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防范机械伤害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自查记录表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自查记录表1. 背景介绍机械伤害是指由机械设备或物体对人体造成的损害,通常发生在工作场所或日常生活中。
机械伤害可以包括切割、压碾、撞击等各种形式。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预防机械伤害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名为“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自查记录表”的工具,用于帮助企业、组织或个人进行机械伤害的自查与记录。
2. 自查记录表内容2.1 基本信息•单位/个人名称: [填写单位或个人名称]•自查日期: [填写自查日期]•自查人员: [填写自查人员姓名]2.2 自查范围请勾选适用项:•☐工作场所•☐生活环境•☐其他(请具体说明):2.3 自查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以下内容:A. 机械设备及工具检查序号设备/工具名称是否存在异常异常描述1序号设备/工具名称是否存在异常异常描述23B. 工作场所安全检查序号检查内容是否存在异常异常描述123C. 工作人员安全培训记录请填写工作人员接受机械伤害防护培训的情况:•培训日期:[填写培训日期]•培训内容:[填写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填写培训人员姓名]2.4 自查结果与整改计划请根据自查情况,填写以下内容:A. 自查结果请勾选适用项:•☐存在机械伤害风险•☐部分存在机械伤害风险•☐不存在机械伤害风险B. 整改计划如果存在机械伤害风险,请填写整改计划:1.[填写整改事项]2.[填写整改措施]3.[填写整改责任人]4.[填写整改期限]2.5 自查记录签字请自查人员在以下位置签字确认自查结果:•自查人员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3. 使用说明3.1 填写方式请使用电子或纸质形式填写本记录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关内容。
3.2 自查周期建议定期进行机械伤害的自查,具体周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3 整改措施执行与跟踪对于发现的机械伤害风险,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并跟踪执行情况,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机械设备(含船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检查记录表

附件5
机械设备(含船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检查记录表
单位名称:检查日期:
表2.1 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一般要求安全检查表格
表2.2 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表格
表2.3 门式起重机安全防护装置检查表格
*未设置或失效则应停用
表2.4 流动式起重机(汽车吊、履带吊)安全防护装置检查表格
*未设置或失效则应停用
表2.5 塔式起重机安全防护装置检查表格
*未设置或失效则应停用
表2.6施工升降机安全防护装置检查表格
*未设置或失效则应停用
表2.7 架桥机安全防护装置检查表格
*未设置或失效则应停用
表2.8 船机设备检查表格
检查组成员签字:单位负责人签认:。
机械伤害防护设施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依据
是设备上供人员作业的工作位置,应安全可靠。其工作空间应保证操作人员的头、臂、肩、手、腿、足有充分的活动余地。危险作业点,应留有足够的退避空间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2.7
2
生产设备必须保证操作点和操作区域有充足的照度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2.8.1
3
人员一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以避免在运转时与其接触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3.1.1
4
设备运行时,操作着需要接近的可动零、部件,必须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3.1.2
5
若可动零、部件(含其荷载)所具有的功能或势能可引起危险时,则必须配置限速、防坠落或防逆转装置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3.1.6
8
生产设备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4.2.2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3.1.4
6
不经常进行调节和维护的可动零、部件,应采用固定式防护罩。固定式防护罩应设计得坚固耐用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3.1.6
