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颜色视觉原理
色彩基础知识概括

⾊彩基础知识概括⾊彩设计基础第⼀章绪论⼀、⾊彩的意义形成⼈们审美观的主要途径⾊彩既是⼀种感受,⼜是⼀种信息⾊彩美已经成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种享受⼆、颜⾊感觉的形成⼈的⾊彩感觉信息传输途径是光源、彩⾊物体、眼睛和⼤脑,也就是⼈们⾊彩感觉形成的四⼤要素。
这四个要素不仅使⼈产⽣⾊彩感觉,⽽且也是⼈能正确判断⾊彩的条件。
在这四个要素中,如果有⼀个不确实或者在观察中有变化,就不能正确地判断颜⾊及颜⾊产⽣的效果。
光源的辐射能和物体的反射是属于物理学范畴的,⽽⼤脑和眼睛却是⽣理学研究的内容,但是⾊彩永远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彩感觉总包含着⾊彩的⼼理和⽣理作⽤的反映,使⼈产⽣⼀系列的对⽐与联想。
美国光学学会(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度学委员会曾经把颜⾊定义为:颜⾊是除了空间的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以外的光的⼀种特性,即光的辐射能刺激视⽹膜⽽引起观察者通过视觉⽽获得的景象。
在我国国家标准GB5698-85中,颜⾊的定义为:⾊是光作⽤于⼈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根据这⼀定义,⾊是⼀种物理刺激作⽤于⼈眼的视觉特性,⽽⼈的视觉特性是受⼤脑⽀配的,也是⼀种⼼理反映。
所以,⾊彩感觉不仅与物体本来的颜⾊特性有关,⽽且还受时间、空间、外表状态以及该物体的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各⼈的经历、记忆⼒、看法和视觉灵敏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第⼆章⾊彩的形成原理第⼀节⾊彩现象的⼼理性质不同波长的光作⽤与⼈的视觉器官以后,⼤脑必然导致对不同的⾊彩产⽣某种情感活动,不同的⾊彩会影响⼈们的情绪、性情和⾏动,这是⾊彩的⼼理性质。
⼏种常⽤⾊彩的情感功能红⾊:兴奋、激动、欢乐、危险、紧张、恐怖等橙⾊:渴望、健康、跃动、成熟、向上、等黄⾊:光明、轻快、丰硕、温暖、轻薄、颓废等绿⾊:⽣命、青春、成长、安静、满⾜等蓝⾊:深远、纯洁、冷静、沉静、悲痛、压抑等紫⾊:庄严、幽静、伤痛、神秘等⿊⾊:深沉、庄严、阴森、沉默、凄凉等⽩⾊:纯洁、朴素、轻盈、单薄、哀伤等灰⾊:平淡、沉闷、寂寞、含蓄、⾼雅、安适等1.红⾊红⾊是热烈、冲动、强有⼒的⾊彩,它能使肌⾁的机能和⾎液循环加快。
视觉的原理

视觉的原理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它让我们能够感知世界,理解事物,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视觉的原理是指人类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它涉及到光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从光的传播、眼睛的结构、视觉信息的处理等方面,介绍视觉的原理。
首先,光的传播是视觉的基础。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而在介质中传播时则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会吸收、反射或透射光线。
人眼所看到的物体,实际上是被照射的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后产生的视觉效果。
因此,光的传播对于视觉感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眼睛的结构对于视觉的实现至关重要。
人类的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它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
当光线进入眼睛后,首先经过角膜和瞳孔,然后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处理。
这一系列的过程使得人类能够感知外界的光信号,并产生视觉感知。
最后,视觉信息的处理是视觉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脑皮层中,视觉信息会被进行多层次的处理和分析。
比如,边缘检测、形状识别、颜色感知等都是视觉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
大脑会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最终形成人类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这一过程涉及到神经元的活动、神经传导等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
综上所述,视觉的原理涉及到光的传播、眼睛的结构以及视觉信息的处理等多个方面。
它是一个涉及到光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视觉原理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可以使人眼得到580 nm黄光的色感。 这种由不同光谱
混合出相同色光的现象叫同色异谱。
4
无线电波 10 5 频率 / Hz 波长 / m 3× 10 3 红 780 nm
红外线 紫外线 10 1 0 10 1 5 可见光
X射线 10 2 0
宇宙射线 10 2 5
3× 10-2
3× 10-7 青蓝
3× 10-1 2 3× 10-1 7 紫 380 nm
温度开氏度 (K) 表示。 色温与光源的实际温度无关,
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实际温度为常温, 而其白场色温 是6500K。
8
波 / 谱 % 率
2 00 A C 1 00 B A 4 00 5 00 6 00 波 长 / nm 7 00 D 65 B C D 65
相
对
功
1 50
50
图 1-2 标准光源的光谱分布
橙 黄 绿
图 1-1 电磁辐射波谱
5
1.1.2 物体的颜色
物体分为发光体和不发光体。 发光体的颜色由它 本身发出的光谱所确定, 如白炽灯发黄和荧光灯发白, 各自有其特定的光谱色。 不发光体的颜色与照射光的光谱和不发光体对照
