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课程教学设计:1.4 欣赏《我们是冠军》

①根据奥运比赛剪辑视频学唱歌曲
②播放音乐,学生自学歌曲。
③调动学生情绪,学生合乐。(中国运动健儿在世界运动会上越来越强大,其中有一群狂热的球迷,我们现在要想象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高唱世界杯球迷之歌《我们是冠军》,为中国运动健儿呐喊加油。)
二、巩固提高,创编歌词
1.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创编歌词 自己演唱感受。
3.以小组为单位对《我们是冠军》进行分角色演唱和表演
激趣导入,引入变态发育的话题。
板
书
设
计
一、.欣赏歌曲《我们是冠军》
二、巩固提高,创编歌词
三、小组讨论
教
学
反
思
2.优秀歌词展示。
3.分组演唱,一组唱优秀歌词,一组有节奏地喊“中国队加油!”(要求有激情,联想体育运动场上激情兴奋的拉歌和相互加油鼓劲的热烈场面。)
三、小组讨论
1.说起运动,相信同学们都知道很多运动?现在请大家说说,有哪些运动项目是需要有音乐伴奏来完成的呢?
小组回答:
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好。有一些运动项目是离不开音乐伴奏的,下面我们来欣赏几段视频,你们不但要仔细看更要仔细的听,感受下为什么这些运动会采用这些音乐,而这些音乐又有什么特点呢?
2.展学视频
(1)观赏艺音乐。
小组回答:
①艺术体操带有一定的舞蹈性,所以他既可以用优美抒情的音乐,也可以用奔放有力的音乐,
②太极拳和健美操的动作风格较为固定,很好区分,太极拳柔中带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速度缓慢,
③健美操则强调它的青春活力,常选配节奏感较强、速度较快的音乐。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1.4欣赏 《我们是冠军》
教学
目标
1、通过这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音乐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音乐教案(优秀5篇)八年级音乐下册的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认识邵永强,了解他的生平及作品。
3、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了解大漠。
2、简单介绍大漠的历史文化。
3、揭示欣赏曲目。
思考并回答:听一听,看一看,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
二、欣赏《大漠之夜》1、播放《大漠之夜》。
提问:你听过能联想到什么情景?你的心情如何?2、介绍改编的钢琴协奏曲《大漠之夜》。
出示协奏曲的概念。
每听过一段,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1)聆听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生:大漠上。
师:这首歌就叫《大漠之夜》。
本歌曲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生:赞美大漠之美。
3、初听歌曲,初步感受其音乐形象及情绪。
给学生听其他的关于大漠的歌曲,分析两者的异同,畅谈你更喜欢哪部作品。
八年级音乐教案:我和你篇二一、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能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认真听赏乐曲《运动员进行曲》,熟悉其音乐主题,并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二、教材分析:《我和你》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题曲,也是四年级音乐上册第六课《五环旗下》中的一首歌曲,歌曲共四句歌词,言简意赅却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渴望温馨、友善和友情的情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共同的“和谐”与“和平”的奥运理念。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让学生体会奥运精神,虽然这首歌简单而美丽但是张嘴不难,唱好不易,具有挑战性,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表现出歌曲宁静而又蕴含激情的情绪与意境。
课堂上还安排了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能让同学们积极的进行小组合作,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旋律流畅感的训练。
整堂课通过学唱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锻炼身体、强健体质、报效祖国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唱出歌曲《我和你》宁静而又蕴涵激情的意境。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夏日泛舟海上》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夏日泛舟海上》教案三篇.篇一1.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以及配乐散文朗诵《荷塘月色》。
2.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让学生感受欢快、活泼的风格特点,使学生了解音乐与文化作品在描绘夏日景像上异曲同工之妙笔,感受其审美意境。
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演唱《夏口泛舟海上》,并能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2.掌握三拍子的特征及歌曲中音乐表情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播放歌曲《宁夏》;2.用语言导人。
第二环节: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1.接下来,老师要带同学们到美丽的大海上泛舟,请同学们在感受大自然美景的过程当中,也感受一下音乐的情绪。
2.引导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绪有什么特点,播放录音范唱。
3.请同学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4.老师小结歌曲的风格特点。
5.复听。
6.发声练习。
(1)用“U”练唱《茉莉花》。
(2)用轻声高位演唱《茉莉花》。
7.老师范唱新歌,学生用“啦”轻声哼唱旋律。
8.学生边轻声演唱歌词边用右手划三拍子,强调三拍子的节奏律动感。
9.齐唱歌词。
10.结合打击乐器,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11.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调动学生的演唱情绪。
第三环节:欣赏配乐散文《荷塘月色》1.播放《荷塘月色》范读。
2.请同学们从音乐和文学配合的特点,谈谈自己的听后感。
3.老师分析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特点。
4.全体同学配合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荷塘月色》。
篇二《夏日泛舟海上》是一首根据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弄臣》中的片段《女人善变》,重新配词而成的歌曲,歌曲结构规整、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情绪活泼,表达了人们在海上泛舟时喜悦幸福的心情.在教授本课时,笔者以借鉴与对比导入的手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通过欣赏、听辨、分析、创编、对比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八年级下册音乐《客家之歌》教案