7
经常进行调节和维护的可动零、部件,应配置可动式防护罩。必要时,可动式防护罩应有联锁装置,以保证在未关闭防护罩时,不能启动可动零、部件;一旦开始防护罩,则应立即自动停机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附件: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检查时间:
项目名称
工程地址
抽查设备及编号
建设单位
总包单位
建立单位
租赁、安装、维保单位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结果
1
资料方面,设备安装前是否办理安装告知
2设备安装前专项方案是否进行编审批3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是否进行核查4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开展交底、教育等5设备安装完成是否进行自检合格
6设备使用是否按要求进行检验检测(半年检测一次)
7设备进场是否进行验收
8设备使用前是否联合验收合格
9是否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备案10设备增设附着装置后是否进行联合验收
11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是否对安装、拆
卸、附着增设(顶升)等过程进行现场监控
和旁站监督
12使用单位是否对在用的设备安全保护装置、
吊具、索具等进行经常性和定期的检查、维
护和保养
13设备日常运转、交接班是否记录
14
实体情况是否擅自在设备上安装非原制造厂制造的标
准节和附着装置
15塔式起重机独立起升高度、附着间距和最高
附着以上的最大悬高及垂直是否符合规范要
求
16施工升降机附着间距和最高附着以上的最大
悬高及垂直高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17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是否不齐全、失效
或者被违规拆除、破坏
18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是否超过定期检验有
效期,标准节连接螺栓是否缺失或失效存在的其他问题
处理建议
检查人:受检人:。
防止机械伤害检查表

GB∕T 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5.2.2
查档案看是否制定检维修工作方案,是否进行技术交底,防止机械伤害事故发生
二
设备管理
(一)
金属切削机床
1.防护罩、盖、栏应完备是否可靠;
2.其安全距离、刚度、强度及稳定性是否符合GB/T 8196、GB 23821的相关规定。
各种防止夹具、卡具和刀具松动或脱落的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GB 15760-2004 《金属切削机床 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5.2.4
检查夹具、卡具和刀具是否完好、有效
1.各类行程限位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电气与机械联锁装置、紧急制动装置、声光报警装置、自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可靠;
2.操作手柄、显示屏和指示仪表是否灵敏、准确;附属装置是否齐全。
查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作业人员培训、作业过程检査监督、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绩效评估、续用或退出等进行管理流程是否得到贯彻
(十二)
设备设施检维修制度
1.设备设施的检维修制度是否健全;
2.是否设置年度机台设备的大修、中修、维保工作计划;3.是否针对专用设备制定专项检维修工作方案(机械手、机器人、大型铸造机/生产线、大型熔炼炉窑/自动生产线、大型加工中心、大型立车、大型卧式车床……);
防范机械伤害专项安全检查表(试行)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依据
检查核心关注点
或技术标准
存在问题
一
安全技术管理
(一)
基础资料
1.是否编制本企业各类设备(含安全设备)现场运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及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是否明确制度执行人或部门,是否纳入责任制考核。
业防范机械伤害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11)锯床:锯条外露部分是否设置防护罩或采取安全距离进行隔离。
现场检查
12)铣床:外露的旋转部位及运动滑枕的端部是否设置可靠的防护罩;不准在机床运行状态下对刀、调整或测量零件;工作台上不准摆放未固定的物品。
现场检查
二
设备管理
金属切削机床
13)加工中心:加工区域周边是否设置固定或可调式防护装置,换刀区域、工件进出的联锁装置或紧固装置是否牢固、可靠。
工作票制度
8.工作票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作票制;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巡回检查制度
