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仪的使用教程详解
干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标准

干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标准
一、功能介绍:用于检查研磨后镜片面形精度(牛顿环、局部误差),
检查范围≤∮75,放大比例:1:1
二、精度描述:标准板精度为λ/ 20
三、操作规程
a)确认校验有效期:看干涉仪的标识校验有效期是否超过,若
超过有效期,则先向校验员提出校验后再使用。
b)开电源:打开变压器(220V变为110V),此时激光
干涉仪电源驱动器进入对激光管驱动工作。
c)电源驱动激光管约15分钟左右,干涉仪专用电源稳定后指
示灯亮,进入稳定状态。
d)清理台面,将待检品、不良、良品按标示区域整理准备检测
镜片。
e)擦拭干净放置镜片的检测治具,戴好手指套、口罩。
f)放置镜片到载物台或载物台的治具上,将对焦/成像开关切
换到对焦,在目视视场中可见三个光点,调节载物台的旋
扭,让屏幕上可移动按扭中较亮点与原视场点重合;再将
对焦/成像开关切换至成像。
g)调整载物台旋扭,读取需要数据,最好是将干涉条纹调到
3-5条相对数据比校准确。
四、保管保养
a)仪器玻璃表面严禁用手触摸,可用镜头纸或脱脂棉蘸酒精清
擦。
b) 清洁毛巾不能沾水,放置场地需保持干燥、清洁。
c) 若需在2H以内需使用则不需关闭电源,但需关闭显示器的
电源;若需超2H再使用则需关闭电源。
开电源:打开变压器(220V变为110V),此时
五、注意事项
a)放置干涉仪桌子与墙壁不能接触,干涉仪及干涉仪桌子不能受外力震动,否则会影响检测精度。
b)室内需恒温在1℃以内,否则会影响检测精度。
白光干涉仪使用方法

白光干涉仪使用方法
白光干涉仪是一种用来测量光学元件表面形貌或者材料折射率的工具。
它利用分束器将一束白光分成两束,并分别经过待测样品和参考面后再合成在一起,产生干涉条纹,通过观察和分析干涉条纹的形态、数量和间距等特征来推导出被测物体的表面高度差或者折射率信息。
白光干涉仪使用方法:
1、调整平面反射镜:将左边的平面反射镜向右移动,直到上方的光源像在左下角。
2、调整分束器:将分束器向右缓慢旋转,观察左侧和右侧的屏幕上是否出现亮度变化。
找到最亮的位置。
3、调整平行度:将右侧镜子稍微调整一下,使得两个屏幕上的波纹条纹清晰、平行。
4、观察干涉图案:在右侧镜子前加入待测物品,观察干涉图案。
如果需要进行更精细的测量,可以通过调整平面反射镜的位置来改变干涉图案。
干涉仪的使用方法和干涉谱的分析技巧

干涉仪的使用方法和干涉谱的分析技巧干涉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学路径差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本文将介绍干涉仪的使用方法以及干涉谱的分析技巧。
一、干涉仪的使用方法1. 调节光源:首先需要确保光源的亮度和稳定性。
可以使用氙灯、钠灯等白光源或激光器作为光源。
调节光源的亮度和位置,使光线尽可能地垂直射入干涉仪。
2. 调整干涉仪的干涉臂长度:干涉仪的干涉臂长度决定了光程差的大小。
通过调整干涉仪的干涉臂长度,可以改变干涉谱的特性。
一般可以通过调节干涉仪的反射镜或移动反射镜的位置来实现。
3. 调节干涉仪的角度:干涉仪的两个反射镜之间的夹角也会对干涉谱产生影响。
调节干涉仪的角度可以改变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形状。
通常可以通过调节干涉仪的支架或移动一个反射镜来实现。
4. 实施干涉实验:当调整好干涉仪的参数后,可以进行干涉实验。
将待测样品放入干涉仪中,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可以通过调整样品的位置、旋转样品或调节光源的亮度来改变干涉条纹。
二、干涉谱的分析技巧1. 干涉条纹的形状:观察干涉条纹的形状可以获得关于样品的信息。
例如,干涉条纹的明暗交替说明样品存在厚度或折射率变化。
条纹的形状还可以用于测量样品的表面形貌或薄膜的厚度。
2. 干涉谱的解析:干涉谱是干涉仪输出的光信号在频率域上的分布。
通过分析干涉谱可以获得关于样品的更多信息。
可以利用光源的光谱信息和干涉仪的干涉谱来推断样品的光学性质。
3. 干涉谱的拟合:通过将实际测量得到的干涉谱与理论模型的干涉谱进行拟合,可以得到样品的参数。
对干涉谱进行拟合需要掌握数学拟合方法和理论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
4. 干涉谱的计算:干涉仪输出的光信号一般是电压信号或强度信号。
可以利用傅里叶变换等方法将信号转化为干涉谱。
计算干涉谱需要掌握信号处理和数值计算的方法。
干涉仪的使用方法和干涉谱的分析技巧是进行干涉实验和研究的基础。
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获得样品的光学信息,并推断样品的性质。
物理实验技术中激光干涉仪操作步骤详解

物理实验技术中激光干涉仪操作步骤详解激光干涉仪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实验技术,它利用激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光学元件的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激光干涉仪的操作步骤,包括调节光路和实施测量等过程。
首先,激光干涉仪的调节光路是关键的一步。
