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神经病学教学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神经病学教学方法探讨

神经病学教学方法探讨
导 入 式 [ 等 教学 方 法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积 极 思 维 、 行 启 发 教 1 进 育 ,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积极 性 、 动 性 和创 造 性 , 不 是 单 充 主 而 纯 地 由教 师 讲 、 生 听及 教 师 写 、 生 记 ; 如 在 进 行 中 枢 性 学 学 例 与 周 围性 面瘫 鉴 别 的 教 学 中 , 进 行 病 例 对 照 启 发 , 同 学 可 让 们 了解 到 中枢 性 面 瘫 与 周 围 性 面 瘫 的临 床 特 点 和 比较 , 而 从 总结 出 中枢 性 面 瘫 时 睑 裂 以下 面 肌 瘫 痪 的特 点 ; 而 进 行 问 进 题 启 发 , 同学 们认 识 到 病 因病 理 部 位 的 不 同 , 何 进 一 步 让 如 给 与辅 助 检 查 和 治 疗 。
病 例 导 入 式 教 学 更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对 神 经 病 学 知 识 的 掌 握 运 用 能 力 , 且 , 提 高 医 学 生 神 经 病 学 临 床 能 力 方 面 具 有 并 在 明显 优 势 往 往 起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效 果 ] 。
4 医疗 、 学 科 研 相 结 合 ,培 养 创 造 性 人 才 教
属 医院 护理 部 4 0 1 50 4
郑 蔚。
4 0 1 2 郑 州 大 学护 理 学 院 临床 教 研 室 郑 州 504 ) 4 0 5 3 郑 州 大 学 第 二 附 50 2 )
1 郑 州 大 学 第二 附属 医 院神 经 内科 郑 州 )
【 键 词】 神 经 病 学 ; 学 方 法 关 教
2 计 算 机 辅 助 教 学
利 用 计 算 机 技 术 制 备 课 件 ,将 图像 、 音 、 表 、 字 、 声 图 文 动 画集 于一 体 , 服 了传 统 教 学 中 多 挂 图 、 完 整 及 动 态 的 克 无 临床 体 征 、 内容 抽 象 、 少 真 实 感 等 缺 点 。形 象 、 动 、 观 、 缺 生 直 互 动 式 的特 点 , 变 了传 统 神 经 病 学 的 教 学 模 式 , 学 生 在 改 使 抽 象 理 论 学 习 的 同 时 , 了直 接 感 官 上 对 信 息 的 获 取 。 能 有 ] 够 吸引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 高 学 习兴 趣 , 时 也 活 跃 了 课 堂 气 提 同

关于神经病学教学方法几点思考论文

关于神经病学教学方法几点思考论文

关于神经病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摘要】神经病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但多数高校对其重视不足。

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学习效果差,临床技能欠缺。

对神经病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3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891-02由于人口老龄化及社会竞争加剧,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居不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沉重负担。

在这种社会压力之下,神经内科医师的培养势在必行。

然而由于神经病学本身的特点,如概念繁杂、内容抽象、涉及范围广,致使神经病学的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明显落后于内外科,因此对于神经病学的教学改革是摆在当今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1 教学模式改革随着医学教育必须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近来提出了培养医学复合型的高质量人才的教学目标[1]。

在这种新的医学模式之下,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采用“灌注式”的教学方法,过度强调“教”,而学生在此过程中究竟能“学”到多少常被忽略。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有一些内在优势,如系统性、渐进性、广泛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医学知识,但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即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

因此就需要教育者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从“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主动思考的能力。

因此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2]等增加课上互动,旨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2112021课程名称:神经病学(Neur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40/2先修课程: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诊断学适用专业:临床医学5年制教材、教学参考书:1、神经病学,贾建平、陈生弟主编,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Clinical Neurology, 9th edition, 2015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

由于神经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功能具有调节作用,且其他系统和器官对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具有支持协调作用,所以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时可影响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全身各种疾病同样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结构改变。

因此神经科学与其它临床学科联系紧密,互相渗透,随着医学影像学、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神经遗传学等领域的新技术高速发展,临床神经病学的知识体系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系统地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 和基本技能(神经病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法) ,毕业后能胜任一般医疗和预防工作中所涉及的神经系统疾患及有关问题的处理,为今后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具备全面知识打好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及它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

(2) 熟悉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脑的血液循环及脑脊液循环。

(3) 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与方法。

(4) 掌握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基本技能:(1)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

