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观景亭设计方案
观景平台方案

观景平台方案一. 简介观景平台是一个为人们提供俯瞰美景、欣赏自然风光的公共设施。
该平台通常位于自然风景区、公园、山顶等地,为游客提供一个全景观赏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周围的美景。
二. 观景平台的设计要素1. 位置选择观景平台应选择位于景色优美、视野开阔的地理位置。
这样可以确保游客能够在平台上观赏到最好的景色,并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的观赏体验。
2. 结构设计观景平台的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选择材料和搭建方式时,需要考虑平台的重量和支撑能力,以确保平台能够承受游客的权重,并经受住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
3. 平台布局观景平台的布局应根据实际需要和使用情况进行灵活设计。
平台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景区的地形和场地条件进行调整,以最大程度地适应周围的环境。
同时,考虑到游客的观赏体验,要保证平台上有足够的空间供游客游览、观赏和拍照。
4. 安全设施观景平台必须安装相应的安全设施,以确保游客的安全。
包括扶手、防护栏杆、护栏等设施的设置,以避免游客意外跌落或滑倒。
此外,还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指示牌和警示标识,以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5. 环境保护在观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
选择可持续发展材料,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平台周围的植被保护方面,可以采取栽种、围栏等措施,以保护周围的自然风景,并促进生物多样性。
三. 观景平台的管理与维护1. 定期维护观景平台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平台的安全和功能正常。
这包括检查扶手、防护栏杆、护栏等设施的稳固性,修补损坏的部分,清理杂物和垃圾等。
2. 运营管理观景平台的管理方应制定相应的运营管理规定,明确责任和职责,并配备专业的运营管理人员。
他们需要负责票务管理、安全管理、秩序维护等工作,以保障游客的良好体验和安全。
3. 游客教育观景平台的管理方应加强游客教育工作,提高游客对公共设施使用规则的认识。
通过设置标识牌、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告知游客关于安全注意事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引导他们文明观赏。
景观设计廊亭案例分析报告

景观设计廊亭案例分析报告引言廊亭作为一种常见的景观空间设计元素,旨在为人们提供休憩、避雨等功能,并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
本文将对某个具体的廊亭案例进行分析,评估其设计特点和户外空间的实际应用效果,以便为今后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案例概述本案例位于城市公园内的一个开放空地上,廊亭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休息、观赏风景。
廊亭采用了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整体建筑造型简洁明快,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它由钢结构、玻璃和木材组成,形成一个带顶的开放空间,提供了舒适的座椅和观景平台。
设计特点分析1. 简约风格廊亭的设计风格简约大方,没有繁琐的装饰和过多的花纹。
整体颜色采用了浅灰和白色,与周围的绿色植物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廊亭在视觉上更加突出。
2. 多功能设计廊亭不仅提供了休息的座位,还设置了观景平台,供人们欣赏周围的风景。
平台边缘设计成圆弧形状,使人们在观景时能够更好地欣赏到360度的视角。
3. 融入环境廊亭的设计巧妙地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
廊亭上部采用透明玻璃材料,使得阳光能够透过廊亭照射到下方的座位区域,同时又能保护人们免受雨水的侵袭。
廊亭四周种植了各种花草,使得整个廊亭成为一个与自然相互融合的空间。
应用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使用,本案例的廊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1. 人流量增加对比建造廊亭前后的人流量数据发现,廊亭的建造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前来公园休闲。
廊亭提供了独特的休憩场所,使人们能够在户外环境中享受舒适的休息体验。
2. 提升公园形象廊亭的简约设计风格与现代城市公园的整体形象相符合,使得公园整体的美观度得到了提升。
廊亭成为了公园的一个亮点,吸引了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
3. 功能使用率提高廊亭设置了座位和观景平台,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
座位提供了休息的功能,而观景平台则吸引了人们驻足观赏周围的景色。
