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智能化技术规范(更新至2023)

合集下载

智能化小区弱电系统技术规范及标准最新

智能化小区弱电系统技术规范及标准最新

1.技术规范及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2003;《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 394-2002;《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2-2004;《结构化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YD/T 926.2-1997;《结构化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YD/T 926.3-1998;《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电气特性通用测试方法》YD/T 1013-1999;《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1~10-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管理标准》GA/T792.1~4-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合格评定》GA/T793.1~3-200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住建部2008年版)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其它相关的国家与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业主提供的图纸。

弱电智能化设计最新规范

弱电智能化设计最新规范

最新弱电智能化设计规范标准大全 2015年5月一、入侵报警系统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2.《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5.《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0408.1—2000)6.《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 10408.4—2000)7.《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 10408.5—2000)8.《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GB 10408.6—2009)9.《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GB 10408.7—1996)10.《振动入侵探测器》(GB/T 10408.8—2008)11.《被动式玻璃破碎报警器》(GB/T 10408.9—2001)12.《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 15209—2006)1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2001)14.《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 16571—2012)15.《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 16676—2010)16.《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 70—2004)17.《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2000)18.《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2.《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3.《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464-2008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b/t1193-2014)三、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1.《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2.《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 17565-2007四、可视对讲系统1.《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T269-20012.《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678-2007五、电子巡查系统1.《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 644—2006)七、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16-2014)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DB32/T 1198-2008)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2007)9.《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93)10.《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95)1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12.《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2005)1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2007)14.《消防技术文件用消防设备图形符号》(GB 4327—2008)15.《火灾报警控制器》(GB 4717—2005)16.《火灾报警设备专业术语》(GB/T 4718—2006)八、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 50093—2013)十、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2.《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3.《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第9部分:电源设备通用规范》(GB/T 11318.9—96)4.《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 41—89)5.《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106—99)十一、公共广播及紧急广播系统1.《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2.《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106—99)3.《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CECS 62—94)十二、综合布线系统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3.《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119—2000)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2007十三、音视频系统1.《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524-20102.《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526 -2010 3.《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635-20104.《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799-2012十三、弱电常用图像符号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09DX001)2.《电工术语》(GB/T 2900)3.《消防文件用设备图形符号》(GB/T 4327—2008)4.《火灾报警设备专业术语》(GB/T 4718—2006)5.《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GB/T 4728)6.《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 5465.2—2008)7.《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GB/T 6988)8.《导体颜色或数字标识》(GB 7947—2010)9.《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10.《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规定》(YD/T 5015—2007)1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2000)12.《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GAT 229—1999)13.《技术制图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号》(GB/T 6567.1—2008)其他相关规范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2.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0174-20083.《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3-20064.《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5.《防静电工程技术规范》DG/TJ108-83-20096.《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8.《电气指标标准》EIA-422 EIA-485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10.《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1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41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16.《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14 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2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121.标准图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09X700上、下) 22.《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2-2013电子会议系统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1043-2014这个15年8月实施1.《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2004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3.《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5-2009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5.《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008本方案设计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规范进行,具体规范要求如下:智能建筑设计方面《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视频监控设计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36-201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 6510-1996《CATV行业标准》GY/T121-1995《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彩色电视图像传输标准》GB1583-1979《电磁兼容性标准》IEC 801 国际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识别卡物理特性》 GB/T 14916-2006《识别卡记录技术》GB/T 15120-1994《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GBT 22351-2008《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监控联网及报警设计方面《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及2014年补充文件要求《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2008)《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DB33/T 629-200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 T 17963-2000)《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1999)《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安防工程建设方面《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建设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设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民用建设电气设计规范》(JGJ_16-2008)《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5-2009)《建设及建设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住宅建筑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DBJ08-21-91;《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16788-1997;《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BGJ79-85;。

弱电智能化设计规范大全

弱电智能化设计规范大全

弱电智能化设计规范大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弱电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化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仅仅是指电视、电话等传统的弱电设备和系统,也包括现代化建筑领域中的能耗管理、安防、通信等领域。

由于弱电智能化设计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一套规范的设计和实施标准对于保证弱电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一、弱电智能化设计规范的必要性弱电智能化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不同领域和用途。

