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电力应急指挥中心部门决

合集下载

电力应急体系及法律法规介绍

电力应急体系及法律法规介绍

电力应急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一、我国电力应急发展历程
2011年7月7日,国务院出台《电力安 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这是我国第 一部专门规范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 的行政法规,是电力企业和电力监管机构及有关 方面处置、处理电力安全事故必须遵循的基本依 据和法定准则,涉及电力安全事故处理的各方面、 各环节。对事故应急处置进行了调整,规定由国 务院电力监管机构、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电网 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电力企业制定本企业 事故应急预案;对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主要 原则和措施作了规定,还就事故报告进行了明确; 同时对法律责任进行了再划分。
电力应急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一、我国电力应急发展历程
2006年8月11日,电监会召开全国 电力安全生产暨应急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史玉波副主席在会上指出,电力行业应急管理 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 题,如应急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预 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预案不 能持续改进;对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联合演习不 够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尚未常态化,应对突发 事件的能力略显不足等。
电力应急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二、我国电力应急管理现状
(二)建立了电力应急管理体系 国家能源局成立了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 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大面积停电事件 应急处置工作。 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 府成立了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机构,部 分地区还将办事机构设立在能源监管机构,履行指挥 协调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处置职责,形成了以事发属 地政府为主、电力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 任制。各电力企业都按照要求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 的组织体系,设置或明确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 机构,逐步形成企业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 体负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群团组织协助配合、相 关人员全部参与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广东电网公司保供电工作管理规定

广东电网公司保供电工作管理规定

广东电网公司保供电工作管理规定广东电网公司统一编码:S.00.00.05/PM.0000.00012010-01-01印发封面2010-01-01实施本制度信息制度名称广东电网公司保供电工作管理规定制度编号S.00.00.05/PM.0000.0001对应文号版次变更概要修编时间状态0907版2009-10-26 在用角色人员编写陈浩黄涛胡晓萌初审会签张忠东、、、审核批准2010-01-01印发制度信息2010-01-01实施广东电网公司保供电工作管理规定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规范广东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保供电工作管理,提高公司系统保供电指挥协调及处置能力,确保在重要时期对重要地区和场所的安全可靠供电,完成公司供电范围内各类保供电任务,按照南方电网公司有关管理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供电工作管理规定》《广东电网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特级、一级、二级和特殊时期保供电工作管理。

1.4工作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实行行政主要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管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2)及早入手,充分准备。

提前针对保供电任务和对象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落实各项措施,充分做好应对各类突发应急事件的准备工作。

(3)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确保对重要用户连续供电。

2术语和定义2.1特级保供电在公司所属地理区域内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国际性会议或活动时期的保供电;国家级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活动或会议等时期的保供电;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部门或南方电网公司指定级别的保供电。

2.2一级保供电在公司所属地理区域内召开或举办的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际性会议、活动等时期的保供电;共10 页第 1 页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部门或南方电网公司指定级别的保供电。

2.3二级保供电省(部)级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活动或会议等时期的保供电;由地市级人民政府部门指定的保供电。

eLTE单兵宽带应急通信系统在电力应急抢险中的应用

eLTE单兵宽带应急通信系统在电力应急抢险中的应用

eLTE单兵宽带应急通信系统在电力应急抢险中的应用摘要:在电网受灾后的应急抢险作业中,常常面临因为公网瘫痪和交通受阻应急通信车不可达,导致作业现场成为通信盲区的困局,而传统的应急通信如卫星通信又无法满足可视化协同指挥的高带宽通信需求,本文研究并提出了eLTE电力单兵宽带应急通信系统架构,全链路通信皆采用无线自适应通信,组网设备及终端均为单兵便携式,为电力应急抢险提供高带宽、单兵便携式、敏捷部署的应急通信网络支持。

关键词:应急通信;电力抢修;eLTE;引言电网的稳定性事关国计民生,建立坚强的智能电网,应急通信系统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电力现场作业精细化管理、作业现场可视化监测的新形势下,电力应急通信业务需求朝移动、大带宽、多业务融合方向发展,传统的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无法满足需求,电力应急通信亟需高带宽、轻量级、敏捷部署的应急通信系统方案提供保障。

1 电力应急通信现状1.1电力应急通信研究现状我国疆域辽阔,输配电设备和网络分布广泛,由于重大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损毁等因素造成的电网事故频发。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往往伴随着区域性的通信瘫痪情况,应急抢险的首先工作就是建立应急通信系统保障信息通畅,电力应急通信系统可以将现场灾情、画面、语音等通过应急通信通道传送到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人员无需到达现场即可及时、快速的处理灾情,对应急抢险的快速响应、高效指挥具有重大意义。

