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剪工艺技术要求有

合集下载

裁剪的技术工艺要求

裁剪的技术工艺要求

裁剪技术工艺要求准则在服装生产中,裁剪是基础性的工作。

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好坏。

如果裁剪质量不高,不能使衣片准确的按样板成形,就会给生产车间缝制造成很大困难,甚至使产品达不到客户要求,因此事关重大。

为了降低消耗成本,特此对裁剪制定以下要求:1.对面、里料排版,必须按技术要求规定和避色排料。

2.辅料时,必须使用每层面料及里料都十分平整,布面不能有褶皱、波纹、歪曲等现象。

厚度不得过厚,一般裁刀的长度为13cm(5英寸)至33cm(13英寸),本规定为8cm厚度为宜。

3.布边对齐不得过紧或过松,以防面料会产生伸长、变形,特别是缩水率大的面料。

4.方向要一致,对正条格,长度要准确。

5.识别布面颜色,领料时带好色卡。

在辅料中,随时核对面料正反面。

6.裁剪精确度要高,裁出的衣片与样板之间,各层衣片之间要一致。

7.严格按照裁剪图上的轮廓线进行裁剪。

8.应先裁较小的衣片,后裁较多的衣片。

否则,造成衣片不准确。

9.裁剪到拐弯处,应从两个方向分别进刀而不应直接拐角。

确保拐角精确度。

10.左手压扶面料,用力要柔,不要用力过死,更不要向四周用力,以免面料各层之间产生滑动,造成衣片之间误差。

11.要保持裁刀始终锋利、整洁,否则裁片边缘会起毛,影响精确度。

12.打剪刀口须在衣片边缘上剪出缺口,不可过大或过小,为0.3cm。

13.订袋位、纽扣位,一般不宜使用电钻打孔,由于钻头高速旋转,温度高、作用剧烈容易把布面烫焦、粘连会产生抽丝现象。

羽绒服面料高密度布料,规定使用纸板定位方法。

特殊情况按技术部要求。

14.对面料、里料、棉发现有色差或颜色不对、克数不对应及时汇报。

不得裁好后汇报。

本规定匹与匹之间,为(4级)以上。

15.确保裁片上下层一致,尺寸、型号正确,刀口准确、光滑圆顺。

16.打号码时,必须对齐每层料进行编号,要正确。

选用固定位置,以防生产中产生色差,或看不见编号。

17.编号时,按第一床开头为序号,中间是尺寸、尾后为编号。

裁剪作业指导书

裁剪作业指导书

裁剪作业指导书(一)拉布要求:1.摊料前,先把工具、桌板揩清,以免污染产品。

2.把本批面料与原料样卡核对。

原料花型、颜色、正反面、阴阳条、倒顺花等。

3.按照排样图尺寸、规格、门幅、拖料长度与原料进行核对,如不一致,要与原料仓库及时联系。

遇到色织条格的原料。

必须条子拉齐,格子线斜校正不得超过百分之三,两头和中间布面不平整,必须烫平。

4.按排样图拉布,在摊料前必须做到:清、准、齐(清:对原料正反面、阴阳条、倒顺花必须认清;拖料长短、层次、门幅狭阔,必须准确;齐:两头及布边必须整齐,两头刀口处,不准戴帽子及宝塔形,应下阔上狭)。

按计划数每台摊布后,必须有专人复核。

5.对摊料后的余料。

要按台编号,以便添料和调片用,并及时退回仓库。

(如调片再向仓库领料)6. 裁剪时的摊料厚度一般在15-20CM为宜,厚度最高不应超过20CM。

(二)电脑排版1.首先要根据生产通知单和所生产产品的大货样衣(裤)进行对照,弄清所生产大货的款号、尺码和所要注意的要求,再测量面料的门幅,如发现有不同的门幅,必须执行宽幅宽用,窄幅窄用的原则。