9.巡回检查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巡检类型、巡检内容、巡检记录、巡检时间、巡检发现问题的处理和报告、巡检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出明确规定;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2)外露的旋转部位是否安装防护罩或盖,是否完好、有效,其安全距离是否符合GB23821的规定。
现场检查
3)紧固件、连接件和锁紧装置是否完整、可靠。
现场检查
4)锯条接头不应多于3个,且无裂纹;砂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现场检查
5)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配置齐全,且安全、可靠。
现场检查
6)平刨床的工作台是否符合如下要求:后工作台的垂直调整限制到刀轴切削圆直径以下1.1mm;设置有前工作台垂直调整装置的设备,是否在整个调整范围上保持与后工作台台面的平行,其深度不超过8mm;无论工作台调整到任何高度,工作台唇板与切削圆之间的径向距离为3mm±2mm;工作台或工作台唇板有开槽的,槽宽度不得超过6mm,长度不得超过15mm,齿的宽度至少为6mm。在顶部齿的厚度最小值为1.5mm,在槽的根部至少为5mm。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业防范机械伤害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机械等五行业防范机械伤害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被检查企业:检查人:检查时间: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存在问题一安全技术管理基础资料1.是否根据上级法规、标准、规定、规程、预防事故技术措施和设备系统实际情况,编制本企业各类设备(含安全设备)现场运行规程、试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及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的组织技术措施是否健全等。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隐患管理2.隐患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做到定期分析和及时上报事故隐患;隐患通知单填写、传递是否及时,记录是否齐全;隐患能否及时得到治理,不发生能够处理而未及时处理造成的事故。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设备台账3.建立健全设备台账,主要设备各项技术资料保存齐全,并按规定存档。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台账操作规程4.依据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以及岗位识别的危险源,制定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5.岗位操作人员应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熟悉其内容,并能严格执行。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6.操作规程的补充或修订是否及时。
操作规程的补充或修订是否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保证操作规程正确、完备和有效。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交接班制度7.交接班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交接准备、交接内容、交接方式和执行程序做出明确规定;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工作票制度8.工作票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作票制;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巡回检查制度9.巡回检查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巡检类型、巡检内容、巡检记录、巡检时间、巡检发现问题的处理和报告、巡检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出明确规定;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存在问题二设备管理金属切削机床1)防护罩、盖、栏应完备是否可靠,其安全距离、刚度、强度及稳定性是否符合GB/T8196、GB23821的相关规定。
木工机械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1
限位装置
齐全完好,灵敏可靠
2
夹紧装置
完好有效,工作可靠
3
锁紧机构
完装牢固,工作可靠
4
吸尘装置
完好有效
5
锯条、锯片、砂轮
正规厂家生产
有产品合格证产
无裂纹或变形等缺陷
6
锯片接头
牢固、平整、无裂纹
7
电气设备
接地(零)装置可靠
机床灯电源采用安全电压
8
安全装置
容易飞出伤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备应
转动部位的防护网、罩、栏齐全,安全可靠
