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浦东教育四署六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浦东教育四署九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教学质量自主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2.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4.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既写出了动态的月,也写出了月下离人的一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6—9题(12分)【甲】岳阳楼记(节选)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慕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甲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乙文标题中“醉翁”的是_________。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8.甲文中的“乐”,乐在迁客骚人目睹洞庭湖上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乐”,乐在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空填写思想感情)(3分)9.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有理想,有作为的政治家,就整篇文章看,可以看出甲文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是______________;乙文作者最快乐的政治思想是______________。
【校级联考】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8-2019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预备语文第一次月练习试卷1.名句默写1)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3)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力蔷薇卧晓枝。
【答案】(1). 江清月近人(2). 黑云翻墨未遮山(3). 听取蛙声一片(4). 路转溪桥忽见(5). 有情芍药含春泪【解析】【详解】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清”“墨”“芍药”等字的书写。
2.根据拼音写汉字Jīn (_____)飘带舞勾lè (______)méng (________)胧摇yè(_____)fù(______)郁【答案】(1). 襟(2). 勒(3). 朦(4). 曳(5). 馥【解析】【详解】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襟”“朦”“馥”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 题目中“宿”的意思是___________4. 诗中“客”是指_____________ “愁”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5.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幕色的唐人五绝诗。
上海市浦东新东建平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浦东新东建平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1)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_________。
(《论语·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朱自清《松堂游记》: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从前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有点儿!(白居易《琵琶行》)【答案】 (1). 有杀身以成仁 (2). 卫灵公 (3). 遥岑远目 (4). 千呼万唤始出来 (5). 犹抱琵琶半遮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填空类型的默写,注意“遥”“岑”“犹”“遮”的写法。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按要求选择。
(1)碰到曾经见过面,但认识不深的人时,有下列四种打招呼的方式,不恰当的一项是()A.“你好,你还记得我吗?”B.“你好,我是XXX,你还记得我吗?”C.“你好,我是XXX,真高兴,我们又见面了。
”D.“你好,我是XXX,真高兴,你不会不记得我了吧?”(2)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
2020学年上海市第一学期六年级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0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10月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古诗文(24分)(一)古诗默写(6分)1、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3、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流天地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望湖楼雨过天晴后,水天一色的明媚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8题(6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而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是_________时期著名爱国诗人。
(2分)7.别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8.下列对本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词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作者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一侧面烘托极为动人。
C.上片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幽静,下片中表现恬静气氛的静物有疏星、微雨。
D.这首词风格生动活泼,欢快灵动,给人以美的感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6分)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9.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
(1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3分)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6分)管庄子刺虎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四署2020-2021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下列词语拼音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殚精竭虑dānB. 深恶痛疾è
C. 振聋发聩kuìD. 惨绝人寰huán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深恶痛疾è——深恶痛疾wù;
故选B。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⑧一个民族的文明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底色”。
⑨让我们尽自己的一份力多关注、挽留、传承、发扬一点传统文化吧,否则,不仅仅是中国“暖炕”变韩国“暖炕”、中国“端午节”变韩国的“端午祭”、“中医”变“韩医”了。不要再让我们的后辈们重复我们的喟叹:我们自己的文化呢?它们去哪儿了?
1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③在韩国经济崛起的同时,文化同样崛起,这与韩国民众和政府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是分不开的。在韩国,传统节日是全民族的盛大节日,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传统的人文气氛的日子。而在中国,清明节本来是一个与农业播种有关的节日,现在通常的过法是给亡灵“烧纸钱”;端午节起源也很高雅,现在也不过是吃粽子,赛龙舟;_______。
11.选文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哪种?
A.举例论证 B.引用论证 C.对比论证 D.比喻论证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第③段,思考是否还有相类似的状况,把句子补充完整。
13.在第⑤段划线处补上合适的句子。
14.近年来,各种洋节在国内越来越盛行,一些年轻人对此更是情有独钟,有人担忧洋节会把传统节日打败,呼吁抵制洋节,对此你怎么看?
