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数控加工中工件的定位与装夹(作业答案)
夹具设计习题及答案

夹具设计习题及答案夹具设计是机械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对工件进行固定、定位和支撑,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夹具设计的习题及答案。
# 习题一:工件定位方法分析问题:某工件需要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工件的尺寸为100mm x 50mm x20mm。
请分析并设计合适的定位方法。
答案:对于该工件,可以采用以下定位方法:1. 使用两个定位销固定工件的两个对角,确保工件平面的稳定性。
2. 在工件的长边和短边各放置一个定位块,以限制工件的移动。
3. 考虑到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可以在工件的另一端使用一个定位面,与机床工作台接触,确保工件的垂直度。
# 习题二:夹具的夹紧力计算问题:若工件材料为45号钢,夹紧力需要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工件的夹紧面积为200mm²,工件与夹具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5。
请计算所需的最小夹紧力。
答案:根据摩擦力公式 \( F_{friction} = \mu \times N \),其中 \( \mu \) 是摩擦系数,\( N \) 是正压力。
为了保证工件不发生位移,夹紧力 \( F_{clamp} \) 需要大于或等于摩擦力。
因此,我们有:\[ F_{clamp} \geq \mu \times N \]\[ F_{clamp} \geq 0.15 \times 200 \times 9.8 \text{ N} \]\[ F_{clamp} \geq 294 \text{ N} \]# 习题三:夹具的刚性分析问题:在设计夹具时,如何确保夹具的刚性,以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变形?答案::为了确保夹具的刚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高强度材料,如合金钢或铝合金,以提高夹具的承载能力。
2. 增加夹具的截面尺寸,特别是关键受力区域,以提高其抗弯和抗扭能力。
3. 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如使用加强筋或肋板,以提高局部刚性。
4. 确保夹具与机床的连接牢固,避免因连接不良导致的变形。
数控加工工艺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第二章2.3什么叫基准?试述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工序基准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或面。
从设计和工艺两方面看基准答:1.设计基准设计者在设计零件时,根据零件在装配结构中的装配关系以及零件本身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确定标注尺寸(或角度)的起始位置。
这些尺寸(或角度)的起始位置称为设计基准。
简言之,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就是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又可进一步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2)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于工件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定位是指确定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
定位基准是获得零件尺寸的直接基准,其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粗基准、精基准及辅助基准。
2.4何谓“六点定位原理”?“不完全定位”和“欠定位”是否均不能采用?为什么? 答:在OXYZ坐标系中,物体可以有沿X、Y、Z轴的移动及绕X、Y、Z轴的转动,共有六个独立的运动,即有六个自由度。
六点定位原理是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有时需要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称为不完全定位。
采用不完全定位,(1)由于工件加工前的结构形状特点,无法也没有必要限制某些方面的不定度,(2)由于加工工序的加工精度要求,工件在定位时允许保留某些方面不定度不被限制。
按照加工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方案时,欠定位是决不允许发生的。
因为欠定位保证不了工件的加工要求。
2.5为什么说夹紧不等于定位?答:工件的某一自由度被限制,是指工件在这一方向上有确定的位置,并非指工件在受到使其脱离定位支承点的外力作用时不能运动,欲使其在外力作用下是不能运动,是夹紧的任务;反之,工件在外力作用下不能运动,即被夹紧,也并非说工件的所有自由度被限制了。
数控加工工艺试题

数控加工工艺习题册徐宏海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第1章数控加工的切削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切削脆性金属材料时,材料的塑性很小,在刀具前角较小、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
(A)带状切屑(B)挤裂切屑(C)单元切屑(D) 崩碎切屑2、切削用量是指()。