八年级下册音乐《客家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客家文化,感受客家音乐的魅力。
2. 学会演唱《客家之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对《客家之歌》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客家文化简介:介绍客家的起源、分布、语言、风俗等特点。
2. 歌曲《客家之歌》:《客家之歌》的歌词内容及音乐特点。
3. 音乐欣赏:欣赏客家山歌、民间舞蹈等音乐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客家之歌》,了解客家音乐的特点。
2. 难点:掌握《客家之歌》的节奏和音准,能够流畅地演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客家文化及《客家之歌》的歌词内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客家之歌》,学生跟随学唱。
3. 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 欣赏法:播放客家山歌、民间舞蹈等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客家音乐的魅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客家文化,引发学生对客家音乐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客家之歌》的歌词内容,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唱《客家之歌》,学生跟随学唱。
4. 练习: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5. 欣赏:播放客家山歌、民间舞蹈等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客家音乐的魅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客家音乐的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提问、演唱等。
2. 演唱技巧:评估学生在学唱《客家之歌》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发音等方面的表现。
3. 音乐欣赏: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评估他们对客家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客家文化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
2. 邀请客家音乐艺术家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客家音乐的魅力。
3. 安排学生参观客家村落或博物馆,深入了解客家文化和传统。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客家之歌》歌曲谱例及歌词。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音乐中的意境1. 课时一: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研究目标:了解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方式,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堂活动:学生们听不同音乐作品,描述所感受到的情感- 作业:选择一首喜欢的音乐作品,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在听这首音乐时的情感变化2. 课时二:音乐与绘画的结合- 研究目标:了解音乐与绘画的关系,通过配乐绘制自己的音乐图画- 课堂活动:学生们选择一幅绘画作品,通过绘画配乐表达绘画中的意境- 作业:创作一幅自己的音乐图画,配乐并解释图画中所表达的意境3. 课时三:音乐中的色彩- 研究目标:了解音乐中的色彩概念,通过音乐创作表达不同的色彩感受- 课堂活动:学生们听不同音乐作品,用色彩画出自己在听音乐时的感受- 作业:选择一首音乐作品,用色彩画出自己在听音乐时所感受到的色彩第二单元:音乐与思维品质1. 课时一:音乐与创新思维- 研究目标:了解音乐对创新思维的影响,通过音乐创作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活动:学生们听不同音乐作品,与同学们讨论音乐对创新的启发作用- 作业:结合自己的创意,创作一首音乐作品2. 课时二:音乐与合作精神- 研究目标:了解音乐对培养合作精神的作用,通过合作演奏培养合作精神- 课堂活动:学生们分组演奏一首音乐作品,强调合作与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作业:与同学们组成乐团,演奏一首自选的音乐作品3. 课时三:音乐与思维品质- 研究目标:了解音乐对思维品质的培养作用,通过音乐创作提升思维品质- 课堂活动:学生们听不同音乐作品,体验音乐对思维品质的启迪作用- 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解释这首音乐对你思维品质的影响第三单元:音乐与心理健康1. 课时一:音乐与放松心情- 研究目标:了解音乐对放松心情的作用,通过音乐放松自己的心情- 课堂活动:学生们尝试不同类型的音乐,选择最适合自己放松的音乐- 作业:选择一首最喜欢的音乐作品,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在听这首音乐时的心情2. 课时二:音乐与情绪管理- 研究目标:了解音乐对情绪管理的作用,通过音乐调整自己的情绪- 课堂活动:学生们听不同音乐作品,描述音乐对自己情绪的影响和调整- 作业:选择一首让自己感到平静或愉悦的音乐作品,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3. 课时三:音乐与健康身心- 研究目标:了解音乐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音乐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 课堂活动:学生们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描述音乐对自己身心状态的改变- 作业: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作文表达音乐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影响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的内容概要。
初中音乐下册教案

初中音乐下册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本册书中选取了多首富有特色的歌曲,如《茉莉花》、《月亮代表我的心》等,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歌曲魅力。
2. 乐理知识:学习音阶、节奏、音符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基础。
3. 音乐欣赏:欣赏国内外经典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动听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一首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法和节奏。
2. 分组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乐理知识学习(20分钟)1. 教师讲解音阶、节奏、音符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音乐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 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歌曲和乐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演唱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注意指导学生唱法和节奏。
2. 分组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音乐活动(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学生参与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音乐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国内外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 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音乐教案初中八年级下册

