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感 觉 系 统
《神经生物学》考试大纲

《神经生物学》考试大纲《神经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神经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神经生理学是生理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神经系统的功能。
同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神经病学、临床神经生理学、电生理学、行为学和神经解剖学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要求考生深入了解各部分的基本概念,系统地掌握各部分的主要理论及其实验方法,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分析问题、设计实验和解决问题中去。
考试内容及要求: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2、熟悉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过程3、掌握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各种机制4、了解肌细胞的收缩机制二、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1、熟悉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类2、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三、神经元的信息传递1、熟悉突触传递的定义、分类和相关术语2、掌握神经递质和受体的定义、分类和组成3、了解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四、感觉系统总论1、掌握感觉和感觉器官一般概念2、了解感受器信号及感觉信息的编码3、了解感觉通路中的信号编码和处理4、掌握感知觉的一般规律五、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1、熟悉躯体感觉的传入通路、皮层代表区和各种躯体感觉的特点2、了解内脏感觉的传入通路、皮层代表区和各种内脏感觉的特点3、熟悉视觉、听觉的传入通路、皮层代表区和功能特点4、了解平衡感觉、嗅觉和味觉的一般概念六、痛觉及其调制1、掌握损伤性刺激引起伤害性感受器兴奋的机制2、熟悉脊髓背角作为痛觉初级中枢的作用3、了解伤害性信息传到脑的几条上行传到通路4、熟悉丘脑作为痛觉整合中枢的作用5、掌握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节段性调制6、熟悉脑高级中枢对背角伤害性信息传递的下行调制七、大脑皮层的运动功能1、掌握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2、熟悉初级运动皮层和前运动区的定义和作用3、了解皮层神经元的组成4、掌握初级运动皮层和皮层脊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了解大脑皮层运动区的传入6、了解初级运动皮层的运动参数编码过程7、熟悉辅助运动区和前运动皮层的运动功能8、了解后顶叶皮层在运动中的作用9、熟悉姿势的中枢调节10、了解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八、内环境恒定和神经内分泌功能1、熟悉神经体液整合作用的机制2、了解神经分泌的概念和肽能神经元的组成和作用3、了解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4、了解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其他神经反应及行为的整合作用5、了解内环境恒定的节律性特征6、掌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九、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了解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十、边缘系统与动机及情绪活动1、了解边缘系统的形成2、掌握动机的概念及其和边缘系统的关系3、掌握情绪的概念及其和边缘系统的关系4、了解本能行为的神经调节十一、觉醒、睡眠与脑电活动1、了解脑电、脑电图和皮层诱发电位的概念2、掌握觉醒与睡眠的机制和脑电特征十二、学习与记忆1、熟悉学习记忆的分类2、熟悉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3、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的关系4、了解记忆定位和记忆障碍的机制十三、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1、了解语言的一侧优势现象2、掌握几种常见语言障碍的表现和机制3、了解失用症、面容失认症的一般概念参考书目:1、《神经科学》,韩济生,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版2、《神经生物学》,于龙川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3、《神经生物学》,寿天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神经病学概论考点总结

神经病学概论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精神神经系统本章学习特点请跟我来!!!先看考试内容神经系统大纲(一)神经病学概论(八)脑疝(二)周围神经病(九)帕金森病(三)脊髓病变(十)阿尔茨海默病(四)颅脑损伤(十一)偏头痛(五)脑血管疾病(十二)单纯疱疹性脑炎(六)颅内肿瘤(十三)癫痫(七)颅内压增高(十四)神经-肌接头与肌肉疾病神经病学概论大纲1.运动系统(1)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2)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3)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4)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2.感觉系统(1)浅感觉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2)深感觉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3.脑神经第Ⅱ、Ⅲ、Ⅴ、Ⅵ、Ⅶ、Ⅸ、Ⅹ、Ⅻ对脑神经的解剖生理和临床表现4.皮质与脑功能解剖生理和临床表现5.脑室系统与脑脊液解剖生理和临床表现6.