(A)切削速度(B)进给量(C)切削深度(D)三者都是3、切削用量选择的一般顺序是()。
(A)a p-f-v c(B)a p- v c -f(C)v c -f-a p(D)f-a p- v c4、确定外圆车刀主后刀面的空间位置的角度有()。
(A)γo和αo(B)αo和K r′ (C)K r和αo(D)λs和K r′5、分析切削层变形规律时,通常把切削刃作用部位的金属划分为()变形区。
(A)二个(B)四个(C)三个(D)五个6、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车刀角度是()。
(A)前角(B)后角(C)楔角(D)刃倾角7、车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粗车时,一般(),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v。
(A)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B)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C)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D)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8、车削时的切削热大部分由()传散出去。
(A)刀具(B)工件(C)切屑(D)空气9、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程度为()(A)背吃刀量最大,进给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B)进给量最大,背吃刀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C)切削速度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D)切削速度最大,背吃刀量次之,进给量最小;10、粗车细长轴外圆时,刀尖的安装位置应(),目的是增加阻尼作用。
(A)比轴中心稍高一些(B)与轴中心线等高(C)比轴中心略低一些(D)与轴中心线高度无关11、数控编程时,通常用F指令表示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其大小为()。
课后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数控技术)

章节练习答案第一章绪论1.数控机床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工作流程是什么?答:数控机床由输入装置、CNC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的机械部件构成。
2.按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分类,分为哪几类数控机床?各有何特点?答:(1)开环控制的数控机床;其特点:a.驱动元件为步进电机;b.采用脉冲插补法: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c.通常采用降速齿轮;d. 价格低廉,精度及稳定性差。
(2)闭环控制系统;其特点:a. 反馈信号取自于机床的最终运动部件(机床工作台);b. 主要检测机床工作台的位移量;c. 精度高,稳定性难以控制,价格高。
(3)半闭环控制系统:其特点:a. 反馈信号取自于传动链的旋转部位;b. 检测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c. 精度及稳定性较高,价格适中。
应用最普及。
3.什么是点位控制、直线控制、轮廓控制数控机床?三者如何区别?答:(1)点位控制数控机床特点:只与运动速度有关,而与运动轨迹无关。
如:数控钻床、数控镗床和数控冲床等。
(2)直线控制数控机床特点:a.既要控制点与点之间的准确定位,又要控制两相关点之间的位移速度和路线。
b.通常具有刀具半径补偿和长度补偿功能,以及主轴转速控制功能。
如:简易数控车床和简易数控铣床等。
(3)连续控制数控机床(轮廓控制数控机床):对刀具相对工件的位置,刀具的进给速度以及它的运动轨迹严加控制的系统。
具有点位控制系统的全部功能,适用于连续轮廓、曲面加工。
4.数控机床有哪些特点?答:a.加工零件的适用性强,灵活性好;b.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c.柔性好;d.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率高;e.减少工人劳动强度;f.生产管理水平提高。
适用范围:零件复杂、产品变化频繁、批量小、加工复杂等第二章数控加工编程基础1.什么是“字地址程序段格式”,为什么现代数控系统常用这种格式?答:字地址程序段的格式:NxxGxxXxxYxxZxxSxxFxxTxxMxx;特点是顺序自由。
2.G41、G42、G43、G44的含义如何?试用图说明。
电大《数控加工工艺》第三四章课后题

第3章数控加工中工件的定位与装夹作业答案思考与练习题1、车削薄壁零件如何夹紧工件?答:轴向夹紧或增加夹紧力作用点面积。
2、确定工件在夹具中应限制自由度数目的依据是什么?答:根据工件加工精度要求。
3、试简述定位与夹紧之间的关系。
答:任务不同,定位使加工前工件在机床上占有正确的位置,而夹紧则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原先确定的位置上。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采用夹具装夹工件有何优点?答:a. 易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b. 使用夹具可改变和扩大原机床的功能,实现“一机多用”。
c. 使用夹具后,不仅省去划线找正等辅助时间,而且有时还可采用高效率的多件、多位、机动夹紧装置,缩短辅助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d. 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省力、安全。
