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六大系统

合集下载

六大系统

六大系统

“六大系统”建设标准及维护管理一,供水施救系统:1,定义:在矿山发生灾变时,为井下提供生活饮用水的系统,包括水源、过滤装置、供水管路、三通及阀门等。

2,安装地点:采掘作业场所、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等地点。

3,建设要求:(1)各主要生产中段和分段进风巷道的供水管路上每隔200m~300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2)独头掘进巷道距工作面不大于100m处的供水管路上应设一组三通及阀门,向外每隔200m~300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3)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的供水管路上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4)三通及阀门安装地点应宽敞、稳固,安装位置应便于避灾人员使用:阀门应开关灵活。

(5)供水施救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矿用安全标志。

(6)供水施救系统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供水管路敷设应牢固平直,应采用钢质材料或其他具有同等强度的阻燃材料。

4,维护与管理:(1)应指定各采掘区域专人负责供水施救系统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

(2)应绘制供水施救系统布置图,并根据井下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

布置图应标明三通及阀门位置,以及供水管路的走向等。

(3)应定期对供水施救系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漏水、松动等故障及时处理。

(4)应配备足够的备件,确保供水施救系统能正常使用。

(5)应根据各类事故灾害特点,将供水施救系统的使用纳入相应事故应急预案中,并对入井人员进行供水施救系统使用的培训,确保每位入井人员都会正确使用。

(6)相应图纸、技术资料应归档保存。

二,压风自救系统1,定义:在矿上发生灾变时,为井下提供新鲜风流的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三通及阀门、油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等。

2,安装地点:采掘作业场所、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等地点。

3,建设要求:(1)各主要生产中段和分段进风巷道的压风管路上每隔200m~300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2)各主要生产中段和分段进风巷道的压风管路上每隔200m~300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煤矿六大系统

煤矿六大系统

煤矿六大系统要紧内容是那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全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要紧用来监控和预警瓦斯、火、冲击地压等重特大事故。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监测甲烷浓度、风速、风压、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当瓦斯超限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行或掘进巷道停风时,自动切断相关区域的电源并闭锁,同时报警。

系统还具有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火灾监控与预警、矿山压力监测与预警等功能[3]。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后,系统的监测记录是确定事故时刻、爆源、火源等重要依据之一。

依照监测数据突变等信息分析爆炸时刻。

依照监测的瓦斯浓度和时刻顺序等分析爆源。

依照监测的设备状态分析火源。

依照监测的局部通风机、风门、主通风机、风速、风压、瓦斯浓度等分析瓦斯积聚缘故。

依照监测的瓦斯浓度变化,分析波及范畴等。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一样由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源箱(或电控箱)、主站(或传输接口)、主机(含显示器)、系统软件、服务器、打印机、大屏幕、UPS电源、远程终端、网络接口和电缆等组成。

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源箱(或电控箱)等设置在井下,其他设备设置在地面。

瓦斯监测是防治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的重要参数。

因此,采煤工作面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流等地点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当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浓度时,声光报警,提醒领导、生产调度等及时将人员撤至安全处,及时处理事故隐患,防止瓦斯爆炸等事故发生。

当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断电浓度时,切断被控区域电源,幸免或减少由于电气设备失爆、违章作业、电气设备故障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瓦斯爆炸;幸免或减少采、掘、运等设备运行产生的摩擦撞击火花及危险温度等引起瓦斯爆炸。

局部通风机及其风筒风量监测是防治局部通风机停风和风筒漏风造成瓦斯积聚的有效措施。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规定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规定

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规定(总3页)--本页仅作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规定一、总则(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以下简称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三)地下矿山企业应按本规定要求期限安装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四)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安装标准(五)监测监控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

(1)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

①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和距离巷道出口10-15m回风流中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距巷壁不得小于。

混合风流处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有防止爆破冲击的防护设施。

②每个采场入口处应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③掘进天井时,应按照独头掘进巷道的要求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④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应设定为%。

⑤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安装,应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响行人行车。

(2)风速传感器设置。

①地下矿山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风速传感器。

当风速低于或超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②矿井主通风机房应设置风速和风压传感器,实现对全矿井总风量的动态监测。

矿山六大系统

矿山六大系统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一、总则(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以下简称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三)地下矿山企业应按本规定要求期限安装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四)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安装标准(五)监测监控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

(1)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

①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和距离巷道出口10-15m回风流中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0.3m,距巷壁不得小于0.2m。

混合风流处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有防止爆破冲击的防护设施。

②每个采场入口处应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③掘进天井时,应按照独头掘进巷道的要求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④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应设定为0.0024%.⑤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安装,应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响行人行车。

(2)风速传感器设置。

①地下矿山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风速传感器。

当风速低于或超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②矿井主通风机房应设置风速和风压传感器,实现对全矿井总风量的动态监测。

矿山六大系统“建立”

矿山六大系统“建立”

矿山六大系统建设“六大系统”包括:一、监测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安全监控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四、压风自救系统;五、供水施救系统;六、通信联络系统。