射光的反射、 透射特性有关。 红旗反射太阳光中的红
色光、 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呈红色; 绿叶反射绿色的 光、 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呈绿色; 白纸反射全部太阳
完全吸收入射辐射的物体。 它对所有波长辐射的吸收
系数均为1。 绝对黑体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其实验 模型是一个中空的、 内壁涂黑的球体, 在其上面开了
一个小孔, 进入小孔的光辐射经内壁多次反射、 吸收,
已不能再逸出到外面, 这个小孔就相当于绝对黑体。
7
绝对黑体所辐射的光谱与它的温度密切相关。 绝 对黑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的光谱中蓝色成分越多, 红 色成分越少。 光源的色温是这样定义的: 光源的可见 光谱与某温度的绝对黑体辐射的可见光谱相同或相近 时, 绝对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单位以绝对
色彩产生的原理

第一章色彩产生的原理学习目标:通过了解色彩产生的原理,对色彩有科学的认识。
掌握色彩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色彩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色彩的物理性质,掌握色彩的基本特征。
难点:色立体以及色彩体系的应用。
1 1.1 色彩的物理理论 1.1.1 光与色光是色彩的重要来源,没有光就没有色彩。
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知识的局限,人们误以为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与光没什么关系。
然而,当黑夜降临的时候,人们发现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进步了,后来发现世界本是无色的,由于有了光的照射才能显现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因此,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色彩,世界万物的色彩是由光的刺激所引起的,是从光→物体→眼睛→大脑的整体过程。
色彩是光刺激眼睛再传入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产生的感觉。
明确地讲,是人的眼睛起了重要作用并赋予了色彩最终的效果。
色彩是人的一种感觉,是人的大脑和思想赋予了它最终的意义,没有光、物体、眼睛、大脑,就没有色彩,没有五彩缤纷的世界。
所以,光,物体,正常的视觉是产生色彩的必要条件。
1.1.2 光谱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科学地证明了自然光包涵了所有的光谱色,而物体色是对太阳光的反射形成的。
这一发现也使色彩研究走上了科学的轨道(如图1-1所示)。
三棱镜实验证明白色的太阳光被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其中宽窄不一的颜色以固定顺序构成一条美丽的色带,这图1-1 就是光谱(如图1-2和图1-3所示)。
图1-2 图1-3 1.1.3 色彩的可知性我们感受到的白色光实际上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当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各种色光由于波长不同,有着不同的折射率。
其中,红色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而紫色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
不同的色相表明了不同的电磁辐射工作范围,不同的电磁2 辐射的范围有不同的宽窄。
在电磁辐射中只有波长为380nm~780nm之间的电磁辐射能被我们视觉感受到,这就是可见光的范围,只占光谱中的很小一部分。
色彩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概论一、理论学习1)“色彩学”定义:色彩学(Color Science)是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色彩学的研究理论:色彩物理学、色彩生理学、色彩化学、色彩心理学、色彩美学、美术色彩学、设计色彩学。
3)色彩学的意义:色彩学是科学认知色彩的基础色彩学是合理运用色彩的规律色彩学是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色彩学是创造审美的手段二、实践如何学好色彩学:查阅文献资料扩展色彩学的知识面用色彩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从写生中学习掌握自然色彩的和谐美从大师作品中学习掌握色彩配合的方法捕捉灵感进行色彩创意第二章东西方色彩理论第一节东方色彩理论1)五色观发展历史:五色说形成于先秦时期“五色”一词的出现追溯至战国时期。
东汉确立了“土居中央”的观点,并突出了黄色的地位,经隋唐至宋以后定黄为皇室专用色。
现代意义:原始人总结出了与现代光谱色相近的“五色”。
五色中的“青、赤、黄”与我们今天所讲的色彩三原色中的“蓝、红、黄”同类。
白色是全部光谱色的相加(正混合),黑色是全部颜料色的相加(负混合)。
历史意义:“五色观”制约着古代中国的色彩观,成为了一个社会功能的图示,因此使得对色彩的认识不能依照自然规律而展开。
“五色观”亦有符合科学规律的一面。
“五色观”包含了色彩构成的基本元素,包含了有色与无色的辩证认识,体现了中国艺术对色彩规律把握的独特性和准确性,也反映了中国古代色彩理论的缜密与深刻。
2)儒家色彩理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恶紫之夺朱”,紫色夺正不“仁”君子不以绀(微带红的一种黑色)取饰,红紫不以为裹服(内衣)”目之于色,有同美焉延续五色说,强调正色的较高地位,用色彩象征等级。
3)道家色彩理论五色令国人盲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两级化、简单化,重视黑白的相互作用。
产生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色彩审美观。
4)佛教色彩理论富有装饰性、象征性,是儒家和道家色彩理论的有益补充。