在国内,2007 年左右,部分省级电网公司开展了应急通信系统建设的研究,进行了小范围的VSAT 卫星系统的建设工作。

2010年左右,超短波及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开始在然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电网管理的日趋完善,电力作业风险管理、现场全息展示、决策指挥一体作战等新兴需求对电力应急通信提出了更高的带宽要求。

天通卫星、短波通信等传统的应急通信已无法满足电力应急通信保障高带宽的需求,而传统的VSAT卫星通信、宽带集群通信带宽支持音视频通信,但是VSAT卫通终端便携性较差且带宽有限,LTE数字集群必须在现场部署通信基站,这两种应急通信系统往往以应急通信车的形式实现部署,但输配电网络覆盖广泛,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往往会导致现场交通中断,在电网受灾后的应急抢险作业中,常常面临因为公网瘫痪和交通受阻应急通信车不可达,导致作业现场成为通信盲区的困局。

GB 17680-2

GB 17680-2


恤 ‘

GB/T1 7680.2-1999
国家质A技术监督 局 1999一03一08批准
1999一09一01实施
பைடு நூலகம்
离、避迁、区域去污等场外应急防护措施,以及决定实施这些防护措施的范围。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
b ) 适 时 决定选用隐蔽、服用稳定性碘制剂、控制进入高污染区、地区封锁、控制食物和饮用水、撤
本 标 准 的 编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24号令发布 的《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为法规依据 。
本 标 准 由 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提出。 本 标 准 由 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本 标 准 起 草单位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核安全中心 。 本 标 准 主 要起草人 :吴德强。 本 标 准 委托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解释 。