脑血管解剖生理特点和临床相关性先来认识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神经元长这么长,这么多干啥?What are you干啥呢?接受信息和传递命令接受信息和传递命令皮质脊髓束具体有什么路啦?两感四路皮质脊髓束支配躯干和四肢肌肉通路:皮质脊髓束支配面部肌肉(表情肌)运动:皮质核束浅感觉:痛觉,温觉,触觉;皮肤/黏膜脊髓丘脑束深感觉:关节腔周围组织运动觉、位置觉和震动觉薄束/楔束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和震动觉考点汇集浅感觉:痛觉、温觉和触觉皮肤/黏膜脊髓丘脑束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和震动觉关节腔周围组织薄束/楔束反射弧内囊出血所致的对侧肢体运动障碍(偏瘫),主要是损伤了A.皮质脊髓束B.皮质红核束C.顶枕颞桥束D.皮质核束E.额桥束『正确答案』A回眸一笑考点汇集:四条路两种感觉我们一起看看沿路的风景!记地名出发!神经系统的划分:大城市(中枢)胼胝体内囊※前肢和膝部:皮质延髓束(面部运动)※后肢:皮质脊髓束和丘脑皮质束及视、听辐射纤维通过小城市(周围神经)周围部: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 12对脊神经 31对自主神经(内脏)脑?脑神经?怎么区别?按功能分:感觉神经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Ⅷ前庭蜗神经平衡-听觉运动神经:Ⅲ动眼神经:眼球Ⅳ滑车神经:眼球Ⅵ外展神经:眼球1嗅2视3动眼,4滑5叉6外展,7面8听9舌咽,10迷1副舌下全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混合神经:Ⅴ三叉神经Ⅶ面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1嗅2视3动眼,4滑5叉6外展,7面8听9舌咽,10迷1副舌下全请找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回眸一笑神经系统如何管理人体?前面管运动,后面传感觉前回、前根运动,后回、后根感觉(前面运动,后面赶)内囊※前肢和膝部:皮质延髓束(面部运动)※后肢:皮质脊髓束和丘脑皮质束及视、听辐射纤维通过考点汇集(前面运动,后面赶)回眸一笑皮质和脑功能额叶颞叶考点:※额叶:Broca失语(运动性失语)※颞叶:Wernicke失语※Broca失语(运动性失语):额下回后部损伤。
神经病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96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神经病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Nhomakorabea•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神经病学笔记(彩色)

神经病学笔记第1节:神经病学概论一、常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1、感觉障碍:(1)疼痛局部疼痛:局限于病变部位的疼痛。
放射痛:如椎间盘突出,病变在椎间盘,却放射到坐骨神经。
扩散性疼痛:从一个神经扩散到另一个神经。
(2)感觉过敏(3)感觉异常2、感觉系统损害的定位意义(1)周围神经:损伤后表现为手套和袜子感。
(2)脊神经后根:剧烈的根性疼痛。
注:脊髓前根管运动,后根管感觉,后根损害就会感觉障碍,表现为剧烈的根性疼痛。
(3)脊髓:受损平面以下感觉障碍,伴有肢体瘫痪(运动、感觉全没了)。
(4)脑干:(5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深浅感觉都障碍)。
(6)皮质:这里讲感觉障碍,就是指中央后回管(管感觉)损害①②如果受到破坏→对侧单个肢体感觉障碍,即单瘫。
3、运动系统损害:(1)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的瘫痪为中枢性/痉挛性瘫痪;(老子强硬,硬瘫)(2)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的瘫痪为周围性/弛缓性瘫痪;(儿子软弱,软瘫)典型疾病小儿麻痹症→出现肌肉萎缩,但这是运动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二、运动系统分为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之间靠脊髓皮质束连接。
●注意:老子的根据地在中央前回,儿子的根据地在脊髓前角细胞。
与运动有关的都是在前的。
(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1.解剖生理。
2.临床表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引起的是硬瘫(老子强硬)。
特点:病灶对侧瘫痪。
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但长期瘫痪后可见失用性肌萎缩,肌电图正常: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3.定位诊断:注意与感觉障碍相联系。
(1)皮层:病变部位在●中央前回。
①受损:对侧单瘫:表现为对侧的一边上肢、下肢或面部瘫痪。
②刺激:杰克逊癫痫:刺激性病灶还可引起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灶性抽动发作。
(2)内囊:对侧三偏征。
(3)脑干:交叉瘫:同侧面部,对侧躯体,还有个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的科学。
感觉Senses是感受器接受到的各种形式的刺激在大脑中的综合反映。
瘫痪:是指骨骼肌的收缩能力(肌力)的减弱或丧失。
瘫痪是由运动神经元(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
脊髓休克:瘫痪肢体肌张力降低,深,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尿潴留。
颈膨大:颈部上肢神经出入处形成膨大,相当于C5~T2,在C7 处最宽,发出神经支配上肢.腰膨大:腰部下肢神经出入处形成膨大,大小次于颈膨大,相当于L1~S1节段,L4处最宽,发出神经支配上肢.马鞍回避:髓内病变,感觉障碍由内向外扩展,骶部保留,直到病变后期,才影响骶部的感觉。
霍纳(Horner)综合征:颈8~胸1节段侧角细胞受损,瞳孔缩小(病损同侧),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眼裂变小(眼睑肌麻痹),同侧面部出汗减少;癫痫: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所引起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且异常放电常具自限性所导致的综合征.癫痫三要素:脑部持续存在的癫痫反复发作的易感性,至少一次癫痫发作的病史,发作引起的神经生化、认知、心理及社会功能障碍.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是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活动所引起,由不同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短暂性临床现象。
