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知识梳理
高中油脂知识点总结

高中油脂知识点总结一、油脂的分类1. 植物油:植物油是由植物种子、果实、种子仁等部位提炼的脂肪油,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棕榈油、橄榄油等。
2. 动物油:动物油是以动物脂肪作为原料提炼的油脂,如牛油、羊油、鸡油、鱼油等。
3. 黄油和人造黄油:黄油是以牛奶为原料提炼的脂肪油,人造黄油是通过加工合成的植物油或动物油制成的。
4. 氧化油:氧化油是在油脂制备和加工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油脂,易形成酸价和酸值增高。
5. 氢化油:氢化油是通过在高温下加氢反应得到的油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但易形成反式脂肪酸。
二、油脂的营养功能1. 供能:油脂是高能量食物,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两倍。
2. 细胞组成与代谢:脂肪是细胞膜的基本成分,对细胞生长、代谢和功能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3. 维生素的溶解与传递: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主要载体,有利于维生素的溶解、吸收和传递。
4. 激素分泌:油脂有助于体内激素的产生、代谢和传递,对维持身体内环境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5. 食物口感:油脂为食物提供丰富的风味和口感,增强饮食的风味和香气。
三、油脂的适量摄入1. 油脂的适量摄入量:国际推荐脂肪总摄入量占总热量的20-35%。
2. 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脂肪的10%以内。
3. 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应尽量避免食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4. 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等。
四、油脂的健康影响1. 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
2. 油脂的摄入过多还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超重肥胖,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3. 摄入不足或不合理的脂肪会影响细胞膜的合成和功能,导致细胞受损和代谢失调。
五、油脂的合理选择1. 低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如橄榄油、鲜果油、花生油等。
2. 尽量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和加工肉制品等含有较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高三化学油脂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三化学油脂总复习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而化学油脂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高三阶段,化学油脂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化学油脂知识,下面对高三化学油脂总复习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化学油脂的组成化学油脂主要由甘油酯和脂肪酸组成。
甘油酯是由甘油与脂肪酸通过酯键结合而成的,而脂肪酸则是由碳链、羧基和甲基组成的有机物。
化学油脂的组成对其性质和用途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化学油脂的分类根据来源,化学油脂可分为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
动物油脂主要来自于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如牛油、猪油等;而植物油脂则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如大豆油、橄榄油等。
根据饱和度,化学油脂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中所有碳原子都与氢原子饱和连接,不饱和脂肪酸则碳链中存在双键或三键。
三、化学油脂的性质化学油脂的性质与其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饱和脂肪酸的化学油脂通常为固体状态,如牛油;而不饱和脂肪酸的化学油脂通常为液体状态,如橄榄油。
由于不饱和脂肪酸中存在双键或三键,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油脂变质。
此外,化学油脂还具有溶解性、燃烧性等特点。
四、化学油脂的应用化学油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化妆品工业等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化学油脂常用于调味品、烹饪油等;在制药工业中,化学油脂常用于制备药物的胶囊、乳剂等;在化妆品工业中,化学油脂常用于制造护肤品、彩妆品等。
五、化学油脂的加工与利用化学油脂的加工是将油脂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提炼和改性。
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热压榨法、冷压榨法、溶剂提取法等。
化学油脂的利用主要包括食用、工业和能源等方面。
在高三化学的学习中,化学油脂是一个相对容易掌握的知识点,但也需要动手实践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通过进行一些实验,如脂肪酸的提取与分析实验、油脂的检测与鉴别实验等,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油脂的知识。
此外,还需要掌握化学油脂的命名、化学方程式的写作等基础技巧。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油脂知识点

第一节油脂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油脂的涵义(1)从日常生活中认识油脂我们日常食用的猪油、羊油等动物油,还有花生油、菜子油、豆油、棉子油等植物油,都是油脂。
(2)从物质的状态上认识油脂在室温下,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做油;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
脂肪和油统称油脂。
(3)从化学成分上认识油脂油脂在化学成分上都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所生成的酯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或油酸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它们的结构可以表示为:结构式中R、R′、R″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如果R、R′、R″相同,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如果R、R′、R″不同,就称为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酯。
