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教学心得体会15篇
支教心得体会 支教心得体会15篇

支教心得体会支教心得体会15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15篇支教心得体会,希望在支教心得体会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支教心得体会篇一今年暑假,我跟随xx师范学院赴xx县xx镇《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实践小分队参加了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
主要任务是到xx县xx镇中心小学义务支教。
虽然只是短暂的十天,但让我学到了很多,又发现自己还缺少很多。
这十天的支教,我较大的感触就是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这十天的教学工作、调查、交流和生活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对一些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对自己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我真的非常感谢这次三下乡,给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锻炼自己的平台。
这十天的时光将会给我留下永恒的回忆,这次实践也会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
支教结束之后,思考了很多,想了很多,也让我体悟到了许多。
下面我就将我的一些体悟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把握机会加强锻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切实加强和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三下乡的机会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要在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在艰苦的环境中适应和改善环境,这才是对个人能力的较好锻炼,在三下乡给我们提供的平台上,我们要充分施展才干,积淀工作、生活素质和经验,我们只有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才能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在实践中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增强工作实践能力。
二、努力学习提高从教能力在这十天的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弥补。
普通话不太标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现代教学方法没有掌握且不能灵活应用等等。
为此我今后要加强这些知识的学习和锻炼,刻苦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将来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以较佳的姿态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去。
大学生支教实习心得体会15篇

大学生支教实习心得体会15篇大学生支教实习心得体会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暑期社会实践,就给我们创造了一次体验不同于大学生活之下的社会生活的机会。
我们有过期待,有过憧憬,有过焦虑和担忧。
但当我们踏上实践目的地——平通,这方宁静祥和的净土时,内心的种种,早已随着掠过的清风飘然而去。
在这里,有朴实的乡民,纯真的孩童,古朴的羌家院落,巍峨的群山环绕,还有涛涛的清漪江水依傍。
我们的故事,就在这静静的土地上,开始续写......生活没有想象的艰苦,但也不那么轻松。
每天重复的一日三餐,曾有过让我们不想再吃饭的冲动;每晚的总结例会,都让我们继续疲倦到很晚;十天的支教方案,在课程的安排上和同学的接触上也遇到过不少问题;随后的牛飞村走访和问卷调查,也是顶着炎炎夏日,徒步前行。
这样的过程,虽有艰苦,但是大伙儿始终心往一处,为了当初为此行付出的诸多努力,为了见证青春的无畏而没有退缩。
7月11日——20日,十天的支教,我们的中心始终围绕着那些学生。
我们,第一次有了“老师”的代号,第一次绞尽脑汁地备课,第一次站上讲台煞有介事地讲课。
孩子们可爱的脸上总会带着稚嫩的微笑,对我们每天的教学都充满了好奇。
我负责的英语课和健美操课,上课虽然免不了有几个调皮的学生,但每次看见满满的课堂,还有他们眼里那闪动着的晶莹,让我看到了他们求知的渴望,也给我的支教课程带来了动力。
时间虽然短,我们给孩子们带去的知识也有限,但从相识、相知中,我们却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和他们接触的时间里,那些腼腆和顽皮背后,带着些许的成熟和懂事。
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好像自己也找回了久违的童年时光。
十天的支教,真实而又快乐。
由于我们的支教是按照上午的教学课程和下午的课后辅导两类结合,下午的课后辅导是按照队长安排的由几名队员分组进行。
同时在此期间,没有安排下午辅导的队员还去了镇上的卫生院,帮忙整理居民的健康档案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学习了尽责尽业的工作态度。
7月19日,我们实践队一行来到平通镇的敬老院探望了住在这里的老人们。
三下乡支教心得体会合集15篇

三下乡支教心得体会合集15篇三下乡支教心得体会1携爱下__,科二并肩行,我们把对学生的关爱洒遍了__中学,用我们的汗水与努力换来了__小朋友的欢笑与不舍的泪水。
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虽然只是短短的七天,但是的确让我们有了不少的思考,有了不少的收获。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记得有一次跟学生玩游戏的时候,因为大家开玩笑地说其中一个学生耍赖了,然后那个学生就一直在哭,老师们都束手无策,怎么说道理这个学生都不听,最后哄回这个孩子靠的还是一瓶矿泉水和一根棒棒糖。
