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1)

3774十 37 X (65+35) (308— 308 - 28) X 11

(238+7560十 90) -

14

21 X (230— 192-4)

二、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 960- 15=64 64-28=36 综合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75X 24=1800 9000-1800=7200 综合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810-19=791 791 X 2=1582 1582+216=1798 综合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96 X 5=480 480+20=500 500 - 4=125 综合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正确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X 并改正 )

计算题 =720- (12 X 2)

=3889 — 149X 5 =(1000 宁 50) X =720- 24

=3889 — 745 =200 X 3 =30 =3144

=600 ( ) ( ) ( )

1. 720- (15 — 3X 2) 2

.3889— (1080 — 931) X 5 3 . (800 + 200- 50) X 3 540 — (148+47) - 13

(10+ 120-24) X 5

四、填空

1、在计算(200- 36 X 47)十44时,先算(),再算(),最后算()法。

2、650- 320十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3、根据 500- 125=4,4+404=408, 804- 408=396 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4、5人 4小时做了 80朵纸花,平均每人 4小时做()朵纸花,平均每人每小时做()朵纸花。

5、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等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

()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后算()。

五、应用题

1 、一艘大船运了 6 次货,一艘小船运了 9 次货,大船每次运 30 吨,小船每次运1

2 吨,大船和小船一共运了多少吨货?

2、刘老师批改 98 篇作文,第二天批改了 20 篇,比第一天多批改了 8 篇,还有多少篇没有批改?

3、蔬菜店运来白菜 1800 千克,花菜 850 千克,每 50 千克装一筐,白菜比花菜多多少筐?(用两种方法解答)

精品文档

100道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数学计算题

100道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数学计算题20-8×2÷4 420×(13+57)×90 66×38-987÷21 196÷4+56×12 16×50-36÷4 (73+65)÷(210-164) (13+47)×(52-18)(1024+4370)÷(24+38) 45 ×2/3 + 1/3 ×15 27. 7/19 + 12/19 ×5/6 28. 1/4 + 3/4 ÷2/3 29. 8/7 ×21/16 + 1/2 30. 101 ×1/5 –1/5 ×21 31.50+160÷40 (58+370)÷(64-45) 32.120-144÷18+35 33.347+45×2-4160÷52 34(58+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42 420+580-64×21÷28 37.812-700÷(9+31×11)(136+64)×(65-345÷23) 38.85+14×(14+208÷26) 39.(284+16)×(512-8208÷18) 40.120-36×4÷18+35 1.125*3+125*5+25*3+25 2.9999*3+101*11*(101-92) 3.(23/4-3/4)*(3*6+2)

5. 8/9 ×15/36 + 1/27 6. 12×5/6 –2/9 ×3 7. 8×5/4 + 1/4 8. 6÷3/8 –3/8 ÷6 9. 4/7 ×5/9 + 3/7 ×5/9 10. 5/2 -(3/2 + 4/5 ) 11. 7/8 + (1/8 + 1/9 ) 12. 9 ×5/6 + 5/6 13. 3/4 ×8/9 - 1/3 14. 7 ×5/49 + 3/14 15. 6 ×(1/2 + 2/3 ) 16. 8 ×4/5 + 8 ×11/5 17. 31 ×5/6 –5/6 18. 9/7 - (2/7 –10/21 ) 19. 5/9 ×18 –14 ×2/7 20. 4/5 ×25/16 + 2/3 ×3/4 21. 14 ×8/7 –5/6 ×12/15 22. 17/32 –3/4 ×9/24 23. 3 ×2/9 + 1/3 24. 5/7 ×3/25 + 3/7 25. 3/14 ××2/3 + 1/6 26. 1/5 ×2/3 + 5/6 27. 9/22 + 1/11 ÷1/2

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由极限定义来求极限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行的,因此需寻求一些方法来求极限。 定理1:若B x g A x f ==)(lim ,)(lim ,则)]()(lim[x g x f ±存在,且 )(lim )(lim )]()(lim[x g x f B A x g x f ±=±=±。 证明: 只证B A x g x f +=+)]()(lim[,过程为0x x →,对0,01>?>?δε,当 100δ<-?δ,当2 00δ<-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练习

