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思想中的人生智慧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的文化内涵及人生启示

先秦诸子的文化内涵及人生启示
3、商鞅变法主要内容: 什伍连坐: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 有二男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独立编户, 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 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 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 奖励军功:将卒在战争中斩敌人首级一个,授 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 级,可为百石之官。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 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
第四章 墨家天下
• 二、《墨子》思想内涵:
1、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 志、明鬼、非乐、非命。 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创办一个社会组织—“墨者”, 组织内部纪律严明、互相帮助、没有等级划分、共同学习, 当出现需要帮助的危机时,墨者们都会义无反顾、忘却个 人生死,直至危机解除。
第一章 总体概述
• 二、历史背景: 周王朝施行的分封制,日渐衰败,各路诸 侯势力逐渐强大,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人 心逐利,社会秩序大混乱,有识之士纷纷为 当时的社会出药方、想办法,各种思想、流 派纷纷而起,逐步形成了以老子、孔子、墨 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文化、思想 史形成了非常特殊的一段“百家争鸣、百花 齐放”的阶段。
• 一、严苛峻法:
1、韩非子:刑名法术之学,包括《孤愤》、 《五蠹》、《说难》、《说林》、《从内储》。 2、商鞅变法: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 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严惩私斗、奖励 耕织重农抑商、开阡陌,废井田,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 、
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等。
第五章 严苛峻法
国学经典讲座系列
“先秦诸子”的文化内涵 及人生启示
关彤 2017.10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总体概述 老庄思想 孔孟之道 墨家天下 严苛峻法 合纵连横 人生启示

先秦诸子思想中的人生智慧

先秦诸子思想中的人生智慧

先秦诸子思想中的人生智慧一、诸子百家思想之儒学孔子提出的“礼”虽过分强调君臣等级,已不适应于现代社会,但他要求在家庭关系中应“维护长辈的无上权威”还是有现代意义的。

作为子女,我们的血肉受之父母,成长受之父母,教育受之父母,我们应如何感恩回报暂且不谈,首先应做到的就是尊敬父母。

这同时也和“仁”中“以孝为仁”“入则孝”相互呼应,告诉我们应知孝、为孝。

这也是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家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敬重,只知揣着娇惯脾气一味索取,又怎能在外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立足呢?当然,孔子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学、思、知、行相统一”这一思想也使我获益匪浅,是值得我们用之于学习的一大智慧。

“学”,包括读书、治学、做人,是增长学识与道德修养的统一。

今天我们所谓的学习,不仅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习做人,如何做“大写”的人。

如果空有一副浸满“之乎者也”、天文地理的空皮囊,没有道德修养来作支撑,就会像没有航向标的船只,终会在迷雾中迷失方向。

“思”是大脑运用知识进行思维的过程。

孔子认为不加以思考的东西是毫无价值的。

拿吃饭这一最简单的事情来说,有句成语叫做“饥不择食”,在做决定之前若没有经过大脑的理性分析与判断,或许就会误食对身体有害的食物,酿成“饮鸩止渴”的惨痛后果。

因此,只有经过大脑的精雕细琢才会造出好的艺术品,只有给大脑腾出时间,不急于求成,才会有所收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谓“知”,就是知道、智慧、态度明智。

做学问要有聪明的头脑,也要有诚恳的态度。

就像《两小儿辩日》中,孔子实事求是的回答就向我们传达了这一道理。

而不懂装懂只会成为自欺欺人的笑柄罢了。

“行”是指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我们从小就懂,有了具体操作,我们才能将书本真正为自己所用。

大学校园是一座象牙塔,有阳光普照,春风微拂。

我们唯有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才会体味到风雨冷暖,才会是自己得到更好的砺练。

从诸子百家中得到的人生智慧

从诸子百家中得到的人生智慧

从诸子百家中得到的人生智慧中本1103:宋磊学号:1111181076诸子百家在春秋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感悟出了许许多多的人生智慧,现在我就简单的说一说,诸子百家中的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的感悟吧。