(2) 熟悉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和腰椎穿刺的操作方法。

(3) 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CT、MRI 、DSA、EEG、EMG等。

神经病学教学设计: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神经病学教学设计: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切除病灶,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术后护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
手术类型:开颅手术、微创手术、立体定向手术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的: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案例背景: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案例总结和反思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诊断过程: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安排相关检查
案例背景:某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初步诊断为神经衰弱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
反思: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症状的鉴别、检查的选择等;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药物的副作用、心理治疗的效果等。
添加标题
头晕:眩晕、平衡障碍等
添加标题
头痛:持续性、阵发性、搏动性等
添加标题
运动障碍:肢体无力、共济失调等
添加标题
视觉障碍: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
添加标题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压波动、出汗异常等
添加标题
感觉障碍: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
添加标题
反射异常:病理反射、肌张力异常等
添加标题
精神症状:焦虑、抑郁、认知障碍等
注重团队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神经病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的,如提高学生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神经病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

神经病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

神经病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摘要】神经病学相比起其他临床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无法通过相应模型或者案例等对神经病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讲解,部分神经病学的疾病诊断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具有较大难度,加上神经系统的操作风险比较高,所以使得实习的医学生无法通过真人案例加以操作,导致实践操作机会非常少,而神经病学临床实践中要求医学生能够掌握敏锐的观察力,不断完善临床实践操作。

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机会比较少,不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无法提高其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为了提高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研究和动手能力,提高医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提高学生对神经科学前沿知识的了解。

本研究通过对课程和实验的改革,以实践带动教学,促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神经病学的教学质量。

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满足社会对创新、应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实践研究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日益增多,而神经系统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神经内科医生是当前的医学院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神经病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存在一定缺陷:如(1)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2)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清晰;(3)临床实习过程中未能掌握有关理论知识。

除此之外,由于实习与考研和就业等在时间上具有一定冲突,导致医学生实践操作机会非常少。

调查研究显示,临床时间少和课堂教育多等局面的存在使得神经内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普遍降低[1]。

本研究通过对课程和实验的改革,以实践带动教学,促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神经病学的教学质量。

1.以科研的思路讲述神经生物学知识神经生物学相比起其他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内容复杂、丰富;其二,研究进展更新速度快[2]。

近年来随着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快速革新,神经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的突飞猛进,而教科书的编写更新速度远落后于神经生物学的发展速度。

Seminar教学法结合病例讨论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Seminar教学法结合病例讨论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Seminar教学法结合病例讨论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结合病例讨论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于2014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选取该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的6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

实验组采用Seminar 教学法结合病例讨论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

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评估。

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习兴趣、知识水平、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6个方面的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eminar教学法结合病例讨论应用于神经病教学中,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神经病学基本理论、实践操作的掌握,可以有效提高神经病学的教学效果。

标签:神经病教学;Seminar教学法;病例分析;教学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Seminar teaching method education and case discussion in the teaching of neurology. Methods A total of 60 cases of clinical medicalundergraduates in our school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of students in each group. Study group were given Seminar teaching method education and case discussion at the same time,whil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eaching methods. Test score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wo teaching methods. Results Final exam grade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the effect of methods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good at improving students’self-learning ability,learning interest,knowledge,analytical skills,ability of expression and creative thinking (P<0.05). Conclusion Applying Seminar teaching method education and case discussion in the teaching of neurology is benefit to enhance the grasp of the basic theory of neurology and practical operation,and goo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quality of neurology.[Key words] Teaching of neurology;Seminar teaching method education;Case discussion;Teachingquality of neurology神经病学具有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独立的教学内容,在神经病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神经解剖学和病理学等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对神经疾病进行定位、定性和病因诊断,这为新形势下神经病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1]。

