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病性辨证讲义

中医诊断学—病性辨证讲义

细目一、六淫辨证

1.风淫证

2.寒淫证

3.暑淫证

4.湿淫证

5.燥淫证

6.火淫证

1.暑淫证候的表现是

A.头昏沉,嗜睡,胸脘痞闷

B.口渴饮水,口唇、鼻、咽干燥

C.发热恶热,汗出,气短,神疲

D.突发皮肤瘙痒、丘疹

E.肠鸣腹泻、脘腹拘急冷痛

【正确答案】C

2.患者出现头重如裹,脘痞苔腻,肢体困重,属

A.热证

B.暑证

C.燥证

D.湿证

E.寒证

【正确答案】D

细目二、阴阳虚损辨证

1.阳虚证:畏冷,肢凉,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为细数)无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

2.阴虚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等。

3.亡阳证: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弱,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

亡阳一般是在阳气由虚而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但亦可因阴寒之邪极盛而致阳气暴伤,或因大汗、失精、大失血等阴血消亡而阳随阴脱,或因剧毒刺激、严重外伤、瘀痰阻塞心窍等而使阳气暴脱所致。

4.亡阴证:汗热味咸而黏、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饮冷,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赤颧红,呼吸急促,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

亡阴可以是在病久而阴液亏虚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也可因壮热不退、大吐大泻、大汗不止、大量出血、严重烧伤致阴液暴失而成。

亡阴亡阳鉴别

细目三、辨气血类证候

一、气虚类证

1.气虚证

临床表现: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脉虚,舌质淡嫩,或有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重。

意义:机体元气生成不足,消耗太过。

2.气陷证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脘腹坠胀感,大便稀溏,形体消瘦,或见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

意义:气虚的发展,或为气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一般指脾(中)气的下陷。

3.气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气短,疲乏,面白,舌淡,脉虚无力;或见自汗不止;或为流涎不止;或见遗尿,余溺不尽,小便失禁;或为大便滑脱失禁;或妇女出现崩漏,或为滑胎、小产;或见男子遗精、滑精、早泄等。

意义:因气虚固摄失职所致。

气虚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固?津液→?

血液→?(月经?)

精液→?

二便→?

胎儿→?

4.气脱证

临床表现: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汗出不止,口开目合,全身瘫软,神志朦胧,二便失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脉微,舌淡,舌苔白润。

意义:可由气虚证、气不固证发展而来;也可以在大失血、大汗、大吐、大泻、出血、中风等情况下,出现“气随血脱”、“气随津脱”;或于长期饥饿、极度疲劳、暴邪骤袭等状态下发生。

气虚四证

二、血虚类证

1.血虚证

临床表现

不能养神:心悸,失眠,多梦,健忘

不能养形:

一系列淡白色:面,口唇,舌,爪甲

月经:量?周期?

脉细无力

2.血脱证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四肢逆冷,舌色枯白,脉微或芤。

意义:突然大量出血,诸如呕血、便血、崩漏、外伤失血等,也可以因长期失血、血虚进一步发展而成。

三、气滞类证

1.气滞证

临床表现:胀闷、疼痛

时轻时重、攻窜作痛、部位不定(胀甚于痛)

随情绪的变化而增减

常于嗳气、肠鸣、矢气后减轻

脉象多弦,舌象可无明显变化。

2.气逆证

气机失调,气上冲逆,常见于肺、胃、肝

肺气上逆:咳嗽、喘息

胃气上逆:恶心、呃逆、嗳气、呕吐

肝气上逆:轻则头痛、眩晕

重则昏厥、呕血

3.气闭证

临床表现:突然发生势急、症重之昏厥,或内脏绞痛,或二便闭塞,呼吸气粗,声高,脉沉弦有力等。

意义邪气阻闭神机或脏器、管腔。

关于气闭证:

与气脱异同点?鉴别点?

神志?呼吸?脉象?

目?牙?二便?肢体?

虚实之别?

气脱证与气闭证鉴别:

神志呼吸二便肢体目脉象

气脱证朦胧微弱失禁手撒肢软目合口开脉微

气闭证昏厥气粗声高闭塞两手握固牙关紧闭脉沉弦有力

四、血瘀证

疼痛: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间加剧

肿块:体表者色青紫,腹内者质硬而推之不移;

出血:反复不止,色紫暗或夹血块,或黑便;

望诊:肌肤甲错,面色黧黑

一系列青紫色:面、口唇、爪甲、舌

脉象:细涩或结、代、无脉等

月经:先期、后期、崩漏、闭经、痛经

五、血热证

临床表现:热象+出血(色鲜红)

实热证:身热夜甚、口渴、面赤

热扰神:心烦、失眠、躁扰不宁、神昏谵语

热在血分:各种出血色深红、或斑疹、或疮痈

舌绛,脉数疾等。

六、血寒证

临床表现

实寒证:畏寒,唇舌青紫,苔白滑,脉沉迟弦涩

冷痛:得温痛减,肤色紫暗发凉

月经:痛经、月经愆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

血病对月经的影响

出血有哪些原因?各有何特征

血热:色鲜红

瘀血:色紫暗,夹有瘀块

气虚:色淡红

七、气血同病类证

(气血的关系?)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

气不摄血、气随血脱。

细目四、辨津液类证候

概念?

区别?

代谢?

功能?