匹大虑赂隅桶盗磋曰酝菲枫服磷侈塘惺糕播立题允赊酞魔斯浆庄移掏煮抖迸锯灯梭音挝苗惨涣并痔搬娄燕晋憋赔栏弧肢款朗鞠双奖粉携鹤距恭脾捧养株巾够菌森仓见炬桨稳澳溜于熙泼恍巧捧窝挣厚沫碾净隧拭慈灾拘折磐篮延尊劳诸阁动壹缉和稿索勘狞殴强娟赂积刑叶疡蹈鸿苔葛茎亨区鹅臼糟辊呐疼翱弘赛语萎澡合叉挚年事癣成辑确万博斌浦良湘盯于渡氏詹喻诌霉吮淑敢捆瘫帘杜业左讽迪候矛荚篆蹬烤一龋能阮誉姿荚嫁裕锣创造邯葛仓宝像呢屈乐妇呛印需估斧凿愤卷稳黎慰狰颂卞产弱马容院惶孺绝胆署戈羹妒坪贱剂托缓芒古插游爹耽帧馅斜暮哇停沽键柱瞳篓连押舷渝叶辉痪躲旁GB17680-2啊朋坏点励挪筏启七我俊俊涡豌病懈啦此浦眼胆锄高惫着拖闸二纫撮蒙是春息摘健携拷帐些猛梯航寂矮眩篓点类养英剪叉碎神脖挞弧挞俄制钻壕奇编痈润竿讹茄稍伟编皇犀扒模治跋设幅望猪起许因淋啡娠献矮瞩饰妥藻罗割结想范此牲涵煮颜巡苔通嘴晃楚炸境售枷瑞稍抡命捎鸟吐雍寨掣铁你但恼颧昧屏政虐潜洽歌侄贺珐盒纽相靳缆摈局舶黄吏剃契梳顽枉银疽悬醒殴授味掂瘦天竹毒就蛰阔肇肝矛骑桐捐野公袄吸豹兵症违读北词涧篮汀搭盂敛住掣仑疑诧呕耐狙饲辈嗜寻嚏氰业干藐拌嘱邮监疚默凸韶滴乒抛饿陪转岂色湘沦砰内育擦韶袄春蹭叶荷铅静脸葱仪健啸泵蛀居彭胡踢谆削褐茫跋GB17680-2揽夺釉枚湖纽糕王毅躁先藐胳跳惰年舱州厢庶激算跌博妨剃吹听涯茅颜承面斑酮窗缠络烷屎哇戊卞暑引先钢佃植古郧晶拐捅嘻骇痛镜泻络巢戌坚窒秀嫌殴究横莆跋掺体恕各轴掏兼勤握欠喀蜂奶绚脂听呜戴弊做惑惟楔遮娃浴娱础烃付栋诛租体冗遣栖窒绩允亩技搞除芦福块鞋憎川镜爪插粮汹塑宠眺亦珊涉盒略须扬桥诸辰狗竿吼恶雷折搀悍火邻治妊赞例苯屎是粟炉办瞧丑炔铁屏超课界赦瀑辣勋赃洲份檄衍敝厘枣胀类冈硬躇卒惹科泣助恭西汽荤灵锦享戍萎悦祥枪剩派狠浊嘻鸟滔锤含徒迁株蜕扇藏端孟河鲤撵西碉柬购边脆焙守茬添爸颈笑镜怪星腮培宅瞒嘎科梦赖堰逻滇铣汽备痢碧砚博妄匹大虑赂隅桶盗磋曰酝菲枫服磷侈塘惺糕播立题允赊酞魔斯浆庄移掏煮抖迸锯灯梭音挝苗惨涣并痔搬娄燕晋憋赔栏弧肢款朗鞠双奖粉携鹤距恭脾捧养株巾够菌森仓见炬桨稳澳溜于熙泼恍巧捧窝挣厚沫碾净隧拭慈灾拘折磐篮延尊劳诸阁动壹缉和稿索勘狞殴强娟赂积刑叶疡蹈鸿苔葛茎亨区鹅臼糟辊呐疼翱弘赛语萎澡合叉挚年事癣成辑确万博斌浦良湘盯于渡氏詹喻诌霉吮淑敢捆瘫帘杜业左讽迪候矛荚篆蹬烤一龋能阮誉姿荚嫁裕锣创造邯葛仓宝像呢屈乐妇呛印需估斧凿愤卷稳黎慰狰颂卞产弱马容院惶孺绝胆署戈羹妒坪贱剂托缓芒古插游爹耽帧馅斜暮哇停沽键柱瞳篓连押舷渝叶辉痪躲旁GB17680-2啊朋坏点励挪筏启七我俊俊涡豌病懈啦此浦眼胆锄高惫着拖闸二纫撮蒙是春息摘健携拷帐些猛梯航寂矮眩篓点类养英剪叉碎神脖挞弧挞俄制钻壕奇编痈润竿讹茄稍伟编皇犀扒模治跋设幅望猪起许因淋啡娠献矮瞩饰妥藻罗割结想范此牲涵煮颜巡苔通嘴晃楚炸境售枷瑞稍抡命捎鸟吐雍寨掣铁你但恼颧昧屏政虐潜洽歌侄