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地质环境评估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煤矿环境地质报告范文

煤矿环境地质报告范文

地质报告怎么写?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可研报告范本1.1 评价目的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煤炭在21世纪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对国民经济增长提供重要的能源保障。

但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一方面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题。

生产营运期的煤炭开采对生态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采空区形成后引起的地表沉陷、地表水的渗漏、植物生长、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强等多方面。

本专题通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识别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素,对可能存在的破坏因素采取削减措施,以保护建设项目周围生态环境。

1.2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确定为矿井采区、工业场地、矸石排放场地。

1.3 评价对象以评价区地表塌陷、矸石山、生态植被、农业生态等为对象。

2 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1 地形地貌现状该矿区属中低山侵蚀斜坡地貌,地势北东高、南西低,区内最高点高程为+750m,最低点+475m,区内地形高差+275m,地势较平缓,松林成片,植被茂密。

2.2 地质现状该矿区位于****盆地东南川东弧形褶皱带、黄草背斜南延之东翼部位,轴向北东~南西,在这个区域岩层倾斜平缓,未见有大的构造断裂发育,地质构造尚属简单。

出露地层为三叠系和第四系残坡积层。

矿区为一南西~北东向发育的不规则箱状短轴背斜,地层产状,倾向122°,倾角∠23°,区内未见有破坏煤层的断裂构造。

2.3 水文地质现状 2.3.1 地表水矿区位于黄草峡背斜南延之东翼部位,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地形坡向NE,坡度角6~20°,一般15°,有利于地表水排泄。

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仅有季节性冲沟,大气降水大多沿冲沟向东排泄。

2.3.2地下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长石石英砂岩层中,为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2.3.3 含水层矿区内须家河四段(T3xj4)长石石英岩岩石孔隙率高,构造裂隙较发育,含水性强,为矿井直接充水的含水层。

地质勘测报告模板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

地质勘测报告模板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

地质勘测报告模板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地质勘测报告报告编号:2021-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1. 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所调查的矿产资源进行地质勘测,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

以下是对于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的详细内容和结果。

2. 背景介绍2.1 矿产资源种类待调查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金矿、银矿、铜矿等。

2.2 调查区域调查区域位于XX省XX市XX县XX乡,地理坐标为XX度XX分XX秒北纬,XX度XX分XX秒东经。

3. 调查方法3.1 地质勘探方法本次勘探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地质测量、电磁法勘探、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等。

3.2 调查仪器设备为了保证调查的准确性,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地质勘探仪器和设备,包括电磁仪、地震仪、重力仪等。

4. 调查结果4.1 地质构造特征经过对调查区域地质构造的观测和分析,我们发现该区域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主要由断层、褶皱等构造元素组成。

4.2 矿产资源分布在调查区域,我们确定了多处矿床分布,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勘测。

根据勘测结果,发现矿床主要分布在XX断层附近的地区。

4.3 矿产储量评估根据矿床的勘测结果和相关数据,结合XX地质特征,我们对矿产储量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区域矿产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5. 报告结论根据对矿产资源的调查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5.1 该区域存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金矿、银矿、铜矿等。

5.2 矿床主要分布在XX断层附近的地区,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5.3 我们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区域矿产资源储量较为丰富。

6. 建议与意见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意见:6.1 在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前,应进一步加大勘探力度,准确评估矿产储量。

6.2 需要合理规划开发方案,充分利用调查结果,确保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7. 致谢在此,我们要感谢相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以及所有参与本次地质勘测工作的人员。

