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电影文化
好莱坞电影中的自由主义价值观

好莱坞电影中的自由主义价值观
好莱坞电影中的自由主义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主义:好莱坞电影中的主角通常都是一些个人英雄主义者,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奋斗,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
2.自由意志: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强调个人选择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命运。
3.自由市场: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出现自由市场的理念,强调市场竞争和个人奋斗的精神,认为自由市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4.民主精神:好莱坞电影中经常赞扬民主制度和社会公正,强调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去参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反对权威: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出现反对权威和强权的情节,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不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限制和侵犯。
总之,好莱坞电影中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独立和奋斗精神,反对权威和强权,追求民主和平等的社会制度。
这些价值观在好莱坞电影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和应用,也影响了全球观众对于自由主义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浅谈超级英雄作品中体现的美国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文化学研究浅谈超级英雄作品中体现的美国社会文化和价值观蔡正妍陈雪锦胡永辉(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本世纪以来美国超级英雄题材的影视作品愈发流行。
本文着眼于本世纪出品的一系列角色版权属于“漫威”、“DC”两大漫画公司的主流超级英雄影视作品,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调研和相关数据的分析,从人物言行、剧情设定等方面着手,辅以相关改编原作的漫画.从对超级英雄的刻画所体现的个人主义.公民人权与国家安全间的矛盾.美国女权主义发展四个方面分析其中体现的美国文化和价值观。
关键词:超级英雄影视作品美国社会文化价值观本世纪以来美国超级英雄题材的影视作品愈发流行,且受众群体遍布世界多个国家,累计已有三十余部电影和 十余部电视剧上映。
“超级英雄(Superheroes)冶作品往往有 着造型醒目且性格各异的英雄与反派、令人眼花缭乱的非 凡能力和让人血脉贲张的战斗,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爱好者,可谓是美国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代表之一,也是美国 特有的一种文化。
自1938年第一位超级英雄“超人”首次亮 相于漫画杂志《动作漫画(AclionComics)》起,迄今大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超级英雄作品与美国一起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作品中也不可避免地展现着美国的诸多社会文化和价 值观。
本文着眼于本世纪出品的一系列角色版权属于“漫 威(Marvel)”、“DC(DCComics)”两大漫画公司的主流超级英雄影视作品,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调研和相关数据分析从人物言行、剧情设定等方面着手,辅以相关改编原作的漫画,从对超级英雄的刻画所体现的个人主义,公民人权与国家安全间的矛盾,美国女权主义发展在影视及漫画前作 的体现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和研究其中体现的美国文化 和价值观。
一、凸显美国形象的个人主义超级英雄题材的影视作品强调角色们独一无二、不可 复制的个人形象,注重刻画角色作为个体的意愿和举止,这 样的内容呈现与在美国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个人主义”密切 相关。
大学美育——浅谈电影中的美

大学美育——浅谈电影中的美自古以来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过,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建筑、或者是艺术,它们都属于美的范畴。
在人类对美好事物追寻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更是其他外界因素无法阻挡的。
