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型灌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大纲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提纲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前言简述实施方案编制背景、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及主要预期成果等。
第一章灌区工程现状1.1 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水资源概况简述灌区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分布和水文地质等;行政区划及乡镇数量、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耕地、灌溉面积和农业生产、粮食生产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质状况等。
1.2 灌区工程基本情况简述灌区及泵站工程状况和管理运行现状。
1.3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成效与经验总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做法。
从灌区及泵站工程保障、工程运行维护等方面简述灌区及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2.1 现代化改造需求分析根据现代化改造标准,结合当地实际,从灌溉设计保证率、供水保证率、节水、增产以及工程配套状况、工程老化程度、运行管护和水生态保护、水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需求分析。
2.2 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解决工程长效运行问题等方面简述必要性。
第三章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3.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3.2 目标任务包括建设和管理两个方面的总体与阶段性目标。
3.3 编制依据3.4 实施范围与水平年第四章总体布局4.1区域布局包括农业发展布局、地表水与地下水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布局等。
4.2灌区用水调整优化4.3灌区防洪除涝与盐碱化防治第五章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复核5.1 水土资源利用现状5.2 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5.3 灌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5.4 灌溉制度分析复核5.5 灌区需水量分析复核5.6 灌区可供水量分析复核5.7 灌区水土资源匹配分析复核5.8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复核5.9 严格水资源管理条件下的水资源配置第六章灌排工程设施改造与提升6.1建设标准主要包括灌溉水源工程、泵站工程、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田间工程建设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大中型灌区农业节水综合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大中型灌区农业节水综合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公布日期】2017.11.23•【文号】发改农经〔2017〕2029号•【施行日期】2017.1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大中型灌区农业节水综合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7〕2029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水利(水务)厅(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有关要求,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现就开展大中型灌区农业节水综合示范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大中型灌区农业节水综合示范工作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农业是用水大户。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近年来,各地区、有关部门持续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在农业节水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农业用水效率效益不断提高。
但同时也要看到,农业节水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影响因素多,当前总体还存在着工程设施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不到位、节水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目前,我国共有设计灌溉面积30万亩及以上的大中型灌区456处,现状用水量也约占全国农业用水总量的三分之一,用水总量大,节水任务重。
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有关要求,201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印发了《全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对“十三五”期间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设施配套改造、量测水设施建设、灌区管理体制和水权水价改革等作出了全面安排,计划到2020年“完成43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
水利建设十三五规划word精品模板

水利建设十三五规划水利建设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县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着力强化水生态文明发展、持续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重点要加快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目前规划文本初稿已形成,主要内容有:(一)规划目标1、防洪减灾目标。
到2020年,全面提高千亩以上重点圩口防洪能力。
**堤防等级由3级提高至2级;**堤防等级由4级提高至2级;**、**、**、**防洪能力达到防御1998年实测最高洪水位;**圩及顺**防洪能力达到防御1954年型洪水位;**圩、**圩、**圩、**圩、**圩、**圩圩堤防洪能力达到防御**坝埂头洪水位;**沟设计标准5-10年一遇,****沟设计标准达防御1954年型洪水位;主要内河重要河段防洪标准达到20年-遇。
2、民生水利目标。
到2020年,解决全县95%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现有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9座蓄水5万以上当家塘提升改造加固任务,大幅度降低水库、蓄水工程病险率。
加强万亩以上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防旱抗旱能力,万亩灌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万亩,恢复灌溉面积万亩;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水利血防工作。
“十三五”期间,完成300kw以上排涝泵站的更新改造任务。
同时积极争取资金对300kw 以下集体泵站进行更新改造。
积极开展建设“当家塘”建设。
计划分年度修复挖扩,其中“十三五”期间挖扩淤积严重的重要塘坝约 1500处。
3、水资源开发利用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镇应急水源保障体系,工农业用水基本得到保障,全县年供水能力新增亿m3、达到亿m3左右,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更趋合理。
4、水资源节约保护目标。