附录:1. 地质勘测区域示意图2. 符号图解释本报告根据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的要求编写而成,旨在提供全面准确的地质勘测结果及评估结论。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书编制样本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书编制样本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书编制目录前言一、评估任务由来二、评估工作根据三、评估目、任务第一章矿山开发和规划工作概述一、矿山区位条件二、矿山开发和规划概况三、以往工作限度四、工作办法及完毕工作量五、评估范畴与级别拟定附1 矿山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工作规定1.1 资料收集1.1.1 矿区地质环境条件与成果1.1.2 矿山开发和环保资料与成果1.2 实地调查1.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内容1.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办法1.3调查成果验收与复核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一、气象水文二、地形地貌三、地层岩性及岩浆岩四、地质构造五、工程地质条件六、水文地质条件七、矿山开发及其他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附2 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特性及条件分析2.1 块状岩类为主裂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第四系覆盖下块状岩类为主孔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2.2 层状岩类为主裂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2.3 可溶岩类岩溶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2.4 松散类为主孔隙含水层充水矿床地质环境特性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一、矿山土地资源环境与地貌景观现状评估二、矿山水资源环境现状评估三、矿山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四、综合分析归纳现状评估成果附3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专项评估3.1 露采边坡稳定性评估3.2 地下开采矿山围岩及地面稳定性评估3.3 尾矿库(坝)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3.4排土石场废石堆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3.5 矿山线路工程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3.6 工业场地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一、矿山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一)露天采场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二)排土石场废石堆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三)尾矿库(坝)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四)地下开采采区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五)线路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六)工业场地地表工程设施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二、评估区水土资源环境地貌景观预测评估(一)土地资源环境地貌景观影响与破坏(二)水资源环境影响与破坏三、综合分析归纳专项评估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特性二、矿山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拟定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限度分析评估四、矿山地质环境对矿山开发适当性分区评估附5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基本规定5.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总体思路5.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分级分区5.3矿产资源开发禁采区条件第六章矿山地质环保与生态恢复治理附6 矿山地质环保与生态恢复治理参照意见第七章结论与建议附图附图1 矿山区位条件图附图2 矿山建设工程布置图附图3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附图4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估图附图5 矿山地质环保与生态恢复治理图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评估报告书编制前言一、评估任务由来二、评估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告知》(国土资发[]69号)《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第15号公示)《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实行方案”告知》(冀国土资环[]32号)《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贯彻“河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实行方案”告知》(冀国土资矿字[]302号)《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告知》(冀国土资矿字[]24号)《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告知》(冀国土资发[]36号)三、评估目、任务评估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是矿山地质环保和规范化管理重要手段之一,是实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表)审批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技术工作根据,并为矿山地质环保和矿山生态恢复重建提供科学根据。

某采石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某采石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某采石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XXXX市XXXX镇XXXX村XXXX石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XXXXXXXXXXXXXXXXX20 XX年11月17日目录1 前言 ..................................................................... ........................................................................ ..... 1 1.1 任务来源...................................................................... .................................................................. 1 1.2 目的与任务 ..................................................................... ............................................................... 1 1.3 评价内容...................................................................... .................................................................. 1 1.4 评价工作依据 ..................................................................... ........................................................... 2 2 评价工作概述 ....................................................................................................................................... 2 2.1 矿山概况...................................................................... .................................................................. 2 2.2 评价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 ............................................ 3 2.3 以往工作评述 ..................................................................... ........................................................... 4 2.4 工作方法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 .................................... 4 3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 ..................................................................... . (5)矿区位臵、交通及自然地理 ..................................................................... .................................... 5 3.13.2 矿山地质条件 ..................................................................... ........................................................... 6 3.3 矿山水文地质条件 ..................................................................... ................................................... 8 3.4 矿体水文地质条件 ..................................................................... (9)3.5 矿山工程地质条件 ..................................................................... (9)4 矿山工程分析 ..................................................................... ................................................................ 10 4.1 生产工艺概述 ..................................................................... ......................................................... 10 4.2 矿山生产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 ....................... 10 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 .................................................... 11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 ...................................... 11 5.2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 ...................................... 12 5.3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矿山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 13 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 .................................................... 13 6.1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 13 6.2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 14 7 土地资源与地质地貌景观影响评价 ..................................................................... .............................. 14 7.1 土地资源与地质地貌景观现状评价 ..................................................................... ....................... 14 7.2 土地资源与地质地貌景观影响预测评价 ..................................................................... ............... 14 8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分区评价 ..................................................................... ......................................... 15 8.1 综合分区评价 ..................................................................... ......................................................... 15 8.2 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估...................................................................... ............................................. 15 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 ............................................. 15 9.1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 15 9.2 水土资源、地质地貌景观保护与治理方案 ..................................................................... ........... 17 9.3 地质环境监测方案 ..................................................................... . (17)9.4 保护与治理方案简要经济技术论证 ..................................................................... .. (17)10 结论与建议 ..................................................................... .................................................................. 1810.1 结论 ..................................................................... ......................................................................18 10.2 建议 ..................................................................... ......................................................................19附图目录1、XXXX市XXXX镇XXXX村XXXX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分布图,1:2000,2、XXXX市XXXX镇XXXX村XXXX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价图,1:2000,3、XXXX市XXXX镇XXXXXXXX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图,1:2000,附件目录1、XXXX市XXXX镇XXXX村XXXX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1 前言1.1 任务来源XXXX市XXXX镇XXXX村XXXX采石场矿区采矿许可证已到期~需续办采矿许可证~根据•XXXX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XXXX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XX国土资发【2004】205号,文件精神~需对矿山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对该矿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河北省井陉县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含地质灾害)报告