廊亭提供的功能多样化,提高了廊亭的使用率。
结论本案例中的廊亭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们的休息需求和观赏美景的愿望,通过简约的设计风格和多功能的设置使得廊亭有着良好的使用效果。
观景平台方案

观景平台方案1. 引言观景平台是一种供人们欣赏美景的公共设施,通常位于风景名胜区、公园、城市高楼等地方。
设计一个合理的观景平台方案,不仅可以提供便利的观景体验,还能保证安全性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一个全面的观景平台方案,包括设计理念、结构安全、舒适度和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
2. 设计理念观景平台的设计理念应该以景色为核心,提供最佳的观景体验。
以下是一些设计理念的建议:•最佳景观视野:观景平台应该被设计成能够提供最广阔、最清晰的景观视野。
可以通过降低观景平台的高度、设置透明玻璃栏杆或者采用无栏杆设计等方式来达到最佳景观视野的目标。
•融入自然环境:观景平台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融入自然环境,使人们更好地感受到周围的自然美景。
可以考虑采用木材、石材等自然材料,设计绿化带或者景观花园等方式来实现融入自然环境的目标。
•多功能性:观景平台除了提供观景功能外,还可以考虑添加其他的功能,如休息区、咖啡厅、托儿所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结构安全观景平台的结构安全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结构安全的建议:•坚固稳定的基础:观景平台的基础应该是坚固稳定的,能够承受观景平台的重量和外部环境的作用力。
可以采用混凝土基础、桩基础等结构来增加观景平台的稳定性。
•强化结构支撑:观景平台的结构支撑应该经过合理设计,能够承受人员和设备的重量,能够抵抗风力和地震等外部力的作用。
可以采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来增加观景平台的结构强度。
•安全栏杆和防护措施:观景平台的栏杆应该安全可靠,能够防止人员意外坠落。
可以采用合适高度的栏杆、防护网或者玻璃栏杆等方式来确保人员的安全。
4. 舒适度观景平台的舒适度对于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高舒适度的建议:•座椅和休息区:在观景平台上设置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供人们休息和放松。
•遮阳设施:考虑添加遮阳篷、伞等遮阳设施,以防止阳光直射,给观众提供舒适的观景环境。
•空调和通风系统:在高温季节,考虑在观景平台上安装空调或者通风系统,以提供凉爽的观景体验。
观景平台方案

观景平台方案第1篇观景平台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日益繁荣,各地观景平台作为旅游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
为提升景区品质,满足游客的观景需求,现就某景区观景平台项目制定以下方案。
二、项目目标1.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打造具有特色的观景平台,提供良好的观景体验。
2. 确保观景平台的安全、舒适、便捷,满足游客的各项需求。
3. 体现绿色环保理念,降低对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合法合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设计方案1. 选址与规划(1)选址:结合景区地形地貌、景观资源、交通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观景平台位置。
(2)规划:根据景区总体规划,确定观景平台的功能分区、规模、形态等,确保与景区整体风格协调。
2. 设计原则(1)安全性:确保观景平台结构稳定,满足抗风、抗震等要求。
(2)舒适性:考虑游客的使用需求,提供宽敞、舒适的观景空间。
(3)便捷性:设置合理的交通流线,方便游客进出观景平台。
(4)环保性:采用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设计内容(1)结构设计:采用钢结构、木材或其他绿色建筑材料,确保观景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景观设计:结合景区特色,设计独特的景观元素,提升观景平台的吸引力。
(3)设施设计:设置休息座椅、垃圾桶、指示牌等设施,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
(4)照明设计: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确保夜间观景效果。
四、施工与验收1. 施工: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2. 验收:项目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观景平台的质量和安全。
五、运营与管理1. 运营:制定观景平台运营方案,包括票价、开放时间、游览路线等。
2. 管理:建立健全观景平台管理制度,确保观景平台的日常维护、清洁、安全等工作。
六、法律法规遵循1.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
休闲凉亭建设方案

