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家庭用药常识
老年人用药安全知识

老年人用药安全知识
老年人用药安全知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老年人使用药物时应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即药物所治疗的疾病或症状是否适用于自己。
同时,要了解药物的禁忌症,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能使用该药物。
2. 遵循医生的建议:老年人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
3. 不滥用药物:老年人应避免滥用药物,尽量限制使用过多的药物。
如果需要同时用多种药物,应确保各种药物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4.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使用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消化不良、头晕等,及时告诉医生并停止使用药物。
5. 注意药物的剂量:老年人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避免超量服用药物或剂量不足。
剂量不足可能导致药物无效,而超量服用药物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6. 不与酒精或其他药物混合使用:老年人使用药物时应避免与酒精或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以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老年人用药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医患沟通,遵循医嘱,按时用药,并定期复查,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老年人用药用法

老年人用药用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逐渐变得虚弱,身体各系统的功能也会逐渐发生改变。
因此,老年人使用药物时需要格外注意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确的用药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疗效,对维护老年人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老年人用药用法的相关知识。
一、正确用药方法老年人用药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比较重要的方法如下:1.注意用药时间:老年人的身体相对较弱,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服用药物。
通常,老年人应将药物分为早晨、中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服用,并遵循医生要求的剂量和间隔用药的准则。
2.服药方式:老年人如何服用药物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老年人应采用安全、简便的方法,如口服、注射、贴敷等方式,避免使用不适当的方法。
3.避免过量使用:老年人应避免过量使用药物,大量使用药物会对身体造成副作用。
为此,合理地使用药物很重要,一般来说,应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按照药物的剂量规定来使用。
4.遵循食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在用药时应注意食物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食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会对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
因此,老年人应遵循医生建议,按照药物说明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例如,金属离子和水分会影响抗结核药物的强度,而维生素C则会影响锂盐类药物的有效性。
5.遵循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在用药时要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例如,如果老年人正在服用高血压药和心脏药,则应注意这些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6.注意服药地点:老年人应在安全的环境下服用药物,例如床上或安静的环境下。
避免在行动的时候,或者在匆忙中使用药物,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7.遵循药物存储规则:老年人要存储药物时要注意,必须妥善保存,避免受到阳光、潮湿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以确保药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二、注意事项老年人在用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忘记药物:老年人应注意按时服用药物。
老年人家庭用药的基本原则

老年人家庭用药的基本原则老年人家庭用药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病情,做到有的放矢、合理用药格外重要。
老年人家庭用药的基本原则为15个字:用药少、剂量小、遵医嘱、防反应、适量补。
(1)用药少:是指老年人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多病,常常多药并用,容易引起不良的药物反应。
因此,要明确病情,针对性的对症下药。
老年人可用可不用的药品,如果能够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饮食、活动、理疗等,而使病情得到改善,就不必用药。
根据病情,确需要用药治疗患者,要选择有效、种类少而不良反应少的药物,一般合用药物不超过3~4种为宜,治疗也以临时或短时为原则,用药千万不可“多多益善”,提倡少用药。
(2)剂量小:由于老年人肝脏代谢能力和肾脏清除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易产生药物积蓄中毒。
因此,老年人用药剂量宜小,大约为年轻人的1/2或2/3。
同时要注意选择适合老年人的剂型。
一些老年人吞咽困难,宜选取用冲剂、口服液。
老年人个体差异比较大,用药尽可能个体化,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当的剂量。
患者和家属一定要严格按医生的吩咐用药,做到剂量最小,疗效最大,并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3)遵医嘱:是按医生处方规定给药。
一些老年人记忆力差,视力、听力减退,常听不懂或记不清医生的医嘱,不能按时服药;另一些老年人由于文化水平的差异不能理解和看不懂药品说明书,不知道怎么服用药物,这些原因直接影响老人服药和药物的疗效。
老年人拿到药后应询问清楚药物的剂量、用法、注意事项,必要时在药品标签处做醒目标记。
服药较多的老年人,最好将每天所服药列出清单,每次服药时自己或家人进行核对,或将每天所服药物按早、中、晚分别装入袋中,按时服药也就不会发生忘服、多服或误服现象。
总之,老年人应按时按量服药。
一般情况下,未得到医生的同意,不宜自行增加或减少服药的次数和剂量。
(4)防反应:家庭用药要及时注意观察疗效和反应。
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对药物敏感性增高,作用增强,在用药过程中如发现有新的症状出现,又与自己疾病无关时,就应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
老人居家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障老年人居家用药安全,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滥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社区内所有居家老人。
三、管理制度1.用药咨询(1)老年人及其家属在购买药品前,应主动向执业药师咨询,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等信息。
(2)老年人使用非处方药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如对药物成分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
2.用药监测(1)老年人应按照医师的处方用药,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2)老年人用药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师。
(3)老年人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便医师调整用药方案。
3.药品储存(1)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2)药品应分类存放,如口服药、外用药等,避免混淆。
(3)药品应妥善保管,防止儿童误食。
4.用药教育(1)社区应定期开展用药安全知识讲座,提高老年人用药安全意识。
(2)社区可发放用药安全宣传资料,普及用药知识。
(3)社区可设立用药咨询热线,为老年人提供用药咨询服务。
5.用药监督(1)社区应定期对老年人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社区应建立用药档案,记录老年人用药情况,便于跟踪管理。
(3)社区可设立用药监督员,负责监督老年人用药安全。
四、奖励与处罚1.对在用药安全方面表现突出的老年人,社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老年人,社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
五、附则1.本制度由社区居委会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老年人用药常识