癫痫发作三要素: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的异常活动,特殊的临床现象,发作的短暂性.~自限性发作:癫痫发作最常见和最典型的发作表现.突出特征:病人的发作能在短时间内自行终止,多数病人发作持续时间少于30分钟.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全面性或部分性发作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全面性发作在两次发作之间神经功能没有恢复到正常基线,或单次发作超过这种发作类型大多数患者平均持续时间.自动症automatism 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一种类型,在意识模糊的情况下出现发作性行为异常,看起来有目的,但实际上没有目的,发作后意识模糊,不能回忆发作中的情形。
假性发作 pseudoseizures是一种非癫痫性的发作性疾病,是心理因素引起运动、感觉、情感和体验异常,可出现发作性行为异常、四肢抽动,呼之不应等,①假性发作持续的时间较长,常超过半15min ②发做表现多种多样③发作时意识存在,没有真正的意识丧失④发作时脑电图上无痫性放电⑤抗癫痫药治疗无效。
01.感觉运动及反射

2、内囊综合征(syndrome of internal capsule)
病灶对侧偏瘫、 偏身感觉缺失、 偏盲。
3、脑干损害综合征(syndrome of brainstem damage):
交叉性瘫痪。
4 、 脊 髓 损 害 综 合 征 ( syndrome of spinal cord damage)
• 不随意运动(involuntary movement)—— 主要是锥体外系统与小脑系统的功能。
锥体 运动 系统
运 动 系 统
小脑系统 运动单位
锥体 外运 动系 统
[ 运动系统的组成 ]
•
•
中枢部分 (运动皮质 cerebral cortex)
传导部分
(运动传导束 motor tract) • 周围部分 (效应器 effector)
指中央前回运动区大锥 体 (Betz) 细胞及其下行轴突 形成的锥体束(包括皮质脊髓 束和皮质延髓束)。
•下 运 动 神 经 元 (1ower motor neuron)
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 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 经轴突,是接受锥体束、锥 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种冲 动的最后共同通路。
二、运动障碍(motor disturbance) 的临床意义
第一级神经元:脊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细胞。
第二级神经元:脊髓或脑干。
(1)痛觉、温度觉——脊髓后角细胞。 (2)粗糙触觉——脊髓后角细胞。 (3)精细触觉、深感觉——延髓的薄束核与楔束核。
•
第三级神经元:丘脑。
1、痛觉和温度觉传导路
躯体皮肤粘膜痛温觉周 围感受器→脊神经节假单极 神经元( I )→脊神经后根 → 髓 内 上 升 1-2 个 节 段 → 后 角细胞(Ⅱ)→前连合交叉 →脊髓丘脑侧束→脑干→丘 脑腹后外侧核(Ⅲ)→丘脑 皮质束→经内囊后肢→大脑 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精神病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用)教学进度与时间分配神经精神病学课程教学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神神经病学是从内科学中派生的学科,是研究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该学科与神经解剖、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和神经药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
20世纪末生命科学的进展引人注目,神经科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神经病学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许多分支学科,因此神经病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临床分析诊断的依据,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先进的诊断技术仪器为神经系统疾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CT、MRI、DSA、SPECT、PET、rCBF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神经介入放射治疗、r-刀技术为神经疾病的治疗增添了新手段,这些内容需要让学生了解。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肿瘤、外伤、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疾病等,但重点内容我们在每一章,每一节课上都会强调。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分别列出重点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由教研室集体研究决定,临床医学专业理论课30学时。
教材为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版)。
本课程为必修课,考试形式为笔试。
二、神经病学课程基本要求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及它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
熟悉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脑的血液循环。
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
掌握下列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病毒性脑炎(急性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癫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瘫痪。