2.根据生产工艺和样板、样衣进行核对,看大片和零料是否齐全,丝缕是否正确,号型是否正确,如有疑问及时向技术科反馈。

3.排版时必须先熟悉大货面料的特性,如有无顺倒毛向,面料的正反,边道是否有色差,这些都是影响排料的重要因素。

4.排完后及时向裁剪车间通报排版的各种信息,如拉布长度、门幅的宽窄等注意事项,以便安排生产。

(三)划样要求:1.未划之前,先要根据生产通知单和排样图要求。

弄清品名、款号、规格和摊料长短、门幅狭阔进行校对,如发现摊料长短、阔狭和排样不符处应向组长提出。

2.要根据技术部门加工艺单和样板,做到三核对。

A.排样图尺寸规格、批号、型号要与样板核对。

B.样板尺寸规格要与工艺单毛规格核对。

C.排样图衣片碎料要与工艺式样核对(是非缺样板).3.划样时必须对原料正反面、阴阳条格、倒顺花认正确,以免划错形成二顺(如门里巾、袖子前后身、开叉袋等,如遇两边色差,排样图两边排样要按两边划样)。

牛仔类工艺技术标准

牛仔类工艺技术标准

牛仔类工艺技术标准牛仔类工艺技术标准一、织布技术标准1. 布料选材:牛仔布料需选用优质纯棉面料,具有耐磨、耐拉伸和透气性良好的特点。

2. 织布线密度:布料线密度需达到每平方英寸12-16根,以保证布料的结实度和持久度。

二、裁剪技术标准1. 尺寸准确:按照设计要求,严格依照标准尺码进行裁剪,确保尺寸准确,符合穿着舒适度。

2. 对称性:裁剪时需保证左右两侧的布料对称平衡,确保制成的牛仔服装外观整齐。

三、缝纫技术标准1. 缝纫线选用:使用高强度、耐久性好的牛仔线进行缝纫,以保证牛仔服装的结实性。

2. 缝纫技术:a) 线迹平直:缝纫时线迹需平直、整齐,避免走锁、扎钮等现象。

b) 适当加固:对于牛仔服装中易磨损部位(如膝盖、臀部等),需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如添加双线或单线多针,以增加耐久性。

c) 工艺细密:对口袋、裤腿、领口等细节部位,需细心制作,以提高整体外观质量。

四、洗水技术标准1. 洗水方式: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洗水方式,如水洗、石洗、砂洗等,确保牛仔服装的独特质感。

2. 染色牢度:洗水后的牛仔服装需经过严格的染色牢度测试,确保在日常使用和洗涤过程中不出现脱色现象。

五、加工技术标准1. 磨破处理:对于需要磨破效果的部位,如膝盖、臀部等,需要进行专业的磨破处理,以营造出原汁原味的牛仔风格。

2. 破洞处理:对于需要破洞效果的部位,如膝盖、裤腿等,需要进行精细的手工处理,确保破洞的大小合适,不影响整体结构和美观。

六、质量检验标准1. 外观质量:对于成品牛仔服装进行外观检验,如线头、扣眼、拉链等部位是否牢固,面料是否有褶皱、皱纹等缺陷。

2. 尺寸准确性:对成品牛仔服装进行尺寸检验,确保尺码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七、包装标准1. 包装材料:使用透气性好、环保的包装材料,如纸袋、无纺布袋等,保证牛仔服装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2. 包装方式:将成品牛仔服装整齐地叠放好,避免皱褶或损坏,同时搭配相关物品,如牌子、保修卡等,以便顾客的使用和维护。

裁剪工艺作业指导书

裁剪工艺作业指导书

篇一:裁剪作业指导书裁剪作业指导书一、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针织服装系列.二、开裁条件:1. 计划科开具《生产通知单》给裁剪车间主任.2. 裁剪车间主任凭《生产通知单》向技术部领取:《工艺制作单》、样衣、样板、排料图、面料色卡、面料检验报告.其中少一样条件,裁剪都不可以开裁。

3. 裁剪车间主任对所有技术资料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开始安排裁剪工作。

4.裁剪车间主任在不具备开裁条件的情况下私自裁剪,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有裁剪车间主任承担,如不具备开裁条件,裁剪车间主任可以拒绝裁剪,特殊情况需由生产部经理签批才可裁剪。