C.(4)(1)(5)(2)(3)
D.(1)(4)(5)(3)(2)
2020学年上海市浦东教育四署六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2020学年浦东教育四署六上语文期中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默写(10分)1.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
(《浪淘沙(其一)》)3. 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4.辛弃疾夏夜走在黄沙道上,顿然发现似曾相识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识积累(8分)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进行了不倦的努力。
B.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C.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
D.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纶一个圈。
6.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
(将“重要”改为“必要”。
)B.在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
(删掉“囊括并”或“并包揽”。
)C.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作为江河卫士。
(将“作为”改为“成为”。
)D.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
(将“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调换位置。
)7.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战士们靠着微弱的火光,好像又一次冲进了围墙。
C.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也好像在回味着草原无限的趣味。
D.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8.把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正能量”的谣言也是谣言。
②所以不能不提高警惕、严加防范。
③久而久之,让人慢性中毒。
④而且,这种打着“正能量”幌子的谣言,比那些负面的恶意造谣更有生命力,迷惑性更强。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①③②④(三)语言运用(2分)9.在口语交际中,金晨曦同学巧用自己姓名表达心声:“我要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因为每个早上的时间比金子还要宝贵。
2020年浦东教育四署七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教学质量自主调研七年级语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28分)(一)默写(6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 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4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天净沙·秋思》作者是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2分)5.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2分)A.“枯藤”两句写了游子的途中见闻.B.“古道”句写了游子的悲凉境况。
C.“夕阳”两句直抒游子的心理感受。
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咏秋景的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6—9题(8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咏雪》选自《_________》,文中的“谢太傅”是东晋的政治家__________。
(2分)7.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1)与儿女..讲论文义()(2)俄而雪骤.()8.翻译下面句子。
(2分)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9.对“公大笑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分)高阳应造屋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②,加涂③其上,必将挠④。
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粘则劲,涂益千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
”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六年级语文上册 月考测试 含答案(部编版)

月考检测卷一、基础知识(37分)1.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10分)pí juàn jǔ sàng duò jiǎo diāo kè dǐ yùqīng tīng páo xiào yōng dài shā yǎ zāo gāo2.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10分)棍()揭()培()困()斑()混()竭()陪()团( ) 班()3.按要求写句子。
(6分)(1)两个浅黄色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得不令人叹服。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8分)得意()()()()有词心()意()技高()()心()肉()()手()脚(1)获了奖的他完全是一副()的样子。
(2)一辆汽车差点撞上我们,吓得大家()。
5.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蜷.缩(juǎn quán)风靡.(mí mǐ)额枋.(fāng fáng)蟠.龙(pān pán)俨.然(yān yǎn)叱咤..风云(chìchà chìzhà)二、积累运用(10分)1《桥》一文中最后点明“老汉”和“小伙子”是_____关系。
2. 《穷人》的作者__________,他是______国__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教学质量自主调研六年级语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20分)(一)默写(6分)1.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
(《七律·长征》)2.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3.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诗词,完成4—5题(4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怒吹散,望潮楼下水如天。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书》(其一)的作者是_________,“醉书”的意思是_________。