在调节光路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一束稳定、单色的激光器和一些基本的光学元件,例如反射镜、透镜等。
1. 校准光路:首先,将激光器稳定放置在平坦的台面上,并连接好电源。
然后,使用一块平行玻璃或反射镜将激光器的光束分成两束,使其相互平行。
这可以通过调节反射镜的角度来实现。
2. 调整波长:使用光学元件来调整激光器的波长,以匹配干涉仪所使用的光学元件。
这可以通过调节光栅或控制激光器参数等方法来实现。
3. 调整光路长度:在干涉仪中,需要调整光路的长度,使得两束光相互干涉。
这可以通过移动反射镜或调节镜子的位置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保持两束光的相对位置稳定,以避免干涉产生失真。
完成光路的调节后,我们可以开始实施测量。
激光干涉仪的主要测量对象包括薄膜膜层、透镜曲率、表面形貌等。
1. 薄膜测量:将待测薄膜放置在干涉仪的光路中,通过测量光的干涉条纹来确定薄膜的厚度或者折射率。
这可以通过调节光路长度或者改变薄膜的位置来实现。
2. 透镜曲率测量:将待测透镜放置在光路中,通过测量光的干涉条纹来确定透镜的曲率半径。
这可以通过调节光路长度或者改变透镜的位置来实现。
3. 表面形貌测量:通过测量光的干涉条纹来确定物体表面的形貌。
这可以通过调节光路长度、移动探测器位置或者改变样品的位置来实现。
在进行测量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性,如避免外界震动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2. 实施测量时应使用合适的探测器,如光电二极管或相机。
探测器的位置应在干涉条纹中心,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 进行实验时要小心避免对光学元件的损坏,尤其是透镜和反射镜,避免触摸它们的表面。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成功地进行激光干涉仪的操作和测量。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是光学实验中一种重要的仪器,它的原理是基于干涉现象来测量长度、速度、折射率等物理量。
因此,正确地调节和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调节步骤1、粗调:首先调整干涉仪的粗调旋钮,使干涉条纹大致对称。
2、细调:然后调整干涉仪的细调旋钮,使干涉条纹更加清晰、对称。
具体步骤如下:(1)将光源对准干涉仪的入射缝,调整干涉仪的三个脚螺旋,使干涉条纹出现在视野中。
(2)调节干涉仪的粗调旋钮,使干涉条纹大致对称。
(3)调节干涉仪的细调旋钮,使干涉条纹更加清晰、对称。
可以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来判断调节是否正确。
(4)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干涉条纹完全对称、清晰。
二、使用注意事项1、保持干涉仪的清洁,避免灰尘和污垢进入干涉仪内部。
2、在调节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干涉仪的精密部件。
3、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过度调节粗调旋钮和细调旋钮,以免损坏干涉仪的调节机构。
4、在记录实验数据时,要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在实验结束后,要将干涉仪恢复到初始状态,以便下一次使用。
正确地调节和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需要耐心和细心。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调节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迈克尔逊干涉仪法测定玻璃折射率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其原理基于干涉现象,能够用于测量微小的长度变化和折射率。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一、实验原理折射率是光学材料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光在材料中传播速度的改变。
迈克尔逊干涉仪法利用干涉现象来测量折射率。
当光线通过不同介质时,其速度和波长都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光程差的产生。
通过测量光程差,我们可以计算出介质的折射率。
二、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迈克尔逊干涉仪、单色光源(如激光)、测量尺、待测玻璃片。
2、将单色光源通过分束器分为两束相干光束,一束直接照射到参考镜,另一束经过待测玻璃片后照射到测量镜。
激光干涉仪的使用教程

激光干涉仪的使用教程激光干涉仪是一种常见的光学测量装置,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形状和表面的平整度等。
本文将介绍激光干涉仪的基本使用方法,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这一技术。
