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一附中前身为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
湖北最牛的十大高中

湖北最牛的十大高中湖北最牛的十大高中:黄冈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武汉钢铁公司第三子弟学校、宜昌市夷陵中学、宜昌市第一中学、襄阳市第五中学、武昌实验中学、襄阳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二中学。
黄冈中学黄冈中学前期是黄州府中学堂,先后也经历了多次改名,距今也有几位悠久的历史,其占地面积为500亩。
创办至今,取得了非常不菲的成绩,不仅在诸多地区有相应的分校,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省级示范学校等称号。
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是全国首批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该校的占地面积为39亩,拥有极为齐全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并聘请了来自诸多国家的优秀外籍教师,现已开设了英语,法语,日语等诸多国际课程,主要致力培养走向社会的人才。
武汉钢铁公司第三子弟学校地处于青山区,是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协作体核心学校,同时也是华中师范大学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被誉为全国百强中学。
宜昌市夷陵中学夷陵中学一所公立全日制普通高中,最先名为胜利中学,该校面积达11多万平方米,。
曾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宜昌名牌学校等荣誉称号。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华师一附中是一所具有高中和初中两大校区的学校,也是湖北省唯一命名的窗口学校。
另外还增加了国际部,多次和国外国家展开了广泛的学习交流,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宜昌市第一中学宜昌第一中学原名宜昌府中学堂,先后经历了9次改名,6次搬迁,是一所历史极为悠久的学校。
该校的占地面积为324亩。
现已拥有众多省级特级教师,其师资力量非常的雄厚。
先后获得湖北省最早的省示范学校,全国优秀科技教学创新学校等称号。
襄阳市第五中学襄阳第五中学原名襄阳府中学,先后经历了7次改名。
该校的占地面积为450亩。
该校自创办以来,不仅拥有极为完善的硬件设施,其办学成果也非常显著,曾获得湖北省重点中学,湖北省闻名单位等称号。
武昌实验中学武昌实验中学是一所占地面积为87亩的公立学校,,该校的教育模式和师资力量都非常雄厚,其每年的升本率也是达到了60%,是武汉极为知名的重点高中之一。
全国重点中学前十排行

全国重点中学前十排行第一: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重点大学升学率全国最高100%,校园环境全国第二(新校 区),9枚国际奥赛金牌,刚举办国际中学校长会议,国际影响力第二。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是全国著名的重点中学、湖北省政府命名的唯一窗口学校。
学校前身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创建于1950年9月。
1955年改名为华中师大一附中,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97年评为省级示范学校,2005年学校整体搬迁新校区(武汉东湖开发区汤逊湖北路特一号)。
2005年10月通过湖北省示范学校复评。
中文名: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外文名: NO.1 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 华中师大一附中、华师一附中校训: 厚德博雅、笃学敏行创办时间: 1950年 类别: 公立中学 现任校长: 张真 知名校友: 易中天 所属地区: 中国武汉 主要奖项: 全国著名重点中学湖北省窗口学校第二:北京人大附中。
国际影响力第一,校园环境第一,金牌3枚。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是一所美丽的花园式学校。
校园绿草如茵,红墙白窗,学苑的规整宁静中浸润着自然的素朴清新。
学校左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右依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一街之隔,尽享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和科学文化氛围。
中文名: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外文名: T 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简称:第三:湖北省黄冈中学。
第四: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金牌较多,不过都是以前得的,主要靠北大出名,国际影响力第三。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于1960年。
作为北京大学“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院”四级火箭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附中从成立开始就受到北京大学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扶持。
2023武汉华师一附中初中部入学条件

2023武汉华师一附中初中部入学条件
2023年武汉华师一附中初中部的入学条件如下:
1. 申请者必须是中国公民,符合城市户籍要求。
2. 申请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入学年龄,即初一年级(十三周岁)。
3. 申请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并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
4. 申请者在学业方面应具备一定的基础,包括具备初中部相关学科的
基础知识和技能。
5. 申请者应出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如有相关证明材料更佳。
6. 申请者的家庭应具备一定的家庭经济条件,能够承担学费和其他相
关费用。
7. 其他具体入学条件将根据学校招生政策和要求进行评估和确定。
有关具体的报名时间、入学流程和相关政策,请咨询学校招生办
公室或拨打学校联系电话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谈谈那些“靠山”体系下的上海中学名校