还有在快要离别的时候,老师要给学生写一些寄语,在平时的相处里的确有很多话想要跟他们说,但是发现要写得有深度,写得可以给学生带来启发却不是那么的简单。
结果最后写出来的寄语跟以前班主任给我们写的果然有天壤之别。
虽然同样是发自肺腑,但是缺少了发人深省的力量。
然后我就在想,想要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了足够的学科知识就够了,但是这样的老师似乎并不太需要,因为其实书本里的知识,学生自己看书大多都能掌握得到。
我不想成为一个在学生眼里可有可无的角色,我想成为一个可以真正给学生指引人生道路的老师,成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相处就能给他们带来启发的老师。
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可谓深深的刺痛了我的神经。
在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有多少本科生是草草了事,只为了应付期末考的,更别说是更深一层的自身修养的提高了。
反省自我,同样也是在这样虚度着自己的人生。
内心有再大的宏图壮志,不能付诸行动同样是无补于事。
想要成为“有一桶水”的'老师,并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不要再把事情推到明天了。
成为不了一个有一桶水的老师,最起码也要成为一个言传身教的老师。
再怎么对学生好,学生该做的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做下乡的七天里,我们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两次大扫除。
第一次,师生之间相互合作,大半节课就把校道清洁得干干净净了,最后班主任还亲自掏荷包买了饮料给学生喝,因为我们才刚从那样的经历里走出来,我们知道这样是“笼络人心”最好的方法,这是拉近师生距离最快捷的途径。
2023支教心得体会(15篇)

2023支教心得体会(15篇)支教心得体会1曾经一度认为教师是与我无缘的工作,可是偏在毕业之前得到了一次实习支教的机会。
在来之前,我告诉自己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现在的工作。
转眼支教生活的一半已经过去了。
和朋友聊天我总喜欢称自己是一个“伪教师”,披着老师身份的毕业班学生。
记得9月6号那天踏上征途,在行驶的路上我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凤居。
“凤居”,听名字感觉好雅,肯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我甚至就在车上幻想起了自己以后的生活,像陶渊明一样,在田园小镇悠然自得。
等真正到了凤居才知道我要去的是凤居学区的黄岩学校。
恰逢周五,下午上完课后,老师和学生们就相继离开了,留下偌大的空荡荡的校园,空荡荡的宿舍。
幸好还有一个年岁相仿的刚入编的高老师和我作陪,差点忘了还有她的老乡兼同学宋老师(在另一所学校)。
就这样我们三度过了一个无聊却又充满各种奇葩事件的周六日。
周一迎来了排课。
一二年级品德、音乐、美术,还有全校体育,美名曰晋中学院培养的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老天,我的专业是化学!我就这样被“全才”了。
站在讲台上给二年级上品德课时,看着那一双双清澈的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我突然觉得自己特别神圣,就好像讲台之下是一群等着我去拯救的信徒。
说实话,站在讲台上才发现原来真的能看到所有同学们的小动作。
站在讲台上,眼神总是会无意忽略第一排左右俩边的学生,碰到他们的眼神闪现出略带点被遗弃的感觉时,瞬间会涌现出好多负罪感。
我终究不是圣人,原谅我的眼睛不能360°全方位都能看到。
让我惊喜的是原本以为我在黑板上写字时底下会乱成一锅粥,可是他们竟然跟着我写字速度把一个个字念出来。
第一节课下来了才发现,其实好多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你敢想,然后去做。
周二是9月10号教师节,这个本不属于我的日子,恰好在实习期,所以我有幸度过。
早上第一节是二年级音乐,上课铃响了,他们却不让我进教室,让我等一会。
等我再次推开教室门的时候,看到很班上歪歪扭扭的用彩色粉笔写着教师节快乐五个大字,还有同学们画的各种图案,还有三个桃心,上头用铅笔写着“老师节日快乐”,教室各个角落还零星的挂着气球,虽不甚美观,可是我能感受到他们满满的心意。
支教教师心得体会(精选15篇)

支教教师心得体会(精选15篇)支教教师心得体会1转眼间,一个月的支教生活过去了,回顾这一个月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心中充满喜悦,因为支教工作锻炼了我,各级领导的关怀鼓舞了我,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感动了我,与老师们的交流提升了我。
支教工作是充实的,带给我的是沉甸甸的收获。
但毕竟是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单位,来到一个自己比较陌生的地方。
回首一个月的支教生活,我感到沉甸甸的。
一、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其实我的所有的准备似乎都是多余的,因为迎接我的是一张张真诚热情的笑脸,没有多少寒暄,领导早已经对我的工作做了整体安排,我没有什么意见。
我担任三年级语文兼班主任、美术,五年级的一个班的英语,六年级一个班的美术课。
在接触学生之前,同事们就告诉我,山里的孩子比较朴实本分,但由于知识面的狭窄,思维不是很灵活。
也有调皮的,但大多数的孩子还是比较淳朴努力的。
带着这些忠告,我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走进了教室。
孩子们在安静地等待,七十多双眼睛向我看来,我看到了好奇和探寻。
我也微笑地看着他们,相信他们也会懂得我的友善。
这里的学生特点是都很热爱读书,对知识的渴望超出了我的想象,每次他们都听得那么入迷,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和憧憬。
他们的感情很丰富,观察力也很细。