e. 在批量生产中使用夹具时,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允许使用技术等级较低的工人操作,故可明显地降低生产成本。
5、当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发生矛盾时,怎么解决?答:以保证工件加工精度为原则,若采用统一定位基准能够保证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则应遵循基准统一原则;若不能保证尺寸精度,则应遵循基准重合原则,以免使工序尺寸的实际公差值减小,增加加工难度。
6、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计算定位误差?答:用夹具装夹、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的条件下,基准不重合时,需要计算定位误差。
若采用试切法加工,不存在定位误差,因而也不需要计算定位误差。
7、如何理解定位面与定位基准的区别?答: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是以其定位基面与定位元件的相互接触(配合)来确定的,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定位面就是定位基准;工件以内、外圆柱面定位时,定位面是内、外圆柱面,而定位基准则是中心线。
8、车床上装夹轴类零件时,如何找正?答:工件外圆上选择相距较远的两点,用百分表找正。
模拟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过定位是指定位时,工件的同一(B)被多个定位元件重复限制的定位方式。
(A)平面(B)自由度(C)圆柱面(D)方向2、若工件采取一面两销定位,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A )(A)六个(B)二个(C)三个(D)四个3、在磨一个轴套时,先以内孔为基准磨外圆,再以外圆为基准磨内孔,这是遵循( D )的原则。
数控加工工艺规范与编程(程俊兰)第3章习题答案

//复习思考题33-1车刀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有何意义。
数控车床按刀尖对刀,但车刀的刀尖总有一段小圆弧,所以对刀时刀尖的位置是假想刀尖P。
编程时按假想刀尖轨迹编程(即工件的轮廓与假想刀尖P重合),而车削时实际起作用的切削刃是圆弧切点A,B,这样就会引起加工表面的形状误差。
采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后可按工件的轮廓线编程,数控系统会自动计算刀心轨迹并按刀心轨迹运动,从而消除了刀尖圆弧半径对工件形状的影响。
3-2在数控车床上如何对刀?在数控加工生产实践中,常用的对刀的方法有找正法对刀、机外对刀仪对刀、自动对刀等三大类。
在数控车床上常采用找正法对刀中的试切法。
有用G50、G54和直接刀补来找到工件原点位置三种方法。
3-3完成如图3-53所示零件的粗加工循环。
亠120 -100Q0503000 &//G71 P10 Q20 U1.0 W0.5 F0.15;精加工路线是 N10至N20.精加工余量图 3-53O1001; G54 S800 M03; T0101; G00 X110. Z5.; G71 U3.0 R1.5;程序名坐标系设定,主轴正转,转速 800r/mi n选择1号刀1号刀补快速定位到循环起点(110,5)调用外圆粗加工循环 G71,切深3mm ,退刀 量 1.5mm//3-4 编写如图3-54所示工件的加工程序。
一、工艺分析此零件的车削加工包括车端面、倒角、外圆、圆弧过渡面、切槽加工、螺纹加工 和切断。
1.选择刀具。
根据加工要求需选用三把刀:1号刀车外圆,2号刀切槽,刀刃宽3 mm , 3号刀车螺纹。
(2 )工艺路线 首先粗、精车削外形,然后进行切槽加工,再车螺纹,最后切断。
(3)确定切削用量粗车外圆:主轴转速为S600r/min ,进给速度为F0.15 mm/r ;精车外圆:主轴转速为 S1000r/min ,进给速度为 F0.05 mm/r 。
为F0.15 mm/r ;车螺纹:主轴转速为(4 )数值计算螺纹大径:D 大=D 公称-0.1 X 螺距=(60-0.1 X 5) 螺纹小径:D 小=D 公称-1.3 X 螺距=(60-1.3 X 5)0.5mm ,粗加工进给量 0N10 G00 X0.; 精加工路线第一段,沿X G01 Z0; 切削进给到z0 X35.; 平端面 Z-30.; 切削0 35外圆 X55. Z-50.; 切削锥面 Z-65.;切削0 55外圆 G02 X85. Z-80. R15.; 切R15圆弧 G01 X100. Z-100.; 切锥面N20 Z-120.;精加工路线最后一段,切0 G00 X100. Z100.; 快速返回到(100, 100) M30;程序结束100外圆轴进给到零件中心. _____ Z0 ______-「 35S口LL切槽:主轴转速 S300 r/min ,进给速度S200 r/min 。
数控机床工件的定位和夹紧

3.2 工件的定位
2.六点定位原则 在机械加工中,要完全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必须 用六个相应的支承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图3-3 工件的6点定位
3.2 工件的定位
3.定位与夹紧的关系
定位与夹紧的任务是不同的,夹紧不能取代定位。若认为工 件被夹紧,位置不能动,工件的自由度都已限制,这种理解是错 误的。另一方面,若认为工件在夹紧前仍可在定位元件的反方向 有运动的可能,因而自由度并未限制,位置也不确定,这种理解 也是错误的。夹紧的作用是使工件不离开各个定位元件。
(2)可调支承。可调支承的顶端位置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调 整。如图3-10所示为几种常用的可调支承典型结构。
1-可调支承螺钉;2-螺母 图3-10 几种常见可调支承
