)。
个人或团体获奖三等奖0.4分/人二等奖0.6分/人一等奖0.8分/人。
(以上需提供证明)二、院级1、征文:优秀0.2分/人三等奖0.3分/人二等奖0.4分/人一等奖0.5分/人2、文体活动:三等奖0.2分/人二等奖0.3分/人一等奖0.4分/人(60人以上的活动)。
三、表彰:1、省级先进个人1分/人省级先进集体0.6分/人2、校级先进集体0.3分/人3、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三好优秀生0.5分/人4、院级先进个人0.2分/人四、校级及以上社会实践活动加分参照学生手册。
(所有表彰需提供证书)五、班委及在校团委、学生会工作人员加分:(就高加分,不累加)班长2分/人团支书1.5分/人其他班委0.8分/人学生会主席团2分/人助理 2.5分/人。
(此次计算的是1学年的分数,只当了1学期的干部按相应分值的一半计算)党支部:副书记0.8分/人组织委员0.5分/人宣传委员0.5分/人支部成员0.2分/人。
计算机最新综合测评评分标准

综合测评评分细则(日期:2010 年9月05日—2011 年8月22日)对本次综合测评有意见、建议、疑问的同学可向本班综合测评小组、院系辅导员助理、辅导员提出。
原则上先向本班综合测评小组反映。
综合测评总分=德育*20%+智育*60%+文体*10%+能力*10%德育测评德育总分=基本分+形势政治教育课得分+奖励分-扣分一、基本分(60分)1、违纪-1分(有被处分或被警告的事实)2、劳动考勤-1分(缺勤次数多或劳动态度明显恶劣)3、社区表现-1分(表现特差,被社区点名通报批评)4、考试-1分(有补考,作弊或早读、正课缺勤情况)◆各班综合测评小组操作扣分项目、加分项目时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根据具体事实以及相关的材料证明做事,不能凭主观想象。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得分=个人考试成绩÷年级最高分*100*0.2按规定要求参加校、院系形势与政策报告会或其他形式学习活动,无故缺席者每次扣2分(没有考试分数的,统一加18分,老师或副班有记录缺勤的除外)三、奖励分=个人奖励分÷班级最高奖励分*100*0.2◆1、优秀团干、优秀党员、十佳团支书(省,省以上+10分;校级+6分;院系+4分)2、优秀团员及其他各类先进分子者(军训积极分子,优秀干事,优秀部长、优秀教官、优秀通讯员,校园先进文化个人等)(省,省以上+10分;校级+5分;院系级+3分)3、同类称号重复获奖的按最高获奖级别计分,如获了校优秀党员和院系优秀党员只按校优秀党员加一项分◆4、所在班级、团支部被评为全国、省级、市级先进集体(主要贡献者+8分;其他一般成员+3分)(先进集体一般有五四红旗团支部,校园文化先进班,文明班集体等,注:各协会各部门得了先进集体不能加在德育模块)5、所在班级、团支部被评为校级先进集体(主要贡献者+6分;其他一般成员+2分)6、所在班级、团支部被评为院系级先进集体(主要贡献者+4分;其他一般成员+1分)7、同类称号重复获奖的按最高获奖级别计分,如获了校五四红旗团支部和院系五四红旗团支部只按校五四红旗团支部加一项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系综合测评加(扣)分项目细则(2012学年度)一、注意事项:1.初表用铅笔填写;2.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如成绩相同,须保留多一位小数);3.补考、重修者以补考前实际分计;4.综合测评考核参考时间:2012年7月3日——2013年6月30日。
二、综合测评测评程序:1.每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周(毕业班在该学年度的第二学期第一周),计算机系由党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代表成立计算机系综合测评评定领导小组,以《韩山师范学院学生综合测评条例》为准则,根据系的实际情况制定《计算机系综合测评加(扣)分细则》。