数 学 练 习(一) 〔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练习〕 一、加减法法则、运算律的复习。 A .△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___,并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9) 2、85+(+15) 3、(–3 61)+(–332) 4、(–3.5)+(–53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互为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数相加得0。 1、(–45) +(+23) 2、(–1.35)+6.35 3、412 +(–2.25) 4、(–9)+7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___________。 1、(–9)+ 0=______________; 2、0 +(+15)=_____________。 B 1、(–1.76)+(–19.15)+ (–8.24) 2、23+(–17)+(+7)+(–13) 3、(+ 3 41)+(–253)+ 543+(–852) 4、52+112+(–5 2) C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_____来进行,转化的“桥梁”是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 2、341–(–14 3) 3、0–(–7)

D .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_______1、(–3)–(+5)+(–4)–(–10) 2、341–(+5)–(–14 3)+(–5) △把–2.4–(–3.5)+(–4.6)+ (+3.5)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4 + 3–5 2、–2.4 + 3.5–4.6 + 3.5 3、 381–253 + 58 7–852 二、综合提高题。 1、 –99 + 100–97 + 98–95 + 96–……+2 2、–1–2–3–4–……–100 3、一个病人每天下午需要测量一次血压,下表是病人星期一至星期五收缩压的变化情况,该病人上个星期日的收缩压为160单位。 请算出星期五该病人的收缩压。 数 学 练 习 (二) (乘除法法则、运算律的复习) 一、乘除法法则、运算律的复习。 A.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________,异号得_______,并把___________________。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______。 1、(–4)×(–9) 2、(– 52)×81 3、(–6)×0 4、(–2 53)×13 5 B.乘积是_____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数a (a ≠0)的倒数是_________。 1、 3的倒数是______,相反数是____,绝对值是____。 2、–4的倒数是____,相反数是____,绝对值是____。 2、 -3.5的倒数是_____,相反数是____,绝对值是____。 C.多个__________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时,积是负数。

(完整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题集

二年级下册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题集 40 泊—3 57—3—+45 89+1420+ 93-(4 X 6) +242—314 35+ 0>6 23+ 82+ 92 81—5X2 35-(9 + 3) 61 —3>6 71 —7+1 30+6+26 (2+7)X 8 4X0+ 50 8+1 +77 120+3+8 (58-34 )+ 8 72£X) 42+6—2 64+8—0 6X(2+6)24 泊一4 180+10+3 76+21 +3 (62-38) + 4 28+ 5X1 14+51 —4 50+5+72 42+(1+6)13+ 40+ 87 8+8+0 91—12+34 9X(39-33) 46—3+ 20 35+9X3 65—1 +25 6X(5+4)40+10—1 97—89+33 98+32+44 (100—93)X8 78—20+ 63 9X8+68 87—42+75 (76-22) + 9 69+ 69+ 74 30+3+42 (46+35) + 9 (30+15)+ 9

(42+ 30)+ 8 36 +( 2+ 4)64+ (24 -16) ( 19+ 2)+ 3 (6+ 2)X 7 ( 35-30 )X 6 72+( 32-24 )( 36+ 4)+ 27 81+ (39-30) (9+27) + 6 (21 + 15)+ 9 ( 58-34 )+ 8 ( 66-50)+ 2 ( 39-35)+ 2 (85-31 ) +9( 75-26)+ 7 36+( 2+ 4)36 +( 2+ 4)( 26+ 28)+ 9 64 + (24 -16) ( 40-28)+ 6 ( 79-7)+ 8 ( 75-18)X7( 39-30 )X 6 (38-29 ) X 8 ( 4+ 5)X 6 ( 58-34 )+8( 79-23)+ 8 ( 19+ 2)+ 3 ( 21 + 15)+ 9 42+( 1+ 6)( 19+ 2)+ 3 ( 36+ 4)+ 27 ( 39-30 )X 6 6X( 5+ 4)( 36+ 4)+ 27 (85-31 ) +9( 79 -23)+ 8 ( 66-50)+ 2 ( 4+ 5)X 6 64 + (24 -16) ( 76-68 )X 7 36+( 2+ 4)(85-31 ) +9 ( 66-50)+ 2 ( 23+49)+ 8 ( 6+ 2)X 7 64+ (24 -16) 2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二年级口算年月日分钟对题 16-2×7=41+35-26=2×2×2= 3×2×8=2÷1-0=50+2×8= 1×5×5=90-81+2=85-83-1= 6÷2-2=96-2×4=52-1×5= 19+6×6=5×6+52=1×3+63= 5×7÷7=25÷5×9=20÷5+37= 4×2×7=60+5×7=51-30+5= 45+11+29=72-25÷5=7×5×0= 4×3-0=0×4+62=26+69-16= 73+24÷3=1×8-7=3×0+48= 46+21+30=63÷9+39=12÷2-2= 71-9-48=96-64+67=93-7×4= 12÷4-2=4×1×2=7×9÷9= 54÷6-7=3÷1-1=81÷9÷1= 34+4×4=76+7-79=37+1×5= 32÷4÷2=9÷1×7=95-57+44= 4+4×8=9×1÷9=5×16÷8= 22+32+37=24-5÷5=8÷8-0= 4×6-11=36÷9+69=0+60-36=

