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火灾案例分析题目及答案

合集下载

煤矿事故案例试题库及答案

煤矿事故案例试题库及答案

煤矿事故案例试题库及答案一、采煤顶板事故2015年5月6日中班,某综采工作面割透机尾下行割煤至127#支架时,由于工作面127#支架至机尾煤壁片帮,采煤机内侧与煤壁堆煤高于采煤机机身。

约21时30分许,工作面采煤机正常割煤时,采煤机冷却水管堵塞停机处理;约22时20分许,工作面124#支架立柱管路爆,支架工陈某在123#与124#支架立柱中间处理管路,周某启动工作面三机信号,支架工陈某听到启动信号后,起身过程中,从煤机机身滚落一块约500×200×200mm矸石从125#支架窜出滚落在124#支架处砸到支架工陈某左胯部,初步诊断为陈某左盆骨骨折。

1、请简要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哪些?答:(1)工作面三机、采煤机启动信号发出后,支架工陈某没有进入架间躲避,违章操作;没有严格执行《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规定,安全意识淡薄、自主保安意识不强。

(2)采煤机组长周某,没有对采煤机范围内有无人员进行确认就发出启动三机、采煤机信号,安全职责履行不到位,互保、联保意识不强。

2、对此次事故应当吸取哪些教训?答:(1)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发出启动三机、采煤机信号时,任何人员不得在架前、下机头、下端头停留、作业、行走,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不得逾越、触犯措施规程规定,禁令指示要求,确保按章规范作业。

(2)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处理管路、检修设备进入架前或煤帮作业,必须停机闭锁三机、采煤机,在作业上方打设牢固、可靠、有效安全挡矸网,并安排专人在作业上方进行监护,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充分发挥安全主体责任作用。

(3)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安全防护网应与支架连接,电缆槽挂联网要紧密、衔接,不得脱扣、间距过大,确保安全防护网在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实质应用。

(4)综采工作面每班开工前必须由班工长、跟班副队长对工作面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网全面进行检查,安全设施设置到位,安全隐患整改落实后,当班方可组织生产。

(5)针对采煤机司机、支架工、链带看护工等重点岗位人员,严格按照作业内容、可能发生的危害、防控措施进行危险源辨识。

煤矿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引言煤矿火灾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一旦发生火灾,将会给煤矿生产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煤矿火灾事故具有瞬间发生、扩散迅速和破坏力强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煤矿火灾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火灾事故的原因和特点,也有助于总结经验,提高煤矿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二、煤矿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 事故概况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在01煤层工作面,当时工作面上共有80名矿工在进行开采作业。

事故发生时,矿工们正在进行掘进工作,突然发现了一处煤层自然裂隙,随后开始有煤层窜火现象。

由于当时矿工们正在进行作业,没有及时处置,导致火势越来越大,短短数分钟内工作面上充满了浓烟和高温。

2. 事故原因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失灵:事故发生时,矿工们正在使用掘进机进行开采作业,但是掘进机因为长期没有进行维修和保养,导致设备失灵,无法及时关闭,从而使火势得不到及时的控制。

(2)作业操作不当:事故发生时,矿工们在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也没有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对,导致火势失控。

(3)安全管理不到位:事故发生时,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响应,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势,导致煤矿火灾事故扩大,造成了严重后果。

3. 事故影响由于该煤矿火灾事故发生在工作面,导致80名矿工被困在火场中,目前已有20名矿工被煤矿救援人员成功营救出来,并送往附近医院救治,但是其余60名矿工仍然处于被困状态,目前尚无法确认其生死情况。

4. 救援措施煤矿火灾事故发生后,煤矿安全管理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煤矿救援人员进行营救,同时向当地政府请求援助,增援救援人员和装备。

同时,煤矿相关部门也在第一时间通知事故的相关家属,并派人安抚家属情绪,保持通讯畅通,做好家属的接待工作。

5. 总结经验通过此次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经验教训:(1)加强设备维护: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应该得到重视,要定期对煤矿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煤矿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及其参考答案

煤矿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及其参考答案

第1页共4页煤矿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试卷班级:姓名:单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事故的发展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和。

2、事故性质的确定,按事故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和。

3、确定事故的责任者,按责任者与事故的关系分为:、和。

4、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迫使其原有目的的行动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5、伤亡事故发生后,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和。