三、裁剪领料:1. 提前2 小时向仓库开具领料单以让仓库备料;2. 由裁剪车间主任分配定单,各裁剪小组开具领料单,经裁剪车间主任审签后,由裁剪工凭工艺单、领料单和生产通知单向仓库领取面料,并核对品名、颜色、门幅、长度、经纬斜等各项数据;3. 领出面料要轻拿轻放,并堆放于干净处,防止面料损坏或者污染;四、排料要求:1. 排料前要对所领出的所有面料门幅进行度量,作为确定排料门幅的依据,如门幅不一致,要分批排料裁剪,防止浪费。

2. 排料唛架图由技术部提供,裁剪工要子细检查裁片数量、配比、纹路、色差避免是否正确,正确后才可开始拉布。

如因排料错误而造成损失,相关责任人应承担全部经济损失。

4.条格和花型面料应注意各部位之间的对格、对条、对花纹。

5.如果面料有条格、花型、倒顺毛等必须配套分色.五、拉布工作要求:1. 拉布前要将布料松开半天或者1 天(视布种),以缓解在布厂卷布时引起的拉伸变形,以确保裁片尺寸和造型。

2. 根据排料图的数量进行分床分码和拉布,其中一边要整齐顺直,每匹布结束时做好层数记录。

拉布手势要自然,张力要均匀,拉布方向及层数要正确(拉布结束后要2 人一齐数拉布层数并核对)。

3. 拉布时要查看布面是否有织疵、斑渍、色差等不良情况,有严重影响产品品质的地方,必须做合理裁断处理.经纬斜偏差大的面料应经过拨拉,整纬后再拉布。

裁剪操作规程

裁剪操作规程

裁剪操作规程一、背景介绍裁剪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加工工艺,用于将布料按照设计要求剪裁成所需形状和尺寸,是制作服装、家居用品等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裁剪的准确性和效率,制定裁剪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指导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操作准备1. 确认裁剪布料的种类、规格和数量。

2. 准备好裁剪工具,如裁剪刀、裁剪剪、裁剪规等。

3. 确保操作区域整洁,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三、操作步骤1. 根据设计要求,将布料摊开平整,确保没有褶皱和皱纹。

2. 使用裁剪规测量并标记出所需的裁剪尺寸和形状,可以使用裁剪剪或者铅笔进行标记。

3. 使用裁剪刀按照标记的线条进行切割,注意刀口要与布料保持垂直,切割要准确,避免过度或不足。

4. 在切割过程中,要保持手的稳定和剪刀的平衡,避免因手抖动导致切割错误。

5. 切割完成后,检查裁剪的边缘是否整齐,如有不齐或毛边,可使用裁剪剪修整。

6. 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规格和尺寸进行分类和整理,方便后续的缝纫和加工。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并戴上适当的防护手套,避免切割时对手部造成伤害。

2.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导致切割错误。

3. 切割刀具应保持锋利,定期检查并更换刀片,避免因刀片钝化而影响切割质量。

4. 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操作区域,将切割下来的废料和杂物进行清理,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布料在裁剪过程中出现移动或滑动:可以使用裁剪剪夹住布料边缘,避免移动。

2. 布料裁剪尺寸不准确:可以使用裁剪规进行重新测量和标记,然后重新进行切割。

3. 切割刀片过快损坏:可以适当减慢切割速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刀片损坏。

4. 切割刀片不锋利:可以使用磨刀工具对刀片进行磨削,恢复其锋利度。

六、操作总结裁剪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裁剪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操作人员应熟悉并遵守操作规程,掌握裁剪技巧,提高操作技能。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裁剪工具,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裁剪过程的顺利进行。