河北省井陉县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含地质灾害)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评估报告********************年**********月目录前言1一、评估任务由来1二、评估依据1三、目的任务1第一章设计和规划工作概述2一、位置条件2二、规划概况2三、以往工作程度3四、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3五、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的确定4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5一、气象水文5二、地形地貌6三、地层岩性6四、地质构造7五、工程地质条件7六、水文地质条件7七、开发建设及其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8第三章、地质环境现状评估8一、土地资源环境与地貌景观现状评估8二、水资源环境现状评估8三、地质灾害现状评估8第四章、地质环境预测评估9一、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9二、水土资源环境地貌景观预测评估9三、地质灾害预测评估9第五章、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估10一、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10二、地质环境影响特征(分布范围、类型、程度)10二、综合分区评估结果10三、地质环境对矿山开发适宜性评估10第六章、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11一、斜坡稳定性的防治对策11二、土地资源及生态保护防治对策11四、水、大气等环境保护对策11五、对企业编制的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的评估意见11结论与建议12一、结论12二、建议12前言一、评估任务由来受000000委托,我院2006年12月承担了该企业拟建的0000000000000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评估工作。

在对野外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基础上,编写了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评估报告。

二、评估依据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是:⑴、《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⑵、《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⑶、《0000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委托书》。

三、目的任务主要目的:通过矿山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为00000审批和00000000环境监督管理提供技术工作依据,同时为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XXX矿产有限公司石灰岩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委托单位:XXX有限公司提交报告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野外调查:报告编写:审查:总工程师:队长:提交报告时间:二O一一年七月目录1、前言1.1目的与任务1.2技术标准及评价依据1.3以为地质工作及本次评价概况2、矿山建设于开采现状2.1矿山建设概况2.2矿山开采现状3、评价范围确定4、矿区自然环境概况4.1气象与水文4.2地形地貌特征4.3生态环境状况4.4矿区社会经济概况5、矿区地质环境条件5.1地层与岩性特征5.2矿区地质结构与区域稳定性5.3矿区水文地质条件5.4斜坡类型及特征5.5岩(土)体类型及其特征6、评价级别的确定7、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7.1现状评价内容7.2现状评价因素的选取7.3现状评价方法7.4现状评价8、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8.1预测评价内容8.2预测评价因素的选取8.3预测评价方法8.4预测评价9、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9.1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程度评价9.2矿山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评价9.3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价10、结论及防范措施建议10.1结论10.2防治措施建议质背景和地质灾害方面的资料,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矿区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又收集和综合研究了矿山企业已有的相关资料。

野外调查采用综合地质调查方法,现场收集了矿区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发育现状资料,利用矿山已有的1:5千矿区范围图作为手图,采用手持GPS定位并结合微地貌半仪器发交会定点,方法手段基本能满足本次野外调查工作要求。

最后转入室内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制、数字化制图工作,于XX年X月XX日提交报告,随后邀请专家组对报告进行评审,并按评审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正式提交报告。

2、矿山建设与开采现状2.1矿山建设概况XX矿产有限公司石灰岩采石场位于XX90°方向,直线距离约1.0KM,XX。

矿区中心点平面坐标为X:3147X28 Y:35472X78。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由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目的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评估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矿山建设概况与矿山工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矿山建设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矿山工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评估工作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评估级别与评估区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气象、水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地层岩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工程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水文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编写模板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编写模板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编写模板一、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1、评估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评估范围为矿区范围、矿业活动影响范围和可能影响矿业活动的不良地质因素存在的范围。

(1)矿区范围碎石矿矿区面积1.573Km2。

(2)矿区外矿业活动影响本矿山露天采场、工业广场和部分矿区道路在矿区范围内,办公生活区、废石场、部分矿区道路设在矿区之外,矿业活动影响范围超出矿区范围。

现状条件下,工业广场、露天采场在矿区范围内,废石场、办公生活区和矿区外道路(在矿区之外)占地面积分别为96m2、100m2、220m2,现状条件下,矿区之外矿业活动的影响范围为516m2。

预测未来露天采场和工业广场位于矿区之内。

办公生活区、表土存放场、废石场、矿区道路、取土场在矿区之外,办公生活区、表土存放场、废石场、矿区道路、取土场占地面积分别为200 m2、996m2、350m2、1080 m2、19004 m2,矿山之外矿业活动的影响范围为11630m2。

(3)矿区周边无其它矿业活动,无影响到本区矿业活动的不良地质因素。

因此,评估区面积为392330m2。

2、评估级别确定(1)评估区重要程度评估区及附近无居民集中居住区。

距矿区最近的村子是矿区东北500m处的潘家杖子村。

评估区内没有国家和自治区政府规定的矿产资源禁采区;没有其它法律法规规定不允许开采的地区,没有自治区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及历史文物保护区;没有根据自治区生态保护需要划定的生态脆弱区;没有城市规划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国防工程设施圈定的军事禁区。