一、仪器准备在使用激光干涉仪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仪器和材料。
激光干涉仪主要由激光发生器、光学平台、干涉装置和探测器等组成。
确认这些仪器和材料完好无损,并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二、调整仪器使用激光干涉仪之前,我们需要对仪器进行调整,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首先,将激光发生器插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仪器启动后,等待一段时间,使激光充分发挥作用。
然后,通过调整光学平台和干涉装置的位置,使激光光束垂直射向目标物体。
三、设定测量参数在激光干涉仪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设定一些测量参数,以获得所需的测量结果。
这些参数包括光程差、相位移、干涉图的放大倍数等。
根据实际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四、开始测量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实际的测量工作了。
在进行测量前,确保测量环境稳定,并尽量减小外界干扰。
然后,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光学平台上,并调整激光光束的位置和角度,使其能够覆盖待测物体的整个表面。
五、记录数据在进行测量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记录测量结果和数据。
可以使用计算机或其他记录设备,将测量结果保存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处理。
同时,应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以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六、数据处理在激光干涉仪的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数据的滤波、平均和曲线拟合等。
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我们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测量结果,并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七、应用领域激光干涉仪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可以用于测量光学元件的表面形状、光学透明薄膜的厚度、机械零件的平整度和曲率等。
同时,激光干涉仪还可以用于光学几何测量、材料表面形貌分析和激光工艺等方面。
八、注意事项在使用激光干涉仪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
首先,激光光束对眼睛有一定的伤害,使用过程中应戴上适当的防护眼镜。
实验八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八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实验八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2.调节和观察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的干涉图,加深对各种干涉条纹特点的理解。
【实验仪器和设备】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扩束镜、小孔光阑、白炽灯、毛玻璃显示屏。
【实验原理】一、迈克尔逊干涉仪简介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百多年前,物理学家迈克尔逊为了要测量“以太风”而设计出来的一种精密测长仪器,它是用“光的分振幅法”,将一束光分成两束相干光,经过分得很开的路径以后重新相遇而干涉的原理制成的。
由于仪器设计得巧妙,用途广泛,测量长度精密准确,为当时空前启后的发明,从而迈克尔逊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奖。
实验室最常用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其原理图和结构图如图1所示。
[1]底座 [2]水平调节螺钉脚 [3]导轨架 [4]丝杆 [5]拖板 [6]动镜M1 [7]调节螺钉(3只) [8]定镜M2 [9]调节螺钉 [10]水平拉簧螺钉 [11]垂直拉簧螺钉[12]分光板 P1 [13]补偿板P2 [14]粗调手轮 [15]读数窗口 [16]微调手轮 [17]米尺[18]支架杆和夹紧螺丝 [19]显示屏M1和M2是在互相垂直的两臂上旋转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其背面各有三个调节螺旋,用来调节镜面的方位;M2是固定的,M1由精密丝杆控制,可向臂轴前后移动,其移动距离由-2-4转盘读出。
仪器前方粗动手轮值为10mm,右侧微动手轮的分度值为10mm,可估-5读至10mm,两个读数手轮属于蜗轮蜗杆传动系统。