6、事故调查处理时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7、《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6条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

”8、根据事故责任的大小,对事故责任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处罚的形式有、和。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不属于老窑水特征的是。

A 积水范围不明;B 水量大;C 碱性强;D 水压高;2、粉尘危害人体的决定因素是。

A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B 粉尘的吸附性;C 粉尘的浓度;D 粉尘的荷电性;3、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的标志“d”表示是电气设备。

A 隔爆型B 增安型C 本质安全型D 充油型4、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对反风设施每年应检查次。

A 1B 2C 3D 45、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形式主要有游离状态和。

A 自由状态;B 吸附状态;C 电离状态;D 溶解状态;6、《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个煤(岩)层发现瓦斯,该矿井即为瓦斯矿井。

A 1B 2C 3D 47、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前通常不具有预兆。

A 地层微破坏;B 煤壁温度升高;C 煤层层理紊乱;D 散发煤油气味;8、带式输送机火灾属于。

A 内因火灾;B 化学火灾;C 外因火灾;D 电气火灾;9、不属于煤炭自燃预测主要指标气体的是。

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乙烯;D 乙炔;10、火区启封的条件主要以作为标志性气体来判断自然发火熄灭程度。

A 二氧化碳;B 硫化氢;C 一氧化碳;D 甲烷;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划分,煤矿井下因巷道顶板岩石破碎掉落砸伤工人事故,属于物体打击。

矿山重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矿山重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矿山重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背景矿山是一种采取矿石、矿砂等矿产资源的地下或地表开采方法,是地下煤矿开采和地面采石场开采的总称。

在矿山中,常常会发生火灾事故,由于矿山的环境特殊性和地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具有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以2009年中国东北某煤矿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为例,分析事故的原因、导致火灾事故的矿山环境和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以期为矿山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提供参考。

二、事故概况2009年3月12日凌晨2点左右,位于中国东北的某煤矿突发火灾事故。

当时,矿井内正在进行开采和生产作业,共有约200名工人在井下工作。

在火灾发生后,矿井的有限空间和狭窄通道导致了火灾的蔓延速度非常快,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有毒烟雾,使得所有工人都无法及时撤离现场。

最终,火灾事故导致了150人死亡、30人受伤的重大人员伤亡,同时也给矿山的生产设施和相关设备造成了严重的损坏。

三、事故原因分析1. 矿山环境问题煤矿是一种常见的矿山类型,它的地下工作环境通常非常狭窄、潮湿、灰尘大,同时还充满了可燃气体,例如甲烷等,这些都是火灾事故的潜在隐患。

由于地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矿井内的空间有限,通风条件差,烟雾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工人难以逃生。

此外,矿山地下井道和巷道交错复杂、通风不良、容易集聚有毒气体,导致了火灾发生后无法及时疏散的问题。

2. 矿山管理问题在火灾事故中,煤矿的管理问题也不能忽视。

据当地相关部门调查得知,该煤矿在事发前存在诸多违规行为,例如未按照规定安装和使用顶板支护、通风设备未经过合格检验、防爆设备未保持良好状态等。

这些种种违规行为直接导致了火灾的爆发和蔓延,严重危害了工人的生命安全。

同时,该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负有重要责任,然而据初步调查发现,该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未能履行工作职责,例如未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未进行员工安全培训等,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煤矿火灾事故案例分析题

煤矿火灾事故案例分析题

煤矿火灾事故案例分析题近年来,我国的煤矿事故屡见不鲜,其中不乏因火灾引起的事故。

煤矿火灾事故常常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它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控制措施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煤矿火灾事故案例为基础,分析此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相应的防控措施。

案例简述:XXX煤矿是一家小型的煤矿,有一天早上,由于一个矿工忘记关闭车间内的电炉,该电炉长期开着,使得环境温度升高,当晚值班工作人员检查时发现车间内有烟雾。

随后,火势越来越大,导致煤矿进口和出口被堵塞,打压了矿内的氧气,使得大部分矿工因缺氧窒息死亡。

事故原因:1. 安全意识淡漠:在该煤矿中,一些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对安全意识比较淡漠,对事故的发生没有足够的警惕性,这种态度导致人们对设备运行情况没有足够的了解,更容易让事故发生。