第二节西方色彩理论1)西方学者与色彩理论德谟克里特原子论假设亚里士多德光即色彩猜想德米那斯关于光的三棱镜现象的论文牛顿解开色彩由来之谜、写出著作《光学》,提出光的性质的科学发现和推断,即光有粒子和光波。
配色基础原理

配色基础原理配色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和传达的信息。
了解配色的基础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色彩,使设计作品更加吸引人、生动和有力量。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配色的基础原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比如红色、黄色、蓝色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高的颜色看起来更明亮,明度低的颜色则显得更暗淡;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饱和度高的颜色看起来更鲜艳,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更灰暗。
在配色中,色相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色相环来进行配色,比如选择相邻色、互补色或类似色进行搭配,这样可以使整体色彩更加和谐统一。
同时,明度和饱和度的搭配也需要注意,明度和饱和度相近的颜色搭配在一起会显得柔和,而明度和饱和度相差较大的颜色搭配则会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除了色彩的搭配,我们还需要考虑色彩的运用。
在设计中,我们可以运用色彩的面积、比例和位置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比如,可以通过放大或缩小某种颜色的面积来突出重点,也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比例来调整整体的色彩氛围。
此外,色彩的位置也会影响到视觉效果,比如暖色调的颜色放在前景会显得更加突出,而冷色调的颜色放在背景则会产生距离感。
在配色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色彩的情感表达。
不同的颜色会带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红色代表热情和活力,蓝色代表冷静和安静,黄色代表活力和快乐。
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设计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合适的色彩,从而更好地传达设计的信息和目的。
总的来说,配色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和传达的信息。
了解配色的基础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色彩,使设计作品更加吸引人、生动和有力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能对配色的基础原理有所了解,并能在实际设计中灵活运用,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设计作品。
颜色的秘密

颜色的秘密颜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给我们的世界增添了美丽和生动。
除了装饰和美化我们的生活之外,颜色还有许多秘密藏在其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揭示关于颜色的一些奇妙秘密。
让我们了解一下颜色是如何被我们的眼睛和大脑感知的。
人类的视觉系统对颜色非常敏感,能够感知来自光的不同波长。
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它实际上是吸收了所有光线的能量,只有反射的部分才会被我们的眼睛捕捉到。
这些反射的光线会刺激我们的视网膜,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中的视觉中枢,最终形成我们所看到的颜色。
颜色本身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相反,它们可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光线的强度和方向、周围物体的颜色和表面纹理,甚至是我们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同一个物体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除了这些基础的知识之外,颜色还具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秘密。
它们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这是因为不同的颜色会引起我们大脑中不同的神经反应,从而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红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颜色,而蓝色则被认为是一种平静和冷静的颜色。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餐厅都选择红色作为主题色,因为它可以刺激人们的食欲和活力。
不同的文化对颜色也有着不同的解读和象征意义。
在中国,红色通常代表好运和喜庆,而在西方国家,红色可能会被视为危险或禁忌。
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对颜色的使用和理解都有所不同。
颜色还可以对我们的生理和健康产生影响。
有研究表明,某些颜色可以影响我们的心率和血压,甚至可以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
一些颜色还可以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和注意力集中程度。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医院和学校等地方会选择柔和的颜色作为主题色,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提高工作效率。