2.各班以《计算机系综合测评加(扣)》分细则》为依据,开展学生自评,并填写初表(铅笔),学生自评一定要属实,如发现弄虚作假情况系里将给与处分,取消其评奖评优资格。
3.各班成立班级综合测评审核小组,由班主任和主要班干组成,另加两名学生代表作为监督,对同学自评情况进行计算审核,并统计数据,填写《xxxxxx班综合测评统计表》(xls 格式)。
4.班级按测评结果由高至低排名,在班上做第一次公示。
若有异议,应在一天内向测评小组提出并提供相关证明;由班级测评小组进行审核,若属实应做出校正。
5.班级第二次公示。
如无异议,则班级不再做任何修改,并把同学的综合测评结果呈送系里审核。
(注意,上交时《合测评统计表》请按学号顺序排列,转系生、插班生置后。
)6. 计算机系综合测评评定领导小组将对各班测评情况进行审核。
审核后,第三次公示。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均可提出,同时须提供相关证明,系级重新审核并公示第二榜。
7. 各班依据最终公示结果进行人民奖学金和各项优秀奖项的评定。
上学年有重修、补考记录者不能参加任何评奖和评优。
8. 《计算机系综合测评加(扣)》分细则》的解释权归计算机系综合测评评定领导小组,如有问题班里统一收集整理后向系综合测评评定领导小组反映。
三、综合测评加分扣分项目细则为了更细致、更完善地体现我系学生综合测评的加分情况,以《韩山师范学院学生综合测评条例》的加分标准为前提,根据我系的实际情况制定数信系综合测评加分扣分项目细则。
(一)品德分品德行为表现由基本分(60分)、附加分(40分)、扣分三部分累计构成,计算方式:基本分+附加分-扣分。
附加分为40分,超过40分以40分计。
加分项目:1、获校“优胜宿舍”、系“优胜宿舍”例: 校优胜宿舍(每次 & 0.5)系优胜宿舍(每次 & 0.2)校优秀学生党员宿舍(& 0.6)系优秀学生党员宿舍(& 0.3)系寝室文艺大赛优秀宿舍(& 0.3)(注:本项累计不超过3.5分;评为校“文明宿舍”的室长另加 &0.5。
)校“寝室文艺大赛”(摄影大赛作品征集:一& 0.5二& 0.4三& 0.3)优秀奖& 0.2 十佳寝室 & 1 百优寝室 & 0.8 最佳创意奖 &0.5最佳组织奖&0.5十佳摄影奖&0.5参加& 0.1)“文明标语”征集活动(一 & 0.5二 & 0.4三 & 0.3优秀 & 0.2参加 &0.15)2、在校、系或社团主办杂志主办的刊物或活动上发表文章例:在校内刊物《晓舟》、《院报》、《社团天地》、《韩师青年》等发表文章。
(每篇 &0.4)校运会期间发表通讯稿(以播出的为主每篇 &0.3)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一& 1二 & 0.7三& 0.5优秀& 0.3)3、校、系各主要活动后勤服务人员(非主办方成员和校学生会、院系分团委、学生分会干部干事)例:“等级考试”、“试讲比赛”、“校运会”、“迎新晚会”、“三笔一话”等各类活动后勤服务人员( 以签名为实每次 & 0.1 )注:校学生会、系分团委、学生分会干部、干事参加的后勤工作统一由辅导员根据个人主要表现酌情加分,属于校学生会的干部届时应提供校团委会出示的参加活动证明。
4、校系各类活动与社团的积极分子以及先进个人称号各类先进个人(国家级 & 8 ,省级 & 4 ,市级 & 2 ,校级 & 1.5,系级& 1)例:“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优秀教学信息员”、“校园精神十佳”、“优秀青年志愿者”、“三下乡先进个人”、“优秀副班长”、“课前十分钟自由演讲优秀演讲者”(注:获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不加分)各类校系社团积极分子、校系各部门积极分子 & 15、各种以签名为实的义务劳动、公益活动例:“图书馆义务劳动”、“整理书籍”、“打扫卫生” (以上每次& 0.1) (注:本项活动累计加分不超过0.5分)“校迎接新生,走访新生”、“社会实践”、“走进独居老人爱心服务活动”、“与南春互助会合作到市区帮忙清点捐款箱”、“蒲涵学校宣传安全教育”、“手工品义卖”、“电协市区义维”等公益活动( 以上每次0.2) (注:本项活动累计加分不超过1分)6、发扬“互助互爱,拾金不昧”精神的行为例:“义务献血”(每次 & 3)、“捐款”(每次 & 0.2)、“捐书”(& 0.2) 、“拾物归主”(& 3)、“见义勇为”( & 5 ) 等。