一、痰证

1.临床表现

有形之痰:肺-咳嗽痰多,痰质黏稠,

或某些部位出现圆滑柔韧的包块等。

无形之痰:胸脘痞闷,呕恶,纳呆;梅核气;

或头晕目眩;或形体肥胖;或肢麻;

或神昏,或为癫、狂、痴、痫。

舌苔腻,脉滑。

2.意义:多因外感六淫、饮食不当、情志刺激、过逸少动等,影响肺、脾、肾等脏的气化功能,以致水液未能正常输布而停聚凝结成痰所致。

二、饮证

饮证部位临床表现

痰饮胃肠脘腹胀满、呕吐清涎、肠间水声漉漉

悬饮胸胁胸胁饱满,胀痛,转侧则痛甚,脉弦

支饮心包胸闷心悸,气短不能平卧

溢饮四肢肢体沉重酸痛,或浮肿,小便不利

三、水停证:以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腹部痞胀,舌淡胖等为主要表现。

病因病位病势表现兼证

阳水外感肺脾发病急,

病程短

先见头面,上半身肿甚,皮肤光亮,凹陷易起表证

阴水内伤脾肾发病缓,

病程长

先见足部,下半身肿甚,皮肤晦暗,凹陷不易恢复脾虚或肾虚证

四、津液亏虚证

1.临床表现

一系列干燥症状:口、鼻、唇、舌、咽喉、皮肤、大便等干燥,皮肤枯瘪而缺乏弹性,眼球深陷,口渴欲饮水,小便短少而黄,舌红,脉细数无力等。

一系列淡白?

一系列青紫?

2.意义:多因大汗、大吐、大泻、高热、烧伤等,使津液耗损过多;或外界气候干燥,或体内阳气偏亢,使津液耗损;饮水过少,或脏气虚衰,使津液生成不足所致。

细目五、辨情志证候

1.喜证

2.怒证

3.悲恐证

4.忧思证

患者头晕目花,气少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舌淡苔白,脉弱。其证候是

A.气滞

B.气虚

C.气陷

D.气结

E.气逆

【正确答案】C

不是血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经少闭经

B.头晕眼花

C.心烦失眠

D.面色淡白

E.肢体麻木

【正确答案】C

哪项不是血虚证的主要表现

A.手足发麻

B.面色青黑

C.心悸多梦

D.头晕眼花

E.月经衍期

【正确答案】B

气逆证的病变以下哪些脏腑为多见

A.心肝胃

B.心肺肝

C.肺胃肾

D.肾肝脾

E.肺胃肝

【正确答案】E

中医诊断学—病性辨证讲义

中医诊断学—病性辨证讲义 细目一、六淫辨证 1.风淫证 2.寒淫证 3.暑淫证 4.湿淫证 5.燥淫证 6.火淫证 1.暑淫证候的表现是 A.头昏沉,嗜睡,胸脘痞闷 B.口渴饮水,口唇、鼻、咽干燥 C.发热恶热,汗出,气短,神疲 D.突发皮肤瘙痒、丘疹 E.肠鸣腹泻、脘腹拘急冷痛 【正确答案】C 2.患者出现头重如裹,脘痞苔腻,肢体困重,属 A.热证 B.暑证 C.燥证 D.湿证 E.寒证 【正确答案】D 细目二、阴阳虚损辨证 1.阳虚证:畏冷,肢凉,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为细数)无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 2.阴虚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等。 3.亡阳证: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弱,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 亡阳一般是在阳气由虚而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但亦可因阴寒之邪极盛而致阳气暴伤,或因大汗、失精、大失血等阴血消亡而阳随阴脱,或因剧毒刺激、严重外伤、瘀痰阻塞心窍等而使阳气暴脱所致。 4.亡阴证:汗热味咸而黏、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饮冷,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赤颧红,呼吸急促,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 亡阴可以是在病久而阴液亏虚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也可因壮热不退、大吐大泻、大汗不止、大量出血、严重烧伤致阴液暴失而成。 亡阴亡阳鉴别

细目三、辨气血类证候 一、气虚类证 1.气虚证 临床表现: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脉虚,舌质淡嫩,或有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重。 意义:机体元气生成不足,消耗太过。 2.气陷证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脘腹坠胀感,大便稀溏,形体消瘦,或见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 意义:气虚的发展,或为气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一般指脾(中)气的下陷。 3.气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气短,疲乏,面白,舌淡,脉虚无力;或见自汗不止;或为流涎不止;或见遗尿,余溺不尽,小便失禁;或为大便滑脱失禁;或妇女出现崩漏,或为滑胎、小产;或见男子遗精、滑精、早泄等。 意义:因气虚固摄失职所致。 气虚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固?津液→? 血液→?(月经?) 精液→? 二便→? 胎儿→? 4.气脱证 临床表现: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汗出不止,口开目合,全身瘫软,神志朦胧,二便失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脉微,舌淡,舌苔白润。 意义:可由气虚证、气不固证发展而来;也可以在大失血、大汗、大吐、大泻、出血、中风等情况下,出现“气随血脱”、“气随津脱”;或于长期饥饿、极度疲劳、暴邪骤袭等状态下发生。