3.3 工件方式及定位元件
(3)自位支承。自位支承是一种支承本身可随工件定位表面 位置的变化而自动与之相适应的一种定位支承。如图3-11所示是几 种常见的自位支承结构。
此外,按使用机床类型可分为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 具、镗床夹具、磨床夹具、齿轮机床夹具和其他机床夹具等。按 驱动夹具工作的动力源可分为气动夹具、液压夹具、气液夹具、 电动夹具、磁力夹具和真空夹具等。
3.1 机床夹具概述
四、机床夹具的组成
机床夹具通常由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安装连接元件、导向 元件、对刀元件和夹具体等几个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
1.夹紧力的方向 (1)夹紧力的方向应朝向主要定位基面。 如图3-24(a)所示。
图3-24夹紧力方向示意
3.4 工件的夹紧
(2) 夹紧力的方向应有利于减小夹紧力。如图3-25所示为工件 在夹具中加工时常见的几种受力情况。显然,图3-25(a)为最合理, 如图3-25(f)情况为最差。
《机床夹具设计》课后作业习题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2•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主要支撑与辅助支撑各自有何作用?
答:主要支撑:限制工件自由度,起定位作用;辅助支撑:增加工件的刚性、夹
具刚性以及工件预定位,有时也用来承受工件的重力、夹紧力或切削力。
接元件在机床上占有正确位置,工件和夹具通过对刀元件相对于刀具占有正确位置, 从而保证了工件相对于机床位置正确、工件相对于刀具位置正确,最终保证工件的 加工要求。
因此,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应具有以下作用:
D能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使用机床夹具来对工件定位,可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与机床、刀具之间的相互位
置。工件的位置精度完全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使一批工件的加 工精度趋于一致,保证工件加工精度高且稳定。
自由度的数目。
(1)保证尺寸20 ±0.05mm,需要限制的自由度为:xzy
⑵保证垂直度00.05mm时,需要限制的自由度为:5 ?
⑶保证09H7孔中心对称分布于尺寸26mm的中心线,需要限制的自由度为:
—f f
Y XZ
综合上述可知,本工序要限制的自由度为:龙滋返等五个自由度。
2组合夹具需要一定数量的元件才能组装般应有2000?20000个元件比较合适大约平均a个元件可组装一套较复杂的组合夹a100b200c300d400由于夹具是组装的3国际上较大型的面向工程的有限元分析通用软件有很多其中著名的有abcdloaansysbnastrancaskadadina三简答题当被加工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考虑定位基面和输送基面合一因为随行夹具在自动线机床间的运送及返回的过程中定位基面的磨损对加工精度影响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进/退刀方便(D)有足够的余量
10、通常夹具的制造误差应是工件在该工序中允许误差的(C)。
(A)1~3倍(B)1/10~1/100(C)1/3~1/5(D)同等值
11、铣床上用的分度头和各种虎钳都是(B)夹具。
(A)专用(B)通用(C)组合(D)随身
12、决定某种定位方法属几点定位,主要根据(B)。
(A)有几个支承点与工件接触(B)工件被消除了几个自由度
(C)工件需要消除几个自由度(D)夹具采用几个定位元件
13、轴类零件加工时,通常采用V形块定位,当采用宽V形块定位时,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B)。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14、车细长轴时,要使用中心架或跟刀架来增加工件的(C)。
7、按照基准统一原则选用精基准有何优点?(P80)
答:既可保证各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避免或减少因基准转换而引起的误差,而且简化了夹具的设计与制造工作,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
8、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P77)
答:(1)相互位置要求原则(2)加工余量合理分配原则
(3)重要表面原则(4)不重复使用原则
7、如何理解定位面与定位基准的区别?(P75)
答: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是以其定位基面与定位元件的相互接触(配合)来确定的,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定位面就是定位基准;工件以内、外圆柱面定位时,定位面是内、外圆柱面,而定位基准则是中心线。
8、车床上装夹轴类零件时,如何找正?(P96)
答:工件外圆上选择相距较远的两点,用百分表找正。
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是以其定位基面与定位元件的相互接触配合来确定的由于定位基面定位元件的工作表面本身存在一定的制造误差导致一批工件在夹具中的实际位置不可能完全一样使加工后各工件的加工尺寸存在误差
第3章数控加工中工件的定位与装夹
思考与练习题
1、车削薄壁零件如何夹紧工件?(P92)
答:轴向夹紧或增加夹紧力作用点面积。
2、什么是辅助支承?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P81)
答:辅助支承是指由于工件形状、夹紧力、切削力和工件重力等原因,可能使工件在定位后还产生变形或定位不稳,为了提高工件的装夹刚性和稳定性而增设的支承。
