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转发《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开展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档案局•【公布日期】2022.03.01•【文号】•【施行日期】2022.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正文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申报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档案部门,中央军委办公厅保密和档案局,各人民团体档案部门,各中央企业档案部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多次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档案文献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把档案文献保护好、利用好,有助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广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自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深入挖掘档案文献遗产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经研究决定,国家档案局将启动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和条件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保管的档案均属于申报范围,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保存的文物、文献信息同时是档案的,也可以纳入申报范围。
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需要权属清晰、保管状况良好、历史文化价值突出,同时在形成时间、主题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具备系统性、完整性和稀有性(具体入选标准见附件1)。
二、申报程序和数量(一)申报按属地原则。
档案保管单位为申报主体,填写《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申报书(见附件2),经当地档案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有申报意向的中央和国家机关档案部门直接向国家档案局提出申请,有关中央企业直接向集团公司总部档案部门提出申请。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1.06.25•【文号】国发[2001]25号•【施行日期】2001.06.2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2001年6月25日国发〔2001〕25号)国务院同意文化部提出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18处)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共计23处),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原则,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辩证关系,认真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518处)(一)古遗址(共144处)序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11金中都水关遗址金北京市丰台区22泥河湾遗址群旧石器时代河北省阳原县33南庄头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北省徐水县44西寨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北省迁西县55代王城遗址春秋至汉河北省蔚县66井陉窑遗址隋至清河北省井陉县77元中都遗址元河北省张北县88柿子滩遗址旧石器时代山西省吉县99东下冯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山西省夏县1010晋阳古城遗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1111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济市1212曲回寺石像冢唐山西省灵丘县1313萨拉乌苏遗址旧石器时代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1414岱海遗址群新石器时代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1515庙子沟遗址新石器时代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1616架子山遗址群青铜时代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1717大井古铜矿遗址青铜时代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1818城子山遗址青铜时代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1919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汉至唐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2020黑山头城址金、元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2121金界壕遗址金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盟、包头市,黑龙江省甘南县、龙江县、齐齐哈尔市2222应昌路故城遗址元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2323海城仙人洞遗址旧石器时代辽宁省海城市2424新乐遗址新石器时代辽宁省沈阳市2525东山嘴遗址新石器时代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2626汉书遗址青铜时代吉林省大安市2727西团山遗址青铜时代吉林省吉林市2828万发拨子遗址战国至晋吉林省通化市2929龙湖古城遗址战国吉林省梨树县3030罗通山城汉至魏、晋吉林省柳河县3131八连城遗址唐、五代吉林省珲春市3232宝山一六道沟冶铜唐、五代吉林省临江市遗址3333塔虎城辽、金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3434三江平原汉魏时期汉、魏黑龙江省佳木斯遗址市、双鸭山市、友谊县、宝清县、富锦市3535奥里米城址金黑龙扛省绥滨县3636八里城遗址金黑龙江省肇东市3737福泉山遗址新石器时代上海市青浦区3838龙虬庄遗址新石器时代扛苏省高邮市3939罗家角遗址新石器时代浙江省桐乡市4040马家浜遗址新石器时代浙江省嘉兴市4141下菰城遗址春秋浙江省湖州市4242临安城遗址南宋浙江省杭州市4343铁店窑遗址宋、元浙江省金华市4444陈山遗址