美存在于生活,在于人们不断去寻找、去发现,一个很细微的画面也许就存在着美。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所面临的压力也成倍增长,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追求美活动也随之减少了。
时间、地域、经济能力的限制让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很少能够深入自然,寻求那原始的美丽,只能将自身对美的追求局限在很小的范围之内。
在科技进步巨大的今天,电脑特技与数字技术日渐成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电影,在电影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到放松,还可以在其中需找到别样的美丽。
我们可以坐在家中、电影院里就可以欣赏的那些人迹罕至却异常秀丽的风景、建筑,甚至不毛之地的别样景致。
下面我就例举自己看过的电影,和大家共同分享那不同的美丽绚烂。
一风光之美1998年由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将观众带入了中国江南的烟雨之中,用镜头将那里的柔丽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让所有看过电影的人都被这份产于中国的美所深深折服。
青翠的山川之间飘荡着乳白色的淡淡薄雾,只闻小河涓涓流淌,却不见其全貌。
碧绿色的细竹在微风中慢慢地飘,连绵成一片波动的海洋,片中主角身穿白衣在竹梢上飞舞打斗,仿佛仙子下到人间曼舞。
整个画面美不胜收,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2003年拍摄的《天地英雄》把我国的喀纳斯景区与新疆的异域风光搬上荧幕,片中不同地域、不同色彩的风景使观众领略到了中国内陆地区的奇特之美。
怪石嶙峋的山石与沙漠交织成一幅红黄色的画卷,一队骑兵行于其中,大漠孤烟的背景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铁马金戈的时代,不禁心中凛然。
山上翠绿依旧,但山下黄叶飘飞,清澈的湖水倒映出岸上马队的身影,远处连绵的群山在雾气中展示着它们雄壮的身影,景色美得让人心驰神往。
二建筑之美1999年拍摄的《角斗士》带我们重新回到了古罗马时代,见到了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雄伟建筑,不禁让人感叹一千多年前那个时代人们的创造力。
美国梦、乐观主义——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反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

美国梦、乐观主义——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反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张盛【摘要电影反映人们的生活。
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透过电影观赏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一生的传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了解到了美国世代传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本文旨在分析《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这些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包括美国梦和美国人的乐观主义。
【关键词】美国电影《阿甘正传》美国梦乐观主义世纪以来的年。
世界传播事业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
在信息时代媒介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是较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活动形态。
其中电影也许是最具影响力的传媒。
电影就像一个微观世界。
表现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在美国电影中。
“美国梦”和。
乐观主义”是常被涉及的主题。
那什么是。
美国梦”呢最具代表的关于“美国梦”的电影就是《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是由罗伯特泽梅基斯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一部。
愚人电影”反智电影。
该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年的第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阿甘正传一举获得项提名包揽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还夺得了当年全美大票房影片的首位并在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年后该片又进入美国史上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列。
因此《阿甘正传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愚人电影的神话。
