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气象科普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王玉龙1.什么是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2.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等)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
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
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光能、热能、降水、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已被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4. 小气候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
小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以及个别天气现象上的差异。
5.城市气候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
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五岛”的特征,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6.热岛效应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幅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7.为什么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气压是指地球上空气柱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
一个地方的气压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当气压降低时,天气阴雨,气象升高时,天气转晴。
气压发生变化有许多原因。
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
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在暖空气来临的同时,气压常常降压。
儿童气象科普知识

儿童气象科普知识1. 什么是气象学?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研究天气、气候、气象变化等气象现象,以及它们与地球其他部分的相互作用。
2. 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天气是指大气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时段的状态,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而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结果,如气温、降水量等。
3. 为什么会有四季?地球的四季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的各个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阳光的照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季节。
4. 什么是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气压的测量单位是帕斯卡(Pa),常用的单位还有毫巴(hPa)和标准大气压(atm)。
5. 什么是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程度。
温度的测量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
6. 什么是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湿度的测量单位有相对湿度(%RH)和绝对湿度(g/m³)。
7. 为什么会有云?云是由水蒸气在空气中凝结形成的。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遇凉时,会形成微小的水滴或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云。
8. 为什么会有雨?雨是指云中水滴或冰晶聚集到一定大小后,由于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的现象。
当云中的水滴或冰晶足够大时,就会形成雨滴。
9. 什么是风?风是大气中气压差引起的气体运动。
气压差越大,风速越快。
风的方向通常用风向标来表示,风速用风力等级来描述。
10. 什么是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是大规模的低气压系统。
台风有强风和暴雨,常常造成巨大的破坏。
11. 什么是雷暴?雷暴是指云中产生的强电流放电现象。
雷暴常伴随着雷电、雷雨和强风等天气现象。
12. 什么是气象预报?气象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测和预报的科学方法。
13. 为什么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安排活动,减少自然灾害对人们的影响。
同时,天气预报对农业、交通、航空等行业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有趣的气象科普小知识

有趣的气象科普小知识1. 雷雨过后,空气会更清新。
这是因为雷电在大气中产生臭氧,而臭氧具有消毒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2. 彩虹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阳光、水滴和观察者与太阳之间的特定角度。
当阳光穿过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反射和再次折射,形成彩虹。
3. 龙卷风是一种旋转的气柱,其中心气压极低,但风速极高。
龙卷风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和气流等因素有关。
4. 雪花的形状有很多种,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湿度。
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雪花通常呈六角形;而在潮湿的条件下,雪花可能呈现星状或其他形状。
5. 极光是由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
当带电粒子进入地球的磁场时,它们会沿着磁力线运动,激发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发出光辉,形成极光。
6. 雾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而形成的。
雾的出现通常意味着天气将变冷或下雨。
7. 露水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表面凝结成水滴的现象。
露水的出现通常意味着夜晚的空气湿度较高。
8. 雾霾是由于大气中的颗粒物、气溶胶和水蒸气等混合而成,能见度降低的现象。
雾霾天气对健康和环境都有不良影响。
9. 霜冻是指地面或物体表面的温度低于冰点,导致水分凝结成冰的现象。
霜冻通常出现在秋季和冬季的早晨。
10. 雪崩是由于积雪层受到重力作用而发生滑动的现象。
雪崩通常发生在陡峭的山坡上,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11. 冰雹是在雷暴中,上升气流将水滴带到高空,经过冷却后形成的冰球。
冰雹的大小和密度取决于上升气流的速度和水滴的初始大小。
12. 沙尘暴是由于风力将地面的沙粒吹起,形成大量悬浮在空中的沙尘的现象。
沙尘暴通常发生在干旱、风力较大的地区。
13. 闪电是由于云层中的正负电荷分离,产生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空气被击穿产生的放电现象。
闪电的温度极高,可达数万摄氏度。
14. 龙卷风的形成与气旋有关。
当气旋的旋转速度足够快时,会形成一个旋转的空气柱,即龙卷风。
15. 大气压力是指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气象知识小常识简单