辅助支承只能起提高工件支承刚性的辅助定位作用,而不起限制自由度的作用,更不能破坏工件原有定位。
3、何谓浮动支承?限制几个自由度?(P84)
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基准位移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
5、工件以平面作定位基准时,常用支承类型有哪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4))pL W ]a
答: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常用定位元件有:固定支承、可调支承、浮动支承、辅助支承四类。
6、确定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点应遵循哪些原则?(P91)
答:①夹紧力应朝向主要定位基准。②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落在定位元件的支承范围内,并靠近支承元件的几何中心。③夹紧力的方向应有利于减小夹紧力的大小。④夹紧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应施加于工件刚性较好的方向和部位。⑤夹紧力作用点应尽量靠近工件加工表面。
则:△B= =0.015mm
因工序基准不在定位面上,所以:ΔD=ΔY+ΔB=0.021+0.015=0.036
③当工序尺寸为H3时,工序基准是圆柱面的上母线,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工序基准相对于定位基准的最大变动量即基准不重合误差ΔB=Td1/2,因工序基准在上母线上,因此定位误差ΔD=ΔY±ΔB。
则:△B= =0.015mm
2、夹紧力的方向应尽可能与切削力、工件重力平行。(×)
3、组合夹具是一种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较高的工艺装备。(√)
4、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应使工件的定位表面与夹具的定位元件相贴合,从而消除自由度。(√)
5、因欠定位没有完全限制按零件加工精度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因而在加工过程中是不允许的。(√)
答:a.易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b.使用夹具可改变和扩大原机床的功能,实现“一机多用”。c.使用夹具后,不仅省去划线找正等辅助时间,而且有时还可采用高效率的多件、多位、机动夹紧装置,缩短辅助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d.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省力、安全。e.在批量生产中使用夹具时,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允许使用技术等级较低的工人操作,故可明显地降低生产成本。
2、什么是过定位?试分析图3中的定位元件分别限制了哪些自由度?是否合理?如何改进?
b)
解:分析
工件的一个或几个自由度被不同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过定位。
图a分析
①支承板限制自由度:
②圆锥销限制自由度:
③沿Z轴移动自由度重复限制,不合理
④不合理,改进措施:将圆锥销改为短圆柱销
图b分析:
不合理。改进措施:将圆柱销改为削边销(上、下削平)。
(5)便于工件装夹原则
9、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P79)
答:(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
(3)自为基准原则(4)互为基准原则
(5)便于装夹原则
10、夹紧装置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91)
答:①夹紧过程可靠,不改变工件定位后所占据的正确位置;
②夹紧力的大小适当。
③操作简单方便、省力、安全。
④结构性好,夹紧装置的结构力求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和维修。
四、计算题
1、轴套类零件铣槽时,其工序尺寸有三种标注方法,如图1所示,定位销为水平放置,试分别计算工序尺寸H1、H2、H3的定位误差。
解:根据P88(2.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所述:△D=△Y± △B
水平放置时,定位孔与心轴固定单边接触时
工 序 基 准
(A)韧性(B)强度(C)刚度(D)稳定性
15、在两顶尖间测量偏心距时,百分表上指示出的(D)就等于偏心距。
(A)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B)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的一半
(C)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两倍(D)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一半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基准可以分为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两大类。(×)
图C分析
①支承板限制自由度:
②短圆柱销限制自由度:
③V形块限制自由度:
④沿X、Y轴移动自由度重复限制,不合理
⑤不合理,改进措施:将V形块改为削边销
3、试分析图4中夹紧力的作用点与方向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何改进?