音乐教案初中八年级下册课程名称:初中八年级下册音乐课程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地域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多元化认识。
2.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中国地域音乐特点介绍2. 欣赏民族音乐作品3. 学唱民族歌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地域音乐的分类,如: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地区的音乐特点?二、课堂讲解与欣赏(25分钟)1. 教师播放东北地区的民族音乐作品《乌苏里船歌》,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
2. 教师讲解作品的背景、创作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
3. 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三、学唱民族歌曲(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如《茉莉花》等。
2.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地域音乐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哪些地区的音乐特点?二、课堂讲解与欣赏(25分钟)1. 教师播放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作品《康定情歌》,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
2. 教师讲解作品的背景、创作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
3. 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三、学唱民族歌曲(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如《康定情歌》等。
2.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地域音乐特点。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唱脸谱

答案:唱腔的表现手法包括拖腔、甩腔、颤音等,它们能够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伴奏的表现手法包括托腔、垫腔、衬腔等,它们能够丰富音乐的层次和情感色彩。
9.题目:请简述京剧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答案:京剧音乐的传承主要通过师徒传承、戏曲学校教育等方式进行。发展方面,京剧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如与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元素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
3.重点难点: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京剧音乐的演唱技巧、京剧音乐的板式和调式等
4.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实验操作、成果展示等
5.总结回顾:京剧音乐的基本特点、学习收获、应用实践等
6.艺术性:运用京剧脸谱的图案和色彩,增加板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7.趣味性:通过形象的京剧人物和有趣的音乐符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首先,在讲解京剧脸谱的种类、特点和象征意义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京剧音乐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展示京剧脸谱的种类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其次,在教授《唱脸谱》这首歌曲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京剧音乐的演唱技巧掌握得不够扎实。为了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演唱练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京剧乐队:京剧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等
-不同乐器的演奏特点和应用
7.京剧音乐的板式和调式
-板式:京剧音乐的基本节奏形式,如二黄、西皮、流水等
-调式:京剧音乐的基本调式,如宫调、商调、角调等
8.京剧音乐的表现手法
-唱腔的表现手法:如拖腔、甩腔、颤音等
-伴奏的表现手法:如托腔、垫腔、衬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九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歌剧音乐,乐于了解相关音乐文化。
(情感目标)2、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并尽量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能力目标)3、初步了解作品相关知识,初步了解韦伯的生平及贡献。
(知识目标)教学重、难点:歌曲《猎人合唱》学唱教具准备:自制课件(ppt)、磁带、口风琴、教学光盘、画纸与画具教学理念:这是初中学生接触歌剧的第一课,如何让世界歌剧走入现代学生的心中,并让他们产生兴趣,留有印痕,是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在思索的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本课例,意在让学生通过选择问答、聆听小幽默、设计场景、体验歌唱、即兴表演与绘画活动等多种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音乐,对歌剧初步了解并留有印象。
教学过程: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呈示课前准备播放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
随音乐进教室营造课堂氛围,引起学生注意,为本课歌剧教学埋下伏笔。
二、新课(一)导入:1、提问:刚才课前欣赏的歌曲出自于下列哪部作品? a《白毛女》 b《茶花女》c《江姐》 d《洪湖赤卫队》2、你知道
这部作品的体裁是什么?a、戏曲b、曲艺c、歌剧 d、进行曲学生回忆、思考、回答通过选择的形式,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也乐意去思考并回答,通过两个小问题,为新课引入打下基础。
(二)介绍歌剧相关知识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和芭蕾)和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
音乐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剧中音乐处于主要地位。
小幽默:“什么是歌剧啊?”小彼得问爸爸。
“在歌剧里,”爸爸回答“当舞台上一个人被敌人用匕首刺进胸膛后,他对着流出的鲜血会大声地长时间地唱起歌来。
”观看、聆听课件中的介绍,初步了解歌剧。
聆听小幽默通过观看课件,聆听教师介绍,对歌剧初步了解。
通过插入一段小幽默,吸引学生对歌剧的进一步了解产生兴趣。
(三)导入歌曲播放《猎人合唱》片段,让学生谈聆听后的感受(想象画面,设计场景与标题)聆听,初步感受、交流初步感受作品。
通过想象画面,设计场景与标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唱歌曲:1、听唱全曲旋律,对于c部分旋律采取视唱进行。
2、学唱高声部。
a、随录音 b、随琴3、学唱低声部(随琴)4、随音乐唱高声部:引导学生感爱、体验、理解、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愉快、兴奋、唱歌远去)可适当插入作品有关介绍。
5、练习c部分的合唱。
1、随琴哼唱歌谱。
2、随琴唱词。
3、随伴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体验二声部的合唱。
1、用视唱法,学唱歌曲c部分;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学习如何有感情地去演唱《猎人合唱》,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3、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