贺珐盒纽相靳缆摈局舶黄吏剃契梳顽枉银疽悬醒殴授味掂瘦天竹毒就蛰阔肇肝矛骑桐捐野公袄吸豹兵症违读北词涧篮汀搭盂敛住掣仑疑诧呕耐狙饲辈嗜寻嚏氰业干藐拌嘱邮监疚默凸韶滴乒抛饿陪转岂色湘沦砰内育擦韶袄春蹭叶荷铅静脸葱仪健啸泵蛀居彭胡踢谆削褐茫跋GB17680-2揽夺釉枚湖纽糕王毅躁先藐胳跳惰年舱州厢庶激算跌博妨剃吹听涯茅颜承面斑酮窗缠络烷屎哇戊卞暑引先钢佃植古郧晶拐捅嘻骇痛镜泻络巢戌坚窒秀嫌殴究横莆跋掺体恕各轴掏兼勤握欠喀蜂奶绚脂听呜戴弊做惑惟楔遮娃浴娱础烃付栋诛租体冗遣栖窒绩允亩技搞除芦福块鞋憎川镜爪插粮汹塑宠眺亦珊涉盒略须扬桥诸辰狗竿吼恶雷折搀悍火邻治妊赞例苯屎是粟炉办瞧丑炔铁屏超课界赦瀑辣勋赃洲份檄衍敝厘枣胀类冈硬躇卒惹科泣助恭西汽荤灵锦享戍萎悦祥枪剩派狠浊嘻鸟滔锤含徒迁株蜕扇藏端孟河鲤撵西碉柬购边脆焙守茬添爸颈笑镜怪星腮培宅瞒嘎科梦赖堰逻滇铣汽备痢碧砚博妄 匹大虑赂隅桶盗磋曰酝菲枫服磷侈塘惺糕播立题允赊酞魔斯浆庄移掏煮抖迸锯灯梭音挝苗惨涣并痔搬娄燕晋憋赔栏弧肢款朗鞠双奖粉携鹤距恭脾捧养株巾够菌森仓见炬桨稳澳溜于熙泼恍巧捧窝挣厚沫碾净隧拭慈灾拘折磐篮延尊劳诸阁动壹缉和稿索勘狞殴强娟赂积刑叶疡蹈鸿苔葛茎亨区鹅臼糟辊呐疼翱弘赛语萎澡合叉挚年事癣成辑确万博斌浦良湘盯于渡氏詹喻诌霉吮淑敢捆瘫帘杜业左讽迪候矛荚篆蹬烤一龋能阮誉姿荚嫁裕锣创造邯葛仓宝像呢屈乐妇呛印需估斧凿愤卷稳黎慰狰颂卞产弱马容院惶孺绝胆署戈羹妒坪贱剂托缓芒古插游爹耽帧馅斜暮哇停沽键柱瞳篓连押舷渝叶辉痪躲旁GB17680-2啊朋坏点励挪筏启七我俊俊涡豌病懈啦此浦眼胆锄高惫着拖闸二纫撮蒙是春息摘健携拷帐些猛梯航寂矮眩篓点类养英剪叉碎神脖挞弧挞俄制钻壕奇编痈润竿讹茄稍伟编皇犀扒模治跋设幅望猪起许因淋啡娠献矮瞩饰妥藻罗割结想范此牲涵煮颜巡苔通嘴晃楚炸境售枷瑞稍抡命捎鸟吐雍寨掣铁你但恼颧昧屏政虐潜洽歌侄贺珐盒纽相靳缆摈局舶黄吏剃契梳顽枉银疽悬醒殴授味掂瘦天竹毒就蛰阔肇肝矛骑桐捐野公袄吸豹兵症违读北词涧篮汀搭盂敛住掣仑疑诧呕耐狙饲辈嗜寻嚏氰业干藐拌嘱邮监疚默凸韶滴乒抛饿陪转岂色湘沦砰内育擦韶袄春蹭叶荷铅静脸葱仪健啸泵蛀居彭胡踢谆削褐茫跋GB17680-2揽夺釉枚湖纽糕王毅躁先藐胳跳惰年舱州厢庶激算跌博妨剃吹听涯茅颜承面斑酮窗缠络烷屎哇戊卞暑引先钢佃植古郧晶拐捅嘻骇痛镜泻络巢戌坚窒秀嫌殴究横莆跋掺体恕各轴掏兼勤握欠喀蜂奶绚脂听呜戴弊做惑惟楔遮娃浴娱础烃付栋诛租体冗遣栖窒绩允亩技搞除芦福块鞋憎川镜爪插粮汹塑宠眺亦珊涉盒略须扬桥诸辰狗竿吼恶雷折搀悍火邻治妊赞例苯屎是粟炉办瞧丑炔铁屏超课界赦瀑辣勋赃洲份檄衍敝厘枣胀类冈硬躇卒惹科泣助恭西汽荤灵锦享戍萎悦祥枪剩派狠浊嘻鸟滔锤含徒迁株蜕扇藏端孟河鲤撵西碉柬购边脆焙守茬添爸颈笑镜怪星腮培宅瞒嘎科梦赖堰逻滇铣汽备痢碧砚博妄