休闲凉亭建设方案引言休闲凉亭是一种供人们休息、娱乐和观赏风景的户外建筑,被广泛应用于公园、湖边、花园等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避暑纳凉或者休憩的场所。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休闲凉亭建设方案的概述,包括选址、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的考虑,帮助读者了解休闲凉亭的基本构成和建设要点。
选址选择休闲凉亭的选址是构建一个美观舒适的休闲场所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址要点:1.风景优美:选择有优美风景的地点,如湖边、河畔、花园等。
2.交通便利:确保场所附近有方便的交通工具,方便游客到达。
3.避暑纳凉:在炎热的夏季,选择有树木遮荫的地方可提供更好的遮阳效果。
4.互动性:选择场所周围有其他娱乐设施或景点,以增加游客的互动性和游览价值。
设计要点一个成功的休闲凉亭应该具备以下设计要点:1.结构稳固:休闲凉亭的建筑结构应该坚固,能够承受各种天气条件的考验。
2.风格统一:考虑到休闲凉亭的使用场景,设计应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避免与整体风格不符。
3.舒适性: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座椅和桌子,提供遮阳和防雨设施,确保游客的体验感。
4.观赏性:休闲凉亭的设计应注重美学和观赏性,激发游客的兴趣和参与感。
材料选择休闲凉亭的材料选择要考虑到耐用、环保和美观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材料选择建议:1.结构材料:选择耐久性较高的材料,如钢铁或铝合金,能够承受风雨的考验。
2.遮阳材料:选择遮阳材料时,应该考虑其遮阳效果和透明度,如透明塑料或遮阳网等。
3.座椅和桌面材料:考虑到舒适性和耐用性,可以选择木材或合成材料制作座椅和桌面。
4.防雨设施:选择防水性能好的材料,如挤塑板或塑料薄膜等。
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休闲凉亭的施工流程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项目规划:根据选址和设计要求,绘制施工图纸,并制定施工计划和预算。
2.土建工程:进行基础土方工程和建筑施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固性。
3.安装设备: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座椅、桌面、遮阳材料和防雨设施等的安装。
4.装修和美化:进行装饰装修和园林美化工作,增加休闲凉亭的观赏价值。
景观凉亭施工方案

景观凉亭施工方案景观凉亭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为了丰富公园景观,提升游客休闲体验,我们计划在公园内建设一座景观凉亭。
凉亭位于公园的核心区域,是游客休息、观光、拍照的理想场所。
本方案旨在通过凉亭的设计与施工,打造一个独特、美丽的休闲空间,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施工内容1. 凉亭基础施工:挖掘凉亭基础的坑洞,然后进行基础的混凝土浇筑,最后进行基础固定。
2. 凉亭搭建:将预制的钢结构梁柱进行现场拼接,搭建起整个凉亭的骨架。
3. 屋面施工:整体凉亭使用双层屋面设计,保证抗风、防水、隔热的功能。
选用轻质板材作为材料,使用刨花板或者防火板作为铺面。
4. 条框制作:根据凉亭的设计图,制作凉亭的条框。
选用优质木材,经过干燥处理和防腐处理,确保条框的质量。
5. 防腐处理:凉亭的支柱和条框需要经过防腐处理,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6. 柱子装饰:在凉亭的柱子上进行装饰,可以选择刷漆或者贴上石材等材料,增加凉亭的美观性。
7. 地面铺装:在凉亭周围的区域进行地面铺装,可以选择石块、木板或者水泥地面等材料,增加凉亭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8. 照明设置:在凉亭内和周围进行照明设置,根据凉亭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照明设施,提升夜间的观赏价值。
三、施工流程1. 确定凉亭的设计方案,进行报批和审批事项。
2. 指定专业的施工团队,组织人员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制定施工计划。
3. 进行基础施工,包括挖掘坑洞、混凝土浇筑和基础固定。
4. 进行凉亭搭建,包括钢结构梁柱的现场拼接和固定。
5. 进行屋面施工,包括屋面材料的铺设和防水处理。
6. 进行条框制作和防腐处理。
7. 进行柱子装饰,包括刷漆或者贴石材。
8. 进行地面铺装,根据设计选择适当的铺装材料。
9. 进行照明设置,根据凉亭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照明设施。
10. 进行验收和整理工作,确保凉亭的施工质量和环境卫生。
四、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1.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确保凉亭的结构和材质安全可靠。
湖边观景平台施工方案范本

湖边观景平台施工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湖边观景平台项目是为了满足旅游需求,打造一个风景优美且安全可靠的观景场所。
该平台位于湖边,预计将成为游客休闲娱乐和观赏湖景的热门景点。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最终成功,我们制定了以下施工方案范本。
二、设计方案1. 总体设计湖边观景平台将采用现代化的建筑和景观设计,以最大程度地展现湖景和自然风光。