谈谈那些“靠山”体系下的上海中学名校上海的名校基本都有隶属自己的初中部,所以这些名校高中就被视认为这些初中的“靠山”。
中央电视台在暑假档经常会播放《西游记》,有靠山的妖怪都被神仙带走了,没靠山的都被孙悟空一棍打死,所以“靠山”这个东西非常玄妙。
选择一个好的高中,必须先从小升初择校说起!下面列了大部分学校的初中部和他们的“靠山”高中。
部分吃瓜群众,可能以为小编在说悬幻故事的,就一定要来科普下了:四大名校指:上海中学(全能中考录取分最高),其次是复旦附中(偏文科),华师大二附中(偏理科),最后的是交大附中,垫底的也是很难进的,班级里考试垫底的,可能在普通学校都是年级第一。
“四大名校”已是流传已久的称谓了。
分别是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
这四所学校也是上海高中里顶尖教育资源的代表。
而“八个金刚”、“一个神仙”是在2011年上海中考时在坊间形成的一种说法,顾名思义,这些学校也是部分优质高中资源的一个统称了。
“八个金刚”分别为:南洋模范中学(徐汇)、建平中学(浦东)、七宝中学(闵行)、控江中学(杨浦)、延安中学(长宁)、复兴中学(虹口)、大同中学(黄浦)、格致中学(黄浦)。
当然这只是坊间的一种说法而已,各区县依然还拥有一些非常出名的高中,比如浦东的进才中学,静安的市西中学、徐汇的位育中学、宝山的行知中学等等。
“一个神仙”即为上外附中(虹口区),因上外附中几乎不对外区招生,在上海中考中,我们一般都不会讨论这所学校,故理应成为“神仙”。
除非上外以外表格的头部还加了个上还实验学校,这个学校是一个特殊的体制,小学4年,初中3年,高中3年。
也是不需要中考,而且高考成绩也都非常出色,而且部分学生是走出国路线。
从外校考入中学或高中体系还是比较难,所以这个学校真的是需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去搞学区房。
一、靠山PK当然,名校绝不是一天炼成的,办学历史和生源结构都是名校崛起的基础。
四大名校中,历史最悠久的是上海中学。
华师一附中2022年高考喜报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今年高考再

华师一附中2022年高考喜报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今年高考再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年高考再续辉煌1.文科肖和同学661分,理科龚然同学704分,分别为武汉市文理科最高分。
(高分屏蔽)2.文科:642分以上10人(全省74人);640分以上11人(全省98人)。
3.理科:700分以上2人;690以上8人;689分以上10人(全省46人);680以上32人(全省143人);670以上76人(全省396人)。
4.文理科600分以上719人(理科676人+文科43人)。
5.清华北大录取有望超过65人。
6.获得清华北大优录资格学生47人。
以上数据均不包括已经被保送清华北大的10位同学。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是湖北第一批按示范性普通高中来建设的一所高中。
许多人认为这所高中是华中师范大学创办的,事实上,这样理解是错误的。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并没有什么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中学的前身是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
此后,经过学校不断的更名,成为了今天的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今年,这所高中的高考也是再创辉煌。
共有719人超过600分,还有65人可能被清华北大录取。
据了解,今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将有65人可以上清华北大,其中有47人已经确定被清华北大录取,还有10人直接被保送。
理科超过600分的有676人,文科就差一些,只有43人。
但是,总的来说,这所高中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今年,这所高中在全国排名也是第一,就连河北衡水中学也不是它的对手。
2022年华师一附中在武汉市指令招生540人,其中包含分配生、特长生、国际部(国内班)学生,不包含专县生。
武汉中考总分550分(含体育),中考录取根据考生志愿,先按考生升学成绩总分(第一台阶)从高到低依次进行录取;若考生总分相同,则语数英3科分数之和(第二台阶)高的优先录取。
2022年华师一附中录取分数线为武汉市最高。
2022年华师一附中面向湖北省内武汉市外招收专县生;面向武汉市招收的学生类型有:分配生,艺术特长生(音乐、美术),体育后备人才,中考裸考生;面向湖北省内部分地区招收空军青少年航空班学员。
武汉好的高中部学校名单