裁床裁剪工艺要求

裁床裁剪工艺要求

裁床裁剪工艺要求1. 排料应遵循“正确、完整、合理、节约”的基本原则。

2. 排料时注意面料的丝绺顺直以及衣片的丝绺方向,对于起绒面料如丝绒、天鹅绒、灯芯绒等不可倒顺排料,否则会影响衣服颜色的深浅。

3. 拖料时确定正确面料、点清数量并注意避开色差、边差及大面积色疵布料,不可漏片。

4. 拖料裁剪前要检查所裁布料张力情况,有弹性布料必须松布后才能开裁。

5. 对于条格面料,拖料时要注意各层中条格对准并定位,以保证衣服上条格的连贯和对称。

6. 裁剪要求下刀准确,线条顺直流畅,不可漏刀。

7. 根据面料类型确定适当的层高,铺型不得过厚,面料上下层不偏刀。

8. 根据纸样对位记号剪切适当的刀口,刀口过深或过浅,可能影响裁片的质量。

9. 采用锥孔标记时应注意不要影响成衣外观,裁剪后要进行清点数量及必要的验片工作。

并根据衣服尺寸规格分堆捆扎,附上标签注明款号、部位、规格等。

裁床车间岗位职责(1)严格按照生产任务单领料,数量、包号必须准确,如有色差而没有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造成经济损失的,经厂部与生产部门研究,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2)各类产品拉布曾数标准为:毛呢类50层,涤棉类200层,刍绸类150层,麻布、沙卡、线卡、灯心绒、毛纺类100层。

超过规定层数,发现质量问题扣资金本月无奖金时扣工资。

(3)铺料拉布时,不边对齐的公差不能超过1厘米,不能有死析,松紧要适当,规格号码要清楚接头布色要接近,如发现以上现象造成车间停工或返工时,扣裁剪全部奖金。

(4)电剪工要按操作规程和公差要求进行操作,剪后要与原板核对,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合格后方可打号。

如上下片超出公差影响规格和生产时扣除电剪工和组长全月奖金。

(5)打号要按布条进行工作,注意识别正反面,要求号码清楚、不跳号、数字准确。

如有经上情况发生,影响正常生产时,扣除打号工、全月奖金,没有奖金扣工资,造成质量事故的照价赔偿。

(6)厂部对裁床车间每日质检察厅次,平均分低于90分时,扣除全月资金。

裁剪工艺技术要求

裁剪工艺技术要求

裁剪工艺技术要求裁剪工艺技术要求裁剪工艺是制造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裁剪工艺技术要求如下:1. 选材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裁剪,要求材料品质良好,符合产品的使用要求。

对于纺织品等柔性材料,要求纱线要细密,无明显杂质和破损。

对于硬质材料如塑料、金属等,要求表面光滑,无划痕和变形。

2. 尺寸精度要求裁剪后的产品尺寸要与图纸或样品要求一致,精度要达到产品的使用要求。

对于柔性材料,如衣物、窗帘等,要求尺寸精度在1厘米之内;对于硬质材料,如金属板材、塑料片等,要求尺寸精度在0.1毫米之内。

3. 外观质量要求裁剪后的产品要求外观整齐、无破损、无变形、无褶皱。

对于纺织品等柔性材料,要求线头要整齐,无松散、脱线现象;对于硬质材料,要求边缘光滑、无毛刺、无裂纹。

4. 切割方式要求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选择适合的切割方式。

对于纺织品等柔性材料,常用的切割方式有剪刀裁剪、电热切割、激光切割等;对于硬质材料,常用的切割方式有激光切割、数控切割、剪切等。

5. 切割速度和压力要求切割速度和压力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切割方式进行合理调整。

过快的切割速度会导致切割过程中材料烧伤或切割线不整齐;过大的切割压力会导致材料破损或变形。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平衡切割速度和切割压力。

6. 设备要求保证切割设备的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工艺要求。

设备要具备稳定的切割能力和精确的控制系统。

对于柔性材料的裁剪,常用的设备有裁剪机、电热切割机、激光切割机等;对于硬质材料的裁剪,常用的设备有数控切割机、激光切割机等。

7. 检验要求对于裁剪后的产品,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检验内容包括尺寸精度、外观质量、开裂情况等。

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记录和追溯系统,追溯每一个裁剪产品的生产信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裁剪工艺技术要求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服装裁剪工序的工艺要求

服装裁剪工序的工艺要求

服装裁剪工序的工艺要求服装裁剪工序的工艺要求服装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那么服装裁剪的工艺要求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1)看正确样品对应样板检查片数,看是否丢片、顺片、丝绺等错误出现。

