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案例分析分析报告
审计学综合案例分析报告题及答题思路

《审计学》综合案例分析题及分析答题思路答案1、注册会计师王红通过对C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评价后,发现该公司存在下列五种可能导致出现错误的状况:(1)期末存货未经认真盘点;(2)接近资产负债表日前入库的A产品可能已计入存货项目,但可能未进行相关的会计记录;(3)由XXX公司代管的甲材料可能并不存在;(4)XXX公司存放在CA公司仓库的乙材料可能已计入CA公司的存货项目;(5)本次审计为CA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审计。
要求:请根据上列情况分别指出各自的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和应收集哪些审计证据。
参考答案:2、CA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双方签订了如下的审计业务约定书。
要求:(1)指出下述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存在的问题;(2)重新起草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甲方:CA股份有限公司乙方:××会计师事务所甲方委托乙方进行2002年财务报表审计,经双方协商,达成一下约定:一、审计范围及委托目的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对甲方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以及该年度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审计。
乙方将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对甲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价,对会计记录进行必要的抽查,并在乙方认为需要时实施其他必要的审计程序,在此基础上,对上述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
二、甲方的责任与任务1.为乙方审计工作及时提供所需的全部资料和其它有关资料。
2.委派乙方的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具体事项将在乙方所派人员于审计工作开始之前提供的清单中列名。
3.按本约定书的规定,向乙方及时足额地支付审计费用。
三、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
四、审计收费按《XXX收费规定》,乙方应收本项业务具体费用,以及所花费的工作时间确定,预计收取人民币XXX万元,甲方应在本约定书签订后预付上述费用的XX%,其余部分在乙方提交审计报告时一并付清。
审计精品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审计精品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案例背景在对某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年度财务审计过程中,审计团队发现了若干异常情况。
该企业主要从事制造业,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审计团队在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初步审查时,注意到了存货金额异常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等问题。
二、审计发现1. 存货异常增加:审计团队发现企业在报告期末存货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0%,这一增长与企业的销售增长不匹配。
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存货中存在大量过时产品,且部分存货的账面价值高于市场价值。
2. 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审计发现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上年下降了20%,这表明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减慢,可能存在坏账风险。
3. 成本控制问题:审计过程中还发现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问题,部分原材料采购价格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且部分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三、原因分析1. 存货管理不善:企业管理层对市场需求预测不准确,导致存货积压。
同时,库存管理系统存在缺陷,未能及时反映存货的实际情况。
2. 信用政策宽松: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政策过于宽松,导致应收账款增加,回收难度加大。
3. 采购流程不透明:企业的采购流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导致采购价格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四、审计建议1. 加强存货管理:建议企业建立更为科学的库存管理系统,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及时处理过时产品,减少存货积压。
2. 优化信用政策:建议企业重新评估信用政策,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严格审查,适当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要求。
3. 规范采购流程:建议企业建立透明的采购流程,引入竞争机制,降低采购成本。
五、结论通过对该企业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审计团队揭示了企业在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构成了潜在风险。
因此,企业管理层需要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六、附件1. 存货管理分析报告2. 应收账款管理分析报告3. 成本控制分析报告以上范文提供了一个审计报告的基本框架,包括背景介绍、审计发现、原因分析、审计建议以及结论。
审计学经典案例分析

审计学经典案例分析⼀、审计⼈员对企业材料采购业务进⾏审查时发现本年内⼀笔业务:企业从外地购⼊原材料4000公⽄,单价20元,计价款80000元。
外地运杂费1300元。
财会部门把材料价款计⼊原材料成本,外地运杂费计⼊管理费⽤。
待材料验收⼊库后,业务部门转来材料⼊库验收单,发现材料短缺20公⽄,查明是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财会部门将其计⼊管理费⽤。
