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教案
第5课浮雕(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5课浮雕(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浮雕艺术的特点,感受浮雕作品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使学生掌握制作浮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浮雕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浮雕艺术的特点:介绍浮雕的概念、起源、发展以及浮雕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2. 浮雕的制作方法:讲解制作浮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包括选材、设计、制作、修整等。
3. 浮雕作品欣赏:展示国内外优秀的浮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制作浮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浮雕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材、示范作品等。
2. 学具:雕刻刀、橡皮泥、木板、画纸、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浮雕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浮雕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浮雕艺术的特点、制作方法以及浮雕作品的欣赏。
3. 示范:演示制作浮雕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浮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制作浮雕的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第5课浮雕2. 内容:浮雕艺术的特点、制作方法、作品欣赏、实践操作等。
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幅浮雕作品,要求具有个性和创意。
2. 撰写一篇关于浮雕艺术的欣赏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制作浮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否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了浮雕艺术的特点、制作方法和作品欣赏等方面,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通过示范、实践和展评等环节,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第5课 浮雕(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5课浮雕(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浮雕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浮雕创作的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浮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 浮雕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浮雕的制作技巧和细节处理。
2. 主题的创意和表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浮雕作品图片、实物和制作工具。
2.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橡皮、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浮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什么艺术形式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浮雕,它们是在平面上塑造出凸起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浮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教师讲解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浮雕创作。
3. 教师讲解浮雕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浮雕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发放画纸和绘画工具,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浮雕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注意制作技巧和细节处理。
3.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相互学习、交流。
四、总结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浮雕艺术的特点和制作技巧。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浮雕艺术,尝试不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幅浮雕作品,主题自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浮雕艺术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表现手法。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提高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浮雕的制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5课浮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浮雕的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浮雕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浮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浮雕的基本概念、浮雕作品的欣赏和浮雕的制作步骤。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雕塑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善于动手操作。
但同时,他们对于浮雕的认知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来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浮雕的特点和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定义、分类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培养学生对浮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通过对浮雕作品的欣赏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浮雕的定义和分类。
2.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浮雕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浮雕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泥板、雕塑刀、刷子等。
3.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浮雕的历史、应用场景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浮雕作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浮雕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浮雕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对浮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浮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浮雕的特点,如空间感、立体感等。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浮雕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浮雕的制作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浮雕作品,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5.拓展(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索浮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家具等。
第五课 浮雕(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五课浮雕(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浮雕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浮雕创作的技能。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浮雕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浮雕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浮雕的分类:高浮雕、浅浮雕、透雕。
3. 浮雕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4. 浮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浮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浮雕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浮雕作品图片、制作材料(如纸板、泡沫板、石膏等)、制作工具(如刻刀、剪刀、颜料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创作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浮雕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形式吗?”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浮雕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介绍浮雕的分类:高浮雕、浅浮雕、透雕。
(3)展示浮雕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4)讲解浮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3. 实践操作:(1)分发制作材料,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制作浮雕的注意事项。
六、作业布置1. 创作一幅浮雕作品,题材自选。
2. 写一篇关于浮雕艺术的认识和感悟的文章。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注重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八、板书设计1. 第五课浮雕2. 内容:(1)浮雕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浮雕的分类:高浮雕、浅浮雕、透雕(3)浮雕的制作材料和工具(4)浮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欣赏不同时期的浮雕作品。
第5课 浮雕(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5课浮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浮雕技法进行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浮雕的概念及特点2. 浮雕的历史与发展3. 浮雕的制作技法4. 浮雕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浮雕的基本概念、制作技法和创作实践。
2. 教学难点:浮雕技法的运用和创作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浮雕的概念及特点。
1.2 学生分享对浮雕的了解和认识。
2. 讲解浮雕的历史与发展2.1 教师讲解浮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2 学生了解我国浮雕艺术的瑰宝。
3. 学习浮雕的制作技法3.1 教师示范浮雕的制作技法。
3.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实践。
4. 浮雕创作实践4.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
4.2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5.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5.2 师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缺点。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浮雕作品。
2. 搜集我国著名浮雕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板书设计1. 第5课浮雕2. 内容:1. 浮雕的概念及特点2. 浮雕的历史与发展3. 浮雕的制作技法4. 浮雕创作实践八、教学资源1. 教材:美术六年级下册2. 辅助资料:浮雕作品图片、实物等3. 教学工具:刻刀、石膏板、画纸等九、教学时间1. 课时:2课时2. 教学时间: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十、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对浮雕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2. 学生能够运用浮雕技法进行创作,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5课浮雕》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浮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浮雕的定义、分类、制作技巧以及创作实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雕塑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浮雕作品,如城市雕塑、公共场所的装饰等。
因此,学生对浮雕并不陌生。
但如何运用浮雕的表现手法来创作自己的作品,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挑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浮雕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浮雕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优秀浮雕作品,分析其特点和创作手法。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浮雕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法:学生之间相互展示作品,评价、借鉴、改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浮雕作品图片、视频资料、雕塑泥、工具等。
2.学具:雕塑泥、工具、画纸、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浮雕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并结合视频资料进行演示。
让学生对浮雕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借鉴、改进。
教师总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点评。
人教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教案

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
二:学习制作泥版浮雕
1、欣赏课本上的学生泥浮雕作品,说说表现了哪些题材?