例如,在医疗领域,通过智能化监测可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在商业领域,通过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建筑的能源自动调节以及实时监控防盗系统等等。

然而,弱电智能化设计存在一些风险,如电磁辐射、系统兼容性、信息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影响人员健康、或者直接影响弱电智能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弱电智能化必须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实施、管理和维护。

二、弱电智能化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1、设计前必须进行项目审核,明确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整体需求和要求,提出技术、安全、人性化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如选定网络应用的互联互通标准、选择合适的通讯协议等等。

2、在弱电智能化设计中,应统筹规划,应充分考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协同性,解决设备之间兼容性等问题,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弱电智能化建设中,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放置空间,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同时,要符合使用者的人性化要求,确保使用的便利和高效性。

4、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建设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评估以及规范化的使用标准,在规范使用中对于设备进行维护、实时监控和数据存储。

5、弱电智能化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建筑结构进行选择——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合理选定结构类型、设备类型等设计要求。

三、弱电智能化设计规范的应用弱电智能化设计规范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无论是商业、医疗、教育还是住宅等领域。

规范可以帮助建筑的设计师、施工方和审核部门制定更为合理和科学的弱电智能化系统,实现高效、安全和稳定的用途。

低压智能化规范大全(更新至2023)

低压智能化规范大全(更新至2023)

低压智能化规范大全(更新至2023)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低压智能化规范的详尽信息和指导。

下面是该规范大全的概述。

2. 规范概述该规范大全涵盖了低压智能化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基本定义和术语- 设备和系统要求- 安全规范- 检测和维护要求- 数据隐私和安全- 法律和合规要求- 更新历史和版本控制3. 基本定义和术语本节介绍了低压智能化领域常用的基本定义和术语,旨在统一术语使用,减少理解歧义。

4. 设备和系统要求本节详细列出了低压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要求,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对于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至关重要。

5. 安全规范低压智能化领域的安全规范是确保设备和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

本节概述了关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方面的规范要求。

6. 检测和维护要求为了保证低压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可靠性,本节提供了相关的检测和维护要求,包括定期检测、故障排除和保养等方面的指导。

7. 数据隐私和安全随着低压智能化应用的普及,数据隐私和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本节详细介绍了关于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的规范要求,以保护用户隐私和防止数据泄露。

8. 法律和合规要求低压智能化设备和系统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本节总结了与低压智能化相关的法律和合规要求,以帮助用户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9. 更新历史和版本控制为了保持规范大全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本节提供了规范大全的更新历史和版本控制信息,以便读者了解最新版本和更新内容。

10. 结论本文档总结了低压智能化规范大全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可以确保低压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规性。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更多信息,敬请参阅完整的低压智能化规范大全(更新至2023)。

2023最新弱电工程管理规范标准

2023最新弱电工程管理规范标准

2023最新弱电工程管理规范标准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的弱电工程管理规范标准,以帮助工程师和相关人员在弱电工程项目中进行有效的管理。

本文档包括对弱电工程的定义、项目管理要求、材料和设备规范、施工规范等内容。

弱电工程的定义
弱电工程是指与传输、处理和控制信息相关的电气系统工程,包括但不限于通信网络、安防系统、监控系统、数据中心等。

弱电工程的主要特点是信号弱、频率低、电流小,对环境要求较高。

项目管理要求
- 弱电工程项目应根据规划、设计、验收、运维等阶段进行全程管理。

- 项目组成员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经验,并按照项目管理要求执行工作。

- 项目管理应注重沟通协调,确保各环节的顺利进行和信息的及时传递。

材料和设备规范
- 弱电工程所用材料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 材料和设备的选用应考虑工程需求、可靠性、性能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 在采购材料和设备时,应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施工规范
- 弱电工程施工应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

-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材料和设备的安装、连接、调试等细节,确保工程质量和性能。

-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试,并进行验收。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最新的弱电工程管理规范标准,涵盖了弱电工程的定义、项目管理要求、材料和设备规范、施工规范等内容。

希望这些规范能够帮助工程师和相关人员在弱电工程项目中做好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性能。