最感动的一个细节就是,每天上下课师生互相问好时,他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声音向我喊出“老师好”、“老师再见”,虽然我的耳朵经常被高分贝音量震得嗡嗡作响,但沐浴在学生的爱里很幸福。
他们很有礼貌,见到老师行礼问好,他们也很勤劳,总是将校园和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同时,他们也很顽皮,班上也有个别学生违反纪律,被我发现后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还有的请来了家长,看着学生们痛哭流涕地表态,家长们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觉得这里有着更多的望子成龙。
二、教学工作,不敢马虎我在支教之时就给自己定下一条原则:到新的工作环境中要做到敬业乐群。
因此,在工作中我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认真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精讲精练。
社会实践支教心得体会(通用10篇)

社会实践支教心得体会社会实践支教心得体会(通用10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实践支教心得体会(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实践支教心得体会1白驹过隙,短短的八天的支教生活早已结束,支教结束离现在都已经将近一个月了。
但支教的情景却历历在目,感动也将永驻心间。
回想起我们的那几天支教生活,每天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张张可爱天真的笑脸是我内心最美的记忆。
在踏上吴川这片土地之前,我知道我有两个课时的教学任务,于是我上网收集了许多资料,自己再重新整理,制作成教案。
我想要尽我最大的能力给孩子们一节值得他们收藏的课堂。
我是宣传组的一名成员,我们宣传组的成员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跟拍每一组成员的工作以及小孩们的笑脸,将这些回忆定格在每一张相片上,我们还曾跟着后勤组的成员到镇上去买菜和调研组的成员到附近的村舍派发问卷,晚上7点多,我们小组的成员便坐在教师办公室里整理当天的照片以及视屏,然后写当天的新闻稿,发布到各大网站上。
日子一天一天过,我们的相处越来越多,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故事日渐累积,感情也就慢慢在心中滋长。
在最后一节班会课上,我说出了我们对他们的寄望,说着说着便不自觉红了眼眶,他们很多人都趴在桌子上哭了,就连平时比较调皮的那几个男孩也默默的低着头,看到这些稚嫩的面孔,心中充满了不舍。
在这短短的八天里,我们遭遇了台风,经历了虫患,我们一起围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着。
我们三十九个人,住在闷热的宿舍里,吃自己煮的饭菜,备课,改作业,拍摄,投稿,什么事都靠自己,途中也有过许多的心酸,但是每当我看到镜头里孩子们纯澈的眼神时,那些心酸、委屈都化作做了一抹感动的种子,在心头生根发芽。
每一趟的旅程都会有难忘的风景,都会有放不下的人,他们是我们这趟旅程的见证者,也构成了我们日后回忆里最舍不得的风景线。
大学生支教心得体会(15篇)

大学生支教心得体会(15篇) 大学生支教心得体会1冬天来了。
这是个惰性的季节,古人说过“秋收冬藏”,这个季节,所有的生物都想把自己藏起来,我也一样,宿舍的被子仿佛修习了大成的“吸星大法”,我脑中的意志在奋力和赖床搏杀,不料四肢却困在原地,每每难逃这诱人的吸引力。
我可不想久睡,支教的日子快乐的奢侈。
每一次登台讲课都会给我更加深刻的感触,我不觉得和这群孩子之间的互动是在浪费时间,上课的过程补全了我,升华了我。
一堂好课讲下来往往是从内而外发生出一股热气,蒸腾着我的心肺,天气再冷也要微微出汗,亢奋的我讲着亢奋的课,那一刻我才觉得我终于从寒冬腊月中醒来,那种激情是千百把电子游戏也带不给我的。
雪会慢慢停的,“日出而云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我愿意做个庐陵欧阳修,坐在这里和学生“大呼小叫”,但是不是“颓然”,没有“颓然”。
秋末的梨汤让我终于摆脱了咳嗽,沸腾着的'热汤里躺着几片薄厚均匀、晶莹雪白的大鸭梨,百合、枸杞在汤中浮沉,一把冰糖洒入锅中,热气滚滚,护嗓润肺的精华就这样一点点被剥离出来,融进原本无味的水中,梨子的清香灵秀,百合的平淡甘苦,枸杞的中草异香,冰糖最后的甜蜜拥抱,让各有特色的料头化为一碗汤。
微烫的梨汤入喉,梨片、百合、枸杞经大火煲熟已若无骨,入口即化。
伴着热汤冲刷着饱受炎症灼伤的咽喉。
清凉的滋味主攻肺火,已成燎原之势的病痛便被这般食补的“天降甘露”扑灭,咳嗽也就此好转。
当老师其实就是去做学生的那碗“梨汤”,滋润着他们的同时也滋润着我。
现在,我在初中教室的自习课上写着这篇文章,初三的学生们在背《醉翁亭记》,当然是那种七嘴八舌,各管各的“哇哇大背”,我搬一个板凳坐在他们中间,他们只管放肆地背,我只管放肆地写。
一男孩的声音特大,极具穿透力:“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环滁皆山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他的声音之大灌了我满耳。
我咧嘴一笑,我不就是那个,“颓然乎其间”坐在他们之间,同他们阅读、学习,同他们欢笑、快乐,却又与他们完全不同“欧阳修”嘛。
三下乡支教心得体会15篇

三下乡支教心得体会15篇三下乡支教心得体会1时光如梭,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来到这美丽的新疆吉木萨尔县,开始了为期一学期的支教实习生活,转眼间随着寒冬时节的来临我们的这次实习也将画上句号,随之而来的也将是是离别,此刻怀揣着惜别之情写下这篇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实习我从中受益匪浅。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为人师的滋味,真正体会到处于教育第一线的酸甜苦辣,让我学到了学校书本里根本学不到的东西,仿佛自己一下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现在感觉自己比起刚来时的那个傻小子成熟了许多,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学习的意义,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真谛。