9
作业行为
检查
木料有硬性东西时,要及时清除,否则不准加工
锯片旋转时,禁止直接用手清除锯片两边木块、杂物
检修、调整机器必须停车
10
设备安全
车床车速应根据外形尺寸和结构而定,不可过高,以防飞出伤人
11
作业环境
作业场所照明充足
作业场所必须配备防火器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各种形式的防松脱装置是否完好,可靠。
现场检查
5)输气管道及软管不是否泄漏、老化或腐蚀。
现场检查
砂轮机
1)单台设备可安装在人员较少的地方,且在靠近人员方向设置防护网;多台设备应安装在专用的砂轮机房内。
现场检查
2)确保操作者在砂轮两侧有足够的作业空间。
现场检查
3)砂轮机防护罩的强度、开口角度及与砂轮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GB 4674的规定。
现场检查
9)插床:限位开关是否确保滑块在上、下极限位置准确停止,配重装置是否合理牢固,且防护有效。
现场检查
10)电火花加工机床:可燃性工作液的闪点是否在70℃以上,且应采用浸入式加工方法,液位应与工作电流相匹配。
现场检查
11)锯床:锯条外露部分是否设置防护罩或采取安全距离进行隔离。
现场检查
12)铣床:外露的旋转部位及运动滑枕的端部是否设置可靠的防护罩;不准在机床运行状态下对刀、调整或测量零件;工作台上不准摆放未固定的物品。
现场检查
14)在设备维修或模具进行调整时,是否设置防止工作部件意外移动的保险装置或能量锁定装置,且是否与动力回路联锁。
现场检查
15)操作机、夹钳、剁刀等设备或工具,受力部位是否无裂纹,受打击部位的硬度不是否高于HRC30。
现场检查
16)设备基础是否牢固、可靠,其结合面是否紧密,且采取减震措施;周边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现场检查
7)压力机是否配置模具调整或维修时使用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栓等),该装置是否与主传动电机或滑块行程的控制系统联锁。
现场检查
8)工业梯台开口处是否与设备联锁。
现场检查
9)剪板机等压料脚是否平整,危险部位是否设置可靠的防护装置。出料区是否封闭,栅栏是否牢固、可靠,栅栏门是否与主机联锁。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隐患管理
2.隐患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做到定期分析和及时上报事故隐患;隐患通知单填写、传递是否及时,记录是否齐全;隐患能否及时得到治理,不发生能够处理而未及时处理造成的事故。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设备台账
3.建立健全设备台账,主要设备各项技术资料保存齐全,并按规定存档。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台账
现场检查
4)挡屑板是否有足够的强度且可调,与砂轮圆周表面的间隙应不大于6mm。
现场检查
5)砂轮是否无裂纹、无破损;禁止使用受潮、受冻、超过使用期的砂轮。
现场检查
6)是否根据砂轮磨损及时调整,其与砂轮的间隙应不大于3mm。
现场检查
7)法兰盘的直径大小、强度以及砂轮与法兰盘之间的软垫是否符合GB 4674的相关要求。
现场检查
二
设备管理
金属切削机床
13)加工中心:加工区域周边是否设置固定或可调式防护装置,换刀区域、工件进出的联锁装置或紧固装置是否牢固、可靠。
现场检查
14)数控机床:加工区域是否设置可靠的防护罩,其活动门是否与运动轴驱动电机联锁;调整刀具或零件时是否采用手动;访问程序数据或可编程功能应由授权人执行。
8)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者共同操作的设备,应对每个操作者配置双手控制装置。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交接班制度
7.交接班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交接准备、交接内容、交接方式和执行程序做出明确规定;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工作票制度
8.工作票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作票制;执行是否认真,有无完整记录。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巡回检查制度
操作规程
4.依据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以及岗位识别的危险源,制定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5.岗位操作人员应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熟悉其内容,并能严格执行。
现场检查相关资料、记录
6.操作规程的补充或修订是否及时。操作规程的补充或修订是否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保证操作规程正确、完备和有效。
现场检查
2)各种防止夹具、卡具和刀具松动或脱落的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现场检查
3)各类行程限位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电气与机械联锁装置、紧急制动装置、声光报警装置、自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可靠;操作手柄、显示屏和指示仪表是否灵敏、准确;附属装置是否齐全。