老年人用药常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用药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下降及常见的慢性疾病,他们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更大。
因此,老年人用药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常识,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本文将从药物的选择与使用、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剂量的调整以及用药后的监测等方面,介绍老年人用药的常识。
一、药物的选择与使用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而存在多种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等。
在选择药物时,首先需要考虑与老年人患有的疾病相匹配的药物。
其次,应选择老年人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一些老年人的肝功能和肾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需要选择药物代谢和排泄途径不受肝脏和肾脏影响的药物。
此外,老年人需要密切关注药物说明书中的用药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一些药物在老年人中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如抗抑郁药物会增加老年人自杀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药物前,老年人及其家属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咨询医生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
二、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经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而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改变药物的疗效、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甚至引发药物中毒。
因此,老年人在使用不同药物时,应特别注意潜在的相互作用。
为了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应该充分告知医生所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等。
医生会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方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三、药物剂量的调整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因此需要对药物剂量进行适当调整。
在选择药物剂量时,医生会考虑老年人的年龄、肝功能和肾功能等因素。
老年人通常需要较低的剂量来达到疗效,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来服用,不得随意增减剂量。
同时,老年人使用药物时需要遵循“开始低、逐渐增加”的原则,以便调整合适的剂量。
四、用药后的监测老年人在使用药物后需要进行定期监测,以评估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一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出现不良反应,例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下降等。
老年用药基本知识

老年用药基本知识
老年人用药需要注意的基本知识如下:
1.遵医嘱用药: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吸收能力也减弱,容
易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老年人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改变服用方式。
2.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通常伴有多重慢性病状况,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
物。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药物作用而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3.防止过敏和不良反应: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已经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
泄能力也减弱,容易引起过敏和不良反应。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并及时就医处理。
4.选择适合的药物:老年人的身体功能衰退,往往存在肝、肾等器官受损情况。
因此,在选用药物时要格外注意适宜性,并选择低毒性、低副作用、代谢途径简单等药品。
5.慎用镇静剂和安眠药:因为老年人对镇静剂和安眠药等精神药物的敏感性较
高,容易引起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避免过度用药。
6.存放药品要安全:老年人的记忆力可能有减退现象,药品的存放也容易出现
问题。
因此,家庭成员要在老年人能够接触到的地方,将药品妥善存放,并定期清理过期或者无效的药品。
老年人用药知识

⽼年⼈⽤药知识 ⽼年⼈⽤药知识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常重要的哦。
下⾯就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年⼈⽤药知识相关资料,供⼤家参考。
⽼年⼈⽤药知识⼀: ⽼年⼈⽤药原则 1、五种药物原则 ⽼年⼈同时⽤药不能超过5种。
据统计,同时使⽤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
要明确治疗⽬标,抓住主要⽭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
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的药物都可考虑停⽌使⽤,以减少⽤药数⽬。
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2、受益原则 ⾸先要有明确的⽤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药的受益/风险⽐⼤于1。
即便有适应症但⽤药的受益/风险⽐⼩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3、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药时间进⾏治疗。
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绞痛、脑⾎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肌梗死和脑出⾎的发病⾼峰在上午);药代动⼒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天⽤药⽐夜间吸收快、⾎液浓度⾼);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上午⼤于下午)。
举例来说,抗⼼绞痛药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绞痛发作的⾼峰时段。
变异型⼼绞痛多在零点到六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长效钙拮抗剂。
⽽劳⼒型⼼绞痛多在上午6时到1 2时发作,应在晚上⽤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4、暂停⽤药原则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段时间。
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旦发⽣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
对于服药的⽼年⼈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
所以暂停⽤药原则作为现代⽼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预措施之⼀,值得⾼度重视。
5、⼩剂量原则 ⽼年⼈除维⽣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成年⼈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剂量。
老年人用药安全知识点