【习题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油脂一般都是纯净物B.油脂是不溶于水、比水轻的酯类物质C.油脂的硬化反应与碳碳双键官能团有关D.油脂的皂化反应是酯基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分析】A、根据天然油脂都属于混合物;B、根据油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根据油脂硬化反应的概念;D、根据油脂的皂化反应的概念;【解答】解:A、因天然油脂都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因油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故B正确;C、因油脂的硬化反应是烃基中碳碳双键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加压条件下发生的加成反应,故C正确;D、因油脂的皂化是酯基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的反应,故D正确;故选:A。
【习题二】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B.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都能使溴水褪色D.在酸性条件下油脂不能水解【分析】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分为油和脂,一般来说,由含有的碳碳不饱和键较多,熔沸点较低,可发生水解等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A正确;B.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 错误;C.如油脂不含碳碳不饱和键,则与氢气不反应,故C错误;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水解,故D错误。
人教版选修5油脂

人教版选修5油脂《人教版选修 5 油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油脂是一种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忽视的物质。
从烹饪美食到护肤美容,从工业生产到生物化学,油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我们翻开人教版选修 5 的教材,走进油脂的世界,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有趣的知识。
油脂,简单来说,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一般在常温下呈液态的被称为油,呈固态的则被称为脂肪。
它们都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
先来说说油脂的组成。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高级脂肪酸形成的酯。
高级脂肪酸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中碳原子之间全部以单键相连,而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中存在双键。
这一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性质上的不同。
油脂的性质是我们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
从物理性质来看,油脂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不同的油脂在熔点上有所差异,这与它们所含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有关。
通常,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熔点较高,所以在常温下呈固态;而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态。
在化学性质方面,油脂具有水解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这个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被称为皂化反应。
正是利用这个反应,我们可以用油脂来制取肥皂。
油脂在人体内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每克油脂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都要高。
此外,油脂还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比如保护内脏器官、维持体温等。
然而,油脂的摄入也需要合理控制。
过量摄入油脂,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可能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饮食的均衡,选择合适的油脂种类和摄入量。
在工业生产中,油脂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前面提到的用于制造肥皂,油脂还可以用于制造润滑油、油漆、表面活性剂等。
再来说说油脂的提取和精炼。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油脂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油脂油脂是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中与油脂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油脂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油脂是指在常温下为液态或半固态的有机化合物,由甘油与脂肪酸通过酯键结合而成。
2. 分类:油脂可分为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两大类。
动物油脂主要来自于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如牛骨髓油、猪油等;植物油脂则主要来源于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如花生油、大豆油等。
二、油脂的成分1. 脂肪酸:是油脂的主要成分,由长链脂肪酸与甘油通过酯键结合而成。
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类。
2. 甘油:是构成油脂的另一主要成分,它与三个脂肪酸分子通过酯键结合形成三酸甘油。
三、油脂的性质和用途1. 溶解性:油脂为非极性溶质,主要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醇类、醚类等。
2. 密度和比重:油脂的密度较小,比重小于1,可漂浮在水上。
3. 燃烧性质:油脂为有机化合物,可在空气中燃烧,释放出能量。
4. 食用和工业用途:油脂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如烹饪油、调味品等;工业上亦被用作化妆品、洗涤剂等原料。
四、油脂的氧化和酯化反应1. 氧化反应:油脂与氧气接触,在光照或加热的条件下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酸价增加、色泽变深的现象,称为酸价测定法。
2. 酯化反应:油脂与醇类反应,生成酯,常用于制备食用油脂和工业上的润滑油。
五、油脂的提取和加工1. 植物油脂的提取:植物油脂一般通过压榨或提取的方式获得。
常见的提取方法有冷榨和热榨法。
2. 动物油脂的提取:动物油脂通常需要通过热加工的方式提取,如猪油的炒制和骨髓的烘烤。
3. 油脂的加工:为了提高油脂的利用价值和改善其性质,人们常常对油脂进行精制、氢化、脱臭等处理。
六、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1. 饱和脂肪酸:其分子中的碳链由单键连接,饱和度高,常见的饱和脂肪酸有硬脂酸、油酸等。
2. 不饱和脂肪酸:其分子中的碳链中存在双键,不饱和度高,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等。
高中化学复习 油脂-

化学性质
2.油脂的氢化 ——油脂的硬化(加成反应) 液态的油 氢化或硬化 固态的脂肪
油酸甘油酯(油)
硬脂酸甘油(脂肪)
硬化油性质稳定、 不易变质、便于运输!