一、儒家儒学注重人、人生 ,尤其注重人生的价值 ,目的 ,追求实现人生理想、价值,达到人生目的、目标 ,这就是人们常常议论的人生境界论的问题。

中国儒家学者认为 ,人的一生都要自强不息 ,孜孜以求 ,积极修为 ,奋发努力 ,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功业的人 ,这便是完善了人生的意义 ,实现了人生的目的 ,达到了人生的境界。

非如此 ,便枉为人 ,不为成人 ,更不为仁人。

因此 ,儒家学者对人生境界问题不乏精论。

儒学的人生境界论 ,内容丰富 ,思想深刻 ,富于哲理 ,发人深省。

儒家学者认为,一个祟高的理想人格,应当是由德(道德)、知(智慧)、志(意志)、美(审美)诸要素铸成,是真、善、美的统一。

二、法家法家,是先秦诸子中的另类。

在先秦诸子诸家当中,唯独法家的思想,是必须献出性命来实践,流出鲜血来祭奠,是血染的思想。

属于一种极端的思想,不过法家在管理学上的贡献很突出。

三、墨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我想其实墨家的所有内容大概都在这个上面,要有所感悟,就是从这六个字入手。

关爱他人、不使用暴力、推崇贤能的人,这些都是不错的感悟四、道家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但重点都在保身修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之本。

所以一本《道德经》能读懂的话,便是大师了。

先秦诸子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

先秦诸子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

先秦诸子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先秦时期,是我国哲学思想蓬勃发展的阶段,儒家、墨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纷呈,各抒己见,对人生问题展开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先秦诸子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并共享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儒家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1. 仁义道德:在儒家思想中,仁义道德被视为人生最高的境界。

孔子强调“仁”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以仁为本,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人生的最高追求。

在我的看来,仁义道德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能让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更加和谐,社会也更加稳定。

2. 教育:儒家注重教育的重要性,提倡“以教为本”,强调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我认为,教育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素质,还能够造福社会,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3. 家庭伦理:儒家思想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我深信,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伦理对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墨家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1. 兼爱:墨家提倡“兼爱”,主张“民为重,君为轻”,认为国家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重,君主也应该全心全意为民众谋福祉。

我认同墨家的观点,一个国家只有真正以民为重,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2. 非攻:墨家反对战争,主张“非攻”,认为战争对于民众来说是灾难。

我深信,和平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唯有和平才能让人们过上安宁的生活。

3. 尚同:墨家提倡尚同,主张“物尽其用”,倡导物质平等。

在我看来,尚同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应该珍惜资源,追求物质的平等与公正。

三、道家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感悟1. 道德经中提到“无为而治”,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为的态度对待世界。

我深以为然,有时候过度干预会产生负面效果,我们应该学会“以柔克刚”,顺其自然。

2. 鬼神观:道家主张超脱于尘世俗物,追求心灵的净化,倡导“心无杂念”。

先秦诸子百家读后感

先秦诸子百家读后感

先秦诸子百家读后感先秦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些思想家们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时期,以其丰富的思想和理论,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通过阅读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思想精髓,也对中国古代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先秦诸子百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孔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等人。

他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他们的思想涵盖了政治、伦理、宇宙观、人生观等方方面面,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强调了仁、义、礼、智等道德伦理观念,提出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要观点,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老子和庄子则代表了道家思想,强调了“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则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民主主义者之一。

荀子则代表了儒家思想,提出了“性恶论”、“性善论”等重要观点,对中国古代的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非则代表了法家思想,提出了“法治”、“以法治国”等重要观点,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思想精髓。

他们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伦理、宇宙观、人生观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探索,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们的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我对中国古代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的思想精髓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解释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解释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解释先秦诸子语录是指先秦时期的各位思想家所说的一些名言或语录,这些语录包含了他们的思想观点和哲学思考。

以下是对其中十二则语录的解释:1.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话,意思是自己不希望受到的对待,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它表达了孔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惠和善待他人的重要性。

2.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性善》一篇,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让人的本善性得以发扬光大,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开篇,意思是道是不能被言说或言说所捕捉到的。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原则,它超越了言语和概念的限制,只能通过内心的体悟和领悟来认识。

4. 庄子:“逍遥游,世人皆醉我独醒。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逍遥游》一篇,表达了他对人生的一种超然态度。