老年人用药安全知识点
1.了解药品副作用:老年人身体状况相对脆弱,常常需要用到药物来维持身体健康。
但是,不同的药物都有不同的副作用,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了解药品的副作用,避免因为药物使用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
2.遵医嘱用药:老年人在用药时要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避免因为自行调整药物而引起身体不适。
3.注意药品相互作用:老年人在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为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
4.避免过度用药:老年人身体机能不如年轻人,常常需要用到药物来维持身体健康。
但是,过度用药会增加药品的副作用,导致身体的负担加重,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时要避免过度用药。
5.注意药品的保存方式: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品的保存方式,避免因为药品的保存不当而导致药品失效或者出现其他不良后果。
6.不要盲目使用保健品:老年人常常会使用一些保健品来维持身体健康,但是这些保健品并不一定有良好的实际效果,有些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老年人在使用保健品时要慎重,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合理的选择。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家庭用药常识
药物均具有二重性,既能治病,也具有毒、副作用,如果应用不当易产生不良后果,家庭用药应慎重并注意以下原则。
1.不随便用药
对没有明确诊断的病症,不能自我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用药方式。
症状是疾病的信号,是医生诊断疾病的依据,随便在确诊前用药,可造成假象掩盖病情,影响正确诊断而发生其他意外。
如阑尾炎时腹痛延误治疗可发生阑尾化脓穿孔引起腹膜炎等。
确诊后治疗用药应准确按医生指导要求的药物剂量、用法、时间应用。
必要时建立卡片,防止错服、漏服。
2.老年人忌滥用解热去痛药
引起痛的原因较多,老年人对痛觉已比年轻人低,在未确诊时不随便用药,退烧药量要小,防止大汗虚脱,如消炎痛栓用1/3或1/2量即可。
3.老年人忌滥用安眠药
老年人睡眠时间逐渐减少,一般不需用药。
但有些老人易患失眠,常服用安眠药,甚至产生依赖。
但安眠药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如用药后头晕、乏力、步态不稳等。
偶尔用药尚可帮助调整,如长期服用,可造成对药物的依赖或成瘾,并增加肝、肾代谢负担,给身体带来损害。
对失眠应分析原因,如家庭、社会、工作原因引起心理压力或身体原因,而采取不同措施。
适当选用副作用少,没有成瘾性的镇静药。
因多数镇静药属精神类用药应注意妥善保管,不可存留过多,防止发生意外。
采用体育锻炼,自我调整心理平衡,分散注意力,合理安排作息,防止昼夜倒错睡眠习惯等措施。
4.老年人忌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病中起重要作用,但都有相应的抗菌范围,并有不同副作用,有的还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青霉素及青霉素族的抗生素,应用前做皮肤过敏试验。
阴性结果方能应用。
对一些病毒引起的感染发烧,应用抗生素无效且浪费,并可加重肝、肾的损害。
所以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应用,不必迷信“好药”、
“贵药”、“进口药”,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要记清对哪些药物过敏,提供医生选药时参考。
5.老年人慎用降压药
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合理用药可控制血压,预防脑血管意外。
老年高血压坚持用药治疗可减少致死性心肌梗死,防止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减少脑卒中的发病。
但老年人对降压药敏感,易使血压急剧下降,或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在家庭中用降压药,也需监测血压,调整用药,使血压维持在理想高度。
过低会影响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使血流缓慢而发生意外。
从小剂量开始,达到治疗量后改为维持量以巩固疗效。
避免漏服,如已忘记服药,不可在下次服药时加倍补服,以免药量大,血压降得太低。
一般情况不主张睡前服降压药。
6.老年人不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素。
日常正常饮食可以保证人体需要量。
有些人误以为维生素是补药,盲目大量服用,如常用的维生素C,是治疗坏血病的特效药,也用
于治疗动脉硬化,防治肝炎、贫血,但大量服用可致泌尿系结石。
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A会使体内维生素A过多,表现皮肤干燥,骨质疏松。
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可引起厌食、高血钙、高尿钙,反促进动脉硬化。
所以维生素类药也需在医生指导下,按需服用。
7.老年人勿滥用血制品及性激素
有人以为血制品如球蛋白、白蛋白可以防百病、强身,实际上,它主要用于增强免疫及补充蛋白作用,且应按需使用。
因有些血制品的血源筛选不严格,反而会使受血者接种了肝炎、艾滋病等。
老年期性激素水平下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不可依赖用药“补”,防止用药后对身体带来不良后果。
8.老年人不宜依赖泻药
有些老年人因体质虚弱,进食少,活动少等原因,易便秘,依赖泻药,形成习惯。
应采取综合治理如食疗,注意调整膳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等有丰富纤维素的饮食,适当运动,注意便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对已发生便秘者,可采用甘油栓剂、开塞露或比较安全和缓的方法。
不依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