一、《阿甘正传》简介福瑞斯特??甘阿甘出生在上世纪中叶、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绿茵堡镇由于父亲早逝他的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
阿甘的智商只有但凭借跑步的天赋他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并参了军随后开赴越南战场。
在军营里他结识了。
捕虾迷”布巴和神经兮兮的丹??泰勒中尉。
布巴在越战中丧生。
丹中尉失去了双腿阿甘则因为救人成了战斗英雄。
回国后阿甘为了履行对布巴的承诺买下了一艘破船开始捕虾。
一系列机缘巧合后他不但化解了丹中尉的怨气还莫名其妙地累积了大量资产。
多元文化的融合--浅谈美国动画电影的选题

着文化传播 中双 方不平等 的境 遇而扩 大。 影片 《 阿拉 丁 》 埃及 王 子 》 钟楼怪 人 》 不幸 、 《 、 《 也无 免带有 浓郁 的美 国风格 , 传播 着西方 的 自由和
民主 , 侵蚀 着这 些 弱势 国家的文化和价值 观。 三、 观众 定位广泛 由于表现 内容 的天 马行空及 表现 形式 的 生动 夸张 , 画片一 直 以来被 认 为是儿 童化 、 动
文 化转换l 文化本土化 与全球化) 随着 经济 全球 化 的 发展 , 息 与文 化传 不 同的社会 有不 同的文化模 式。 2美国人创 不但 能 得到 孩童 的喜 爱 , 能令 成人 感怀 。 信 ”[] 也 正 金所言 , 童话 包括 的并 非儿童 的心理 播也 迅速 国际化 , 我们正 处在“ 文化 全球化 ” 的 作 的作 品必 然会 带有 美 国人 的审美 特色 和 化本土化 观众定位
是 稀饭加 鸡蛋 和火腿 : 龙竟然 用现代 才出 木须 现 的牙膏 和牙刷 刷牙 剧 中人 物动辄 开 口以歌
声 来表达感情 , 总摆脱 不了百老 汇的音 乐剧 味
道 等等。
经过 迪 斯尼 的本 土化 和全 球 化转 换 , 将 美国动 画之父 科 尔曾说过 : “ 做动 画的人 ,
稚气 化 的 符 号和 代 指物 , 以早 期 的迪斯 尼 所 动画 电影观众 定位 比较低 龄化 , 事情节 比较 故 简单 、 题相 对单 一 。 而 , 主 然 随着 时代 的发展 , 科技 的进步 , 人们 对动 画的认识和 开掘不 断提 高 , 画电影具备 了实拍 电影所无 法比拟 的特 动
这样有着包 容性 的国家 , 国善 于容纳各 国文 斯 尼第3 部经 典长篇剧 情动 画 L花木 兰 》成 美 6 《 , 木 化 之精 华 , 并且将 其相 互渗 透和融 合 。 由于 美 功地重 构 了中 国化 的神韵 和情境 : 兰相亲 时 长城 、 灯节 、 石 国的历史 比较短暂 , 美国动 画电影制作公 司也 长裙长 衫 的典 型 中国美女 形象 : 不再拘泥于 本国 的文 化资源 , 是把 目光投 向 窟 、 而 烟花 、 婆 、 媒 小扇 等 中国 文化 符 号 的使 用: 全球 , 多动 画片都取 材于 他 国的 文学名 著 、 二胡 、 筝 等 民族音 乐 的演 奏 : 该 片融 入 许 古 还有 民 间传说 、 文化 和历史 , 而与 本土化 进行 融 了许 多中 国诗 画的意境 美的 审美影像 , 片 中 进 影 就如 同一幅幅泼 墨 山水 画 , 意境 悠远 , 合和商业 化改造 , 样既能 为美国的主 流电影 的背景 , 这 文化 带来 异域风 情 , 入 文化 营养 , 能 为美 颇具东 方韵味 。 注 也 国动 画进 入 国外市场 而带 来文 化认 同和心 理 二、 美国精神 的体 现 共 鸣。 国动画 电影 在题材选 择上采 用多元文 美 “ 每个 民族都 有 自己独特 的文 化 , 种文 这 化融合 战略 , 以适应 全球 的文化结构 习惯和各 化犹 如一个人 的思想 和行 为模 式 , 多少具 有一 致 性 : 种 文化 内部 又都 有 其特 殊 的 目标 , 每一 个年龄阶段 的受众需 求。
浅谈美国电影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州
浅谈 美国电影对中国文化 的冲击
许 卓 艺
大连工业大学讲师 1 1 6 0 3 4
2 、 民 主 观念 摘要 : 电影是 现代 艺 术 的重 要 载 体 , 是 一 种 综 合 艺术 。 美 国电影无论从 思想还是 电影拍摄技 术及 内容都对 中国电影的 在美 国电影 中, 政治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 , 电影 中经常 发展 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甚至有人认为美 国的 电影是对 中国 出现关 于选举 , 议会 的场景 , 而上至总统下 到议 员的各级政治 则常 常被 电影拿来 “ 开涮” 。在这些镜头 中反 映出的美 文化 的一种“ 侵略 ” 。 中国电影只有 以 自身传统为基点 , 进行创 人 物 , 新才能走 出一条有 自己特 色的道路 ,逐步打破 美国电影的 垄 国社会在 民主,人权等方面的政治平 等给长期 生活在沉 重压 断。 力 下的中国人带来 了追求平等的希望 ,从 而引起了国人 在上 关键 词 : 电影 文化 垄 断 文化 冲击 世纪 8 0 — 9 0年代 的出国热潮 。正是因为众多“ 好莱坞” 电影的 潜移默化 , 很多普通中国人对美 国的政治文化无 比推崇 , 将其 电影 的 定 义 视 为“ 自由” 与“ 平 等” 的天堂。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 ,简单说 就是用强灯光把拍摄的形 3 、生 活 文化 当我们 在美 国电影 中看 到了一种轻松 的生活方式 时 , 给 象连续放映在银幕上 , 看起来像实在活动的形象。 电影 , 也称映画。 是 南活动照相术 和幻灯放 映术结合发展 祖祖辈辈生活在传统社会压力下的中国人 全新 的文化感受 与 起来 的一种现代艺术 。 