中医诊断学之病因辨证

病因辨证 一、风淫证候的临床表现 1、风邪侵表证:发热恶寒,汗出,苔薄白,脉浮缓 2、风邪犯肺证:咳嗽、咽喉痒痛、鼻塞、流清涕或喷嚏 3、风客肌肤证:突发皮肤瘙痒,或起丘疹,或起风团,此起彼伏,游走不定 4、风邪中络证:突发肌肤麻木,口眼歪斜 5、风胜行痹证:肢体关节游走疼痛 6、风水相搏证:新起面睑肢体浮肿 7、风淫证的辨证依据可表现为新起恶风、微热、汗出、脉浮缓,或突起风团、痰痒,麻木、肢体关节游走疼痛、面睑浮肿等症。 二、寒淫证候的临床表现 1、伤寒证恶寒重,或伴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或流清涕,舌苔白,脉浮紧 2、中寒证 (1)寒邪客肺证:咳嗽、气喘、咯稀白痰、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缓。以咳喘突然发作,伴见寒象为特点 (2)寒滞胃肠证:脘腹疼痛、肠鸣腹泻、呕吐 (3)寒滞经脉:肢体厥冷,局部拘急冷痛 (4)伴随症状: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白甚或青,舌苔白,脉弦紧或脉浮3、寒淫证的辨证依据新病突起,病势较剧,有感寒原因可查,以寒冷症状为主要表现。 三、暑淫证候的临床表现 1、发热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黄、舌红,苔白或黄,脉虚数 2、发热,卒然昏倒,汗出不止,气喘,甚或昏迷、惊厥、抽搐,舌绛干燥,脉濡数 3、高热,神昏,胸闷,腹痛,呕恶,无汗等。 4、暑淫证的辨证依据:夏月有感受暑热之邪的病史,发热、口渴、汗出、疲乏、尿黄等为常见症状。 四、暑淫证候的证候分析 1、暑与火热的性质同类,但暑邪致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其病机与证候也与一般火热证有一定的差别。暑证是指夏月炎暑之季,感受暑热之邪所致的病理变化。 2、暑为阳邪,具有炎热升散,耗气伤津,易夹湿邪等致病特点。 3、分析 (1)由于暑性炎热升散,故见发热恶热,汗出多 (2)暑邪耗气伤津,而见口渴喜饮,气短神疲,尿短黄等症 (3)暑夹湿邪,阻碍气机,故见肢体困倦,苔白或黄 (4)暑闭心神,引动肝风,则见神昏,甚至卒然昏倒、昏迷、惊厥、抽搐 (5)暑热炽甚,营阴受灼,舌绛干燥,脉濡数 (6)暑闭气机,心胸气滞而见胸闷 (7)脾胃运化失司、气机升降失调,则表现为腹痛、呕恶 (8)肺气闭阻,玄府不通,则为无汗、气喘

《中医诊断学》病因辩证

《中医诊断学》病因辩证 1. 第一节病因辩证 病因辨证是以中医病因理论为依据,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识别疾病属于何种因素所致的一种辨证方法。 病因辨证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可分为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逸以及外伤四个方面,其中六淫、疫疠属外感性病因,为人体感受自然界的致病因素而患病。七情为内伤性病因,常使气机失调而致病。饮食劳逸则是通过影响脏腑功能,使人生病。外伤属于人体受到外力损害出现的病变。 一、六淫、疫疠证候 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来的致病邪气。六淫的致病特点:一是与季节和居住环境有关,如夏季炎热,患暑病的人多;久居潮湿之地,易感受湿邪;二是六淫属外邪,多经口鼻、皮毛侵入人体,病初常见表证;三是六淫常相合致病,而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又常常相互影响或转化。 疫疠为自然界一种特殊的病邪,其致病具有传染性强,并迅速蔓延流行的特点。 (一)风淫证候 风证,是指因感受风邪而引起的一类病证。因风为百病之长,其性轻扬开泄,善行数变,故具有发病急、消退快、游走不定的特点。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或肢体颜面麻木不仁,口眼歪斜,或颈项强直,四肢抽搐,或皮肤瘙痒。 【证候分析】风邪袭表,伤人卫气,使腠理开合失常,故见发热恶风、头痛、汗出。风邪犯肺,肝气失宣,故见咳嗽、鼻塞流涕。脉浮缓、苔薄白,为风邪犯卫之证候。风邪侵袭经络,经气阻滞不通则见麻木,口眼歪斜,强直,抽搐。风邪搏于皮肤,故见皮肤瘙痒。 (二)寒淫证候