7÷1×5=35÷5+31=93-22+14=年月日分钟对题63-62-0=20÷5-3=47-3×2= 9×4-10=60+72÷8=8×4-22= 1×0-0=13+71+18=16÷2÷8= 6×1×3=18-63÷7=21+74-70=8×5+45=9×2-10=51-19-0=3×2×9=7×0+31=89-76-11=42÷6×2=12÷4÷3=36÷9×5= 9×9-61=72÷8-1=99-9÷3= 70-3+13=53-37-4=74+31-16=47-11-21=75+5×3=6×4+61=72÷8÷9=74-8×7=8÷1-4= 30÷5+58=52+6×0=62+26+10=27÷3÷3=50-1÷1=15-1-7=8×1×7=4×5-19=28+30+54=5÷1×5=12÷4÷3=3×7+68=72÷9-1=78-81÷9=29+9×2=26+63-52=0×6-0=59-3÷1= 87-7×7=22+35÷5=98-47+0=48÷8-0=5×3+75=61+27-8=8×3+69=1×0×9=30+15+52=

(完整版)二年级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6-2×7= 91+85-26= 2×2×2= 2×9×8= 3×8×8= 2÷1-0= 50+2×8=14+11-25= 9×5×5= 90-81+2= 85-83-1= 8×6+79=6÷2-2= 96-2×4=52-1×5= 4×24÷4=19+6×6= 5×6+82= 1×3+63=77+66-49=5×70÷10=25÷5×9=20÷5+37=63-16+16=80+5×7= 51-30+5= 9×40÷10= 45+91+29= 72-25÷5= 7×5×0= 60÷6+29= 4×3-0= 0×4+62= 36+69-16= 51+37-59= 73+24÷3= 1×8-7= 3×0+48= 6×4-19= 46+91+80= 60÷10+99= 12÷2-2= 5×4×7= 71-9-48= 96-44+68= 93-7×4= 28÷4+83= 12÷4-2= 7×90÷9= 97-7-66= 60÷6-7= 8×27÷9= 81÷9÷1= 10÷1×8= 30÷10-1= 76+57-79= 37+1×5= 90+9×7= 32÷2÷2= 10÷1×7= 95-57+44= 53-4×1= 4+4×8= 34+4×4= 5×16÷8= 92-6×2= 22+32+97= 9×36÷9= 8÷8-0= 4×6-11= 36÷9+69= 0+60-36= 0×35÷7= 24-5÷5= 4×7+98= 42÷6-4= 62-10÷1= 96-2×3= 43+58-67= 79-38+40= 70÷10×5= 35÷5+31= 93-22+34= 10-63÷9= 63-62-0= 20÷5-3= 47-3×2= 115-9×5= 9×4-10= 60+72÷8= 8×4-22= 21-2×3= 1×0-0= 13+71+38= 16÷1÷8= 62-4×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限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公式;熟练运用公式求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导数,能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过曲线上一点的切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定义法求函数f (x )=x+x 2 的导数,观察结果,发掘两个函数的和、差求导方法,给结合定义给出证明;由定义法求f(x)=x 2g(x)的导数,发现函数乘积的导数,归纳出两个函数积、商的求导发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由特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去探索结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函数和、差、积、商导数公式的发掘与应用 教学难点:导数四则运算法则的证明 三、教学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函数的概念和导数公式表。 1.导数的定义:设函数)(x f y =在0x x =处附近有定义,如果0→?x 时,y ?与x ?的比x y ??(也叫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有极限即 x y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我们把这个极限值叫做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 / x x y =,即x x f x x f x f x ?-?+=→?) ()(lim )(000 0/ 2. 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x f y =上点()(,00x f x )因此,如果)(x f y =在点0x 可导,则曲线)(x f y =在点()(,00x f x )处的切线方程为 )(()(00/0x x x f x f y -=-

