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心内科)_见习教案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见习课件

心脏体征
心脏扩大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舒张期奔马律
肺部啰音
此类啰音多见于肺底部、多为 细湿罗音、可随体位而改变, 右肺更容易出现!
心衰的临床表现
2.慢性右心衰: 以体静脉淤血为主要表现。
症状:
腹胀
消化道体征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
心衰的临床表现
2.慢性右心衰: 以体静脉淤血为主要表现。
体征:
水肿
身体最低垂部位, 对称 性、凹陷性、晨轻暮重
心力衰 竭
课程内容
1.回顾理论知识(20分钟) 2.床边病史采集(15分钟) 3.体格检查示范(15分钟) 4.分析讨论病例(20分钟) 5.总结课程内容(10分钟)
教学目标
• 1.掌握 • 心衰的概念; • 心衰的常见诱因; • 心衰的临床表现; • 心功能的分级; • 心衰的治疗要点 • 2.了解 • 心衰常见的病因 • 心衰的常见药物治疗 • 心衰领域的新进展
应用方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直至达到目标剂量, 一般每隔1-2周剂量倍增1次。应监测血压、血钾和肾功能, 如果肌酐增高>30%,应减量,如仍继续升高,应停用。
ACEI是被证实能降低心衰患者病死率的第一类药物,也是循 证医学证据积累最多的药物,是公认的治疗心衰的基石和首 选药物。
心衰的治疗原则
心衰的治疗原则
1.利尿剂(基石): 合理使用利尿剂是其他治疗心衰药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 一。 如利尿剂用量不足造成液体潴留,会降低对ACEI的反应,增 加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风险。另一方面,不恰当的大剂量使 用利尿剂则会导致血容量不足,增加发生低血压、肾功能不 全和电解质紊乱的风险。 应用方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尿量增加,体 质量每天减轻0.5-1.0 kg为宜。
最新最全教案心力衰竭(完整版)

概述了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如改善 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等 ,并详细介绍了药物治疗(如利尿剂 、ACE抑制剂、ARBs、β受体拮抗剂 等)、非药物治疗(如心脏再同步化 治疗、心脏移植等)以及生活方式干 预(如限盐、限水、戒烟等)等措施 。
临床实践经验分享
01
病例分析与讨论
通过具体病例的分析和讨论,分享了心力衰竭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教训, 包括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何调整药物剂 量和种类以及如何处理并发症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包括冠心病、高 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
危险因素
高龄、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吸烟 、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心力衰竭 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乏力等;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水 肿、腹胀、食欲不振等;全心衰竭则兼具两者表现。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依据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等)进行综合诊断。
02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左心衰竭
01
02
03
症状
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咳粉 红色泡沫状痰、大汗、烦 躁不安等。
体征
心率增快、心尖区可闻及 奔马律、两肺布满湿啰音 等。
辅助检查
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 心动图等。
慢性右心衰竭
症状
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
体征
水肿、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等。
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X线、肝功能检查等。
治疗策略及药物选择
治疗策略
改善生活方式、控制病因和诱因、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等。
心力衰竭教案教案(内科学资料)

心力衰竭教案教案(内科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加减法》中的第73页至第75页。
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正确进行计算。
2.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特别是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实际问题,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
2. 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a.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子相加(减)后,分母保持不变。
b.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将分数转换为同分母分数,然后再进行加减法运算。
3. 例题讲解:讲解几个分数加减法的例题,引导学生跟随解题过程,理解运算规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及时批改并给予讲解。
5. 实际应用:讲解几个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六、板书设计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则:分子相加(减)后,分母保持不变。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则:先通分,将分数转换为同分母分数,然后再进行加减法运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完成练习册第73页至第75页的练习题。
b. 选取两个实际问题,用分数加减法解决。
2. 答案:a. 练习册答案:见练习册。
b. 实际问题答案:根据具体问题,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有趣的分数加减法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细节1. 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理解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心血管内科(心内科)_见习教案_3_心力衰竭

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图片演示
讲授
图片演示
图片演示讲授
2.体征:原心脏病体征、HR↑、奔马律、P2
↑、两肺底湿啰音
【右心衰竭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循环淤血的表现:纳差、恶心、
呕吐、腹胀、上腹胀痛、黄疸、夜尿增多。
2.体征:①颈静脉充盈;②肝脏肿大;③肝
-颈静脉回流征阳性;④水肿:下肢、全身、胸
水、腹水;⑤紫绀:周围性;⑥心脏体征
【辅助检查】
1.胸片:心脏大小、形态异常,肺淤血
2.心电图:无特异性
3.UCG:心脏扩大、EF↓(收缩性);心房扩
大而EF不↓(舒张性)
让学生观看此
胸片,除心力
衰竭外,还应
与哪些疾病鉴
别?
观看图片,回
顾解剖知识,
掌握静脉系统
循环。
提问:还有哪
些疾病能导致
下肢浮肿,单
侧浮肿与双侧
浮肿相同吗?
活跃课堂
气氛。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心力衰竭教案导入

心力衰竭教案导入
教案标题:心力衰竭教案导入
教案导入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并为后续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针对心力衰竭这一主题,以下是一个教案导入的示例:
导入目标:
1. 引起学生对心力衰竭的兴趣;
2. 激发学生思考心力衰竭对身体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心脏健康的重视意识。
导入步骤:
1. 引入话题: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心脏的图片或使用一段有关心脏健康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询问他们对心脏的了解程度,以及心脏在人体中的作用。
2. 引发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知道什么是心力衰竭吗?”,“你认为心力衰竭对人体有什么影响?”等等。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时间,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结束后,邀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4. 教师总结: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关于心力衰竭的基本知识,如定义、症状、原因等。
教师可以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5. 引导思考: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引导性问题,如“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心力衰竭呢?”或者“你觉得心脏健康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等等。
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通过以上步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心力衰竭这一话题,并激发他们对心脏健康的关注。
这将为后续的教学内容提供基础,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内科学教学资料 心衰教案