弱电智能化规范汇总2023

弱电智能化规范汇总2023

弱电设计一定在符合设计规范和国标、行标的情况下设计,所以学设计,一定要学习弱电系统规范,那么都有哪些规范呢?比较常用的规范如下:弱电相关国家标准:GB 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1151-2016《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201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462-2015《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 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464-2008《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 50525-2010《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测量规范》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949-2013《扩声系统工程施工规范》GB/T 4959-2011《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 50526-2010《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635-2010《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793-2012《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799-2012《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1043-2014《电子会议系统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524-2010《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 50622-2010《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623-2010《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50001-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786-2012《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 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3-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1158-201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 51171-2016《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GB 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 51120-201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56-2005《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 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093-201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T 51103-2015《电磁屏蔽室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 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22123-2008《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图像和声音主观评价方法》GB/T 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 50500-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3-2011《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84-2012《金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0-2013《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2-2013《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33-2014《会展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54-2014《体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79-2009《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T 292-201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JGJ/T 285-2014《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GJ/T 334-201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 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146-20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YD 5050-2005《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设计规范》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 5076-2014《固定电话交换网工程设计规范》YD 5077-2014《固定电话交换网工程验收规范》YD/T 5017-2005《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 5028-2005《国内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SAT)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5120-2015《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5139-2005《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J 31-1983《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Y 5078-2008《有线电视分配网络工程安全技术规范》GY/T 106-1999《有线广播电视系统技术规范》GY/T 5041-2012《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工程设计规范》GY/T 149-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系统测量》GY/T 151-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室外单元测量》GY/T 180-2001《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GY/T 221-2006《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参考国标图集:09X700(上)《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上册》09X700(下)《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下册》06SX503《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与安装》08X10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09DX009《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及安装》06X701《体育建筑专用弱电系统设计安装》12DX603《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D301-1~3《室内管线安装》D501-1~4《防雷与接地安装》D500~D502《防雷与接地》上册(2016年合订本)D503~D505《防雷与接地》下册(2016年合订本)05X101-2《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4X501《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

弱电智能化技术标准

弱电智能化技术标准

智能化弱电技术要求一、项目概况:项目地处————,交通运输条件前景良好。

项目总体要求:1、系统设计满足《重庆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2、根据各系统的配置等级,全面、合理选用系统设备,并充分考虑其兼容性,以降低成本。

3、机房的配置容量必须满足整个项目智能化弱电系统的使用和储存。

4、车辆读卡器对小区各个进出口均能有效使用。

5、车辆管理系统的设置需结合小区内交通流向组织及物业管理要求,做到人车分流,节省管理人员;6、住宅每户配置弱电接线箱。

二、小区智能化弱电系统配置包括以下子系统:1、住户彩色4寸可视对讲及室内安防报警系统2、小区周界防越报警系统3、闭路电视监控系统4、门禁系统5、停车场管理系统6、背景音乐系统7、保安巡更系统8、综合布线及信息网络系统、电话通讯系统9、小区弱电综合管网10、机房建设系统三、对各系统的功能及技术要求采用网络技术对住户安保防盗系统、对讲系统进行集成,分组团形成物业管理工作网络,物业管理网络的管理中心设置在在。

1、住户彩色可视对讲及室内安防报警系统1.1 对讲系统招标内容及要求A、产品配置要求1、系统联网总线基于小区局域网,采用TCP/IP协议数字式联网,无损传输音视频信号,可适应大型小区的联网功能,方便扩展与升级。