寒证,是指因感受寒邪引起的一类病证。因寒为阴邪,其性清冷,凝滞收引,故易伤人阳气,阻碍气血运行。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喘咳,鼻塞,苔白薄,脉浮紧。或手足拘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腹痛肠鸣,泄泻,呕吐等。 【证候分析】寒邪束表,清冷收引,腠理闭塞,卫阳之气被遏而不得宣发,故见发热恶寒,无汗;寒邪郁于经脉,则头痛,身痛;肺合皮毛,皮毛受邪,内舍于肺,肺气先宣降,故喘咳,鼻塞;脉浮紧,苔白簿,乃寒袭于表的征象。若寒邪郁结于经脉、阳气损伤,壅遏气机,则手足拘急;寒邪凝结,阳气不达四肢,则四肢厥冷;寒凝,气失温煦,筋脉收缩,而脉微欲绝。若寒中于里,损及脾胃之阳,升降失常,运化不利,则见腹痛,肠鸣,呕吐,泄泻。 (三)暑淫证候 暑证,是指夏季感受暑邪所致的一类病证。因暑性炎热升散,故为病必见热象,最易耗气伤津,且暑多挟湿,常与湿邪相混成病。 【临床表现】伤暑,感热,汗出,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苔白或黄,脉象虚数。中暑,发热,卒然昏倒,汗出不止,口渴,气急,甚或昏迷惊厥,舌降干燥,脉濡数。 【证候分析】伤暑,为感受暑,湿之邪,汗出过多,耗伤津气所致。暑性炎热,蒸腾津液,则恶热,汗多而口渴,尿黄;暑病汗多,气随汗泄,故疲乏而脉虚数;暑挟湿邪,湿泛上焦,故苔白或黄。至于中暑,则是人在夏令烈日之下劳动过久,暑热炎蒸,上扰清窍,内灼神明,因而卒然昏倒。暑热之热,灼气伤津,故发热,口渴,汗出,气急;暑热扶湿,蒙蔽清窍,内陷心色,则神昏;暑热伤津耗气,肝风内动,阳气不达四肢,则惊厥;暑热炽甚,营阴受灼,舌绛干燥,脉濡数。 (四)湿淫证候 湿证,是指感受湿邪所致的一类病证。因湿性重着,粘滞,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故其病变常缠绵留着,不易速去。 【临术表现】伤湿,则头胀而痛,胸前作闷,口不作渴,身重而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1、八纲的概念:八纲,即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2、八纲辨证:通过对四诊所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类证候归纳说明病变的病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的辨证方法。 3、八纲辨证的意义,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上可以用八纲来加以归纳,按其类别、病位、性质及邪正盛衰,分别归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证候。其中阴阳又可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虚、寒证为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4、八纲之间的关系,八纲不仅可以单独出现,同时又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八纲相兼,二纲或两纲以上证候同时出现,为八纲相兼,如表寒、表热、虚寒、虚热、里虚寒、里虚热等等。 (2)八纲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八纲可相互转化,如表里转化、虚实转化、寒热转化、阴阳转化。 (3)八纲真假:在疾病的一定阶段,八纲可有真假证出现,如实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证。 第一节表里 1、表、里的概念:表与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躯壳与脏腑,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则脏为里,腑为表。 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为外;脏腑、骨髓为内。外有病属表。内存病属里。 2、表里辨证的适应范围及意义:表里辩证适用于外感病,其意义可察知病情的轻重、病位深浅及病势转归。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 3、表、里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4、表、里证关系。 一、表证

[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 [临床表现]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症见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兼见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症。 [证候分析]六淫之邪客于皮毛肌表,阻遏卫气,部而发热。卫气受遏,外不能温 煦肌表,则恶风寒。经络阻滞,气血不畅,以致头身疼痛。肺失宣肃,且见鼻塞咳嗽等症。舌淡苔白,脉浮均为邪气在表之征。 二、里证 [概念]里证是疾病深入于里(脏阴、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 [临床表现]里证具有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状繁多的特点,其症状见寒热虚实辨证及脏腑辨证等章节。 [证候分析]详见各里证的不同证候内容。 三、半表半里证 [概念]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里;或里邪透表,尚未出于表,邪正相搏于半表半里之间,称为半表半里证。 [临床表现]详见六经辨证中的少阳证。 [证候分析]详见六经辨证中的少阳证, 四、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 辨别表证和里证,主要是审察病证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一般说来,外感病中发热、恶寒同时并见的属表证;但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的属里证。表证舌苔少变化,里证舌苔多变化,脉浮主表证,脉沉主里证。 五、表证和里证的关系 (一) 表里同病 [概念]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表里同病。 [临床表现]表里同病常见有三种情况:表里同时受病;表证末罢,又及于里;里病末愈,又加新感。 由于表证和里证往往与寒热虚实相关,所以表里同病有多种证候。临床常见的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等。 [证候分析] (详见寒热虚实辨证)。

病性辨证

中医诊断学——第八单元病性辨证 细目一六淫辨证 1.风淫证 临床表现 恶风寒,微发热,汗出,苔薄白,脉浮缓。或有鼻塞、流清涕、喷嚏;或伴咽喉痒痛、咳嗽; 或为突发皮肤瘙痒、丘疹; 或为突发肌肤麻木、口眼斜; 或肢关节游走作痛; 或新起面睑、肢体浮肿等。 2.寒淫证 临床表现 恶寒重,或伴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或流清涕,脉浮紧。 或见咳嗽、哮喘、咯稀白痰; 或为脘腹疼痛、肠鸣腹泻、呕吐; 或为肢体厥冷、局部拘急冷痛等; 或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白甚或青,舌苔白,脉弦紧或脉伏。 3.暑淫证 临床表现 发热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黄,舌红,苔白或黄,脉虚数。 或发热,猝然昏倒,汗出不止,气喘,甚至昏迷、惊厥、抽搐等;

4.湿淫证 临床表现 头昏沉如裹,嗜睡,身体困重,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纳呆,恶心,肢体关节、肌肉酸痛,大便稀,小便混浊。 或为局部渗漏湿液,或皮肤出现湿疹、瘙痒,妇女可见带下量多,面色晦垢,舌苔滑腻,脉濡缓或细等。 5.燥淫证 临床表现 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小便短黄,脉象偏浮等。 6.火热证 临床表现 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饮,汗多,大便秘结,小便短黄,面色赤,舌红或绛,苔黄干燥或灰黑,脉数有力(洪数、滑数、弦数等)。 或见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吐血、衄血、痈肿疮疡等。 六淫辨证要点总结 风淫证—外感风邪、风疹、中风、行痹、风水水肿 恶风寒,微发热,汗出,脉浮缓;突发皮肤瘙痒、丘疹;肌肤麻木、口眼斜;肢关节游走作痛;新起面睑、肢体浮肿。 寒淫证寒冷、清稀、白、脉紧 恶寒重,或发热,无汗,脉浮紧;咯稀白痰;肢体厥冷、局部拘急冷痛;舌苔白,脉弦紧。