他认为世间的烦恼和追求是虚妄的,而他自己则通过悟道达到了超越世俗的境地,独自清醒。

5. 韩非子:“以力服人者,不如以德服人。

”这句话出自韩非子的《喻老》一篇,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以德服人,使人们内心愿意追随和服从,比使用武力和暴力更为有效且持久。

6. 荀子:“人贵有疾如不剖。

"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劝学》一篇,意思是人应该珍惜艰苦和困难,像切剖自己一样,努力修身养性。

他认为通过面对困境和挑战,人才能够不断成长和完善。

7. 墨子:“兼爱非爱。

”这句话出自墨子的《兼爱》一篇,意思是广泛地爱护他人,并不局限于个别的爱。

他主张推崇普遍博爱的思想,认为应该平等地关心和帮助所有人,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冲突。

8. 阳明:“知行合一。

”这句话出自阳明的《传习录》一篇,强调了知识和行动的统一。

阳明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行动,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道德的原则,知行合一才能达到个人的完善与成就。

9. 荆轲:“为国捐躯。

”这句话是描述战国时期的荆轲,他为了国家利益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从先秦诸子百家中看人生智慧

从先秦诸子百家中看人生智慧

从先秦诸子百家中看人生智慧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先秦诸子百家的人生智慧更是像一颗颗闪耀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里。

接下来,我将从先秦诸子百家中挑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这四大家的一些思想谈谈我的看法。

儒家,是对中国古代历史影响最大的学派,虽然在战国时期并不是显学,但是在以后历朝历代的历史中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到了我们现代来说,我们从一开始上学就要接触儒家的思想,甚至对于我们现今的教育来说,都是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所以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被历朝历代的读书人供奉。

对于古代来说,帝王将相推崇儒学是为了巩固统治,控制人的思想,但是对于今天来说我们是学习其中的智慧。

那么我就说说儒家值得我们现代人所学习的智慧。

首先,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仁者爱人”,这是值得我们推崇的,我们应该去用一颗真诚的心爱护别人。

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就是一种“爱“,体谅别人的困难,关心别人。

孟子在以后将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了“仁政”,这在现在也是值得推崇的,虽然现在不是古代,但是治国者也应该用“仁”去治理国家。

孟子还提出了要“养浩然之气”的主张,那“浩然之气”是什么呢?“浩然之气”即为一些优良品德加上元气,优良品德就包含着儒家的“仁、义、礼、志、信”等等,虽然其中的“礼”包含着许多的糟粕,但是在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礼仪。

这样,儒家的思想,这些优良的品质我们就可以放心的继承。

儒家作为一个讲究“出世”的学派,在今天的经济化社会还是值得我们深深研究与学习的,希望这些优秀的人生智慧能让我们理解吧。

道家,是一个蕴涵着神秘色彩与哲学色彩的学派,在今天经济化与物质化社会,似乎有一些背道而驰的感觉,但是,当你在逆境,有大量消极思想的时候,不妨汲取一些道家的思想;当你在成功的巅峰,有大量的人在捧你的时候,不妨汲取一些道家的思想;当你平平淡淡的时候,没有什么引起你的兴趣时,不妨汲取一些道家的思想。

我始终觉得,道家,作为古代最有哲学意念的学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更何况,当时的孔子都去请教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因为老子的思想真的是深奥中透着最简单的智慧。

先秦诸子的读后感

先秦诸子的读后感

先秦诸子的读后感先秦诸子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读完这些著作,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深刻的思考,对于我自身的成长和修养也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

《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录,其中充满了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

孔子的思想强调了“仁”的重要性,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念。

读完《论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人的根本在于修身,只有做到仁德、诚信、忠恕,才能成就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处世智慧。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了顺应自然、保持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读完《道德经》,让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无为而治”的道理,懂得了顺应自然、顺势而为的重要性,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和从容。

《孟子》是孟子的代表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治国理政的思想。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民贵君轻”等重要思想,强调了人性本善、民生至上的重要性。

读完《孟子》,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本善和人的尊严,懂得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让我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更加宽容和谦逊。

《荀子》是荀子的代表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哲学和人生观念。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性恶则治”等思想,强调了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化来修正的观念。