注:“捐款”必须是系或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爱心基金捐款,“拾物归主”、“见义勇为”必须以辅导员的记录备案为证。
7、校、系学生会负责人干部、干事、班干团干、兼职学生辅导员、教学信息员、宿管小组成员、宣传小组成员、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晓舟》编辑部成员、校通讯组成员、《韩师青年》工作人员、校报工作人员、广播台工作人员等例: 校学生会主席 & 7学生兼职辅导员 & 7(可另加)学生会副主席、团委助理书记 &6系学生分会主席 & 5.5校团委会委员、校学生会委员、笔架山各部长、系学生分会副主席、年级团总支书记 & 5校学生会各部门副部长、系分团委、学生分会各部长、班长、团支书、学生党支部委员 & 4.5校通讯组成员、校报工作人员、广播台工作人员 & 4.5(可另加)校教学信息员 & 4 (可另加)校团委、学生会、笔架山、《韩师青年》干事、系分团委、学生分会干事 & 3.5系宿管小组成员、各班副班长 & 3.5各班委团支委、系宣传小组成员、系啦啦队成员(领队另加1)、《晓舟》编辑部成员、朋辈心理咨询员& 3助学金评定小组成员& 2系升旗手(& 1)(可另加)(注:a 院干系干班干以高分的上报,不得重复加分,除非后注“可另加”字样;b 校通讯组、校报、广播台、《韩师青年》成员投稿、编辑、播音、发行等份内工作一律不得另加分;c 助理班主任不加分。
)8、参加校、系讲座或者课堂培训以及各类活动的啦啦队系安排的各类讲座、活动每次 & 0.1 (注:本项活动累计加分不超过0.5分)系安排的各类比赛、活动啦啦队每次 & 0.1 (注:本项活动累计加分不超过0.5分)9、各社团、志愿者服务队主要负责人(包括团长、会长) (可另加)例:“行知教育协会会长”,“羽毛球协会会长”,“文工团团长”等校级社团负责人(一年任满 & 4.5 ) 校级社团副负责人(一年任满 & 4 )系级社团副负责人( 一年任满 & 3.5)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 5 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 & 4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各分队队长& 3.5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员 &3 (注:志愿者成员不再加每次志愿服务活动分,如义教、迎新生、公益服务等)系“青年志愿者活动月”获奖班级成员(一& 3二 & 2三& 1优秀& 0.5)获“先进团支部”班级成员 & 3(注:获“优良学风班”的班级成员不加分。
)10、被邀请参加各类交流会、比赛等的嘉宾(每次 & 0.1 )11、系各项活动评委(每次& 0.1 )12、系辩论队教练(& 2)扣分项目:1、未经请假而在政治学习、组织生活、社会实践、升国旗仪式等按规定应参加的集体活动中缺席的,每次扣2分,不按时提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扣3分。
2、在校、系级宿舍内务卫生检查中被列为“警告宿舍”,该室成员每人每次扣2分、1分。
3、有弄虚作假行为、剽窃他人成果、骗取荣誉或者经济资助等行为,视其情节扣12分以上。
4、参加非法组织和非法集会、游行,乱张贴大小字报,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者,视其情节扣20分以上。
5、除上述内容外,凡有违反党纪团纪,违反学校管理制度,违背社会公德现象或有不文明等行为,受口头批评扣2分,受通报批评扣5分,警告扣8分,严重警告扣12分,记过扣20分,留校察看或留党留团察看扣30分,开除党籍团籍扣50分。