第一次真正的融入了社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并掌握了一些与人交往的技能,在次期间,我细心注意观察了指导老师是怎样与上司交往,怎样处理之间的关系。
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很多的的问题,这是只要勇敢去面对、坚持自我、不断努力、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去思考,多听老教师的建议,不要太过急燥,要对自己所做事去负责,不要轻易的.去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去负责。
学校的指导老师也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实际的教学工作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更好地为我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一学期的实习马上结束了,这四个月的实习使我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
使我懂得了怎样去尊重领导,为人处事,在此过程中,我认真听取老教师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虚心听取,并及时改进,做好备课、上课等各个重要环节的工作,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并尽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最佳状态,还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素质,能够做到服从指挥,与同事和队友和睦相处,工作认真负责,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并坚持始终如一的原则: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
与此同时也认识到了很多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如粉笔字写得不够好,上课有时候声音不够洪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教教学心得体会15篇支教教学心得体会1四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从刚踏进学校的迷茫到走上讲台的从容,本人又收获了一个新的角色——支教老师。
自己结合专业优势,恰巧所带班级的课程老师因孕假离开,开始了独立接受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每天都有早读,一周9节课左右。
每天至少需要打4次卡,每周需要交2次作业本,写5次教案,以供检查。
从每天6点30起床,准时吃早中午餐,到晚上有晚自习的话教学任务于8点20结束,规律的生活让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领导和老师都对我十分关心,生活用具配备齐全,自己也学会了承担责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打卡上下班,与支教学校老师、学生交流融洽,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在教育教学综合能力上,自己认真写备课听课记录、进行作业批改、完成测试与评价,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完成“五个一”,按时参与了3次监考,2次家长会以及集体大会等,踏踏实实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在与同学交流中,常进行单独辅导,对学有余力成绩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对于成绩差的同学共同分析成绩的得失。
在考试中所带班级成绩进步明显。
自己的有很多教学经验的不足和专业知识能力的欠缺但经过这一学期与教师们的深入接触,让我的工作本事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提高,收获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发现了这些教师身上的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纯朴真挚……“支教”工作即将结束了,但一颗牵挂的心还留在这里。
重温自我的支教生活,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可是它让我受益匪浅,更使我对支教产生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它将是我的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支教教学心得体会2我的支持教育实习生涯即将结束,其中味道丰富。
我在高中实习,边境地区的孩子应该珍惜罕见的学习机会。
他们的父母大部分是住在高山的农民,主要靠几亩作物地和替别人背着货物生存。
他们的日子本来就很困难,但是孩子上高中,一个学期的一千多学费让他们更加困难。
但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的学风不浓厚,大多数学生不喜欢玩耍,也不想读书,老师在课上滔滔不绝,口干舌燥,只认真听课。
起初,我以为我的讲课不好,后来发现他们掌握了老师们的本性,越和善的老师越吵。
而且,高中生越难教,刚进来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环境,对新老师们有点害怕。
对于这些学生,我有点失望。
但是,我仍然尽力教他们。
我想也许有些学生会努力学习,因为我的教学。
这次的教师节虽然不是我的,但正好在我的实习期间,收到了学生的祝福和小礼物很兴奋。
我终于意识到了有付出就有回报这个词。
正是为我这段时间的努力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所以以前的辛苦都值得,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以为当老师很简单,只要努力上课就足够了。