旧石器时代安徽省宣城市4545凌家滩遗址新石器时代安徽省含山县4646尉迟寺遗址新石器时代安徽省蒙城县4747寿春城遗址战国安徽省寿县4848寿州窑遗址南朝至唐安徽省淮南市4949柳孜运河码头遗址唐至宋安徽省濉溪县5050繁昌窑遗址宋安徽省繁昌县5151万寿岩遗址旧石器时代福建省三明市5252昙石山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福建省闽侯县5353建窑遗址唐至宋福建省建阳市5454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新石器时代江西省万年县5555筑卫城遗址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江西省樟树市5656铜岭铜矿遗址商、周江西省瑞昌市5757吉州窑遗址宋、元江西省吉安县5858西河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章丘市5959桐林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淄博市6060丁公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邹平县6161景阳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阳谷县6262安邱固堆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山东省菏泽市6363即墨故城遗址东周至北齐山东省平度市6464裴李岗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南省新郑市6565贾湖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南省舞阳县6666八里岗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南省邓州市6767北阳平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南省灵宝市6868庙底沟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南省三门峡市6969大河村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南省郑州市7070孟庄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河南省辉县市7171古城寨城址新石器时代河南省新密市7272府城遗址商河南省焦作市7373番国故城遗址东周河南省固始县7474城阳城址东周河南省信阳市7575古荥冶铁遗址汉河南省郑州市7676黄冶三彩窑址唐河南省巩义市7777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宋河南省宝丰县7878鹿邑太清宫遗址宋、金河南省鹿邑县7979学堂梁子遗址旧石器时代湖北省郧县8080关庙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湖北省枝江市8181门板湾遗址新石器时代湖北省应城市8282走马岭遗址新石器时代湖北省石首市8383阴湘城遗址新石器时代湖北省荆州市8484磨盘山遗址东周湖北省当阳市8585龙湾遗址东周湖北省潜江市8686鄂王城城址东周湖北省大冶市8787季家湖城址东周湖北省宜昌市8888楚皇城城址东周至秦、汉湖北省宜城市8989湖泗瓷窑址群五代至明湖北省武汉市9090玉虚宫遗址明湖北省丹江口市9191玉蟾岩遗址新石器时代湖南省道县9292彭头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湖南省澧县9393八十档遗址新石器时代湖南省澧县9494老司城遗址五代至清湖南省永顺县9595石峡遗址新石器时代广东省曲江县9696莲花山古采石场西汉至清广东省广州市9797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宋广东省潮州市9898落笔洞遗址旧石器时代海南省三亚市9999百谷和高岭坡遗址旧石器时代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100100甑皮岩遗址新石器时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101101顶蛳山遗址新石器时代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102102高家镇遗址旧石器时代重庆市丰都县103103罗家坝遗址新石器时代至东汉四川省宣汉县104104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新石器时代四川省新津县、郫县、温江县、都江堰市、崇州市105105十二桥遗址商至西周四川省成都市106106汉庄城址汉云南省保山市107107黔西观音洞遗址旧石器时代贵州省黔西县108108可乐遗址战国至汉贵州省赫章县109109拉加里王宫遗址13世纪至18世纪西藏自治区曲松县110110甜水沟遗址旧石器时代陕西省大荔县111111花石浪遗址旧石器时代陕西省洛南县112112元君庙--泉护村遗址新石器时代陕西省华县113113康家遗址新石器时代陕西省西安市114114老牛坡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陕西省西安市115115栎阳城遗址战国至汉陕西省西安市116116京师仓遗址西汉陕西省华阴市117117良周遗址秦、汉陕西省澄城县118118东渭桥遗址唐陕西省高陵县119119玉华宫遗址唐陕西省铜川市120120南佐遗址新石器时代甘肃省西峰市121121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西周至春秋甘肃省礼县122122黑水国遗址汉至魏、晋甘肃省张掖市123123悬泉置遗址汉至魏、晋甘肃省敦煌市124124许三湾城及墓群汉至唐甘肃省高台县125125白塔寺遗址元甘肃省武威市126126喇家遗址新石器时代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127127塔温搭里哈遗址青铜时代青海省都兰县128128开城遗址元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129129奴拉赛铜矿遗址青铜时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130130圆沙古城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131131克孜尔尕哈烽燧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132132孔雀河烽燧群汉至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133133罗布泊南古城遗址汉至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134134莫尔寺遗址汉至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135135托库孜萨来遗址汉至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136136米兰遗址汉至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137137安迪尔古城遗址汉至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138138石头城遗址晋至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139139七个星佛寺遗址晋至