神经病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初探

神经病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初探
摘 要:神 经病 学是 医学本科 生必修的重要临床课 程之一 ,其以结构复 杂、概念 多、知识比较抽象、涉及 面广著称 ,学生普 遍反映神
经病学这 I " 1 课程 难学,无论是 学生还是教师均对课 堂教学质量不满意,现有 的神 经病 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需要进 一步改进 。
关键词 : 神 经病 学;教 学法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2 3 . 0 7 6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一 2 3 — 0 0 9 8 — 0 1
神经病学 是 医学 本科 生必修 的重要 临床课 程 之一 , 是研究骨骼肌疾病 、神经 系统疾病的概念 、病因、病理 、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及 预防 的学科 ,神经 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类 的健 康 ,而 急性脑血管 又是引起 人类死亡 的三大原 因之一 ,随着我国老龄化 社会 的到来 ,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和脑血管疾 病的发病率逐 渐增高 ,给 家庭和社会 带来沉重 的负担 。神经病学 以结构复杂 、概 念多、知识 比较抽象 、涉及面广著称 ,难 以记忆 和理解 , 学生普遍反映神 经病学这 门课程 难学 ,无论是学 生还是 教师均对课堂教学质 量不满意 。因此 ,现有 的神 经病学 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 1 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 的教学模式常 以 “ 教”为 中心 ,在学 习过程 中 学生充 当着被动服从 的角色 ,扼杀 了学生 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 ,教学质量难 以提高。教 学改革应 以学 生为本 ,充 分考虑学生的未来 发展和需 求 ,强 调和承认学生 在教学 活动 中的主体地位 ,遵循教 学规律 ,注意处理好 受教育 者 自觉参与作用和教育者 的导 向作用 之间的关系 ,使教 学过程从 以 “ 教” 为 中心转 变到 以 “ 学” 为中心 ,培养 和提高学生的品德和学习能力 。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 学法具有综 合处理 图像 、文字 、动画 、声 音 的能力 ,是现 代 电教 媒 体 与传 统 教学 手 段 的结 合 产 物u j ,一方面 ,它增加 了学生对 信息 获取 的主动性 ,改 变了过去那种从 教师 到学生 的单调信息 流 ,提高 了时 间 的利用率 ;另一方 面 ,它提 供 了大量 具 体形 象 的信 息 , 使教学生动有趣 、简捷 高效 、内容丰富 ,学生从 简单 的 记忆转变到具体 的理 解 ,学 生 的积极性得 到提高 ,加强 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减轻 了教师 的负担 ,课 堂效率大 大提高 。

浅谈神经病学教学方法

浅谈神经病学教学方法
0 l £工 ≤ 综述 I 。z
—●■●—■■■■—■—■■—●■■■—●—■■■_
浅 谈 神 经 病 学教 学 方 法
由春梅 ’ 王峰 ’龙 鑫 宿 淑琴。王瑞 龙 ’王 海军 ’刘 自英 ’ ( . 齐哈 尔 医学院 第一 附属 医 院神 内一 科 1齐 黑龙 江 齐齐 哈尔 114 ; 601
记忆, 以提 高和 改进 神经病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 高教 学质量 , 进神经病理论 与实践的发展 , 所 提 促 已经成为当今 神经病学教 学面 临的新的课 题 。 【 关键 词l 经病学 教学 神
【 中图分 类号l 一 4 R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62 55(O1 3 )02- 2 17— 64 l 0( - 17 0 2 ) b 生 大 量 的时 间与 精 力 , 教 学 实 践证 明 , 但 与传 统 教学 法相 比 , 讨论 式 教 学能 显著 地 提高 学 生们 的 主动性 和 积 极性 , 能激 发 更
在 神 经 病 学 中 常 见病 、 多发 病 较 多 , 式 , 论 式 教 学 法 又 称 以 问 题 为 基 础 的 现 代 教育 更提 倡 学生 的 主观 能 动性 , 应 讨 不 要 掌 握 的 疾 病 成 因较 多且 发病 机 制 也 比 教 学 法 ( r b e B s d e r i g, P o l m a e L a n n 简 成 为 被 动 者 , 成 为 主 动 者 , 提 问式 教 要 而
较复杂、 临床 表 现 也 较 复 杂 、 伴 有 其 他 称 P ) l 6 年 美 国 的 神 经 病 学 教 授 学 正 好 符 合 这 一要 求 , 课 堂 上 , 使 学 并 BL , 9 9 在 应 综 合 征 , 教 学 中 讲 解 困难 。 在 由于 新 技 术 B ro a r w在 加 拿 大的 麦 克马 斯特 大 学 首 创 生 们 从 一 个 被 动 的接 受 者 转 变 为 积 极 的 的 不 断 发展 、 科 技 的 不 断 应用 , 病 的 此 教 学方 法 , 新 疾 目前 国 内 已经有 不 少的 医 学 参 与 者 , 为课 堂 的 主 人 , 习的 主 人 。 成 学 成 因不 断地 得 到 揭示 , 因而促 成 新 的神 经 院 校 尝 试 采 用 这种 教 学 方法 。 论 式 教 这 样 更能 调 动学 生的 积极 性 , 养 发现 问 讨 培 病学 理 论 , 这些 新 的 理论 又 不断 地应 用 到 学 就 是学 生 根据 教 师或 学 生提 出的题 , 在 题 的 能 力 。 通过 向老 师 提 出 问题 , 以加 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神经病学教学方法研究【摘要】神经病学是从内科学中派生的学科,是研究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该学科与神经解剖、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和神经药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临床分析诊断依据,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如何改进和完善临床神经病学教学是我们每个临床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本文就有关临床神经病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病例教学法;影像教学;查体教学21世纪的生命科学进展引人注目,神经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神经病学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许多分支学科,因此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前途一片光明。