气象知识小常识简单
以下是 6 条气象知识小常识:
1. 嘿,你知道吗,雷雨天气可不能随便在大树下躲雨呀!就像鸟不能在摇摇欲坠的巢里待着一样。
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玩,突然打雷下雨了,我可没傻乎乎地跑到大树下去,不然被雷劈到咋办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哟!
2. 哇塞,你们晓得不,冬天有时候会出现雾凇呢!那场面简直美极啦,就像童话里的世界!有回我去北方旅游,一下子就被雾凇给迷住了,那满树银花的,真是太震撼啦!你难道不想去看看吗?
3. 嘿,告诉你哦,风其实也有好多门道呢!有时候微风拂面,舒服得很,就好像妈妈的手轻轻抚摸;但狂风起来的时候,那可不得了,能把东西吹得乱七八糟!有一次刮大风,我家阳台上的花盆都差点被吹跑啦!可得小心风的脾气哟!
4. 哎呀呀,夏天的午后经常会有雷阵雨,就好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我就碰到过呀,上午还好好的,下午突然就下起大雨来了,让人措手不及呢!大家可得随时做好准备呀,不然会被淋成落汤鸡的哦!
5. 你们知道吗,云也很有意思呢!有时候白云飘飘,像棉花糖一样;有时候乌云滚滚,感觉要压下来啦!有一次我看着天上的云变化无穷,一会儿像匹马,一会儿像只狗,有趣极了!你难道不想抬头好好观察观察云吗?
6. 哇哦,天气预报可是很重要的呀!它就像我们出门的小指南。
要是不看天气预报就出门,说不定会遭遇恶劣天气呢!我就曾经因为没看天气预报,结果遇到了大雨,浑身都湿透啦!所以一定要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哟!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气象知识小常识都很实用,大家一定要多了解呀,这样能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天气情况!。
气象小知识幼儿

气象小知识幼儿一、气象小知识概述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掌握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时期正是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对于气象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天气现象1.晴天:指天空无云或只有极少数云彩,阳光充足,温度适宜。
2.阴天:指天空被云层覆盖,日光较弱,温度较低。
3.雨天:指降水量较大的一种天气现象,可以分为小雨、中雨、大雨等级。
4.雪天:指降水形式为雪花的一种天气现象,可以分为小雪、中雪、大雪等级。
5.雷电:指在雷暴云中产生闪电和雷声的一种自然现象。
三、影响天气因素1.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会使得不同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阳光照射;而地球公转则会使得季节变化。
2.水汽和降水:水汽是形成云彩和降水的重要物质,水汽的多少和分布会影响降水量和雨季的长度。
3.气压:气压高低决定了空气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从而影响天气形成。
4.地形:地形对风向、湿度、温度等有着直接影响,从而对天气产生影响。
四、常见天气仪器1.温度计:用于测量空气温度的仪器,常见的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
2.气压计:用于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常见的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水银气压计。
3.风速仪:用于测量风速大小及风向的仪器,常见的有旗型风速仪和电子式风速仪。
4.雨量计:用于测量降雨量的仪器,常见的有漏斗式雨量计和梅兹式雨量计。
五、如何观察天气1.观察云彩:不同类型、形状、颜色等云彩预示着不同天气变化。
例如高积云多为晴朗天气前兆,乌云多为大雨天气前兆。
2.观察气温:通过温度计测量空气温度,了解天气变化。
3.观察风向和风力:通过旗型风速仪或电子式风速仪测量风向和风力,了解天气变化。
4.观察降水情况:通过雨量计等测量降水量,了解天气变化。
六、如何保护自己1.晴天:注意防晒,避免中暑;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2.阴天: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避免长时间待在潮湿的环境中。
3.雨天:注意防雨,穿着合适的雨衣或使用伞具等;避免走在积水区域或洪涝区域;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小学生气象科普知识

放电时会发出亮光并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空 气急剧膨胀,形成隆隆雷声。
雷电的危害
由于雷电释放的能量巨大,再加上强烈的冲击波、 剧变的静电场和强烈的电磁波,常会造成:
雷电有多远?
在一场雷雨中,如果你每次数出的秒数都比前一次 多,那就说明雷雨正在远去,如果数出的秒数在减 少,那就说明雷雨正在向你靠近。如果雷声与闪电 同时发生,那么雷雨的中心就在你的头顶。
学习气象知识 防御气象灾害
台风防范措施
关注台风预警信号。 尽量不要外出,并关紧门窗。 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
所。 将养在室外的动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内,室外易
被吹动的东西要加固。 如果你在水中,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遇到危险时,请拨打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求救。
降水
降水:从云雾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水。常见 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风向
风用风向和风速来表示,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速
风速是指空气流动的速率
大风预警信号
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 红色表示越来越严重。
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风暴。 与台风相伴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能摧毁海堤、房
屋、船舶,淹没农田、街道、破坏交通、电力和通 信设施。 引发山洪、泥石流、山பைடு நூலகம்滑坡等多种灾害。
降水形成过程:
降水形成过程
雨量等级划分
中国年平均雨量分布图
暴雨
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是中国主要气 象灾害之一,其危害主要包括洪灾和涝渍灾。
气象科普小报三年级内容