是一 门可 以容纳文学戏剧 、 摄影 、 绘画、 冲击。而很多青春 电影传达的饮食 文化和服饰 文化也让 国内 音乐、 舞蹈、 文字、 雕塑、 建筑 等多种艺术 的综合艺 术 , 但 它义 的青 少年津津乐道 。 在美 国电影 中个人主义是一 大特色 , 以往 具有独 自的艺术特征 。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 穿着没有风格 的中国青少年在看过美 国电影之 后 ,开始标榜 种艺 术的特征 ,又 因可 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 电影 个性 , 开始 以自己的喜好来穿衣打扮 。 另外 , 好莱 坞电影 中, 吃 组接技巧 , 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 的表现手段 , 而且影片可 以 饭是很 重要 的场景 , 正因为如此 , 很多中国年轻人开始喜 欢吃 大 量 复制 放 映 。 西餐 , 甚至把洋快餐 中的垃圾食品 当做美食 大快朵颐 。 4 、 家庭 观念 ■、 美嘲电影 在世 界的地位 尽管 电影诞生于法 国, 但是每每提到 电影 , 人们却更多的 在 中国文化 巾, 非常注重家族观 念 , 但是, 当我们看 到美 想 到美 国的电影 , 尤其是好莱 坞的大片 , 如今 , 美 国电影几乎 国电影 时, 这种观念 似乎受到 了冲击 , 美同电影 巾的大多数人 遇到问题也喜欢 自己解决 , 对 于多年来 受到 已经成为世界 电影 , 好莱坞无处不在 , 其最耐人 寻味的结果是 物都独立 于父母 , 在世 界上不少地 Ⅸ , 美 国电影 已经不再 得 是“ 美 国” 电影而 传统教育~家长是绝 对权 威的 巾困青少 年带来 了口大影 响 , 够 为电影 的代名词 ,就像一位学者所说 , “ 美国的大众义化看 中国青 年人开始追求独立 ,但是随之而来 的副作用 就是婚前 起来甚至不像是一种进 口的东西……” 的确 , 从某种意义上来 同居行 为的扩大 ,中国青年一代越来 越不重视从 一而终 的婚 说, 好 莱坞 已经征服 了世 界 , 我们 正在变成一个好 莱坞星球 。 姻观念 , 离婚率的上升 , 或许也是美同电影 的影响之一。 所 以很多 国家认为 , 好莱坞 电影的发展 “ 不仅是 电影 的危机 , 5 、 色情和暴力 “ 好莱坞” 电影 中, 除了温情的场景之外 , 还 充斥着很 多色 而且也是文 明的危机” 。 三、 文化侵略 的定义 情 与暴力 的镜头 , 诸 多元素 , 比如暴力 、 惊悚 、 乱伦 、 犯罪 、 爱情 几乎存在于多数 电影 , 美国健 全的电影 分级 制度 可以使青 “ 侵 略” 定义 : 是一个 国家或种族有 目的有计划 的对它 同 等 , 的 服行 为。 战争时期 , 一个 国家强行 改变 另一个 国家 的教育 少年们远离这些 , 但 中国引进时却不能完全 的隔离 , 冈此 在美 方式 , 强 制新一代学 习入 侵国语言文字 , 是文化侵 略 ; 和平时 国电影 的强烈 冲击下 ,中国很多青少年犯 罪往往就是模 拟了 期, 发达 国家垄断发展巾国家文化市场 , 并改变其 国民的风俗 这些电影 中的桥段 。 习惯 , 阻碍其义化传承 , 这也是义化侵略。文化侵略 的 目的无 五、 结论 巾国在 改革开放 , 电影市场放开之后 , “ 好莱坞” 抓住 了这 非有 两种 : 一种是经济利益 , 从销售文化产品 中获取丰厚 的利 润; 另一种是政治利益 , 推广 自己民族的文化和 国家 的意识形 个契机 , 将大量 电影投 入中 国市场 , 对中国本土 电影 的成长 、 态, 支撑本国在国际上 的“ 话语权” 。近期 , 美国利用 中国功夫 发展 、 壮大产生了诸 多影 响, 并由此衍 生出了美 国文 化对 中国 生活及家庭 等各方面 的观念的改变 。因此 , 中国 中的经典形 象制作 出《 功 夫熊猫 2 》 , 电影 刚上演 连零 时场都 传统的政治 、 人满 为患 , 观众大呼精 彩。但 电影广受欢迎 的同时 , 再次引起 本土电影人在 电影 的制作上应以 自身传统 为基点 , 抓住“ 故事 了影 片是对 中国文化进行侵略的声音 ,文化之间的 冲突充斥 性” , 艺术和商业 并重 , 这样 才能走出一条 中国特色 的电影道 舆论 。 路, 来应对美 国电影和文化 的双重入侵 , 为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通 过大家对 《 功 夫熊猫 2 》 的热议 , 美 国电影 对 中国文化 尽 力 。 冲击 的问题再一次摆在大家面前 。 参考文献 : 四、 美国电影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 1 】贾 磊磊 . 电 影 与文 化 f J 1 . 大众 电影 2 0 0 8 . 0 1 . 0 1 电影 既是文化的载体 , 也是文化的产物 。 “ 好 莱坞 ” 电影 【 2 ] 周 文萍. 好 莱坞一 经典 的奥 秘[ M] . 文化 艺术 出版 社 : 同样也是对美 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大多数 中国人 了解美 周文 2 0 0 5 . O 1 — 0 3 化都是 以影视剧为切入点的 ,有人甚至认为美 国正是借助好 [ 3 ]周 月亮 、 韩骏伟 . 电影现 象 学[ M] . 北京广 播 学院 出版 莱坞 电影之手在 向全世界推销 自己。美国电影对中 国的文化 社 : 2 0 0 3 . 1 7 5 — 1 7 8 带来 了巨大 冲击 。 [ 4 ]周 斌 .百 年 中 国 电 影 与 中 外 文 化 [ R 】 《 文 汇报》