读完《荀子》,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复杂性,懂得了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调整人性,让我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修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先秦诸子的著作,让我对于人生、社会、政治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智慧,对于自身的修养和提升也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将这些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思想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深度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思想中的人生智慧
一、诸子百家思想之儒学
孔子提出的“礼”虽过分强调君臣等级,已不适应于现代社会,但他要求在家庭关系中应“维护长辈的无上权威”还是有现代意义的。

作为子女,我们的血肉受之父母,成长受之父母,教育受之父母,我们应如何感恩回报暂且不谈,首先应做到的就是尊敬父母。

这同时也和“仁”中“以孝为仁”“入则孝”相互呼应,告诉我们应知孝、为孝。

这也是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家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敬重,只知揣着娇惯脾气一味索取,又怎能在外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立足呢?
当然,孔子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学、思、知、行相统一”这一思想也使我获益匪浅,是值得我们用之于学习的一大智慧。

“学”,包括读书、治学、做人,是增长学识与道德修养的统一。

今天我们所谓的学习,不仅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习做人,如何做“大写”的人。

如果空有一副浸满“之乎者也”、天文地理的空皮囊,没有道德修养来作支撑,就会像没有航向标的船只,终会在迷雾中迷失方向。

“思”是大脑运用知识进行思维的过程。

孔子认为不加以思考的东西是毫无价值的。

拿吃饭这一最简单的事情来说,有句成语叫做“饥不择食”,在做决定之前若没有经过大脑的理性分析与判断,或许就会误食对身体有害的食物,酿成“饮鸩止渴”的惨痛后果。

因此,只有经过大脑的精雕细琢才会造出好的艺术品,只有给大脑腾出时间,不急于求成,才会有所收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所谓“知”,就是知道、智慧、态度明智。

做学问要有聪明的头脑,也要有诚恳的态度。

就像《两小儿辩日》中,孔子实事求是的回答就向我们传达了这一道理。

而不懂装懂只会成为自欺欺人的笑柄罢了。

“行”是指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我们从小就懂,有了具体操作,我们才能将书本真正为自己所用。

大学校园是一座象牙塔,有阳光普照,春风微拂。

我们唯有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才会体味到风雨冷暖,才会是自己得到更好的砺练。

有了这四者的结合统一,我们才算是真正学会了学习。

二、诸子百家思想之道教
老子在人格问题上,以超脱、放达为品格特征,推崇自知自爱。

我想,这就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品性。

虽说性格不能决定一切,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使人向着阳光的方向,汲取灿烂与辉煌,而消极的人生态度会把人引入黑暗的谷底,受尽冷风与黑暗的侵袭。

有人哀怨命运无常、不公待己而消极避世,却不曾想是亲手把自己推进了死胡同,而把机会拱手让给了那些一面舔舐伤口一面感谢命运给自己挑战机会的人。

可见,懂得乐观的人,才会是一直微笑下去的人,才会是活得洒脱,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当然,老子所说的“超脱”还包括看待名利的超脱。

“名利”这个字眼自古至今都是充满着诱惑力的。

位卑者,视名利为神,充满好奇的想与他握个手,即使弄得遍体鳞伤;位高者,视名利为梯,想要顺着它悄无声息的越爬越高,即使沿途充满道德与法律的阻拦。

他们可是殊不知名利是个吝啬鬼,怎能让他们不劳而获?在如今如此激
烈的竞争条件下,不是说要无欲无求,不思上进,而是要记得背上道德与法律的行囊,学会取舍。

三、诸子百家思想之墨家思想
提及墨家,我们想到的是下层手工业阶级,那么他们的思想是不是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我们?非也!墨子的“节用”就恰恰直击我们的生活。

90后的我们虽然大多数都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但我们可曾想过贫困地区骨瘦如柴的孩子?可曾想过我们苍老饥渴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追求高层多样的消费就如同拿父母的血汗钱打水漂一样,除了换来满心的虚荣之外什么也不会得到?如果我们把对物质的追求放的简单点,每天节约一杯水,节约一度电,少用一次性物品,杜绝铺张浪费,才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会促进我们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