2. 管理不当:在这次事故中,煤矿的管理不当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XX煤矿对车间内设备的监督力度不够,值班人员的巡查频率也不够高,未能及时发现矿井的异常情况。

此外,该煤矿对检查、维护等相关工作也缺乏有效的规定和监督。

3. 不合理的设备安装:在该煤矿中,车间内电炉的安装不合理,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

由于电炉长时间开启,导致车间内环境温度升高,最终引发了火灾。

防范措施:1.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应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安全培训和考核,让每个员工做到始终关注安全,这有助于减少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

2. 加强管理:促进安全管理的加强,加强现场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安全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实施监管,提高对矿井设备运行质量的监察力度,并且强化巡查力度,及时发现矿井内可能存在的异常现象,从而减少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

3. 设备安装规范:在安装设备时,应该根据规范进行安装,并制定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设备运行正常,减少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煤矿火灾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预防和控制煤矿火灾事故过程中,关键是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和规范设备安装。

采煤面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采煤面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采煤面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 事故概述2018年12月,某煤矿发生一起采煤面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在矿下850米的4#工作面,当时正在进行采煤作业。

由于工作面通风不畅和煤层自燃情况严重,矿下瓦斯浓度较高。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据了解,当时工作面上的矿工们发现煤矿内烟雾开始蔓延,瓦斯浓度逐渐升高。

工作面的点火原因尚不清楚,但短时间内火势迅速蔓延,导致部分工人被困。

矿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疏散和救援。

最终,造成了数名工人死亡,一部分受伤,矿井内部设备和设施也遭到了严重损坏。

2. 事故原因分析(1)通风系统不完善首先,事故的发生与工作面的通风系统不完善有关。

通风系统是保障矿井内空气流通和瓦斯排放的重要设施,对于采煤面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然而,在该矿工作面上,通风系统存在着缺陷,导致煤矿内部瓦斯浓度逐渐升高,增加了火灾的风险。

(2)煤层自燃情况严重其次,煤层自燃情况严重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

矿井内部自燃煤层所释放出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不仅会降低矿工的工作效率,还会对矿井内的通风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增加火灾的风险。

(3)矿工安全意识不强此外,矿工安全意识不强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在采煤面工作的矿工,由于长期面临高瓦斯环境和煤尘粉尘污染,存在一定的安全工作疲劳现象,也缺乏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避险意识。

3. 事故救援分析发生火灾后,矿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疏散和救援工作。

虽然在救援过程中及时疏散了大部分矿工,但由于火势蔓延迅速,一部分矿工被困,导致了人员伤亡。

在事故救援中,矿方对矿工进行了紧急救援和医疗抢救,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火灾扑灭和事故原因查明。

同时,矿方还对井下设施和设备进行了修复和检查,确保了井下施工环境的安全。

4. 防范措施分析(1)加强通风系统管理为了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矿方需要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要定期检查通风系统的工作状况,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及时清理通风通道和煤矿内部的杂物,确保矿井内的煤气和煤尘能够及时排放。

煤矿掘进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掘进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掘进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2017年8月,某煤矿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导致7名矿工不幸遇难。

据初步调查,该火灾是由于掘进工作面内原煤自燃引发的。

而导致原煤自燃的原因是矿工在掘进过程中未能及时排除掘进面积内的火灾隐患,使得火灾燃烧得到了持续性。

据了解,在火灾发生的当天,工作面内没有安全通风,加上煤层自燃使得氧气大量消耗。

由于工作面的封闭性及氧气严重匮乏,矿工们无法逃生,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二、事故原因分析1.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在该煤矿中,矿工们对掘进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缺乏对火灾隐患的警惕性。

他们在掘进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已经发生的火灾进行控制。

2. 掘进作业技术欠缺对于火灾隐患的发现以及火灾应急处理的技术和方法,作业人员未能接受足够的培训和教育。

这使得掘进工作面内火灾的处理技术不够娴熟,也缺乏有效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3. 安全管理不到位煤矿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措施不够有效,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掘进工作面内的安全隐患,也未能落实好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三、影响分析1. 人员伤亡火灾事故导致了7名矿工的不幸遇难,给家人和亲友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给煤矿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2. 生产经济影响火灾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煤矿生产中断,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矿区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煤炭供应。

3. 公众舆论负面影响煤矿事故不仅会影响到煤矿企业自身,也会对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产生不良的影响。