《2024年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范文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刻板印象的误区,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事物产生误解和偏见。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往往能够反映出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问题。
本文将以电影《绿皮书》为例,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及其影响。
二、跨文化交际与刻板印象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现象。
刻板印象则是指人们对某一文化或群体形成的固定、简化的观念和看法。
在跨文化交际中,刻板印象往往会导致误解和冲突,影响人们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电影《绿皮书》中的跨文化元素与刻板印象电影《绿皮书》以真实的司机与音乐家之旅为背景,展示了美国南北地区的文化差异与冲突。
在电影中,白人司机与黑人音乐家之间的交往涉及到不同种族、阶级和文化背景的碰撞与融合。
这其中,不乏刻板印象的体现。
四、电影中刻板印象的表现及分析1. 种族刻板印象:在电影中,白人司机与黑人音乐家的交往初期,双方都受到了种族刻板印象的影响。
白人司机对黑人持有固有的偏见和误解,而黑人音乐家也因种族歧视而感到困扰。
这些刻板印象阻碍了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
2. 文化刻板印象:南北地区的文化差异也导致了双方在交往过程中的误解。
例如,在饮食、礼仪、价值观等方面,双方都存在着刻板印象和误解。
这些误解导致了沟通障碍和冲突的产生。
3. 阶级刻板印象:在电影中,白人司机与黑人音乐家所处的社会阶级不同,这也导致了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阶级刻板印象。
这种阶级差异使得双方在沟通和相处时产生了一定的隔阂和矛盾。
五、电影《绿皮书》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电影《绿皮书》通过真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揭示了跨文化交际中刻板印象的危害和影响。
这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摒弃刻板印象,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事物,加强文化交流和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浅谈电影《喜福会》中体现的中美文化的差异

面, 但 是有 一点 是 贯 穿 始 终 的 。那 就 是 被
美 国 化 的 女 儿 们 很 难 接 受 她 们 的母 亲 以 传 统 的 中 国 人 的 方 式 给 予 的 母 爱 ,尤 其 突 出 的 是 教 育 方 面 。 传 统 的 中 国父 母 相 信 他 们 的 子 女 是 隶 属 于' f l ! s , f f ] 的 ,并 且 认
浅谈 电影 ( ( 喜福 中体现 的巾美文化 的差异
口 吉林财经大 学外 国语 学院 汪
摘 要 : 谭 恩 美 是 著 名 的美 籍 华 人 作 家 , 《 喜福会》 是她 的第一部小说 。 电影 《 喜 福 会 》 是 根 据 这 部 著 名 的 小 说 改编 而 成 的 。该 影 片 通 过 演 绎 华 裔 妈 妈 和 美 籍 子
哪里 听 得 见 哦 ?她 除 了音 乐 啥 也 听 不 到 。
干 涉 彼 此 的 隐 私 。 中 国人 大 多 会 选 择 到 朋 友 那 儿 去 寻 找 支持 、 帮助和安慰 , 但是
语 言 是 人 类 的 工 具 ,是 人 们 交 流 的
桥 梁 。 中 国 人 习 惯 以 一种 含 蓄 的方 式 和 他 人 交 流 。他 们 喜 欢 用 委 婉 的 但 意 味 深
云 当 然 懂 得 龚 琳 达 言 语 中 的 自 吹 自擂 。
宽 泛 的 。朋 友 可 以被 分 为 很 多 类 : 同事 、
球友、 校友 、 酒 友 等 等 。一般 来 讲 , 美 国人
不 愿 和 他 人 交 流 过 深 ,他 们 不 打 听 也 不
一
、
两 种语 言 的冲 突
所 以 ,她 带 着 那 种 又 自豪 又 无 奈 的 表 情 耸 耸 她 的 肩 ,说 道 : “ 我 的 问题 比 你 的 还 要 糟 哦 。如 果 我要 晶过 来 帮 忙 洗 碗 碟 , 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国电影文化
[摘要]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她虽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且随着时代发展美国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研究美国文化特性对于我国建没与繁荣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在因特网时代,谁买下了文化,谁就控制了时代。
”诸如“花木兰”式的中国传奇故事被跨国公司西方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改造其他文化、蚕食其他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并据为己有、创造巨额利润的过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美国式电影文化的发展已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发展的道路:我们期待贴有中国标签的中国文化早日走下文化圣坛,走入民众日常生活、走向世每个角落。