经过这次实习,我发现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学会管理学生,多与学生沟通。
另外,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也很重要。
有些教师教书不太好,但他们八面玲珑,左右相遇,很快就上位了。
但是,有些教师一辈子都不知道。
他们很受学生欢迎,但总是领工资生活困难。
我不知道今后能不能成为教师如果被命运驱使成为教师,我就不会做上述两种。
我一定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内涵,让学生真正接受。
支教教学心得体会3答声音及嘹亮的歌声,自己好像回到从前,回到中学时代。
看到他们那充满着渴望的双眼,听着他们那真稚的声音,自己有一种冲动,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他们。
支教三个月来,经历了许多事情,点点滴滴,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深思;经历了许多感动,大大小小,一次又一次地影响着我。
我走进了农村中学教育,了解了农村中学教育的现状,认识到了农村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与艰辛,体味到了农村中学老师的酸甜苦辣。
农村中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会遭人耻笑。
发言基本处于被动位置。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多用亲和力的语言给于肯定。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尤其是对农村学生来说。
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是肯定的态度,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所以课前我认真备课,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课堂上我尽量用精彩的讲述,循循的诱导,积极地鼓励来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课后,我认真批改作业,并对潜能生进行重点辅导,总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了并理解消化了才肯罢休。
工作中,我发挥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教学精神,很快便与学生、家长、老师建立了和谐的关系。
我还非常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个人卫生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还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能够和学生谈心,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嘘寒问暖,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我还针对学生课外知识面狭窄这一实际情况,经常从自己家里带书借给学生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课外知识储备量。
和学生积极交往的一个方面是与生同乐,参加他们的集体活动,比如班会和体育比赛,积极和学生探讨班级建设的方法,。
学生很喜欢老师用这种方式与他们交流,认为我们没有大学生的架子。
假如说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有什么收获的话,除了教学处,就这点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当然,就教学活动而言,我的教学能产生多少实际的成果,目前为难断言;但就与学生融合这一点,我想至少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局面,这对于我将来的教学工作,将是一个比较好的因素。
三个月的支教活动很快就结束了。
虽然是“支教”,但实际上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却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同时,由于各种原因,通过支教活动也暴露出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加以改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在教育人,这是很不容易的事。
三个月的实习让我明白了很多对道理,感谢实习给了我如此多的心得。
这里的一切, 都使我明白了:条件的好坏,关键在于自己怎样看待,拥有一颗奉献的心,一颗感恩的心,生活永远是美好的。
在路上,当学生亲切地喊到:”老师好!”,我感到孩子是多么可爱; 当把科学的交给渴望求知的孩子,我觉得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未曾学到的东西,而这一切将使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获益匪浅。
在这里,我们苦过、累过,却依旧笑着;我们迷惘过、徘徊过,可依旧坚持着。
支教虽然辛苦,但是锻炼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能力,让我在苦中作乐中提高了身心健康水平。
支教不仅让我结交了很多朋友,收获了友谊,支教更使我长大了: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苦中作乐;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收获了教育经验和提高了教书技巧。
在实践中,我得到锻炼,也看到了希望,更坚定了我从事教育事业服务社会的人生信念;从支教中也知道自己水平有限,今后必须加强学习和锻炼,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为真正做一个出色的人民教师做准备。
