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质谱异常婴儿表现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筛查上的应用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筛查上的应用
第2页
串联质谱技术优势
特异性:检测分子量,内标定量显著降低假阳 性率
敏感性:显著降低假阴性率
高通量:一次能够检测几十种小分子物质( 30-50各种疾病),一台仪器天天检测500~600个 样品,每个标本2-3分钟
采血简单,能够寄送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筛查上的应用
第3页
串联质谱能筛查哪些疾病
• 氨基酸—氨基酸障碍疾病 • 酰基肉碱—有机酸及脂肪酸代谢障碍疾病 • 溶酶体病及脑白质营养不良 • 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点)比较成熟 • 临床应用范围不停扩大
• 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症、 Wilson病及 线粒体脑肌病等等不能筛查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筛查上的应用
第4页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筛查上的应用
第9页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筛查上的应用
LC-MS/MS检测到离子流图
第10页
岛津液相串联质谱
• 岛津企业针对新生儿筛查工作专门开发了Neonatal Solution 新生儿筛查软件,配合强大LabSolutions工作站,为新生儿 筛查工作提供完整方法建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及自动 准确度管理工具,可便捷、高效处理、分析、管理大批量 新生儿筛查数据。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筛查上的应用
第20页
引用文章
• 无锡地 区新生儿耳聋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 M A LD I.TO F .M S筛查分 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年 2月
• 基于质谱D NA 序列测定进展 -------化学通 报年2期
•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 查中应用 --------山东省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新 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250001
新生儿疾病筛查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新生儿疾病筛查培训考试题一、选择题1.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是千分之:()[单选题] *A、6-8B、1-3√C、3-6D、9-122.串联质谱筛查的基本包括()[单选题] *A. 氨基酸代谢性疾病B. 有机酸代谢性疾病C. 脂肪酸代谢性疾病D. 以上都是√3下列不属于青岛市免费筛查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是()[单选题] *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B.苯丙酮尿症C.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D.甲基丙二酸症√4.正常新生儿出生后()至出院前完成听力初筛,未通过及漏筛者于()应当进行双耳复筛。
[单选题] *A. 24小时,30天内B. 24小时,42天内√C. 48小时,42天内5.新生儿听力筛查要求噪声低于()[单选题] *A.15dBB.30dBC.45dB√D.60dB6.先心病筛查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的部位为()[单选题] *A.右手掌B.左手和任一足C.左手和右手D.右手和任一足√7.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用哪种筛查方法()[单选题] *A.双指标法√B.超声心动图C.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8.以下不需要转诊至听力诊治机构的是()[单选题] *A.正常新生儿初筛OAE未通过√B.OAE筛查初筛未通过,AABR复筛未通过C.OAE初筛复筛均未通过D.OAE通过,AABR未通过9、经典型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缺乏()[单选题] *A.络氨酸羟化酶B.苯丙氨酸羟化酶√C.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D.鸟苷三磷酸环化水合酶10、关于上下肢血氧饱和度差值的临床判断,第一次测得右上肢血氧饱和度100%,下肢血氧饱和度96%,请思考属于筛查阳性吗?()[单选题] *A.阴性B.阳性C.2-4小时重测√11、对出生后()的新生儿进行心脏杂音听诊和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测定。
[单选题]A.6-72小时√B.12-48小时C.24-72小时D.12-72小时12、对于各种原因(早产儿。
低体重儿。
正在治疗疾病的新生儿。
提前出院者等)未采足跟血者,采血时间一般不超过出生后()天。
应用串联质谱筛查法诊断遗传代谢病8例分析

应用串联质谱筛查法诊断遗传代谢病8例分析王福顺;赵立明;王红芳;张立荣【摘要】@@ 遗传代谢病也称先天性代谢异常,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糖、脂肪、激素等多种代谢缺陷,系由于遗传性代谢途径缺陷,导致异常代谢物蓄积或生理必需物质的缺乏,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1].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导致许多患儿不明原因死亡或漏诊误诊.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筛查工作不断完善,特别是串联质谱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使遗传代谢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成为可能.【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2)010【总页数】2页(P1224-1225)【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串联质谱法;诊断【作者】王福顺;赵立明;王红芳;张立荣【作者单位】河北省迁西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北,迁西,064300;河北省迁西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北,迁西,064300;河北省迁西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北,迁西,064300;河北省迁西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北,迁西,06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遗传代谢病也称先天性代谢异常,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糖、脂肪、激素等多种代谢缺陷,系由于遗传性代谢途径缺陷,导致异常代谢物蓄积或生理必需物质的缺乏,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1]。