学生看多媒体视频演示,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
生答: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5)、细部刻画雕琢
利用手指或泥塑工具,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地雕琢,可以用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精美的泥版浮雕。
这些作品和我们通常见到的雕塑例如《大卫》、《维纳斯》从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图片展示大卫、维纳斯。
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
说说我们周围还有哪些这种类型的雕塑?
楚王山千佛洞洞壁浮雕。一中校门两侧的校园浮雕,滨湖公园浮雕等
揭示“浮雕”的概念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教学体课件及示范用材料。
学具准备:陶泥、泥塑工具、报纸、画稿、抹布。
教 学 过程
主 备
复 备
一:欣赏
1、汉画像石作品图片。
2、淮海烈士纪念塔四周基座浮雕作品图片。
3、唐代《昭陵六骏》图片。
4、古典家具、建筑配件浮雕作品图片。
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
小组讨论,猜猜这些作品各自采取了哪些表现手法。
2、欣赏课本泥浮雕作品制作步骤图例,说说泥浮雕的制作主要有哪些步骤?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教案

美术学科教案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第 5 课浮雕【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中外浮雕作品,认识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知道泥浮雕制作的材料和器具,学习泥浮雕的制作过程,用陶泥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3.在欣赏和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表现能力,激发美化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欣赏雕塑作品,体验泥条堆塑和塑刀刻画的技法表现。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泥浮雕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用书及示范作品。
学生: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分析拓展视野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
2. 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九龙壁》、非洲浮雕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3.引导学生讨论,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二、总结概念分析方法揭示“浮雕”的概念。
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进一步欣赏 :了解不同材质的浮雕,如:石浮雕、木浮雕、纸浮雕等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材质的表现方法与表现效果。
三、欣赏分析发现方法讲解制作步骤:美术学科教案六年级下册(人教版)1.揉泥。
2.拍泥板、割边。
3.刻出细节。
4.整理调整。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1.将泥压平刮平(呈长方形)2.泥板过程(用泥塑刀刻画轮廓)3.刻出大形(将头部面部细致刻画)4.雕刻完成(调整稍加纹理装饰)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板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板浮雕。
四、感悟交流联想创造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想设计怎样的浮雕作品?并运用刚才学到的哪种方法进行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浮雕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中外浮雕作品,认识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知道泥浮雕制作的材料和器具,学习泥浮雕的制作过程,用陶泥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3.在欣赏和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表现能力,激发美化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欣赏雕塑作品,体验泥条堆塑和塑刀刻画的技法表现。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泥浮雕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用书及示范作品。
学生: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分析拓展视野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
2.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九龙壁》、非洲浮雕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
3.引导学生讨论,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
二、总结概念分析方法
揭示“浮雕”的概念。
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
进一步欣赏:
了解不同材质的浮雕,如:石浮雕、木浮雕、纸浮雕等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材质的表现方法与表现效果。
三、欣赏分析发现方法
讲解制作步骤:
1.揉泥。
2.拍泥板、割边。
3.刻出细节。
4.整理调整。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
1.将泥压平刮平(呈长方形)
2.泥板过程(用泥塑刀刻画轮廓)
3.刻出大形(将头部面部细致刻画)
4.雕刻完成(调整稍加纹理装饰)
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板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板浮雕。
四、感悟交流联想创造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想设计怎样的浮雕作品并运用刚才学到的哪种方法进行创作。
五、尝试体验
1.尝试创作一件带有主题性的浅浮雕或高浮雕作品。
2.尝试用不同方法制作浮雕作品。
六、展示评价
1.学生相互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2.鼓励学生课下为自己的作品图上颜色,并作为礼物送给亲朋或装饰居室。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将知识点进行梳理,逐条进行强调复习。
二、作业展示
挑选学生尚未完成的作业进行展示。
请学生相互评价,请作者自我评价,目前作业中体现出的优缺点。
教师进行讲评。
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对于出现较多的共性问题,通过示
范展示的方法进行纠正。
三、学生作业
学生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价
在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对于已经完成的作业及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对作业进行自评与互评。
五、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的作业,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六、拓展总结
总结本次作业全班同学普遍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今后注意事项。
展示与本次作业相关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大胆的拓展尝试。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