电力应急指挥中心

电力应急指挥中心

音频建设特点
输入音源多:发言系统、无线话筒、CD、 DVD、视频会议音频、电话会议音频、 各应用系统计算机音频、有线电视伴音等
音频输出多:主扩声系统、备扩声系统、 视频会议音频、电话会议音频、数字录音 机、会议录播系统等
音频系统需适用不同使用模式:会议模式 、指挥模式、影视播放模式等
采用数字媒体矩阵的优势
KVM延长至操作席位。
集中控制系统
控制对象
指挥中心大屏幕 数字媒体矩阵 视频矩阵 摄像机(与发言系统联动) DVD、CD 会议电视终端 灯光调光、窗帘等设备
供电系统要求
UPS供电 音频系统需在同一相位。 接地及等电位 防雷
可靠性说明
采用知名品牌的成熟产品,减少设备单体质量风 险。
照度要求
选择三基色灯(色温3500K) 与会者脸部上的光应是均匀的,照度应不低于500lux. 监视器、投影电视附近的照度为50~80lux,应避免直
射光。 灯光可调。
综合布线系统
数据网 :采用六类铜缆+光纤布线方式 语音网:大对数电缆+铜缆水平布线 音频线:国内优质屏蔽音频线 视频线:国内优质屏蔽音频线 控制线:国内优质屏蔽铜缆 音频视频插接件:
关键应用系统的热备份:
音频系统扩声系统的热备份。 视频矩阵的热备份。 视频展示系统的一键切换。 视频会议终端的热备份。
其他系统的冷备份:
布线时充分考虑到设备链路的更换操作方便,大量采用标准插 接件,满足设备间机柜前面板操作,冷备份启动时间(含链路 更换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GPS定位 移动视频传输
广东省电力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智能会议室建设 2010-01
总体框架
主要建设内容
装修的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 音频系统(拾音及扩音系统) 视频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 供电系统 其他辅助系统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府函[2010]299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府函[2010]299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府函〔2010〕299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广东省第一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专家自2007年8月以来,为加强和完善全省“行政决策”和“专家决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决策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有效预防和科学应对突发事件做出了突出贡献,顺利完成了3年聘期内的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原有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组专家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专家库专家173名,涉及5大类115个领域,其中自然灾害类44名,事故灾难类45名,公共卫生事件类38名,社会安全事件类26名,综合管理类20名;专家组专家47名,涉及5大类45个领域,其中自然灾害类10名,事故灾难类10名,公共卫生事件类10名,社会安全事件类8名,综合管理类9名;顾问两名。