加入无机盐使某些有机物降低溶解度,从 而析出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这里的盐析是指加入食盐使肥皂析出的过程。
思考2、 油与石油的关系 油脂是酯类 石油:又叫矿物油,为烃类
思考3、怎样用化学方法区分植物油与矿物油? 与热的NaOH共热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1.密度比水的密度小,0.9~0.95g/cm3 2.有明显的油腻感 3.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5.当高级脂肪酸中含较多不饱和键时大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 油脂
脂肪(动物油脂 固态) 油 ( 植物油脂 液态 )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仅含CHO三元素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 酸或油酸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油脂的结构
O R1 C O CH2
O R2 C O CH
O
R3 C O CH2
1 R1、R2、R3可以代表饱 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分子式(C6H10O5)n 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与淀粉各自的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化学性质 (无还原性)
水解产物也只有葡萄糖
(C6H10H5)n + nH2O 酯化反应
催化剂 △
nC6H12O6 (葡萄糖)
OH
(C6H7O2)
OH OH
n
OH
(C6H7O2)
OH OH
n
+
3n HO—NO2
油脂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

油脂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油脂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有机化学领域。
油脂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食品、化妆品、制药和工业等领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对油脂的化学性质、分类、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进行总结。
# 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是由甘油和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形成的酯类化合物。
在化学结构上,油脂分子中的甘油部分带有3个羟基(-OH),每个羟基与一个脂肪酸分子结合,形成三酯。
脂肪酸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油脂的性质和用途。
油脂分子中的脂肪酸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
饱和脂肪酸形成的油脂在室温下通常是固态,而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油脂则多为液态。
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一个双键的称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两个或更多双键的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
油脂在加热时会融化,在冷却时会重新凝固。
它们可以与水和醇类物质发生反应,也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氢化、酯交换等化学反应。
# 油脂的分类油脂可以根据来源、化学结构和用途进行分类。
1. 按来源分类:- 动物油脂:如牛油、猪油、鱼油等,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组织。
- 植物油脂:如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等,主要来源于植物的种子或其他部位。
- 合成油脂: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油脂,如石油酯。
2. 按化学结构分类:- 甘油三酯:最常见的油脂类型,由甘油和三个脂肪酸分子组成。
- 甘油二酯、甘油一酯:较少见,由甘油与较少数量的脂肪酸分子组成。
3. 按用途分类:- 食用油脂:用于食品加工和烹饪,如橄榄油、玉米油等。
- 工业油脂:用于润滑、涂料、清洁剂等工业用途,如机械油、润滑油等。
- 化妆品油脂:用于护肤品和化妆品,如润肤油、发油等。
# 油脂的制备方法油脂的制备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 提取:从动植物原料中提取油脂,常用的方法有压榨法和溶剂提取法。
2. 精炼:去除油脂中的杂质,如游离脂肪酸、色素、异味等,常用的方法有脱酸、脱臭、脱色等。
3. 氢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以改善油脂的稳定性和塑性。
选修五油脂知识点总结

选修五油脂知识点总结一、油脂的基本概念1.1 油脂的分类油脂是一类化学结构具有长链脂肪酸的复合物。
根据来源和营养价值的不同,可以将油脂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
植物油主要来源于植物种子、果实或果仁的果肉中,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动物油则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
1.2 油脂的营养成分油脂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
其中,脂肪是油脂的主要成分,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等不同种类,并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
1.3 油脂的热量与其他营养物质相比,油脂是热量最高的一类食物。
每克油脂所含的热量是9千卡,远高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过多地摄入油脂容易导致能量过剩,从而引发肥胖等健康问题。
二、油脂摄入的标准2.1 油脂摄入量的建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天应将总摄入热量的20%~35%来自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应占总脂肪摄入的大部分。
例如,对于一个2000卡的人,每天大约需要50~70克的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应占50~70%。
而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应尽量减少。
2.2 油脂的摄入时间与方式在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分配油脂的摄入时间,避免在晚餐过量摄入。
尤其是初学生,应尽量避免在学习时间过多地吃含油脂高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和学习质量。
另外,采用适当的油炸、蒸、煮等方式烹饪食物,以减少摄入过多的油脂。
2.3 油脂的来源与品质在选择油脂时,应优先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有益于健康。
同时,要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的氢化油和反式脂肪酸,这类油脂对健康有害。
三、油脂对健康的影响3.1 油脂与心血管疾病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过多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类脂肪容易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而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油脂
答案:(1)油(液态) (2)脂肪(固态) (3)单甘油酯(4)混甘油酯(5)碳、氢、氧(6)多种高级脂肪酸(硬脂酸、软脂酸或油酸等) (7)甘油(丙三醇) (8)无色、无味(9)小(10)大(11)难(12)汽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
(13)
硬脂酸甘油酯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营养素