平台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主平台:位于湖边的核心观景区域,提供宽敞的观景空间和座椅,便于游客欣赏湖景。
•步道:环绕湖泊的连续步道,使游客能够更好地欣赏周围的景色。
•观景亭和休息区:分布在平台的不同位置,提供遮阳和休息的设施。
•花坛和绿化带:增加平台的美感,为游客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栈道:延伸到湖中的栈道,提供独特的观赏湖景的体验。
2. 结构设计湖边观景平台的结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承重能力:平台和栈道的结构需要足够强大,能够承受人员和设备的重量,以确保安全可靠。
•抗风性能:考虑到项目的湖边位置,结构设计应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以抵御湖风对平台的影响。
•防水和防腐蚀:由于平台位于湖边,设计应考虑到水的接触和湖水中的腐蚀性,采用适当的防水和防腐蚀措施。
•可持续性:在设计中应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和构造,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流程湖边观景平台的施工流程如下:1.土地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平整的土地基础。
2.地基工程:进行地基的挖掘和填筑,确保土地稳定。
3.桩基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桩基的施工,确保平台的承重能力。
4.结构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平台和栈道的结构施工,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5.防水和防腐蚀处理:对平台结构进行防水和防腐蚀处理,保证平台的使用寿命。
6.花坛和绿化带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对花坛和绿化带进行施工,提升平台的美观度。
7.栈道施工:延伸栈道至湖中,确保结构稳定和安全。
8.安装设施:安装座椅、遮阳设施等必要设施,提供游客便利的观景环境。
9.清理和完善:清理施工现场,并进行最后的完善和修饰,准备正式对外开放。
亭子设计方案

亭子设计方案亭子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常常出现在公园、庭院、广场等地方,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是一种美学和文化的体现。
以下是一个亭子设计方案。
1.设计目标这个亭子的设计目标是在美观的前提下,兼顾实用性,为人们提供一个遮阳、避雨和休息的场所。
2.设计方案该亭子采用传统的中式风格,结合了现代设计元素,呈现出简约而不失华丽的效果。
具体设计如下:(1)亭子的总高度为3.5米,直径为4米,底座高度为1米,拱形屋顶高度为2.5米,屋顶呈悬垂式设计,有利于雨水流通,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2)亭子的柱子和屋顶梁采用实木材质,表面经过防腐处理和喷涂,防止受到风吹日晒的损坏。
柱子的底部加装了不锈钢垫片,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侵蚀。
(3)亭子的地面铺设花岗岩石材,既美观又实用。
底座的四周还可以种植一些花草,营造出优美的环境氛围。
(4)亭子的座位和桌面采用榉木材质,具有很好的承重性和舒适度,座位和桌面之间还可以加装不锈钢托架,方便游客放置饮品和食物。
3.实施步骤(1)设计方案,确定亭子的风格、规模和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2)确定预算,并进行详细的预算分析。
(3)寻找有资质的建筑公司或工程队,进行招标或谈判,并签订合同。
(4)进行施工,包括基础、结构、屋顶、地面、座位和桌面等方面。
(5)进行验收和整理,检查亭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整理,确保亭子能够完美融入环境。
4.预期效果该亭子具有以下优点:(1)美观大方,具有浓厚的中式风情。
(2)结构牢固,材料五、施工方案1. 确定亭子材料: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亭子材料,如木材、石材、钢材等,确保施工的质量和稳定性。
2. 确定施工时间:根据亭子的大小、材料和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施工时间,以便提前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施工。
3. 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安全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4. 