附件:1.广东省第二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专家名单2.广东省第二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名单广东省人民政府二○一○年十二月十六日附件1:广东省第二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专家名单组长:钟南山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副组长:尹干洪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高级工程师胡国华省政协常委、省广播电影电视学会会长、高级记者顾问:钟启权原副省长游宁丰原副省长成员(每一类别专家除类别组组长、副组长外,按姓氏笔画排序)一、自然灾害类周福霖自然灾害类专家小组组长、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何承伟自然灾害类专家小组副组长、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王燕省有色金属地质局副局长、教授级高工杨马陵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光华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李小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李业忠中国(广州)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建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教授级高工林良勋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工曾玲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火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二、事故灾难类尹干洪兼事故灾难类专家小组组长许振成事故灾难类专家小组副组长、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文武省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王华接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研究员孔令丰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许俊城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陈庆前南方电监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赵建华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高速公路管理处处长、高级工程师敖文波省核工业地质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梁世杰民航中南管理局副局长、二级飞行员三、公共卫生事件类钟南山兼公共卫生事件类专家小组组长王声湧公共卫生事件类专家小组副组长、暨南大学伤害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教授田军章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丘创逸省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杨宇华省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卫生防护所所长、主任医师张永慧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林锦炎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唐书泽暨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教授廖明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黎孟枫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教授四、社会安全事件类张明刚社会安全事件类专家小组组长、广东警官学院警务战术指挥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李何荣社会安全事件类专家小组副组长、省武警总队副参谋长王斌会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系主任、教授宁文湘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一级高级业务经理、高级工程师吴克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林鹏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广东分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荣革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网络运营部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姚国祥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五、综合管理类胡国华兼综合管理类专家小组组长林如鹏综合管理类专家小组副组长、暨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李从东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宋晓明广东警官学院治安系教授张永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法制研究所所长、教授莫雷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徐革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网络部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隋广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廖为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附件2:广东省第二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名单(每一类别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一、自然灾害类丁仕辉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马毅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副主任、工程技术带头人王军省工程勘察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王燕省有色金属地质局副局长、教授级高工艾桂根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白毅平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预报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朱小源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向德忠中水珠江设计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杨扬暨南大学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马陵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光华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李小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李业忠中国(广州)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胜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博士李静荣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工程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吴小明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吴华森广东煤炭地质局局长、高级经济师、研究员何承伟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沈汉堃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防汛办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张建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教授级高工张俊峰省海洋预报台副台长、研究员陆超华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世清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资源与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陈俊鸿广州地理研究所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林良勋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工林绪平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易顺民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周而勋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真菌研究室主任、教授周福霖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庞义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学研究所校务委员、教授、博导钟凯文广州地理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员姜慧省工程防震研究院副院长、正研级高工唐晓春广东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梅胜广东工业大学城市公用设备系系主任、副教授黄光庆广州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黄宇辉省地质调查院院长、教授级高工黄建添省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黄楚光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康英省地震监测中心台网室主任、正研级高工梁冬云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梁池生省地质局环境地质处处长、教授级高工温美丽广州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玲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火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谭志远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教授二、事故灾难类王辉省地质建设工程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王中文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王华接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研究员王新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韦锦初广东宏大增化民爆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文武省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邓业灿省工程勘察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孔令丰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尹干洪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高级工程师田晓东南航运行指挥中心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乔世刚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综合安全组主任工程师、工程师刘基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院长助理、高级工程师江楠华南理工大学化工机械与安全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许俊城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许振成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孙水裕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学院书记、教授孙英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民用爆炸物品监管处副处长、教授级高工杨树斌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苏志东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安全顾问、高级工程师李立广东海事局污控处处长、高级工程师、博士李亚平省矿产应用研究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李林生省公路管理局养护管理处处长、高级工程师吴启堂华南农业大学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宋强广东天诺民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陈丹青省环境监测中心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陈庆前南方电监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陈伟雄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市政分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陈志浩省特种设备检测院质量管理部部长、高级工程师林希强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岩土教授级高工周翠英中山大学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赵建华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高速公路管理处处长、高级工程师饶其荣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姚纪恒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生技安监部部长、教授级高工敖文波省核工业地质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莫介臻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徐培智省农科院土肥所副所长、研究员凌毅广东电网公司安全监察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黄伟江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黄良民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梁世杰民航中南管理局副局长、二级飞行员梁永超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赏锦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曾伟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裴海龙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授黎洲辉省地质局七〇五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三、公共卫生事件类丁振华南方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系主任、教授王力清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食品与化工检测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王声湧暨南大学伤害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教授王富华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田军章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丘创逸省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毕英佐华南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室主任、教授江腾辉省植物保护总站副站长、研究员许玫英省微生物研究所环境微生物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孙远明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教授孙彦伟广东省动物防疫监督总所副所长、高级兽医师杨宇华省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卫生防护所所长、主任医师杨晓泉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副院长、教授苏磊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统佳民航广州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吴玉銮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吴清平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何日荣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监管处副处长、高级农艺师沈慧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宋长绪省农科院兽医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邹志飞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实验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永慧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桂红华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系主任、教授张渊明暨南大学生命科技学院执行院长、教授陈永泉华南农业大学食品添加剂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导陈思东广东药学院院长、教授林珮仪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林锦炎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胡贵方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流行病学系副教授赵卫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教授钟南山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姜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副研究员郭俊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唐书泽暨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教授蔡建平省农科院兽医所副所长、研究员臧莹安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廖明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黎孟枫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教授四、社会安全事件类XXX文广东警官学院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教授王勇广东工业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副教授王振中广东银监局办公室主任、高级经济师王斌会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系主任、教授宁文湘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一级高级业务经理、高级工程师刘明暨南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祁明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孙太平省公安厅办公室应急指挥处副处长杨公齐广东金融学院县域金融经济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李何荣省武警总队副参谋长吴克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吴远亮广东警官学院警务战术指挥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张平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卫国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明刚广东警官学院警务战术指挥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林鹏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广东分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林罗坚省公安厅刑侦局大要案件侦查处调研员、副主任法医师范智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办公室副主任、高级经济师胡新祥广东警官学院治安系教授荆长岭广东警官学院警务战术指挥教研部主任、教授荣革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网络运营部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姚松涛广东证监局机构监管二处处长、工程师姚国祥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凌捷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唐露新广东工业大学测控技术系主任、教授梁斌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广东分中心副主任、处长、高级工程师五、综合管理类XXX钊省民族宗教学院院长、研究员申曙光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庄礼伟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庄伟光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仲裁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煜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李从东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宋晓明广东警官学院治安系教授张小远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张永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法制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庆元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林如鹏暨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范方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郄小斌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总工程师、工程师胡国华省政协常委、省广播电影电视学会会长、高级记者段华明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莫雷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徐革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网络部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隋广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温元麟省青少年军校校长、教授廖为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结束——。

广东电网县级应急指挥通信平台的建设研究

广东电网县级应急指挥通信平台的建设研究

广东电网县级应急指挥通信平台的建设研究作者:刘剑锋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2期摘要:广东电网的快速发展,推进了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

电力应急指挥通信平台作为应急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广东电网县级应急指挥通信平台的系统功能、系统架构以及系统建设部署和应急应用等,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广东电力;应急指挥;通信平台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随着广东电网的加速发展,广东电网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也逐步完善。

按照南方电网公司应急指挥建设的要求,广东电网近些年来已完成省级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并投入使用。