3. 导函数(导数):如果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内的每点处都有导数,此时对于每一个 ),(b a x ∈,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x f ,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x f , 称这个函数)(/x f 为函数)(x f y =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 4. 求函数)(x f y =的导数的一般方法: (1)求函数的改变量()(x f x x f y -?+=?(2)求平均变化率 x x y ?= ?? (3)取极限,得导数/ y =()f x '=x y x ??→?0lim 5. 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0'=C ;1)'(-=n n nx x (二)、探析新课 两个函数和(差)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导数的和(差),即 证明:令)()()(x v x u x f y ±==, )] ()([)]()([x v x u x x v x x u y ±-?+±?+=?v u x v x x v x u x x u ?±?=-?+±-?+=)]()([)]()([, ∴ x v x u x y ??±??=??,x v x u x v x u x y x x x x ??±??=? ?? ????±??=??→?→?→?→?0000lim lim lim lim 即 )()()]()([' ' ' x v x u x v x u ±=±. 例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x x y 22 +=; (2)x x y ln -= ; (3))1)(1(2-+=x x y ; (4) 2 2 1x x x y +-= 。 解:(1)2ln 22)2()()2(2 2 x x x x x x y +='+'='+='。 (2)x x x x x x y 121)(ln )()ln (- = '-'='-='。 (3) [] 123)1()()()()1()1)(1(223232+-='-'+'-'='-+-=' -+='x x x x x x x x x x y 。 例2:求曲线x x y 1 3- =上点(1,0)处的切线方程。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导读:《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依据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目标的具体描述,1、学生学会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来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最后得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要先算括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主备人:张波审核:张丽丽周海蓉时间:2015年3月9日 【学习内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基于标准】 1. 总体和学段目标中的描述: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内容目标中的描述: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依据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目标的具体描述 1、学生学会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试题。 2、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基于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3和例4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它以冰雕区的活动场景为题材,完全用文字提供了一个实际问题,含有两条信息:上午有游人180位,下午有游人270位,每30位派一名保洁员。所求的问题是: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 =(b+a)+c 题例(简算过程):6+18+4 =(6+4)+18 =10+18 =28 2.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 = a+(b+c) 题例(简算过程):6+18+2 =6+(18+2) =6+20 =26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 = b×a 题例(简算过程):125×12×8 =125×8×12 =1000×12 =12000 2.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 = a×(b×c) 题例(简算过程):30×25×4 =30×(25×4) =30×100 =3000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题例(简算过程):(1)12×6.2+3.8×12 =12×(6.2+3.8) =12×10 =120 三.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20-8-2 =20-(8+2) =20-10 =10 1.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6-1.99 = 6X100-1.99X100 =( 600-199)/100 =4.01 四.除法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20÷8÷1.25 =20÷(8×1.25) =20÷10 =2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字母公式:A÷B=(AN)÷(BN)=(A÷N)÷(B÷N) (N≠0 B≠0) 题例:80÷125 =(80×8)÷(125×8) =640÷1000 =0.64 五.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教材对混合运算的出示直截了当,例1是只有加减或乘除的混合运算,例2是加减乘除均有的混合运算,例3是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这样安排直入主题,且逐层递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还不是非常清楚和了解,很容易出现先后顺序错误的问题。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49页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新知,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重点: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5+2= 7+6-3= 10-(5+2)= 7+(6-3)=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同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 一个文具盒7元,比一个笔记本贵5元,一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5=2(元) (2)小明想买7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 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 X 2=14(元) (3)引导学生概括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再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 应该先求一本笔记本多少钱,再求7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5=2(元)求一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 X 2=14(元)求7本笔记本多少钱 (4)你会列出综合算式吗? 讨论:7 X 7-5和7 X(7-5 )有什么不同? 你会读这两道算式吗?括号的作用是什么?是否需要加括号?有括号和没有括号的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吗,运算顺序上有什么改变?引导学生解决以上问题:7 X 7-5 读作7乘7减5;7 X(7-5 )读

小学数学加减乘除计算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 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11.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四则运算法则

四则运算法则汇编 一、整数四则运算法则。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 2)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减; 2)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作十。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1)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整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商“0 ”。)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小数四则运算法则。