2、具有访客图像存储,实现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发布。

每个住户存储空间独立,信息保密、并可扩展支持外接大型显示屏实现多媒体信息公告及广告功能。

3、系统至少要支持10个小区入口机、10个区域管理中心和1个总管理中心的联网4、管理机可扩展支持闭路监控功能,即监视正处于呼叫状态的门口机。

可实现对门口机的监控自由切换功能。

5、单元区中主干及入户要采用1根5类线+1根电源线的方式,接头全部采用标准接插件处理。

6、单元门口机为彩色可视对讲、支持中文数码管显示,开锁时有关门提示音;门口机配免触卡门禁,并可在需要时升级指纹功能,卡片信息至少有双路备份以防丢失。

弱电智能化项目规范-新

弱电智能化项目规范-新

GB 50174-20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T 9361-201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92DQ13防雷与接地装置DGTJ08-7-2014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LT 754-2013 母线焊接技术规程GB 7251.12-201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成套电力开关和控制设备GB 12955-2008防火门GB 26545-2011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钻孔设备安全规范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67-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8-2006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25-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4-201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462-2015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826-2012 电磁波暗室工程技术规范GB 50918-2013 城镇建设智能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12190-2006 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测量方法GB18614-2012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GB 50074-201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T 2887-2011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900.10-2013 电工术语电缆GBT 4365-1995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T 11457-2006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GBT 17185-2012 钢制法兰管件GBT 17702-2013 电力电子电容器GBT 18233-2008 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GBT 19484.1-2013 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GBT 25069-2010 信息安全技术术语GBT 25647-2010 电子政务术语GBT 26268-2010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测试方法GBT 26269-2010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GBT 28035-2011 软件系统验收规范GBT 28048-2011 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验收规范GBT 28049-2011 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 29199-2012 光缆防鼠性能测试方法GBT 29233-2012 管道、直埋和非自承式架空敷设用单模通信室外光缆GBT 29304-2012 爆炸危险场所防爆安全导则GBT 29315-2012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GBT 50312-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905-2014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_50375-20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28569-2012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电能计量GBT30285-2013 信息安全技术灾难恢复中心建设与运维管理规范GBT30413-2013 嵌入式LED灯具性能要求GB/T 31470-2015俄歇电子能谱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中确定检测信号对应样品区域的通则YD 5206-2011 光纤宽带接入工程设计规范YDT 778-2011 光纤配线架YDT 769-2010 中心管式通信用室外光缆YDT 814.5-2011 光缆接头盒第5部分:深海光缆接头盒YDT 908-2011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YDT 1767.2-2011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2部分:NMS系统管理功能YDT 2017-2009 IPTV机顶盒测试方法YDT 2150-2010 光缆分纤箱YDT 2159-2010 接入网用光电混合缆YDT 2252-2011 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能力评估方法YDT 2281-2011 光纤插座盒YDT 2283-2011 深海光缆YDT 2286-2011 10Gbit s EPON 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OLT ONU)的单纤双向光组件YDT 2288.2-2011 小型化可热插拔模块(SFP)用光组件技术条件第2部分:同轴连接型光接YDT 2324-2011 无线基站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JGJ 66-2015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GBT 16571-2012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CECS 31:2006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 120-2007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100-98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pdf)CECS-100-1998-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JGT 491-2016 建筑用网格式金属电缆桥架GB 50464-2008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12663-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T 50525-2010 视频显示屏系统工程测量技术规范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21741-2008GB 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635-2010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电智能化技术规范(更新至2023)
1. 引言
本文档为弱电智能化技术规范的最新更新,涵盖了2023年的
相关内容。

该规范旨在确保弱电智能化技术的安全、可靠和高效使用,促进智能化建设的发展。

2. 技术要求
2.1 弱电智能化设备与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以适应各
类建筑物的需求。

2.2 弱电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并获得合格证书。

2.3 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 功能完备,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 技术先进,具备较高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 易于安装和维护,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 节能环保,符合能源效率要求。

2.4 弱电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集成应考虑以下要素:
- 安全性: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确保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 互联互通:支持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 兼容性:具备与其他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兼容性。

2.5 弱电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和管理的能力,方
便运维人员进行设备状态监测、故障排除和系统优化。

3. 实施方案
3.1 在弱电智能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步骤:
- 需求分析: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需求确定弱电智能化技
术的应用范围和功能要求;
- 设计方案:基于需求分析,制定弱电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设
计方案,包括设备选型、系统连接等;
- 实施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安装、系统调试和工程验收;
- 运行维护:建立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处理机制,保障设备和
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实施方案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 工程质量: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 工期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 成本控制:合理管理项目成本,避免浪费和超支。

4. 监管和评估
4.1 弱电智能化项目应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技术
规范的执行和合规性。

4.2 弱电智能化项目应定期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技术性能、安全性和用户满意度等方面,以优化设备和系统的使用效果。

5. 结论
本文档针对弱电智能化技术进行了规范,旨在推动智能化建设
的发展,确保弱电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技术要求、实施方案以及监管和评估等内容将为相关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
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