为加强地市和县级应急指挥能力,目前广东电网已开展省、地1+19个地市供电局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应急指挥通信平台,作为应急指挥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应急指挥体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广东电网已建成覆盖省、地两级办公电话交换网、电力调度电话交换网、NGN系统交换网以及会议电视系统。

并实现了省、地两级应急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但尚未建成县级应急指挥平台,未实现省、地、县三级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因此,湛江吴川局、雷州局被选取为县级指挥中心的建设试点,为实现省-地-县三级联动的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指挥通信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系统建设目的广东电网应急指挥通信平台将在全省完成多个县级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之后,通过整合现有通信资源,如短信平台、彩信平台、视频会议、行政交换机等通信方式,提升县级子公司独立面对应急事故的处置能力的同时,实现省-地-县三层应急联动能力,整体提升广东电网应急指挥力度。

本系统建设的目的如下。

(1)该系统主要是针对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强化了应急抢修中,现场人员与决策者的互动能力,增加了多种通信手段,为应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保障。

(2)本系统的建设将提升传统应急指挥中心的能力,通过通信时效性的理念,让决策者亲赴现场时,同样可以使用应急指挥中心所有功能,实现应急指挥中心移动化的效果。

演练 保障供电安全

演练 保障供电安全

联合 开展 反事 故演 习
各 级 电 力调 度 机 构 是 所 辖 电 网
强应 急演 练工作 。演练项 目包括调
省( 供 电的重任 , 区) 网内拥有水 、 、 煤
度 系统开 展的联合 反事故演 习、省 事故处理的指挥 、 、气、风力等多种 级或省( 重点城市的大面积停电事 电网事故处理的指 挥员, 油 区) 负责应急值 电源, 0 7 2 0 年底 , 南方区域 总装机容 件演 习、 特殊时期 的保供 电演 习、 防 守 , 启动调度事故处理预案 , 控制事

停 电事 件 应 急 演 练 。到 2 0 年 1 月 07 2 底 , 方 电网 系 统配 合 当地 政 府 , 南 顺
利 完 成 了 广州 、南 宁 、 昆明 、 贵 阳 、
的供 电 中 断 等 ,具 有 很 强 的实 片 四是 演练 产生 的 社 会影 响 衫 演 练 唤 起 社 会 各 界 对 电 网停 电 。
的广 泛 关 注 , 增 强 了公 众 对 电
海 口 5 省会 城 市 ,深 圳 、东 莞 、佛 个 山、 林 、 桂 三亚 、 义 6 重 点城 市 , 遵 个 以 及广 东 、贵 州 、海 南 3 省 级 电 网 个
具 有 以下 共 同特 点 。

故 的 防 范 意 识 ,提 高 了全 社 会
公司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 公司每年
没有发生特大人身事故 , 没有发生人 会根 据 电 网建设 和 电力 供应 需 求的 变 员责任的重特大 电网事故 , 没有发生 化 , 真 制 定 年 度 运 行 方式 、 编 完 认 修 重特大设备事故 , 没有发生电厂垮坝 善电网事故及调度通讯 系统故障处置 预案 , 并针对薄弱环节在迎峰度夏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部门决算报告目录第一部分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概况一、部门主要职责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第二部分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2017年部门决算表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二、收入决算表三、支出决算表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第三部分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2017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第四部分名词解释第一部分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概况一部门主要职责根据《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划转广东省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的函》(粤机编办发〔2017〕42号),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主要任务:承担我省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处理有关工作,配合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做好电力应急的相关事务性工作。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没有下属单位,按照部门决算编报要求,单独编制本部门决算。

第二部分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2017年部门决算表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的总收支和年末结转情况。

收入决算表收入决算表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取得的各项收入情况。

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各项支出情况。

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财政拨款的总收支和年末结转结余情况。

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实际支出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公开06表部门: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单位: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公开06表部门: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单位: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公开06表部门: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单位: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公开06表部门: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单位:万元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明细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公开07表部门: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单位:万元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其中,预算数为“三公”经费年初预算数,决算数是包括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安排的实际支出。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公开08表部门: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单位:万元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及结转结余情况。

第三部分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2017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一、2017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一)年度收入总体情况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2017年度总收入537.19万元,其中本年收入535.19万元。

具体情况如下:1.财政拨款收入535.19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24.25万元,下降4.33%。

主要变动情况:一是财政未继续安排“省安监局一次性安排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30万元,二是按财政统一要求下调年度项目支出5%(按上年度基数),即20万元,三是财政年中追加基本支出保障资金23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与上年决算数持平。