(2分)5.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6—9题(10分)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袭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6.解释加点词语。
(4分)(1)欧阳询尝.行(2)数百步复反.:7.翻译句子(2分)驻马观之,良久乃去8.欧阳询看到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写的古碑后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分)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二、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17分)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了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③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④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⑤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10.《草原》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你所知道的他的作品有《___________》。
(2分)11.第①段,加点的“这种境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2.第①段划线句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3.第②段中加点的“洒脱”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从哪里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3分)14.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4分)15.第⑤段划线句,作者用一句诗句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7分)家里养着月亮①正在专心上网,突然屏幕漆黑,我陷入无边的黑暗。
阳台上传来小女儿的尖叫。
停电了。
别的楼上都黑洞洞的。
我慢慢摸索着找打火机,心想,好好的怎么就停电呢?真烦人!②忽听女儿惊喜地喊:“爸爸,快来!”③我借着外面淡淡的天光走到阳台,问:“怎么啦?”她指指地面,有一个清晰的影子。
停电了怎么有影子呢?④我才发现阳台比屋里亮得多,而外头没有灯。
疑惑地找,最后,发现天空有一盏极大的灯,明月浩浩地把万里清辉泼向大地,无声无息,气势磅礴而写意,色彩华丽而奢侈。
我被这充满神迹的月光镇住了。
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
星星只三五个,随意地散落在夜空,相隔很远,似乎在说着我听不到的神秘对话。
月亮玉一样白,灿灿地发出光辉,那光辉又有一种恬静、幽雅、亲切,明亮而不刺眼,使我可以正视。
我的心慢慢沉静,沉静,融化在月光里,心底渐渐有一种柔软、润湿的东西漫上来。
蓦然想起好久没看到月亮了,多久了?记不起。
⑤我喃喃自语:久违了,月亮!生活在城市,不知何时忘记了月亮。
要不是停电,谁知道月亮正在天上呢?月光下,女儿像罩了一层轻纱一样朦朦胧胧,光与影十分和谐,如童话里的小天使。
我蹲下身抱抱她,女儿喊了声“爸爸”,便不说话了。
妻子过来,看看我们,抬头看看月亮,大家很默契地不说话。
⑥忽然,女儿说:“爸爸,咱家养着月亮呢!”“嗯?”“咱家养着月亮!”女儿拉拉我的手,“爸爸,看!”⑦她指着窗下的鱼缸,果然,水面浮着一枚小小月儿,酥酥地颤。
鱼儿吐的泡泡在月影里绽开一朵朵金色小花,不断长大的花儿,织成一张金光潋滟的网。
⑧女儿拍拍小手,说:“爸爸,这月亮是咱家养的吗?”“是,是。
”我有些激动。
家里养着月亮,这是一句浑然天成的诗啊。
⑨家里养着月亮,我是月亮的主人吗?蓦地想起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话说得真对。
意识到自己可以养月亮,做月亮的主人,使我有了一种憬悟。
月亮在我们家里养着,是一笔无法计算的财富,使我知道自己生命的背景除了单位、小城,还有天上明月,浩瀚夜空;我生活的内容除了衣食住行、工作家庭,还有仰望明月,静对星空。
是的,我的生活还该有这些内容,我还能做春风、夏花、秋雨、冬雪的主人,可以捡一片落叶收藏秋色,可以抬手扯一朵白云装点心情,可以烹一盏晚霞细品,就像今夜,我静静地温一壶月光轻斟浅酌。
月光照着我,我却没有看到月光,实在愧对造化。
这盎然的天趣,怎么被孩子发现而大人不知道?是大人只看到眼前的东西了吧。
孩子的眼光有时更接近本质。
我们三人在月光里静默着。
一会儿,女儿双手伸进鱼缸,小心掬起一捧水,欣喜地说:“我捧起月亮啦!”月亮在她手心,鱼缸里依旧有月亮。
叮叮咚咚,她手里的月亮落在水面,溅起一颗颗金色的水珠,每个水珠里都闪烁着一枚月亮。
⑩我们在月光下无所事事地闲玩,心里飘逸着一种清淡的趣味,有时抬头看看月亮,月亮也有笑意;有时低头看家里养的月亮,月光荡漾,荡到心里。
⑪睡觉了,女儿盖好被子,又舍不得鱼缸里的月亮,跑去看了一会儿,回来悄悄地说:“爸爸,月亮养得好好的,和鱼儿逗着玩儿呢!”我对她说:“我们家养着月亮,发财啦!”⑫明月自照人,把天上的美无偿地给我们,我们缺的是养月亮的情怀。
如果有这样的情怀,平凡岁月,寻常巷陌,也是花香满径。
这样想着,我均匀地呼吸着,静静地睡去。
16.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过程。
(4分)停电见月亮→_____________→鱼缸养月亮→_____________17.第④段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8.请结合文中“我”的女儿的表现,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如何理解⑫段中“我们缺的是养月亮的情怀”这句话?(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联系全文,你从作者的这次经历中获得了什么感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运用(6分)小学时光已悄然过去。
回首逝去的日子,校园里留下了数不清的欢乐。
小学的学习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来,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为此你班决定开展“岁月如歌”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21.【集体的记忆】班级组织编委会编写班史,每人珍藏一本,作为对这段生活的永久纪念,请你设计班史的内容。
(2分)内容一:班级毕业照内容二:班级大事记内容三:__________ 内容四:__________22.【真诚的邀请】假如你是编委会的组长,去邀请校长为班史题词,你该怎么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永远的赠言】毕业在即,请你在老师的纪念册上写留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40分)24、这就是我来到新学校,认识新老师,结识新同学,融入新集体,向新老师、新同学介绍你自己,说说你的学习经历,说说你的与众不同之处,聊聊你的兴趣特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