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140140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141141白杨沟佛寺遗址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142142大河古城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143143乌拉泊古城唐至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144144台藏塔遗址唐至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二)古墓葬(共50处)序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1451景泰陵明北京市海淀区1462赵王陵战国河北省邯郸县、永年县1473汉中山王墓汉河北省定州市1484逯家庄壁画墓东汉河北省安平县1495北齐高氏墓群北朝至隋河北省景县1506梳妆楼元墓元河北省沽源县1517马茂庄墓群东汉山西省离石市1528方山永固陵北魏山西省大同市1539马村砖雕墓宋、金山西省稷山县15410宝山、罕苏木墓群辽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15511析木城石棚青铜时代辽宁省海城市15612叶茂台辽墓辽辽宁省法库县15713干沟子墓群战国至西汉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5814完颜希尹家族墓地金吉林省舒兰市15915普哈丁墓宋江苏省扬州市16016淳泥国王墓明江苏省南京市16117浙南石棚墓群商、周浙江省瑞安市、平阳县、苍南县16218印山越国王陵春秋、战国浙江省绍兴县16319临安吴越国王陵五代浙江省临安市16420皖南土墩墓群西周至春秋安徽省南陵县、繁昌县16521曹氏家族墓群东汉、三国安徽省亳州市16622朱然家族墓地三国安徽省马鞍山市16723仙水岩崖墓群春秋、战国江西省鹰潭市16824汉济北王墓西汉山东省济南市16925北寨墓群东汉山东省沂南县17026汉鲁王墓西汉山东省曲阜市、邹城市17127邙山陵墓群汉至北魏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17228恭陵唐河南省偃师市17329后周皇陵五代河南省新郑市17430朱载育墓明河南省沁阳市17531明楚王墓明湖北省武汉市17632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东周四川省成都市17733江口崖墓汉四川省彭山县17834安丙家族墓地南宋四川省华蓥市17935石寨山占墓群战国至汉云南省晋宁县18036李家山古墓群战国至汉云南省江川县18137烈山墓地唐西藏自治区朗县18238吉堆吐蕃墓群唐西藏自治区洛扎县18339西汉帝陵西汉陕西省咸阳市、西安市18440唐代帝陵唐陕西省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18541果园--新城墓群魏至唐甘肃省酒泉市、嘉峪关市18642汪氏家族墓地元至明甘肃省漳县18743雷台汉墓东汉甘肃省武威市18844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青铜时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河县18945焉不拉克古墓群青铜时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19046察吾乎古墓群青铜时代至春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19147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青铜时代至汉、魏新疆维吾尔自区阿勒墓群泰市19248扎滚鲁克古墓群青铜时代至魏、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19349山普拉古墓群汉至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19450吐虎鲁克·铁木尔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汗麻扎城县(三)古建筑(共248处)序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1951潭柘寺清北京市门头沟区1962可园清北京市东城区1973孚王府清北京市朝阳区1984景山明、清北京市西城区1995白云观清北京市西城区2006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隋、唐至明北京市房山区塔2017法源寺清北京市宣武区2028先农坛明、清北京市宣武区2039碧云寺明、清北京市海淀区20410大慧寺明北京市海淀区20511十方普觉寺清北京市海淀区20612清净化城塔清北京市朝阳区20713天津广东会馆清天津市南开区20814临济寺澄灵塔金河北省正定县20915药王庙明、清河北省安国市21016昭化寺明河北省怀安县21117鸡鸣驿城明河北省怀来县21218幽居寺塔唐河北省灵寿县21319定州贡院清河北省定州市21420溥仁寺清河北省承德市21521源影寺塔金河北省昌黎县21622泊头清真寺明河北省泊头市21723普利寺塔北宋河北省临城县21824涿州双塔辽河北省涿州市21925南安寺塔辽河北省蔚县22026释迦寺元、明河北省蔚县22127腰山王氏庄园清河北省顺平县22228古莲花池金至清河北省保定市22329庆化寺花塔辽河北省涞水县22430万荣稷王庙金山西省万荣县22531大同九龙壁明山西省大同市22632广济寺大雄宝殿元山西省五台县22733介休后土庙明、清山西省介休市22834正觉寺金至明山西省长治县22935龙岩寺金、明山西省陵川县23036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金山西省浑源县23137窦大夫祠元至清山西省太原市23238观音堂明山西省长治市23339潞安府城隍庙元至清山西省长治市23440阿育王塔元山西省代县23541边靖楼明山西省代县23642淳化寺金山西省平顺县23743明惠大师塔五代山西省平顺县23844九天圣母庙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顺县23945慈相寺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遥县24046平遥文庙金至清山西省平遥县24147兴东垣东岳庙金至清山西省石楼县24248大悲院宋、金山西省曲沃县24349太符观金至清山西省汾阳市24450沁县大云院宋至清山西省沁县24551觉山寺塔辽山西省灵丘县24652资寿寺明山西省灵石县24753清凉寺元山西省芮城县24854广仁王庙唐山西省芮城县24955芮城城隍庙北宋至清山西省芮城县25056泛舟禅师塔唐山西省运城市25157洪福寺金山西省定襄县25258洪济院金至清山西省武乡县25359武乡县大云寺宋至清山西省武乡县25460会仙观金至清山西省武乡县25561大王庙金至明山西省盂县25662临晋县衙元至近代山西省临猗县25763香严寺金至明山西省柳林县25864洪洞玉皇庙元山西省洪洞县25965浑源永安寺元山西省浑源县26066太阴寺金山西省绛县26167三峻庙金至清山西省壶关县26268乔家大院清山西省祁县26369泽州岱庙宋至明山西省泽州县26470安国寺明山西省离石市26571小会岭二仙庙北宋至清山西省陵川县26672崔府君庙金至清山西省陵川县26773西溪二仙庙金至清山西省陵川县26874崇明寺北宋至明山西省高平市26975开化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27076游仙