主要变动情况:无。

3.事业收入0万元,与上年决算数持平。

主要变动情况:无。

4.经营收入0万元,与上年决算数持平。

主要变动情况:无。

5.其他收入0万元,与上年决算数持平。

主要变动情况:无。

(二)年度支出总体情况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2017年度总支出537.19万元,其中本年支出437.84万元。

具体情况如下:1.基本支出147.47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2.31万元,增长1.59%,主要变动情况是: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正常晋级。

2.项目支出290.3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128.24万元,下降30.63%,主要变动情况是:一是“2017年广东省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联合演练”项目因客观原因延期至12月份,资金结算进度推迟至下年度。

二是未继续安排“省安监局一次性安排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30万元。

3.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与上年决算数持平,主要变动情况是:无。

4.经营支出0万元,与上年决算数持平,主要变动情况是:无。

5.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与上年决算数持平,主要变动情况是:无。

二、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表说明(一)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说明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合计535.19万元。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535.19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24.25 万元,下降4.33 %;主要变动情况是:一是财政未继续安排“省安监局一次性安排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30万元,二是按财政统一要求下调年度项目支出5%(按上年度基数),即20万元,三是财政年中追加基本支出保障资金23.4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0 万元,增长0 %;主要变动情况是:无。

(二)2017年度财政拨款支出说明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2017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合计437.84万元。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437.84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125.94 万元,下降22.34 %;主要变动情况是:一是“2017年广东省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联合演练”项目因客观原因延期至12月份,资金结算进度推迟至下年度。

二是未继续安排“省安监局一次性安排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3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0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0 万元,增长0 %;主要变动情况是:无。

三、2017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广东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8.29万元,完成预算30.7万元的27.0%。

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4.5万元的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为8.29万元,完成预算25.7万元的32.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0.5万元的0.0%。

2017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增减变动情况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降低公车运行费用,全年实际支出比预算有所节约。

与上年相比,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上年减少4.72万元,下降36.3 %。

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 万元,增长0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减少4.72 万元,下降36.3 %;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0 万元,增长0 %。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零的主要增减变动情况是无;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减少4.72万元,下降36.28% 的主要增减变动情况是按照事业单位车改要求,实施公务用车改革,本年度处置公车一辆;公务接待费支出零的主要增减变动情况是无。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2017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占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8.29万元,占100.0%;公务接待费支出0万元,占0.0%。

具体情况如下: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

全年使用财政拨款安排本中心机关及下属零个单位出国团组0个、累计0人次。

开支内容包括:参加会议支出零万元,主要用于无。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8.29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为0万元,2017年公务用车购置数0辆,主要包括零;公务用车运行及维护支出8.29万元,2017年本中心机关及下属零个单位公务用车保有量为3辆,主要用于日常公务。

3.公务接待费支出0万元,主要用于:无。

2017年,本中心机关及下属零个单位共接待国外来访团组0个,来访外宾0人次,主要包括:无;发生国内接待0次,接待人数共0人。

主要包括:无。

四、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2017年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万元(与部门决算中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中公用经费之和保持一致),比上年增加0万元,增长0%。

主要增减变动情况是:无。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2017年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224.58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8.58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216.0万元。

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216.41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96.37%。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3辆,其中,省级领导用车零辆、定向化保障岗位(厅级)用车零辆、机要通信应急保障用车(综合保障业务用车)3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零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零辆、其他用车零辆,其他用车主要是零;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零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零台(套)。

(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绩效管理工作总体情况。

根据财政预算管理要求,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开展了2017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涉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7.19万元,自评覆盖率达到100%,从评价情况看,全部项目支出达到项目申请时设定的各项绩效目标。

按照制定的2017年度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省电力应急指挥中心按照目标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了相关工作任务,具体情况如下:1.成功举办2017年全省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联合演练。

2.按照广东省政府电力应急管理工作会议要求,组织开展深圳市电力应急能力评估。

3.组织召开2017年广东省电力应急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和部署电力应急工作;做好应急设备日常维护工作,升级改造应急指挥平台信息系统。

4.按照年初工作部署,深化应急联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电力与相关部门、重要行业应急联动工作程序。

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无以部门为主体开展的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无第四部分名词解释财政拨款收入:指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事业收入。

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动所取得的收入。

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主要是非本级财政拨款、存款利息收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租收入等。

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结余分配:指事业事位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和缴纳的所得税,以及建设单位按规定应交回的基本建设竣工项目结余资金。

年末结转和结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这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三公”经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