在两臂轴相交处,有一与两臂轴各成45°的平行平面玻璃板P1 ,且在P1的第二平面是镀以半透(半反射)膜,以便将入射光分成振幅近似相等的反射光1和透射光2,故P1板又称为分光板。
P2也是一平行平面玻璃板,与P1平行放置,厚度和折射率均与P1相同。
由于它补偿了1和2之间附加的光程差,故称为补偿板。
从扩展光源S射来的光,到达分光板P1后被分成两部分,反射光1在P1处反射后向着M1前进;透射光2透过P1后向着M2前进,这两列光波分别在M1、M2上反射后逆着各自的入射方向返回,最后都到达E处,既然这两列光波来自光源上同一点,因而是相干光,在E处的观察者都能看到干涉图样。
API激光干涉仪使用方法

API激光干涉仪使用方法
1、开机: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1分钟后开始检测。
(因为刚开机激光器不稳定)
2、光路调整:旋上适合的标准镜头使标准镜头的星点对准寻星窗口中间的黑点,显示器上显示完整的圆形图像。
3、透镜面形检测:调节沉座到被检透镜的适合尺寸,(建议大批量固定透镜的检测,自己加工固定的沉座)放上透镜调节高度和透镜调节钮使透镜的星点与标准镜头的星点重合,观测显示器是否出现干涉条纹,条纹越少精度越高。
干涉图像与对准系统同步,无需切换,任何人都能简单操作。
星点重合干涉条纹(判读可参考第三节)
沉座尺寸M46X1M70X1高度调节机构
高度调节结构选择加长的测试轨道来配合测量尺寸,可简便的测量出曲率半径。
4、透镜曲率半径检测:开启标尺电源开关(清零),调整图像到看清直线干涉条纹(3条到5条),凸透镜向上调节高度(凹透镜向下调节高度)到第2个星点出现的时候调节标准镜头调节旋钮,使图像出现猫眼像,标尺移动的数值就为被测透镜的曲率半径。
猫眼干涉条纹
标尺(标尺上红点按键为标尺电源开关长按标尺红点按键为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涉仪的使用教程详解
干涉仪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工具,它能够根据光的干涉现象来进行精密测量。
干涉仪广泛应用于光学、物理、天文等领域,具有优良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干涉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理
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进行测量。
光的干涉是指光波的相遇和
叠加,分为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两种情况。
相长干涉时,光波叠加后得到的干涉条纹亮度增强;相消干涉时,叠加后的干涉条纹则呈现暗纹。
通过观察和分析干涉条纹的形态和变化,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特性参数。
二、使用步骤
1. 设置实验装置:首先将干涉仪放置在稳定的台架上,并垂直于水平方向。
保
证光源稳定,并对其进行准直处理,以获得单色、平行光。
2. 调整反射镜:根据干涉仪的类型不同,调整反射镜的位置和角度,确保光线
能够正确地通过干涉仪的光程差调节装置。
3. 干涉条纹的观察: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干涉仪的光程差调节装置上,通过调整
该装置的位置或者改变待测物体的位置,观察和记录干涉条纹的形态和变化。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记录的干涉条纹数据,利用干涉仪的相关公式进行计
算和分析,得出待测物体的参数。
三、注意事项
1. 实验环境的稳定:干涉仪对实验环境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应确保光源的稳定性、噪声的减小以及实验装置的固定。
2. 防止光源污染:在进行干涉仪实验时,要注意保持光源的洁净,避免灰尘或
其他污染物对光的质量和干涉条纹的观察造成干扰。
3. 干涉仪仪器的校准:定期对干涉仪的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4. 干涉条纹的观察技巧:观察和记录干涉条纹时,应利用光学仪器和图像处理
软件等工具,以提高观察和分析的精度。
四、应用领域
1. 光学研究:干涉仪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相关的实验研究中,如光学材料的折射
率测量、光学组件的表面形貌检测等。
2. 物理实验:干涉仪可用于测量物体的形变、位移等参数,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振动的频率和幅度等。
3. 天文观测:干涉仪在天文观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进行星际介质的研究、天体形貌的探测等。
总结:
干涉仪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能够通过光的干涉现象进行高精度的测量。
在使用干涉仪时,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注意实验环境的稳定性以及干涉条纹的观察技巧。
干涉仪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光学、物理、天文等多个学科领域。
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而言,熟练地掌握干涉仪的使用方法是提高实验效果和测量精度的重要保证。