武汉市十大高中1、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是湖北省首批示范高中,该校在1962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唯一命名的“窗口学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创办于1950年9月,初名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1958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中学;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截至2016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共有高中、初中两个校区;高中部占地390亩,有教学班83个,学生近5000人,在职教职工382人;初中部占地95亩,有教学班30个,学生1700多人,在职教职工110余人。
2、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是在周恩来、陈毅等老一代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下,于1964创建的全国首批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
1982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中学,2000年成为省级示范学校。
高中部位于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48号。
每年有60多名学生被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大学录取。
学校以优美的育人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过硬的师资队伍、高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流的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3、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创办于1920年,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省级示范高中、武汉市文明单位。
截至2013年1月,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占地面积87亩,建筑面积7.2万多平方米,已有教学班60个,已有在职教师180余人,学生3000余人。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是湖北省对外教育合作学校、武汉市对外开放学校。
是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招收中国高中毕业生指定学校,是新加坡政府企业奖学金留学项目合作学校。
4、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39年,1953年成为中南行政区首批重点中学,行政区撤销后为湖北省重点中学。
1999年成为湖北省首批示范学校,2007年成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4年,武汉市第二中学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华中师大一附中前身为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

华中师大一附中前身为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由xx、xx等著名革命教育家于1950年9月创建。
1958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窗口学校”,全省唯一。
2005年8月,学校由武昌大东门搬迁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同年10月,学校以最高分通过省级示范高中督导复评。
2007年、2009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强中学”,并位列前二十强。
在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举办的“辉煌荆楚60名片”推评活动中,高票当选“荆楚名片”。
华师一附中现有高中、初中两个校区。
新校区为高中部,是学校的主体。
新校区占地390余亩,有教学班90个,学生近5000人,在职教职工399人,在岗特级教师16人,高级教师180余人,硕士以上学历近90人。
初中部占地95亩,有教学班30个,学生1500多人,在职教职工100余人。
建校以来,华师一人秉承“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精神,励精图治,严谨治校,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80年代以来,学校创新管理机制,在全国高中学段首设政教处,推行年级负责制;教学上提倡“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大力推进“五四零”课程新方案,上午改上五节必修课,每节压缩为40分钟,下午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90年代,在全国高中学段率先实施素质学分制,引起了社会各界、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
进入新世纪,学校最终形成了“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发展教育”的办学特色。
在“发展教育”的办学模式下,学校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核心价值观,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学习、多元优质发展”。
高考成绩、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连年雄踞湖北省榜首,高考重点率、高分率、名校率在全省遥遥领先;每年考取清华和北大的人数,占两校在湖北招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强。
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学子斩获十五枚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涵盖化学、物理、数学、信息学、生物、天文等各个学科;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获得专利500多项,7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全国少有。
最新-湖北十大重点初中排名 精品