作为从内科学中派生的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1-3]。

该学科与神经解剖、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和神经药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临床分析诊断的依据,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先进的诊断技术仪器为神经系统疾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ct,mri,dsa,spect,pet,rcbf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神经介入放射治疗、r-刀技术为神经疾病的治疗增添了新手段,这些内容需要让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肿瘤、外伤、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疾病等应当对学生加以强调。

神经病学是一门既复杂又抽象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枯燥、难以理解及记忆的概念,需要有极强的归纳、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学生们普遍反映很难。

通过与神经解剖教学、临床病例教学法、影像教学、询问病史及查体教学法的紧密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结合神经解剖教学在进行神经病学教学前,先用最短的时间复习神经解剖,从而为我们学好神经病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神经解剖的方法有传统的(如口授、板书、挂图等)和现代的(如投影、幻灯、录像等),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可以使我们在短时间内抓住神经解剖的精髓,如神经分布和解剖(图1a,b)。

如何进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2-4]。

(1)多媒体教学法: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能力,是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电教媒体结合的产物,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简捷高效、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加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普遍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但多媒体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讲课时画面滞留时间短,不利于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节奏太快,某些学生跟不上;尚处于发展初期,幻灯片较简单,需要高水平的制作技术等。

这就需要结合传统教学法共同来完成教学任务。

(2)传统教学法: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路,也有利于课后整理笔记,还可根据需要将解剖实物标本、教学模型等加入到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背诵歌诀、实物、模型等。

但缺点是短时间内传达的信息量有限,跟不上时代。

如果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穿插板书、挂图等手段,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5]。

(3)交互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最早由palincsar(1982)提出,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它是一种以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思想为基础来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的教学模式。

两个特点:一是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特定的、具体的用以促进理解的策略;二是教学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为背景。

交互式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上述理解策略的运用和迁移,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ab图1 颅内神经(a)和周围神经(b)分布2.结合临床病案教学采用病例教学法,主要是以问题为基础,以病案为单位,按预习、精讲、讨论步骤进行的教学方法。

它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理念,强调自主学习,切忌随意选择病例或组织无目的的讨论,以免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质量[1,4-5]。

2.1 选择病例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病例,以不脱离学生的水平为标准;其次要能通过病例的整体性把所学过的医学知识串起来,起到复习以前学过知识的作用;再次就是力争做到通俗易懂,不能把病例讨论变成学术讨论。

如:(1)单纯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

(2)脊髓前角细胞+皮质脊髓束损害:肌萎缩侧索硬化。

(3)锥体束+后索损害:亚急性联合变性。

2.2病案讨论学生应做到课前预习,每人发一份病例提纲,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预讨论,上课时选派代表发言,届时教师应随时解答学生代表提出的问题。

2.3强调重点在课程的后半段,由教师进行重点讲授,着重讲授所讨论疾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分析需严谨周密,注意与临床紧密结合。

如:抑制性症状:感觉缺失(anesthesia)-感觉径路被破坏。

完全性-在同一部位各种感觉(浅深感觉〕均缺失;分离性-在同一部位内只有某种感觉障碍而其它感觉保存。

感觉减低(hypoethesia)-感觉机能受抑制。

2.4适时评价教师总结讨论的优缺点并进行讲解,使学生逐渐掌握讨论病例的方法、步骤和技巧,教会学生们勇于创新,不依赖权威,要有新的见解,避免固定思维、笼统思维,对疾病要有个体化认识。

如:灰质病变出现节段型分布、分离性感觉障碍。

后角:一侧节段型分布、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触觉分离,痛觉障碍,触觉保存。

如脊髓空洞症,好发于脊髓中央管、后角。

灰前连合:两侧节段型分布、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触觉分离,痛觉障碍,触觉保存。