支教教学心得体会4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不是照样选科,更应该主动学习,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
而农村教师更加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教材“特殊”处理,挖掘学生的潜质,使他们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去年我到了偏远的农村中学支教。
在那里,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级,学生一部分是本地的,一部分是“小候鸟”,随时都有可能“飞”走。
更重要的是,学生本身具有的美术素质远远低于我的想象,并且参差不齐。
一部分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无法像城里的学生那样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因为很多村小都不具备专业的美术教师,课程的开设如同虚设。
现状如此,原来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新的学生,如何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呢?经过一年的实践,对于农村美术教学的思考,我有以下几点探析:从生活出发,表现熟悉的事物大美相当于无术,我们不能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多少技能和技法,但必须让学生对于美术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使他们在原来的潜质上有所发展。
兴趣从哪里来?怎样去培养?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创立了“生活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体系。
其“生活即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即生活和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被包含在生活当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而且“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才毕业”。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风俗和生活经验各有不同,但共鸣点相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拥有目前共同的学习和生活。
我支教的地方是一个海边小镇的中学,距离学校100米就是码头。
穿梭的轮船、朴实勤劳的渔民、编织而成的美丽鱼网、蔚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海鸟……这些都是学生眼中最平常不过的景物。
而放学后到海滩上去捡自己喜欢的贝壳,也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喜欢做的事情,这一切都可以成为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
感知的主观性是培养创造能力的起点。
一些学生的家长出外打工,学生过着“留守生活”,往往觉得孤独,而家长的生活习惯与娱乐方式,也让他们感到无奈。
那么,教师就得充分利用现成的资源,注重教学和实际相结合,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学习和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学习《宣传画》这一课时,除了教材提供的主题外,我刻意引导学生: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特别关注且愿意表现的主题,或是让自己“纠结”的问题?有一个学生的画面传达出了内心的呐喊。
他用俯视的角度画了一个学生在一张桌上做作业,桌角放了几本书,而更多的空间则被凌乱的麻将牌所占据。
他很痛恨母亲打麻将影响了他的学习,而母亲却熟视无睹。
这样的美术作业可以让学生压抑的心情得到发泄,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便于教师与之沟通。
可见,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出发所创作的宣传画,犹显真实。
教材之外,实践出真知美术新课程标准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了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不同地区的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活动,有所创新。
面对这些农村的中学生,我不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补。
初一的美术课上,我为学生增加儿童画或者线描。
课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海边捡贝壳,或螺,或蛏子。
相对来说,初一的学生生理年龄较小,儿童画比较好操作,易出效果,也容易让他们产生成就感。
我希望学生把大海的气息带进教室,让他们在亲切的氛围中进行儿童画学习和创作。
之后,我让学生举起自己的作业,教师在其中比较画面物体的位置安排,从中进行引导。
在比较中让他们获得合理构图的信息,实践出真知,记忆便会深刻。
抓住学生闪光点,给学生树立信心的同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画作品,比较自己的画面上缺少些什么,而缺少的弥补会让作品更加生动,教师可以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创作。
在之前儿童画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发掘出一些造型能力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对作品进行再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