到2020年,万亩以上重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 6以上,基本实现灌溉用水量零增长。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
城镇污废水处理量、污水处理回用量、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均要迭到国家和省市关规定,地表水质量标准努力实现省政府批准的《**省水功能区划》确定的目标。
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

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项目背景:介绍选定项目的地理位置、现状和相关情况,概述项目开展的背景和必要性。
2.项目目标:明确项目改造的目标和意义,阐述项目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项目概况1.项目规模:规定项目改造的灌区面积和灌溉面积,明确项目改造的工程范围。
2.项目内容:列出项目改造的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水源控制工程、渠道改造工程、节水灌溉设施改造等。
3.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改造的总投资和各个工程项目的投资额。
三、可行性研究1.市场分析:分析当前灌区农业市场的需求情况和潜在市场规模,评估项目改造的市场前景。
2.技术可行性:审视项目改造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度,评估技术可行性和可靠性。
3.经济可行性:对项目改造的投资进行经济评估和风险分析,评估项目改造的经济可行性和收益预测。
4.社会可行性:考虑项目改造对当地社会的影响,评估项目改造的社会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5.环境可行性:分析项目改造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效益,评估项目改造的环境可行性。
四、项目实施方案1.工程实施:明确项目改造的实施方案和工程进度,列出具体的工程安排和施工计划。
2.配套政策:介绍相关的支持政策和管理措施,包括资金支持、技术要求等。
3.组织管理:描述项目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参与方的职责和协作方式。
五、风险评估和对策1.风险识别: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
2.风险对策:提出解决风险和问题的措施和对策,保障项目改造的顺利进行。
六、项目经济效益评估1.投资回收期:计算项目改造的投资回收期,评估项目改造的经济效益。
2.偏差分析:进行偏差分析,评估项目改造的风险和可行性。
七、项目环境评价1.环境影响评价:进行项目改造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改造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环境保护措施: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项目改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八、项目可行性结论和建议1.项目可行性结论:综合评估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可行性,得出项目的可行性结论。
安徽省水利厅关于开展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十三五”规划调查工作的通知-皖水农函[2016]621号
![安徽省水利厅关于开展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十三五”规划调查工作的通知-皖水农函[2016]621号](https://img.taocdn.com/s3/m/2bc4dfb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7f.png)
安徽省水利厅关于开展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十三五”规划调查工作的通知正文:---------------------------------------------------------------------------------------------------------------------------------------------------- 关于开展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十三五”规划调查工作的通知各市水利(水务)局,广德、宿松县水利(水务)局:根据水利部农发办《关于做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农发办〔2016〕2号)精神,“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步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为全面摸清我省中型灌区基本情况,科学制定全省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十三五”规划,我厅决定开展有关规划调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和要求通知如下:一、规划水平年规划的基准年为2015年,水平年为2020年。
二、规划范围规划的范围为设计或有效灌溉面积5-30万亩的重点中型灌区,应逐个灌区填写。
为了解掌握我省一般中型灌区情况,本次对灌溉面积1-5万亩的一般中型灌区一并进行统计汇报,各地按附件3要求进行填报。
三、其他相关要求1、避免重复遗漏,对已经合并纳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中型灌区,不要再纳入本规划,也不要将大型灌区拆分成若干个中型灌区纳入本规划。
各地本次上报的灌区数量原则上不突破上次规划填报的数量。
2、对于已立项改造过的中型灌区,要全部纳入本规划之中,不可遗漏。
3、各地按附表要求如实填报数据,并结合原“十二五”规划灌区名录(见附件5、附件6)进行复核,如有增减需说明情况。
填报时务必注意表格中各项数据的单位和备注说明。
4、县级水利部门可选择本地区典型中型灌区,参照单个中型灌区改造规划提纲(附件4),组织编制典型中型灌区的改造规划,并填报本县(市、区)的中型灌区汇总表。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水利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发改农经[2017]889号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水利部【发布日期】2017.05.10
【实施日期】2017.05.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16-
2020年)的通知
(发改农经〔2017〕889号)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水利(水务)厅(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完成43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等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组织编制了《全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现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落实地方主体工作责任。
《方案》是“十三五”期间开展大中型灌区改造工作的重
要依据。
各地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管理和工作主体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分工。
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编写指南

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编写指南
一、编写目的
明确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编写要求和技术路线,推动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编写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灌区现状特点和节水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水改造措施。
(二)循序渐进原则。
根据灌区节水改造的紧迫性、经济可行性确定改造的目标和重点,分步实施。
(三)综合平衡原则。