“六大系统”包括:1、人员定位2、无线通信3、视频监控4、化学气体检测5、安全环境检测“六大系统”包括:•人员定位系统主要用来跟踪监测井下人员和机车,通过在人员和机车放置定位卡全程获取其信息,实时掌握井下人车数量、分布情况和工作路线。

•无线通信系统主要解决井下的无线通话问题,井下人员之间可以利用手机进行通话或发送短信,或者与井上井下的固定电话相互播打,也可接收监控中心的短信或电话通知。

•视频监控系统以图象方式直观实时监控提升人员的提升系统,实现对井口调度室、提升绞车房、提升人员进出场所(井口、井底、中段马头门、调车场等)的视频监控。

•环境监测系统使用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等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一旦环境量超标,监测现场与调度中心将同时发出警报。

配合制度:第一、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第二、安全监测系统调试管理制度第三、安全监控管理制度第四、瓦斯检测填报制度第五、安全检查制度第六、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参考1:北京凯瑟新起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凯瑟)278矿用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矿用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人员标识卡数据通讯接口矿用读卡分站矿用风机在线监控系统矿用风机在线监控系统矿用安全监控系统矿用安全监控系统隧道、地铁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隧道、地铁人员管理系统矿用视频监控系统矿用视频监控系统技术问题一:278(B)系统的组成?答:该产品由软件系统和硬件二大部分组成。

其中软件系统包括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两部分,用于完成信息采集、识别、加工及其传输,由这两部分软件共同支撑着整个系统的运行。

硬件系统由井下读卡设备、隔爆电源、数据传输接口和标识卡组成,用于完成信息采集和识别。

技术问题二:278(B)系统的工作原理?答:系统主机通过光纤及通信电缆连接井下分站设备。

矿山六大系统解决方案

矿山六大系统解决方案

金属非金属矿上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一、矿山安全监测矿山生产安全现状在我国,矿山安全生产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矿山开采技术虽有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较落后,装备水平较低,特别是众多的小矿山,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制约了我国矿山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矿山生产的安全建设工作已迫在眉睫。

二、六大系统简述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

六大系统配置现场监控站,中央监控站可实时监测井下各系统运行情况,同时通过无线传输方式,把数据传到云计算服务中心,云计算服务中心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及时告知业主矿井的整体运行情况,也可实现对系统运行的远程控制,发出预报警信息。

真正实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三、六大系统技术方案1.人员定位系统系统简述人员定位系统是应用现代无线电通讯技术中的信号技术及无线发射接收技术,结合目前数据通讯、数据处理及图形展示软件等技术,及时、准确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和移动设备情况动态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和移动设备的总数及分布状况。

系统主要实现功能监测跟踪:监测携卡人员出入并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等,识别多个人同时进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入识别区域,跟踪人员行迹。

管理功能:考勤管理,个人基本信息管理,携卡人员出入井总数,重点区域携卡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布管理,异常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布,门禁管理等。

报警搜救:识别卡可发送求救信息,保证报警有效,搜救人员借助读卡器可对井下人员进行精确搜寻。

查询统计:可对井下携卡人员信息、携卡人员下井活动路线信息、井下人数、超时员工、上下井人数、系统运行信息等进行统计查询。

数据存储:矿用读卡器及分站可实时砄多条数据信息,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也可存储不少于2小时的数据信息。

2.通信联络系统系统简述在生产、调度、管理、救援等各环节中,通过发送和接收通信信号实现通信及联络的系统,包括有线通信联络系统和无线通信联络系统,无线通信联络系统可以通过矿用WIFI 手机实现,现在,日常用的手机也可以实现井下通信联络功能。

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矿山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包含: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一.监测监控系统简介:监测监控系统主要用来监控和预警有毒有害气体、火、冲击地压等重特大事故。

监测监控系统监测有毒气体浓度、风速、温度、粉尘、风压、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当出现超限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行运行或掘进巷道停风时,自动切换相关区域的电源并封锁,同时报警。

系统还具有预警,火灾监控与与预警、矿山压力监测与预警等功能。

监测监控系统在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等事故后,系统的检测记录是确定事故时间、爆炸源、火源等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监测的数据突变等信息分析事故时间。

根据监测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时间顺序等分析事故源。

根据监测的设备状态分析火源。

根据监测的局部通风机、风门、主通风机、风速、风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分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原因。

根据监测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变化,分析波及范围等。

监测控制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源箱(或电控箱)、主站(或传输接口)、主机(含显示器)、系统软件、服务器、打印机、大屏幕、UPS电源、远程终端、网络接口和电缆等组成。

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源箱(或电控箱)等设置在井下,其他设备设置在地面。

监测监控系统是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其他安全事故预警的重要参数。

因此,采掘工作面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流等地点必须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

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浓度时,声光报警,提醒领导,生产调度等及时将人员撤至安全处,及时处理事故隐患,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爆炸等事故发生。

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断电浓度时,切断被控区域电源,避免或减少由于电气设备失爆、违章作业、电气设备故障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报气体爆炸;避免或减少开采、掘进、运输等设备运行产生的摩擦撞击火花及危险温度等引起气体爆炸。