神经病学总论:运动、感觉及反射-精品医学课件

运动系统损害表现和定位(不自主运动)
4、不自主运动 是指不受主观意志支配的,无目的的异常运动。 主要见于锥体外系统病变。
临床常见的不自主运动包括:痉挛发作、震颤、 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症、扭转痉挛、偏身投 掷运动、抽动症等 痉挛发作: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收缩,可见于限 局性癫痫和癫痫大发作。
运动系统损害表现和定位(不自主运动)
偏身投掷运动:是指因丘脑底核损害引起的一 侧肢体的不随意运动,表现为一侧肢体猛烈的 投掷样不自主运动,运动幅度大,力量强。
运动系统损害表现和定位(不自主运动)
抽动症:为单个或多个肌肉刻板而无意义的快 速收缩动作。常累及面部及颈部肌肉,表现为 挤眉弄眼、呶嘴、点头、扭颈、伸舌等。如累 及呼吸及发音肌肉时,抽动时伴有不自主的发 音,或伴有秽语,故称“抽动秽语综合征”。 常见于儿童,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部分 病例由基底节病变引起,有些与精神因素有关。
震颤: 为主动肌和拮抗肌交替收缩的节律性摆 动样动作。多见于手、上下肢、头、舌和眼睑。
病理性震颤按与随意运动的关系分为: 静止性震颤 : 特点为安静时明显,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表现手指有节律的,每秒4~6次的快速的抖动。 严重时可呈“搓药丸样”或“拍水样”,亦可见 于头、下颌、前臂、下肢及足等部位。 见于苍白球和黑质病变,如帕金森病。
运动系统检查
• 一、肌形态和 肌营养:肌萎缩、假性肥大 • 二、肌张力:增高(折刀样、铅管样)、减弱 • 三、肌力 • 四、姿势与步态:痉挛性偏瘫步态、痉挛性截瘫步态、共济失
调步态、慌张步态、跨域步态和肌病步态。 • 五、共济运动 • 六、不自主运动:痉挛发作、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
感觉的分类
动作性震颤 : 是指肢体指向一定目的物时所出现的震颤。 特点是当肢体快达到目的物时则震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感觉系统
解剖 感觉障碍类型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Class is over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多发性神经炎 四肢末梢手套袜套式的感觉障碍
,可表现为肢体末端的烧灼感、 蚁走感 不同程度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植物神经纤维也同时受损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后根型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范围与神经根的分布 一致
节段性感觉障碍 常伴有沿神经根分布的放射性
疼痛 见于腰椎间盘突出、髓外肿瘤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脊髓型感觉障碍
脊髓传导束型
脊髓横贯损害 脊髓半切综合征
前联合及后角型 马尾圆锥型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横贯性脊髓损害
病变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均缺失或减弱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脊髓半切综合征
Brown-Sequard综合征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脑干型感觉障碍
交叉性感觉障碍 同侧颜面及对侧半身的感觉
感觉系统
Sensing System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感觉障碍—概念
感觉: 是作用于各感受器的各种形式刺激在 人脑中的反映。包括:
1.特殊感觉 视、听、嗅、味 2.一般感觉
浅感觉 深感觉 复合感觉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浅感觉
痛觉 温度觉 触觉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深感觉
运动觉 震动觉 位置觉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感觉障碍
Disorders of somatic sensation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感觉障碍退
刺激症状—感觉通路受刺激 感觉过敏 感觉倒错 感觉过度 感觉异常 疼痛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末梢型感觉障碍
障碍 见于脑血管病、脑干肿瘤,
如延髓外侧综合征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内囊型感觉障碍
丘脑皮质束受损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及对侧
肢体瘫痪和同向偏盲 “二偏”或“三偏”综合征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皮质型感觉障碍
单肢感觉障碍或缺失 精细感觉障碍(复合感觉) 感觉型癫痫发作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复合感觉
图形觉 实体觉 定位觉 两点辨别觉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感觉传导径路—解剖
共同特点 均经三个神经元传导 经第二个神经元后发出的纤维交 叉到对侧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感觉传导通路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感觉障碍—解剖生理
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
➢ 脊髓丘脑束 自外向内为骶、腰、胸、 颈排列(SLTC)
➢ 薄束、楔束 自外向内为颈、胸、腰、 骶排列(CTLS)
➢ 对髓内及髓外脊髓病变鉴别诊断有重 要意义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后索 脊 髓 丘 脑 束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节段性感觉支配
皮节 每个感觉根或脊髓节段支配一片 皮肤的感觉。31个皮节
每个皮节均由3个后根重叠支配 三根定律 节段性支配关系有助于定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