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石灰岩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剖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石灰岩露天开采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1 项目概况

矿山位于××××,行政区划隶属于××县××镇××村。地理坐标:东经×°×′×″~×°×′×″,北纬×°×′×″~×°×′×″。

矿山矿区面积××km2,开采标高××m~××m,石灰岩保有储量(333)××万t,可开采储量××万t,服务年限××年。

矿山设计采用从上到下分台阶露天开采方式,公路—溜槽开拓运输方案,深孔凿岩爆破落矿采矿工艺。矿山首采工作面拟布置在××m标高,开采期工作台阶共有××个,台阶高度15m,台阶坡面角60°。工作平台初始宽度15~30m,正常生产时最小平台宽度35~40m;最小工作平台长度90m。矿石破碎系统采用单段锤式破碎工艺,破碎站至水泥厂采用公路汽车运输。

矿山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矿山开拓运输系统(采场工作平台;上山公路;溜槽及卸矿、装矿平台等)、矿石破碎系统(料仓、破碎站、输送长廊等)、工业场地辅助生产系统(机修、材料库、厂外运输公路等)、公用工程(供电、供水、供热等)及行政福利设施(办公及生活设施)。

矿山总占地面积××m²,其中露天开采区××m²,工业场地××m²,破碎站××m²,爆破材料库××m²,道路××m²。

矿山供电电源从附近的10KV配电站接引,输电线路距离约2km,

年耗电量××万kW·h,综合电耗××kW·h/t;生产及消防用水取自矿区附近的常年性小溪沟,生活用水来自泉水井。矿山生产、生活及消防最高日用水量约174.17m3/d,其中生产用水量81.34m3/d,生活用水量7.5m3/d,未预见水量13.33 m3/d,消防用水量为72m3/d。矿山供热采用电热装置,不设燃煤锅炉。

矿山劳动定员50人,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1班。建设工期为7个月(含施工准备期1个月)。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90万元,占总投资的3.21%。

2 项目环境影响

2.1 生态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目标

评价区为典型的农业与林地生态环境,评价区内林地生态系统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1.88%,以次生乔木和灌木林为主,其次为农田生态系统,比例为39.04%。区内土壤类型有黄壤、水稻土和石灰土,以黄壤为主,土壤耕作层普遍浅薄,属于轻度水土流失区。区内生态系统由于受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在依赖于自然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是一种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目前生态系统基本稳定,环境质量整体尚好。总体来看,区域受人为因素干扰影响相对较大,抗外来干扰能力一般,但具有一定的自然生产能力和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在受到外来干扰后,仍需进行人工加以强化保护性的恢复。

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等特殊环境敏感目

标,未发现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评价范围(矿区范围及建设区域向外扩展200m)内的土壤、植被、野生动物、地表水体、地下水等。

2)施工期生态影响与保护措施

矿山建设期(达产时)占地面积××hm2,占地类型以灌木林地、旱地、荒地为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通过强化环境管理、采取相应的植被保护、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并在施工结束后及时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后,可逐步消除施工期的生态影响。3)营运期生态影响与保护措施

营运期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露天开采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引发水土流失,破坏自然景观,并对区内的野生动物产生影响,此外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高陡边坡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1)植被破坏

矿山直接占用和破坏的自然植被面积为××hm2,其中森林植被××hm2,灌木植被××hm2,所造成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共计为××t。由于所破坏和影响的植物均为广布种和常见种,且矿山周围山地均为类似的生态环境,开采对当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的丰度不会产生影响,只是由于某一物种的数量减少导致各种群间的相对密度变化而轻微地改变群落的异质性,其影响不足以使评价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发生变化,也不会造成某一植物种的消失。在开采结束实施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工程后,所破坏的植被即可得到逐步的恢复。

(2)土壤破坏和水土流失

矿山露天开采过程中对表层土壤的剥离将对原土壤的结构和层次造成破坏,使其丧失抗侵蚀能力,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恶化,在遇强降雨时易引发水土流失。为保护和利用珍贵的表土资源,环评要求采用人工剥离表土,并用于开采终止地块的植被恢复或后期土地复垦。表土临时堆存时采取覆盖、挡土等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同时,露天开采区域须采取随剥随采、修建挡水墙和排洪沟、对终止开采的地块及时进行覆土、复垦和恢复植被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3)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矿山开采对地表植被及土壤的清除将破坏野生动物原有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同时矿山爆破、振动、机械运行和人群活动等将对一定区域内的野生动物将产生惊吓、干扰作用,迫使野生动物迁移,使其群落组成和分布发生一定变化。由于矿区周边均为同种生态环境类型,连通性好,同时矿区范围内的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种类基本上都是山区的广布种,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较强,故对动物的影响不大。(4)地质灾害

矿山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高陡边坡在人工爆破、大气降水等触发条件下,可能引发崩塌及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矿山开采期及服务期满后均需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有关技术规范进行采矿作业,并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监控工作。

(5)景观破坏

露天开采过程中地表剥离、揭露以及矿体开采将破坏区域自然景

观的连续性和协调性,但本矿区处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中,矿区周边可视区域内无主要交通干线及村寨居民点,因此对景观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开采完毕通过实施土地复垦、绿化和美化工程后,采区可变成一个人工景点,其景观水平将优于目前的景观水平。

2.2 地表水环境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保护目标

本区地表水系属××水系,主要地表水体为××河及其支流小溪沟,是本项目的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

评价在小溪沟及××河共设置了4个现状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表明,评价河段××河及场区小溪沟的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的要求。

2)建设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及其治理措施

矿山建设施工期在施工区设置旱厕所,少量食堂污水和日常生活污水采用隔油池和沉淀处理设施,处理后废水可用作施工场地的防尘洒水。少量施工废水收集采用临时沉淀处理后作为施工用水和施工场地防尘用水,以及施工期间公路运输的防尘洒水进行复用,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3)营运期污废水治理措施及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无生产废水产生,工业场地职工生活污废水产生量为××m3/d,采用SWJ-3t/h型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处理规模3m3/h,处理后的废水作为工业场地绿化及道路防尘用水综合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