现场检查
4)设备上未加防护罩的旋转部位的楔、销、键不应突出表面3mm,且无毛刺或棱角。
现场检查
3)起重机械的联锁、限位,以及行程限制器、缓冲器等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制动器是否平稳、可靠;急停按钮是否配置齐全、可靠。
现场检查
4)控制台、操作工位以及装配线适当距离(不宜超过20m)间是否设置急停装置,且不得自动复位;开线、停线或急停时是否有明显的声光报警信号。
现场检查
5)运转小车是否定位准确、夹持牢固;料架(箱、斗)是否结构合理、牢固,放置是否平稳。
现场检查
4)凡距操作者站立面2m以下的设备外露旋转部件是否有防护罩,其安全距离是否符合GB 23821的相关规定。
现场检查
5)外露在工作台外部的脚踏开关、脚踏杆均是否设置了防护罩。
现场检查
6)压力机、封闭式冲压线及折弯机应配置一种以上安全保护装置。多人操作的压力机是否为每位操作者配备双手操作装置,其安装、使用应符合GB/T19671的规定。
现场检查
7)跑车带锯机是否设置有效的护栏。
现场检查
8)立刨(铣床)是否有防止手进入危险区的送料装置。
现场检查
注塑机
1)防护罩、盖、栏的安装是否牢固,无明显的锈蚀或变形,且与动力回路联锁。
现场检查
2)操作平台结构合理,应无严重脱焊、变形、腐蚀和断开、裂纹等缺陷,并符合有关规定。
现场检查
3)液压及冷却管路是否连接可靠,油(水)箱及管路无漏油、漏水,控制系统开关是否齐全,动作可靠。
二
设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
木工机械
1)危险性大、行程较长或行程有特定要求的设备是否设置限位装置或联锁开关,并确保其完好、灵敏、可靠。
现场检查
2)外露的旋转部位是否安装防护罩或盖,是否完好、有效,其安全距离是否符合GB 23821的规定。
现场检查
3)紧固件、连接件和锁紧装置是否完整、可靠。
现场检查
4)锯条接头不应多于3个,且无裂纹;砂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现场检查
9)机械手作业区是否为全封闭作业环境,周围设置防护栏,并配置可靠的联锁装置。
现场检查
风动工具
1)砂轮的装夹是否牢靠,无松动;卡盘与砂轮的接触面是否平整、均匀,压紧螺母或螺栓无滑扣,且有防松措施。
现场检查
2)风动工具是否配备完好无损的风罩和防护罩。
现场检查
3)开关和进气阀是否灵活可靠,密封良好,并能准确控制正反转和停止,关闭后不允许漏气。
现场检查
冲、剪、压机械
1)离合器动作是否灵敏、可靠,且无连冲;刚性离合器的转键、键柄和直键无裂纹或无松动;牵引电磁铁触头无粘连,中间继电器触点是否接触可靠,无连车现象。
现场检查
2)制动器性能可靠,且与离合器联锁,并能确保制动器和离合器动作协调、准确。
现场检查
3)急停装置是否符合GB 16754的规定,大型冲压机械应设置在人手可迅速触及且不会产生误动作的部位。
现场检查
5)每台设备是否配备清除切屑的专用工具。
现场检查
6)钻床:钻头部位是否有可靠的防护罩,周边是否设置操作者能触及的急停按钮。
现场检查
7)磨床:砂轮选用、安装、防护、调试等是否符合GB 4674的相关规定,旋转时无明显跳动。
现场检查
8)车床:加工棒料、圆管,且长度超过机床尾部时是否设置防护罩(栏),当超过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00mm时,是否设置有效的支撑架等防弯装置,并加防护栏或挡板,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现场检查
5)控制系统的设置应便于操作和维修;仪表、指示灯、操作按钮均应标识准确、清晰,动作灵敏可靠。
现场检查
6)控制和操作的转换开关应安装在闭锁的柜(箱)中。
现场检查
7)生产线的控制台、操作岗位和适当间距位置(一般不宜超过20m)是否设置急停装置,且手动复位;停线或急停时是否有明显的声光报警信号。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
6)人员需要跨越输送线的地段是否设置通行过桥,通行过桥的平台、踏板是否防滑。
现场检查
二
设备管理
装配线(含分装线、焊装线)
7)地沟入口处是否设置盖板或防护栏,且完好、无变形;沟内是否无障碍物,是否配置应急照明灯,且不允许积水、积油。
现场检查
8)各种焊接机械防护罩、防火花飞溅设施是否齐全、可靠;仪表及按钮是否清晰、完好。
现场检查
5)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配置齐全,且安全、可靠。
现场检查
6)平刨床的工作台是否符合如下要求:后工作台的垂直调整限制到刀轴切削圆直径以下1.1mm;设置有前工作台垂直调整装置的设备,是否在整个调整范围上保持与后工作台台面的平行,其深度不超过8mm;无论工作台调整到任何高度,工作台唇板与切削圆之间的径向距离为3mm±2mm;工作台或工作台唇板有开槽的,槽宽度不得超过6mm,长度不得超过15mm,齿的宽度至少为6mm。在顶部齿的厚度最小值为1.5mm,在槽的根部至少为5mm。
现场检查
4)模具及其紧固螺栓是否齐全,无松动、无裂纹、无变形,且编号清晰。
现场检查
5)自动取料、落料装置是否标识清楚、动作灵敏可靠,机械手活动区域是否设置防护栏、屏护,并与动力回路联锁。
现场检查
二
设备管理
工业机器人(含机械手)
1)作业区域是否设置警示标志和封闭的防护栏,必备的检修门和开口部位是否设置安全销、安全锁和光电保护等安全防护装置。
机械等五行业防范机械伤害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表
被检查企业:检查人: 检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