湖北十大重点初中排名学校前身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创建于1950年9月。
1955年改名为华中师大一附中,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97年评为省级示范学校,2019年学校整体搬迁新校区武汉东湖开发区汤逊湖北路特一号。
2019年10月通过湖北省示范学校复评。
2、黄冈中学黄冈中学创建于1904年,文化底蕴深厚,青云塔承载着文人学士报国济世的理想,临高亭留下了北宋文学家苏东坡饮酒赋诗的风雅。
占地600多亩的新老校区布局整齐,设施完善,风景宜人,是一座园林式中学。
共青大道平直广阔,桂花路、香樟路、玉兰路、水杉路幽深宁静,办公搂、教学搂、科技楼、综合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公寓、教工宿舍楼,气势恢宏。
实验、电教、文体设施,微机房、语音室、天文观测室和闭路电视系统装备齐全,图书馆藏书丰富。
植物园、桂花园、樱花园、菊花园和葡萄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
校园里四季常青,万紫千红;学子们爱校惜时,好学上进,朝气蓬勃。
国内外前来参观访问的客人由衷赞叹这真是一个求知读书、育人成才的好地方!3、荆州中学荆州中学校园面积94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验楼、科教馆、图书办公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及教工宿舍等二十余栋主体建筑,校舍面积61万平方米。
校园环境幽雅,文化底蕴丰厚。
高楼林立,绿树掩映,花团锦簇,错落有致,多处文化古迹坐落其间。
学校具有先进完备的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
实验设备一流;校园宽带网开通,并接入互联网;学校文本资料丰富,馆藏图书10万余册;体育设施齐全,除标准田径运动场外,还建有足球场、乒乓球馆和篮球、排球、羽毛球场,曾多次承办省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三栋学生公寓可容1600多名学生住宿;标准化学生食堂可供800人同时进餐,被评为湖北省标准化食堂。
4、武汉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46年,原名汉口市立第二中学。
1953年定为中央直辖市首批重点中学全市3所,1962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79年定为市重点中学,1984年恢复为省重点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大一附中前身为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由潘梓年、赵君陶等著名革命教育家于1950年9月创建。
1958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窗口学校”,全省唯一。
2005年8月,学校由武昌大东门搬迁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同年10月,学校以最高分通过省级示范高中督导复评。
2007年、2009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强中学”,并位列前二十强。
在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举办的“辉煌荆楚60名片”推评活动中,高票当选“荆楚名片”。
华师一附中现有高中、初中两个校区。
新校区为高中部,是学校的主体。
新校区占地390余亩,有教学班90个,学生近5000人,在职教职工399人,在岗特级教师16人,高级教师180余人,硕士以上学
历近90人。
初中部占地95亩,有教学班30个,学生1500多人,在
职教职工100余人。
建校以来,华师一人秉承“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精神,励精图治,严谨治校,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80年代以来,学校创新管理机制,在全国高中学段首设政教处,推行年级负责制;教学上提倡“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大力推进“五四零”课程新方案,上午改上五节必修课,每节压缩为40分钟,下午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90年代,在全国高中学段率先实施素质学分制,引起了社会各界、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
进入新世纪,学校最终形成了“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发展教育”的办学特色。
在“发展教育”的办学模式下,学校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核心价值观,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学习、多元优质发展”。
高考成绩、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连年雄踞湖北省榜首,高考重点率、高分率、名校率在全省遥遥领先;每年考取清华和北大的人数,占两校在湖北招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强。
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学子斩获十五枚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涵盖化学、物理、数学、信息学、生物、天文等各个学科;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获得专利500多项,7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全国少有。
体育竞赛异军突起,2008年、2009年学校田径队两次取得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第三名的佳绩,男子篮球队更是勇夺全国高中篮球联赛
亚军。
学校的心理教育、德育内化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等皆为全省首创。
初中部是一所新型初级中学,教育理念与高中部一脉相传。
借助华师一的品牌优势,经过几年的打拼,初中部教育教学硕果盈枝,在洪山区独占鳌头,在武汉基础教育领域举足轻重。
“一主两翼”是学校长期的发展战略。
在立足自身“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内帮扶工作。
2002年7月,学校创办国际部,以此为平台,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的学校、教育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学习交流活动。
2006年,学校正式成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基地”,开通中学生到国外留学的直通车。
同时,学校发挥窗口作用,积极帮扶边远地区和农村的基础教育。
截至目前,学校与湖北恩施、咸丰、五峰、郧县、通山,以及海南嘉积中学、新疆农五师教育局、光谷二中等确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全国;2009年应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武汉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华师一附中新疆博乐分校成立,揭开了学校对外帮扶的新篇章。
2010年博乐分校首届高考就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重点本科上线率达35.18%,大学升学率达97.87%,均创历史新高。
2009年底,学校与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华师一附中朝阳学校。
2010年8月,朝阳学校顺利开学迎新。
2009年,学校与德国歌德学院签订了“学校:塑造未来伙伴”项目合作协议,并于9月开设德语课程。
2010年7月,学校与德国浮士德文理中学合作申办的海外“孔子课
堂”正式成立,这是中德两国在中学间合作创办的第一所孔子课堂。
2010年8月,学校与华中师范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创办了华师一附中国际留学实验班,引进国际AP课程,实现国际部的重大转轨。
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示范学校。
目前,学校正朝着建设“全国顶尖,世界一流”的中学名校的目标奋进。
华中师大一附中将永远铭记“厚德博雅,笃学敏行”的校训,秉承“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华师一精神,不断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