气象科普小报三年级内容
以下是一个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气象科普小报内容:
小报标题:探秘天气的奇妙世界
1. 什么是气象?
- 气象是研究天气和气候的科学。
- 气象学家是专门研究天气的人。
2. 天气符号:
- 天气预报中有很多符号,它们告诉我们天气会是什么样的。
3. 天气怎么变化?
- 阳光、云彩、风和水蒸气会影响天气。
- 大风会吹走云彩,带来晴天。
- 云彩厚厚的时候,会下雨。
4. 季节:
-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 春天花开,夏天热,秋天叶子掉,冬天雪花飘。
5. 彩虹:
- 彩虹是雨后的美丽景象。
- 彩虹有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6. 防晒和雨伞:
- 在炎热的夏天,要涂防晒霜保护皮肤。
- 下雨时,我们需要雨伞来保持干燥。
7. 天气预报:
- 电视、广播和互联网都会有天气预报。
- 预报员会告诉我们明天会是什么样的天气,帮助我们做计划。
8. 气象科学的奥秘:
- 气象卫星和气象气球帮助科学家了解天气。
- 气象雷达可以追踪风暴。
9. 实验时间:
- 用一个透明玻璃杯、水和手电筒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彩虹。
- 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光在水滴中的折射,制作彩虹效果。
这个小报可以帮助三年级学生了解气象科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天气符号、季节、彩虹以及如何做简单的气象实验。
小报内容应该生动、图文并茂,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天气现象。
气象小知识三年级

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
如台风、洪水、干旱。
4.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我们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温度计有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
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5.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让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齐平;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温度计的单位时摄氏度(℃)。
6.气象预报一般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气象学家一般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测量观察记录。
7.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
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
10mm以下为小雨,10-25mm为中雨,25-50mm 为大雨。
8.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测风袋等知道风的方向和大小,即风速和风向。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来描述风向。
简易的风速为3个等级(0无风、1微风、2大风),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3个等级。
(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弯,6级举伞步难艰,7级迎风走不动,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少见)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量。
9.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浮在空气中形成了云。
云根据形状和高度分为三种:大团堆积的云叫积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叫层云,纤维、羽毛状的云叫卷云。
云量的多少与天气有关,把云看作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就是晴天,云量超过四分之一但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就是阴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向
风用风向和风速来表示,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大风预警信号
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 红色表示越来越严重。
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风暴。 与台风相伴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能摧毁海堤、房
屋、船舶,淹没农田、街道、破坏交通、电力和通 信设施。 引发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多种灾害。
人畜伤亡 建筑物损毁 电力通信系统瘫痪 森林火灾等
防雷避险
雷电有多远?
数数闪电与雷声之间相隔的秒数 ,再乘以声音在空 气中传播的速度340米/秒,就可以大致知道你现在 距离雷雨中心有多远了。如果雷声与闪电相隔10秒, 那么你离雷雨中心有3400米。你数的秒数越多,说 明雷雨距离你越远。
台风防范措施
关注台风预警信号。 尽量不要外出,并关紧门窗。 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
所。 将养在室外的动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内,室外易
被。 遇到危险时,请拨打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求救。
降水
降水:从云雾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水。常见 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小学生气象科普知识
(风、降水、雷电)
2020/4/1
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很密切
是什么决定了天气?
热使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水汽进入大气后,经过凝结,成云致雨,或形成霜
露。 是热、水和流动的空气联合起来产生了天气。 地形也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天气符号
风的形成
降水形成过程:
降水形成过程
雨量等级划分
中国年平均雨量分布图
暴雨
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是中国主要气 象灾害之一,其危害主要包括洪灾和涝渍灾。
防护措施: 1.畅通水道防堵塞。 2.修好屋顶防漏雨。 3.关闭电源防伤人。 4.减少外出防意外。 5.远离山体防不测。
雷电
雷电的形成
一般,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 在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 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形成了闪电。
放电时会发出亮光并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空 气急剧膨胀,形成隆隆雷声。
雷电的危害
由于雷电释放的能量巨大,再加上强烈的冲击波、 剧变的静电场和强烈的电磁波,常会造成:
雷电有多远?
在一场雷雨中,如果你每次数出的秒数都比前一次 多,那就说明雷雨正在远去,如果数出的秒数在减 少,那就说明雷雨正在向你靠近。如果雷声与闪电 同时发生,那么雷雨的中心就在你的头顶。
学习气象知识 防御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