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济南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济南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作者:张华松

来源:《走向世界》2022年第20期

济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文化济南”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性资产,我们只有通过深入挖掘和大力彰显济南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并加以时尚性的表达,才能创造出新时代济南的魅力四射的城市形象,培育出新的城市文化品牌,从而大幅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济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泰山号称东岳,为五岳独尊;黄河,在古代与济水、淮河、长江并称“四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今济南经过,始于1855年。那一年,黄河从今属河南兰考县的铜瓦厢决口,夺占了济水河道。在此之前,流经济南腹地的是济水。

人类文化起源于山岳而繁盛于大河,这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现象。对于早期人类来说,大山与大河之间的山前坡地和冲积平原,是最适宜的“天然居住地带”。因此,古代中国,所谓“五岳四渎”,不仅是从山河的物质体量上说的,也是从山河的文化含量上说的,凡是号为“岳”,号为“渎”的山川,都是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赖以生长和发展的山川,都是历史文化的圣山和圣川。

“泰山雄地理,巨壑渺云庄”(唐代文豪李邕诗)。岩岩泰山、汤汤济水(黄河),既是济南最显著的地理坐标,又是济南最显著的文化坐标。济南“泉水甲天下”,是举世闻名的泉城,泉水并非济南唯一的天然禀赋,泉水也仅能决定济南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的一个方面,即“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济南潇洒似江南”;而泰山、济水(黄河)却使城垣不大的济南古城呈现出极其宏阔壮大的气象和格局。北齐齐州刺史魏收登舜山(千佛山),徘徊顾眺,感慨言道:“吾所经多矣,至于山川沃壤,衿带形胜,天下名州,不能过此。”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眼中,济南“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在边塞诗人高适的眼中,济南“云从四岳出,水向百城流”。

济南因岳渎而拥有得天独厚文化空间和文化禀赋,这是其他一般城市所不具备的。济南打造文化软实力,必须充分借重于岳渎形胜,大力弘扬泰山文化和黄河文化,凸显泰山、黄河作为济南地理和文化的坐标意义,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形成与泰山、黄河相匹配的恢弘壯阔的城市气象和文化意象。

凸显泰山之于济南的地理坐标和文化坐标意义,必须大力弘扬济南泰山文化,在济泰同城化背景下,积极与泰安市协同打造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和泰山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开放岱北朝山古道,规划建设岱北封禅文化旅游观光专线;创建泰山石敢当主题公园和泰山挑山工

文化展馆;重建济南老城内外的拥有千年历史的东岳庙、碧霞祠;城市公共空间、建筑、道路,尽量体现泰山和泰山文化元素,甚至可以考虑将南部山区管委会改称“岱北山区管委会”;以泰山文化重塑济南城市宽厚、仁德、沉毅、壮伟的文化品格和文化形象。

凸显黄河之于济南的地理坐标和文化坐标意义,必须大力弘扬济南黄河文化(包括济南黄河前身的古济水文化、古漯水文化),高标准建设百里黄河景观风貌带,将“鹊华海门”和“祭禹大典”打造成济南黄河文化的两大标志和品牌。

鹊、华二山,位于济南古城北郊,隔河对峙,宛如门阙,古人谓之“海门”,万里黄河九曲十八弯,最终是出“鹊华海门”而直奔入海。鹊华海门,是济南黄河的经典景观,予以精心塑造和重点推介,则是完全有望打造成国家黄河地理标志,打造成黄河文化对外传播的标志性符号、黄河文化走向世界的象征。

《孟子》:“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流经济南腹地的古济水、漯水以及商河县马颊河等“九河”,都曾得到大禹的重点治理,故此济南地区保留有众多的诸如禹登山、禹登台、禹息故城、禹王堤等“禹迹”和传说以及祭禹文化。最近一次祭禹发生在1936年10月31日,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副委员长以及山东河务局局长等,于“泺口河干”“恭祭禹王及历代治河名贤”。济南应当大力弘扬大禹文化,恢复举行大禹祭典,彰显济南作为中国黄河文化龙头城市的地位。

济南是中华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考古文化可以上溯到近万年前的历城张马屯文化,此后又有后李文化(距今9000-7500年)、北辛文化(距今7300-6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6100-4600)、龙山文化(距今4600-3900年),编年序列清晰,发展谱系一脉相承,且独具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类型。济南的这些考古文化都有举世瞩目的发现,如长清月庄后李文化遗址发现的26粒炭化稻,是目前中国北方所见最早的稻米遗存之一;章丘焦家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夯土城墙以及大宗陶器、玉器,表明5000年前,文明曙光已经初现。至于城子崖,既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也是中国文化本土说的伟大自证地。