中医(专长)-中医诊断学-病性辨证

第九单元病性辨证 细目一辨阴阳虚损证候 (一)阳虚证与阴虚证 1.阳虚证 临床表现:畏寒,肢凉,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溏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数)无力。可兼神疲、乏气、气短等气虚表现。 2.阴虚证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 (二)亡阳证与亡阴证 1.亡阳证 临床表现: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精神淡漠,肌肤不温,四肢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 2.亡阴证 临床表现:汗热味咸而黏如油,身热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饮冷,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赤颧红,呼吸急促,唇舌干燥,脉细数疾无力。 病因病机汗液神 情 呼 吸 肌肤舌脉 亡阴阴虚 汗吐下太过、 大出血等 阴液极度衰竭—阴竭阳 浮 热汗如珠如油, 质粘味咸 烦 躁 急 促 面赤颧红身灼 肢温皮肤皱瘪 舌红而干,脉 细疾促 亡阳阳虚 汗吐下太过、 大出血等 阳气极度衰微—温煦、 固摄、推动无权 冷汗淋漓,质稀 味淡 淡 漠 微 弱 面色苍白肌肤 不温手足厥冷 舌淡而润,脉 微欲绝 (1~2题)备用共选答案 A.实热 B.实寒 C.虚热 D.虚寒 E.真寒假热 1.阴偏衰所形成的病理变化是 2.阴偏盛所形成的病理变化是 『正确答案』C、B 『答案解析』1.阴偏衰所形成的病理变化是虚热。2.阴偏盛所形成的病理变化是实寒。 细目二气虚类证辨证 (一)气虚证 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舌淡嫩苔白,脉虚。或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 辨证要点:本证以元气不足,机能减退为主要病机;以神疲、乏力、气短、脉虚为主要表现。 (二)气陷证 临床表现 头晕眼花,气短乏力,脘腹坠胀感,大便稀溏,或便意频频,形体消瘦,或内脏下垂,或脱肛、阴挺,舌淡苔白,脉弱。

中医诊断学——病性辨证

中医诊断学——病性辨证 一,病性辨证 分析矛盾,辨别病性 二,病性辨证的内容 六淫辨证 从外入侵,指外邪(季节性/气候) •1,风淫证:表,痒,动,走,歪 •2,寒淫证:冷,白,稀,润,静 •3,暑淫证:热,耗气伤津,口渴,暑多夹湿 •4,四淫证:重,肿胀,浊,湿疹,苔腻 •5,燥淫证:津液耗伤,干 •6,火淫证:温,热,火【实热证】热,红,稠,干,动阴阳虚损辨证 •阳虚证:阳气亏虚,温养推动无力,形寒肢冷【寒+气虚】•阴虚证:阴液亏虚,失去滋润濡养。生虚热 •亡阳证:阳气极度衰微,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脉微欲绝•亡阴证:汗出如油,四肢温热 气血辨证 气血的功能: 气——推动,温煦,防御

血——濡润,滋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病辨证 气虚证:元气不足,消耗太多【无力,动则益甚】 舌象:舌淡,苔白 脉:脉细,弱,虚 补气【人参,黄芪】 气陷证:气虚生举无力,反而下陷,内脏失其维系【主要是脾气虚弱,又叫中气下陷】腹部重坠,食后益甚,活动益甚。头晕,脱肛,久泻久痢【补中益气汤】 气不固证:气虚失其固摄。气虚+不固 汗口不固/二便不固/遗尿/冲任不固/精关不固/胎元不固 气脱:元气亏虚已极而欲脱。气随血脱,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同亡阳证,阳气亡脱】 气滞证:某个局部,脏腑,气机不畅 原因:情志不遂,病邪阻滞,阴寒,脏器虚弱 表现:胀痛,痛且胀,喜太息,会因为情志波动而加重,脉弦 气逆证:气机升降失常,生发太过。【肺,胃,肝】 •肺:肺气上逆,咳嗽,气喘 •胃:恶心,呕吐,嗳气,打嗝 •肝:肝气上逆,头晕,头痛,吐血 气闭症:不通,闭阻神机。闭阻某一个脏腑,管窍,气机逆乱,情志刺激。病邪阻滞。溺水。电击。 血病辨证 血虚证:生成不足【营养不良】;消耗太过【劳心过度,寄生虫,年老体衰】 表现:面色淡 血脱证:大量出血,在出血/血虚的基础上,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心慌 血瘀证:因为淤血内阻,血行不畅,离经之血,久病入络,产生