评估区内也无铁路、省道、重要湖泊及主要水系分布。

评估区内无高等级公路经过和其它较重要设施,评估区附近无较重要旅游景区。

评估区及其附近无较重要水源地。

评估区占地类型为其它草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表B.1),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区地质环境评估
报告
一、前言
( 一) 工作目的与任务
******拟进行***铜铁矿床-220米以下矿产开采。

***矿区位于******城西南 1.5km, 行政区隶属***金湖街道办事处。

根据***国土资源厅鄂土资办发[ ]51号文及《***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进行矿产开发必须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规定,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防治和减少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及地质环境恶化的目的, ******特委托******对该矿山开展矿产开发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并编制矿山开发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结合以往地质勘探资料, 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 对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作出评估, 包括: 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构造及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等;
2、查明矿山已经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并对其发育程度等进行现状评估。

结合矿山开采设计, 对未来矿区地质环境的变化、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及其危害性作出预测评估;
3、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 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估, 综合判断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

4、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5、提交《*********铜铁矿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 二) 评估依据及本次工作概况
1、评估依据
( 1) 评估委托书, ******, 3月;
( 2) 《*********铜铁矿床储量报告》, ***第一地质大队, 1976年1月;
( 3) 《*********铜铁矿床矿区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第一阶段工作报告》, ***金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11月;
( 4) 《*********铜铁矿床资源储量检测地质报告》, ******, 10月;
( 5) 《***兴冶矿业有限公司***铜铁矿地下开采工程》, ***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11月;
( 6) 《*********二期采矿工程初步设计书》, ***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6月;
( 7) 《*********帷幕注浆防治水工程专项评价报告》, ***矿山研究院, 6月;
( 8) 《******铜铁矿( -200米以上)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 8月;
( 9)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 鄂土资办发〔〕51号文。

2、本次工作概况
*********铜铁矿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于5月8日启动, 在上述评估依据的基础上, 搜集了与该矿床有关的区域地质、
水工环和部分地下开采资料, 进行了2.88km2环境地质测绘, 根据环境地质调查和综合分析所取得资料, 于6月8日完成了本报告的编制。

( 三) 以往工作简介
1、1976年, ***第一地质大队提交了《******铜铁矿床储量报告》;
2、, ***金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交了《*********铜铁矿床矿区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第一阶段工作报告》;
3、 , ******编写了《******铜铁矿床阶段性储量结算报告》;
3、, ******编制了《*********铜铁矿床资源储量检测地质报告》;
4、 , ***完成了******帷幕注浆防治水工程。

( 四) 矿山开采现状与地下开采工程方案简介
1、矿山开采现状
******铜铁矿矿体开发工作于1977年由***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初步设计, 选择了先小露采后地下开采顺序, 即矿山前期采用露天开采西段6—9线的浅部矿体, 并对9线以东的深部矿体作了地下开采的远期规划。

小露采于1985年2月开始试生产, 至1997年封坑。

矿山生产能力维持在300吨/日左右, 开采铜铁矿石约120万吨。

进行地下开采后, 该矿-200米标高以上矿体由***公司、 ***公司、***公司多家民营企业小规模开采, -200米以下矿体由******进行地下开采。

具体地下开采情况如下:
( 1) 原***公司
原***公司开采5—9线, -60米—-200米矿体。

主井落底标高为-125米、直径3.5米, 风井落底标高为-180米, 经过几年的开采, -160米以上已基本采完。

由于存在不安全隐患, 根据***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 21号《关于***矿区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的会议记要》的精神, 6月停产。

( 2) 原***公司
原***公司开采9—13线, -140米以上矿体。

主竖井落底标高-60米、竖风井落底标高-57米, 然后利用盲竖井向下开采, -120米以上已经采完。

由于同样的原因, 6月停产。

( 3) 原***公司
原***公司开采5—9A线-60米以上矿体和9线-140中段的一个单独小矿体( 4号矿体) 。

主井落底标高-130米、斜井落底标高-60米, 由于同样的原因, 6月停产。

( 4) ***矿业公司
***正进行-200米以下矿产开采, 当前老罐笼井( 原***主井) 、上部老回风充填井工程已结束, 组合井已施工了34米。

完成了-220米、-270米、-320米、-370米、-420米共五个中段开拓工程。

其中9A线至11线-220米—--270米已开采完, 当前正在-320米、-370米、 -420米中段开采I、 V、 VII号矿。

2、地下开采工程方案简介
根据矿区深部矿体赋存特征, 结合矿区地表地形条件、已有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