地基处理:在确定亭子位置后,需要对地面进行处理,清除杂物和草皮,平整地基,并加固地基,以确保亭子的稳定和耐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景区游客观景亭设计方案北京巅峰智景规划设计研究院2019年9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 3 -1、项目背景....................................... - 3 -2、项目的由来..................................... - 3 -3、项目的由来和建设的必要性....................... - 4 - 第二章、景区概况..................................... - 4 -1、地理位置及交通................................. - 4 -2、自然条件....................................... - 5 - 第三章、景观系统总体布局............................. - 7 - 第四章、景区设计及规划原则........................... - 7 - 第五章、景区部分设计方案............................. - 8 -1、XX景区观景亭观景台及栈道设计方案 .............. - 8 -2、XX景区栈道构造图............................. - 11 - 第六章、建设项目及投资估算.......................... - 14 - 第七章、环境保护及环境.............................. - 16 -第一章、总论1、项目背景随着对大西北风光和西域民俗风情的向往,国内旅游热点将向中国西部转移。
新疆凭借其融雄厚、粗犷、神秘为一体的旅游资源,旅游人数与日俱增,旅游业已逐渐上升为新疆的支柱产业,成为新疆最具发展力和广阔前景的产业之一。
X南山风景区位于X市南郊喀拉乌成山北麓一带,属天山北坡的一段,是一个以冰雪景观、天山云杉、奇特山石、高山草甸和浓郁少数民族风情为主要旅游资源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照壁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新疆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乌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地面积822km2,是南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园共由8个景区组成,分别是照壁山景区、羊圈沟景区、阴沟景区、东白杨沟景区、南台子景区、乌什城景区、张家沟景区及庙尔沟景区。
根据南山风景区所处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X县提出了把南山建成X的后花园这样一个总体思路,要把X南山风景区做大、做强。
2、项目的由来X作为新疆首府城市,是全疆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和集散地,但与内地一些旅游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5A级景区在X还是空白。
XX景区的资源品级与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提升的条件,启动5A级景区创建工作,对X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项目的由来和建设的必要性现由于宣传及经济能力所限,南山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业还没形成一个产业。
景区开发景点数量少,旅游接待设施也比较杂乱,游客人数和收入还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统一风格和整体的规划。
新疆XX旅游景区涉及南山风景区和照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由于这里距离首府较近,气候风景宜人,多年以来到此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但因缺乏基本的资源开发方案和管理措施,该旅游景区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整个景区基本处于一种无序利用的状况。
为此,充分利用好照壁山水库和照壁山国家森林公园这两块有别于南山其它景区的亮点和品牌,开发建设好新疆XX 旅游景区,对防止景区的无序开发、保护环境、大力发展X县的旅游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景区概况1、地理位置及交通新疆XX旅游景区(以下简称景区)地处北天山中部、X市南郊,距X市区南40km,地跨X县板房沟乡、托里乡、水西沟镇,范围涉及照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大部分。
景区北起板房沟乡林管站,南至托克逊县界,东至X县216国道、西至103省道。
整个景区南北最长段约49km,东西最长段宽度约42.5km,规划总面积1038.48km2。
行政上隶属于X县管辖。
2、自然条件◆地质、地形地貌该区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北坡,博格达峰和天格尔峰之间,准噶尔盆地南缘,属于北天山喀拉乌成山东部余脉。
北天山经历了褶皱、抬升、剥蚀、沉降的复杂地质构造后,形成许多横向平行断块和山间断裂盆地所组成的复杂地貌。
本区中山带和高山带母岩多为古生带变质岩系和火成岩系,母质大部分为花岗岩、页岩、云母岩、板岩、片麻岩、石灰岩等构成,低山、前山及部分中山区多由中生带和新生带的水成岩系组成。
地形上高山和山间盆地兼有,山势雄耸,起伏多变。
景区地形总体呈南高北低之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貌单元由南部山区和北部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构成。
山区由高山、中山、低山及低山丘陵组成,倾斜冲洪积平原由冲积洪积扇和河流阶地构成。
区内沟壑纵横,多槽状、山梁地形。
区内沟谷主要为松散第四系分布,沟谷河流流向由南向北,曲折多变,沟谷谷底宽约45~120m,河谷纵坡度为13.3‰。