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27177定林寺元至清山西省高平市27278福胜寺元、明山西省新绛县27379稷益庙明山西省新绛县27480柏山东岳庙元至清山西省蒲县27581青龙寺元山西省稷山县27682原起寺宋山西省潞城市27783汇宗寺清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27884福会寺清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27985喀喇沁亲王府及家庙清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28086和硕恪靖公主府清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8187开鲁县佛塔元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28288广济寺古建筑群辽至清辽宁省锦州市28389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明江苏省江阴市刻28490退思园清江苏省吴江市28591宝带桥明江苏省苏州市28692耦园清江苏省苏州市28793龙王庙行宫清江苏省宿豫县28894水绘园清江苏省如皋市28995古月桥宋浙江省义乌市29096黄山八面厅清浙江省义乌市29197国清寺清浙江省天台县29298刘基庙及墓明浙江省文成县29399南阁牌楼群明浙江省乐清市294100庆安会馆清浙江省宁波市295101湖镇舍利塔宋浙江省龙游县296102如龙桥明浙江省庆元县297103通济堰南朝至清浙江省丽水市298104凤凰寺元至清浙江省杭州市299105文澜阁清浙江省杭州市300106俞源村古建筑群元至清浙江省武义县301107八字桥宋浙江省绍兴市302108吕府明浙江省绍兴市303109功臣塔五代浙江省临安市304110台州府城墙宋至清浙江省临海市305111桃渚城明、清浙江省临海市306112郑义门古建筑群清浙江省浦江县307113盐官海塘及海神庙清浙江省海宁市308114绮园清浙江省海盐县309115斯氏古民居建筑群清浙江省诸暨市310116时思寺元至清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311117永昌堡明浙江省温州市312118嘉业堂藏书楼及小清浙江省湖州市莲庄313119庙沟后、横省石牌坊宋、元浙江省鄞县314120水西双塔宋安徽省泾县315121亳州古地道宋、元安徽省亳州市316122白崖寨元至清安徽省宿松县317123程氏三宅明安徽省黄山市318124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安徽省黄山市319125渔梁坝唐至清安徽省歙县320126宏村古建筑群明、清安徽省黟县321127西递村古建筑群明、清安徽省黟县322128寿县古城墙宋至清安徽省寿县323129查济古建筑群元至清安徽省泾县324130天中万寿塔宋福建省仙游县325131安贞堡清福建省永安市326132陈太尉宫宋至清福建省罗源县327133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清福建省南安市328134泉州府文庙宋至清福建省泉州市329135宝山寺大殿元福建省顺昌县330136崇妙保圣坚牢塔五代福建省福州市331137漳州府文庙大成殿明福建省漳州市332138江东桥宋福建省漳州市333139赵家堡--诒安堡明、清福建省漳浦县334140流坑村古建筑群明、清江西省乐安县335141关西新围、燕翼围清江西省龙南县。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和博物馆评估标准(包括一级馆的标准)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
0.1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
2条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
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第1.0.3条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
第1。
0。
4条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第1.0.5条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第1。
0。
6条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第1。
0.7条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
第1.0.8条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
1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二、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三、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第2。
0。
2条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小型馆若与其它建筑合建,必须满足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三、馆区内宜合理布置观众活动、休息场地;四、馆区内不应建造职工生活用房。
博物馆运行评估标准(2022年11月)

博物馆运行评估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定级博物馆开展运行评估所使用的指标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博物馆行业组织针对定级博物馆开展的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
文物主管部门、博物馆行业组织针对未定级博物馆开展运行评估工作可参照本标准确定的指标和方法进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发改社会〔2021〕443号)GA 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B/T 17775-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22528-2008《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服务规范》WW/T 0020-2008 《文物藏品档案规范》GB/T 23863-2009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 23862-2009《文物运输包装规范》GB/T 28227.2-2011《文化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第2部分:室内博物馆》GB/T 16571-2012《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GB/T 30234-2013《文物展品标牌》WW/T 0017-2013《馆藏文物登录规范》JGJ 66-201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GB/T 36721-2018《博物馆开放服务规范》WW/T 0088-2018《博物馆展览内容设计规范》WW/T 0089-2018《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与施工规范》WW/T 0092-2018《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2019年12月)》(文物博发〔2020〕2号)3.术语和定义3.1 博物馆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文化和旅游部 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结果