矿山安全六大系统解决方案

矿山安全六大系统解决方案

一、监测监控系统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是提高煤矿应急救援能力和灾害处置能力、保障矿井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技术保障体系。

作为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之首的矿山安全监控系统用来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基于煤矿、矿山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求开发的监测、监控系统系统满足行业的相关技术要求,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1。

1设计依据●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G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GB 10111—1988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AQ 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 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MT 286-1992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T 899—2000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 1004-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2 系统构成下面结合实际案例对我公司的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介绍.我司为某煤矿企业提供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其一、煤矿工业自动化系统;其二、视频监控系统;其三、远程计量监控系统;其四、大屏幕显示系统.多个监控系统共享统一的系统平台,统一汇接到调度室,并通过统一的调度室大屏幕实现统一的、实时监测监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计划说明
监测监控系统
依据《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安检总管一(2010)168》,矿山应按规定要求期限安装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即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矿山必须建立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在+330m、+378m、+433m 中段平峒口、溜进口、中段运输巷道及巷道拐弯处、主要作业点和设备附近设备安装视频监控器,系统控制主端及监视器放置在矿调度室及提升机房内。

实现对平峒口、溜进口、人员进出场所等的视频监控。

矿山在施工过程中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风速传感器设置及视频监控系统。

(1)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
①独头巷道掘进(包括天井)
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在距工作面5~10m处,巷道出口10~15m处各设置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在距掘进工作面5~10m处混合风流处设置一个GTH1000型一氧化碳传感器。

②每个采场入口处设置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③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设定为0.0024%
④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0.3m,距巷壁不
得小于0.2m。

混合风流处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有防止爆破冲击
的防护设施。

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安装,应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
响行人行车。

目前+330m中段硐口及作业面安装2台视频监控器,+378中段硐口及作业面安装3台视频监控器,+418中段硐口及作业面安装2台视频监控器。

(2)风速传感器设置
①矿山各采矿进路应设置风速传感器。

当风速低于或超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②﹢418m回风平峒口主扇附近应设置风速和风压传感器,实现对全矿井总风量的动态监测。

(3)矿山应按要求建立监测监控系统,同时矿山安全人员应配置GTH1000(A)携带型一氧化碳测定器、CYH30携带型氧气测定器以及AZ8908携带型折叠式风速仪,随时对井下的一氧化碳、氧气及风速进行测定;应经常监测井下空气质量,井下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0.5%;有害气体浓度超限时应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4)地压监测监控系统
2012年底前建立完善地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各中段采空区稳定性、顶板压力、陷落区位移变化等的动态监控。

本矿采用监测仪器或仪表,对开采范围内地表沉降量进行观测,总监控室置于地表。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1)依据《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安检总管一(2010)168》,矿山应于2013年6月低前建立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当班井下作业人员数少于30人的,应建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

由于古桑坑采区井下作业人员少于30人,因此矿山不需要建立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只需建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

(2)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应保证能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

(3)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于2013年6月份完成。

紧急避险系统
(1)设计在﹢378m、﹢330m中段均设置1个避灾硐室。

硐室断面设计为三心拱断面,其净宽为3.0m,净高为3.2m,硐室长为10m。

硐室内采用喷锚加佳网支护,支护厚度不小于100mm。

(2)避灾硐室应设置在岩石坚硬稳固的地方。

避灾硐室应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和井下涌水进入,并配置满足当班人员1周所需要的饮水、食品,配备自救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急救药品和照明设备,以及直通地面调度室的电话;同时避灾硐室内应安装供风、供水管路并设置阀门。

(3)﹢378m中段避灾硐室在年内完成,+330中段避灾硐室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完成。

压风自救系统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0年10月9日发布的安监总局一【2010】168号文件精神,矿山应设立压风自救系统,因此矿山基建工程中应完成压风自救系统。

压风设备利用矿山生产使用的空压机,压风自救供风管道采用专用管道。

管道沿平硐、中段运输巷道敷设至避灾硐室内,避灾硐室内设置供气阀门。

压风管道采用DN=51mm钢管,同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管道。

正常情况下避灾硐室内的供气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当井下发生事故人员进入避灾硐室后即打开供气阀门。

+378m中段压风自救系统于年内完成,+330m中段压风自救系统于工程竣工验收前完成。

供水施救系统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0年10月9日发布的安检总局一【2010】168号文件精神,矿山在基建过程中需完成井下避灾硐室供水施救系统。

本次设计于井下供水施救系统供水来自高位水池,高位水池应定期检测,不得含有毒有害成分。

供水施救管路采用25×2mm钢管沿巷道壁辅设,同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

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水阀门。

+378m中段供水施救系统于年内完成,+330m中段供水施救系统跟作业面施工,工程竣工验收前全部完成。

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以及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建立完善井下
通信联络系统。

在矿区设置一座电话站,选用一套20门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

交换机采用半自动自动方式进入当地市话网。

信号传输方式按本地网要求实行。

矿总调度室所设调度电话总机选用具有线用户和无线用户的专用程控交换机。

2011年10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