(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二)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23.5×1.3=30.55 23.5 ×1.3 ——— 70 5 2 35 ——— 3 0.55 (三)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的除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 ①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二年级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可直接打印

二年级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同学们学习数学有没有困难?小编为同学们总结了一些数学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二年级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一 1. 5只小白兔吃萝卜。平均每只兔子吃 ()根萝卜。 2.平均每袋装()颗糖 同学们学习数学有没有困难?小编为同学们总结了一些数学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二年级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一 1. 5只小白兔吃萝卜。 平均每只兔子吃()根萝卜。 2.平均每袋装()颗糖。 3.装柿子。 (1)如果每4个装一袋,可以装()袋。 (2)如果每6个装一袋,可以装()袋。 (3)如果每3个装一袋,可以装()袋。 4. (1)如果扎成5束,平均每()朵扎1束。 (2)如果每5朵扎1束,可以扎()束。 答案: 1. 2 2. 4

3. 3,2,4 4. 3,3 二年级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二 3.1 认识乘法 1. 看图填空。 用加法算:( ) 用乘法算:( )或( ) 用加法算:( ) 用乘法算:( )或( ) 2. 把下面的加法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8+8+8+8=( )×( ) 12+12+12+12=( )×( ) 9+9+9+3=( )×( ) 12+12+12-12=( )×( ) 3.列出乘法算式。 4.每两棵树之间是10米,从第一棵树到第五棵树之间有多远? 加法算式:( ) 乘法算式:( ) 5. 二年级一班有18盆花,二班有16盆花,两个班一共有多少盆花?如果送给幼儿班20盆花,还剩多少盆? 答案:1. 2+2+2+2=8 24=8 4×2=8 6+6+6+6+6=30 5×6=30 6×5=30 2. 8×4 12×4 3×7 12×2 3. 3×6=18 3×2=6 6×4=24 7×5=35 4. 10+10+10+10=40 10×4=40 5.18+16=34(盆) 34-20=14(盆)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安徽铜都双语学校自主发展型人本跨界大课堂数学学道 1、旧知链接: 222 2424436x y x x x x xy -++++? 222 5454x y x y x y x xy -+--÷ 111a a a --+ 22 8 1y x x y --- “电阻”的相关知识。 【学习主题】1.熟练掌握分式加减运算;2.掌握分式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计算顺序与技巧. 训练课(时段:晚自习 , 时间:30分钟) “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

基础题: 1.计算: ①211 221()a a a a a a -++-÷- ②431(2)x x x ++-? ③2 222221121 a a a a a a a --+--+-÷ ④4 2()x x x x --? ⑤2 2 21 2111x x x x x x x --++-÷- ⑥2311(1)()x x x x x x x --+-+- 发展题: 甲、乙两人两次同时在同一个粮店买粮食(假设两次购买粮食的单价不相同),甲每次购买粮食100千克,乙每次购买粮食用去100元,若用x 、y (x ≠y )表示两次购买粮食的单价。 (1)用含有x 、y 的式子表示:甲两次购买粮食共需付粮款多少元?乙两次共购买多少千克粮食?若甲两次购粮的平均单价为每千克1Q 元,乙两次购粮的平均单价为每千克2Q 元,则1Q 、2Q 分别是多少? (2)若规定:谁两次购粮的平均单价低,谁的购粮方式就更合算,请你判断甲、乙两人的购粮方式哪一个更合算些,并说明理由。 提高题: 观察下列式子,完成所给问题: 1 112 2=1-? ;1112323=-? ;111 3434=-?; …(1)由上述规律,请你写出第n 个式子; (2)请你计算111112 233420082009 +++...+? ???;(3)仿照上述解题过程计算111(1)(3)(3)(5)(2007)(2009)...x x x x x x +++++++++ 培辅课(时段:大自习 附培辅单) 1、今晚你需要培辅吗?(需要,不需要) 2、效果描述: 反思课 1、病题诊所: 2、精题入库: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练习题