中医-中医病性辨识

中医病性辨识

病性,即病证的性质。辨识病性,即是通过对患者的各种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进而作出病证属性的判断。作为病证判别的三个要素(病因、病位、病性)之一,病性还直接决定着治疗原则的确立,因而是辨证过程中至为关键、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兹就病性的辨识浅谈管见。 病性辨识内容 关于病性的内容,业内认识并不统一。如朱文锋通过对古今医家提出的约120项具体证素概念进行析别,筛选出了33项病性证素,即(外)风、寒、暑、湿、(外)燥、火(热)、毒(疫疠)、痰、饮、水停、食积、虫积、脓、气滞、气脱、气闭、气虚、气陷、气不固、血瘀、血热、血寒,血虚、阴虚、亡阴、阳虚、亡阳、阳亢、阳浮、津(液)伤、精(髓)亏、动(内)风、动血;现行《中医诊断学》规划教材把病性辨证分为六淫、阴阳虚损、气血、津液辨证四类;成肇智等在《中医病机论》中将病性概括为寒、热、虚、实、阻滞、滑泄六个方面,等。 不难看出,这些表述本意是欲使病性具体、精细化,但其罗列内容不少有待商榷,如与病因辨证有明显混淆,把病因的致病之性当作了病性;再如对同一性质的病变,按程度或轻重加以区分,使定性失之泛化,不易提纲挈领。 病性辨识六纲 笔者认为,对于病证的定性,宜采用六纲(八纲辨证中表里除外)——阴阳、虚实、寒热加以表述,这样不仅能突出病性的概括性与简练性,而且也能体现出中医学理、法、方、药一体化的严谨性。 阴阳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医学视阴阳为宇宙万物的规律,为“天地之道”(《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人体是一个由阴阳二气组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即“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而健康与疾病,都取决于阴阳的平衡与否,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因此,诊治疾病,尤为强调辨明其阴阳属性,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灵枢·病传》)。张景岳说得更为具体:“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景岳全书》);又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

中医诊断学讲义——第一章绪论

中医诊断学讲义——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历书写等内容。 (一)诊法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情况,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诊察患者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问诊”是医生询问患者有关疾病的情况、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异常感觉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患者的脉搏和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探测脉象变化及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 (二)诊病 诊病,亦称辨病,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的思维过程。 对疾病做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讨论的主要内容。因此,中医诊断学只是就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类等做初步介绍。 (三)辨证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概念。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及现代文献中,对 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症状为证,如“痛证”“厥证” ;或称病为证,如“痹证”“淋证” ;亦有证与证候混称。 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

段的病位、病性等所做的病理性概括,是指机体对致病因素做出的反应状 态,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结论。 “证”实际包括证名、证型、证候、证素等概念。 证名: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成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 ,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等,均为证名。 证型: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或约定俗成的证,可称为“证型” 。 证候:证的外候。临床上有时又将证称为“证候” ,即证为证候的简称。但严格地说,证候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 证素:证的要素,包括病位和病性,即任何复杂的证都是由病位、病性要素组成的。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中医诊断学主要是介绍历史上各种辨证的分类方法,以及由各种辨证方法综合而形成的辨证统一体系、辨证思维的技巧、常见证型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 (四)病历 病历,又称病案,古称诊籍。是对患者的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的翔实记录。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象思维为特征,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认识论和方法

中医诊断学讲义——六经辨证

中医诊断学讲义——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 太阳病证 太阳经证是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所表现的证候。 太阳中风证 太阳中风证是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强营弱所表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辨证要点:本证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太阳伤寒证 太阳伤寒证是指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辨证要点:本证以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为辨证要点。3 太阳腑证(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 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内传太阳之腑所表现的证候。 太阳蓄水证 太阳蓄水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气内传太阳膀胱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腹满,小便不利,口渴,或水入则吐,脉浮或浮数。 辨证要点:本证以小腹满、小便不利与太阳经证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太阳蓄血证

太阳蓄血证是指太阳经证未解,邪热内传,邪热与瘀血互结于少腹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辨证要点:本证以少腹急硬、小便自利、便黑为辨证要点。 阳明病证 阳明病证指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内传阳明,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阳明病证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 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而肠中糟粕尚未结成燥屎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大热,汗出,口渴引饮,或心烦躁扰,气粗似喘,面赤,苔黄燥,脉洪大。 辨证要点:本证以壮热、汗出、口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阳明腑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 阳明腑证指邪热内炽阳明之腑,并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阻滞肠道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甚则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辨证要点:本证以潮热汗出、腹满硬痛、大便秘结、苔黄燥、脉沉实为辨证要点。 少阳病证 少阳病证指邪犯少阳,正邪分争,枢机不利,胆火内郁,经气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少阳病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辨证要点:本证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为辨证要点。

中医诊断学的八纲辨证详解

一、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 (1)表证分: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 (2)表证转归:表证→半表半里证或里证。 (3)里证成因分三类:①表证因外感邪气太盛或误治或失治,使外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气血,邪正交争于里形成里证。 ②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直中”为病。 ③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痰饮、瘀血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气机失调或气血津液等受病。 (4)表里证的鉴别要点:寒热、舌象、脉象。

三、虚实证 (1)虚证病因:①先天禀赋不足。②后天失养两个原因,以后天失养多见,其中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房室过度等致病因素最为常见。

(2)实证病因:①外感六淫、疫疠等邪气侵袭机体。②因精神因素、劳逸、饮食不节等使脏腑机能失调,气机郁滞,产生火热、宿食、痰瘀、水湿等邪气停聚于体内。 (3)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寒之品使阳气逐渐耗伤。+③年高体衰致阳气不足。 (2)阴虚证证候分析:阴虚证病因有四:①内伤杂病日久耗伤阴液。+②实热证中热邪伤阴或气郁化火日久耗伤阴血。+③房劳过度或过服温燥之品,耗伤阴液。+④年高体衰而阴血亏虚。 (3)阳虚证的发展与演变: ①阳虚证是气虚证演变发展来的,阳虚与气虚常常同时存在。 ②阳虚证可以发展为亡阳证、阴阳两虚证(阴阳互根,阳虚损阴)。 ③阳虚证还可以导致:气机郁滞、瘀血,水湿,痰饮停积而形成既有阳气亏虚,又有邪气盛实的证候。 (4)阴虚证的发展与演变: ①阴虚可于气虚、阳虚同时存在而形成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等(阴阳互根,阴亏 损阳)。 ②阴虚进一步发展成亡阴证及动风证。 (5)阳虚证与阴虚证的鉴别:

五、证候相兼错杂:是指疾病某一阶段的证候,不仅病变部位表现为有表又有里,而且寒热虚实相互交错,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一)表里同病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为表里同病。 表里同病的原因有二类:一是外感病。由表证兼见里证,或外感病未愈,复伤于饮食劳倦等。二是内伤病未愈而又感外邪。 表里同病时,往往出现虚实寒热等,它们之间排列组合而言,可见8种情况:①表里俱寒②表里俱热③表寒里热④表热里寒⑤表里俱实⑥表里俱虚⑦表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讲义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讲义 细目一:概述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意义:辨别疾病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 细目一:八纲 一、表里: 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 表——皮肤、肌腠、经络。 里——气血、脏腑、骨髓。 1、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表证---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里证---证候特征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里证可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为内伤疾病。一般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2、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主要审察寒热症状,内脏证候是否突出,舌象、脉象等变化。 二、寒热 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鉴别 三、虚实 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四、阴阳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阴阳是辨别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 阴证:里证、寒证、虚证。 阳证:表证、热证、实证。 细目二: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证候相兼、证候错杂、证候转化、证候真假四个方面 1.证候相兼:临床常见的八纲相兼证候有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其临床表现一般是有关纲领证候的相加。 2.证候错杂 指疾病某一阶段,不仅表现为病位的表里同时受病,而且呈现寒、热、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 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的错杂关系,可以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 3.证候转化 指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其病位、病性,或邪正盛衰的状态发生变化,由一种证候转化为对立的另一种证候。 证候的转化包括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 4.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 某些疾病在病情的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掩盖着病情的真象。 证候真假的内容主要包括寒热真假与虚实真假。 (1)寒热真假 当病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一些与其寒、热本质相反的“假象”症状或体征,即所谓真热假寒、真寒假热。 真寒假热 概念: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 机理: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又称阴盛格阳。 临床表现: 真热假寒 概念: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 机理:阳热内盛,格阴于外,又称阳盛格阴。 临床表现: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课程提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课程提要细目一、概述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它六纲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 细目二、表里 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 一、表证与里证的概念 1.表证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期阶段,正(卫)气抗邪于肌表浅层,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 2.里证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表——皮肤、肌腠、经络 里——气血、脏腑、骨髓 二、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1.表证--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2.里证--证候特征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里证可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为内伤疾病。一般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主要审察寒热症状,内脏证候是否突出,舌象、脉象等变化。 起病病位病程寒热舌象脉象表证急浅短同见变化不显著浮 里证慢深长单见或不见变化显著沉 细目三、寒热 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一、寒证与热证的概念 1.寒证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功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2.热证指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导致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

二、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1.寒证--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2.热证--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 寒证与热证鉴别 细目四、虚实 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一、虚证与实证的概念 1.虚证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候。 2.实证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 二、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1.一般久病、势缓者多为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2.一般新起、暴病者多为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由于感受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的差异,以及病邪侵袭、停积部位的不同,实证的证候表现各不相同,所以很难以哪几个症状作为实证的代表。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五、阴阳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阴阳是辨别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 一、阴证与阳证的概念 1.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均属阴证范畴。 2.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 第三节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下面讲第三节,八纲证候间的关系。前面是分开来的,把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以及阴证的范围、阳证的范围,作为一个纲领地把它分别地说了一下。实际上八纲之间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必须要联在一起,表是什么?是表寒、表热、表虚还是表实,必须要合在一起,八纲之间,它的病理本质应该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看八纲之间的关系,不是仅仅地了解一个表、里、寒、热、虚、实的概念、它的证候范围就了事了,应该进一步地了解,其中有这样几个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个是证候相兼。所谓证候相兼,有一个广义和狭义的不同。广义的证候相兼:凡是表、里、寒、热、虚、实,它们之间不管你怎么样地结合在一起,凡是联在一起的,都是证候相兼。一个病人的出现,每一个病人可以说都是证候相兼,因为它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表,表必须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可能有的病人,除了表以外,还表里同病,里面也有病,那里面也有寒、热、虚、实,所以各种证候,都是叫作证候相兼。现在讲的狭义的证候相兼是什么东西呢?是讲的寒热虚实在病的性质上,没有出现矛盾、没有相反,不是表是寒证、里面是热证,表是虚证、里面是实证,虚实寒热之间没有对立、没有出现相反的情况,这就是狭义的证候相兼,是指的这一种。这个狭义的,不讲广义的,就是这个狭义的证候相兼也有很多,很常见的如说表实寒证,太阳伤寒麻黄汤证、桂枝汤证,表实寒证、麻黄汤证,这就是一个常见的,表实热证、银翘散,这就是一个表实热证的表现,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阳虚证、里虚热证,阴虚火旺证等等,都是很常见的。它们之间,没有讲到有矛盾,就是里面虚外面是实,没有讲到这种特殊的矛盾。除了这一点以外,还应该有表虚寒证、表虚热证、表里虚寒证、表里虚热证等等,这些提法都可以出现,这不要去一个个去记,因为我们并不是要大家,你给我举出来有多少种相兼,而是来了一个病人,你知不知道这是一个相兼,是什么兼什么?