文化和旅游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结果摘要本文将介绍文化和旅游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结果。
通过对评估过程、评估指标和评估定级结果的分析,探讨文化馆在文化和旅游事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第一部分:评估过程1.1 评估目的文化和旅游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旨在对全国各级文化馆的机构设置、管理运行、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推进文化馆的建设和提升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2 评估指标评估采用一系列综合指标,包括文化馆的建筑环境、馆藏资源、文化展览与活动、服务管理等方面。
评估指标既包括定性的综合评估,也包括定量的得分评估。
1.3 评估方法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考察、专家评审等方法进行。
通过与馆长、工作人员、用户等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文化馆的实际情况。
1.4 评估结果评估结果将根据得分高低进行分级定级,共分为五个等级:A级、B级、C级、D级和E级。
不同等级的文化馆将享有不同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第二部分:评估指标和结果分析2.1 建筑环境建筑环境是文化馆的外在形象和展示窗口,对用户的吸引力和体验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评估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展示区域、展厅设施等方面。
评估定级结果显示,大部分文化馆在建筑环境方面得分较高,达到了良好水平。
2.2 馆藏资源馆藏资源是文化馆最核心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文化传承和展示的质量。
评估指标包括馆藏数量、馆藏类型、馆藏质量等方面。
评估定级结果显示,大部分文化馆在馆藏资源方面表现良好,具有较为丰富和高质量的馆藏。
但也存在一些文化馆的馆藏资源相对较为单一和薄弱的情况。
2.3 文化展览与活动文化展览与活动是文化馆与社会公众互动的平台,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吸引公众参与文化生活。
评估指标包括展览数量、展览主题、活动种类等方面。
评估定级结果显示,大部分文化馆在文化展览与活动方面有所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2.4 服务管理服务管理是文化馆的核心工作之一,关系到文化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2019年12月完整版

附件1: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2019年12月)第一条为加强博物馆行业管理,提高博物馆质量,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登记、经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具有文物、标本和其他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传播功能,向社会开放、正常运行36个月以上的各类博物馆,均可申请参加定级评估。
第三条国家文物局负责制定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等,并对办法、标准等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中国博物馆协会具体负责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可以委托地方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第四条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遵循自愿申报、行业评估、动态管理、分级指导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博物馆经定级评估确定相应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第六条申请参加评估的博物馆应依照博物馆评估标准开展自评,填写《博物馆定级评估申请书》,向中国博物馆协会提出申请。
参评博物馆应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可靠;填报的相关数据信息,应与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全国博物馆信息年报系统、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数据库等相关数据保持一致。
第七条中国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申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还可根据需要组织专家小组进行现场评估。
专家小组在审查材料、实地考察、咨询评议的基础上,提出现场评估报告。
第八条中国博物馆协会根据申请单位的《博物馆定级评估申请书》和专家小组现场评估报告,进行综合评定并打分产生评定意见。
第九条如评定意见与申请书存在重大差异,且申请单位或相关专家等对评定意见提出重大异议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应对相关评定意见给予复核。
复核工作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具体组织,并形成进一步评定意见。
第十条中国博物馆协会可委托地方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对所属行政区域申请参评的博物馆进行审核、提出评定建议。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施行《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2019年12月)等文件的决定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施行《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2019年12月)等文件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20.01.08•【文号】文物博发〔2020〕2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施行《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2019年12月)等文件的决定文物博发〔202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中国博物馆协会: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博物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以展示教育、开放服务为核心的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博物馆条例》相关规定,我局修订了《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评分细则计分表》(2019年12月)。