口算练习 16-2×7= 91+85-26= 2×2×2= 2×9×8= 3×8×8= 2÷1-0= 50+2×8=14+11-25= 9×5×5= \ 90-81+2= 85-83-1= 8×6+79=6÷2-2= 96-2×4=52-1×5= 4×24÷4=19+6×6= 5×6+82= 1×3+63= \ 77+66-49=5×70÷10=25÷5×9=63-16+16= 4×7×7= 80+5×7= 51-30+5= 9×40÷10= . 45+91+29= 72-25÷5= 7×5×0= 60÷6+29= 4×3-0= 0×4+62= 36+69-16= 51+37-59= 73+24÷3= 1×8-7= ~ 3×0+48= 6×4-19= 46+91+80= 60÷10+99= 12÷2-2= 5×4×7= 71-9-48= 93-7×4= 28÷4+83= { 12÷4-2= 4×4×2= 7×90÷9= 97-7-66= 60÷6-7= 8×27÷9= 81÷9÷1= 10÷1×8= 30÷10-1= / 76+57-79= 37+1×5= 90+9×7= 32÷2÷2= 10÷1×7= 95-57+44= 53-4×1= 4+4×8= 34+4×4= 5×16÷8= ~ 92-6×2= 9×36÷9= 8÷8-0= 4×6-11= 36÷9+69= 0+60-36= 13+8×8= 0×35÷7= | 24-5÷5= 4×7+98= 42÷6-4= 62-10÷1= 96-2×3= 43+58-67= 79-38+40= 70÷10×5= 35÷5+31= 93-22+34= : 10-63÷9= 63-62-0= 20÷5-3= 47-3×2= 115-9×5=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练习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练 习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训练四则运算 一、口算? 36÷3=100- 62=24?- 8?+?10= 75×30=371?- 371=5?+?24?- 12= 200÷40=84÷4=159+61=? 600÷20=?78+222=1000÷8=? 17×11=?7600÷400=?480÷120=? 25×17×4=?225-99=?640÷40=? 二、比一比,算一算? 49+17-25240÷40×5300-50×2 49-(17+25)240+40×5300-50×20×0 三、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960÷15=64?64-28=36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2)75×24=1800?9000-1800=7200综合算式___________(3)810-19=791?791×2=15821582+216=1798综合算式(4)96×5=480480+20=500500÷4=125综合算式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1-111÷37(121-111÷37)×5 280+650÷1345×20×3 1000-(280+650÷13)(95-19×5)÷74 (120-103)×50760÷10÷38 (270+180)÷(30-15)707-35×20 (95-19×5)÷74?19×96-962÷74? 10000-(59+66)×645940÷45× (798-616) (270+180)÷(30-15)(315×40-364)÷7 12520÷8×(121÷11)707-35×20 50+160÷40?(58+370)÷(64-45) 120-144÷18+35347+45×2-4160÷52? (58+37)÷(64-9×5)95÷(64-45) 178-145÷5×6+42?420+580-64×21÷28? 812-700÷(9+31×11)(136+64)×(65-345÷23)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讲课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运算法则: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异级运算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为二级,+ -为一级) 有括号的先括号里面的,在算括号外面的。 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27+67-31 8×24÷6 30-18+59 43+18+65 12×30×3 105÷7÷5 得出结论:在同级运算中,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例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成人票:24元,儿童票:半价). 列式:24×2+24÷2 = 48+12 = 60(元) 得出结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例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成人票:24元,儿童票:半价)列式:100-24×3 试一试 1、明明有80元钱,他买了2箱苹果,每箱苹果30元,明明还剩多少元? 80-2×30 2、学校买来9个皮球,共花了54元,又买来一个足球花了40元,一个足球比一个皮球贵 多少元? 40-54÷9 3、小羊的体重是25千克,比小猪轻15千克。小牛的体重是小猪的2倍;小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5+15)×2 4、小胖3分钟写15个字,那么他一个小时写多少个字? (15÷3)×60 练一练 例(1)23+18÷3 (3) 90÷10÷3 解:=23+6 解:=9÷3 =29 =3 (2)(3+17)×19 (4) 14+21÷7 解=20×19 =14+3 =380 =17 做一做 1.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1)2×9÷3 (2)36-6×5 (3)56÷7×5 2+9-3 36÷6×5 56+7×5 (√)(×)(×) 2.星期天,6名学生去参观卡通画展览,共付门票费30元,每人乘车用2元。平均每人花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600题直接打印】

数学运算练习 ___月____日用时:______ 进步_____ 46-5×6= 23+24÷4= 40÷8+91= 98-24÷4=82+3×7= 32÷4+65= 46+16÷8= 12÷6+76= 87-32÷4= 9×7-30= 75-4×3= 77-24÷4= 72-7×6= 83+4×8= 94-4×7= 12-25÷5= 81+2×4= 25-5×4= 6×3+31= 62-18÷2=