考古学的龙山时代,相当于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若以济南为本位予以考量,正相当于虞代。虞代是早于夏朝而真实存在的一个朝代,而济南一带则是有虞氏政权的“龙兴”之地。大舜是有虞氏最伟大的王,他早年所耕稼的历山、所疏浚的井泉,都在济南,济南古城——历下,也是依托着源于舜井泉群的历水和源于趵突泉泉群的娥英水(以舜妻娥皇女英命名)而建立起来的,因此济南古城自古就有“舜城”的雅号。济南祭祀圣王大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五六百年前的北魏时期。清代,每年仲春和中秋,山东巡抚都要在舜井舜祠的重华殿举行祭舜大典,乾隆皇帝也曾亲临舜井舜祠谒拜,行礼如仪,并留下诗篇传世。

龙山文化与大舜文化,二元一体,共同构成了济南历史文化的源头和根柢,是济南在四五千年前作为整个东亚文化和文明高地的体现。我们理应大力开发和利用得天独厚的龙山文化资

源和大舜文化资源,将济南打造成为中华远古文明巡礼之城和享誉天下的中国“舜城”,使济南在文化软实力的激烈竞争中,占据高点,高开高走。

中共中央、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开展面向海内外的寻根祭祖和中华文明探源活动,打造黄河流域中华人文始祖发源地文化品牌”。圣王大舜正是万世景仰的中华人文始祖之一。因此,我们再次郑重建议将千佛山北广场正式命名为“大舜广场”,广场上创建大舜纪念堂,恢复举办济南历史上固有的祭舜大典,并以“祭祀舜帝,弘扬舜德,建设文化济南,打造东亚文明高地”为祭典主题。可以设想,作为齐鲁之邦的首府,济南于古城南郊的历山北麓公祭大舜,于北郊黄河北岸公祭大禹,山河岳渎之间,两大文化盛典南北呼应,其于提振济南在中华文明枢轴上的地位,提振济南在黄河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龙头地位,打造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意义和价值可谓无可限量。

在先秦各地域文化中,齐鲁文化是最富有创造力、成就最高的地域文化。如果说,春秋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在汶泗流域的鲁国,那里诞生了孔子及儒家学派、墨子及墨家学派,那么到了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就转移到了泰山以北济淄流域的齐国,诸子百家争鸣就发生在齐国的稷下学宫。秦汉以后,齐鲁文化逐渐融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干。山东也因齐鲁文化而成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重地和高地。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济南介乎齐鲁之间,作为齐鲁之邦的首府,济南文化沐浴齐风鲁雨而发展壮大,在哲学、思想、学术、史学、文学、文献学等各领域都曾作出卓绝的贡献。以儒学和经学为例,秦汉之际,济南人伏生藏《书》传《书》献《书》,挽斯文于不坠,开创两汉经学之先河。济南伏生作为济南人文的重要符号,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推动济南文教和学术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诚如古人所言:“济南并东海为郡,有崇山巨浸,其人敦厚阔达而多大节。自伏生以经术开教,俗尚文儒,盖自古称之矣。” 历史上的济南,儒学昌盛,经师辈出,所以齐州知州曾巩以“文学之国”赞誉济南。所谓“文学之国”,即是“儒学之国”。以史学为例,二十四部正史中,有九部是济南人主持编纂或参与编纂完成的(唐代济南人房玄龄以宰相监修《周书》《北齐书》《隋书》《晋书》《梁书》《陈书》,元代济南人张起岩任总裁官,主持编纂《辽史》《宋史》《金史》);方志编纂方面,于慎行《兖州府志》、周永年《历城县志》,都是古代方志的翘楚。现代的山东大学,以文史哲见长,蜚声海内外。以文献学为例,从张尔岐潜心古籍整理,到马国翰辑佚群书;从周永年首倡“儒藏”说、开办中国历史上首家公共图书馆,到王献唐倾力经营山东省图书馆“奎虚书藏”;从布政司街和后宰门街的鳞次栉比的刻书铺,到丁宝桢开设的山东官书局,济南堪称是著名的“书城”。

总之,历史上的济南,以其“斯文在兹”的学术担当和“江山再造”的文化使命,在思想和学术等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为自己赢得了无限的荣光。曾巩出任齐州知州,有诗云:“依然自昔兴王地,长在南阳佳气中。”苏辙出任齐州掌书记,有诗云:“吾本生西南,为学慕齐鲁。从事东诸侯,结绶济南府。”赵孟頫出任济南路同知,有诗云:“道逢黄发惊相问,只恐斯人是伏生。”施闰章出任山东学政,有诗云:“文学性成邹鲁在,谈经吾恐愧施雠”。在这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