现予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1.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2019年12月)2.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2019年12月)3.评分细则计分表(2019年12月)国家文物局2020年1月8日附件1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2019年12月)第一条为加强博物馆行业管理,提高博物馆质量,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登记、经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具有文物、标本和其他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传播功能,向社会开放、正常运行36个月以上的各类博物馆,均可申请参加定级评估。
第三条国家文物局负责制定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等,并对办法、标准等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中国博物馆协会具体负责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可以委托地方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第四条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遵循自愿申报、行业评估、动态管理、分级指导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0.02.10•【文号】文物博函[2010]120号•【施行日期】2010.0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物博函[2010]1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文管会):为深化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加强国家一级博物馆(以下简称一级博物馆)的管理,提高一级博物馆管理、运行水平,推动博物馆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国家文物局拟开展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
鉴于评估工作的复杂性,为积累工作经验,完善评估制度,我局决定委托中国博物馆学会于2010年3至9月份首先开展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试点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估试点依据《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规则(试行)》、《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试点工作方案》(附件一、二、三)进行。
评估包括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和现场复核三个环节。
评估内容包括:藏品管理、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教育、公共关系与服务、博物馆管理与发展建设等。
本次评估周期为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
二、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均应认真准备并积极参加评估试点工作,于2010年4月30日前经由省(区、市)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后向中国博物馆学会提交《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申报书》(附件四),并派员参加有关培训。
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结束后,中国博物馆学会将在一级博物馆中分类确定15%的博物馆进行现场复核。
三、各省(区、市)文物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评估试点工作,精心组织本行政区划内一级博物馆参加评估,并为评估工作提供协调和支持。
请各省(区、市)文物行政部门安排专人负责评估试点联络工作,于2010年3月10日前将联络员的姓名、职务、办公电话、手机、电子邮箱等报送中国博物馆学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转发《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开展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
•【公布日期】2023.12.19
•【文号】办博函〔2023〕1161号
•【施行日期】2023.12.1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转发《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开展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办博函〔2023〕11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所属博物馆:
博物馆定级评估是规范、引导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更好开展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现将《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开展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见附件),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积极支持,协助做好相关定级评估的组织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开展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
2023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