[关键词]美国电影;好莱坞;文化特征;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通过艺术形象的展示,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反映不同社会文化,体现时代和民族精神。
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
美国电影也是美国文化在银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美国具有全球视野的电影文化观念和形态决定了美国电影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为优越的地位,正是由于这种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形态,才使美国电影有了在世界范围继续发展的态势。
美国电影基本主题都是爱、正义、家庭、亲情等等,而这些既是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所乐意标榜的完美价值观,也是全人类所共同关注的主题。
美国电影为全球观众接受,除了好莱坞擅长讲故事以及它强大的商业运作之外,美国电影完整的叙事结构成熟地体现了人们对合理秩序的普遍需求。
一美国电影中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化
美国人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并使追求个人幸福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而美国公民鼎立膜拜这种个人英雄,他们崇尚个人奋斗,冒险,因此,美国电影极力宣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希望以此鼓励自己民族,勇于承担自身责任,
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2012》里那位黑人总统,在人类大难临头之际,他放弃了登上逃生船的机会,留下了这样一句台词:“一个年轻的科学家,要胜过二十个老政客。
”这是一种什么境界?这是一种以人类未来为己任的英雄主义境界!《蝙蝠侠》、《夜魔侠》(超胆侠)、《钢铁侠》、《绿巨人》中,男主角都以个人超凡的能力拯救社会,惩罚罪恶。
而这类的孤胆英雄在电影的开始往往只是平凡人,体现了平凡的公民也能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责任。
他们无论面对何种危机,苦难,无论收到何种致命的打击,从来不相信失败,英雄们总是用无比清醒的理性的头脑,快速做出完美的布局,瞬间做出绝对正确的判断,总能抓住那只有百分之一的获胜机会,并获得胜利,典型的例子如《勇闯恶魔导》,《极限特工》,《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等等,在电影中广泛制造完美英雄的个体力量,将此力量无限
夸大,神化,从而赋予了这些英雄人物以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美国电影中永恒爱情和家庭亲情
爱情是电影永恒的主题,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无论是哪部电影,都或多或少的描述爱情的完美与永恒。
家庭是美国人最为重要的部分,911后美国彻底改变了人生活观念:家庭最温暖亲情最可贵。
所以反映爱情和家庭亲情的美国电影用着神起的力量,仿佛人与人之间
的距离被拉的好近好近。
《泰坦尼克号》,《当幸福来敲门》,《拜见岳父大人》,《这个杀手不太冷》无数经典的电影,为我们演绎了爱情的永恒与亲情的伟大。
三美国电影中的强烈科技主义文化
美国的高科技助长了美国电影征服全球的竞争力,电影的豪华性,奇观化,梦幻性的特点。
美国电影以各种视觉造型和搞科技手段打造了影片的独特文化,体现了它的无限的创造力。
一些巨型的灾难片,科幻片和剧情片大量的涌现,如《大白鲨》,《外星人》
《侏罗纪公园》,《珍珠港》,《阿凡达》等影片,以高科技的优势,创造了令人瞠目的电影效果,在《阿凡达》中电影特效达到了新的高度。
美国电影还通过科学技术来改变人的基因,能力,赋予英雄人物以超自然的智慧和力量,《蜘蛛侠》里的彼得.帕克,《神奇四侠》里的四位宇航员,《金刚狼》里的变种人,都借以超高科技的因素,拥有神起的力量,美国电影一直以科技主义精神打造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并对科学技术的发挥具有超现代感。
美国电影是美国文化在银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美国电影中融入了美国文化人的精神视野,蕴涵着他们深层的文化价值立场,传播着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全世界电影爱好者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美国电影体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化特征,永恒的爱情与亲情,强烈的科技主义文化。
究其原因,除了好莱坞擅长讲故事以及它强大的商业运作,美国电影完整的叙事结构成熟地体现了人们对合理秩序的普遍需求。
[参考文献]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美)贝尔顿著,米静等译
美国电影中的文化现象李佑明,徐建刚
眼视光0821 李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