要求:指出该企业财会部门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如何进⾏调整?并指出该企业在材料采购管理⼯作中存在的问题。
答:不正确。
运杂费和运输中的合理损耗都要进⼊材料的采购成本,材料按照实际3980公⽄⼊库。
应调整为:借:原材料1700贷:管理费⽤1700企业在材料采购管理⼯作中存在以下2个问题:1.采购与验收属于不相容业务,不应该由业务部验收,应由仓库⽤⼈验收后,向财务部门并开验收⼊库单。
2.财务部门尚未收到验收单,就将购货价款进⼊原材料成本。
⼆.某企业接受其他单位投资转⼊固定资产,投出单位帐⾯价值为10000元,已提折旧3000元。
审计⼈员在审计中发现,该企业对投资转⼊固定资产经评估后确认其价值为8000元。
其帐⾯记录为:借:固定资产10000贷:累计折旧2000资本公积1000实收资本7000要求:指出该企业在投⼊资本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答:该企业在投⼊资本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固定资产和实收资本应该按照评估确认价格⼊账应调整为:借:固定资产8000贷:实收资本8000三、征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东⽅公司2007年的会计报表。
A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平。
A注册会计师取得2007年12⽉31⽇的应收账款明细账,并于2008年1⽉15⽇采⽤肯定式函证⽅式对所有重要客[答(1)注册会计师应检查2007年12⽉25⽇及以后的银⾏存款对账单和银⾏存款⽇记账,确定该货款收妥⼊账的⽇期。
最终确定资产负债表⽇该应收账款是否存在。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书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书审计案例分析报告书-应收账款审计应收账款审计企业为了使资产总额增加,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常常通过高估应收账款来多记收入,虚增利润。
为了确定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和可靠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债务人进行函证。
应收账款函证就是直接发函给被审单位的债务人,要求核实被审单位应收账款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函证的目的是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防止或发现被审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销售业务中发生的差错或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
应收账款函证的审计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一是严格控制函证过程。
为了加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保证函证的可靠性,应做到确保询证函上的名称、地址、金额与函证账户的有关资料一致;函证资料寄出之前,应妥善保管;要求被询证者将回函直接寄给审计小组,如果被询证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回函:审计人员除了直接接收外,还应要求被询证者寄回询证函原件;询证函寄出要由审计人员亲自办理;对于因无法投递而退回的信函,要进行分析、研究、处理,查明是由于被函证者地址迁移、差错而致信函无法投递,还是这笔应收账款本来就是一笔假账。
二是合理确定函证的范围和对象。
审计人员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对函证的范围和对象应根据职业判断做出选择。
在确定函证范围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1)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重要性。
如果应收账款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应相应扩大函证范围;反之,缩小函证范围。
(2)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
若内部控制较混乱,则相应扩大函证范围;反之,可以相应减少函证数量。
(3)以前期间函证的结果。
若以前期间函证时发现重大差异或有未曾回函的账户,应扩大本期函证范围,并把有问题的账户选为本期函证的样本。
另外,审计人员应选择大额或账龄较长项目、与债务人发生纠纷项目、关联方(包括持股不少于5%以上股东)项目、主要客户(包括关系密切的客户)项目、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甚至余额为零项目以及非正常的项目等作为函证对象。
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引言:审计是一种以独立、公正、客观的态度对财务信息进行审核的专业活动,旨在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尽管审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有时候失败的审计结果还是会出现。
本文将以一起失败的审计案例为例,分析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在公司年度审计中,审计师发现了一起重大且有潜在影响的违规行为。
然而,在审计师与公司管理层沟通后,公司管理层否认了这一违规行为的存在,并提供了一系列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说法。
审计师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没有找到更多的证据,导致无法确认违规行为的真实性,最终导致了审计失败。
原因分析:1.沟通不畅:审计师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不畅是审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此案例中,公司管理层否认了违规行为的存在,并提供了一系列的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然而,审计师没有与公司管理层充分沟通,就直接将这些证据排除在外,并没有充分调查。
2.缺乏证据收集的技巧:另一个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是审计师缺乏有效的证据收集技巧。
在此案例中,审计师在进一步调查中没有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违规行为的真实性。
这可能是因为审计师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来搜集、整理和分析证据。