颜色还可以成为艺术和设计的灵感之源。
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深受颜色的启发,他们利用颜色的对比、明暗和丰富的层次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广告和包装设计中,颜色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帮助产品和品牌树立独特的形象和印记。
第一章 色彩基础知识(1)

第一章色彩基础知识第一节色彩与色彩构成1、色彩说到色彩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因为我们周围到处都有弥漫着色彩。
像蓝天、白云、绿草、红花都是有色彩的。
包括现在随着气温渐渐升高,慢慢的就过度到了炎热的夏天了,人们都开始换上色彩缤纷的夏装。
比如像我们的手机也可以换一换沉闷的颜色,现在不是都有换手机壳之类的,可以让我们手机的风格与这个即将来临的夏天显得更搭。
如果说装扮的话,还有色彩绚丽的指甲油,彩妆。
还有新娘的婚纱的颜色,2011年春天的婚纱设计呢,不仅仅只有白色,因为我们最常穿的就是白色,为了把新娘打扮成彩色的新娘,设计者就设计了很多颜色的婚纱,比如迎合春天氛围的淡绿色是非常流行,由浅色渐变深色给人一种神秘高雅的感觉,米色显得人比较恬静素雅,接近白色淡粉色婚纱符合女孩梦幻的婚礼幻想,所以说不同的颜色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还有像一些家居产品的色彩设计,深蓝的小窝有种海风的清凉感,橙香的家居又带来了春夏的酸甜感,淡淡的绿色犹有种宁静而安详。
我家有个邻居就是把每件屋子都刷成不一样的颜色,有黄色、粉色,我们不能说他们这样做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审美,这种审美呢会随着你的阅历、知识的丰富而不断的改变。
还有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这个词(pop)来自英语的“大众化”,最早起源于英国。
二战以后出生的新生一代对于风格单调、冷漠缺乏人情味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十分反感,认为是陈旧的、过时的观念,他们希望有新的设计风格来体现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于是在英国青年设计家中出现了波普设计运动。
波普运动产生的思想动机来源自美国的大众文化,包括好莱坞电影、摇滚乐、消费文化等。
波普风格主要体现在和年青人有关的生活用品等方面,如古怪家具、迷你裙、流行音乐会等,追求大众化、通俗化的趣味,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采用强烈的色彩处理。
而且很多设计都具有游戏色彩,有一种玩世不恭的青少年心理特点,就像流行歌曲一样。
因为波普风格追求的是一种装饰感,缤纷的色彩,从而可以让空间有一种跳跃感,层次更加立体,所以是春天居室装扮用的比较多的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颜色视觉原理
颜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一种沟通和表达感受的工具。
了解颜色视觉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颜色的作用和效果,从而更好地运用颜色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颜色的产生是由光线的反射或吸收过程中的光谱成分所决定的。
光谱
是由各种波长的光线组成的,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线在我
们的视力系统中被感知而产生的。
光线对于颜色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光的强度、光的频率和光的色调。
首先,光的强度对颜色的感知有很大影响。
亮度是指光的强度,它决
定了我们对颜色的明暗感知。
光线越强,颜色越明亮;光线越弱,颜色就
越暗淡。
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同一物体的颜色会有所变化。
其次,光的频率决定了颜色的饱和度。
光的频率越高,颜色越鲜艳;
光的频率越低,颜色越暗淡。
例如,红色和蓝色的光波频率较低,所以它
们看起来比黄色和绿色更暗淡。
这也是为什么在彩电中,我们可以通过调
节饱和度来改变图像的颜色鲜艳度。
最后,光的色调是由光波的波长决定的。
光波的波长越长,颜色就越
偏向红色;光波的波长越短,颜色就越偏向蓝色。
例如,当光的波长在
400纳米到700纳米之间时,我们就能够感知到完整的光谱颜色,从紫色
到红色。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蓝色和黄色是互补色,它们在光谱中位于不
同的位置。
除了光的特性,颜色的感知还与我们的大脑和视觉系统有关。
我们的
视觉系统是由光线传入眼睛的视网膜和脑部处理视觉信息的部分组成的。
当光线进入眼睛时,它被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所接受,并转化为神经信号
后传递到大脑。
大脑会根据这些信号来解释和感知不同的颜色。
然而,颜色的感知也受到个体差异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每个人的视觉
系统和大脑处理方式可能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颜色,不同的人可能会有
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此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也会影响对颜色的
认知和表达。
例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和喜庆,而在西方文化中
通常代表危险和警告。
总之,颜色视觉原理是研究颜色产生和感知过程的科学原理。
了解颜
色的强度、频率和色调对颜色的感知有很大帮助。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个
体差异和文化因素对颜色感知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应用和理解颜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