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各种成分叫做营养素。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六类,统称为六大营养素。
有机物面食蔬菜肉类油类蛋类
主要成分糖类维生素、无机盐蛋白质脂类蛋白质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从化学成分上来说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硬脂酸、软脂酸或油酸等)与甘油(丙三醇)反应而生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3)油脂的结构 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结构可以表示为,结构简式中R 1、R 2、R 3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中的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种类较多,但多数是含偶数碳原子的直链高级脂肪酸,其中以含16和18个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最为常见,油脂中含有的常见高级脂肪酸有:
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十六酸,棕榈酸)C 15H 31COOH
硬脂酸(十八酸)C 17H 35COOH
不饱和脂肪酸:油酸(9–十八碳烯酸)C 17H 33COOH
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 17H 31COOH
(4)油脂的分类
【例1】 下列属于油脂的是( )
解析:
答案:C
2.油脂的性质
密度 油脂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在0.9~0.95 g·cm -3之间
黏度 黏度较大有明显的油腻感
溶解性 油脂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因此可以使用有机溶剂干洗衣物
色、态、味 纯净的油脂无色、无臭、无味,但一般油脂因溶有维生素和色素等而有颜色和气味
熔沸点 天然的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2)油脂的化学性质
由于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具有酯的化学性质,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而高级脂肪酸中有饱和的,又有不饱和的。
因此,许多油脂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①水解反应
在酸、碱或酶等催化作用下,油脂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1 mol 油脂水解,可以得到3 mol 高级脂肪酸和1 mol 甘油。
a .油脂在人体内的变化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酶高级脂肪酸+甘油――→小肠吸收
――→氧化
二氧化碳+水+能量 b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如:
这个反应在工业上用于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制取。
c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
如:
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
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制取肥皂。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盐。
②油脂的氢化
不饱和程度较高、熔点较低的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可以提高饱和度,转变成半固态的脂肪。
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油脂的氢化,也称油脂的硬化。
这样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称为硬化油。
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便于储存和运输,可以作为肥皂、人造黄油的原料。
如: +3H 2――→Ni △
【例2】 关于油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油脂都能发生皂化反应
B .为了便于油脂的运输,工业上常常把液态油进行氢化
C .油脂都比水轻,浮在水面上
D .纯净的花生油不饱和度高,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A √ 油脂属于酯类物质,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其中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
B √ 对于不饱和度较高的液态油脂,可以通过氢化反应,转化为半固态的油脂,便于运输、贮存。
C √ 油脂的密度都比水小,且难溶于水,可浮在水面上。
D × 天然的油脂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
(3)油脂的用途
①油脂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
②油脂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肥皂、甘油和多种高级脂肪酸。
3.油脂和酯的关系
(1)酯是由酸(有机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而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而生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是酯中一类特殊物质。
(2)油脂和其他酯在结构上不尽相同,导致油脂和酯在性质和用途上也有区别。
(3)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由多种混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
【例3】 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B .
C 17H 33COOH 和C 17H 31COOH 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油脂
C .油脂和石油都是有机化合物,但不属于同类物质
D .油都是由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的,脂肪都是由饱和高级脂肪酸组成的 解析:
A.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单甘油酯,是纯净物
B.脂是高级脂肪酸中含饱和烃基较多的混甘油酯,脂属于酯类
C.油和脂是由于含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不同引起熔点不同进行区分的D.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可采用加入NaOH溶液加热的方法
解析:油和脂均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有单甘油酯和混甘油酯之分,天然油脂多为混甘油酯,其中油是由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脂是由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天然油脂均为混合物。
植物油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矿物油为烃类化合物,可以利用酯和烃的性质不同进行区分,加入NaOH溶液加热,酯水解不分层,而矿物油不发生反应分层,可根据现象不同进行区别。
答案:A
【例4-2】 (2012郑州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煤油和汽油都属于油类,具有相同的组成
B.通常情况下,植物油的熔点比动物油的熔点高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
D.人体中,油脂主要在胃中被消化吸收
解析:油脂是酯类,煤油和汽油都属于烃类,组成不相同,A错。
通常情况下,植物油是液态的,动物油是固态的,植物油的熔点比动物油的熔点低,B错。
人体中,油脂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D错。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