3.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审计师在审计中应该保持独立和客观的态度,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在此案例中,审计师可能受到了公司管理层的影响,没有对违规行为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核实。
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可能导致审计师对违规行为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解决方案:1.加强沟通和协作:审计师应与公司管理层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充分了解公司内部情况并建立信任。
只有通过频繁的沟通和及时的反馈,才能及时解决潜在的问题,并减少因沟通不畅而导致的审计失败。
2.提高证据收集技巧:审计师应加强对证据收集技巧的培训和学习,了解不同类型的证据收集方法并合理应用。
例如,审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进行充分的访谈和观察,来收集各种类型的证据,并确保证据的可信度和完整性。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优秀4篇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优秀4篇内部审计学案例分析篇一审计单位:沧州XX有限公司财务部审计对象:20XX年6月至12月期间货币资金的审计审计时间:20XX年3月1日到20XX年3月20日审计依据:财政《会计法》、《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
审计学案例分析

案例:“琼民源”案——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琼民源公司股票自1993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以来,股价表现平平。
1996年下半年,民源海南公司(琼民源控股公司,以下简称琼民源)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琼民源股东财务顾问)联手炒作琼民源股票,大加渲染琼民源业绩,股价暴涨,致使众多投资者盲目跟进,最终蒙受巨大损失。
琼民源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公布“1996年度实现利润5.7亿元,资本公积金增加6.57亿元”,据此计算,该公司的利润将比上一年度增加一千倍。
南海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对琼民源1996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为琼民源出具了资产评估报告。
后经证券委、审计署等有关部门查实,琼民源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与关联公司及他人签订合作建房、权益转让等无效合同虚构利润5.4亿元,对四个未经批准立项的投资项目进行资产评估,编造资本公积6.57亿元。
1998年4月,中国证监会作出决定:鉴于琼民源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玉和等人制造虚假财务收据的行为涉嫌犯罪,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后马玉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对琼民源公司处以警告。
对民源海南公司和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分别处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6651万元和6630万元,并各罚款200万元,建议有关部门对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撤销直接为琼民源进行审计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吊销其主要负责人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对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总所处以警告,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6个月,对该事务所在琼民源财务审计报告上签字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年。
对海南正大会计师事务所罚款30万元,暂停其从事证券相关资产评估业务的资格6个月,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年。
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执业准则。
否则,可能会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损失,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_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_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审计案例是从大量的实际审计资料中,将具有代表性的审计事项,按审计全过程编写成具有典型的审计实例。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审计案例分析报告,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审计案例分析报告篇11公司及案例简介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5月成立,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
紫鑫药业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中药材种植业务,以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骨伤类中成药为主导品种。
2007年3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由于产品规模不大,同时产品缺乏特色,紫鑫药业一直业绩平平,在资本市场也不为投资者所注意。
但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人参贸易和人参深加工概念炒作,公司业绩开始一飞冲天,实现营业收入6.4亿,同比增长151%,净利润1.73亿,同比增长184%。
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亿元,净利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6%和325%。