图4
答:图a不合理,因为力作用处工件刚度差,容易变形;
图b不合理,因为工件容易倾翻;
图c不合理,因为力作用处工件刚度差,容易变形;
6、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重合时,不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
7、基准位移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不一定同时存在。(√)
8、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发生矛盾时,若不能保证尺寸精度,则应遵循基准统一原则。(×)
9、车削偏心工件时,应保证偏心的中心与机床主轴的回转中心重合。(√)
10、过定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采用。(×)
定位基准
△定
H1尺寸圆柱面的上母线
圆柱中心线
△不≠0△基≠0
H2尺寸圆柱中心线
圆柱中心线
△不=0△基≠0
H3尺寸圆柱面的下母线
圆柱中心线
△不≠0△基≠0
基准位移误差:△Y=Amax-Amin= ― = +
定位误差:△D= =
式中:Dmax——工件定位孔的最大直径;
dmin——定位心轴的最小直径。
已知工件内孔的TD= 0.021mm,心轴的Td= 0.021mm,工件外径的Td1=0.03mm,
5、当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发生矛盾时,怎么解决?(P80)
答:以保证工件加工精度为原则,若采用统一定位基准能够保证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则应遵循基准统一原则;若不能保证尺寸精度,则应遵循基准重合原则,以免使工序尺寸的实际公差值减小,增加加工难度。
6、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计算定位误差?(P87)
答:用夹具装夹、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的条件下,基准不重合时,需要计算定位误差。若采用试切法加工,不存在定位误差,因而也不需要计算定位误差。
(A)斜楔形(B)螺旋(C)偏心(D)铰链
7、精基准是用(D)作为定位基准面。
(A)未加工表面(B)复杂表面(C)切削量小的(D)加工后的表面
8、夹紧力的方向应尽量垂直于主要定位基准面,同时应尽量与(D)方向一致。
(A)退刀(B)振动(C)换刀(D)切削
9、选择粗基准时,重点考虑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D),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置符合零件图要求。
因工序基准不在定位面上,所以:ΔD=ΔY+ΔB=0.021+0.015=0.036
五、分析题
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图2各定位方案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
解:分析
图a限制Y、Z二个方向移动,绕X轴转动共计三个自由度
图b限制X、Y、Z三个方向移动,绕Y、Z轴转动共计5个自由度
图c限制全部6个自由度
图d限制X、Y、Z三个方向移动,绕X、Y轴转动共计5个自由度
图d不合理,因为工件容易倾翻。改进方案见下图红色箭头。
模拟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过定位是指定位时,工件的同一(B)被多个定位元件重复限制的定位方式。
(A)平面(B)自由度(C)圆柱面(D)方向
2、若工件采取一面两销定位,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A)
(A)六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3、在磨一个轴套时,先以内孔为基准磨外圆,再以外圆为基准磨内孔,这是遵循(D)的原则。
△Y= + = =0.021mm
①当工序尺寸为H2时,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基准不重合误差ΔB =0,
则:ΔD=ΔY=0.021mm
②当工序尺寸为H1时,工序基准是圆柱面的下母线,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工序基准相对于定位基准的最大变动量即基准不重合误差ΔB=Td1/2,因工序基准在下母线上,因此定位误差ΔD=ΔY±ΔB。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欠定位?为什么不能采用欠定位?什么是过定位?(P76)|Un2p3.JL?K u$0YQ 5! ($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