《中医诊断学》讲稿

《中医诊断学》讲稿 问现在症是询问病人就诊时所感受到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与病情有关的全身情况。 现在症状,是辨证的重要依据,是重要的病情资料。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十问歌》,内容言简意赅,可作问现在症的参考,但并不准确。在实际问诊中,还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灵活而重点地询问,不能千篇一律地机械套问。 一、问寒热 问寒热,是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1.寒:指病人自觉怕冷的感觉。临床上有恶风、恶寒和畏寒之分。 恶风,病人遇风觉冷,避之可缓者。多见于伤风。 恶寒,是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者。多见于实寒证 畏寒,是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能够缓解者。多见于虚寒证 2.热:指发热,包括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病人自觉全身或局部发热。 寒热产生的机理:病邪性质、阴阳盛衰。 问寒热可知病邪性质或阴阳的盛衰。《内经》“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张景岳:“阴阳不可见,寒热见之”。 (一)恶寒发热 【概念】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 【意义】见于外感表证。外邪袭表,影响卫阳"温分肉"的功能。 【产生原因】肌表失煦,则恶寒;正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则发热。 【分型】根据恶寒发热的轻重不同和有关兼证,分三种类型: 1.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外感寒邪所致。 2.发热重,恶寒轻——表热证,外感热邪所致。 3.发热轻,恶风自汗——伤风表证的特征,外感风邪所致。如果

病人只有恶风,无发热,则可能为外感风邪或肺卫气虚,为表不固。 注意的问题: 1.寒热并见从辨证的角度说,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涉及到邪正两方面:邪气的性质、感邪的轻重、阳气的盛衰、邪正的状态(体质)。 2.寒热并见是表证的重要依据,且必有恶寒。 3.某些里热证可以寒热并见,如疔疮、瘟疫等,常表现为寒战。 (二)但寒不热 【概念】病人只感寒冷而不发热的症状。 【意义】见于里寒证。 【产生原因】多因素体阳虚,不能温煦肌表;或寒邪直接侵袭,损伤机体阳气所致。 【分型】根据发病的缓急和有关兼症,分为两种类型: 1.久病畏寒,脉沉迟无力者,属里虚寒证。 2.新病恶寒,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剧烈,脉沉迟有力者,属里实寒证。因寒邪直接侵入体内,郁遏阳气,肌体失于温煦。 (三)但热不寒 【概念】病人只发热,而无怕冷之感的症状。 【意义】里热证 【分型】 1. 壮热 【概念】: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常兼有口渴、面赤、汗大出、脉洪大等症(四大症)。 【意义】里实热证,多见于外感温热病气分阶段(病在胸、膈、胃肠、胆等腑)。 2. 潮热 【概念】: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 【分型】: 日晡潮热——日晡(下午3-5时,申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又称阳明潮热,见于胃肠燥热内结(阳明腑实证)。

中医诊断学授课讲稿(精华)

绪 论 一、概说 1.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 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中医诊断学的学科重要性 (1)正确的诊断是正确的治疗的前提; (2)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 方剂学); (3)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过渡性桥梁课程。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诊法:亦称为四诊——中医收集病情资料的方法,是辨证、辨病的依据。 望诊——察看病体的外观(神、色、形、态、舌象)及分泌物、排出物等以发现异 常表现,了解病情。 闻诊——听病人的语言、呼吸等声音, 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 问诊——询问病人或陪诊者有关疾病的情况,诊疗经过等以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 切诊 脉诊——测知脉象的变化, 按诊——触按病人身体有关部位,了解异常体征 (三)辨证: 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 分析 归纳 病人的临床资料 判断 诊断 完整的证名 辨证的方法有: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基础,是分析疾病共性的方法。 病性辨证(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以脏腑辨证为基础, 脏腑辨证 是临床各科的辨证基础。 经络辨证——主要用于针灸学 六经辨证——主要用于中医伤寒病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辨别病情

三焦辨证 各种辨证方法的教学顺序与关系: 六经辨证 病因辨证经络辨证 气血津液阴阳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附:症、证、证候、证型、病的区别与联系 1.症:是病体对疾病客观反应的症状和体征。症状之间、体征之间可有或无联系,是病人 的“愁诉”。 2.证:是医生对致病因素作用于病体,病体所反应出的证候的概括,是对疾病当前阶段本质 (病位、病因、病性、病势)所作的结论,以“证名”表示。 3.证候: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病理联系的症状、体征。证候为证的外候。 4.证型:临床较为常见的、典型的、证名规范的、被中医学术界公认的证的名称。 5.病:具有特定的病变规律与临床表现的病种、包含特定的病因病机与代表性症状、证型、 证候及治疗规则。 (四)病案 又称病历、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病案是回顾性总结的重要资料、评估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1.司外揣内 体表器官四肢症状体征“有诸内者 人体以脏腑经络皮、肉、脉神色形态必形诸外” 为中心连属筋骨舌脉(朱丹溪) 2.见微知著 (1)通过微小的变化,测知整体病变。 (2)机体某些局部,含有整体的生、病理信息。 3.以常衡变 认识正常生理,发现异常病理,揭示疾病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