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导致许多患儿不明原因死亡或漏诊误诊。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筛查工作不断完善,特别是串联质谱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使遗传代谢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成为可能。
我县地处冀东北部山区,长期处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状态,人口流动性差,近亲、区域内小范围婚姻繁衍后代现象较为严重,使得遗传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于平原地区。
本文拟通过近年来在我院就诊过的遗传代谢病8例阳性患者进行总结,以期为基层儿科医生在遗传代谢病诊治方面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今在我院就诊并诊断为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8例,男性6例,女性2例。
首次诊断时间最早为生后5d,最迟3岁。
新生儿筛查串联质谱筛查病种项目名称

新生儿筛查(串联质谱筛查)病种项目名称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2)苯丙酮尿症/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
(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4)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5) 枫糖尿症
(6) 同型胱氨酸血症
(7)瓜氨酸血症
(8)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瓜氨酸血症II型
(9)酪氨酸血症
(10)精氨酸血症
(11)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12)高脯氨酸血症
(13)异戊酸血症
(14)戊二酸血症I型
(15)3-羟基-3-甲基戊二酸血症
(16)多种羟化酶缺乏症
(17)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
(18)β酮硫解酶缺乏症
(19)甲基丙二酸血症
(20)丙酸血症
(21)丙二酸血症
(22)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23)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24)长链-3-羟基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25)三功能蛋白缺乏症
(26)肉碱吸收障碍
(27)戊二酸血症Ⅱ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8)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29)肉碱棕榈酰转移酶缺乏症Ⅰ型
(30)肉碱棕榈酰转移酶缺乏症Ⅱ型。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探讨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2年8月银川市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人数125081例为对象,采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
结果:本次筛查总人数125081,召回复查人数7724。
确诊的疾病和人数:氨基酸代谢病65例,尿素循环障碍8例,有机酸代谢病10例,脂肪酸氧化障碍18例。
结论:串联质谱技术可使筛查效率提高,对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干预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串联质谱遗传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基因编码突变引起的代谢异常、代谢缺陷,常见的情况有酶、载体蛋白或者膜等,患儿有编码产物改变的情况,血液中有代谢物蓄积,导致患儿产生对应的病理改变,有一定的临床症状,危及患儿的生命质量。
据调查显示,我国遗传代谢性缺陷儿出生率高,对患儿家庭与社会的影响大,应高度重视新生儿疾病筛查,施以针对性预防[1]。
串联质谱技术用于疾病鉴定与筛查的效果显著,本次对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串联质谱技术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8月-2022年8月银川市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人数125081例为对象,男性63957例,女性61124例;出生时间平均(4.52±1.24)d,范围2-10d;出生体质量平均(3.26±0.34)kg,范围2.0-4.2kg。
纳入标准:(1)新生儿母亲产前检查资料完整。
(2)新生儿家属知晓研究内容,愿意配合临床研究。
(3)新生儿疑似有遗传代谢性疾病[2]。
排除标准:(1)出生3d内死亡。
(2)出生3d内哺乳次数<6次[3]。
(3)家属不愿意配合研究。
1.2方法用SCTEX API 3200LC/MS/MS串联质谱分析仪为新生儿进行检测,以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琥珀酰丙酮以及肉碱测定试剂盒作为本次检测试剂。
串联质谱技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临床特征
多在新生儿期、幼儿或儿童期发病。某些可至成人期开始发病。 新生儿期发病:呕吐、喂奶困难、反应力低下、呼吸暂停、急促等
儿童期发病:可表现为全身多器官受累
以神经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症状为主
乏力、智力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或降低、癫痫、黄疸、肝脾肿大、 呼吸困难
代谢性酸中毒、容貌异常、毛发皮肤色素改变、特殊体味 饮食、应激反应、体能消耗等为疾病急性发作诱因。
遗传代谢病诊断困难
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
常规检测:缺乏特异标志物
特殊试验检测
氨基酸分析: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
酰基肉碱分析
串联质谱技术 气相质谱技术
酶学分析
基因诊断 组织活检、成纤维细胞组织培养、脑脊液培养、其他神经病学检查
将分析物离子化为各种质荷比(m/z)不同的带电粒子 应用电磁学原理, 带电粒子按m/z在空间或时间上产生分离排
列成的图谱
根据它们所形成的谱图、离子峰强度对分析物进行鉴定 若同时加入被检测物质对应的内标或外标,既可以进行定
量检测。
MS/MS的基本原理
两个MS经碰撞室(CID)串联而成 最常应用于NBS的是三重四极杆,由两个MS经碰撞室
OH、C18、C18-OH
标本前处理方式
衍生化标本前处理方法
样品处理过程中加入盐酸正丁醇,引入丁基