损伤脊髓丘脑束的束前纤维,颈胸髓病变呈“马褂样”分布,腰髓病变呈“裤衩样”分布。

如脊髓空洞症、脊髓髓内肿瘤(纵向发展多)、脊髓出血。

3.结合影像学教学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要看好影像片,除了有扎实的解剖学及影像学基础,还要大量的阅片,才能对疾病得出基本正确的影像诊断。

教学中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辨别正常的与异常的影像学资料的表现,并分别分析它们在诊断中的意义。

因此应从如下两点着手:(1)复习影像学基础:利用较短的时间复习影像成像原理,有助于学生对影像学资料的理解。

(2)制作幻灯片或三维动画:同时比较讲解正常与异常的影像片,以ct,mri为主,需要搜集大量典型病例的资料,某些疾病的资料可以达到看一次记一生的效果,同学们在接触到许多诸如ct,mri资料后,对疾病的诊断认识可以达到新的高度。

4.正确采集病史和系统的体格检查相结合学生们尚未步入临床实践,未养成在查体中分析病情的习惯,从而不能把握所查到体征的意义。

故而培养良好的问病史及查体习惯是我们在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病史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和着手诊断的第一步。

对神经系统疾病而言,还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其一,有些疾病的诊断几乎是完全依据病史得出的,如常见的癫痫大发作,就诊时多数发作已经过去,诊断主要是依据患者或旁观者对当时症状的描述做出的。

又如偏头痛等某些发作性疾病即使是在发作时来诊,阳性体征也不太多,且仅凭可能看到的某些体征如不结合病史,也是无法诊断的。

其二,病史可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性质即“定性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如血管病多系突然发病,炎症常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肿瘤或变性疾病多缓慢发生而进行性加重。

其三,病史同时还可能提示病变的部位,如一侧肢体的发作性抽搐,表明是对侧大脑中央前回的病变;一侧上肢持续性的麻木无力,常提示该侧颈胸神经根损害等。

因此,需要进行询问病史实践演练,学生间建立互动关系,一方扮演医生,一方扮演患者,事先要有设计好的病案,要使询问病史变成真正受学生自己操控的过程。

学生对于神经系统查体,通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在幻灯、录像等的配合下,详细讲述每个体征所代表的意义极为重要。

神经系统的检查主要包括脑神经、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神经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等检查。

神经病学(neurology)是专门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为临床医学,它主要以求诊患者为对象,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问题。

神经内科教学历来是教学工作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应与神经解剖教学、病例教学法、影像教学、询问病史及查体教学法结合以后,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要求,使神经病学的教学变得容易起来[5-7]。

21世纪的前十年被认为是“脑的十年”,关于神经系统的发生、发展、损伤和修复等目前所未能解决的问题,有望有突破,现在不能治疗的疾病,如神经系统变性病(老年性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等)有可能得到治疗,将会极大地改善人类的生存质量[1-2,6]。

神经病学坚实地建立神经科学基础理论之上,它与神经外科的不同仅在于治疗方式上,后者主要为手术治疗。

它与精神科共同研究和治疗脑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与痴呆病。

神经病学与其它临床学科密切相关,衍生出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如神经遗传学、神经眼科学、神经耳科学、神经内分泌学等[8,9]。

神经病学的发展与神经科学其它分支的发展,尤其是神经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推动神经病学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1] stern bj, lowenstein dh, schuh la. invited article:neurology education research [j].neurology, 2008, 70(11):876-883.[2] fuller g. revolutions in neurological training [j].pract neurol, 2007, 7(6):356-359.[3]胡兵. 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方法探讨[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03,12(6):281-283.[4]梁兵,高庆春,易咏红.神经内科实习带教的初步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30-31.[5]潘云志,丁岩,王丽.探析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4):4047-4048.[6]张华.培养全科医师在神经内科的诊治思维模式[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0):4-6.[7] watling cj, brown jb. education research: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neurology residents: structured teaching and reflective practice [j].neurology, 2007, 69(22):e20-26.[8]rigby h, schofield s, mann k, et al. education research: an exploration of case-based learning in neuroscience grand rounds using the delphi technique[j]. neurology, 2012,79(3):e19-26.[9]miller ae. preface. lifelong learning in neurology[j]. continuum (minneap minn), 2012,18(3):513-514.作者简介:李宏增,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