紫鑫药业凭借其惊人业绩为众多券商推荐,股价一路飙升。
但好景不长,由于公司战绩太过辉煌,引来了不少媒体的怀疑,最终《上海证券报》的调查结论揭露了这神话般业绩的真实面孔——关联交易,自买自卖。
一时间,紫鑫药业成为了投资市场惹人非议的焦点,被质疑是“第二个银广夏”,而关于它财务造假和审计失败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2011年10月19日,紫鑫药业因涉嫌关联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最终被证监会立案稽查。
2造假手段分析2.1关联交易紫鑫药业拥有一整套完整的内部交易链条。
人参交易的上、中、下各个环节均被董事长郭春生家族及其关联方所牢牢把控,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可以自由调节紫鑫药业的营收规模以及利润分成情况。
因此,支撑其业绩高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自买自卖和虚假交易。
图1(1)虚构下游客户据紫鑫药业2010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前五名客户分别为四川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亳州千草药业饮品厂、吉林正德药业有限公司、通化立发人参贸易有限公司、通化文博人参贸易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作者:————————————————————————————————日期: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紫鑫药业财务造假及审计分析审计学周五5-7节第2组小组成员:蓝巧张诗源谯雯玥黄晓欢姜卉萌周姝娟林子井云鹏徐嘉鑫唐海钦李传睿颜士雄目录1公司及案例简介 (3)2造假手段分析 (5)2.1关联交易 (5)2.2虚增利润 (7)2.3虚增资产 (9)2.4操纵股价 (9)3造假原因分析 (10)3.1外部原因分析 (10)3.2内部原因分析 (10)4案例启示 (11)4.1政府 (11)4.2紫鑫药业 (11)4.3中准所 (12)小组分工蓝巧组长唐海钦展示讲解李传睿PPT制作颜士雄文稿整理黄晓欢、姜卉萌造假手段资料收集周姝娟、林子徐嘉鑫、井云鹏造假原因资料收集张诗源、谯雯玥案例启示资料收集1公司及案例简介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5月成立,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
紫鑫药业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中药材种植业务,以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骨伤类中成药为主导品种。
2007年3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由于产品规模不大,同时产品缺乏特色,紫鑫药业一直业绩平平,在资本市场也不为投资者所注意。
但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人参贸易和人参深加工概念炒作,公司业绩开始一飞冲天,实现营业收入6.4亿,同比增长151%,净利润1.73亿,同比增长184%。
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亿元,净利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6%和325%。
紫鑫药业凭借其惊人业绩为众多券商推荐,股价一路飙升。
但好景不长,由于公司战绩太过辉煌,引来了不少媒体的怀疑,最终《上海证券报》的调查结论揭露了这神话般业绩的真实面孔——关联交易,自买自卖。
一时间,紫鑫药业成为了投资市场惹人非议的焦点,被质疑是“第二个银广夏”,而关于它财务造假和审计失败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2011年10月19日,紫鑫药业因涉嫌关联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最终被证监会立案稽查。
2造假手段分析2.1关联交易紫鑫药业拥有一整套完整的内部交易链条。
人参交易的上、中、下各个环节均被董事长郭春生家族及其关联方所牢牢把控,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可以自由调节紫鑫药业的营收规模以及利润分成情况。
因此,支撑其业绩高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自买自卖和虚假交易。
图1(1)虚构下游客户吉林紫鑫药业仲维光6.04% 郭化市康平投资有关立影 仲桂兰 34.84% 其他自然人股东据紫鑫药业2010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前五名客户分别为四川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亳州千草药业饮品厂、吉林正德药业有限公司、通化立发人参贸易有限公司、通化文博人参贸易有限公司。
这五家公司在2010年一共为紫鑫药业带来2.3亿的营业收入,占紫鑫药业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6%。
但是,根据紫鑫药业历年的定期报告,上述公司均未曾被披露。
此外,对比2009年年报,紫鑫药业前五名客户累计采购金额不足2700万元,仅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0%。
因此,在业绩暴增的2010年,五大客户的“横空出世”,其背景显得颇为“神秘”。
表1 紫鑫药业09、10年前五名客户情况《上海证券报》记者经过调查大量信息后发现,这几大客户与紫鑫药业存在诸多联系,它们在名称、注册时间、地点、注册资金,甚至联系电话等信息上都极其相似。
而这多家公司也在之后被证实与紫鑫药业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紫鑫药业的董事长郭春生正是将他们关联到一起的纽带。
第一大客户:四川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紫鑫药业2010年年报显示,四川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第一大客户,共采购了7068.58万元产品,占全部营收的11%;同时,从应收账款余额披露情况看,平大生物没有上榜,说明其7000多万元采购款应基本全额付清。
但截止2010年12月31日,平大生物总资产仅为9716万元,所有者权益4604万元,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11万元,净利润279.6万元,且主营产品为何首乌茶,根本无需购买7000多万元人参作为原材料。
由此看出,平大生物的采购能力与经营情况严重不匹配。
根据调查,四川平大生物原负责人谢永林已退居二位,该公司已由长春资本名义控股,实际受控于紫鑫药业,成为了紫鑫药业的影子公司。
第二大客户:亳州千草药业饮片厂。
紫鑫药业2010年年报披露,亳州千草药业饮片厂是第二大客户,为其贡献营业收入6890.6万元,占紫鑫药业当年总营业收入的10.73%。