(二)学业分学业表现由基本分(90分)、附加分(10分)、扣分三部分累计构成,计算方式:基本分+附加分—扣分。
附加分为10分,超过10分以10分计。
学业基本分包括学年所有必修课和限制选修课的成绩。
课程科目如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计分的,则分别以90分、80分、70分、60分、0分折算。
学业基本分的计算公式为:∑(单科成绩×该科学分)÷∑学分×0.9。
加分项目:(以下“一”表示第一名,“二”表示第二名,以此类推。
)1、参加由学校各部处、团委主办的文化科技、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例:校“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比赛(一& 0.7二& 0.6三& 0.5优秀& 0.2参加& 0.15)校各类主题征文比赛 (一& 0.7二& 0.6三& 0.5优秀& 0.2参加& 0.15)校各类演讲比赛(如:一二九演讲比赛)(一& 0.7二& 0.6三& 0.5优秀& 0.2参加& 0.15)校园网络创业文学创作大赛 (一& 0.7二& 0.6三& 0.5优秀& 0.2参加& 0.15)校园文化艺术节各项专业技能比赛(含系承办比赛,如:第八届文化艺术节之网页设计大赛)(一& 0.7二& 0.6三& 0.5优秀奖& 0.2 参加& 0.15)校职业规划、简历大赛(一& 0.7二& 0.6三& 0.5优秀& 0.2参加& 0.15)校“说课”比赛(一& 0.7二& 0.6三& 0.5优秀奖& 0.2参加& 0.15)2、参加由系主办的文化科技、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例:系“班际网页设计比赛”(一& 0.4二& 0.3三& 0.2参加& 0.1)系职业规划、简历大赛(一& 0.4二& 0.3三& 0.2参加& 0.1)系“三笔一话”师范生技能(一& 0.4二& 0.3三& 0.2 优秀奖& 0.15参加& 0.1)系各类主题征文比赛(一& 0.4二& 0.3三& 0.2优秀& 0.15参加& 0.1)系各类演讲比赛(一& 0.4二& 0.3三& 0.2优秀& 0.15参加& 0.1)系数学建模竞赛(一& 0.4二& 0.3三& 0.2参加& 0.1)系“说课”、“试讲”比赛(一& 0.4二& 0.3三& 0.2优秀奖& 0.15参加& 0.1)3、参加由校各社团主办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例:校“英语风采”大赛(一& 0.2二& 0.15三& 0.1优秀& 0.05参加& 0.03)校“迎新”书法比赛(一& 0.2二& 0.15三& 0.1优秀& 0.05参加& 0.03)校“书法擂台赛”(一& 0.2二& 0.15三& 0.1优秀& 0.05参加& 0.03)校“中英文”诗歌朗诵比赛(一& 0.2二& 0.15三& 0.1最佳创意奖& 0.05参加& 0.03)校“诗歌创作”大赛(一& 0.2二& 0.15三& 0.1最佳网络人气奖& 0.05参加& 0.03)校“长鸣杯”演讲比赛(一& 0.2二&0.15三&0.1参加&0.03)校“创新”试讲比赛(一& 0.2二&0.15三&0.1参加&0.03)4、参加各类文化知识竞赛(此项活动不管主办单位是校级或者是系级,加分一致)例:网络知识竞赛、消防知识竞赛、维权知识竞赛、计算机硬件知识竞赛、法律知识竞赛等(一 & 0.5 二 & 0.4 三 & 0.3优秀奖& 0.2 参加& 0.1)5、通过各类技能考试并获得证书例:“计算机等级考试”(非计算机专业)( & 0.6)、“普通话等级考试二乙” ( &0.4)、“技术资格考试” ( &0.6 )、“程序员”( & 1 )、“软件设计师”( &1 )、“网工” ( & 1 )、“网管” ( & 1 )、“系统分析师” ( & 1 )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