改变分子结构(除去羧酸功能团),消除潜在负离子,提高正离子模式下
的离子化效率 酯化作用可以减少潜在的溶剂或其他干扰物质 降低分析物极性—更好的去溶剂化,样品更加容易进入仪器真空环境 酯化作用可以引入测量酰基肉碱和氨基酸方式(游离酸形式)无法检测到
需要氮吹设备 丁醇盐酸具有强烈腐蚀性 对实验室环境要求高
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检测

结论
遗传代谢病:并不少见,尤其是苯丙酮尿症、Citrin 蛋白缺乏症、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异戊酸血 症等,相对常见; 遗传代谢病:可快速诊断(串联质谱、气相色谱质谱 技术); 遗传代谢病:可治疗,并且一部分疾病治疗效果较好; 遗传代谢病:可以产前诊断,在患儿母亲怀孕四个月 时抽羊水进行串联质谱、气相色谱质谱、基因检测。
2、热敷采血 部位3-5分钟
3、消毒并拭 干采血部位
4、针刺采血, 拭去第一滴血
5、单面轻压 滤纸取血浸透 点样环
6、按采样单 要求连续取血
气相色谱质谱尿液标本检测流程
尿有机酸检测采样要求
空腹晨尿,10-20mL 5*5大小滤纸2-3张,完全浸入尿液中后取出,自然晾干 晾干后装入标本带内,密封送检 若不能及时送检,请置于2-8℃保存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Deficiency type II,
carnitine /Acylcarnitine translocase deficiency
Short Chain Acyl 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Medium Chain Acyl 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Very Long Chain Acyl 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Short Chain Hydroxyacyl 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Long Chain Hydroxyacyl 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Arginemia Hyperornithinemia、Hyperammonemia、
串联质谱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遗传性代谢病( 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IEM)是一类涉及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尿素循环、碳水化合物、类固醇等多种物质代谢的疾病。
其种类繁多,是儿科临床的疑难杂症。
虽然其单一病种患病率较低,但总体发病率较高,对人口素质、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其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的特异性检查。
我国每年出生约2200万新生儿,仅高苯丙氨酸血症(包括苯丙酮尿症)这类疾病,每年就新增患儿1600~1800例。
LC-MS/MS 技术的发展使得这类疾病在发病前进行干预成为可能。
即在新生儿出生后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出现异常,而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时就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对症治疗,以避免患儿的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损害,进而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
这就是新生儿疾病筛查(neonatal screening)。
国际新生儿疾病筛查发展趋势逐步提高到以串联质谱(MS/MS)技术为中心的筛查,如欧美等国目前已经广泛采用LC-MS/MS法对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
串联质谱即两个质谱仪串联后一次进行二级质谱检测,利用超敏性、高特异性、高选择性和快速检验的串联质谱技术,能在2~3 min内对1个标本进行几十种代谢产物分析,通过对这些产物的分析,可以对40种左右遗传性代谢病(包括氨基酸代谢紊乱、有机酸代谢紊乱和脂肪酸代谢紊乱性疾病)进行筛查和诊断。
2004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专门制订了“用串联质谱法分析新生儿氨基酸,游离肉毒碱和酰基肉碱筛选检测系统”的指导性文件。
串联质谱技术不仅实现了“一项实验检测一种疾病”向“一项实验检测多种疾病”的转变,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同时使筛查过程中常见的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使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内容和质量上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串联质谱在临床遗传性代谢病高危患儿选择性筛查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检测了1000多例全国各地送检的遗传性代谢病高危标本,发现阳性标本达9% ~10%,在22700例新生儿中筛查出阳性病例6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联质谱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筛查氨基酸代谢异常、有机酸代谢紊乱、脂肪酸氧化缺陷等48种遗传代谢性疾病。
通常情况下,不同的疾病导致婴儿的异常表现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导致串联质谱异常的疾病较多,较为常见的有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三种情况。
1、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婴儿往往在出生时正常,通常在出生后3-6个月,可能会出现呕吐、喂养困难等情况。
在出生后,由于黑色素不足,可能出现头发逐渐变黄、皮肤变白等症状,还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
婴儿的尿和汗常有鼠尿味,其它异常症状有多动、易激惹、肌张力高、震颤、反射亢进等;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多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婴儿,常在出生半年后出现典型症状,可出现特殊面容和体态,如头大、颈短、皮肤粗糙、面色苍黄、毛发稀疏无光泽、眼睑水肿、眼距宽、鼻梁低平等。
神经系统可表现为智力发育低下、表情呆板、淡漠、神经反射迟钝等。
婴儿生理功能低下,安静少动、嗜睡、食欲缺乏;
3、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为一种先天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婴儿表现常见的有女性婴儿男性化,出现阴蒂异常的增生、肥大,而男性婴儿可出现假性性早熟,一般1-2岁后,阴囊等外生殖器明显增大,但睾丸大小与年龄相称,婴儿早期还可出现阴毛、腋毛、胡须、痤疮、喉结、声音低沉和肌肉发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