《上海证券报》记者多方调查核实后发现,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竟然是紫鑫药业的全资子公司吉林草还丹药业有限公司,换言之,亳州千草药业饮片厂实际上是被紫鑫药业隐匿的孙公司。
第三大客户:吉林正德药业。
作为紫鑫药业第三大客户的吉林正德药业在2010年为紫鑫药业贡献了6113万的营业收入。
该公司前身为“延边格润日化用品有限公司”,设立时股东是吉林紫鑫图们药业和日本:成立之初,其董事长和法人代表为仲维光,是紫鑫药业股东,与其董事长郭春生为表兄弟关系,后变更为郭春林,与郭春生同一家族;此外,延边格润日化董事崔正哲和总经理孙培刚均来自吉林紫鑫图们药业公司,副总经理、董事郭学伟则来自紫鑫药业大股东敦化市康平投资。
由此可见,吉林正德药业当时的实际控制人正是郭春生。
表2 紫鑫药业10年前三大客户具体情况年份前五名客户累计采购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例 20092700万 10% 2010 23000万 36%2010年客户 公司名称采购产品金额 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 客户与紫鑫的关系 第一大客户 四川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7068.58 万 11% 已是紫鑫药业影子公司,采购能力与经营情况严重不匹配 第二大客户 亳州千草药业饮片厂 6890.6 万 10.73%实际上是紫鑫药业的孙公司 第三大客户 吉林正德药业 6113万 9.52% 前身为“延边格润日化用品有限公司”,与紫鑫图们药业注册地址一致除上述前三大客户之外,通化立发人参贸易有限公司(第四大客户)、通化文博人参贸易有限公司(第五大客户)等多家客户公司的注册时间、地点、注册资本和员工人数都与紫鑫药业有着惊人相似。
(2)虚构上游供应商紫鑫药业的上游客户——“延边嘉益”、“延边耀宇”、“延边欣鑫”、“延边劲辉”的成立时间、经营范围、公司住所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均成立于2010年,经营范围同为“人参及人参粗加工”,最初的住所也均在延边州新兴工业集中区,最终控制方均为郭春生。
这些公司的注册、变更、高管、股东等信息中都很难忽略紫鑫药业及其关联方的影子,但这些并未在紫鑫药业的年报中充分披露。
(3)关联交易方式小结紫鑫药业通过注册空壳公司、进行隐蔽的关联交易虚构业绩,实质为进行体内自买自卖。
参照紫鑫药业2010年年报,公司去年曾提前预付延边嘉益、延边耀宇、延边欣鑫、延边劲辉合计高达2亿元的采购款,由于上述四公司与通化系公司均由同一集团控制,那么其在收到上述款项后即可将钱款通过各种渠道转至通化系公司,再由通化系公司收购紫鑫药业人参产品,相关款项就再度流入由郭春生掌控的紫鑫药业,一条完整的内部交易链条就此形成。
由于上、中、下游均为郭氏家族控制,那么紫鑫药业便可自由调节营收规模乃至盈利大小。
图22.2虚增利润(1)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变动趋势不一致“延“通表3 紫鑫药业历年营业收入、净利润表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6月 营业收入223,332,334.13 256,287,604.81 642,417,445.93 927,619,550.21 254,609,286.75 净利润 53,339,721.09 61,078,754.08 173,173,606.20 217,289,950.92 56,158,780.520.00100,000,000.00200,000,000.00300,000,000.00400,000,000.00500,000,000.00600,000,000.00700,000,000.00800,000,000.00900,000,000.001,000,000,000.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6月营业收入净利润图3从表3和图3可以看出,紫鑫药业2008年、2009年的业绩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态势,净利润大多在五六千万左右徘徊。
2010 年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净利1.73亿元,同比大增184%。
2011年紫鑫药业的财务数据更为异常,实现营业收入9.3亿元,净利润2.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4.39%和125.48%。
紫鑫药业进入人参行业不足一年,但利润却是原来人参两大巨头的利润之和,如此异常的增长令人猜疑。
并且,在2008年至2011年这四年间,公司净利润是稳中上升,而2011年的营业收入较之08、09年的增长速度却可以说是飞速的(11年营业收入约为09年的3.6倍)。
可见,紫鑫药业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变动趋势并非一致。
(2)高估赊销收入,低估销售成本表4 紫鑫药业相关财务数据变动表从表4可知,在过往4年连续正增长的净利润背后,却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由净流入变为净流出。
2009~2011年及2012年上半年,紫鑫药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80.71万元、-21541.82万元、-55872.12万元和-9887.25万元。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畸高。
2009~2011年及2012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13443.25万元、14823.35万元、58578.22万元和56029.83万元;存货分别为3048.61万元、17304.10万元、85094.26万元和88031.14万元。
由此可见,紫鑫药业2010、2011年度、2012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正,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导致赚了利润却亏了现金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应收账款和存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25,668,569.73 12,807,145.81 -215,418,190.86 -558,721,219.61 -98,872,540.49 应收账款 77,728,132.24 126,216,784.51139,097,227.88 549,458,496.15 524,491,424.81 存货30,432,494.72 30,486,063.75 173,040,978.23 850,942,555.79 880,311,445.26 净利润 53,339,721.09 61,078,754.08 173,173,606.20 217,289,950.92 56,158,780.52货大幅度增加,存在高估赊销收入而低估销售成本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