这种负面舆论会进一步影响到煤炭产业和整体形象。

四、对策建议1. 加强人员安全意识教育针对煤矿作业人员,加强火灾隐患识别和应急处理的教育培训,引导矿工们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完善安全技术标准制定完善的煤矿掘进工作面管理和作业规程,明确火灾隐患的发现及应急处理的流程和技术要求。

3. 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加强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力度,保证煤矿的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措施落实到位。

矿山火灾事故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矿山火灾事故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矿山火灾事故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近年来,矿山火灾事故频发,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此,各级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管理,但仍然难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矿山火灾事故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一、案例分析2019年2月2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宝泉煤矿发生火灾事故,造成21人死亡,29人受伤。

该矿为人工开采煤层,煤层深度达800米。

事故发生时,矿井内有55人,其中5人在火灾中逃离,29人被救出,21人被困井下失去生命。

经调查发现,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煤矿管理不当。

一方面,宝泉煤矿没有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管理人员表现出了漠视和麻痹大意的态度;另一方面,矿井内没有安装足够的救援装备和疏散通道,也没有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二、案例分析及答案1. 煤矿管理不当是导致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煤矿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安全生产意识,对安全生产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对于宝泉煤矿来说,矿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煤矿持有完整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但仍然管理不到位,这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他们没有做到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没有落实安全措施,没有将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缺乏有效的防范意识和预防措施,不仅会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也会影响煤矿的稳定发展。

2. 必须加强对煤矿的监管力度。

为了避免煤矿火灾事故再次发生,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政府应该加强对煤矿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高效和严格的安全生产措施,防范矿山火灾事故的发生。

同时,应该提高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对规范安全生产的煤矿的奖励和支持,对不规范的煤矿进行处罚和监管。

3. 加强应急救援力量与技术的建设。

在矿山火灾事故发生时,救援力量和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煤矿必须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和技术的建设,使得煤矿救援工作具备更强的承受力,增强救援工作的有效性和速度。

建立煤矿应急救援体系,同时增加应急救援的设备和设施,确保及时救援。

4. 持之以恒地贯彻安全生产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火灾案例分析题目及答案
煤矿火灾是煤矿事故中最常见的一种,不仅会给工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还会对煤炭生产和矿井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下文分析了几个典型煤矿火灾案例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供相关从业人员作为参考。

案例一:长春矿隧道火灾
2009年12月,吉林省珲春市长春矿一隧道内发生火灾,
造成35人死亡。

经调查发现,火灾起因是施工人员在隧道内
使用明火作业,火花引发久未清理的煤尘燃烧,最终引发火灾。

该矿的应对措施不足也是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

矿方未对煤尘进行定期清理,并且在矿井内开展作业时使用明火作业方式,这些使得煤矿隧道内的火灾快速扩散,造成了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煤矿要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煤尘清理措施,禁止在矿井内进行明火作业,提高矿井内的火灾监管和管理效果等,能有效地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案例二:鹤壁市矿井火灾
2016年5月,河南省鹤壁市一煤矿井发生火灾,造成16
人死亡,三人受伤。

该次火灾采取的是干式机采掘方式,由于
挖掘工作过程中没有进行防火、控尘等安全管理措施,导致生产区域内的尘土积聚,产生高温和高压,诱爆了大量煤气,从而发生了安全事故。

针对该次事故,煤矿方面就应检查和加强生产管理、改善矿井设施以及提升消防技能等方面加强培训,做好预防火灾的应急预案,完善煤矿设施的消防设备,提升矿井作业环境的干燥度和空气清洁度,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案例三:山西省平定县煤矿火灾
2019年11月27日,山西省平定县机关煤矿井下爆炸,事故造成15人遇难、9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因为煤层含气量高和通风不到位,瓦斯浓度逐渐积累到爆炸极限,最终引发爆炸。

针对该次事故,煤矿方面需要加强培训和制定详细的安全规章制度,并保证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放弃“重经济轻安全”的思维,切实加强煤矿安全标准的管控,还要完善设备机械的质量和整体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各种类型的煤矿火灾都无可避免地给煤炭生产和职工的安全健康带来重大影响,应该从事故原因出发,不断加强防范措施的完善,而不只是事后修补和弭补。

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才能保证煤炭生产企业的持续可持续发展和职工们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