及时向打版技术人员改正。

在按照大货数量进行搭配,排大货。

排完后,根据大货总数算单耗。

再加损耗报跟单员确认。

排样品时也要根据来的客供面料排出各种面料单耗,并上报。

(2)每一批大货面料到后要根据面料情况做百家衣(分匹抽)缩率(50*50方格)。

缩率包括自然缩、洗水缩两种。

自然缩,自然缩是指面料在大货生产中经过熨烫后或者面料放松后的自然收缩;测试面料正确的缩水率方法要跟大货成衣的.洗水类型相同,如果成衣不洗水,面料只要用蒸汔熨斗打气后测量就行。

洗水缩,洗水缩是指成衣洗水后的收缩面料的质量一般包括,布封、颜色、手感(质地);色差、边差、段差、门幅不符、缩水率偏大可以要求退布。

(3)对于不同批染色或砂洗的面料要分批裁剪,防止同件服装上出现色差现象。

对于一匹面料中存在色差现象的要进行色差、定位排料。

排料时注意面料的丝绺顺直以及衣片的丝缕方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对于起绒面料(例如丝绒、天鹅绒、灯芯绒等)不可倒顺排料,按照客户要求单向,还是一件一方向,否则会出现跄毛、逆光等。

否则会影响服装颜色的深浅。

(4)拖料时确认面料反正。

拖布平整、松紧适度,样板数量要核对,注意避开疵点, 量幅宽,分缸,分匹拖布。

对于条格纹的面料,拖料时要注意各层中条格对准并定位,以保证服装上条格的连贯和对称。

特别注意针织、摇粒绒,褶皱布等伸缩性较强的面料要提前放布,自然回缩24小时在裁剪,以免裁剪后,裁片过小。

(5)裁剪要求下刀准确,线条顺直流畅。

铺型不得过厚,面料上下层不偏刀。

同规格裁片与样板误差不能超过0.2cm, 牙剪深度不超过0.6cm,不要出现同码不同片的情况。

(6)根据样板对位写号,卡号距边0.6cm(包括号在内)字号清晰,改号要清楚,每一片都要写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裁剪工艺技术要求有
裁剪工艺技术要求
裁剪是服装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形效果和质量。

为了确保裁剪工艺的高效和准确性,以下是裁剪工艺技术的要求。

1. 剪刀选择:裁剪过程中使用的剪刀应具备优良的切割性能和耐用性。

剪刀刀口应保持锋利,不得有毛刺,以免造成布料损坏或裁剪不准确。

2. 材料准备:在进行裁剪之前,需要提前检查并修整各种原料。

布料应完全展开,无皱褶和折痕。

另外,由于不同材质的布料质感和弹性不同,对于不同的材质需采取相应的裁剪方法。

3. 图案摆放:在裁剪时,要根据布料的图案和花纹进行合理摆放,保证图案在裁剪件上具有一致连续的效果。

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同时确保裁剪件的完整和对称。

4. 尺寸标注:对于裁剪件上的尺寸,应使用清晰可辨的标记进行标注。

尺寸标注应准确无误,尺寸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便于裁剪员进行准确剪裁。

5. 裁剪针数和差布宽度:裁剪时需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确定针数和差布宽度。

针数指的是沿着边缘线进行的裁剪刺孔数量,差布宽度指的是裁剪件与缝纫添加宽度之间的差值,这些参数的准确掌握能够保证裁剪件的后期缝制效果。

6. 裁剪精度:裁剪精度是衡量裁剪工艺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裁剪应保持准确、直线和平整,切口应光滑,切口之间的衔接点应平齐。

在裁剪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产生断裂、皱褶等质量问题。

7. 速度和效率:裁剪过程的速度和效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裁剪师傅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切割速度和手势,以确保高效的裁剪同时保证精确度和质量。

总结起来,裁剪工艺技术要求的关键在于准确性、精度和效率。

只有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裁剪工艺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促进整个服装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对于从事裁剪工艺的人员来说,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