综合考虑灌区的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平衡各方面利益。
三、主要内容
(一)灌区概况
(二)灌区节水潜力分析
(三)灌区节水改造目标
(四)灌区节水改造措施
1.灌溉水价改革措施
2.灌溉制度改革措施
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4.农业结构调整措施
5.水资源节约推广措施
(五)经济技术评价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2.法规保障
3.资金保障
4.技术保障
四、其他要求
(一)编写程序要科学合理、计算详细。
(二)编写过程要广泛调研、听取意见。
(三)编写结果要经专家论证、组织评审。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规划提纲

综合说明概括介绍本灌区规划范围、建设标准、主要建设内容、工程措施、节水量、投资估算及工程效益指标,以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等规划内容。
一、灌区基本情况1、社会经济概况:简述灌区所在区域行政区划、灌区控制范围内国土面积、总耕地面积,总灌溉面积及其有效灌溉面积,涉及县(市、区),灌区内乡(镇)及村庄个数,总人口及农业人口,种植品种、产量及复种指数。
2、灌区供水水源:简述本灌区水源基本状况,包括水库水、河道引水、地下水等,灌溉水源的保障情况。
3、概略介绍灌区发展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5万亩以下灌区合并后编制规划,需说明每个灌区的基本情况)二、规划依据及工程建设标准1、规划依据规划依据包括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政策文件、投资估算定额及参考资料等。
2、建设标准:渠灌设计灌溉保证率,大田旱作物采用P=50% ,水稻采用75%;排水工程除涝标准采用5年一遇。
井渠双灌区中的井灌暂不涉及灌溉保证率。
现状年及基准年采用2008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
三、工程规划1、水资源供需分析——规划水平年灌区供水与需水预测成果。
2、灌区规模——研究确定合理的农业结构和作物种植结构;灌区通过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预计渠系与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制度及定额的变化和灌溉面积的增加,在此基础上确定规划水平年的灌溉面积。
3、节水改造工程——说明需采用的主要节水措施,例如:不同级别渠道采取不同的衬砌措施;田间工程采取平整土地、调整畦田规格及改进灌水技术等节水措施。
4、灌区续建配套工程——依据规划原则及确定的灌区范围和规模,选择适宜本灌区的续建、配套工程方案。
包括骨干(包括建筑物)工程及田间配套灌溉工程,骨干及田间排水工程。
5、其他——包括管理及计量设施,如:量水、测流、通讯、交通、办公室、信息化等建设内容。
四、投资估算根据灌区所在区域分析建材和用工单价,估算工程静态总投资、骨干工程及田间配套工程投资。
五、经济评价及环境、社会效益分析全面叙述工程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型灌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大纲
一、背景介绍
中型灌区是指灌溉面积在5000-20000亩之间的灌区。
中型灌区在我国农业生
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中型灌区的规划管理,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制定全国中型灌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大纲,旨在明确规划目标、任务和措施,推动中型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
1. 提高中型灌区的水利设施利用效率,实现农田水利设施的智能化管理。
2. 加强中型灌区的节水措施,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节水效益。
3. 优化中型灌区的灌溉结构,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溉效果。
4. 提升中型灌区的管理水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保养。
5. 推动中型灌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
1. 中型灌区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包括中型灌区的地理位置、面积、灌溉面积、农田水利设施的类型和数量等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2. 中型灌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对中型灌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明
确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 中型灌区的规划目标和任务确定。
根据中型灌区的发展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确定中型灌区的规划目标和任务。
4. 中型灌区的规划措施和政策支持。
制定中型灌区的规划措施,包括加强农田
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5. 中型灌区的实施和监测评估。
制定中型灌区规划的实施方案,建立中型灌区
规划的监测评估机制,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
四、规划编制的程序
1. 调研和数据采集。
组织相关专家对中型灌区进行实地调研,采集中型灌区的
相关数据和信息。
2. 问题分析和目标确定。
根据调研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中型灌区的问题分析,确定规划目标。
3. 制定规划措施和政策支持。
根据目标确定规划措施和政策支持,制定具体的
实施方案。
4. 编制规划报告。
根据规划编制的结果,编制中型灌区十三五规划报告,包括
规划的目标、任务、措施和政策支持等内容。
5. 审批和发布。
组织相关部门对规划报告进行审批,经批准后发布执行。
五、规划的实施和监测评估
1. 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根据规划报告,制定中型灌区规划的实施方案,明
确责任部门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2. 监测和评估机制的建立。
建立中型灌区规划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
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3. 问题的解决和调整。
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解决中型灌区规划实施中浮
现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六、预期效果
1. 中型灌区的水利设施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2. 中型灌区的节水措施得到推广和应用,农田水利设施的节水效益显著增加。
3. 中型灌区的灌溉结构得到优化,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溉效果明显改善。
4. 中型灌区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得到加强。
5. 中型灌区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七、总结
全国中型灌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大纲旨在加强中型灌区的规划管理,推动中型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定规划目标、任务和措施,提高中型灌区的水利设施利用效率,加强节水措施,优化灌溉结构,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的实施和监测评估将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
预期效果包括水利设施利用效率提高、节水效益增加、灌溉效果改善、管理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显著改善。
通过全国中型灌区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将为中型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