内科学教学资料心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心衰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2. 掌握心衰的诊断标准及常见病因。
3. 熟悉心衰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4. 能够分析心衰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教学内容1. 心衰的定义和分类心力衰竭的定义: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出现临床症状。
心力衰竭的分类:根据病因分为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
2. 心衰的临床表现劳力性呼吸困难: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缓解。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睡眠中出现呼吸困难,被迫坐起。
水肿:下肢水肿、腹胀、肝肿大等。
疲乏、无力:活动耐力下降,全身无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衰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心衰患者的病例,引导学生运用心衰的诊断标准和病因知识进行诊断。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心衰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心衰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等,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病例分析:学生分组分析心衰患者的病例,评估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诊断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内科学教材相关章节。
2. 病例:心衰患者病例。
3. 投影仪:用于展示心衰的临床表现图片和教学PPT。
4. 教学PPT:制作心衰的教学PPT,包括心衰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等内容。
六、教学内容1. 心衰的诊断标准纽约心脏协会心衰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心脏功能减退的程度进行诊断。
血浆脑钠肽(BNP)检测:用于评估心衰的严重程度和诊断。
2. 常见病因冠心病: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衰。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衰。
心肌病:心肌病变引起的心衰。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衰的诊断标准和常见病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心衰患者的病例,引导学生运用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心衰见习课

总结式教学(15分钟)
心力衰竭
定义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 (或)射血能力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 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 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舒张期心力衰竭(冠 心病或高心病导致的 心功能不全早期或原 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等)
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吸氧 吗啡
治疗
快速利尿:速尿 血管扩张剂
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 硝普钠(扩张动静脉) 重组人脑钠肽(rhBNP)
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洋地黄类药物:最适合于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 机械辅助治疗
功能不全者
见习过程
心脏体征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舒张期奔马律
右心衰的临床表现
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
症状:
消化道症状
腹胀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
劳力性呼吸困难
右心衰
体征:
水肿 颈静脉征 肝脏肿大
基础心脏病体征 身体最低垂部位,对称性可压陷性 搏动增强,充盈,怒张
心脏体征
三尖瓣反流性杂音
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
心影大小
既往史:1周前因头晕出现跌倒,未出现肢体活动障碍。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胃病”及“肝炎、结核” 等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及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 敏史。否认相关疾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T36.8℃,R20次/分,P70次/分, BP110/7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驼背畸形, 口唇轻度紫绀,颜面部潮红,全身皮肤及粘膜未见黄染、 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 怒张,甲状腺无肿大,咽无充血,胸廓无按压痛,双肺呼 吸音稍粗,双下肺可闻及少量的湿性啰音,心率70次/分, 律齐,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腹 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病理反射未引出。
心脏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设计

遵守职业道德
遵守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保 持廉洁行医。
团队协作精神
学会与同事、上级医师及患者家属 有效沟通,共同协作。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理论授课与病例讨论
理论授课
系统讲解心脏内科学基础知识, 包括心脏解剖、生理、病理及诊 断治疗原则等。
病例讨论
教学观摩
安排带教老师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学习其教学方法和技巧 ,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经验交流
鼓励带教老师之间定期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分享各自的教学心得 和体会,促进共同成长。
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平台搭建
定期座谈会
组织师生定期召开座谈会,就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交 流和讨论,及时解决问题。
网络交流平台
。
鼓励带教老师和实习生积极参与新资源 的开发工作,促进教学相长。
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提升效益
建立心脏内科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在线发布、浏览和下载 等功能。
通过平台,促进不同医院、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资源交流和共享 ,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
对共享资源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确保资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鼓励学生参与科室的日常工作和 学术活动,培养其临床思维和团
队协作能力。
阶段性考核与总结
每个科室轮转结束后,进行阶 段性考核,评估学生的实习效 果和学习成果。
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 学生改进和提高。
鼓励学生进行实习总结和心得 分享,促进经验交流和共同成 长。
时间优化和效率提升
根据教学需求和资源特点,制定合理 的教学计划,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 实习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图片演示
讲授
图片演示
图片演示讲授
2.体征:原心脏病体征、HR↑、奔马律、P2
↑、两肺底湿啰音
【右心衰竭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循环淤血的表现:纳差、恶心、
呕吐、腹胀、上腹胀痛、黄疸、夜尿增多。
2.体征:①颈静脉充盈;②肝脏肿大;③肝
-颈静脉回流征阳性;④水肿:下肢、全身、胸
水、腹水;⑤紫绀:周围性;⑥心脏体征
【辅助检查】
1.胸片:心脏大小、形态异常,肺淤血
2.心电图:无特异性
3.UCG:心脏扩大、EF↓(收缩性);心房扩
大而EF不↓(舒性)
4.血流动力学:LVEDP≥15mmHg
让学生观看此
胸片,除心力
衰竭外,还应
与哪些疾病鉴
别?
观看图片,回
顾解剖知识,
掌握静脉系统
循环。
提问:还有哪
些疾病能导致
下肢浮肿,单
侧浮肿与双侧
浮肿相同吗?
活跃课堂
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