数学运算练习 ___月____日用时:______ 进步_____ 95+5×3= 89+5×7= 7×5-11= 83-5×8= 30-48÷8=6×5+21= 30-81÷9= 4×5+19= 8×9-47= 56÷7+53= 50-7×5= 52+2×2= 57-8×5= 98+3×5= 24÷3+66= 45-10÷5= 5×3+18= 71+2×8= 9×2+32= 97+9×5=

数学运算练习 ___月____日用时:______ 进步_____ 28-3×9= 6×7-32= 24-48÷6=24-32÷4=2×4+13= 34+30÷5= 72+2×6= 66+9×7= 81+8×5= 2×4+36= 12÷4+69= 44+20÷4= 52+3×3= 80-7×3= 28÷7+68= 35÷5+76= 27÷3+55= 20+35÷7= 36-63÷9= 20÷4+85=

数学运算练习 ___月____日用时:______ 进步_____ 21+40÷8= 91-14÷7=67-48÷6=37-56÷8=72÷8+71= 15÷3+95= 10÷5+70= 22+72÷8= 49-7×6= 81-28÷4= 65-12÷2= 31-54÷9= 6×7+17= 24+14÷2= 40-16÷2= 7×4-19= 42÷6+63= 6×2+19= 23+30÷5= 58+4×4=

加减乘除算法(运算法则)

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 加减(笔算): 1、整数 ①列竖式时,各个位数对齐; ②加法时,从低位算起,满十就往前进一; ③减法时,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10,再和该位上的数加在一起减。 2、小数 ①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 ②加法时,从低位算起,满十就往前进一; ③减法时,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10,再和该位上的数加在一起减; ④相加减时,得数中的小数点和竖式中的小数点对齐; ⑤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利用小数的性质把末尾的0去掉。 3、分数 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②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③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乘法: 1、整数 ①从最低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乘数上的每一位去乘第一个乘数; ②用第二个乘数上的哪一位数去乘的,积的末尾就写在哪一位数上; ③最后将各部分的积相加。 (补充:算理:12*3,可以看成1个10乘以3,加上2个1乘以3) 2、小数 ①从最低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乘数上的每一位去乘第一个乘数; ②用第二个乘数上的哪一位数去乘的,积的末尾就写在哪一位数上; ③最后将各部分的积相加; ④看两个乘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把末尾0去掉,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0补足。 (补充:算理:0.5*0.7,可以看成5个十分位,乘以7个十分位,最后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也要有几位小数) 3、分数 ①分数与整数相乘,整数与分子相乘,积为分子,分母不变,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可以在计算中进行约分); ②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积为分子,分母相乘积为分母,结果化成最简分数(可以在计算中进行约分)。 除法:

二年级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最新整理)

16-2×7=80+5×7=7×90÷9=0×35÷7=91+85-26=51-30+5=97-7-66=24-5÷5=2×2×2=9×40÷10=60÷6-7=4×7+98=2×9×8=45+91+29=8×27÷9=42÷6-4=3×8×8=72-25÷5=81÷9÷1=62-10÷1=2÷1-0=7×5×0=10÷1×8=96-2×3=50+2×8=60÷6+29=30÷10-1=43+58-67=14+11-25=4×3-0=76+57-79=79-38+40=9×5×5=0×4+62=37+1×5=70÷10×5=90-81+2=36+69-16=90+9×7=35÷5+31=85-83-1=51+37-59=32÷2÷2=93-22+34=8×6+79=73+24÷3=10÷1×7=10-63÷9=6÷2-2=1×8-7=95-57+44=63-62-0=96-2×4=3×0+48=53-4×1=20÷5-3=52-1×5=6×4-19=4+4×8=47-3×2=4×24÷4=46+91+80=34+4×4=115-9×5=19+6×6=60÷10+99=5×16÷8=9×4-10=5×6+82=12÷2-2=92-6×2=60+72÷8=1×3+63=5×4×7=22+32+97=8×4-22=77+66-49=71-9-48=9×36÷9=21-2×3=5×70÷10=96-44+68=8÷8-0=1×0-0= 25÷5×9=93-7×4=4×6-11=13+71+38=20÷5+37=28÷4+83=36÷9+69=16÷1÷8=63-16+16=12÷4-2=0+60-36=62-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