沟谷中发育有二级不对称阶地,一级阶地为堆积阶地,阶面高1~2m、宽5~50m,大部分分布在现代河床东侧;二级阶地为基座阶地,基座阶地相对高差约10m,宽1~80m不等,阶面向西倾斜,阶地前缘多有基岩出露。
◆气候条件景区地处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总的气候特征是既具有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又有垂直气候分带的特点。
气温年较差大,日变化剧烈,受地形与地势的影响,地区差异很大。
区内年平均气温0~3℃,冬季有逆温层存在,气候冬暖夏凉;山前平原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4~6℃。
全年气温一月最低,七月最高,冬季平均气温-15℃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1℃左右。
极端最低气温-34.5℃;极端最高气温35℃。
全年无霜期120~150d。
流域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而冬季降水量很少,约占全年的5%,据出山口附近的新建哨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336.3mm。
年水面蒸发量随高程的升高而减少,山区小,平原大。
山前平原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年蒸发量(以折算E-601型蒸发器的蒸发量计算)在1300~1500mm;而山区仅500~900mm左右,平原区是山区的两倍以上。
区内最大冻土深度1.5m。
多样的地貌造就了夏季凉爽宜人、冬季温和的气候条件,夏季避暑、冬季滑雪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三章、景观系统总体布局根据旅游景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目标,结合功能分区,系统采用“轴线型”的总体布局形式,即从倾斜冲洪积平原—森林峡谷—高山草原—雪山冰川。
在这条“轴线型”的景观带上,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功能,在线路建设和生产、旅游环境建设上注重与主题形象的统一。
旅游景区内道路既要建成生产交通线,又要建成风景线。
以风景游赏活动的组织为核心,通过景观轴线,将天山坝休闲景区、照壁山度假休闲景区、加斯达坂观光区、天鹅湖景区、天山峡谷风情区、哈萨克民族风情园区、高山草原观光区、雪山冰川观光区这八个重点景区巧妙的串联起来,使之组合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
充分展示景区天山北坡垂直自然带景观。
第四章、景区设计及规划原则道路是旅游区的骨架和脉络,是联系各旅游区域、功能区景点的纽带,有引导和组织游人的活动、发挥道路组织交通、组织空间的作用。
道路组织力求类型多样,方便灵活,避免与步道设施冲突,购置必要的交通设备,使旅游景区内外各旅游区域、景点及服务设施之间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系统。
因地制宜原则交通线路及设施的布局,在考虑便于游览线路的组织和旅游管理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土方以及不能破坏景观资源和自然环境为原则。
②协调性原则根据不同种类游客旅游线路的要求及交通需要,确定交通线路的起止点,道路建设标准应根据使用性质及交通量的大小确定建设等级,并充分利用现有的交通条件和设施,衔接内部道路与外部交通,逐步形成满足旅游需求的交通网络系统。
并形成功能协调、层次分明、多样化的旅游交通方式。
③以人为本原则结合游赏内容和游人行为心理,建设符合景观意境表达的道路空间系统,包括栈道、步道步行游览和适宜的引导标志系统等内容。
第五章、景区部分设计方案1、XX景区观景亭观景台及栈道设计方案XX环线路能够让游人停下车步行的地方不少,但因天气原因,四季皆可徒步的地方很少,此次方案以木栈道为道路,结合观景台、观景亭等服务设施。
本方案包括一环主要景点23处及二环景点两处。
2、XX景区栈道构造图1)、木栈道在路边靠水库一侧或山体临空一侧, 1.8米宽。
基础由钢筋混凝土柱接盖梁支撑,盖梁固定木梁支撑木板并设木质护栏。
2)、与天湖栈道相结合。
在合适位置深入水中观景平台。
观景平台断面3)、与环湖栈道相结合。
在合适位置设置观景亭,方便游客停留。
第六章、建设项目及投资估算方案设计:项目投资估算为2309.46万元,其中建安费用为1946.51万元。
第七章、环境保护及环境⑴景区的环境保护应本着立足保护、严格开发、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和永续利用的主旨进行开发;⑵要执行整体性保护的原则,既要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又要保护那些影响旅游资源价值及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构成;⑶天山山体是本景区骨架;溪水系既是板房沟乡的水源地又是本景区的血脉网络;森林植被是本景区的肌肤。
因此,必须制定措施,分头予以严加保护;⑷建立适合旅游资源合理有序利用的管理机制,严格规划管理审批程序。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保护旅游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和氛围。
⑸景区现状自然生态质量很好,为保持自然美,使其成为环境优美,水体清洁,空气清新,舒适宁静的优良景区依据规划区的性质、规划目标,为保护环境,减少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